宫中早就不满曹爽、曹肇等人的飞扬跋扈,暗地里引为笑谈,但张晓梦一想到司马师可能对洛阳的消息知道的那么清楚,对人心的把握也如此精确,就不寒而栗。
若是等到日后曹绍的权威日重,或许司马师的处境会真的变得危险,但是没过几年,曹绍就死了,继位的是他的独子曹正,而曹正则是司马师的亲外孙。
而曹绍在死之前,已经自立为帝,还将可能的死因泼到了洛阳朝廷这边,简直就像是背后有一双手主导着事情的发展一样。
大汉提倡孝道与忠义,对于司马师来说,晋王是与他有血缘关系的亲外孙,就代表着他已经立于了不败之地。
自前朝大汉开始,外戚干政屡见不鲜,但是与帝王有血缘关系的,却很少有被殃及家门的。
司马师一手主导了晋军征洛阳,并奉天子曹正以出征,洛阳宫中对此物议纷纷,只怕谁都没有想到,曹正会在行军的途中一病不起,最后在洛阳城外早夭。
曹正的母亲晋王太后司马氏最后是以大魏康端皇后的身份下的葬,但是她在世的时候,人们多称其为大晋新昌公主,若不是史书上的记载,似乎当时的人们几乎都忘了她还有一个前朝皇帝作为丈夫,前朝被追封的少帝是她的儿子。
等到洛阳之变结束后,司马师登基,张晓梦已经完全不能用从前的眼光来看待这个男人了。
他穿着绣着小金龙的常服,看起来同他们初见时没有什么两样,但是看着张晓梦的目光,却是那么的了然,似乎知晓所有的一切。
张晓梦最后没有死,却希望自己能早点死。
史书上的司马师是因为国内酣战,外敌又常常入侵,才提出了“杀胡驱虏”的口号,但是张晓梦在这个时代经历的事情告诉她,晋景帝司马师是早有预谋的。
灭东吴与蜀汉只是一个前奏,对于司马师来说,开胃菜都算不上,短短五年内,吴蜀尽灭,天下归一,朝野纷纷赞誉,陛下真乃天人。
他雄心勃勃地提出“灭五胡、征西域、扩南疆、下东洋,使目之所及,皆为晋土”的口号,将闽越之族与蛮夷胡族编为诸夏军,为王前驱,使蛮夷自相残杀,而王师坐收渔翁之利,幸存下来的外族束发右衽,以自己为晋人而荣。
司马师自己培育的班底、“广学新政”造就的人才以及一批与他相交善的世家贵族为疆域扩充的同时,地方内政的治理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因为急速的扩张需要大量的人才,而恰逢乱世刚刚结束,世家大族无力垄断之下,“广学新政”促使大量的寒族崛起,世家大族烈火烹油的表象下,却早早埋下了衰落的根。
虽然从晋景帝时代开始,大量的清贵却华而不实的职位就赐予了世家出身之人,但是如此也算符合许多世家之人的意图,而且有才干的世家子,天子也不吝于提拔,这最终使得世家是缓慢衰落的,后世对晋景帝在这件事上的做法的评价普遍是较好的。
司马师的徐徐图之还体现在许多的地方,比如他对曹魏宗室的处置,虽然有很多的曹魏宗室于他在位的时期受到重用,但是很快,他们就被派到中原之外的新得之地去,有少数几个被册封为诸侯,但很快就因水土不服而绝嗣、除国,剩下的宗室则逐渐泯然于众人。
张晓梦终于死去的那一天,是司马师的七十大寿,普天同庆,人人都在颂扬司马师的功绩,有说他武功远迈前代,蛮夷之地尽数殷服的;远在极西之地的所谓罗马帝国也有使者请大晋出兵以讨平那些被大晋打得只能狼狈西逃、却神奇地在那些地方所向披靡的胡人;还有被封在东南、极南之地的宗室诸王、皇子等,请加陛下尊号为“圣皇”;又有人以陛下行“广学新政”、推白纸与印刷术,造福天下士人,文治犹胜前人,请陛下准名列文庙,与孔圣等并列。
司马师虽然将这些溢美之词一一收下,但最后也没同意臣僚的请求。
张晓梦已经是白发苍苍的模样,而司马师却依然容颜不改。
这个在登基之前就一手主导了朝鲜灭国、在登基之后灭万千邦国而封华夏子民的皇帝,看着慢慢的咽气的张晓梦,满脸漠然,似乎完全找不到外面无数人称颂的“仁君圣皇”的模样。
……
张晓梦因为胃部疼痛突然昏迷,被送往医院三日后,才苏醒过来。
醒来后的她洗心革面,不再沉迷小说和影视剧,但是对于魏晋时代的历史依然颇为痴迷。
养病期间,她看着《三国志》中的《魏书》记载的“寿春农民妻自言为天神所下……帝疾甚,饮神水,然无用而崩……郭后赐死此女,以为帝殉”,愣愣地不说话。
她总觉得,并不是这样的。
病房里的电视上,播放着小说臆测的晋景帝司马师驾崩之前将后世治国的种种纲要留给后人的场面,看着白发苍苍、在临死前才将深思熟虑的一切拿出来、让子孙后代代为实行的司马师,张晓梦总觉得有很大的违和感。
电视剧将司马师描述成了一位为天下百姓殚精竭虑,又重情重义的好皇帝,世家的衰落、对司马氏心怀不满的部分臣子被清算、远贬边邑,都是他的后人做的,但是这种白莲花一般的形象是许多大众认知中的司马师,事实上,电视剧最后的留遗旨已经是将司马师阴险化了。
张晓梦迷茫:司马师,有电视剧上的这么阴险吗?……不,一定有什么地方不对。
不,这个人,这种形象,并不是真正的司马师。
真正的司马师,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作者有话要说: 阿师形象的阴险狡诈版,由张晓梦、也就是梦仙子同学倾情提供,当然和这一卷全文表现的阿师主观白莲花、纯洁无暇、颇受委屈,只在最后稍微暗黑了一把的形象还是有一定差别的~
第六卷 :不为隋叹
第122章 长孙
开皇三年, 隋都由汉长安城迁往新都, 因天子杨坚在北周时曾受封大兴公,故新都名曰大兴城。
作为太子长子而养育在祖父、祖母膝下的杨俨,在摇摇晃晃的迁都路上, 苏醒了过来。
现在的杨俨还没有正式的名字,只有一个小名金鳞儿。
杨俨的祖父杨坚“傍无姬侍,五子同母”, 与祖母独孤氏的感情极好, 五子五女都是同嫡妻所生。
杨俨的父亲杨勇是祖父寄予厚望的嫡长子,从小就特加培养。
而杨俨, 虽然他是庶妃所生,母亲在太子五品姬妾中只是第四位的昭训, 但她殊为得宠,杨俨又是太子长子,在太子妃无有子息的如今,他可谓是皇孙辈中理所当然的第一人。
然而杨俨却知道, 这一切不过是镜花水月, 面上看着光鲜罢了。
大兴城就是隋唐之后的长安城, 原本的长安城是汉长安城, 以龙首原作为分割线。
因为大兴城与汉长安城并不远,所以在杨俨醒来后不久,他们这一部分人的迁都工作已经完成,大兴城已经到了。
杨俨在路上倒是无甚印象,醒来后, 便问身边人:“阿翁、阿婆,在哪里?”
服侍他的内侍允恩答道:“大哥先梳洗一下,圣人那边已遣人传唤,道是大哥你醒了便过去,大哥很快就能见到阿翁与阿婆了。”
他的语气轻柔,唯恐吓住了杨俨,又上手摸了摸杨俨的额头,道了声“佛祖保佑”。
杨俨点了点头,任凭宫人们服侍。
他养在祖父母的膝下,相互之间传话也甚是方便,纵然是在宫中,也不过是几个偏殿的距离。
杨俨面上看着恹恹的,打不起精神来,到了杨坚与独孤皇后面前,强打着精神行了礼,便被杨坚抱置在膝上。
杨俨安静地坐在杨坚的怀里,心里已经是感慨万千。
这已经是他的第三次人生了!
第一世,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现代人,因为意外身亡之后,穿越成了同名同姓的幼童杨俨,也就是隋文帝废太子杨勇的儿子。
前世的他对这段历史并不算太熟悉,只知道需要提防二叔、也就是未来的隋炀帝杨广,并且努力地讨好祖父母,希望为父亲加分,但是最后,依然没能逃过父亲被废的厄运。
作为废太子的长子,杨俨知道自己的处境很危险,但是最令他没想到的就是最先替杨广说出斩草除根的提议的,不是别人,而是他和两个同母弟弟的亲外祖父,云定兴。
杨俨被二叔杨广毒杀,剩下的同样是杨勇血脉的九个弟弟也没有逃过厄运,最后一一身亡。
而这一世,在悲惨的挣扎过后,他重生回到了穿越之初——养在杨坚与独孤皇后膝下的杨俨生病的时候。
暂时整理好了自己的思绪,杨俨对着独孤皇后扬起笑脸,可怜兮兮地说道:“阿婆,金鳞儿饿,糖,吃。”
原来的杨俨将所有带甜味的东西统称为糖,如今的杨俨自然也延续了他的说话习惯。
独孤皇后听罢,反手将他抱过来——杨俨生于开皇二年,今年虚岁两岁,一般的孩童也已经能学话、说话了,虽然因为他是穿越者的缘故,思绪更敏捷一点,但是这个时间段,他才刚刚穿越,为了不显得反常,少不得要学习一下幼童吐字不清晰的说话习惯——点了点他的鼻头:“金鳞儿可真是嘴馋,只是你还是小孩子家家的,糕点可不许多吃。”
独孤皇后说着,作势把杨俨移得离边上那张摆着果盘并一盘糕点的桌子更远一点。
杨俨在她的怀中哭闹起来,只是动作不大,吵闹声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对于有五子五女的独孤皇后来说,这只是小儿科,反而更加想要逗弄杨俨。
这边正闹着,外头又有人通禀,道是汉王过来了。
杨坚与独孤伽罗生有五个儿子,除了作为太子的长子杨勇待在京城之外,次子晋王杨广与三子秦王杨俊、四子蜀王杨秀都已经被分封到外地去做诸侯王,以稳固国家统治,最后只剩下一个汉王杨谅没有就国或者镇守地方。
开皇二年、其余皇子分别镇守地方的时候,排行第四的蜀王杨秀也都已经十岁了,只有汉王杨谅,时年八岁,因为年纪最小的原因依然养在父母膝下。
杨谅进门来向父母请了安,便极其自觉坐到独孤皇后身边去,又因为不知从何处弄得满头大汗,从果盘里拿了一个梨,故意在杨俨面前吃得卡兹作响。
杨俨气道:“益钱,坏坏!”
益钱是杨谅的小字,杨坚与独孤皇后毕竟夫妻情分深厚,保留有更多的普通人家的称呼习惯,对于子女,也多是称其小字。
杨俨作为小辈,却用训斥的口气说出杨谅的小名,让杨坚与独孤皇后都忍俊不禁。
到午间的时候,命人传膳,虽然杨坚与独孤皇后都素来提倡节俭,但是这里毕竟有三个大人——杨谅虽然只有九岁,但是比起杨俨,自然算是大人——还有一个孩子,饭菜就做得丰盛了些。
杨俨年纪虽小,却不像许多富贵人家的孩子一样,长到三四岁依然让乳母抱在怀里,吃的主食依然是乳汁,他已经开始用一些鸡蛋羹之类的辅食了。
四个人正其乐融融地用着饭,又有人通禀,道是皇太子来了。
杨勇这一年也不过十九岁,还是个年轻人,相貌也很符合这一家人俊美的特征,且这时候并没有失宠,依然很得皇帝与皇后的看重,但是这时候听到内侍通禀皇太子的到来,杨坚与独孤皇后都不怎么欢喜。
等到看到自己那为人虽然仁厚但是个性颇为张扬恣意的父亲进来的时候,杨俨心中就暗道不好。
整顿饭的时间,杨勇都在围着杨俨这个儿子转,恨不得将自己久不见长子的心情尽数地抒发出来,但是他这样,显然是在侧面表现他对父母抱养长子的不满,杨坚和独孤伽罗这为人父母的,又怎么能高兴得起来?
杨俨记得,前世就是杨勇经常派人来向杨坚夫妇讨要他,要将他带到太子东宫去抚养——整个大兴宫的宫城分为三部分,东宫离皇帝、皇后的居所并不算太远,杨勇并不是不能见到儿子——最终导致杨坚夫妇如鲠在喉,更将此事作为罪状之一。
等到杨坚说起自己废太子、对太子不满的理由之时,就将“初,长宁诞育,朕与皇后共抱养之,自怀彼此,连遣来索”,作为了杨勇的罪名之一。
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什么呢?
杨坚与独孤皇后这对天下最尊贵的夫妻要抚养孙儿,这本来是给杨俨长身份的事情,更能说明他们对杨俨的看重与宠爱,但是杨勇这个不识趣儿地,似乎担心自己的长子在父母那边受到了虐待似的,经常派人到父母那边说要将儿子讨回来,自己抚养,明摆着信不过自己的亲爹娘。
这不是缺心眼儿是什么?
老爹犯傻,这辈子第二次重来,杨俨可不敢再跟着他一起犯傻。
俗话说得好,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要是杨勇自身真的无懈可击,怎么会让杨广成功挖了他的墙角,把他从太子变成了废太子?
于是乎,杨俨在吃饭的时候,故意将速度加快,甚至挥退了宫人,自己闹着要用汤匙进蛋羹。
非要在父母面前作态,向儿子表示他是二十四孝好爹的杨勇当即不由分说地将杨俨从专门的小凳子上抱了起来,另外抱着他坐了一个位置,要亲自给儿子喂饭。
杨俨扁扁嘴,用小孩子特有的奶声奶气的声音说道:“金鳞儿自己吃,阿耶,也,自己吃!阿婆喂金鳞儿,不喂阿耶!”
他的话说的前言不搭后语,杨勇自然要问这是什么意思。
杨俨便用“阿耶给金鳞儿喂饭,是因为也想等会儿让阿婆给他喂饭;金鳞儿自己吃,所以阿耶也要自己吃;金鳞儿已经长大了,不用阿耶看着吃饭了,阿耶也已经长大了,不用阿婆、阿翁看着吃饭了”这样的思路强行解释了一波。
杨俨努力地想给往儿控路上走的蠢爹加一个别扭的、想要亲近父母的人设,这么近的距离特意跑来看儿子不是因为担心爹妈虐待自己的娃,而是想要找借口跟爹妈再亲近一下。
杨俨的梯子都已经给杨勇架好了,只看蠢爹的演技和理解能力在不在线了。
听罢杨俨的童言稚语,杨勇失笑,但是他人也不蠢,自然晓得自己的行为可能伤了父母的心,自然就顺着杨俨的梯子往下爬。
一边失笑着让宫人继续服侍杨俨用饭,一边腆着脸说要来蹭阿耶、阿娘的饭,让人与他也添一副碗筷,杨坚与独孤皇后自然无有不应。
一时间,这饭桌上只剩下其乐融融的阖家欢景象。
作者有话要说: 新的一卷开始了,这一卷的主角任务很艰难啊!【叹气】
史书上没有记载杨勇和其诸子的年龄——然而杨勇的四个弟弟都有详细的年纪记载,因垂丝汀——所以这里的年纪是蠢作者推断的。
杨勇、杨俨年龄推断:
杨广及剩余三个兄弟年龄隔两岁,然杨广初受职时为13岁,推杨勇授官时间,则可能比杨广大四岁,且因祖父的功绩而受封为侯,则出生时间当在祖父去世之前,即568年之前,初步定于565年,祖父杨忠出征、归来之后,这个时候最有可能因祖父的军功而幼年受封为侯。
若是等到日后曹绍的权威日重,或许司马师的处境会真的变得危险,但是没过几年,曹绍就死了,继位的是他的独子曹正,而曹正则是司马师的亲外孙。
而曹绍在死之前,已经自立为帝,还将可能的死因泼到了洛阳朝廷这边,简直就像是背后有一双手主导着事情的发展一样。
大汉提倡孝道与忠义,对于司马师来说,晋王是与他有血缘关系的亲外孙,就代表着他已经立于了不败之地。
自前朝大汉开始,外戚干政屡见不鲜,但是与帝王有血缘关系的,却很少有被殃及家门的。
司马师一手主导了晋军征洛阳,并奉天子曹正以出征,洛阳宫中对此物议纷纷,只怕谁都没有想到,曹正会在行军的途中一病不起,最后在洛阳城外早夭。
曹正的母亲晋王太后司马氏最后是以大魏康端皇后的身份下的葬,但是她在世的时候,人们多称其为大晋新昌公主,若不是史书上的记载,似乎当时的人们几乎都忘了她还有一个前朝皇帝作为丈夫,前朝被追封的少帝是她的儿子。
等到洛阳之变结束后,司马师登基,张晓梦已经完全不能用从前的眼光来看待这个男人了。
他穿着绣着小金龙的常服,看起来同他们初见时没有什么两样,但是看着张晓梦的目光,却是那么的了然,似乎知晓所有的一切。
张晓梦最后没有死,却希望自己能早点死。
史书上的司马师是因为国内酣战,外敌又常常入侵,才提出了“杀胡驱虏”的口号,但是张晓梦在这个时代经历的事情告诉她,晋景帝司马师是早有预谋的。
灭东吴与蜀汉只是一个前奏,对于司马师来说,开胃菜都算不上,短短五年内,吴蜀尽灭,天下归一,朝野纷纷赞誉,陛下真乃天人。
他雄心勃勃地提出“灭五胡、征西域、扩南疆、下东洋,使目之所及,皆为晋土”的口号,将闽越之族与蛮夷胡族编为诸夏军,为王前驱,使蛮夷自相残杀,而王师坐收渔翁之利,幸存下来的外族束发右衽,以自己为晋人而荣。
司马师自己培育的班底、“广学新政”造就的人才以及一批与他相交善的世家贵族为疆域扩充的同时,地方内政的治理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因为急速的扩张需要大量的人才,而恰逢乱世刚刚结束,世家大族无力垄断之下,“广学新政”促使大量的寒族崛起,世家大族烈火烹油的表象下,却早早埋下了衰落的根。
虽然从晋景帝时代开始,大量的清贵却华而不实的职位就赐予了世家出身之人,但是如此也算符合许多世家之人的意图,而且有才干的世家子,天子也不吝于提拔,这最终使得世家是缓慢衰落的,后世对晋景帝在这件事上的做法的评价普遍是较好的。
司马师的徐徐图之还体现在许多的地方,比如他对曹魏宗室的处置,虽然有很多的曹魏宗室于他在位的时期受到重用,但是很快,他们就被派到中原之外的新得之地去,有少数几个被册封为诸侯,但很快就因水土不服而绝嗣、除国,剩下的宗室则逐渐泯然于众人。
张晓梦终于死去的那一天,是司马师的七十大寿,普天同庆,人人都在颂扬司马师的功绩,有说他武功远迈前代,蛮夷之地尽数殷服的;远在极西之地的所谓罗马帝国也有使者请大晋出兵以讨平那些被大晋打得只能狼狈西逃、却神奇地在那些地方所向披靡的胡人;还有被封在东南、极南之地的宗室诸王、皇子等,请加陛下尊号为“圣皇”;又有人以陛下行“广学新政”、推白纸与印刷术,造福天下士人,文治犹胜前人,请陛下准名列文庙,与孔圣等并列。
司马师虽然将这些溢美之词一一收下,但最后也没同意臣僚的请求。
张晓梦已经是白发苍苍的模样,而司马师却依然容颜不改。
这个在登基之前就一手主导了朝鲜灭国、在登基之后灭万千邦国而封华夏子民的皇帝,看着慢慢的咽气的张晓梦,满脸漠然,似乎完全找不到外面无数人称颂的“仁君圣皇”的模样。
……
张晓梦因为胃部疼痛突然昏迷,被送往医院三日后,才苏醒过来。
醒来后的她洗心革面,不再沉迷小说和影视剧,但是对于魏晋时代的历史依然颇为痴迷。
养病期间,她看着《三国志》中的《魏书》记载的“寿春农民妻自言为天神所下……帝疾甚,饮神水,然无用而崩……郭后赐死此女,以为帝殉”,愣愣地不说话。
她总觉得,并不是这样的。
病房里的电视上,播放着小说臆测的晋景帝司马师驾崩之前将后世治国的种种纲要留给后人的场面,看着白发苍苍、在临死前才将深思熟虑的一切拿出来、让子孙后代代为实行的司马师,张晓梦总觉得有很大的违和感。
电视剧将司马师描述成了一位为天下百姓殚精竭虑,又重情重义的好皇帝,世家的衰落、对司马氏心怀不满的部分臣子被清算、远贬边邑,都是他的后人做的,但是这种白莲花一般的形象是许多大众认知中的司马师,事实上,电视剧最后的留遗旨已经是将司马师阴险化了。
张晓梦迷茫:司马师,有电视剧上的这么阴险吗?……不,一定有什么地方不对。
不,这个人,这种形象,并不是真正的司马师。
真正的司马师,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作者有话要说: 阿师形象的阴险狡诈版,由张晓梦、也就是梦仙子同学倾情提供,当然和这一卷全文表现的阿师主观白莲花、纯洁无暇、颇受委屈,只在最后稍微暗黑了一把的形象还是有一定差别的~
第六卷 :不为隋叹
第122章 长孙
开皇三年, 隋都由汉长安城迁往新都, 因天子杨坚在北周时曾受封大兴公,故新都名曰大兴城。
作为太子长子而养育在祖父、祖母膝下的杨俨,在摇摇晃晃的迁都路上, 苏醒了过来。
现在的杨俨还没有正式的名字,只有一个小名金鳞儿。
杨俨的祖父杨坚“傍无姬侍,五子同母”, 与祖母独孤氏的感情极好, 五子五女都是同嫡妻所生。
杨俨的父亲杨勇是祖父寄予厚望的嫡长子,从小就特加培养。
而杨俨, 虽然他是庶妃所生,母亲在太子五品姬妾中只是第四位的昭训, 但她殊为得宠,杨俨又是太子长子,在太子妃无有子息的如今,他可谓是皇孙辈中理所当然的第一人。
然而杨俨却知道, 这一切不过是镜花水月, 面上看着光鲜罢了。
大兴城就是隋唐之后的长安城, 原本的长安城是汉长安城, 以龙首原作为分割线。
因为大兴城与汉长安城并不远,所以在杨俨醒来后不久,他们这一部分人的迁都工作已经完成,大兴城已经到了。
杨俨在路上倒是无甚印象,醒来后, 便问身边人:“阿翁、阿婆,在哪里?”
服侍他的内侍允恩答道:“大哥先梳洗一下,圣人那边已遣人传唤,道是大哥你醒了便过去,大哥很快就能见到阿翁与阿婆了。”
他的语气轻柔,唯恐吓住了杨俨,又上手摸了摸杨俨的额头,道了声“佛祖保佑”。
杨俨点了点头,任凭宫人们服侍。
他养在祖父母的膝下,相互之间传话也甚是方便,纵然是在宫中,也不过是几个偏殿的距离。
杨俨面上看着恹恹的,打不起精神来,到了杨坚与独孤皇后面前,强打着精神行了礼,便被杨坚抱置在膝上。
杨俨安静地坐在杨坚的怀里,心里已经是感慨万千。
这已经是他的第三次人生了!
第一世,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现代人,因为意外身亡之后,穿越成了同名同姓的幼童杨俨,也就是隋文帝废太子杨勇的儿子。
前世的他对这段历史并不算太熟悉,只知道需要提防二叔、也就是未来的隋炀帝杨广,并且努力地讨好祖父母,希望为父亲加分,但是最后,依然没能逃过父亲被废的厄运。
作为废太子的长子,杨俨知道自己的处境很危险,但是最令他没想到的就是最先替杨广说出斩草除根的提议的,不是别人,而是他和两个同母弟弟的亲外祖父,云定兴。
杨俨被二叔杨广毒杀,剩下的同样是杨勇血脉的九个弟弟也没有逃过厄运,最后一一身亡。
而这一世,在悲惨的挣扎过后,他重生回到了穿越之初——养在杨坚与独孤皇后膝下的杨俨生病的时候。
暂时整理好了自己的思绪,杨俨对着独孤皇后扬起笑脸,可怜兮兮地说道:“阿婆,金鳞儿饿,糖,吃。”
原来的杨俨将所有带甜味的东西统称为糖,如今的杨俨自然也延续了他的说话习惯。
独孤皇后听罢,反手将他抱过来——杨俨生于开皇二年,今年虚岁两岁,一般的孩童也已经能学话、说话了,虽然因为他是穿越者的缘故,思绪更敏捷一点,但是这个时间段,他才刚刚穿越,为了不显得反常,少不得要学习一下幼童吐字不清晰的说话习惯——点了点他的鼻头:“金鳞儿可真是嘴馋,只是你还是小孩子家家的,糕点可不许多吃。”
独孤皇后说着,作势把杨俨移得离边上那张摆着果盘并一盘糕点的桌子更远一点。
杨俨在她的怀中哭闹起来,只是动作不大,吵闹声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对于有五子五女的独孤皇后来说,这只是小儿科,反而更加想要逗弄杨俨。
这边正闹着,外头又有人通禀,道是汉王过来了。
杨坚与独孤伽罗生有五个儿子,除了作为太子的长子杨勇待在京城之外,次子晋王杨广与三子秦王杨俊、四子蜀王杨秀都已经被分封到外地去做诸侯王,以稳固国家统治,最后只剩下一个汉王杨谅没有就国或者镇守地方。
开皇二年、其余皇子分别镇守地方的时候,排行第四的蜀王杨秀也都已经十岁了,只有汉王杨谅,时年八岁,因为年纪最小的原因依然养在父母膝下。
杨谅进门来向父母请了安,便极其自觉坐到独孤皇后身边去,又因为不知从何处弄得满头大汗,从果盘里拿了一个梨,故意在杨俨面前吃得卡兹作响。
杨俨气道:“益钱,坏坏!”
益钱是杨谅的小字,杨坚与独孤皇后毕竟夫妻情分深厚,保留有更多的普通人家的称呼习惯,对于子女,也多是称其小字。
杨俨作为小辈,却用训斥的口气说出杨谅的小名,让杨坚与独孤皇后都忍俊不禁。
到午间的时候,命人传膳,虽然杨坚与独孤皇后都素来提倡节俭,但是这里毕竟有三个大人——杨谅虽然只有九岁,但是比起杨俨,自然算是大人——还有一个孩子,饭菜就做得丰盛了些。
杨俨年纪虽小,却不像许多富贵人家的孩子一样,长到三四岁依然让乳母抱在怀里,吃的主食依然是乳汁,他已经开始用一些鸡蛋羹之类的辅食了。
四个人正其乐融融地用着饭,又有人通禀,道是皇太子来了。
杨勇这一年也不过十九岁,还是个年轻人,相貌也很符合这一家人俊美的特征,且这时候并没有失宠,依然很得皇帝与皇后的看重,但是这时候听到内侍通禀皇太子的到来,杨坚与独孤皇后都不怎么欢喜。
等到看到自己那为人虽然仁厚但是个性颇为张扬恣意的父亲进来的时候,杨俨心中就暗道不好。
整顿饭的时间,杨勇都在围着杨俨这个儿子转,恨不得将自己久不见长子的心情尽数地抒发出来,但是他这样,显然是在侧面表现他对父母抱养长子的不满,杨坚和独孤伽罗这为人父母的,又怎么能高兴得起来?
杨俨记得,前世就是杨勇经常派人来向杨坚夫妇讨要他,要将他带到太子东宫去抚养——整个大兴宫的宫城分为三部分,东宫离皇帝、皇后的居所并不算太远,杨勇并不是不能见到儿子——最终导致杨坚夫妇如鲠在喉,更将此事作为罪状之一。
等到杨坚说起自己废太子、对太子不满的理由之时,就将“初,长宁诞育,朕与皇后共抱养之,自怀彼此,连遣来索”,作为了杨勇的罪名之一。
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什么呢?
杨坚与独孤皇后这对天下最尊贵的夫妻要抚养孙儿,这本来是给杨俨长身份的事情,更能说明他们对杨俨的看重与宠爱,但是杨勇这个不识趣儿地,似乎担心自己的长子在父母那边受到了虐待似的,经常派人到父母那边说要将儿子讨回来,自己抚养,明摆着信不过自己的亲爹娘。
这不是缺心眼儿是什么?
老爹犯傻,这辈子第二次重来,杨俨可不敢再跟着他一起犯傻。
俗话说得好,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要是杨勇自身真的无懈可击,怎么会让杨广成功挖了他的墙角,把他从太子变成了废太子?
于是乎,杨俨在吃饭的时候,故意将速度加快,甚至挥退了宫人,自己闹着要用汤匙进蛋羹。
非要在父母面前作态,向儿子表示他是二十四孝好爹的杨勇当即不由分说地将杨俨从专门的小凳子上抱了起来,另外抱着他坐了一个位置,要亲自给儿子喂饭。
杨俨扁扁嘴,用小孩子特有的奶声奶气的声音说道:“金鳞儿自己吃,阿耶,也,自己吃!阿婆喂金鳞儿,不喂阿耶!”
他的话说的前言不搭后语,杨勇自然要问这是什么意思。
杨俨便用“阿耶给金鳞儿喂饭,是因为也想等会儿让阿婆给他喂饭;金鳞儿自己吃,所以阿耶也要自己吃;金鳞儿已经长大了,不用阿耶看着吃饭了,阿耶也已经长大了,不用阿婆、阿翁看着吃饭了”这样的思路强行解释了一波。
杨俨努力地想给往儿控路上走的蠢爹加一个别扭的、想要亲近父母的人设,这么近的距离特意跑来看儿子不是因为担心爹妈虐待自己的娃,而是想要找借口跟爹妈再亲近一下。
杨俨的梯子都已经给杨勇架好了,只看蠢爹的演技和理解能力在不在线了。
听罢杨俨的童言稚语,杨勇失笑,但是他人也不蠢,自然晓得自己的行为可能伤了父母的心,自然就顺着杨俨的梯子往下爬。
一边失笑着让宫人继续服侍杨俨用饭,一边腆着脸说要来蹭阿耶、阿娘的饭,让人与他也添一副碗筷,杨坚与独孤皇后自然无有不应。
一时间,这饭桌上只剩下其乐融融的阖家欢景象。
作者有话要说: 新的一卷开始了,这一卷的主角任务很艰难啊!【叹气】
史书上没有记载杨勇和其诸子的年龄——然而杨勇的四个弟弟都有详细的年纪记载,因垂丝汀——所以这里的年纪是蠢作者推断的。
杨勇、杨俨年龄推断:
杨广及剩余三个兄弟年龄隔两岁,然杨广初受职时为13岁,推杨勇授官时间,则可能比杨广大四岁,且因祖父的功绩而受封为侯,则出生时间当在祖父去世之前,即568年之前,初步定于565年,祖父杨忠出征、归来之后,这个时候最有可能因祖父的军功而幼年受封为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