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儿端了茶水入书房伺候, 余光悄悄瞥向书桌,只见主子踮着脚在架旁取书,太子走去轻巧一拿,便递给了主子, 主子还甜甜道了声谢。
杏儿脸上不觉间挂上了慈母般的笑容,这才对嘛。但接下来的发展显然脱离了她的想象,两人交接过这本书后就各自分开,一个看书一个练字, 相处一室互不打扰, 看着……是没什么不对。
可是……可是……以主子的性子, 难道方才不是该跳起来挂在太子怀中,和太子好生亲近一番嘛??为什么如此客气???
以往杏儿觉得小主子年纪尚小和太子的亲昵应该保持一定的度,如今的确有度了,可也太有度了吧?
这二位呢,瞧着还是那么寻常的模样,说没闹矛盾,谁信?
杏儿忧心忡忡出屋,猝不及防被石喜拉到檐下,急急问道:“太子和太子妃现下如何?和好了吗?”
一听这话杏儿便气不打一处来,没好气道:“好不好难道是一人能促成的么?太子妃向来懂事,从不任性,方才还对太子笑呢,太子倒好,冷脸冷声的模样,根本不搭理人。”
她站在幼宁这边,难免添油加醋。事实上太子素来不苟言笑,转眼就被她解释成冷漠。
“杏儿姑娘这话不对吧?”石喜纳闷,“早晨殿下还吩咐御膳房做太子妃爱食的点心呢,难道眼下不是太子妃娘娘在使小性儿?”
在石喜看来,恐怕太子心中太子妃的地位比他自己都重,如此珍视之人,太子殿下怎么舍得对其冷待。
杏儿当即炸毛,“太子妃什么时候使过小性儿?谁不夸我们太子妃乖巧懂事,聪敏守礼?太子殿下是这东宫之主,自然事事都看他心情,他今日喜欢我们太子妃,便待她好些,明日心情不好就不理人,这难道是太子妃的错?”
杏儿几声冷笑,激动之下言语差点失仪,意识到后连拍几下胸口才勉强平复心绪。
石喜目瞪口呆,似不知惯来温柔的杏儿姑娘也有如此蛮不讲理的一面,他讷讷道:“杏儿姑娘许是看错了,太子殿下给谁甩脸色,也不可能给娘娘啊……”
“这种事谁又知呢?”杏儿瞧着他,那模样好像面前站的就是“负心”的太子,“便是守在宫中不出,我都不知听了多少各府贵女心慕太子之事,主子如今还小,想来太子殿下到底是个男子,有些事情还是等不了多久。”
这话着实太冤枉了,连石喜都忍不住要给太子叫屈。这些年太子对太子妃的心意没人比他更了解,太子为此做的每件事他都看在了眼中,怎么能让太子妃的贴身婢女生出如此误会,石喜开口就要辩解,“杏儿姑娘,你……哎哟!”
靴面被狠狠碾了把,石喜疼得弯下腰,再直起身人就已经不见了。
他望着那杏粉背影怔了怔,不住摇头叹气,没想到杏儿姑娘还是个泼辣的……
內侍远远瞧见,急忙跑来,“石总管,您没事吧?奴才可是瞧见了,那杏儿姑娘当真胆大,居然敢这么冒犯您,奴才这就叫人去把她……”
后半句在石喜眯起的眸中被咽下,“把她怎么?你倒是厉害,我都不敢对太子妃娘娘的人做什么,来来,给我好好说说,想把她怎么呢?”
內侍不过为讨好他,石喜待在太子身边多年,深得太子信任,在众人眼中,太子妃的贴身大宫女自然比不得他。
没想到被石喜不阴不阳驳回,內侍心知算是拍错了马屁,当即道:“是奴才错了,奴才错了,奴才就是嘴上能逞能,哪儿敢对杏儿姐姐做什么呀!石总管可千万别和奴才计较。”
敲打一番后,石喜也没再过多为难他。这內侍却是记上了心,心道连被杏儿那般下面子石总管都不计较,看方才那踩靴跺脚的模样,指不定两人就是在打情骂俏呢,怪不得自己凑上去讨人嫌,真是倒霉。
燕归幼宁自然不知他们的举动引来这么多误会,两人还在各种苦苦沉思呢,燕归思考着如何才能在亲近幼宁时不生出一些奇怪譬如“吃掉她”的冲动,幼宁则苦恼地想着该怎么提出两人分榻睡的要求。
被这么多事一冲击,幼宁自然而然将上次纪琅华叮嘱之事暂时抛在了脑后。
两人都没思索出一个结果,国宴先行来临。
官场来往少不了各种宴会,不得不说许多事在酒桌上更容易谈论,同僚如此,君臣更如此。
周帝到得格外早,孤身坐于首位时略有惆怅,皇后病了不便相陪,以前还有太后幼宁可以与他说道两句,如今太后仙逝,幼宁与太子成婚,他当真成了孤家寡人。
当初年轻时好歹还有不少姑娘暗暗瞄自己,如今呢……全都瞄太子去了!
周帝简直意难平,借着饮酒的动作也不住往太子那桌看,正好望见燕归为幼宁剥橘子,当即感觉又被塞了口狗粮,瞬间别过了眼。
太子这桌为整座大殿的瞩目之处,自成婚后许是因心情愉快,睡得安稳,吃得也多,燕归身形再度拔高,以前若高山之雪终年不化的神色渐有缓和,低眸为太子妃理钗的模样更是专注而温柔。
太子这个身份本就足以让许多少女倾心,如今加注这份深情,让不少人都在想象,若被太子如此温柔以待的是自己,该多好?
与之相对,那些暗中的目光对太子有多倾慕,对太子妃便有多嫉羡。
“我感觉主子都要被那些眼神瞧成筛子了。”杏儿低声道。
青嬷嬷点她额头,示意她莫多话,轻声道:“主子都没反应,偏你想得多。”
杏儿也不好争辩,只心道她担心的可并非主子,而是太子。自古帝王多情,陛下便是个典型的例子,她担心的是太子会惹小主子伤心。
被诸人各种猜测和担心的幼宁毫无所感,她自小便来回于各种宴会,虽说以太子妃身份参加的国宴还是头一次,可对她来说与以前也没什么不同。
幼宁心思简单,从某方面来说也是另一种强大,起码她根本就没在意过那些目光。
这番模样映入旁人眼中,便是太子妃于众人注视下依旧淡然从容、气度宁人。燕归忽而轻笑一声,低首倾向幼宁,“幼幼。”
“嗯?”
“看周围。”
幼宁依言四望一圈,收到了许多或惊慌收回或不甘直视的眼神,奇怪道:“怎么了?”
燕归还未答,她便恍然般又望了一次,颔首道:“这些人都很漂亮。”
离得近些的几位宫妃狠抽嘴角,当然漂亮了,太子妃也不想想这些姑娘是为谁才打扮得这么漂亮,明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燕归几欲失笑,幼宁看着他,“有什么不对吗?”
燕归微微摇头,喂了她一瓣橘肉,示意她看场中歌舞。
幼宁对其他姑娘的坦然欣赏来自于她的家世和自小到大的经历,她泡在蜜罐中长大,几乎未受过挫折,心中根本不会生出十三哥哥会被旁人抢走的念头。
想起因这几日所补话本而做的举动,燕归忽然觉出自己的幼稚。幼宁对他的感情坦诚而透彻,她对他不会有丝毫怀疑,根本无需用吃醋来证明什么。
两人一同看起歌舞。
宫宴向来由皇后操持,她抱病未出,派了身边得力的几个嬷嬷来看着宴会,督促宫人。
听说这次歌舞的伶人有好些是从宫外从来,出自这几年响彻京城的清梨园,无论身段或嗓音都是一绝。
单看周帝反应就能知道此言非虚,他是玩乐的个中好手,此时拍掌眯眼,一副沉醉其中的模样,显然这些小姑娘弹奏得极好。
幼宁比燕归专心多了,点心都被冷落许久。燕归却只是偶尔看看歌舞,更多时候目光都凝在自己的小太子妃侧颜。
他的手从桌下伸出,轻轻将那团柔软的白云握入掌中,幼宁也毫无所觉。
小半个时辰后,燕归已不再关注下方,全心都在把玩幼宁细嫩的手指。只不知发生了什么,殿中突然响起几道极轻的嘶声,若非燕归耳力出众,当真难以被人察觉。
他微微抬眸,发现出声惊讶的都是几位老臣。视线转向场中,他眼皮微敛,似有丝丝冷光。
如今正表演的这个舞,可不就是当初和妃被献到周朝来的第一舞。她当初因这舞被周帝看入眼中,继而宠爱了一阵。
燕归未亲眼见过此舞,但他了解不浅,因为和妃尚在世时除了思乡就是常常回忆与周帝初见的场景。
第89章
此舞名为云中莲舞, 顾名思义,似在云中生长的莲花内起舞,从准备的一应器具到衣物皆为纯白一片,柔软轻飘。旁人欣赏时之余, 亦不由感叹这位舞者身体之好,秋夜并不舒爽,带着寒意,她这一身纱衣看着便觉得冷。
幼宁专注赏舞, 并未注意到身旁人的眼神由冷漠转至平淡无波。
周帝上了年纪记性不佳, 即便舞者容貌与当初的和妃极为相似, 也无法再勾起他的回忆。几十年中周帝身边来往的美人多如过江之鲫, 和妃并非最美亦不特殊,他反倒没有那几位老臣记得清。
发出轻嘶声的老臣见陛下与太子皆神色淡淡、不以为奇的模样,不由心道也许此事只是巧合。
既为巧合, 便不必耿耿于怀。
场中本有些凝滞的氛围悄然恢复流动,觥筹交错,无比热闹。
柔然使者久等不得面见太子,他们倒也聪明, 知道另寻他法,借着这次宫宴的时机混进了宫。
可惜他们并不了解太子心情,如若太子当真能仅凭一场舞就能改变想法,当初他少年时代周帝掌朝的那几年, 就不会那么快使人心服口服。
“石喜。”燕归声轻, 石喜已机敏地俯下身, “殿下,有何吩咐?”
嘱咐几句,石喜不住点头,对主子的做法并不意外。那群人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现下柔然族和带他们入宫的人都讨不了好。
太子手下的人动作快、效率高,宫宴结束的第二日,对柔然族使者以及带他们入宫的人处置结果已出。
柔然族本计划通过太子妃那边的人入宫,奈何宁国公一府不好接近,四顾无门之下只能寻得一位四品官员之子。此人学术不行,惯好投机取巧,一直想着讨好某位贵人得以一飞冲天,使者中的那位少女出面,舌灿莲花,几句便将人说得飘飘然,把他们伪装一番后带进了宫宴,并混入了舞乐坊中。
柔然族不敢再提太子外祖父一事,被审问时随意寻了个理由敷衍,没成想太子当真满足了他们这个借口。将名为离羌的少女和她的兄长离云留在周朝,其他人一应遣回了柔然。
幼宁闻得此事,搁下朱笔,偏过头道:“离羌姑娘是十三哥哥的表妹?”
“从何处听说?”燕归倾身而来,果然看见她手中奏折正好提及此事,微微勾唇,不大在意道,“她唤母妃姑母,兴许是吧。”
幼宁眼眸轻转了一圈,不知在想什么,被燕归捏了捏耳垂,“不用在意她,日后她若相处什么理由求见,也不必管。”
他留下这二人,不过为警告柔然不要动多余的心思而已。
幼宁闻言应声,便兴致缺缺地翻开下一道折子。本就是因此想到一些故事中的情节,起了点儿兴趣罢了,燕归否定得太快,让她毫无探索的好奇。
在她未注意时,燕归微微一笑。他此生欲|望很少,终于得到十多年来一直想要的幼宁,当然不希望有任何无关紧要的小事横亘在二人之间。
只愿今后亦能一如此时,安然相伴,携手终老。
*****
时光荏苒,白云苍狗,三年多时日一转而过。
三年多过去,幼宁早已及笄,从含苞待放的小姑娘成为盛放的少女,清丽灼人,而燕归历时光打磨,亦成为真正稳重而不可捉摸的君王。
一年半前周帝退位,任太上皇,从此带着小儿子和几位美人四处游山玩水好不快活。燕归的登位仪式自然相当顺利,他早就是所有人心照不宣的周朝之主,如今只是让其更名正言顺些罢了。
提起这位新登基的陛下,众臣简直不能更满意,若实在要说什么,约莫也只有这位的子嗣问题了。
当今皇后即为最初的太子妃,大婚时太子妃年幼未及笄,圆房都不可能,子嗣当然更不用说,这点很正常,所有人都能理解。
但之后的事许多人就不能理解了。
陛下长皇后七岁年纪,皇后及笄,陛下也二十有二,是该考虑膝下子嗣了。不过鉴于皇后刚及笄嘛,大臣们不急。
很好,未及笄前,不用急;刚及笄时,不该急;及笄一年,也……不应那么急?等及笄快两年,许多人不淡定了,怎么好像还一点儿反应都没有呢?
不怪他们整日盯着陛下家事,只是陛下好似对皇后痴情无比,提了几次都没有选秀充实后宫的意思,摆明了要独守皇后一人,他们不指望皇后还能指望谁呢?
数历朝历代,并非没有专情皇后遣散后宫的帝王。当今陛下励精图治,在他的治理下周朝海清河晏、渐至盛世,大臣们也不会闲着没事非要逼其纳妃。
不知是哪个嘴碎的在私底下传话,说陛下爱惜皇后,不忍其受孕育之苦。更甚者道,帝后至今都未圆房。
前者大臣们信了,后者他们半信半疑。
怎么说陛下都正值风华正茂,如何能忍那么多年?这……应该是假的吧。
比起火急火燎没事就喜欢吃瓜八卦的大臣们,帝后二人以及宁国公府可谓老神在在、不慌不忙。
秋高气爽,宁国公夫人更是直接同皇后一起去了华山礼佛。
一同前往华山的还有纪大学士爱女,纪琅华。
自幼宁及笄前几日起,纪琅华基本就对她寸步不离,除了幼宁与燕归在一块儿时,都在变着法儿入宫伴凤驾。
出乎她意料,别说什么溺水的意外,每次出宫时幼宁身边的人前前后后都能围个十几圈,怕是连只鸟儿都难飞进去。
杏儿脸上不觉间挂上了慈母般的笑容,这才对嘛。但接下来的发展显然脱离了她的想象,两人交接过这本书后就各自分开,一个看书一个练字, 相处一室互不打扰, 看着……是没什么不对。
可是……可是……以主子的性子, 难道方才不是该跳起来挂在太子怀中,和太子好生亲近一番嘛??为什么如此客气???
以往杏儿觉得小主子年纪尚小和太子的亲昵应该保持一定的度,如今的确有度了,可也太有度了吧?
这二位呢,瞧着还是那么寻常的模样,说没闹矛盾,谁信?
杏儿忧心忡忡出屋,猝不及防被石喜拉到檐下,急急问道:“太子和太子妃现下如何?和好了吗?”
一听这话杏儿便气不打一处来,没好气道:“好不好难道是一人能促成的么?太子妃向来懂事,从不任性,方才还对太子笑呢,太子倒好,冷脸冷声的模样,根本不搭理人。”
她站在幼宁这边,难免添油加醋。事实上太子素来不苟言笑,转眼就被她解释成冷漠。
“杏儿姑娘这话不对吧?”石喜纳闷,“早晨殿下还吩咐御膳房做太子妃爱食的点心呢,难道眼下不是太子妃娘娘在使小性儿?”
在石喜看来,恐怕太子心中太子妃的地位比他自己都重,如此珍视之人,太子殿下怎么舍得对其冷待。
杏儿当即炸毛,“太子妃什么时候使过小性儿?谁不夸我们太子妃乖巧懂事,聪敏守礼?太子殿下是这东宫之主,自然事事都看他心情,他今日喜欢我们太子妃,便待她好些,明日心情不好就不理人,这难道是太子妃的错?”
杏儿几声冷笑,激动之下言语差点失仪,意识到后连拍几下胸口才勉强平复心绪。
石喜目瞪口呆,似不知惯来温柔的杏儿姑娘也有如此蛮不讲理的一面,他讷讷道:“杏儿姑娘许是看错了,太子殿下给谁甩脸色,也不可能给娘娘啊……”
“这种事谁又知呢?”杏儿瞧着他,那模样好像面前站的就是“负心”的太子,“便是守在宫中不出,我都不知听了多少各府贵女心慕太子之事,主子如今还小,想来太子殿下到底是个男子,有些事情还是等不了多久。”
这话着实太冤枉了,连石喜都忍不住要给太子叫屈。这些年太子对太子妃的心意没人比他更了解,太子为此做的每件事他都看在了眼中,怎么能让太子妃的贴身婢女生出如此误会,石喜开口就要辩解,“杏儿姑娘,你……哎哟!”
靴面被狠狠碾了把,石喜疼得弯下腰,再直起身人就已经不见了。
他望着那杏粉背影怔了怔,不住摇头叹气,没想到杏儿姑娘还是个泼辣的……
內侍远远瞧见,急忙跑来,“石总管,您没事吧?奴才可是瞧见了,那杏儿姑娘当真胆大,居然敢这么冒犯您,奴才这就叫人去把她……”
后半句在石喜眯起的眸中被咽下,“把她怎么?你倒是厉害,我都不敢对太子妃娘娘的人做什么,来来,给我好好说说,想把她怎么呢?”
內侍不过为讨好他,石喜待在太子身边多年,深得太子信任,在众人眼中,太子妃的贴身大宫女自然比不得他。
没想到被石喜不阴不阳驳回,內侍心知算是拍错了马屁,当即道:“是奴才错了,奴才错了,奴才就是嘴上能逞能,哪儿敢对杏儿姐姐做什么呀!石总管可千万别和奴才计较。”
敲打一番后,石喜也没再过多为难他。这內侍却是记上了心,心道连被杏儿那般下面子石总管都不计较,看方才那踩靴跺脚的模样,指不定两人就是在打情骂俏呢,怪不得自己凑上去讨人嫌,真是倒霉。
燕归幼宁自然不知他们的举动引来这么多误会,两人还在各种苦苦沉思呢,燕归思考着如何才能在亲近幼宁时不生出一些奇怪譬如“吃掉她”的冲动,幼宁则苦恼地想着该怎么提出两人分榻睡的要求。
被这么多事一冲击,幼宁自然而然将上次纪琅华叮嘱之事暂时抛在了脑后。
两人都没思索出一个结果,国宴先行来临。
官场来往少不了各种宴会,不得不说许多事在酒桌上更容易谈论,同僚如此,君臣更如此。
周帝到得格外早,孤身坐于首位时略有惆怅,皇后病了不便相陪,以前还有太后幼宁可以与他说道两句,如今太后仙逝,幼宁与太子成婚,他当真成了孤家寡人。
当初年轻时好歹还有不少姑娘暗暗瞄自己,如今呢……全都瞄太子去了!
周帝简直意难平,借着饮酒的动作也不住往太子那桌看,正好望见燕归为幼宁剥橘子,当即感觉又被塞了口狗粮,瞬间别过了眼。
太子这桌为整座大殿的瞩目之处,自成婚后许是因心情愉快,睡得安稳,吃得也多,燕归身形再度拔高,以前若高山之雪终年不化的神色渐有缓和,低眸为太子妃理钗的模样更是专注而温柔。
太子这个身份本就足以让许多少女倾心,如今加注这份深情,让不少人都在想象,若被太子如此温柔以待的是自己,该多好?
与之相对,那些暗中的目光对太子有多倾慕,对太子妃便有多嫉羡。
“我感觉主子都要被那些眼神瞧成筛子了。”杏儿低声道。
青嬷嬷点她额头,示意她莫多话,轻声道:“主子都没反应,偏你想得多。”
杏儿也不好争辩,只心道她担心的可并非主子,而是太子。自古帝王多情,陛下便是个典型的例子,她担心的是太子会惹小主子伤心。
被诸人各种猜测和担心的幼宁毫无所感,她自小便来回于各种宴会,虽说以太子妃身份参加的国宴还是头一次,可对她来说与以前也没什么不同。
幼宁心思简单,从某方面来说也是另一种强大,起码她根本就没在意过那些目光。
这番模样映入旁人眼中,便是太子妃于众人注视下依旧淡然从容、气度宁人。燕归忽而轻笑一声,低首倾向幼宁,“幼幼。”
“嗯?”
“看周围。”
幼宁依言四望一圈,收到了许多或惊慌收回或不甘直视的眼神,奇怪道:“怎么了?”
燕归还未答,她便恍然般又望了一次,颔首道:“这些人都很漂亮。”
离得近些的几位宫妃狠抽嘴角,当然漂亮了,太子妃也不想想这些姑娘是为谁才打扮得这么漂亮,明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燕归几欲失笑,幼宁看着他,“有什么不对吗?”
燕归微微摇头,喂了她一瓣橘肉,示意她看场中歌舞。
幼宁对其他姑娘的坦然欣赏来自于她的家世和自小到大的经历,她泡在蜜罐中长大,几乎未受过挫折,心中根本不会生出十三哥哥会被旁人抢走的念头。
想起因这几日所补话本而做的举动,燕归忽然觉出自己的幼稚。幼宁对他的感情坦诚而透彻,她对他不会有丝毫怀疑,根本无需用吃醋来证明什么。
两人一同看起歌舞。
宫宴向来由皇后操持,她抱病未出,派了身边得力的几个嬷嬷来看着宴会,督促宫人。
听说这次歌舞的伶人有好些是从宫外从来,出自这几年响彻京城的清梨园,无论身段或嗓音都是一绝。
单看周帝反应就能知道此言非虚,他是玩乐的个中好手,此时拍掌眯眼,一副沉醉其中的模样,显然这些小姑娘弹奏得极好。
幼宁比燕归专心多了,点心都被冷落许久。燕归却只是偶尔看看歌舞,更多时候目光都凝在自己的小太子妃侧颜。
他的手从桌下伸出,轻轻将那团柔软的白云握入掌中,幼宁也毫无所觉。
小半个时辰后,燕归已不再关注下方,全心都在把玩幼宁细嫩的手指。只不知发生了什么,殿中突然响起几道极轻的嘶声,若非燕归耳力出众,当真难以被人察觉。
他微微抬眸,发现出声惊讶的都是几位老臣。视线转向场中,他眼皮微敛,似有丝丝冷光。
如今正表演的这个舞,可不就是当初和妃被献到周朝来的第一舞。她当初因这舞被周帝看入眼中,继而宠爱了一阵。
燕归未亲眼见过此舞,但他了解不浅,因为和妃尚在世时除了思乡就是常常回忆与周帝初见的场景。
第89章
此舞名为云中莲舞, 顾名思义,似在云中生长的莲花内起舞,从准备的一应器具到衣物皆为纯白一片,柔软轻飘。旁人欣赏时之余, 亦不由感叹这位舞者身体之好,秋夜并不舒爽,带着寒意,她这一身纱衣看着便觉得冷。
幼宁专注赏舞, 并未注意到身旁人的眼神由冷漠转至平淡无波。
周帝上了年纪记性不佳, 即便舞者容貌与当初的和妃极为相似, 也无法再勾起他的回忆。几十年中周帝身边来往的美人多如过江之鲫, 和妃并非最美亦不特殊,他反倒没有那几位老臣记得清。
发出轻嘶声的老臣见陛下与太子皆神色淡淡、不以为奇的模样,不由心道也许此事只是巧合。
既为巧合, 便不必耿耿于怀。
场中本有些凝滞的氛围悄然恢复流动,觥筹交错,无比热闹。
柔然使者久等不得面见太子,他们倒也聪明, 知道另寻他法,借着这次宫宴的时机混进了宫。
可惜他们并不了解太子心情,如若太子当真能仅凭一场舞就能改变想法,当初他少年时代周帝掌朝的那几年, 就不会那么快使人心服口服。
“石喜。”燕归声轻, 石喜已机敏地俯下身, “殿下,有何吩咐?”
嘱咐几句,石喜不住点头,对主子的做法并不意外。那群人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现下柔然族和带他们入宫的人都讨不了好。
太子手下的人动作快、效率高,宫宴结束的第二日,对柔然族使者以及带他们入宫的人处置结果已出。
柔然族本计划通过太子妃那边的人入宫,奈何宁国公一府不好接近,四顾无门之下只能寻得一位四品官员之子。此人学术不行,惯好投机取巧,一直想着讨好某位贵人得以一飞冲天,使者中的那位少女出面,舌灿莲花,几句便将人说得飘飘然,把他们伪装一番后带进了宫宴,并混入了舞乐坊中。
柔然族不敢再提太子外祖父一事,被审问时随意寻了个理由敷衍,没成想太子当真满足了他们这个借口。将名为离羌的少女和她的兄长离云留在周朝,其他人一应遣回了柔然。
幼宁闻得此事,搁下朱笔,偏过头道:“离羌姑娘是十三哥哥的表妹?”
“从何处听说?”燕归倾身而来,果然看见她手中奏折正好提及此事,微微勾唇,不大在意道,“她唤母妃姑母,兴许是吧。”
幼宁眼眸轻转了一圈,不知在想什么,被燕归捏了捏耳垂,“不用在意她,日后她若相处什么理由求见,也不必管。”
他留下这二人,不过为警告柔然不要动多余的心思而已。
幼宁闻言应声,便兴致缺缺地翻开下一道折子。本就是因此想到一些故事中的情节,起了点儿兴趣罢了,燕归否定得太快,让她毫无探索的好奇。
在她未注意时,燕归微微一笑。他此生欲|望很少,终于得到十多年来一直想要的幼宁,当然不希望有任何无关紧要的小事横亘在二人之间。
只愿今后亦能一如此时,安然相伴,携手终老。
*****
时光荏苒,白云苍狗,三年多时日一转而过。
三年多过去,幼宁早已及笄,从含苞待放的小姑娘成为盛放的少女,清丽灼人,而燕归历时光打磨,亦成为真正稳重而不可捉摸的君王。
一年半前周帝退位,任太上皇,从此带着小儿子和几位美人四处游山玩水好不快活。燕归的登位仪式自然相当顺利,他早就是所有人心照不宣的周朝之主,如今只是让其更名正言顺些罢了。
提起这位新登基的陛下,众臣简直不能更满意,若实在要说什么,约莫也只有这位的子嗣问题了。
当今皇后即为最初的太子妃,大婚时太子妃年幼未及笄,圆房都不可能,子嗣当然更不用说,这点很正常,所有人都能理解。
但之后的事许多人就不能理解了。
陛下长皇后七岁年纪,皇后及笄,陛下也二十有二,是该考虑膝下子嗣了。不过鉴于皇后刚及笄嘛,大臣们不急。
很好,未及笄前,不用急;刚及笄时,不该急;及笄一年,也……不应那么急?等及笄快两年,许多人不淡定了,怎么好像还一点儿反应都没有呢?
不怪他们整日盯着陛下家事,只是陛下好似对皇后痴情无比,提了几次都没有选秀充实后宫的意思,摆明了要独守皇后一人,他们不指望皇后还能指望谁呢?
数历朝历代,并非没有专情皇后遣散后宫的帝王。当今陛下励精图治,在他的治理下周朝海清河晏、渐至盛世,大臣们也不会闲着没事非要逼其纳妃。
不知是哪个嘴碎的在私底下传话,说陛下爱惜皇后,不忍其受孕育之苦。更甚者道,帝后至今都未圆房。
前者大臣们信了,后者他们半信半疑。
怎么说陛下都正值风华正茂,如何能忍那么多年?这……应该是假的吧。
比起火急火燎没事就喜欢吃瓜八卦的大臣们,帝后二人以及宁国公府可谓老神在在、不慌不忙。
秋高气爽,宁国公夫人更是直接同皇后一起去了华山礼佛。
一同前往华山的还有纪大学士爱女,纪琅华。
自幼宁及笄前几日起,纪琅华基本就对她寸步不离,除了幼宁与燕归在一块儿时,都在变着法儿入宫伴凤驾。
出乎她意料,别说什么溺水的意外,每次出宫时幼宁身边的人前前后后都能围个十几圈,怕是连只鸟儿都难飞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