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陆静然在市中心, 租了一层写字楼。

    两百多个平方, 前面一家公司开了半年撑不下去倒闭了,这才转租出来,办公桌都是现成的。

    几个人前面就看好了, 只是资金没有到位,所以才没定下来, 现在交钱签合同手续就很快了。

    三个人花了一晚上, 才清理得差不多。

    陆静然没有找到保洁公司……

    她心里是崩溃的。

    周美美要来,被陆静然劝退了。

    公司成立的初期, 只要四个人就够了,一个前台接待, 两个跑业务的,还有一个出纳。

    毕竟他们本来就有了一个总经理——陆静然, 两个总监——李志杰和周石。

    毕竟是省会, 大学和中专毕业的不少,年前很多人离职和被裁员, 所以年后很多人找工作。

    这个时代也没有可以发布招聘信息的论坛和网站,好在这附近的公司不少,楼下有可以贴东西的公示栏。

    陆静然让把招聘启事贴出去, 两天就来了四五十个人面试。

    面试官还是她, 李志杰和周石在旁边看着。

    来应聘的人看着老板这么年轻, 都觉得会不会不靠谱, 但聊了后都改变了主意。

    都在心里猜测, 这几位会不会是留学回来的富二代。

    看着不太靠谱的样子。

    谢叶子是明南大学去年七月的毕业生, 学的是金融,大学拿了四年的奖学金,去年考了省会所有招新的银行,笔试和面试成绩都很好。

    属于那种家长眼里‘别人家的孩子’。

    谢叶子在银行上了半年班,就发现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她想要去沿海城市发展,但是父母不同意,身为独身子女,不得不参考长辈的想法。

    她其实也能理解,毕竟两辈人的成长背景不同。大多数家长都希望子女能找个稳定的工作,钱可以少一点,但是一定要稳定,最好是公职,其次才是待遇好的私企,创业是最不被看好的。

    风险大,不务正业。

    那个年代过来的人,把能有稳定收入这点看得很重。

    谢叶子从银行辞职,花了很大的力气才劝服父母,这已经是最大的让步了,在很多人看来匪夷所思。

    父母要求她在省城找个自己喜欢,靠谱的工作。

    她光是今天面试了三份工作,这家公司是最后一家了。

    空阔没有人的办公室,一共就三个人,而且都出乎意外的年轻。

    她本来想立马转头走,其中有个男的,却已经伸手问她要简历了。

    谢叶子递了过去,心里想还是面试完再走,反正花不了多少时间。

    她对这家公司没有兴趣。

    本来只是本着礼貌,回答对方的问题,但是聊着聊着,就发现这个老板还挺有思想。

    比她之前面试的那些人好。

    这个年代没有完善的工作待遇福利系统,陆静然说得很多都有前瞻性。

    谢叶子觉得和人很聊得来,和对方约定好明天签合同。

    关键的是自己从公司出来,还觉得没有过瘾。

    和对方的聊天,能让她吸收到很多营养。

    所有人都告诉她,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但是她现在觉得这是个悖论。

    她好像找到了自己喜欢又能有前景的工作。

    虽然老板看起来太过于年轻和漂亮。

    陆静然做好了前期的准备工作,公司的人还是少,银行的人就这两天过来考察了。

    周石找了一些本地人,穿上衬衫西装充数,假装成很忙的样子。

    那位银行的信贷员,从开始进门只要接触两个人,一是负责把人引导到总经理办公室的谢叶子。

    另外一个就是坐在办公室的陆静然。

    谢叶子是银行系统里出来的,和人说话落落大方,一点不经常。

    这就给信贷员留下了很好的第一印象。

    这么大一笔款项,必须有担保人才能审批,陆静然找了陈忆琳。

    陈忆琳对她做的事情都清楚,于是很爽快地答应了。

    陈忆琳看着都不放在心上,但其实这种家庭出来的都门清,比一般人更能看清本质,和目光长远。

    精英家庭更能培养出精英,因为他们和普通出身的人见识、眼界、教育条件都相去甚远,起点不同。

    所以,寒门贵子才更难得。

    占着人口基数95%以上的普通人,想要跨越阶层要付出很多努力。

    绝顶的聪明和敏锐的商业嗅觉只是一个小前提。

    陆静然把信待员送出去。

    周石就带着人去‘走一套’。

    就是一套招待,吃饭、洗桑拿、唱歌。

    陆静然毕竟是女的,很多不太方便

    银行贷款审核通过,两天后就到了账目上,1600万。

    陆静然没有耽误,和那边的房地产老板谈判,她一次性入手十六栋别墅,又是钱马上到账,那边说还有优惠。

    最后1800万成交。

    双方签订了合同,陆静然就让周石找来了施工队,把隔着两栋别墅中间的围墙拆了。

    两栋改成一栋。

    这个地段还是很好的,算是靠近市中心的闹中取静,但是地方不大,所以只是修了十几栋。

    开发商为了能多卖钱,这些房子大多都是100平左右的面积。

    这也就是难出手的原因。

    而且这个价钱,开发商是着急出手了才会这么低,因为三个月没卖出去一栋,害怕资金不能回笼。

    这个年代对于能住得起别墅的人,不会嫌弃价高,只会看舒不舒服,小区居民住得杂不杂。

    这个思路一开始就是错误的,所以高不成低不就的一直放在那里,这才着急出手。

    最近两年,房地产才兴起苗头,很多还在探索期,会犯这种错误也正常。

    陆静然想到从前偶尔上网,看到很多人说,如果能回到九零年代一定要买房。

    90年代的现在,北京三环以内房价2000不到一平,报纸上说去年毕业的大学生月薪是107。

    也就是说大学生毕业,工作一年不吃不喝,也买不到一个平方。

    用同时期的物价对比,现在买房也没有便宜到哪里去,不是白菜价,还是奢侈品。

    当然,单位集体修建分配的房子,不在这个范畴之内

    等到初期的改造完毕,就已经到了四月初期。

    陆静然花钱买了省报的广告,半个版面联系放了三天。

    她自己写的文案,扬长避短,凸显优点。

    绝版少量、超大花园、环境清幽、毗邻学校。

    东西好得有人知道才行,这个年代‘营销’这个词还不太多人知道。

    早期花钱做广告的,产品差不多能把同行业甩来一大段距离,收回成本绝对没问题。

    广告放出的第二天,就有人来看。

    后面打电话过来预约看房的就更多。

    一个星期的时间,八栋房子就销售一空了。

    成本1800万,后面修葺改造加上广告,一共才花了十万不到,每栋房子200万到——400万不等。

    最后算下来毛利赚了420万!

    王瑞是看着这几栋别墅售空的,他一个月多月前给了陆静然250万,对方说2000万的成本,所以他占了出资的12.5%,最后分了五十多万。

    ……

    在他面前的银行柜员说:“先生,没错,您这张卡今天转入了三百零两千五百,帮您核实过了。”

    “哦,谢谢。”

    王瑞收好了银行卡,掏出了大哥大,打电话给陆静然的公司。

    “我看到钱了,下次要在有这样的好事,还记得叫上我,五百万也可以的!我真的很相信你!”

    这样的好事,自己要提前报名才行。

    陆静然说:“王经理收到了就好,期待我们下次的合作,那我还有事情忙,就先挂了。”

    “好好好,那我们下次聊,请你吃饭!”王瑞乐滋滋的说。

    他太震撼了,这次没像是以往嘴贱得硬撩几句。

    五十万虽然不算太多,但也不少啊,关键才一个多月的时间!

    这是自己投资赚到的血汗钱!

    能让他在自己父亲面前,挺直腰板。

    王瑞觉得自己还是很有经商的天赋!

    陆静然放下了电话,从办公桌后站了起来。

章节目录

九零年代之财运亨通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文屋只为原作者西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西淅并收藏九零年代之财运亨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