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铮说着,从茶几上拿起一张纸递给朱新。

    朱新接过,他脸上的神情先是狐疑,接着是郑重、惊愕、最终叹服。他猛地抬头,“李教授啊,如果您不是一位伟大的学者,我或许会邀请您来兴华社任职,您的这篇文章看得我心情激荡啊。”

    华国人获得未来医疗行业的门票、华国在医疗科技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华国人知识产权意识的觉醒、东方文明再次领先世界的号角,这些话连他这个新闻工作者都看得热血上涌更何况那些普通民众。

    朱新目光灼灼,他眼里流露出挣扎的神色,许久才攥了攥拳,开口道:“李铮啊,你介不介意这篇文章先放在我这?”

    李铮闻言,眼里的精光一闪而过,他笑道:“当然不,这是我的荣幸。”

    “好,好。”朱新一连说了两个好字,手里拿着这么一份沉甸甸的东西,他实在坐不住了。

    “李铮,哦不,李教授,我突然想起单位还有点事,我得先回去了。”

    朱新甚至等不及李铮的回答,就已经站了起来。

    他从这篇报道中看到了太多的可能,在这个年代,国人需要自信,需要民族骄傲感,而从这篇报道上,他看到了这些,而且这篇报道里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没有虚构的成分。

    李铮除了这篇报道,还给了他几份外媒对此事的评价,美国媒体在纽约日报的头版头条上明晃晃写着“华国率先取得未来医疗门票,美国人的门票在哪里?”这是不是意味着,美国人承认在这件事上,华国是领先于他们的。

    他不是不知道那些人的心思,不就是那一千万美金嘛,一千万美金有民族荣誉感重要?有民族自信心重要?!

    朱新只觉得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他不能看着那群人胡闹!

    “当然,您正事要紧。孙斌,你送送朱总编。”

    眼看着朱新远去,李铮长长出了一口气,他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这种勾心斗角的事情比科研项目难多了。

    不过事情进行得比李铮预料得还要顺利,他本来只是想把报道给朱新看一看,让他有个印象,然后他再想办法让这篇报道在香江发酵起来,由外带动内,不过现在看来,倒是可以把这一步省了。

    “郑光业还没回来吗?”李铮突然想到了这位未来的铁道部大佬,开口询问道。

    “会……会长,这几天都……都忙。”孟杰忙开口道,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最近郑光业和孟杰的感情突飞猛进起来,孟杰对郑光业本就是推崇有加,郑光业这边稍微一示好,他就屁颠屁颠当了人家的跟班虫。

    郑光业显然也把孟杰这个小结巴划进了自己的保护范围内,就算吃饭也会叫上孟杰一起,这几次下来,孟杰在学校里的日子居然好过了不少,连身材都显得并不那么骨感了。

    说曹操,曹操到。

    就在李铮询问期间,赵德培就风风火火地带着郑光业进来了,后头还跟着一个满脸得意的吴照蒙。

    “老赵啊,你别走那么快,我还有报纸没给你看呢!芝加哥日报!我的照片可在头版头条上!”吴照蒙一边手里挥动着报纸,一边跟在赵德培的身后大声叫道。

    第158章

    “闭嘴!”赵德培忍无可忍大吼一声, 转过头来看到李铮惊异的目光,他老脸一红, “李铮啊,不是说你。”

    吴照蒙看到李铮, 总算收敛了脸上的得意, 他干咳一声, 肃了肃表情, 似乎又变回了那个霸道稳重的书记。

    “教授。”郑光业这几日都没有睡过安稳觉,因此看起来面上有几分疲惫,眼睛下大大的黑眼圈十分醒目。

    但同时,此时的郑光业整个人就像一把出了鞘的宝剑, 浑身上下的锋利感似乎让李铮看到了后世那个说“你们美国有波音系列,我们华国还有和谐号呢!天上飞的, 地上跑的, 谁也别认为自己更高贵”的华国高铁人。

    李铮心下叹息,这种人才他们实验室确实需要,但是他终究还是不能因为一己之私,束缚了雄鹰的翅膀啊。

    心下有了决定, 李铮心里不由轻松了些。

    他上前拍拍郑光业的肩膀, “小郑啊,这几天辛苦你了。”

    郑光业闻言, 眼睛一酸,差点红了眼眶。他到底还不是后世那个郑光业,二十出头的他为了保住实验室东奔西走, 因为教育部的咄咄逼人,他不得不引狼驱虎,承诺两百万美金,让话语权大而且最近有资金缺口的铁道部来对抗教育部。

    虽然这两百万美金的事他跟赵校长、刘思朝及实验室其他人都商量过,是大家共同的决定,不过他郑光业怎么会看不明白,这第九实验室虽然挂在华清大学下面,但实际上的决策者却只是李铮一个人。

    他在来见李铮的路上,心里也是忐忑得紧,听到李铮这句话,郑光业七上八下的心一下子平稳下来。

    “这是我该做的。”他沉声说道。

    几人在沙发上坐定。

    “李铮啊,是我工作不到位,不过你放心,你这边结果出来了,我说话声也响亮了,这一千万美金很快就能解冻。”赵德培最近可是憋着一股子气呢,华清奖的美梦还没做两天,就闹出了这档子事,这不是存心跟他找不自在嘛。

    赵德培不是学术型的,他这把年纪,支撑着他在这个岗位上继续做下去的动力,就是让华清走出国门,成为世界级的名校。

    如果有一天,华清能和哈佛、剑桥、耶鲁等并列,他觉得他做梦都能被笑醒。但是赵德培也知道,这个目标不是一日两日能实现的,它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或许漫长到等他闭了眼也看不到这一幕。

    不过,李铮“华清奖”的提议,仿佛给他打开了另一扇门。对于一个教育家、学者来说,财帛的诱惑或许可以抵抗,但是名声的诱惑却是致命的。

    华清奖,设立华清奖的校长!赵德培一想到这个,小心肝就一颤一颤的。

    就好比一个人给自己定目标,我要当个科学家和我这次考试要考一百分,自然是后者更能激发一个人的潜力。

    而华清奖就是这么一个看得到的目标。

    赵德培对于这一千万美金的事情,可是上心得很。

    “那就麻烦赵校长了。”利用赵德培这个华清校长的身份施压,同时发挥舆论效果,双管齐下,才能迅速见效。

    “还有那两百万美金的事,哎,我们也没想到你那边能那么顺利,话已经说出去了,这两百万我这边出。”赵德培咬牙道,他说的我这边,自然是指李铮未来上缴华清的那一千五百万美金。

    李铮挑挑眉,赵德培肯开这个口,那是再好不过了。虽然他不差那两百万美金,但是不用自己出血,自然是好的。

    “赵校长您实在是太客气了,十分感谢啊!”

    赵德培没想到李铮居然一口答应了下来,丝毫没有客气的意思,心里疼得直抽抽,但面上还不得不露出豪爽的笑容。

    “应该的!”

    *

    朱新的动作快得出乎李铮的想象,这位兴华社总编将这篇文字辞藻修饰后,直接递到了那位手中。

    那位看后十分高兴,一连说了几个好字,并在公开场合肯定华清大学的科研成果。

    “我们国家现在确实比不上人家,但是我们会一直这样吗?不会!我们在改革,我们在进步!你们瞅瞅,美国人的报纸也说了,我们在医疗科技方面,走在了他们的前头!我知道这话里有水分,但是这至少证明,有某一方面我们是领先那些发达国家的。华清的这个项目叫什么来着,延长器官储存时间是吧!这是个好项目啊!”

    这是那位在会议上的原话。

    朱新趁势将这篇文章放在了头版头条上,一些主流报纸纷纷转载,一时间华国人的民族自豪感达到了顶峰。

    教育部和铁道部默不作声地偃旗息鼓,第九实验室的银行账户也默默解冻了,众人你好我好大家好,一时间仿佛这件事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

    七月末八月初,一年天气最热的时候,阳光炙烤着大地,走在路上耳边充斥着刺耳的蝉鸣声。

    华京人们恨不得把衣服全扒了,大街上时不时可以看到光着上身的男人。

    八十年代的华京,空调还是个奢侈品,就算是华清大学行政楼里,你都找不出两台来。

    而华清大学第九生物研究实验室里,两个空调没日没夜地工作着,那股子凉爽让里头的人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呆在实验室里。

    第九实验室现在正在做项目的第二阶段,实现心脏器官的无限时储存。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项目,因为心脏是所有内脏器官里面最难保存的,若是可以实现心脏的无限时储存,那全身器官的无限时储存就有了可能。

    这就意味着,李铮在芝加哥电台描绘的未来医疗科技的蓝图已然有了轮廓!

    甚至这项技术发展起来,大脑的无限时储存,换脑生存,无限生命,永生!这足以让世人疯狂!

    当然了,正在进行这项项目的第九实验室众人并没有这个觉悟,他们现在唯一想的是,怎样可以不回寝室,哪怕让他们在实验室里打地铺也好啊。

    孙斌杵了杵孟杰。

    孟杰黝黑的脸蛋涨得通红,他指了指自己,“我?”

    “当然是你了,你是我们的头。而且李教授最看重你了,你是你是谁!”孙斌低声说道。

    卢学科也快速点头应和,就连一向护着孟杰的郑光业都低头当做看不到,就算高官世家郑家,家里也没有空调。

    孟杰一脸欲哭无泪,平日里可没人把他当头啊……

    饶是如此,他还是硬着头皮走到了李铮身边。

    “李……李教授。”孟杰开口道。

    李铮正在一旁摆弄bb机,没错,就是那种巴掌大的长方形,上面有一个很小显示屏的寻呼机。

    1983年,东海市开通华国第一家寻呼台,从bb机开始的即时通讯,将人类带入了没有时空距离的年代。

    李铮和梁哲分隔两地,梁哲虽然已经明确站在了华国这一边,但是香江毕竟还没有回归,他不方便频繁来华京,电话就成了两人之间最重要的联系工具。

    不过就在两日前,李铮在逛华京百货大厦的时候,看到了这个黑色小巧的玩意,一时间兴致就起来了。

    他记得上辈子他小时候,bb机就已经被淘汰了,他只有在家里抽屉深处,见过这个不算好看的机器。

    这辈子,bb机才高高兴起,华国的达官显贵以佩戴这么一个东西为荣,李铮入乡随俗,也买了一个。

    这以后便一发不可收拾,bb机能编辑简单短讯,这就成了两人之间的聊天工具了。

    短信编辑远比电话更能激起人聊天的欲望。移动运营商时代的短信、互联网时代的qq、微信无一不证明了这一点。

    “嗯?找我有事?”李铮一边编辑短讯,一边开口道。

    “那……那……那个,我……我们……”孟杰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艰难地一字一句吐出来。

    “教授,他的意思是,外面太热了而且没有空调,这几天我们能不能住在实验室!”郑光业实在看不下去孟杰那一字字往外蹦的模样,抢着开口道。

    李铮哑然,他倒是忘了这回事了,现在空调可还没有普及。华清的学生宿舍……他记得上辈子的时候,他去华清任教的时候,华清学生宿舍也还没有空调呢。

    貌似二十一世纪以后,华京的大学才陆续开始装空调。

    “啊。我倒是忘了这件事了。我家就在实验室后面,有五六个空房间,都有空调,你们这段时间可以搬过来住,不过作为报酬,你们必须每天早上叫我起床,准备一日三餐,以及负责别墅卫生。”李铮笑眯眯地开口道。

    他觉得自己这个主意太棒了,有了人作伴,还解决一日三餐和卫生问题,要知道因为没有外卖的缘故,他这段时间的一日三餐着实算不上规律。

    第159章

    1985年9月, 诺华承诺的大型计算机终于运到了华京。

    计算机是布莱斯亲自送过来的,各种显示屏处理器装了整整一卡车, 同来的还有几个身着ibm制服的年轻人,他们指挥着工人小心翼翼地将计算器往里搬。

    “李教授, 这台实验室用超级计算机由八个显示屏、十三个处理器组成, 所以体积显得比较大。”布莱斯笑着说道。

    李铮哑然, 长方体黑盒子一般的处理器, 有半人高,上面插着密密麻麻的电线,这一台所谓的超级电脑就要占满整整一个房间。

    赵德培、吴照蒙等人正好在李铮实验室商量设立华清奖的事,听到外面的声音也走了出来, 看到这一卡车的器械,不由惊呼出声来。

    “这是电脑?”八十年代的电脑虽然少见, 但是在华清还是能找出几台的, 但显然卡车上的东西与赵德培影响里的电脑,根本不是一回事。

    李铮当机立断,将实验室旁边的一个房间空了出来,示意工人们往里面搬。

    布莱斯打量着第九实验室, 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 他心急火燎的,根本没有心思观察。如今这一看却发现, 这第九实验室的设计和配置居然比他们诺华分部实验室还要好上几分。

    那大大的透明的落地玻璃,那白得发亮的实验台,还有那些摆放在实验室各个角落的器械, 融合成了一个十分和谐的画面,仿佛……仿佛实验室本来就该是这个样子的。

章节目录

重回80之大时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文屋只为原作者小鱼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鱼叉并收藏重回80之大时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