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忍不住,直接去小树林、溪水沟挖坑解决。解决后,回家路上,没能走几步又回去蹲着。

    反复多次,大老爷们见面,都不觉得尴尬,打招呼一同坐在小树林边,一边说着地里收成、自家亲戚,时不时去树林深处雪地里,刨坑蹲一会儿,或吐一会儿。

    等肚子排干净后,一个个村民摸着舒坦低叹一句,他们一开始走路还有点打摆子(晃晃悠悠),必须相互扶着,又过一会儿,渐渐变得稳当,才慢慢回家去。

    一个尝试,一个雪夜,记忆十分深刻。

    作者有话要说:  叶子:我没吃过这些。

    只查了一下那个红色初期?忆苦思甜活动,只吃一天这些东西,麸子和玉米面混合后蒸窝头;有的是用烂菜叶、芋头花、南瓜花、萝卜缨或野菜煮米糠,有的人都拉得嗯嗯嗯。第二天不得不请假。

    村人们喂被大食堂养刁了点,加上过年,最近吃的太多油荤,是该清清肠胃。——一点都不想重口味的叶子。

    笔芯笔芯仙女们,bububu---

    第167章 晨雾与冬阳

    天蒙蒙亮, 雪花已飘落停止。

    清晨, 白雾弥漫整个村庄, 看不清群山, 半米内熟人相见不相识。

    “出雾好!看来今个儿得出大太阳, 离回春不远啦,到时候大家伙有得忙, 红薯、洋芋、水稻全都可以种啦!”

    年纪大的老辈们睡眠少, 尽管被折腾一夜, 还是定时起床, 瞅着院外白蒙蒙一片,心里多多少少有一点安慰。

    通常来讲,碧山村冬季早上,山间晨雾大,中下午太阳越大。这是即将春季回暖的标志之一。

    少数心疼儿媳的老太太,诸如叶奶奶、张老太太等, 主动将煮臊子面的活计,揽在自己身上。

    用两句她们话来讲:

    “年轻人有时间赖床,那是福啊!年纪越大, 想睡都睡不着。”

    受昨夜的影响,各家各户的早餐都很简单。

    这还是因为过年习俗, 昨夜提早准备的原因,否则恐怕能更简单。

    公共食堂的早餐,已经凌晨提供过了,这是村人们公认的。

    煮一小把早备好的杂粮面, 沸腾后捞起来,分成两份,一份加入辣椒、花椒、豆油、臊子少许,即为微辣口味,一份清汤青菜口味。

    臊子面即煮好。

    在白雾茫茫天,全家人围在一起,喝数口香喷喷的滚烫热汤,吸溜吸溜两小口条,美味至极。

    锅里很快只留下面汤,娃娃们端着大斗碗将汤全部喝光,碗舔得干干净净,大人们舔舔下嘴唇,或笑骂或嘱咐一句孩孙。

    虽吃不饱,但足够幸福与温馨。

    **

    晚饭后,村里各家各户好一番商量讨论或吵架争执,约有十六户的村民,依旧惦记着村外的女儿或老父母。

    走亲戚的距离自是不算远,太远也够不着,基本都在十里地内的。

    这些村民准备初十前,选个好日子,背着背篓,裹着油布鞋,往雪山外去瞅一瞅。救人虽难,然不试图拉一把或见个面,心底那个坎过意不去。

    乡村女儿出嫁,更多像莲藕一般,万千丝线牵着双方,有得牵得很少、亲情冷淡,有得丝线多,更显得亲密亲热一些。

    个中滋味,外人怎能得知?

    至于剩下的村民,有的如王红霞,离娘家太远,回去得要命。有的婆家拦着不让,两边难做。有的想开春雪化后在驾着牛车或驴车出门等等。

    各有各的难处,各有各的选择。

    清官难断家务事,遇到这类困难,外人也没法子去劝说。

    **

    直到十点,太阳终于冲破云雾层,露出金色的笑脸。

    昨夜会议过后,村民们觉得变得越来越敏感,哪怕雪未化、地里还是硬绑绑的,能瞅到一丝一毫太阳,心里都能激动好久。

    有的老人已经在跪下磕头,感恩上天。

    浓厚的信仰文化,与时时刻刻感恩,密不可分。

    上午,甜妹儿躲在被窝里,将第三套小人舞重新练习一遍,她的整套动作已学完,但控制节奏、将它们连贯在一起,却总是差那么一点点。

    折腾得满头大汗,被叶奶奶发现后,狠狠打十几下屁股,才在屋子里烧着碳燃着火,在帮小孙女洗个滚烫烫的热水澡。

    哥哥姐姐们都出嘻戏玩闹。

    顶着湿漉漉的头发,甜妹儿抱着小五,大娃娃搂着小娃娃,坐在暖和火盆旁边,大眼瞪小眼,咿呀童语对话。

    炭火将他们白嫩小脸,映得红彤彤的。

    坐在高凳上的叶奶奶,欣慰一笑,用一块干净旧棉布替小孙女仔仔细细擦拭湿发,挠痒按穴。

    甜妹儿舒坦得很,情不自禁眯起眼睛,小脑袋蹭蹭棉布。

    小五眨巴眨巴水汪汪大眼睛,吧唧一下,软嫩的小嘴,亲上四姐的右边脸蛋儿,糊一堆口水,奶声奶气吐出两字,“妹儿”。

    甜妹儿:……我是你姐!

    自从晓丫头教会小五‘甜妹儿’后,他每天都用软软嫩嫩的童音,蹦哒出“甜甜”,“妹儿”,“妹妹”类似话语。

    气得甜妹儿,每天都在被窝与晓丫头一起,大滚三十回合以上。

    “妹儿。”

    小五再次吐出一个奶泡儿。

    “噗哈——”

    叶奶奶笑得浑身发颤,一不留神扯到小孙女的卷毛发。

    甜妹儿捂着脑袋,瞪圆大眼控诉她:“嘶嘶——奶奶,好疼的!”

    “咳咳咳!”

    板着脸瞧热闹的叶老爷子,永远站在老伴一边。

    甜妹儿:……心更累!

    “妹儿!”

    始作者小五,在‘受害者’姐姐怀里,小胳膊小短腿一起扑腾,好不欢乐。

    **

    直到下午一点,裹深蓝厚棉袄、穿塞棉花的鸡婆鞋、戴软耳朵的小兔棉帽、圈围巾、扎着两翘麻花辫,漂漂亮亮村妞打扮的甜妹儿,终于解禁自由。

    她小手一挥,像一颗跳跳球,蹦两步跳三下,歪歪斜斜扭出叶家大院。

    “别弄得满身是汗!”

    屋里传来叶老爷子,中气十足的命令声。

    甜妹儿脚一顿,下意识放慢速度。

    最近过年,文景深原本打算给学生放十天假期,在俩学渣晓丫头与小二黑的胡搅乱缠下,变成七天。甜妹儿几人眼睁睁瞅着假期减少,来不及挽救。

    学霸叶安诚和思丫头却很兴奋,因为拖的越晚睡,他们上课时间越少。后面就需要去队里上工下地。

    文景深瞧着他们如此好学,道一句不容易,高高兴兴给他们添加假期补课。

    “新的棉花新的布,妈妈给我缝棉衣。棉衣穿在我身上,妈妈脸上笑嘻嘻。妈妈缝衣多辛苦,我穿棉衣要爱惜。”——小学语文第三十一课,棉衣。

    听着白家书声朗朗,里面竟夹着晓丫头与小二黑的乱嚎乱叫,‘小兔球’甜妹儿,并住呼吸,放慢放轻脚步,半蹲成球,一步一步‘路过’白家。

    “汪汪汪——”

    在她就快成功时候,大黄和二毛闻味儿,直接从院子里窜出来,一边跑一边大叫,露出两颗锋利的狗牙。

    “一定是甜妹儿!”

    晓丫头咋咋唬唬的声音。

    “快背书,这可是你答应过哥的!”

    监督学渣妹妹的叶安诚。

    甜妹儿撒丫狂奔。

    两头威风凛凛的土黄狗,跟着她屁股后头,追一路。

    她不敢太快,怕惹人打眼。

    在两狗快咬上她屁股时,猛的往旁边一歪,往前冲两步。

    好一幅‘双狗戏球’的图!

    偶遇两个村民,笑呵呵瞅着一娃两狗,笑着议论道:“叶家小丫头过年快四岁吧?看着白嫩白嫩的,小脸圆嘟嘟的,身体健康好呀,看来跟她三姐一样调皮捣蛋。”

    “这可是咱村将来的裁缝,新衣服新棉被都得靠她,夏裁缝脾气虽臭,裁缝技术可是顶天的。”回应的村民满脸羡慕道。

    比起种地,任何一种匠人学徒,都令他们尊敬更不谈匠人师傅。

    直到村口,甜妹儿才停下来,骑着大黄狗撸软毛。差点被这俩大家伙连累,过年还勤奋读小学一年级课程,是她‘未来碧山村山寨王’的作风吗?

    此刻村口平坝里,许多老人妇女都出来晒太阳,顺便把库里那些红薯藤、萝卜缨子、白菜疙瘩等,按照大队的规定,晒成一堆堆‘干菜’。

    管它什么干菜,只要库里粮食越来越多,才能放心一些。而且队长命令,以后的粮食都不能在村口晒,省的惹人眼。

    而碧水村碧土村的地盘,也聚集很多村民,他们似乎在等着拜年‘回娘家’的客人们。

    甜妹儿笑眯眯招呼爷爷奶奶后,整想离开,却

    听着远处,顺风传来‘狗肉’类似的字眼,她紧皱眉头,往声音处望去。

    那里正好是回村的盘山路,弯弯绕绕,像一条蛇盘踞山间。

    在靠近山坡下半部分,储粪坑左边,有一棵粗壮的老榕树,浓密的树荫象一顶大伞,树荫那边,六个蓝灰小矮人,此刻正背着背篓、挑着担子,顺着坡路,朝这边移动过来。

    定是山外亲戚进山。

    议论声音断断续续传来,人影也愈走愈大,在靠近榕树时,她已经能看得清楚。

    穿着破旧棉袄的三男两女一娃,男的穿衣破破烂烂,但精神还不错。其中两妇女两眼肿像各缝,唯一的男娃瘦得没人形,脖子跟麻杆似的,光显头大。

    两年男人跟赶羊似的,两水肿妇女在前边带路,他们在后边压底,中间一位老大爷一个瘦猴娃,拖老带小,像电视剧里押俘虏。

章节目录

重生六零甜丫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文屋只为原作者爱小说的宅叶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爱小说的宅叶子并收藏重生六零甜丫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