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氏屋里,嫣然、安然、欣然都已经到了。嫣然的脸色有些苍白。
她这三年来日子都过得很不顺心。三年前,丁姨娘突然发难,煽动老太太要立她为平妻,令得钟氏差点儿没气出个好歹来。当时悠然颇感奇怪:丁姨娘平时是个有成算的人,怎会做这样不靠谱的事?律法只承认一夫一妻,除妻子外的其余女人,不管再怎么正式也好重视也好,律法上都只是妾;虽然有商户人家娶两头大,也称为平妻的,那不过是民间说法,律法并不承认,丁姨娘是想做什么?
答应很快就出来了:立为平妻不可行,这条被拒了;做为补偿,孟赉和钟氏答应了孟老太太提出的“把嫣儿记为嫡女”的要求,在族谱上,把嫣然记到了钟氏名下。
有什么意义呢?悠然不赞成的摇头,空有个所谓嫡女的名头,却不可能有嫡女的待遇,徒增烦恼。
用这种方式去逼钟氏,她以后能善待嫣然才怪。
果然,嫣然荣升嫡女之后待遇反倒下降不少:钟氏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带她出门,不会许她出门,豆蔻年华的少女,生生被关在家里,有什么出路;日常吃穿用度,钟氏借口“嫡女庶女一体教养”,把嫣然的实际生活水准,降低到和安然、悠然一样。
之前,因是养在老太太面前的,嫣然在财物上,还是得了不少优待的,至此也全部取消了。
丁姨娘见弄巧成拙,万般无奈之下跟孟赉哭诉,孟赉温和说道“你主意大,遇事从不和我商量,惯会自作主张。既如此,自己想辙吧。”
丁姨娘跪在地上哀哀痛哭,直哭得快要背过气去,孟赉叹气道“我亲生的闺女,难道会不管她?不知你在想些什么!庶女如何,嫡女又如何,一个空名儿有何用处!你自许为聪明人,却没想透这个道理。”
丁姨娘跪爬到孟赉脚边,一行哭一行说,“我原是个上不得台面的庶女,后又做了出不得门的姨娘,能有什么见识!老爷只可怜我一片爱女之心吧。”
孟赉苦笑着扶起丁姨娘,“你怎么没见识了?嫣儿这么摇身一变为嫡女,亲事上自然不能太差,嫁妆也不能太差,你可是好算计呢。”
只要孟老太太还在,有了嫡女身份的嫣然,亲事若差了,嫁妆若差了,便都是风波,光孟老太太这关便过不去。丁姨娘正是看明白了这一点。
只是丁姨娘还是对钟氏了解不够深。本来丁姨娘以为既然事已至此,钟氏也只能认下,然后快些给嫣然找个过得去的婆家,置办份过得去的嫁妆,了结此事便算完了。不想钟氏是个不管不顾的脾气,竟然撒手不管,好像没有嫣然这个女儿一般,倒让丁姨娘没法了。
孟老太太出面也没用,钟氏只咬死一句“咱们是女家,只有男家来求的,难不成倒要去求男家?”
钟氏这副“根本没人来求亲,我也没办法”的模样,还真是难住了孟老太太。
孟老太太没有招数应对。
钟氏心中快意。你是嫡女,好啊,我承认。
然后,没了,什么也没有了。没下文了。
丁姨娘慌了手脚,嫣然痛恨的眼神更令她心悸。算计来算计去,还不是为了女儿能幸福么,谁想到反会害了她。
丁姨娘只能求孟赉了。
“我有位老友,刚从外地回京任职,他有位庶出儿子,人才是一等一的,过几日会上门拜会,你那日便在老太太身边服侍,看看那孩子吧。”孟赉缓缓说道。
丁姨娘一心想要嫣然嫁个好人家,总要让她亲眼看看女婿人选,她才会放心。
韩池名满天下,吏部一再召他进京,恰逢他的正室夫人亡故,韩池便带着他和棠儿的独生子韩愿,到了京城。
老友见面,分外亲热。一番酒热耳酣后,韩池旧话重提“你家五丫头,给了我家愿儿吧。”一旁的韩愿脸红过了耳根,目光中有羞涩更有期盼。
孟赉停顿了一下,困难的开口“我家五丫头,已是许了人。”
空气一时间有些凝滞。
“你不是说,五丫头不到十五岁不议亲?”韩池有些不信。当年提亲,说是要等及笄,现在还没过十五岁生日,就许过人了?
“一言难尽。”孟赉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当时情形,由不得我不答应。韩兄,是做兄弟的对不起你。”
韩愿脸色煞白。当年孟叔叔带五姑娘路过隅安,父女二人跑到田间地头,看望自己父子俩。孟家五姑娘在田野间大笑奔跑的娇憨模样,令人心醉,再加上她也是婢生女,同病相怜,将来不会看不起母亲,所以父亲母亲都有愿聘她为儿妇,只是孟叔叔说,孩子还小,等到及笄再说。
现在她还未及笄,亲事却已定了。孟叔叔只说有难言之隐。究竟是什么难言之隐?
韩池失望之下,也要上门拜会孟老太太和钟氏,顺便看看孟赉其余两个庶女。
这种相看其实很有难度。棠儿是妾侍身份,韩家没有女眷能出面,最后韩池只有命大儿媳赵氏过来。
赵氏是嫡子媳妇,对于给公爹的庶子相看媳妇并不上心,只随意坐在厅中,随意打量孟家的姑娘们。
孟家的姑娘们,长相都很好,排行第五的那位,长得尤其好,称得上绝色佳人了。可惜啊可惜,人家已经名花有主了,赵氏愉快的想着,幸亏有主了,不然有这么一个美丽出众的弟媳妇,自己可不就被比下去了?
嫡子媳妇比不上庶子媳妇,那哪成?
三姑娘四姑娘都不错,随便哪个嫁过来,都是好的。赵氏笑吟吟。
回去后跟韩池汇报了,韩池也松了口气。都是孟赉的女儿,三姑娘四姑娘想必也和五姑娘差不太多。
嫣然却是脸色发白,嘴唇都快咬破了。婢生子!将来自己要服侍一个婢女出身的婆婆!还不如死了算了。
丁姨娘也觉不妥。韩大人是清官,能有什么家业,嫣然若嫁了韩愿,将来又要受穷,又要服侍妾侍婆婆,太苦了。
委婉向孟赉说出不愿,丁姨娘松了口气。孟赉耐着性子解释韩家是世家大族,韩愿品貌皆佳,因为是婢生子就不愿?英雄莫问出处,韩愿年纪轻轻可已是举人!明年春闱若中了进士,可就前途无量了!
丁姨娘和嫣然只是不愿。就算他中了进士,还有多少年才能熬出来,嫣然不愿吃这许多年的苦,她只想嫁现成能享福的人家。
强扭的瓜不甜,孟赉也不勉强。
最后,韩愿定下八哥家的泠姐儿。八哥这几年在京在开书铺收获颇丰,韩池韩愿去书铺买书时见过八哥和泠姐儿,两家都很满意。八哥想要爱女嫁个厚道读书人,韩家想要个天性淳朴的女孩,将来能善待婢女出身的棠儿。
八哥家就在离孟宅不远的四通胡同。到下聘那日,钟氏兴冲冲的从四通胡同回来,细数聘礼都有哪些,丁姨娘脸白了,聘礼如此丰厚!那韩大人不是清官么?
孟赉对丁姨娘的无知实在无语了,韩池是汝南韩氏嫡子,韩家什么家世,什么家底儿,能差得了?
丁姨娘略有悔意。
等到第二年春天韩愿高中二甲头名进士的时候,她就更后悔了。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悠然及笄那日,孟赉并没有大操大办,只是自家人一处吃餐饭而己。只是给悠然插的那支钗,晃花了众人的眼睛。那是一只白玉底五色金凤翘头衔东珠钗,白玉润透,东珠华美,极是富贵美丽,“是他送的吗?”悠然轻声问道。
这几年,四时八节,自己生辰,都有无数礼物送过来,再傻也知道是谁了。
她这三年来日子都过得很不顺心。三年前,丁姨娘突然发难,煽动老太太要立她为平妻,令得钟氏差点儿没气出个好歹来。当时悠然颇感奇怪:丁姨娘平时是个有成算的人,怎会做这样不靠谱的事?律法只承认一夫一妻,除妻子外的其余女人,不管再怎么正式也好重视也好,律法上都只是妾;虽然有商户人家娶两头大,也称为平妻的,那不过是民间说法,律法并不承认,丁姨娘是想做什么?
答应很快就出来了:立为平妻不可行,这条被拒了;做为补偿,孟赉和钟氏答应了孟老太太提出的“把嫣儿记为嫡女”的要求,在族谱上,把嫣然记到了钟氏名下。
有什么意义呢?悠然不赞成的摇头,空有个所谓嫡女的名头,却不可能有嫡女的待遇,徒增烦恼。
用这种方式去逼钟氏,她以后能善待嫣然才怪。
果然,嫣然荣升嫡女之后待遇反倒下降不少:钟氏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带她出门,不会许她出门,豆蔻年华的少女,生生被关在家里,有什么出路;日常吃穿用度,钟氏借口“嫡女庶女一体教养”,把嫣然的实际生活水准,降低到和安然、悠然一样。
之前,因是养在老太太面前的,嫣然在财物上,还是得了不少优待的,至此也全部取消了。
丁姨娘见弄巧成拙,万般无奈之下跟孟赉哭诉,孟赉温和说道“你主意大,遇事从不和我商量,惯会自作主张。既如此,自己想辙吧。”
丁姨娘跪在地上哀哀痛哭,直哭得快要背过气去,孟赉叹气道“我亲生的闺女,难道会不管她?不知你在想些什么!庶女如何,嫡女又如何,一个空名儿有何用处!你自许为聪明人,却没想透这个道理。”
丁姨娘跪爬到孟赉脚边,一行哭一行说,“我原是个上不得台面的庶女,后又做了出不得门的姨娘,能有什么见识!老爷只可怜我一片爱女之心吧。”
孟赉苦笑着扶起丁姨娘,“你怎么没见识了?嫣儿这么摇身一变为嫡女,亲事上自然不能太差,嫁妆也不能太差,你可是好算计呢。”
只要孟老太太还在,有了嫡女身份的嫣然,亲事若差了,嫁妆若差了,便都是风波,光孟老太太这关便过不去。丁姨娘正是看明白了这一点。
只是丁姨娘还是对钟氏了解不够深。本来丁姨娘以为既然事已至此,钟氏也只能认下,然后快些给嫣然找个过得去的婆家,置办份过得去的嫁妆,了结此事便算完了。不想钟氏是个不管不顾的脾气,竟然撒手不管,好像没有嫣然这个女儿一般,倒让丁姨娘没法了。
孟老太太出面也没用,钟氏只咬死一句“咱们是女家,只有男家来求的,难不成倒要去求男家?”
钟氏这副“根本没人来求亲,我也没办法”的模样,还真是难住了孟老太太。
孟老太太没有招数应对。
钟氏心中快意。你是嫡女,好啊,我承认。
然后,没了,什么也没有了。没下文了。
丁姨娘慌了手脚,嫣然痛恨的眼神更令她心悸。算计来算计去,还不是为了女儿能幸福么,谁想到反会害了她。
丁姨娘只能求孟赉了。
“我有位老友,刚从外地回京任职,他有位庶出儿子,人才是一等一的,过几日会上门拜会,你那日便在老太太身边服侍,看看那孩子吧。”孟赉缓缓说道。
丁姨娘一心想要嫣然嫁个好人家,总要让她亲眼看看女婿人选,她才会放心。
韩池名满天下,吏部一再召他进京,恰逢他的正室夫人亡故,韩池便带着他和棠儿的独生子韩愿,到了京城。
老友见面,分外亲热。一番酒热耳酣后,韩池旧话重提“你家五丫头,给了我家愿儿吧。”一旁的韩愿脸红过了耳根,目光中有羞涩更有期盼。
孟赉停顿了一下,困难的开口“我家五丫头,已是许了人。”
空气一时间有些凝滞。
“你不是说,五丫头不到十五岁不议亲?”韩池有些不信。当年提亲,说是要等及笄,现在还没过十五岁生日,就许过人了?
“一言难尽。”孟赉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当时情形,由不得我不答应。韩兄,是做兄弟的对不起你。”
韩愿脸色煞白。当年孟叔叔带五姑娘路过隅安,父女二人跑到田间地头,看望自己父子俩。孟家五姑娘在田野间大笑奔跑的娇憨模样,令人心醉,再加上她也是婢生女,同病相怜,将来不会看不起母亲,所以父亲母亲都有愿聘她为儿妇,只是孟叔叔说,孩子还小,等到及笄再说。
现在她还未及笄,亲事却已定了。孟叔叔只说有难言之隐。究竟是什么难言之隐?
韩池失望之下,也要上门拜会孟老太太和钟氏,顺便看看孟赉其余两个庶女。
这种相看其实很有难度。棠儿是妾侍身份,韩家没有女眷能出面,最后韩池只有命大儿媳赵氏过来。
赵氏是嫡子媳妇,对于给公爹的庶子相看媳妇并不上心,只随意坐在厅中,随意打量孟家的姑娘们。
孟家的姑娘们,长相都很好,排行第五的那位,长得尤其好,称得上绝色佳人了。可惜啊可惜,人家已经名花有主了,赵氏愉快的想着,幸亏有主了,不然有这么一个美丽出众的弟媳妇,自己可不就被比下去了?
嫡子媳妇比不上庶子媳妇,那哪成?
三姑娘四姑娘都不错,随便哪个嫁过来,都是好的。赵氏笑吟吟。
回去后跟韩池汇报了,韩池也松了口气。都是孟赉的女儿,三姑娘四姑娘想必也和五姑娘差不太多。
嫣然却是脸色发白,嘴唇都快咬破了。婢生子!将来自己要服侍一个婢女出身的婆婆!还不如死了算了。
丁姨娘也觉不妥。韩大人是清官,能有什么家业,嫣然若嫁了韩愿,将来又要受穷,又要服侍妾侍婆婆,太苦了。
委婉向孟赉说出不愿,丁姨娘松了口气。孟赉耐着性子解释韩家是世家大族,韩愿品貌皆佳,因为是婢生子就不愿?英雄莫问出处,韩愿年纪轻轻可已是举人!明年春闱若中了进士,可就前途无量了!
丁姨娘和嫣然只是不愿。就算他中了进士,还有多少年才能熬出来,嫣然不愿吃这许多年的苦,她只想嫁现成能享福的人家。
强扭的瓜不甜,孟赉也不勉强。
最后,韩愿定下八哥家的泠姐儿。八哥这几年在京在开书铺收获颇丰,韩池韩愿去书铺买书时见过八哥和泠姐儿,两家都很满意。八哥想要爱女嫁个厚道读书人,韩家想要个天性淳朴的女孩,将来能善待婢女出身的棠儿。
八哥家就在离孟宅不远的四通胡同。到下聘那日,钟氏兴冲冲的从四通胡同回来,细数聘礼都有哪些,丁姨娘脸白了,聘礼如此丰厚!那韩大人不是清官么?
孟赉对丁姨娘的无知实在无语了,韩池是汝南韩氏嫡子,韩家什么家世,什么家底儿,能差得了?
丁姨娘略有悔意。
等到第二年春天韩愿高中二甲头名进士的时候,她就更后悔了。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悠然及笄那日,孟赉并没有大操大办,只是自家人一处吃餐饭而己。只是给悠然插的那支钗,晃花了众人的眼睛。那是一只白玉底五色金凤翘头衔东珠钗,白玉润透,东珠华美,极是富贵美丽,“是他送的吗?”悠然轻声问道。
这几年,四时八节,自己生辰,都有无数礼物送过来,再傻也知道是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