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守,守,守到什么时候?”
“什么死守淳化,纯属守死在淳化。”
军官带走了那几个士兵,余下的人又发了一通无意义的牢骚。
此时在唐德生的指挥部里,除了三十四团依旧保持中立外,另外两个团长都在此坚决请战,这次有几个师参谋也站在他们一边。最近几天明军也组织了自己的侦查小队,对顺军一些前沿阵地进行了非常谨慎的刺探,在他们看来顺军的主力没有留在阵地上,一线除了警戒兵力外,还有不少新兵在熟悉战场。顺军和明军的小分队发生了两次交火,但都没有什么损失,顺军最近十几天来没有发动过任何进攻,看起来对方想困死自己的可能性是越来越明显了。
“至少让士兵们有点事情做,”三十五团的团长求战欲望最为强烈,由于被紧密包围,明军对顺军动向的掌握非常有限,而明军一举一动都在对方眼皮底下,三十五团的团长承认在目前的情报战局面下出战会有相当的风险,但是他觉得如果不出战只会让对方更加轻松而本方更加紧张:“哪怕不成功,也能让顺军不能这样舒服地休养。”
“而且进攻成功性取决于突然性,我们自开战以来就没有发动过反击,顺军肯定也是心浮气躁了,我们的举动处于他们的监视下,他们多半不会想到我们居然敢发起进攻。”三十六团的团长则倾向于发动一场规模较大的攻势,他主张以一个团主攻,一个团辅助,扫荡顺军前沿阵地。如果成功取得重大战果的话,无疑会极大地提升宪法师官兵的士气。
“我们这几天已经多次派出侦察小队了,”唐德生的直觉告诉他进攻不是一个好主意,他反驳道:“顺军很可能察觉到了我们的意图。”
“所以才要抓紧时间,大人。”三十五团的团长和唐德生本是军校同窗,两人年龄一样所以师长对他来说也具有绝对的权威,他竭力反对唐德生的保守政策:“大人,我们不能光挨打不还手,这是没有前途的。”
唐德生沉吟不语,进入包围圈之前他与贺飞虎、陈伟反复讨论过,坚信在许平这样经验丰富的将领前要全力避免局面复杂化,目前宪法师的补给依旧充足,卫生条例也在严格地执行着,只要士气不出问题再坚持几个月都没有问题。只要士气不出问题,那唐德生觉得任凭许平千变万化,最后还是要靠强攻明军阵地来结束这场对峙。
“全师一万五千官兵,我们不能一枪不放地坐以待毙啊,”三十五团的团长不肯放弃努力,他苦苦劝说道:“就打一仗,如果敌人有防备我们就退回来,绝不贪功冒进。”
“好吧,”唐德生的决心终于发生了动摇,他勉强地点点头:“就进行一次试探性攻击。”
“大规模的试探攻击。”两个主战的团长同时叫道。
“大规模的。”唐德生同意了,随着这话一出口,他注意到保持中立的三十四团团长脸上也显得轻松起来,几个参谋甚至发出了小声的欢呼声,所有人都面露兴奋跃跃欲试。
……
“唐德生不肯坐以待毙,进攻或者等死,他最后还是要试一下,我估计就是这一、两天了。”综合明军的逃兵和侦察结果,许平做出了判断。
淳化周围的明军进行了一些部署调整,顺军参谋发出明军攻击在即的警报,综合这段时间来明军侦察活动和明军部队的部署,顺军将领预判了几个明军攻击地点。这几个点距离并不算太远,许平打算放弃一线给明军,把它们后方更远的一些开阔地作为阻击场。
“他们多半还是会尝试以夜袭开始,为了确保隐秘多半连炮击都不会用,”明军的炮兵位置并没有什么大的调整,这是因为担心被顺军猜到他们的意图,而许平则打算将计就计装没发觉:“看起来明军这次的动静不小,至少会有三千人杀出来。在夜里指挥三千人,我真不看好他们。”
在明军小心翼翼地微调部署的时候,时刻注意他们动静的顺军也把几个营分别调到几个最危险的地域后隐藏起来,顺军估计明军最可能的进攻模式是用步兵集团迅猛突击,不炮击、不盲目射击直接杀入顺军一线,然后视情况决定是否继续推进。
“我们正好可以利用他们的这个念头,让一线士兵胡乱射击一轮就全速撤退,让他们以为突袭成功,我们一线部队张皇失措逃走了,如果他们没有获得什么战果有没有什么损失的话,也绝不会立刻停下来,他们憋了这么久得怨气肯定会多向前冲一段的。”许平指着几个选定的阻击场给手下们分配任务,当明军越过被顺军放弃的第一线继续向前冲锋时,他们无论选择哪条路都会面对顺军某个野战营的拦截:“不要进行任何一线阻击的尝试,我不希望明军因为觉得后路有威胁就停止攻击,要让他们彻底的后顾无忧,让他们的指挥官觉得随时可以安全地撤回淳化去。”
许平没有歼灭明军一股军力的打算,他只是希望靠这场阻击战更沉重地打击对方的斗志和士气,他告诉手下他不会对冲出来的明军进行两翼包抄以寻求一场歼灭战:“放他们的伤兵回淳化去,让所有的明军都看到他们出击的同伴鲜血淋漓的回来,如果天亮后明军派出援助队想抢救他们的伤员,不要进行任何拦阻射击,如果他们想把尸体带回去也由他们去做。”
“省得我们去包扎他们的伤兵,也省得我们去埋葬他们的死者了。”刘宗敏很喜欢这个主意,他唯一遗憾的是在这个计划下他的骑兵没有用武之地,这些伤员都会加重明军的负担——照顾伤兵需要大量的人手和资源,而且他们的惨状会让淳化的明军更加沮丧;至于埋葬死者,明军不可能不这么做,但是若是一夜过后明军就在镇边上为昨日的同袍竖起上千块墓碑的话,这对士气也会有毁灭性的影响。
“我不认为明军会不考虑协同问题,所以若是你们听到战斗就发生在你们旁边的友邻部队身上时,不要松这口气,以为你们会没事干了。”许平认为如果自己处在对方的位置上,一定会为主攻部队两翼配置稍微拖后的协同部队,若是主攻部队遭到有力抵抗的话,两翼的拖后部队就会尝试前插然后合击消灭抵抗者:“注意保持戒备,保证友邻部队的侧翼安全。”
各营指挥官上前领取了各自的任务,然后分头下去准备。
……
今天团里的气氛有些特别,午后所有的军官就被召去开会,一种微妙的情绪在李洪与他的伙伴之间蔓延着,所有的士兵都在小声议论,暗自猜测团里是不是要有什么行动。
门被一下子拉开,小队官风风火火地冲进来,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用力地挥了一挥手,脸憋得通红:“今晚反击,我们团主攻!”
“万岁!”
欢呼声在营房里响起。
“收声!”小队官呵斥了一声,然后满面笑容地开始介绍任务。
入夜后,三十五团的士兵借着夜色进入前沿阵地,李洪向着对面望了一眼,黑漆漆地没有任何敌军活动迹象,更远处还有零星几团火光——看上去敌人又在举行野餐。
三十六团的兵力集结在三十五团的侧后,如果出现紧急情况他们会冲上去协助友军,明军的高级军官和参谋们认为顺军有可能及时反应过来,然后挡在主攻团的正面进行抵抗。如果这种情况发生的话,三十六团就会打一个左勾拳,从侧面发起攻击把这些顺军消灭掉。
“不要先开枪!”军官在士兵身后轻手轻脚地走过,用细不可闻的声音再次强调道:“我们要把刺刀扎上闯贼的胸膛,不要先开枪!”
李洪紧紧第把枪握在手中,他感到自己心中的斗志快要冲破胸膛透体而出了,周围的同伴们也都一个个绷紧身体,等着进攻命令的下达。
……
胡辰并不知道自己的部队就在三十五团的预定攻击路线上,但他知道今夜一定会有大事发生,不是自己这里就是其他地方,明军终于要冲出来决一死战。
面前是一片开阔地,胡辰和他的部下们都隐藏在壕沟和低矮的战场掩体后,今天参战的不仅仅有近卫营第二步兵翼的老兵,营里还把参与训练超过一个半月的新兵都编入了战斗部队,他们将呆在老兵的身后第一次亲身接触战场。
数千人的阵地上,胡辰只能听到一些轻微的呼吸,这些呼吸还都不是老兵们发出的,他们都已经太熟悉这种场面。那些新兵还是有些控制不住紧张情绪,根据来自翼里的命令,胡辰不允许任何新兵装填子弹,他们必须要亲眼看一看,当长官的命令是“放近了再开火”时,他们的前辈到底要在什么距离上才开火。不允许他们装填就是为了避免他们控制不住他们自己的手,胡辰很清楚当几千敌军铺天盖地涌上前来时的那种气势,几乎没有新兵能够在第一次见到这种场面时不手忙脚乱。
所有的新兵都被要求只有在老兵进行第一轮射击后才能开始使用自己的武器,这仗并不需要这批新兵的火力,近卫营的老兵数目已经足以击退哪怕是更多敌军的夜袭。而且近卫营还为此战准备了火炮,以前许平等人都认为臼炮因为射程和装填速度的问题而无法再野战中发挥重大作用,但是今夜不同,每个野战营的背后都放置了几门臼炮,它们已经完成装填,而且射击角度也都调节好。当明军步兵以密集队形冲过前面的开阔地时,顺军的臼炮就会在他们的头顶上炸开空爆弹。
胡辰轻轻握了一下自己的佩剑,虽然自己今夜用到它的机会微乎其微,但是胡辰依旧把它在炭火上仔细熏烤过,他身边所有士兵的刺刀也都做过类似的染色处理,在夜色中这些利刃不会发出一点点的寒光。
在第二步兵翼右手的是第五步兵翼,如同胡辰他们并没有预料到自己在明军主攻路线上一样,第五步兵翼也不知道明军的第三十六团的协同预案就是若友军遭到激烈抵抗,他们就从这条路线打一个侧击的勾拳。
第五步兵翼的位置比第二步兵翼稍稍靠后,因为他们的阵地前方有一条溪流,顺军统帅决定充分利用这个地利:这条溪流不会给进攻的军队造成太大的麻烦,但若是明军撤退的话会加剧他们一点混乱,让他们在开阔地形上停留得更久,而且大批士兵踏入溪流时发出的动静也能让顺军的炮兵进行精确的盲射——配属给第五步兵翼的炮兵都把弹着点设定在溪流两侧,除了臼炮以外的其他炮膛里已经上好了霰弹。
……
“打更还在继续么?”许平在自己的指挥部等待着战报,现在顺军也已经学会了这个词。
“是的,大将军。”参谋报告一切都和平常一样,但是今天一直到午夜阵地上也没有发现潜渡过来的明军逃兵,显然对面的黑夜中有什么不寻常的事情正在发生。
“各营都接到通报,今夜他们会给明军好好上一课的,”陈哲轻松地说道,虽然明军小心翼翼地掩藏自己的进攻意图,但各种蛛丝马迹在许平、陈哲还有周洞天等人的眼里真是太明显不过,虽然为了以防万一顺军在许多地方都做了准备,但许平和陈哲对明军反击的预判高度一致,都认为明军最可能攻击的地点位于近卫营和装甲营的设伏地——这也是顺军为什么要把这两个营布置在那个位置上的原因。陈哲悠闲地喝着茶,毫不担忧战争的结果,他对许平和周洞天预言道:“这不会是一场战斗的,只会是场一边倒的屠杀。”
听他说话的两个人对此毫无异议。
……
“好了,快到点了。”顺军这轮的打更刚刚结束,三十五团的团长就迫不及待地说道:“通知弟兄们,让我们去杀光他们。”
“等一下,”一个传令兵冲进了三十五团的临时指挥部:“中止进攻!师长急令,中止攻击。”
不到一刻钟后,在唐德生的指挥部里爆发了激烈的争吵,愤怒地三十五团团长甚至用懦夫这个词来指责师长,但唐德生不为所动:“我仔细想过了,许将军一定盼着我们进攻……我确实不敢说我们奇袭未必不能成功,说不定我们是能取得点战果,但也可能失败……只要我们宪法师实力还在,许将军就得和我们在这呆下去,就无法分兵南下……我们必须要小心地保护我们的进攻能力,决不能轻易使用。”
……
“在出击和等死之间,唐德生竟然选择了等死,这太出乎我意料了。”第二天许平询问过又一次潜行过来的明军降兵后,大为惊讶地说道:“让各营解除戒备吧,唐德生这是和我们耗上了。”
“大将军打算怎么办?”陈哲问道,精心准备的伏击落空让他很恼怒,更令陈哲气愤的是:如果那个三十五团的逃兵没有在胡言乱语的话,对方居然是在最后一刻改了主意。
“没有什么好办法,南明的第十二镇依旧很有实力,我们还得继续小心提防,防备他杀出来捣乱。”许平有些无奈的说道:“若是我以后见到了这个后生,我会告诉他差点就犯下一个失误,而我也一定能抓住它。嗯,虽然他明智地在最后关头挽回了自己的失误,但总归是犹豫了一下,这个犹豫会让他手下的士气更快地垮掉,现在他依旧是在坐以待毙。”
……
正在打盹的李洪被身边的细微的动静惊醒了,他立刻抓住自己的火枪扑到壕沟前,不远处有个黑影晃动了一下,李洪猛地举起枪瞄准那个黑影。
那个黑影并没有做出任何敌对举动,而是轻轻地叫了一声李洪的名字。
“你在搞什么鬼!”李洪听到熟悉的声音后顿时放松下来,值班的同伴没有呆在岗位上反倒爬出了战壕,他不满地小声叫道:“快回来。”
但黑影没有动作,仍是一动不动地在地上趴着,李洪迷惑地看了同伴几秒,突然恍然大悟,他猛地一咬牙,在此把火枪笔直地瞄准值班的同伴,用严厉的声音喝问道:“你要干什么?”
“李哥,我有一儿一女。”那个黑影轻声说出李洪早就知道的事情。
听到这句答话后,李洪保持着瞄准的姿态静止了一会儿,突然轻叹一声收起了枪。
“多谢李哥。”从那个黑影的动作看,他似乎是抱了个拳。
“一路顺风。”李洪轻声叹息着:“但你应该叫醒我再走。”
“对不起,李哥,大恩大德,永世不忘。”同伴说完这句话后,就头也不回地向着对面爬走了。
……
前天明军的逃兵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峰,一夜有一百一十余人向顺军投降,接到这个消息后易成在南京发表署名文章,《辽东人民观察家》称:
消灭被十万王师重重围困在淳化的两万南明兵将,只是时间问题。
第十一节 家书
大顺和她藩国所拥有的军队超过百万,但一线将领对补充兵员的要求都很高,能够满足前线将领标准的兵员实际很有限,而无论是兵员还是装备、物资,大顺朝廷都首先考虑南京战区的需要。为此另一个主张战场湖广地区的将领们怨声载道,李定国和余深河都表示以他们手中的兵力完全无法驱逐湖广南部的明军;云南方面相对倒是没什么要求,高一功和贵州明军自开战以来就是在静坐,显然无论是大顺还是南明都不打算在这里投入大量资源发动进攻,两个阵营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东线。
正因为如此,牛金星对许平迟迟不肯拿下南京就变得相当不满,南明方面的舆论一直在利用这个大做文章。牛金星之前曾下令江北顺军渡江占领南京,但这个命令立刻就被许平取消了,后来牛金星又想派一小队直属兵马去南京插旗,结果这队兵马也被许平的部下拦住不许他们进入应天府。就算牛金星表示愿意额外提供占领所需的物资也没用,许平表示在目前的局面下,如果有多余的物资还不如用来供给军队,而李自成在这个问题上也倾向军方意见。
今天牛金星来找李自成还有另外一件事,情报人员发现郑芝龙与他儿子郑成功有书信来往,丞相府认为这个问题很严重,但郑芝龙是李自成点名要保护的人物,顺廷之前也一直想把这个人当做个榜样给南方的将领看。但眼下牛金星发觉郑芝龙的用处很有限,就连他儿子都不听他的话。
“把郑芝龙下狱治罪?”李自成似乎对牛金星的要求感到很惊奇:“为什么?治什么罪?一个人看看儿子给他的家书会是罪吗?”
“郑成功的信可不是一般的家书。”牛金星觉得李自成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是南明的总兵级大将。”
“人孰能无父?”李自成果然如同牛金星担忧的那般完全没有看到问题所在,顺王不耐烦地说道:“血浓于水,郑芝龙就是叛国贼,可对郑成功来说还是他亲爹啊,现在又处于他的敌国不能亲身问安,写几封信有什么稀奇的?”
“这很可能是郑成功在劝他父亲作乱。”牛金星严肃地说道,南方战事僵持不下,儿子又深受重用,他认为郑芝龙难免会有异心。
“凭什么?郑芝龙的门房都是你替他选的,他能作乱么?”李自成依旧不以为然。
“郑芝龙偷偷地回信给郑成功。”在这一点上牛金星有充足的证据。
“很正常,好几年没看见儿子了,不回信才奇怪。”李自成误以为牛金星是担忧郑芝龙泄露北方机密:“他就是回信里面能说什么?北京的粮价?街头巷尾的谣言?郑芝龙几年来夹着尾巴做人,平时出门都要和你派去的管家提前三天打招呼。他能知道什么?又能泄露什么?”
在李自成看来,郑芝龙知道的东西都未必有一个普通衙役多,南明就是想刺探情报也不会笨到从他身上入手。
“臣不是担心这个。”牛金星耐心地等李自成说完,把截获的一封郑芝龙的信递上:“郑贼大逆无道,诅咒圣朝!”
“哦?”李自成把信接过去,皱眉看了看信函,最后还是把这封私信打开看起来。
信上郑芝龙说他听说了郑成功在长江的战事,告诉儿子他听说南明水师闯关时很担忧,听说成功过关后很欣慰,很庆幸儿子平安无事也没有遭到败绩,还说他自己在北京日夜不安,唯恐听到郑成功兵败的消息,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而每次听说郑成功立下功绩后又会很替儿子高兴。
“郑贼心怀怨望,闻王师不利则心喜,闻残明侥幸逃生则弹冠相庆。”牛金星和丞相府都对郑芝龙的极其恼怒,他正色对李自成说道:“郑贼逆迹昭然,臣请陛下允许有司过问,穷治其罪。”
李自成把信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然后又从开头再次仔细阅读了一遍,然后长叹一声:“爱子之心,跃然纸上啊。”
把郑芝龙的信收回到信函里,李自成没有还给牛金星而是交给一个卫士,下令道:“封好口,然后送去南方,并附上给郑将军的一笔,说寡人对拆了他父亲的家书深感后悔,让郑将军放心,两国交兵各为其主,寡人是不会拿他老父泄愤的。”
卫士走后,李自成冲着目瞪口呆的牛金星说道:“不错,郑芝龙是说要他儿子好好给齐公效力,可这有什么不对,难道郑芝龙该教他儿子学自己的样子当叛徒吗?当初他那么做寡人是很瞧不起他的。郑芝龙是说他为儿子的功绩高兴,难道有人会盼望儿子兵败身亡或是身败名裂吗?历朝仁君都讲父慈子孝、兄友弟悌,要是寡人因为一个人心怀父子之情就杀害他,那寡人还是人类吗?”
“寡人能够体谅丞相府上下的一片忠贞,但此事既然于国无害,又何必紧盯不放。”最后李自成又安慰牛金星一番,并提醒道:“丞相府还是多考虑如何为许将军选拔兵员,补充军资吧,这个才是紧要。”
……
公仆师驻地,制宪会议的全权代表任红城带着临时陆军部官员抵达军营后,立刻受到了师长易猛的迎接。
“任大夫,公仆师已经做好战斗准备,随时可以开赴南直隶与顺军交战。”
“易师长雄心可嘉,”任红城与易猛以及其他公仆师的高级军官一一见礼,迅速地问道:“军队士气如何。”
“士气还可以,但是完全可以更好。”易猛直言不讳地答道:“全师上下官兵都非常想知道制宪会议和各省卿院的决议。”
“当然了,我今天就是带着好消息来的。”任红城笑起来,北伐军在安庆惨败后,南明治下各省一片哀鸿,在顺军重返江南并且包围淳化明军后,南方的报纸上更是一片悲观气氛,很多文章都觉得应该考虑和北顺和谈。制宪会议内部同样也有这样的声音出现,有人觉得如果李顺愿意暂时和南明和谈的话,那么只要对方肯保证不触动南明的现有制度,那就是形成一个类似金宋的关系也不是不能考虑。
两个月前这种声音非常响亮,不少张皇失措的议员都要求尽快向北方派出使者,趁着明军还占据着大量的地盘与顺廷讨价还价;与这种声音对立的是全面加税,训练、武装更多的军队与顺军交战。前者的一个重要理由是许平带领的顺军看上去不可战胜,而无论是许平还是这些顺军老兵都会老去、死亡,这些议员觉得或许等顺军这支打遍天下的精锐被时间消磨后才是更好的北伐时机,他们想把这个重任交给下一代人去完成,并指责后者是要花费更多的民脂民膏,把更多的年轻人命填到顺军精锐的虎口中去。
但这个声音随着宪法师在淳化的坚持而不断减弱,本来就是任红城自己对是否和谈都有些犹豫不决,但这两个月过去后,他觉得这种声音实在是非常可耻:
“上万年轻人在前线浴血奋战,苦苦抵抗着顺军的进攻,而你们居然在后方考虑和谈?你们觉得他们的家人会答应吗?”
任红城曾经这样质问过倾向派出和谈使者团的议院同僚,而随着时间推移,民众开始从安庆惨败的震动中恢复过来后,支援前线将士的呼声就变得愈发高涨。
卿院认为提高征税并非不能容忍,实际上齐国公也是持这般看法,他记得杨嗣昌也对崇祯说过多征些军费不会对百姓生活构成毁灭性影响。如果仅仅是从数字上看,齐国公觉得杨嗣昌说得或许没错,但崇祯明廷没加征一百两的军费,百姓要付出的代价绝不少于一千两。即使是没有穿越者来引入高产作物的黄石前世,因为横征暴敛而赤地千里的河南与陕西,在被李自成占领后立刻就恢复了生产秩序,饥民纷纷回乡,产出也足以支持李自成的军队;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明廷征收上来的赋税并没有有效投入到需要的地方,绝大多数都被层层剥皮的特权阶层贪污掉,比如洛阳守军向李自成倒戈就是因为他们在距离福王府不到一里的距离上忍饥挨饿,要知道许平即使养五千士兵,粮饷被服肉食,所废也不过与周王府或福王府的每天所耗相当,更不说遍布河南的各级明廷官吏。
“什么死守淳化,纯属守死在淳化。”
军官带走了那几个士兵,余下的人又发了一通无意义的牢骚。
此时在唐德生的指挥部里,除了三十四团依旧保持中立外,另外两个团长都在此坚决请战,这次有几个师参谋也站在他们一边。最近几天明军也组织了自己的侦查小队,对顺军一些前沿阵地进行了非常谨慎的刺探,在他们看来顺军的主力没有留在阵地上,一线除了警戒兵力外,还有不少新兵在熟悉战场。顺军和明军的小分队发生了两次交火,但都没有什么损失,顺军最近十几天来没有发动过任何进攻,看起来对方想困死自己的可能性是越来越明显了。
“至少让士兵们有点事情做,”三十五团的团长求战欲望最为强烈,由于被紧密包围,明军对顺军动向的掌握非常有限,而明军一举一动都在对方眼皮底下,三十五团的团长承认在目前的情报战局面下出战会有相当的风险,但是他觉得如果不出战只会让对方更加轻松而本方更加紧张:“哪怕不成功,也能让顺军不能这样舒服地休养。”
“而且进攻成功性取决于突然性,我们自开战以来就没有发动过反击,顺军肯定也是心浮气躁了,我们的举动处于他们的监视下,他们多半不会想到我们居然敢发起进攻。”三十六团的团长则倾向于发动一场规模较大的攻势,他主张以一个团主攻,一个团辅助,扫荡顺军前沿阵地。如果成功取得重大战果的话,无疑会极大地提升宪法师官兵的士气。
“我们这几天已经多次派出侦察小队了,”唐德生的直觉告诉他进攻不是一个好主意,他反驳道:“顺军很可能察觉到了我们的意图。”
“所以才要抓紧时间,大人。”三十五团的团长和唐德生本是军校同窗,两人年龄一样所以师长对他来说也具有绝对的权威,他竭力反对唐德生的保守政策:“大人,我们不能光挨打不还手,这是没有前途的。”
唐德生沉吟不语,进入包围圈之前他与贺飞虎、陈伟反复讨论过,坚信在许平这样经验丰富的将领前要全力避免局面复杂化,目前宪法师的补给依旧充足,卫生条例也在严格地执行着,只要士气不出问题再坚持几个月都没有问题。只要士气不出问题,那唐德生觉得任凭许平千变万化,最后还是要靠强攻明军阵地来结束这场对峙。
“全师一万五千官兵,我们不能一枪不放地坐以待毙啊,”三十五团的团长不肯放弃努力,他苦苦劝说道:“就打一仗,如果敌人有防备我们就退回来,绝不贪功冒进。”
“好吧,”唐德生的决心终于发生了动摇,他勉强地点点头:“就进行一次试探性攻击。”
“大规模的试探攻击。”两个主战的团长同时叫道。
“大规模的。”唐德生同意了,随着这话一出口,他注意到保持中立的三十四团团长脸上也显得轻松起来,几个参谋甚至发出了小声的欢呼声,所有人都面露兴奋跃跃欲试。
……
“唐德生不肯坐以待毙,进攻或者等死,他最后还是要试一下,我估计就是这一、两天了。”综合明军的逃兵和侦察结果,许平做出了判断。
淳化周围的明军进行了一些部署调整,顺军参谋发出明军攻击在即的警报,综合这段时间来明军侦察活动和明军部队的部署,顺军将领预判了几个明军攻击地点。这几个点距离并不算太远,许平打算放弃一线给明军,把它们后方更远的一些开阔地作为阻击场。
“他们多半还是会尝试以夜袭开始,为了确保隐秘多半连炮击都不会用,”明军的炮兵位置并没有什么大的调整,这是因为担心被顺军猜到他们的意图,而许平则打算将计就计装没发觉:“看起来明军这次的动静不小,至少会有三千人杀出来。在夜里指挥三千人,我真不看好他们。”
在明军小心翼翼地微调部署的时候,时刻注意他们动静的顺军也把几个营分别调到几个最危险的地域后隐藏起来,顺军估计明军最可能的进攻模式是用步兵集团迅猛突击,不炮击、不盲目射击直接杀入顺军一线,然后视情况决定是否继续推进。
“我们正好可以利用他们的这个念头,让一线士兵胡乱射击一轮就全速撤退,让他们以为突袭成功,我们一线部队张皇失措逃走了,如果他们没有获得什么战果有没有什么损失的话,也绝不会立刻停下来,他们憋了这么久得怨气肯定会多向前冲一段的。”许平指着几个选定的阻击场给手下们分配任务,当明军越过被顺军放弃的第一线继续向前冲锋时,他们无论选择哪条路都会面对顺军某个野战营的拦截:“不要进行任何一线阻击的尝试,我不希望明军因为觉得后路有威胁就停止攻击,要让他们彻底的后顾无忧,让他们的指挥官觉得随时可以安全地撤回淳化去。”
许平没有歼灭明军一股军力的打算,他只是希望靠这场阻击战更沉重地打击对方的斗志和士气,他告诉手下他不会对冲出来的明军进行两翼包抄以寻求一场歼灭战:“放他们的伤兵回淳化去,让所有的明军都看到他们出击的同伴鲜血淋漓的回来,如果天亮后明军派出援助队想抢救他们的伤员,不要进行任何拦阻射击,如果他们想把尸体带回去也由他们去做。”
“省得我们去包扎他们的伤兵,也省得我们去埋葬他们的死者了。”刘宗敏很喜欢这个主意,他唯一遗憾的是在这个计划下他的骑兵没有用武之地,这些伤员都会加重明军的负担——照顾伤兵需要大量的人手和资源,而且他们的惨状会让淳化的明军更加沮丧;至于埋葬死者,明军不可能不这么做,但是若是一夜过后明军就在镇边上为昨日的同袍竖起上千块墓碑的话,这对士气也会有毁灭性的影响。
“我不认为明军会不考虑协同问题,所以若是你们听到战斗就发生在你们旁边的友邻部队身上时,不要松这口气,以为你们会没事干了。”许平认为如果自己处在对方的位置上,一定会为主攻部队两翼配置稍微拖后的协同部队,若是主攻部队遭到有力抵抗的话,两翼的拖后部队就会尝试前插然后合击消灭抵抗者:“注意保持戒备,保证友邻部队的侧翼安全。”
各营指挥官上前领取了各自的任务,然后分头下去准备。
……
今天团里的气氛有些特别,午后所有的军官就被召去开会,一种微妙的情绪在李洪与他的伙伴之间蔓延着,所有的士兵都在小声议论,暗自猜测团里是不是要有什么行动。
门被一下子拉开,小队官风风火火地冲进来,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用力地挥了一挥手,脸憋得通红:“今晚反击,我们团主攻!”
“万岁!”
欢呼声在营房里响起。
“收声!”小队官呵斥了一声,然后满面笑容地开始介绍任务。
入夜后,三十五团的士兵借着夜色进入前沿阵地,李洪向着对面望了一眼,黑漆漆地没有任何敌军活动迹象,更远处还有零星几团火光——看上去敌人又在举行野餐。
三十六团的兵力集结在三十五团的侧后,如果出现紧急情况他们会冲上去协助友军,明军的高级军官和参谋们认为顺军有可能及时反应过来,然后挡在主攻团的正面进行抵抗。如果这种情况发生的话,三十六团就会打一个左勾拳,从侧面发起攻击把这些顺军消灭掉。
“不要先开枪!”军官在士兵身后轻手轻脚地走过,用细不可闻的声音再次强调道:“我们要把刺刀扎上闯贼的胸膛,不要先开枪!”
李洪紧紧第把枪握在手中,他感到自己心中的斗志快要冲破胸膛透体而出了,周围的同伴们也都一个个绷紧身体,等着进攻命令的下达。
……
胡辰并不知道自己的部队就在三十五团的预定攻击路线上,但他知道今夜一定会有大事发生,不是自己这里就是其他地方,明军终于要冲出来决一死战。
面前是一片开阔地,胡辰和他的部下们都隐藏在壕沟和低矮的战场掩体后,今天参战的不仅仅有近卫营第二步兵翼的老兵,营里还把参与训练超过一个半月的新兵都编入了战斗部队,他们将呆在老兵的身后第一次亲身接触战场。
数千人的阵地上,胡辰只能听到一些轻微的呼吸,这些呼吸还都不是老兵们发出的,他们都已经太熟悉这种场面。那些新兵还是有些控制不住紧张情绪,根据来自翼里的命令,胡辰不允许任何新兵装填子弹,他们必须要亲眼看一看,当长官的命令是“放近了再开火”时,他们的前辈到底要在什么距离上才开火。不允许他们装填就是为了避免他们控制不住他们自己的手,胡辰很清楚当几千敌军铺天盖地涌上前来时的那种气势,几乎没有新兵能够在第一次见到这种场面时不手忙脚乱。
所有的新兵都被要求只有在老兵进行第一轮射击后才能开始使用自己的武器,这仗并不需要这批新兵的火力,近卫营的老兵数目已经足以击退哪怕是更多敌军的夜袭。而且近卫营还为此战准备了火炮,以前许平等人都认为臼炮因为射程和装填速度的问题而无法再野战中发挥重大作用,但是今夜不同,每个野战营的背后都放置了几门臼炮,它们已经完成装填,而且射击角度也都调节好。当明军步兵以密集队形冲过前面的开阔地时,顺军的臼炮就会在他们的头顶上炸开空爆弹。
胡辰轻轻握了一下自己的佩剑,虽然自己今夜用到它的机会微乎其微,但是胡辰依旧把它在炭火上仔细熏烤过,他身边所有士兵的刺刀也都做过类似的染色处理,在夜色中这些利刃不会发出一点点的寒光。
在第二步兵翼右手的是第五步兵翼,如同胡辰他们并没有预料到自己在明军主攻路线上一样,第五步兵翼也不知道明军的第三十六团的协同预案就是若友军遭到激烈抵抗,他们就从这条路线打一个侧击的勾拳。
第五步兵翼的位置比第二步兵翼稍稍靠后,因为他们的阵地前方有一条溪流,顺军统帅决定充分利用这个地利:这条溪流不会给进攻的军队造成太大的麻烦,但若是明军撤退的话会加剧他们一点混乱,让他们在开阔地形上停留得更久,而且大批士兵踏入溪流时发出的动静也能让顺军的炮兵进行精确的盲射——配属给第五步兵翼的炮兵都把弹着点设定在溪流两侧,除了臼炮以外的其他炮膛里已经上好了霰弹。
……
“打更还在继续么?”许平在自己的指挥部等待着战报,现在顺军也已经学会了这个词。
“是的,大将军。”参谋报告一切都和平常一样,但是今天一直到午夜阵地上也没有发现潜渡过来的明军逃兵,显然对面的黑夜中有什么不寻常的事情正在发生。
“各营都接到通报,今夜他们会给明军好好上一课的,”陈哲轻松地说道,虽然明军小心翼翼地掩藏自己的进攻意图,但各种蛛丝马迹在许平、陈哲还有周洞天等人的眼里真是太明显不过,虽然为了以防万一顺军在许多地方都做了准备,但许平和陈哲对明军反击的预判高度一致,都认为明军最可能攻击的地点位于近卫营和装甲营的设伏地——这也是顺军为什么要把这两个营布置在那个位置上的原因。陈哲悠闲地喝着茶,毫不担忧战争的结果,他对许平和周洞天预言道:“这不会是一场战斗的,只会是场一边倒的屠杀。”
听他说话的两个人对此毫无异议。
……
“好了,快到点了。”顺军这轮的打更刚刚结束,三十五团的团长就迫不及待地说道:“通知弟兄们,让我们去杀光他们。”
“等一下,”一个传令兵冲进了三十五团的临时指挥部:“中止进攻!师长急令,中止攻击。”
不到一刻钟后,在唐德生的指挥部里爆发了激烈的争吵,愤怒地三十五团团长甚至用懦夫这个词来指责师长,但唐德生不为所动:“我仔细想过了,许将军一定盼着我们进攻……我确实不敢说我们奇袭未必不能成功,说不定我们是能取得点战果,但也可能失败……只要我们宪法师实力还在,许将军就得和我们在这呆下去,就无法分兵南下……我们必须要小心地保护我们的进攻能力,决不能轻易使用。”
……
“在出击和等死之间,唐德生竟然选择了等死,这太出乎我意料了。”第二天许平询问过又一次潜行过来的明军降兵后,大为惊讶地说道:“让各营解除戒备吧,唐德生这是和我们耗上了。”
“大将军打算怎么办?”陈哲问道,精心准备的伏击落空让他很恼怒,更令陈哲气愤的是:如果那个三十五团的逃兵没有在胡言乱语的话,对方居然是在最后一刻改了主意。
“没有什么好办法,南明的第十二镇依旧很有实力,我们还得继续小心提防,防备他杀出来捣乱。”许平有些无奈的说道:“若是我以后见到了这个后生,我会告诉他差点就犯下一个失误,而我也一定能抓住它。嗯,虽然他明智地在最后关头挽回了自己的失误,但总归是犹豫了一下,这个犹豫会让他手下的士气更快地垮掉,现在他依旧是在坐以待毙。”
……
正在打盹的李洪被身边的细微的动静惊醒了,他立刻抓住自己的火枪扑到壕沟前,不远处有个黑影晃动了一下,李洪猛地举起枪瞄准那个黑影。
那个黑影并没有做出任何敌对举动,而是轻轻地叫了一声李洪的名字。
“你在搞什么鬼!”李洪听到熟悉的声音后顿时放松下来,值班的同伴没有呆在岗位上反倒爬出了战壕,他不满地小声叫道:“快回来。”
但黑影没有动作,仍是一动不动地在地上趴着,李洪迷惑地看了同伴几秒,突然恍然大悟,他猛地一咬牙,在此把火枪笔直地瞄准值班的同伴,用严厉的声音喝问道:“你要干什么?”
“李哥,我有一儿一女。”那个黑影轻声说出李洪早就知道的事情。
听到这句答话后,李洪保持着瞄准的姿态静止了一会儿,突然轻叹一声收起了枪。
“多谢李哥。”从那个黑影的动作看,他似乎是抱了个拳。
“一路顺风。”李洪轻声叹息着:“但你应该叫醒我再走。”
“对不起,李哥,大恩大德,永世不忘。”同伴说完这句话后,就头也不回地向着对面爬走了。
……
前天明军的逃兵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峰,一夜有一百一十余人向顺军投降,接到这个消息后易成在南京发表署名文章,《辽东人民观察家》称:
消灭被十万王师重重围困在淳化的两万南明兵将,只是时间问题。
第十一节 家书
大顺和她藩国所拥有的军队超过百万,但一线将领对补充兵员的要求都很高,能够满足前线将领标准的兵员实际很有限,而无论是兵员还是装备、物资,大顺朝廷都首先考虑南京战区的需要。为此另一个主张战场湖广地区的将领们怨声载道,李定国和余深河都表示以他们手中的兵力完全无法驱逐湖广南部的明军;云南方面相对倒是没什么要求,高一功和贵州明军自开战以来就是在静坐,显然无论是大顺还是南明都不打算在这里投入大量资源发动进攻,两个阵营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东线。
正因为如此,牛金星对许平迟迟不肯拿下南京就变得相当不满,南明方面的舆论一直在利用这个大做文章。牛金星之前曾下令江北顺军渡江占领南京,但这个命令立刻就被许平取消了,后来牛金星又想派一小队直属兵马去南京插旗,结果这队兵马也被许平的部下拦住不许他们进入应天府。就算牛金星表示愿意额外提供占领所需的物资也没用,许平表示在目前的局面下,如果有多余的物资还不如用来供给军队,而李自成在这个问题上也倾向军方意见。
今天牛金星来找李自成还有另外一件事,情报人员发现郑芝龙与他儿子郑成功有书信来往,丞相府认为这个问题很严重,但郑芝龙是李自成点名要保护的人物,顺廷之前也一直想把这个人当做个榜样给南方的将领看。但眼下牛金星发觉郑芝龙的用处很有限,就连他儿子都不听他的话。
“把郑芝龙下狱治罪?”李自成似乎对牛金星的要求感到很惊奇:“为什么?治什么罪?一个人看看儿子给他的家书会是罪吗?”
“郑成功的信可不是一般的家书。”牛金星觉得李自成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是南明的总兵级大将。”
“人孰能无父?”李自成果然如同牛金星担忧的那般完全没有看到问题所在,顺王不耐烦地说道:“血浓于水,郑芝龙就是叛国贼,可对郑成功来说还是他亲爹啊,现在又处于他的敌国不能亲身问安,写几封信有什么稀奇的?”
“这很可能是郑成功在劝他父亲作乱。”牛金星严肃地说道,南方战事僵持不下,儿子又深受重用,他认为郑芝龙难免会有异心。
“凭什么?郑芝龙的门房都是你替他选的,他能作乱么?”李自成依旧不以为然。
“郑芝龙偷偷地回信给郑成功。”在这一点上牛金星有充足的证据。
“很正常,好几年没看见儿子了,不回信才奇怪。”李自成误以为牛金星是担忧郑芝龙泄露北方机密:“他就是回信里面能说什么?北京的粮价?街头巷尾的谣言?郑芝龙几年来夹着尾巴做人,平时出门都要和你派去的管家提前三天打招呼。他能知道什么?又能泄露什么?”
在李自成看来,郑芝龙知道的东西都未必有一个普通衙役多,南明就是想刺探情报也不会笨到从他身上入手。
“臣不是担心这个。”牛金星耐心地等李自成说完,把截获的一封郑芝龙的信递上:“郑贼大逆无道,诅咒圣朝!”
“哦?”李自成把信接过去,皱眉看了看信函,最后还是把这封私信打开看起来。
信上郑芝龙说他听说了郑成功在长江的战事,告诉儿子他听说南明水师闯关时很担忧,听说成功过关后很欣慰,很庆幸儿子平安无事也没有遭到败绩,还说他自己在北京日夜不安,唯恐听到郑成功兵败的消息,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而每次听说郑成功立下功绩后又会很替儿子高兴。
“郑贼心怀怨望,闻王师不利则心喜,闻残明侥幸逃生则弹冠相庆。”牛金星和丞相府都对郑芝龙的极其恼怒,他正色对李自成说道:“郑贼逆迹昭然,臣请陛下允许有司过问,穷治其罪。”
李自成把信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然后又从开头再次仔细阅读了一遍,然后长叹一声:“爱子之心,跃然纸上啊。”
把郑芝龙的信收回到信函里,李自成没有还给牛金星而是交给一个卫士,下令道:“封好口,然后送去南方,并附上给郑将军的一笔,说寡人对拆了他父亲的家书深感后悔,让郑将军放心,两国交兵各为其主,寡人是不会拿他老父泄愤的。”
卫士走后,李自成冲着目瞪口呆的牛金星说道:“不错,郑芝龙是说要他儿子好好给齐公效力,可这有什么不对,难道郑芝龙该教他儿子学自己的样子当叛徒吗?当初他那么做寡人是很瞧不起他的。郑芝龙是说他为儿子的功绩高兴,难道有人会盼望儿子兵败身亡或是身败名裂吗?历朝仁君都讲父慈子孝、兄友弟悌,要是寡人因为一个人心怀父子之情就杀害他,那寡人还是人类吗?”
“寡人能够体谅丞相府上下的一片忠贞,但此事既然于国无害,又何必紧盯不放。”最后李自成又安慰牛金星一番,并提醒道:“丞相府还是多考虑如何为许将军选拔兵员,补充军资吧,这个才是紧要。”
……
公仆师驻地,制宪会议的全权代表任红城带着临时陆军部官员抵达军营后,立刻受到了师长易猛的迎接。
“任大夫,公仆师已经做好战斗准备,随时可以开赴南直隶与顺军交战。”
“易师长雄心可嘉,”任红城与易猛以及其他公仆师的高级军官一一见礼,迅速地问道:“军队士气如何。”
“士气还可以,但是完全可以更好。”易猛直言不讳地答道:“全师上下官兵都非常想知道制宪会议和各省卿院的决议。”
“当然了,我今天就是带着好消息来的。”任红城笑起来,北伐军在安庆惨败后,南明治下各省一片哀鸿,在顺军重返江南并且包围淳化明军后,南方的报纸上更是一片悲观气氛,很多文章都觉得应该考虑和北顺和谈。制宪会议内部同样也有这样的声音出现,有人觉得如果李顺愿意暂时和南明和谈的话,那么只要对方肯保证不触动南明的现有制度,那就是形成一个类似金宋的关系也不是不能考虑。
两个月前这种声音非常响亮,不少张皇失措的议员都要求尽快向北方派出使者,趁着明军还占据着大量的地盘与顺廷讨价还价;与这种声音对立的是全面加税,训练、武装更多的军队与顺军交战。前者的一个重要理由是许平带领的顺军看上去不可战胜,而无论是许平还是这些顺军老兵都会老去、死亡,这些议员觉得或许等顺军这支打遍天下的精锐被时间消磨后才是更好的北伐时机,他们想把这个重任交给下一代人去完成,并指责后者是要花费更多的民脂民膏,把更多的年轻人命填到顺军精锐的虎口中去。
但这个声音随着宪法师在淳化的坚持而不断减弱,本来就是任红城自己对是否和谈都有些犹豫不决,但这两个月过去后,他觉得这种声音实在是非常可耻:
“上万年轻人在前线浴血奋战,苦苦抵抗着顺军的进攻,而你们居然在后方考虑和谈?你们觉得他们的家人会答应吗?”
任红城曾经这样质问过倾向派出和谈使者团的议院同僚,而随着时间推移,民众开始从安庆惨败的震动中恢复过来后,支援前线将士的呼声就变得愈发高涨。
卿院认为提高征税并非不能容忍,实际上齐国公也是持这般看法,他记得杨嗣昌也对崇祯说过多征些军费不会对百姓生活构成毁灭性影响。如果仅仅是从数字上看,齐国公觉得杨嗣昌说得或许没错,但崇祯明廷没加征一百两的军费,百姓要付出的代价绝不少于一千两。即使是没有穿越者来引入高产作物的黄石前世,因为横征暴敛而赤地千里的河南与陕西,在被李自成占领后立刻就恢复了生产秩序,饥民纷纷回乡,产出也足以支持李自成的军队;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明廷征收上来的赋税并没有有效投入到需要的地方,绝大多数都被层层剥皮的特权阶层贪污掉,比如洛阳守军向李自成倒戈就是因为他们在距离福王府不到一里的距离上忍饥挨饿,要知道许平即使养五千士兵,粮饷被服肉食,所废也不过与周王府或福王府的每天所耗相当,更不说遍布河南的各级明廷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