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问明白了金陵李家到底为什么递折子,都察院的御史们参奏长缨长公主府的折子便雪花似地飞到了御前。
这回里头倒是从头到尾没定北侯府什么事儿。
反而有人疑心或许是李韶跟那个跑了的庄头原本就是分赃的,这才要替那庄头了局,想着闹出事来恶心恶心卫安和卫玠,说不得两个主子面嫩,压不住事情,事情再闹一闹,他们也就顾不得再去追庄头了,只好自己咽下这口恶气。
事情一传便被传的变了味。
后来便传的有鼻子有眼的,连或许是李桂娘还怀恨在心,记着之前卫安胜过她的仇,才故意要陷害卫家的流言也都传出来。
长缨长公主急的嘴里起了燎泡,嘴皮子一动就疼,再没想到儿子女儿出去玩耍一趟,会惹这样的祸事出来。
------------
第358章 公主
可是她再急,也没了法子。
隆庆帝动了真怒,等都察院把李韶身边传话的小厮都给查出来了,奉上了供词之后,更是把李韶给提溜到了御前。
他从前是纵容着这一家子的。
人上人当久了,难免寂寞。
兄弟们要防着,他母亲又早就死了,原先的妻族明家倒是真正当亲戚的,可那也都死光了。有时候总要有个念想,才觉得自己不那么孤家寡人。
可是念想是一回事,识趣不识趣又是另外一回事。
都已经这么捧着李桂娘了,可这一家竟还是这么拎不清。
老老实实的什么都不坐,他们就能坐拥荣华富贵的,可他们偏偏猪油蒙了心。
他最恨有人在他眼皮子底下弄鬼。
就算知道这不过是李桂娘嫉妒心作祟才做下的事,可是仍旧冷笑不止。
才多大的年纪,就知道用人命来拿捏卫家-----说不得还真不是这么简单,如果不是那天报官报的早,庄户们又没闹出来,卫家处理的又快,说不得一个逼死寡妇的名声已经传出去了,紧接着呢?
紧接着李家是不是就要再递一张名帖,让何知州囫囵把案子给判成卫家逼死人命?
养了这么多年,脑子没见聪明,胆子却越发的肥了。
他这回是气到了极点,等进了凤仪宫瞧见了儿子,才算是熄了些怒气,握一握儿子圆滚滚的小胖手,就听见方皇后说:“长缨又往我这儿来哭了一场……说是她着实不知情,是孩子们瞎胡闹……”
“她倒是乖觉,推的干干净净的。”隆庆帝冷哼一声,半点儿没有缓和:“现在才来哭,早干什么去了?”
到底这回没有顾长缨长公主的脸面,出了人命,虽然李韶坚决不肯认自己存着害死人的心思,说只是替妹妹出气,才让小厮去撺掇师婆吓吓那个许娘子,想让那个许娘子往卫家闹一场罢了。
只是后来没想到许娘子死了,这才慌了,才让家里人递了名帖去何知州家里的。
可是隆庆帝可不管这些。
外头这么多双眼睛看着呢,上一次就已经只是轻轻申饬一回便放过了,这一回还牵涉出了人命案,要是再纵着长缨长公主府,那他成了什么?
何况李家着实坏了他的大事。
他大笔一挥,将长缨长公主的封号改成了长缨公主,去了那个长字,又把李桂娘郡主的封号夺了。这还不算,既然不是长公主了,不管是公主府的规制还是俸禄仪仗,通通都要减等,这些事俱都交给礼部,让礼部去办了。
原本就没有公主的女儿就必封郡主县主的规矩,李桂娘和仙容县主能有爵位封号,也都是因为隆庆帝破例,现在他这么做,也没人出来理论。
连李韶也有不是,被勒令回金陵原籍读书,没有命令不许进京。
长缨长公主这回当真气的折断了五只手指甲,气的全身发颤,想熬进宫求情,可是却连宫门都进不去了----方皇后还特意下了懿旨申饬她。
说是她行为不当,疏于教养儿女,失了天家风范,丢了圣上和皇家的脸面,勒令她回家反省,让她三月内不得出门,五月内不得宴饮。
这简直就是要了她的命,是硬生生的把她扒了一层皮,她的面子里子,这一天全都丢尽了。
这回宫里连反应的时间也没给她,皇后申饬的懿旨一下,催促李韶上路的人便马上来了,她连斥责儿子埋怨埋怨女儿的机会都没有,便终于撑不住,两眼一翻晕了过去。
长缨长公主府鸡飞狗跳人仰马翻,定北侯府却一片安静。
方皇后隔了数日再次把卫安召进宫中,态度比之上一次见又要温和几分,这次因着卫老太太还在,方皇后还特意吩咐人上了羊乳,说了一会儿话才道:“这回的事,是你们受了委屈了。”
隆庆帝都让锦衣卫查探清楚了。
卫家的确是遭了无妄之灾。
那女人的的确确是被李韶让人撺掇了才去寻死的,李韶也的确是想借着这事儿坏了卫安的名声。
只是卫安见机的快,又本身早就对庄子的事有了对策,所以李韶一时反应不及,让人去打点了关系之后眼看事情压不住,让金陵李家去了帖子求情。
这事儿跟卫家却着实没什么关系。
卫家都不知道这事儿背后还有人主使。
锦衣卫查过了,那通州的监察御史……蛮巧的,他跟李家有旧怨,又跟何知州是连襟,所以事儿一出就拦不住了。
他这么闹腾,有公报私仇的成分在里头。
虽然这么说,该安抚卫家的还是要安抚的。
方皇后便道:“还当桂娘是个福星,应当是个有福气的,可没料到竟这样小性儿,这么闹法儿,可不是把福气都败坏光了。”
卫家祖孙不敢接口,方皇后又再安慰她们几句,赏赐了许多东西,才让她们出宫去了。
卫老太太靠在车壁上才松了这口气,笑着看了卫安一眼:“你看的倒是远。”
从一开始就知道背后肯定跟李家脱不开关系,早就已经心里有数,却还是故意让林海他们闹出那么大动静,装模作样的说要查,装模作样的又说什么找到了人,引得李韶终于出手。
而何知州一罢手,李韶还真当成没事了。
却不知道卫安本来也就等着的就是他这张名帖和这封信-----何知州那里早打点好了-----王推官可就是个现成的好帮手,让王推官再去跟监察御史说上几句,所有的事儿就都水到渠成了,卫家还能片叶不沾身。
卫安冷笑了一声,抬手给卫老太太倒了一杯茶递过去:“李家一而再再而三的出手,若是不一下子斩断他们的手脚,他们就没个完了,闺中孩子们交往,就算闹别扭,也该有个限度,可是既然他们家非得要当成大事处理……那也只好顺着他们的意思闹大了。”
恶意这种东西,不会因为你退一步它就消散的,反倒会因为你的退让而越积越多,卫安自问不是那等能忍气吞声的人。
------------
第359章 拦路
被赶回原籍原本就不是什么好事儿。
李韶自来是隆庆帝的外甥中的头一份,有袁洪文他们比着,不好也好了,何况他本来就真的好的很。
原本以为不管发生多大的事,隆庆帝总会看在母亲的面上网开一面的。
可这回,直到都已经出了京城,他才惊觉不是那么回事儿-----圣上就是圣上,他让你交表舅的时候当你是大外甥,可是他要是把自己当皇帝的时候,你就算是把头磕破了,他也不会为着你这个外甥的身份就轻拿轻放。
好在是赶回原籍读书,管家小心翼翼的劝他:“少爷好歹先吃点儿东西,这一路颠簸呢,要是病了,可不得了。”
路途遥远,隆庆帝又规定了他一月内就到,还不许沿途官员接待探视,这回的路可不好走。
李韶阴沉沉的盯着些许有着阴霾的天,手重重的一挥:“不必了,加紧赶路吧。”
一个月内要是没到金陵,谁知道那些御史们又会编出什么故事来。
人言可畏…
他原本是想用这一点来杀死卫安的,可没想到,自己竟也败在这一点上。
可他到现在也的确还是想不通,难不成真的就那么巧,那个古板的监察御史真的就是跟连襟何知州喝茶的时候,无心听了那么一嘴,然后就因为久远去告状的?
他不信这人是真的古板----真的古板的人,又怎么会不知道官场上的关系弯弯绕绕,一环扣着一环?
可要说他不是真的古板,那就是太精明。
算准了隆庆帝不会因为他参奏的是长缨长公主府就生气……
他虽然聪明,可到底阅历有限,要再多想朝堂上的局势,却有些想不明白了,往后靠在车壁上,许久许久才缓缓吐出一口气来。
这么多年积攒下来的情分,一朝败光。
母亲和妹妹两个人留在京城……
都不是能忍的人……要是再出什么事,又没有人在她们身边帮忙谋划,还不知道会如何……
他叹一口气,知道这回想当楚景行世子妃的事是决计不成了,头疼的闭上眼睛。
只是他才闭上眼睛,车便猛地颠簸了一下,他被整个人颠的失去了平衡,要不是眼疾手快抓住了车厢上头钉好了的把手,险些就摔在了车厢里。
“怎么回事?!”他实在有些忍耐不住脾气:“都是死人吗?!”
过了好一会儿,他已经按捺不住去掀帘子了,管事才犹犹豫豫的凑过来,把一封信递给他:“少爷,前头有人拦路,让我把这个给您……”
李韶扫了一眼接过来,皱了皱眉头又问:“人呢?”
管事连忙去让人把人带过来,一面又担心的看了李韶一眼:“少爷,这个脊骨眼上,可不能再出什么事,咱们就算是有什么了不得的事,也还是先回了金陵再说罢?”
李韶看他一眼,已经打开了信一目十行的看起来。
信上没有落款,写的是何知州的履历生平----他这才知道,何知州竟是定北侯府老侯爷曾经的家将的儿子!
一家子都拿兵器拼杀的,只出了这么一个文臣。
李韶是个聪明人,聪明人有个缺点就是都想的多。
别的倒也罢了,可是定北侯府四个字,就像是一把刀子,快准狠的插进了他的心窝子里。
他终于明白了,这天底下哪里就有这么巧的事?
分明就是何知州故意请君入瓮,跟卫家一道联合来设计他的。
而后又推出一个原本就跟金陵李家有旧怨的监察御史来,让监察御史出面告状。
可是为着这事儿,何知州自己也赔进去了……
他到底是接了李家的帖子,还真的把事儿给按了下去。
要是不把事情按下去,隆庆帝还没那么生气。
真正让隆庆帝震怒的,不就是金陵李家真的能左右朝廷命官办案吗?
“人呢?”他一面收了信,一面急急发声:“送信的人在哪儿?”
管事连忙出去再追问,回来却皱着眉头:“少爷,人不见了……”
他面上也是有些难看的,这人神出鬼没的,大晚上的出现,连面目都没交人看清楚,着实渗人。
这回里头倒是从头到尾没定北侯府什么事儿。
反而有人疑心或许是李韶跟那个跑了的庄头原本就是分赃的,这才要替那庄头了局,想着闹出事来恶心恶心卫安和卫玠,说不得两个主子面嫩,压不住事情,事情再闹一闹,他们也就顾不得再去追庄头了,只好自己咽下这口恶气。
事情一传便被传的变了味。
后来便传的有鼻子有眼的,连或许是李桂娘还怀恨在心,记着之前卫安胜过她的仇,才故意要陷害卫家的流言也都传出来。
长缨长公主急的嘴里起了燎泡,嘴皮子一动就疼,再没想到儿子女儿出去玩耍一趟,会惹这样的祸事出来。
------------
第358章 公主
可是她再急,也没了法子。
隆庆帝动了真怒,等都察院把李韶身边传话的小厮都给查出来了,奉上了供词之后,更是把李韶给提溜到了御前。
他从前是纵容着这一家子的。
人上人当久了,难免寂寞。
兄弟们要防着,他母亲又早就死了,原先的妻族明家倒是真正当亲戚的,可那也都死光了。有时候总要有个念想,才觉得自己不那么孤家寡人。
可是念想是一回事,识趣不识趣又是另外一回事。
都已经这么捧着李桂娘了,可这一家竟还是这么拎不清。
老老实实的什么都不坐,他们就能坐拥荣华富贵的,可他们偏偏猪油蒙了心。
他最恨有人在他眼皮子底下弄鬼。
就算知道这不过是李桂娘嫉妒心作祟才做下的事,可是仍旧冷笑不止。
才多大的年纪,就知道用人命来拿捏卫家-----说不得还真不是这么简单,如果不是那天报官报的早,庄户们又没闹出来,卫家处理的又快,说不得一个逼死寡妇的名声已经传出去了,紧接着呢?
紧接着李家是不是就要再递一张名帖,让何知州囫囵把案子给判成卫家逼死人命?
养了这么多年,脑子没见聪明,胆子却越发的肥了。
他这回是气到了极点,等进了凤仪宫瞧见了儿子,才算是熄了些怒气,握一握儿子圆滚滚的小胖手,就听见方皇后说:“长缨又往我这儿来哭了一场……说是她着实不知情,是孩子们瞎胡闹……”
“她倒是乖觉,推的干干净净的。”隆庆帝冷哼一声,半点儿没有缓和:“现在才来哭,早干什么去了?”
到底这回没有顾长缨长公主的脸面,出了人命,虽然李韶坚决不肯认自己存着害死人的心思,说只是替妹妹出气,才让小厮去撺掇师婆吓吓那个许娘子,想让那个许娘子往卫家闹一场罢了。
只是后来没想到许娘子死了,这才慌了,才让家里人递了名帖去何知州家里的。
可是隆庆帝可不管这些。
外头这么多双眼睛看着呢,上一次就已经只是轻轻申饬一回便放过了,这一回还牵涉出了人命案,要是再纵着长缨长公主府,那他成了什么?
何况李家着实坏了他的大事。
他大笔一挥,将长缨长公主的封号改成了长缨公主,去了那个长字,又把李桂娘郡主的封号夺了。这还不算,既然不是长公主了,不管是公主府的规制还是俸禄仪仗,通通都要减等,这些事俱都交给礼部,让礼部去办了。
原本就没有公主的女儿就必封郡主县主的规矩,李桂娘和仙容县主能有爵位封号,也都是因为隆庆帝破例,现在他这么做,也没人出来理论。
连李韶也有不是,被勒令回金陵原籍读书,没有命令不许进京。
长缨长公主这回当真气的折断了五只手指甲,气的全身发颤,想熬进宫求情,可是却连宫门都进不去了----方皇后还特意下了懿旨申饬她。
说是她行为不当,疏于教养儿女,失了天家风范,丢了圣上和皇家的脸面,勒令她回家反省,让她三月内不得出门,五月内不得宴饮。
这简直就是要了她的命,是硬生生的把她扒了一层皮,她的面子里子,这一天全都丢尽了。
这回宫里连反应的时间也没给她,皇后申饬的懿旨一下,催促李韶上路的人便马上来了,她连斥责儿子埋怨埋怨女儿的机会都没有,便终于撑不住,两眼一翻晕了过去。
长缨长公主府鸡飞狗跳人仰马翻,定北侯府却一片安静。
方皇后隔了数日再次把卫安召进宫中,态度比之上一次见又要温和几分,这次因着卫老太太还在,方皇后还特意吩咐人上了羊乳,说了一会儿话才道:“这回的事,是你们受了委屈了。”
隆庆帝都让锦衣卫查探清楚了。
卫家的确是遭了无妄之灾。
那女人的的确确是被李韶让人撺掇了才去寻死的,李韶也的确是想借着这事儿坏了卫安的名声。
只是卫安见机的快,又本身早就对庄子的事有了对策,所以李韶一时反应不及,让人去打点了关系之后眼看事情压不住,让金陵李家去了帖子求情。
这事儿跟卫家却着实没什么关系。
卫家都不知道这事儿背后还有人主使。
锦衣卫查过了,那通州的监察御史……蛮巧的,他跟李家有旧怨,又跟何知州是连襟,所以事儿一出就拦不住了。
他这么闹腾,有公报私仇的成分在里头。
虽然这么说,该安抚卫家的还是要安抚的。
方皇后便道:“还当桂娘是个福星,应当是个有福气的,可没料到竟这样小性儿,这么闹法儿,可不是把福气都败坏光了。”
卫家祖孙不敢接口,方皇后又再安慰她们几句,赏赐了许多东西,才让她们出宫去了。
卫老太太靠在车壁上才松了这口气,笑着看了卫安一眼:“你看的倒是远。”
从一开始就知道背后肯定跟李家脱不开关系,早就已经心里有数,却还是故意让林海他们闹出那么大动静,装模作样的说要查,装模作样的又说什么找到了人,引得李韶终于出手。
而何知州一罢手,李韶还真当成没事了。
却不知道卫安本来也就等着的就是他这张名帖和这封信-----何知州那里早打点好了-----王推官可就是个现成的好帮手,让王推官再去跟监察御史说上几句,所有的事儿就都水到渠成了,卫家还能片叶不沾身。
卫安冷笑了一声,抬手给卫老太太倒了一杯茶递过去:“李家一而再再而三的出手,若是不一下子斩断他们的手脚,他们就没个完了,闺中孩子们交往,就算闹别扭,也该有个限度,可是既然他们家非得要当成大事处理……那也只好顺着他们的意思闹大了。”
恶意这种东西,不会因为你退一步它就消散的,反倒会因为你的退让而越积越多,卫安自问不是那等能忍气吞声的人。
------------
第359章 拦路
被赶回原籍原本就不是什么好事儿。
李韶自来是隆庆帝的外甥中的头一份,有袁洪文他们比着,不好也好了,何况他本来就真的好的很。
原本以为不管发生多大的事,隆庆帝总会看在母亲的面上网开一面的。
可这回,直到都已经出了京城,他才惊觉不是那么回事儿-----圣上就是圣上,他让你交表舅的时候当你是大外甥,可是他要是把自己当皇帝的时候,你就算是把头磕破了,他也不会为着你这个外甥的身份就轻拿轻放。
好在是赶回原籍读书,管家小心翼翼的劝他:“少爷好歹先吃点儿东西,这一路颠簸呢,要是病了,可不得了。”
路途遥远,隆庆帝又规定了他一月内就到,还不许沿途官员接待探视,这回的路可不好走。
李韶阴沉沉的盯着些许有着阴霾的天,手重重的一挥:“不必了,加紧赶路吧。”
一个月内要是没到金陵,谁知道那些御史们又会编出什么故事来。
人言可畏…
他原本是想用这一点来杀死卫安的,可没想到,自己竟也败在这一点上。
可他到现在也的确还是想不通,难不成真的就那么巧,那个古板的监察御史真的就是跟连襟何知州喝茶的时候,无心听了那么一嘴,然后就因为久远去告状的?
他不信这人是真的古板----真的古板的人,又怎么会不知道官场上的关系弯弯绕绕,一环扣着一环?
可要说他不是真的古板,那就是太精明。
算准了隆庆帝不会因为他参奏的是长缨长公主府就生气……
他虽然聪明,可到底阅历有限,要再多想朝堂上的局势,却有些想不明白了,往后靠在车壁上,许久许久才缓缓吐出一口气来。
这么多年积攒下来的情分,一朝败光。
母亲和妹妹两个人留在京城……
都不是能忍的人……要是再出什么事,又没有人在她们身边帮忙谋划,还不知道会如何……
他叹一口气,知道这回想当楚景行世子妃的事是决计不成了,头疼的闭上眼睛。
只是他才闭上眼睛,车便猛地颠簸了一下,他被整个人颠的失去了平衡,要不是眼疾手快抓住了车厢上头钉好了的把手,险些就摔在了车厢里。
“怎么回事?!”他实在有些忍耐不住脾气:“都是死人吗?!”
过了好一会儿,他已经按捺不住去掀帘子了,管事才犹犹豫豫的凑过来,把一封信递给他:“少爷,前头有人拦路,让我把这个给您……”
李韶扫了一眼接过来,皱了皱眉头又问:“人呢?”
管事连忙去让人把人带过来,一面又担心的看了李韶一眼:“少爷,这个脊骨眼上,可不能再出什么事,咱们就算是有什么了不得的事,也还是先回了金陵再说罢?”
李韶看他一眼,已经打开了信一目十行的看起来。
信上没有落款,写的是何知州的履历生平----他这才知道,何知州竟是定北侯府老侯爷曾经的家将的儿子!
一家子都拿兵器拼杀的,只出了这么一个文臣。
李韶是个聪明人,聪明人有个缺点就是都想的多。
别的倒也罢了,可是定北侯府四个字,就像是一把刀子,快准狠的插进了他的心窝子里。
他终于明白了,这天底下哪里就有这么巧的事?
分明就是何知州故意请君入瓮,跟卫家一道联合来设计他的。
而后又推出一个原本就跟金陵李家有旧怨的监察御史来,让监察御史出面告状。
可是为着这事儿,何知州自己也赔进去了……
他到底是接了李家的帖子,还真的把事儿给按了下去。
要是不把事情按下去,隆庆帝还没那么生气。
真正让隆庆帝震怒的,不就是金陵李家真的能左右朝廷命官办案吗?
“人呢?”他一面收了信,一面急急发声:“送信的人在哪儿?”
管事连忙出去再追问,回来却皱着眉头:“少爷,人不见了……”
他面上也是有些难看的,这人神出鬼没的,大晚上的出现,连面目都没交人看清楚,着实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