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渊:“难得有个休息的日子,我们出去转转?”
姜桂也不推辞:“也该转转了,你这段日子忙的够呛,我都担心你哪天病倒。”
林渊叹了口气,也觉得自己不容易。
他从住进衙门开始,一天到晚脚不沾地,各项政策都要改,都要执行。
人得是他来选,但手底下的大多数大字不识一个,但朱元璋都身兼了几个文职。
所以林渊还把泰州原先的小吏都召集了起来。
他说:“你们过往种种,我都不追究,你们拿了老百姓多少东西,有没有干过丧良心的事,你们自己也清楚,以后但凡叫我知道你们拿了什么不该拿的,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一两个人头,说砍也砍得。”
小吏们个个都表着忠心,保证自己以后一定忠心耿耿,绝对不会叫林渊难做。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除了刀哥他们这几个义兄弟以外,其他人都不叫他东家了,都叫他“主公”。
这也跟没有具体的官职有关系。
现在他们这儿的官职都是林渊定的,所有人都没听说过,也就不知道谁是上级,谁是下级,只知道自己能管哪一块,哪一块不归自己管。
比如“妇联主任”李大,他只知道自己专管女人们的事,但是他官居几品,手里有多少权力,他也不清楚。
再加上一群文盲,听说书的说了些三国的故事,便都把林渊叫成主公了。
林渊听了几次,也懒得去纠正。
现在泰州的秩序都是他在定,在一片混乱的时候才更容易建立新秩序。
所以他才没有按照原本的官衔办事。
现在泰州最不需要的,就是官僚主义。
虽然官僚主义难以抵挡,但现在不能出现。
林渊骑着马跟姜桂走在路上,老百姓认识他的人并不多,兴化的倒是基本都认识他,泰州百姓就不认识了,看他骑着马,不少人都抬头看他。
百姓们适应能力很好,虽然现在有了新规矩,但他们发现这些新规矩对他们也没有多大的限制,小摊贩们摆摊的时候更有安全感了,因为每天都有巡逻的人,这些人不会找他们要孝敬,主要是抓贼和收拾找茬的人。
泰州也有三教九流,不少街头混混就靠收小摊贩的孝敬维生。
不过与之相应的,就是这些小混混要帮小摊贩们平事。
所以小摊贩和店主们就倒霉了,要给朝廷交税,还得给混混们孝敬。
但给朝廷交税,都是肉包子打狗,连个响都听不见,就是扔个铜板在地上,那也还能转几圈呢。
如今泰州易主了,他们发现税收少了——只有以前的三分之二,好处多了。
比如这些巡逻的兵们每天都会打自己门口路过,要是有人闹事,兵们就会把人控制住,先押回去,再叫掌柜的过去对峙,谁有错谁没错,都依照事实来。
而且这些兵还不会要孝敬。
也有商店的掌柜奇怪的问:“你们怎么都不松口啊,这点孝敬都不要?”
当兵的说:“我怕我同袍举报我呢!再说了,我如今的军饷可不少,不缺这点,您要是有钱啊,不如拿钱出去施舍穷人,施的多了,上头还能送锦旗给你。”
关于锦旗,这倒是个新鲜玩意。
第一个拿到锦旗的是一家酒楼老板,这老板也不知道是真善心还是做样子,反正他连续一个月都给穷苦人家施粥,有时候还有干饼,巡逻的人报上去,上头就赏了他五两银子和一面锦旗。
银子不算多,就是个面子情。
但这锦旗就不一样了,那老板把锦旗挂在门口,叫来往的人都能看见。
锦旗上四个大字“商业典范”。
老板看到锦旗的时候就乐得不像样,连续好几天没合嘴,做梦都在笑。
自从锦旗挂出去之后,他家的生意也好了不少,所以施粥也没断下来。
如今他走到哪里,别个都说他是典范人家。
有了他做榜样,自然就有人有样学样。
不少商户都开始施粥了。
穷苦人家觉得这段时间就跟过年一样。
他们现在都能找到活干了,就是还没找到活,也不用饿肚子。
不过他们也不能什么都不干,他们的村长每个月都要汇报,有哪些找到了活,有哪些没有。
要是没完成指标,他们这个村就不允许富户施舍。
女人们也在指标内,不过十个女人,有三个能找到活干就算完成任务了。
但男人们,只要不是缺胳膊少腿的,那就必须每个都有活干。
林渊是不想养出他们的惰性出来,觉得有富户给吃的,自己就能什么都不干。
真要是有人有这种思想,那才叫麻烦。
日子越过越好,原先的朝廷倒了,似乎也没有什么动荡,不过一个月的时间,百姓们就真心实意的拥戴起林渊来。
毕竟好处是看得到的。
他们现在只要愿意的,都能找到活干。
能吃饱肚子,不用挨饿,要是被亏了工钱,还能去找“劳务局”。
以前朝廷都是谁有钱就站在谁那边,如今的“劳务局”可不一样,只要他们不犯大错,都是站在他们那边。
林渊在街上转了两圈,发现现在小摊贩们摆摊都摆到了半夜,因为没有宵禁,所以夜里人也不少,为了维持秩序,晚上的时候是巡逻队最多的时候。
这些巡逻队都是从盐民里面选的,而且大多数都是张九四推荐上来的。
张九四这个人,只要不站在高位上,其实是个很不错的人,有兄弟义气,也肯仗义疏财。
姜桂在一旁说:“如今日子好过了,新来了不少行商,都是来卖粮的。”
林渊有些吃惊:“这倒怪了,外头还有那么多粮食?”
姜桂:“谁晓得呢,他们总有法子,还有过来卖铁的。”
林渊这下更吃惊了:“哪里来的铁?”
姜桂小声说:“这个不清楚,不过我看过了,成色都不错。”
铁质其实也是能分辨出的,有的杂质多,有的杂质少。
价钱自然也就不同。
“应该很贵。”林渊叹了口气,好在他现在钱不少,不然还真是头疼。
姜桂带笑摇头:“便宜呢,我看啊,那行商不仅没赚,还倒亏了不少。”
林渊一想,心里也就明白,笑道:“自然会给他点方便。”
这不是卖东西,这是递投名状来了。
这些商人,一个比一个猴精。
也多亏了他们猴精,林渊现在的压力才能小一些。
林渊说道:“到时候把他们聚在一起,准备酒宴。”
姜桂了然:“这是自然。”
他收了他们东西,自然也要给他们一些好处。
这样买卖才能长久的做下去。
第48章 048
日照晴空, 林渊在官衙内,坐着太师椅, 手边还放着一杯热茶, 自从到了泰州以后, 他能喝到的茶终于不再是劣质茶叶渣子, 官衙是林渊穿越到现在住过的最大的豪宅。
“都倒了?”林渊转头问道。
陈柏松喝了口茶, 茶水烫口, 他差点把茶杯打翻,舌头烫伤了, 也不说话, 假装镇定, 点头说:“嗯。”
林渊对旁边的衙役吩咐:“让他们进来。”
酒菜都备好了,就在衙门后头的院子里, 露天餐, 掌勺的是几个大酒店的厨子。
赵平厚是个小走商,原先不过是个走街串巷的小贩, 后来发了点财, 就开始当走商,有了自己的商队,原本是在苏杭一带走商, 但挣得钱并不算多,心大了,自然就想干一笔大的。
听说不少走商都往泰州来,他深思熟虑一番之后, 也选择跟着过来。
泰州如今不归朝廷管,他现在过来卖个好,以后若是能跟泰州这边搭上关系,泰州有了新的主人,自然需要更多的东西,他占个先,就能吃肉,再晚点来的,就只能喝汤了。
刚开的时候他也不安,毕竟没跟反贼打过交道,来的时候完全就是靠着一腔热血上涌。
等真的走进了泰州城门,这才觉得心惊肉跳,胆颤脚软。
“我走了这么多年商,还是头一次有这种待遇。”旁边坐着的中年男子手里戴着个硕大的玉扳指,脸上带笑,冲赵平厚说,“原先做生意,但凡是跟朝廷有关的,哪回不是点头哈腰的当孙子,还得送钱出去,有时候连回音都听不着。”
赵平厚没跟朝廷做过生意,不晓得这其中的关窍,便开口问道:“朝廷要多少?”
那人说:“早先的时候,交税只交三成,后来是五成,这几年啊,八成都敢开口。”
赵平厚吓了一跳,说话都有些结巴:“八成?”
那人笑道:“还有孝敬呢,官老爷不用孝敬的?”
赵平厚咽了口唾沫,被吓着了。
商人挣钱不假,可那也是辛苦钱,走南闯北,要花多少功夫去谈生意?
赵平厚这种小商人,交税一般也就是交五成,交一半剩一半,日子还能过。
可八成?也就比回家种地好上一点了。
赵平厚坐在椅子上,他们这些人都是商人,进城以后就被待了过来,货物都被扣着,赵平厚心里急,却发现除了他以外,别人都是一脸镇定,还跟旁边的人交头接耳,说到投机处还会发笑。
毕竟没经历过多少事,赵平厚又问身旁的人:“我们东西都被扣着,就不急吗?要是他们把我们杀了,那东西……”
旁边的人一愣,显然被赵平厚的话逗笑了,忍不住低笑道:“小兄弟,人家要是贪我们那点东西,没等进城我们的人头就落地了,还让我们在这儿等着?好吃好喝待着?”
赵平厚还是不明白,就看着对方。
那人大约也是觉得赵平厚这样的实诚人不适合行商,看他的眼神都带着几分怜悯,不知是怜悯他想的太多胆子太小,还是怜悯他实在太蠢。
姜桂也不推辞:“也该转转了,你这段日子忙的够呛,我都担心你哪天病倒。”
林渊叹了口气,也觉得自己不容易。
他从住进衙门开始,一天到晚脚不沾地,各项政策都要改,都要执行。
人得是他来选,但手底下的大多数大字不识一个,但朱元璋都身兼了几个文职。
所以林渊还把泰州原先的小吏都召集了起来。
他说:“你们过往种种,我都不追究,你们拿了老百姓多少东西,有没有干过丧良心的事,你们自己也清楚,以后但凡叫我知道你们拿了什么不该拿的,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一两个人头,说砍也砍得。”
小吏们个个都表着忠心,保证自己以后一定忠心耿耿,绝对不会叫林渊难做。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除了刀哥他们这几个义兄弟以外,其他人都不叫他东家了,都叫他“主公”。
这也跟没有具体的官职有关系。
现在他们这儿的官职都是林渊定的,所有人都没听说过,也就不知道谁是上级,谁是下级,只知道自己能管哪一块,哪一块不归自己管。
比如“妇联主任”李大,他只知道自己专管女人们的事,但是他官居几品,手里有多少权力,他也不清楚。
再加上一群文盲,听说书的说了些三国的故事,便都把林渊叫成主公了。
林渊听了几次,也懒得去纠正。
现在泰州的秩序都是他在定,在一片混乱的时候才更容易建立新秩序。
所以他才没有按照原本的官衔办事。
现在泰州最不需要的,就是官僚主义。
虽然官僚主义难以抵挡,但现在不能出现。
林渊骑着马跟姜桂走在路上,老百姓认识他的人并不多,兴化的倒是基本都认识他,泰州百姓就不认识了,看他骑着马,不少人都抬头看他。
百姓们适应能力很好,虽然现在有了新规矩,但他们发现这些新规矩对他们也没有多大的限制,小摊贩们摆摊的时候更有安全感了,因为每天都有巡逻的人,这些人不会找他们要孝敬,主要是抓贼和收拾找茬的人。
泰州也有三教九流,不少街头混混就靠收小摊贩的孝敬维生。
不过与之相应的,就是这些小混混要帮小摊贩们平事。
所以小摊贩和店主们就倒霉了,要给朝廷交税,还得给混混们孝敬。
但给朝廷交税,都是肉包子打狗,连个响都听不见,就是扔个铜板在地上,那也还能转几圈呢。
如今泰州易主了,他们发现税收少了——只有以前的三分之二,好处多了。
比如这些巡逻的兵们每天都会打自己门口路过,要是有人闹事,兵们就会把人控制住,先押回去,再叫掌柜的过去对峙,谁有错谁没错,都依照事实来。
而且这些兵还不会要孝敬。
也有商店的掌柜奇怪的问:“你们怎么都不松口啊,这点孝敬都不要?”
当兵的说:“我怕我同袍举报我呢!再说了,我如今的军饷可不少,不缺这点,您要是有钱啊,不如拿钱出去施舍穷人,施的多了,上头还能送锦旗给你。”
关于锦旗,这倒是个新鲜玩意。
第一个拿到锦旗的是一家酒楼老板,这老板也不知道是真善心还是做样子,反正他连续一个月都给穷苦人家施粥,有时候还有干饼,巡逻的人报上去,上头就赏了他五两银子和一面锦旗。
银子不算多,就是个面子情。
但这锦旗就不一样了,那老板把锦旗挂在门口,叫来往的人都能看见。
锦旗上四个大字“商业典范”。
老板看到锦旗的时候就乐得不像样,连续好几天没合嘴,做梦都在笑。
自从锦旗挂出去之后,他家的生意也好了不少,所以施粥也没断下来。
如今他走到哪里,别个都说他是典范人家。
有了他做榜样,自然就有人有样学样。
不少商户都开始施粥了。
穷苦人家觉得这段时间就跟过年一样。
他们现在都能找到活干了,就是还没找到活,也不用饿肚子。
不过他们也不能什么都不干,他们的村长每个月都要汇报,有哪些找到了活,有哪些没有。
要是没完成指标,他们这个村就不允许富户施舍。
女人们也在指标内,不过十个女人,有三个能找到活干就算完成任务了。
但男人们,只要不是缺胳膊少腿的,那就必须每个都有活干。
林渊是不想养出他们的惰性出来,觉得有富户给吃的,自己就能什么都不干。
真要是有人有这种思想,那才叫麻烦。
日子越过越好,原先的朝廷倒了,似乎也没有什么动荡,不过一个月的时间,百姓们就真心实意的拥戴起林渊来。
毕竟好处是看得到的。
他们现在只要愿意的,都能找到活干。
能吃饱肚子,不用挨饿,要是被亏了工钱,还能去找“劳务局”。
以前朝廷都是谁有钱就站在谁那边,如今的“劳务局”可不一样,只要他们不犯大错,都是站在他们那边。
林渊在街上转了两圈,发现现在小摊贩们摆摊都摆到了半夜,因为没有宵禁,所以夜里人也不少,为了维持秩序,晚上的时候是巡逻队最多的时候。
这些巡逻队都是从盐民里面选的,而且大多数都是张九四推荐上来的。
张九四这个人,只要不站在高位上,其实是个很不错的人,有兄弟义气,也肯仗义疏财。
姜桂在一旁说:“如今日子好过了,新来了不少行商,都是来卖粮的。”
林渊有些吃惊:“这倒怪了,外头还有那么多粮食?”
姜桂:“谁晓得呢,他们总有法子,还有过来卖铁的。”
林渊这下更吃惊了:“哪里来的铁?”
姜桂小声说:“这个不清楚,不过我看过了,成色都不错。”
铁质其实也是能分辨出的,有的杂质多,有的杂质少。
价钱自然也就不同。
“应该很贵。”林渊叹了口气,好在他现在钱不少,不然还真是头疼。
姜桂带笑摇头:“便宜呢,我看啊,那行商不仅没赚,还倒亏了不少。”
林渊一想,心里也就明白,笑道:“自然会给他点方便。”
这不是卖东西,这是递投名状来了。
这些商人,一个比一个猴精。
也多亏了他们猴精,林渊现在的压力才能小一些。
林渊说道:“到时候把他们聚在一起,准备酒宴。”
姜桂了然:“这是自然。”
他收了他们东西,自然也要给他们一些好处。
这样买卖才能长久的做下去。
第48章 048
日照晴空, 林渊在官衙内,坐着太师椅, 手边还放着一杯热茶, 自从到了泰州以后, 他能喝到的茶终于不再是劣质茶叶渣子, 官衙是林渊穿越到现在住过的最大的豪宅。
“都倒了?”林渊转头问道。
陈柏松喝了口茶, 茶水烫口, 他差点把茶杯打翻,舌头烫伤了, 也不说话, 假装镇定, 点头说:“嗯。”
林渊对旁边的衙役吩咐:“让他们进来。”
酒菜都备好了,就在衙门后头的院子里, 露天餐, 掌勺的是几个大酒店的厨子。
赵平厚是个小走商,原先不过是个走街串巷的小贩, 后来发了点财, 就开始当走商,有了自己的商队,原本是在苏杭一带走商, 但挣得钱并不算多,心大了,自然就想干一笔大的。
听说不少走商都往泰州来,他深思熟虑一番之后, 也选择跟着过来。
泰州如今不归朝廷管,他现在过来卖个好,以后若是能跟泰州这边搭上关系,泰州有了新的主人,自然需要更多的东西,他占个先,就能吃肉,再晚点来的,就只能喝汤了。
刚开的时候他也不安,毕竟没跟反贼打过交道,来的时候完全就是靠着一腔热血上涌。
等真的走进了泰州城门,这才觉得心惊肉跳,胆颤脚软。
“我走了这么多年商,还是头一次有这种待遇。”旁边坐着的中年男子手里戴着个硕大的玉扳指,脸上带笑,冲赵平厚说,“原先做生意,但凡是跟朝廷有关的,哪回不是点头哈腰的当孙子,还得送钱出去,有时候连回音都听不着。”
赵平厚没跟朝廷做过生意,不晓得这其中的关窍,便开口问道:“朝廷要多少?”
那人说:“早先的时候,交税只交三成,后来是五成,这几年啊,八成都敢开口。”
赵平厚吓了一跳,说话都有些结巴:“八成?”
那人笑道:“还有孝敬呢,官老爷不用孝敬的?”
赵平厚咽了口唾沫,被吓着了。
商人挣钱不假,可那也是辛苦钱,走南闯北,要花多少功夫去谈生意?
赵平厚这种小商人,交税一般也就是交五成,交一半剩一半,日子还能过。
可八成?也就比回家种地好上一点了。
赵平厚坐在椅子上,他们这些人都是商人,进城以后就被待了过来,货物都被扣着,赵平厚心里急,却发现除了他以外,别人都是一脸镇定,还跟旁边的人交头接耳,说到投机处还会发笑。
毕竟没经历过多少事,赵平厚又问身旁的人:“我们东西都被扣着,就不急吗?要是他们把我们杀了,那东西……”
旁边的人一愣,显然被赵平厚的话逗笑了,忍不住低笑道:“小兄弟,人家要是贪我们那点东西,没等进城我们的人头就落地了,还让我们在这儿等着?好吃好喝待着?”
赵平厚还是不明白,就看着对方。
那人大约也是觉得赵平厚这样的实诚人不适合行商,看他的眼神都带着几分怜悯,不知是怜悯他想的太多胆子太小,还是怜悯他实在太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