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君!一定要考中茂才啊!不能让勾结敌国的童黎得逞!”
“小诗君必然能夺魁!童黎根本不算什么!”
“方运你不要大意,考场不算什么,之后的上书山才最重要,一定不要输给庆国人!”
“我们所有的玉海府读书人都支持你!”
“对!我们都支持你!”
周围所有的童生及其他们的亲友纷纷鼓励方运。
方运心中感动,不断致谢。
众人很默契地为方运让出一条路,不是为镇国诗人,不是为圣前秀才,而是为了龙舟文会的冠军。
“谢谢各位!”方运一路不断致谢。
两万多童生进考场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哪怕分成一百列队伍,每三十息验证检查一个人,也需要一个多小时。
方运找了一支队伍排着,附近的童生立刻向他打招呼,问长问短,对他的一切事情都很感兴趣。
方运十分无奈,但只能耐心回答,遇到不想说的就一带而过。
这些童生大都是年轻人,好奇心极强,把跟方运对话看得比府试都重要,府试每年都有,但跟方运对话的机会却更加少有。
在排队的过程中,方运看到童黎。和方运这边的热闹不同,许多童生都避开童黎。
两个人目光相遇,又迅速错开。
经过漫长的排队,方运终于如愿以偿进入文院。
玉海城的府文院广场极大,此刻哪怕站着两万多名童生都不拥挤。
两万多童生慢慢向前走去,最后在圣庙前那古铜大香炉前停下。
府试只是规模比县试大,祭祀开考的流程毫无区别,先是董知府带领参拜圣人,然后是冯子墨院君诵读《祭众圣文》,接着是州文院的周主簿朗读考场的规矩。
方运向前方看去,上次县试的时候,只有一个主考官和两个副考官,但现在前方除了三位考官,还多了一个身穿翰林服的中年人,似乎和前三个考官平起平坐。
方运猜到这位应该是圣院派来的科举巡察,只是没想到这么巧,竟然出现在玉海城,毕竟科举巡察只在一国之中抽查一府。
“这次的科举真是奇了,董知府、冯院君和周主簿,都是熟人,可偏偏又遇到陌生的科举巡察。”
周主簿念完考场规矩,众考生应该带着考牌前去考房,但那科举巡察突然大声道:“且慢!”
众人向那科举巡察望去。
人群中的童黎看着方运,露出恶毒的笑容。
那科举巡察面色阴沉,道:“我接到检举,你们之中有一人为了书山的名额,在府试前把学籍从大源府调到玉海城,可有此事?”
方运心中一沉,意识到这人是针对自己。
众童生愕然,这件事已经澄清,人人都知道方运是被逆种文人和妖族逼迫,这个科举巡察在这时候说这话到底是何居心?
董知府立刻道:“耿巡察,这件事我玉海府和府文院已经查清,乃小人中伤造谣!请耿巡察不要耽误科举时辰,若是误了吉时,何人负责?”
耿巡察道:“董大人此言差矣,我身为科举巡察,接到举报,自然要把事情查得水落石出。谁是方运?”
附近的人纷纷看向方运。
方运立刻向前走,边走边道:“景国圣前秀才方运见过大人。”方运的话语铿锵有力,远比普通的年轻人更加镇定。
“方运,有人检举你利用手中权势谋取书山名额,可有此事?”耿巡察冷漠地看着方运。
方运猜到这人是在乱自己之心,于是坚定地道:“绝无此事。不过学生有一事不明,那检举之人何在,检举信件何在,何时检举的?为何大人早不查,晚不查,偏偏在开考前查?”
“牙尖嘴利!我乃圣院科举巡察,无需回答你的问题。”
董知府立刻道:“耿大人,我为主考官,要求你拿出检举信件,否则我会认定你在污蔑我景国文人,就算把官司打到圣人面前,我也不怕!”
“耿大人,请出示证据!”冯子墨和周主簿齐声道。
耿巡察黑着脸,不慌不忙道:“我是今日才从手下那里得到消息,并没有检举信件。不过,既然董知府确认你没有问题,那我便不用细查。好了,尔等入考房吧。”
方运警惕地看了耿巡察一眼,背着书箱,拿着考牌,和其他考生一样,寻找自己的考房。
那耿巡察带着两个手下跟着方运,董知府三人立刻快步跟上来,死死盯着耿巡察。
方运找到自己的考房,刚把书箱放到桌子上,耿巡察立刻道:“来人,检查一下他的书箱!”
两个童生差役如狼似虎扑向方运。
“且慢!”冯子墨说完,握着手中的官印,一股庞大的力量自圣庙中涌出,把两个童生差役束缚在原地。
第106章 圣道根基
“你敢阻止我巡视考场!”耿巡察厉声道。
“不,我是怕两个童生粗手粗脚,惹恼了您这位翰林。毕竟您的儿子死于我景国人之手,我们景国不能再让您不快!我亲自下去代替两个童生检查,由您在一旁监督!”
冯子墨认真地说完,拿过方运的书箱,慢慢把东西拿出来,摆在书桌上给耿巡察看。
方运一言不发,但心中明白,耿巡察是想用两个童生破坏他的文房四宝。
“我若是被激怒,此次府试必然考砸。这恐怕只是一个开始,在这三天里,他会不断用这种方式害我!我必须想办法让他不能轻举妄动!”方运心中不断思索。
冯子墨把方运的所有东西摆出来后,微笑着道:“耿大人,您看还有何遗漏之处?”
“哼!”耿巡察盯着方运,不知道在想什么。
方运突然对冯子墨道:“冯大人,我这人眼里不揉沙子。此次考试对我来说至关重要,要是有人敢坏我前程,我必定会请圣裁!请圣人主持公道。”
冯子墨立刻道:“科举之中,若遇到不公不正之事,人人都可请圣裁,你自然不例外!”
“你们……”耿巡察被方运和冯子墨的一唱一和气得说不出话来,一旦请圣裁,事情就会变得不可收拾,不是他想要看到的结果。
别人不敢随便请圣裁,偏偏方运既然有过一次请圣选,一点都不怕。
“哼!”耿巡察一声冷哼,拂袖离去。
冯子墨看了方运一眼,跟着离开,同时解除对那两个差役的束缚。
方运心知那耿巡察不会在考试中为难自己,微微一笑,坐回椅子上,开始整理书桌上的文房四宝,为接下来的考试做准备。
府试考三科,其中请圣言和诗词同县试一模一样,第三科是经义,县试中并不考。
县试中的请圣言有三十张试卷,而府试的请圣言足足有一百张,尤其是最后十页的考题,基本都要求大段甚至整篇的默写,往往要再写满近百张空页才能完成,也就是说府试的请圣言要写近两百页的试卷。
一般来说,府试的请圣言要近两天才能考完,之后再考诗词和经义。
不多时,发试卷的牛车前来,发卷人把两叠纸放到方运的桌子上。
一叠是试卷,一叠是用来默写的白纸。
方运看着两叠厚厚的纸张,半晌无语,心想这恐怕就是最后的疯狂,一旦考上秀才,就再也不用面对枯燥而且刁钻的请圣言。
方运习惯性地大略翻了翻一百章请圣言的试卷,最后拿下第一页,开始答题。
这次请圣言的第一题是非常简单的填空题,而且是《论语》的开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后面有一段空白,方运立刻提笔补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在答题的过程中,奇书天地一动不动,而方运也没有动用奇书天地的力量,纯粹凭借自己的记忆和理解来答题。
方运已经把众圣原作尽数背诵记住。
很快,方运遇到一道极为刁钻古怪的题,考武国半圣贺云祥都在何时去过名南山。
方运搜肠刮肚,发现贺云祥曾四次去名南山,三次都有明确的记载,只需要直接写上就行,但四次中的第二次去名南山却没有任何有关时间的记载。
方运仔细思考,寻找一切跟贺云祥第二次去名南山有关的作品,最终只找到一首长篇古体诗和一段贺云祥的回忆。
那首长篇古诗名为《月南山》,是贺云祥在十九岁登名南山的时候所作,这时候的贺云祥文名不显,默默无闻。
“这首诗必然是关键。”
方运回忆贺云祥这首长诗,很快发现一句诗很有意思。
劲风斩却半边月。
方运心想:“诗词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景真’,贺云祥当时虽然年轻,但也不会胡乱写。月相是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如新月、满月、残月等等。在月相是上弦月或下弦月的时候,这时候的月亮只剩一半,如同从中被一刀劈开,符合‘劲风斩却半边月’这句,别的月相都不行。每月初七、初八为上弦月,而二十二、二十三为下弦月。”
“也就是说,目前贺云祥在几月份去名南山不能确定,但必然在某月的初七、初八、二十二和二十三这四天之一。”
“这首古诗中还有一句‘昨夜子时现冰轮’,冰轮是月亮的别称。子时是夜晚十一点到凌晨一点之间的时候,这个时候才升起月亮,就应该是下半月。因为上半月的月亮升的很早,绝无可能‘昨夜子时现冰轮’,所以可排除初七初八。”
“但是,这还不够,还需要判断这是几月份。这首诗还有一句‘黄犬瑟瑟卧花中’。贺云祥的著作中,没有提及何为黄犬,但另一位半圣郦道元的一篇游记中提到过黄犬,说合州有一种黄色的小虫被当地人叫做黄犬。”
“黄犬虫喜灰菊,而合州的灰菊只在八月份和九月份盛开。现在可确定这首诗写于八月或九月。而贺云祥的回忆中写过一句:过徐河,水没于膝,这徐河就在名南山下。而根据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徐河只在每年九月到十二月间是枯水期,才能让水位降到膝盖的位置。这样可以确定,这首诗作于九月。”
方运经过复杂的分析后,引经据典,答出这道题。
“这一道题涉及天文、地理、水文、植物、动物、诗词等等各方面,我敢保证,一般的进士都答不对!出题人真够奇葩!”方运心里想着,摇摇头,继续答题。
方运不断书写,到了中午的时候,文院的差役送来饭菜。府试要考三天,考生自己带饭菜可能坏掉,所以由文院为数万考生提供三餐。
吃过午饭,方运继续答题,直到晚饭的时候才答完前九十页,最后十页都是默背的题目,方运先放着不管。
晚饭后,方运检查请圣言的前九十页。
在检查的请圣言的时候,奇书天地动了起来,开始像方运参加县试的时候一样,浮现出金字正确答案。
凭借奇书天地,方运很快检查完九十页的请圣言,发现自己记错了两道题,还有三道题没有答全,忽视了众圣经典中的一些细节。
方运改正完错的题,开始默写最后十页所出的题目,一直写到深夜十二点,方运才躺到考房简陋的床上睡觉。
六月初二的早晨六点,方运和许多考生一样醒来,或等着早饭,或继续答题。
在中午的时候,方运答完所有的请圣言,等墨汁干透,便收到一起,然后坐着休息,同时等待另外两科。
傍晚,请圣言一科结束,但差役并没有收走请圣言的试卷,而是直接发了诗词一科的考题。
今年的诗词有三个命题,而且比县试更加具体,分别要求写兵器、江河以及咏怀儒家众圣之一,只要写一首诗即可。
方运思索片刻,因为府试的真正的重点是第三科经义,考学子对众圣经典的理解,不能把太多时间浪费在诗词上,于是写下一首诗: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诗成,才气出现,只差一点即可达府。
写完后,方运没有浪费时间,因为他要为接下来的经义全力以赴,于是继续闭目默背众圣经典。
“小诗君必然能夺魁!童黎根本不算什么!”
“方运你不要大意,考场不算什么,之后的上书山才最重要,一定不要输给庆国人!”
“我们所有的玉海府读书人都支持你!”
“对!我们都支持你!”
周围所有的童生及其他们的亲友纷纷鼓励方运。
方运心中感动,不断致谢。
众人很默契地为方运让出一条路,不是为镇国诗人,不是为圣前秀才,而是为了龙舟文会的冠军。
“谢谢各位!”方运一路不断致谢。
两万多童生进考场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哪怕分成一百列队伍,每三十息验证检查一个人,也需要一个多小时。
方运找了一支队伍排着,附近的童生立刻向他打招呼,问长问短,对他的一切事情都很感兴趣。
方运十分无奈,但只能耐心回答,遇到不想说的就一带而过。
这些童生大都是年轻人,好奇心极强,把跟方运对话看得比府试都重要,府试每年都有,但跟方运对话的机会却更加少有。
在排队的过程中,方运看到童黎。和方运这边的热闹不同,许多童生都避开童黎。
两个人目光相遇,又迅速错开。
经过漫长的排队,方运终于如愿以偿进入文院。
玉海城的府文院广场极大,此刻哪怕站着两万多名童生都不拥挤。
两万多童生慢慢向前走去,最后在圣庙前那古铜大香炉前停下。
府试只是规模比县试大,祭祀开考的流程毫无区别,先是董知府带领参拜圣人,然后是冯子墨院君诵读《祭众圣文》,接着是州文院的周主簿朗读考场的规矩。
方运向前方看去,上次县试的时候,只有一个主考官和两个副考官,但现在前方除了三位考官,还多了一个身穿翰林服的中年人,似乎和前三个考官平起平坐。
方运猜到这位应该是圣院派来的科举巡察,只是没想到这么巧,竟然出现在玉海城,毕竟科举巡察只在一国之中抽查一府。
“这次的科举真是奇了,董知府、冯院君和周主簿,都是熟人,可偏偏又遇到陌生的科举巡察。”
周主簿念完考场规矩,众考生应该带着考牌前去考房,但那科举巡察突然大声道:“且慢!”
众人向那科举巡察望去。
人群中的童黎看着方运,露出恶毒的笑容。
那科举巡察面色阴沉,道:“我接到检举,你们之中有一人为了书山的名额,在府试前把学籍从大源府调到玉海城,可有此事?”
方运心中一沉,意识到这人是针对自己。
众童生愕然,这件事已经澄清,人人都知道方运是被逆种文人和妖族逼迫,这个科举巡察在这时候说这话到底是何居心?
董知府立刻道:“耿巡察,这件事我玉海府和府文院已经查清,乃小人中伤造谣!请耿巡察不要耽误科举时辰,若是误了吉时,何人负责?”
耿巡察道:“董大人此言差矣,我身为科举巡察,接到举报,自然要把事情查得水落石出。谁是方运?”
附近的人纷纷看向方运。
方运立刻向前走,边走边道:“景国圣前秀才方运见过大人。”方运的话语铿锵有力,远比普通的年轻人更加镇定。
“方运,有人检举你利用手中权势谋取书山名额,可有此事?”耿巡察冷漠地看着方运。
方运猜到这人是在乱自己之心,于是坚定地道:“绝无此事。不过学生有一事不明,那检举之人何在,检举信件何在,何时检举的?为何大人早不查,晚不查,偏偏在开考前查?”
“牙尖嘴利!我乃圣院科举巡察,无需回答你的问题。”
董知府立刻道:“耿大人,我为主考官,要求你拿出检举信件,否则我会认定你在污蔑我景国文人,就算把官司打到圣人面前,我也不怕!”
“耿大人,请出示证据!”冯子墨和周主簿齐声道。
耿巡察黑着脸,不慌不忙道:“我是今日才从手下那里得到消息,并没有检举信件。不过,既然董知府确认你没有问题,那我便不用细查。好了,尔等入考房吧。”
方运警惕地看了耿巡察一眼,背着书箱,拿着考牌,和其他考生一样,寻找自己的考房。
那耿巡察带着两个手下跟着方运,董知府三人立刻快步跟上来,死死盯着耿巡察。
方运找到自己的考房,刚把书箱放到桌子上,耿巡察立刻道:“来人,检查一下他的书箱!”
两个童生差役如狼似虎扑向方运。
“且慢!”冯子墨说完,握着手中的官印,一股庞大的力量自圣庙中涌出,把两个童生差役束缚在原地。
第106章 圣道根基
“你敢阻止我巡视考场!”耿巡察厉声道。
“不,我是怕两个童生粗手粗脚,惹恼了您这位翰林。毕竟您的儿子死于我景国人之手,我们景国不能再让您不快!我亲自下去代替两个童生检查,由您在一旁监督!”
冯子墨认真地说完,拿过方运的书箱,慢慢把东西拿出来,摆在书桌上给耿巡察看。
方运一言不发,但心中明白,耿巡察是想用两个童生破坏他的文房四宝。
“我若是被激怒,此次府试必然考砸。这恐怕只是一个开始,在这三天里,他会不断用这种方式害我!我必须想办法让他不能轻举妄动!”方运心中不断思索。
冯子墨把方运的所有东西摆出来后,微笑着道:“耿大人,您看还有何遗漏之处?”
“哼!”耿巡察盯着方运,不知道在想什么。
方运突然对冯子墨道:“冯大人,我这人眼里不揉沙子。此次考试对我来说至关重要,要是有人敢坏我前程,我必定会请圣裁!请圣人主持公道。”
冯子墨立刻道:“科举之中,若遇到不公不正之事,人人都可请圣裁,你自然不例外!”
“你们……”耿巡察被方运和冯子墨的一唱一和气得说不出话来,一旦请圣裁,事情就会变得不可收拾,不是他想要看到的结果。
别人不敢随便请圣裁,偏偏方运既然有过一次请圣选,一点都不怕。
“哼!”耿巡察一声冷哼,拂袖离去。
冯子墨看了方运一眼,跟着离开,同时解除对那两个差役的束缚。
方运心知那耿巡察不会在考试中为难自己,微微一笑,坐回椅子上,开始整理书桌上的文房四宝,为接下来的考试做准备。
府试考三科,其中请圣言和诗词同县试一模一样,第三科是经义,县试中并不考。
县试中的请圣言有三十张试卷,而府试的请圣言足足有一百张,尤其是最后十页的考题,基本都要求大段甚至整篇的默写,往往要再写满近百张空页才能完成,也就是说府试的请圣言要写近两百页的试卷。
一般来说,府试的请圣言要近两天才能考完,之后再考诗词和经义。
不多时,发试卷的牛车前来,发卷人把两叠纸放到方运的桌子上。
一叠是试卷,一叠是用来默写的白纸。
方运看着两叠厚厚的纸张,半晌无语,心想这恐怕就是最后的疯狂,一旦考上秀才,就再也不用面对枯燥而且刁钻的请圣言。
方运习惯性地大略翻了翻一百章请圣言的试卷,最后拿下第一页,开始答题。
这次请圣言的第一题是非常简单的填空题,而且是《论语》的开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后面有一段空白,方运立刻提笔补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在答题的过程中,奇书天地一动不动,而方运也没有动用奇书天地的力量,纯粹凭借自己的记忆和理解来答题。
方运已经把众圣原作尽数背诵记住。
很快,方运遇到一道极为刁钻古怪的题,考武国半圣贺云祥都在何时去过名南山。
方运搜肠刮肚,发现贺云祥曾四次去名南山,三次都有明确的记载,只需要直接写上就行,但四次中的第二次去名南山却没有任何有关时间的记载。
方运仔细思考,寻找一切跟贺云祥第二次去名南山有关的作品,最终只找到一首长篇古体诗和一段贺云祥的回忆。
那首长篇古诗名为《月南山》,是贺云祥在十九岁登名南山的时候所作,这时候的贺云祥文名不显,默默无闻。
“这首诗必然是关键。”
方运回忆贺云祥这首长诗,很快发现一句诗很有意思。
劲风斩却半边月。
方运心想:“诗词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景真’,贺云祥当时虽然年轻,但也不会胡乱写。月相是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如新月、满月、残月等等。在月相是上弦月或下弦月的时候,这时候的月亮只剩一半,如同从中被一刀劈开,符合‘劲风斩却半边月’这句,别的月相都不行。每月初七、初八为上弦月,而二十二、二十三为下弦月。”
“也就是说,目前贺云祥在几月份去名南山不能确定,但必然在某月的初七、初八、二十二和二十三这四天之一。”
“这首古诗中还有一句‘昨夜子时现冰轮’,冰轮是月亮的别称。子时是夜晚十一点到凌晨一点之间的时候,这个时候才升起月亮,就应该是下半月。因为上半月的月亮升的很早,绝无可能‘昨夜子时现冰轮’,所以可排除初七初八。”
“但是,这还不够,还需要判断这是几月份。这首诗还有一句‘黄犬瑟瑟卧花中’。贺云祥的著作中,没有提及何为黄犬,但另一位半圣郦道元的一篇游记中提到过黄犬,说合州有一种黄色的小虫被当地人叫做黄犬。”
“黄犬虫喜灰菊,而合州的灰菊只在八月份和九月份盛开。现在可确定这首诗写于八月或九月。而贺云祥的回忆中写过一句:过徐河,水没于膝,这徐河就在名南山下。而根据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徐河只在每年九月到十二月间是枯水期,才能让水位降到膝盖的位置。这样可以确定,这首诗作于九月。”
方运经过复杂的分析后,引经据典,答出这道题。
“这一道题涉及天文、地理、水文、植物、动物、诗词等等各方面,我敢保证,一般的进士都答不对!出题人真够奇葩!”方运心里想着,摇摇头,继续答题。
方运不断书写,到了中午的时候,文院的差役送来饭菜。府试要考三天,考生自己带饭菜可能坏掉,所以由文院为数万考生提供三餐。
吃过午饭,方运继续答题,直到晚饭的时候才答完前九十页,最后十页都是默背的题目,方运先放着不管。
晚饭后,方运检查请圣言的前九十页。
在检查的请圣言的时候,奇书天地动了起来,开始像方运参加县试的时候一样,浮现出金字正确答案。
凭借奇书天地,方运很快检查完九十页的请圣言,发现自己记错了两道题,还有三道题没有答全,忽视了众圣经典中的一些细节。
方运改正完错的题,开始默写最后十页所出的题目,一直写到深夜十二点,方运才躺到考房简陋的床上睡觉。
六月初二的早晨六点,方运和许多考生一样醒来,或等着早饭,或继续答题。
在中午的时候,方运答完所有的请圣言,等墨汁干透,便收到一起,然后坐着休息,同时等待另外两科。
傍晚,请圣言一科结束,但差役并没有收走请圣言的试卷,而是直接发了诗词一科的考题。
今年的诗词有三个命题,而且比县试更加具体,分别要求写兵器、江河以及咏怀儒家众圣之一,只要写一首诗即可。
方运思索片刻,因为府试的真正的重点是第三科经义,考学子对众圣经典的理解,不能把太多时间浪费在诗词上,于是写下一首诗: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诗成,才气出现,只差一点即可达府。
写完后,方运没有浪费时间,因为他要为接下来的经义全力以赴,于是继续闭目默背众圣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