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宣帝佩戴这个香囊,都有种贞妃在身旁的感觉。
只是因着贞妃妹妹的事儿,帝妃之间闹了些不愉快,贞妃便冷淡地不再给宣帝做香囊。
这个香囊,是贞妃先前给宣帝做的,算起来,不和好的话,这是最后一个。
宣帝也是逢上心情好,或者有什么大典时才会拿出来戴戴。
如今听着太后的意思,倒像是让宣帝割爱相送的意思。
宣帝用指尖摩挲了好一阵子,半晌朝着门外的刘公公道:“把那串而沉香木佛珠取来。”
刘公公忙不迭的差人去取了。
不过半刻的光景,小太监便恭敬的将一个黑漆镶金边的匣子,递给刘公公。
“这是应天府府尹新贡的沉香木数珠,有安神静气的功效,母后喜欢礼佛,这念珠比香囊要更合适。”宣帝一板一眼的说着。
太后听见宣帝这般说,自然也就明白了。
再者,她也就是试探试探宣帝的心思,毕竟她身边会调香会制香囊的嬷嬷丫头的,多了去了。
随便挑出来一个,针功和调香的功夫都不差于贞妃。
她只是听宫人提起了宣帝和贞妃似乎闹了不愉快的事儿,原以为是皇帝贪恋后宫美色,忽略了贞妃……
如今瞧着这迹象,这事儿倒不单单在宣帝了。
太后面色微微一缓,听到宣帝把那沉香念珠夸得天花乱坠的,却没有差人接过匣子,只笑道:“应天府素来贡些新鲜玩意儿,只是哀家早已经有了一串儿,每日捻着倒是有些感情了,沉香是安神静气的,哀家听说贞妃又染了风寒,皇上还是送给贞妃,辟邪也好,养身子也罢,康康健健,安安宁宁的便是了。”
宣帝薄唇微微一勾,太后还是太后,简直是读帝机,饶是他怎么隐瞒,太后都能一眼识破。
“这香囊也不是朕有心私藏,而是这个角儿有些破损了。”说完,又煞有介事的在太后跟前展示了那细小的不能再细小的绣线浮毛儿。
太后睨了那浮毛儿一眼,便不再言语。
而这一幕,看在宸贵妃眼里,心里却酸酸的不是味儿。
自始至终,皇帝心里只有贞妃,他谋划的所有一切,都有贞妃的影子。
而自己,他从未放在心上。
宸贵妃想到和贞妃同日进宫的那刻,不由心里错怄得像是撞钟一般!
那边儿是后宫悱恻,玉瑶这边儿却是别有幽愁。
方才晋王虽说跟她逗趣儿,可是有些微不可查的小细节却让她深感奇怪。
晋王虽有些冷漠,但素来是长身玉立,康健俊朗,可是她方才抓他手那刻,却触到他掌心里有一层细密的冷汗。
甚至回答完她问的方思清的事儿后,就有些微微的精神萎顿,上身微微靠在椅子背上,像是有些晕眩欲倒一般。
她此刻倒是再也顾不上李玲珑和方思清的事儿,立刻放下手里的蜜饯果子,取出帕子微微擦拭后,这才紧握住了晋王微凉的手指,声音轻柔和缓道:“怎么突然泛起困来?可是染了风寒?”
晋王冷面依旧,只是一双长长的睫毛微微睁开,薄唇轻启道:“并无。”
玉瑶侧目看着他微微皱起的长眉,眼尾狭长,虽说看上去棱棱有威,气度高华,但是她就是明显感觉到他不舒服,且是很不舒服。
玉瑶伸手紧抓他的掌心,指甲微微一下一下的划着,半晌忽然伸手探上他的太阳穴。
晋王抬眼刚好看见玉瑶那双葱白细嫩的手,正准确无误的探在他的左侧太阳穴上,他微微起身,坐的极为端正,一双清冷的眸子直直望向东墙上的《与明远帖》。
他头疼的厉害,但是又不想被玉瑶看到他脆弱生病的一面,索性便做出冷若冰霜的模样。
显示出疏离,并逼迫让她在人前守仪礼。
他平时待人接物,都是这般冷若冰霜,只有在玉瑶跟前才会破天荒的微笑耐心。
也只有在玉瑶跟前才像是冰河解冻,繁花乍放,暖的横光映颊。
而此刻,他却把对着外人的那股清冷疏离对着玉瑶。
玉瑶此刻倒是也不计较这些细枝末节了,他冷着眉眼看着墙上的字帖,可是她却径直伸手将他那张俊脸掰回来。
说恃宠而骄也好,旁的也罢,玉瑶此刻最是笃定的是,他是不会打掉自己的手的。
他这个男人,就算是掉了脑袋,也不会让她折损半根寒毛。
晋王见她一只白嫩的小手挡在自己眼前,这时忍不住细看旁边的小人儿,只见她眉目娇美,玉雪可爱,但是眉目间却带着一股坚持。
她这幅模样,他很了解,她是决心且必须要知道的。
晋王向玉瑶望了一眼,一双俊雅的眉目闪过一丝冷嘲。
他一向在她跟前营造一种翩翩君子的俊雅模样,可如今,她知道自己这个病……往日的一切都会成为浮光泡影。
可是,如今她这幅决意要知道的模样,他是拒绝不了的。
晋王勾勾唇,眸底闪过一丝冷嘲:呵,左不过是失掉近日来的温存和恋慕,重回到初初嫁到王府那般,冷冰冰又横眉冷对。
玉瑶静静的看着他文雅英气的脸,随后又侧目扫了众人一眼。
待回转过头来,却见晋王似乎头疼得很是厉害,一双修长的手攥成拳像是强忍痛意,但是冷汗却一滴一滴地从太阳穴旁的乌发中流淌下来,脸色也渐渐变的苍白。
玉瑶看他头痛欲裂又强忍的模样,慌忙地移开了眼睛,伸手想要握住温热的茶水,手却不受使唤的,微微的抖擞起来。
眉眼里的情意盈盈也瞬间僵住了,甚至顺着耳根到唇边盈上了一抹苍白。
她手指紧紧捏着帕子,表情似嗔似怒,神色极为难过……他这种头疼的情形跟她苏家的老太爷极为相似……
是头风病。
头风病不比寻常的头痛,此病缠绵难愈、疼起来更是更像是针钻刀挑,初初一侧疼,随后就会绕到整个后脑勺,最后整个头像是被夹了一个紧箍一般,疼得钻心难忍,恨不得要敲碎了头骨,把疼痛抽出来一般。
玉瑶虽说没见过老太爷,可时常听父亲提起。
再者,先前给夷安公主做陪读时,学《三国志》时,也是草草了解、知道些曹孟德的头风病,疼起来只会越来越重,最后疼得要疯癫砍人的程度。
只是,她上辈子并不记得晋王有头风病,或者有,她没有在意过。
可是最近,她时常与他一起,却也不知道他有此顽疾。
玉瑶樱唇微微颤抖,一双眉眼也像是泛上水雾一般,水汪汪的。
听说曹孟德的头风因为打仗耽搁治疗,已经成了顽疾,最后针灸不管用了,只能落到要开颅手术的地步……
玉瑶只是想想,就觉得心里一悸一悸的,胸口也闷得喘不过气儿来。
开颅……便是华佗在世,也未必见得成功,更何况如今无华佗。
晋王侧耳看到她闪闪烁烁的目光,甚至捕捉到了她走神儿的模样,她到底还是害怕了。
头风病发作起来,有时是绵长两三日,有时则是一刻半个时辰的。
如今晋王,只觉得周遭的头痛渐渐消散了,只剩下左侧太阳穴微微有些痛。
索性微微坐的端正,一双清朗俊雅的眉眼再次望向窗外凌寒独自开的白梅。
他,清冷矜贵,目下无尘,可是此刻,他心里辗辗转转地毫无矜贵自持,满脑子都是咄咄逼人。
她若是胆敢再寻了旁的男人,他便……
正在这时,寿康宫的院子里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
宸贵妃向外望,只见儿子凉王身穿白缎子金线绣芝兰的长袍,手持一封盖着红印的密折,款步进了寿康宫。
宸贵妃见状,不由低头拨弄了一下腕子上的翡翠镯子,一双娇艳明媚的眸子里闪过点点算计。
第33章
见到凉王意气风发的来寿康宫, 在外殿服侍的嬷嬷不由对视一眼。
她们从年轻就服侍太后,见到凉王手里捏着盖着红印章的密信, 她们瞬间就懂了。
方思清和李玲珑这事儿, 端的就是谁手段更高一筹,左右只要手段到位, 真的也能搞成假的。
就现在的情况看, 凉王这个来意,怕是想要翻盘。
右边门口的婆子偷偷的朝宸贵妃瞄了一眼,心中一下就清明了。
太后常说在这宫里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反复, 如今宸贵妃布的局,凉王来, 说明宸贵妃母子是早有准备的。
“老九来了啊, 过来坐。”太后脸带微笑, 但是声音有些恹恹的。
宸贵妃听到太后的语气,不由与凉王道:“巡儿, 尽管你忙着处理江浙盐贩猖獗的事儿, 可是也不能因为忙的头昏脑涨的就忘记了宫里的规矩, 快过来给你父皇和皇祖母请安。”
凉王杨巡是个极为心高气高的人, 平日最是看不上旁人做出的功绩和努力,但是他自己一旦做成了什么,又特别爱显摆。
江浙一代私盐泛滥,盐贩子四处倒卖私盐,官盐售不出去,就折损了大隋税收, 只是江浙一带的地方官却私下与当地的盐商和地方官勾结。
虽说大隋每年派不少的监察御史去打击私盐,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御史还未到,那些地方官和盐商就把消息抖搂给那些盐贩子了。
所以,大隋对盐贩子的管制极为疏漏。
这次,凉王杨巡去江浙一带,没有大张旗鼓,而是办成了贩卖私盐的盐商,顺藤摸瓜地把江浙一带的私盐贩子和变质的地方官一窝端了。
这次来寿康宫,杨巡面对太后和皇帝时,显得很是有底气。
宣帝点头道:“嗯,老九办的这案子不错,很不错。”宣帝嘴里夸奖凉王,但是语气和语调的落得重点却在案子上。
宣帝不是那等昏庸麻痹的帝王,杨巡办成了私盐的案子,的确是说明子嗣有能力,可这也侧面反映出都察院衙门和外州衙门以及外州衙门和外县衙门之间的官官相护……
而这种官官相护最容易形成结党营私……这对大隋来说,不是好事。
凉王听见宣帝提起盐贩子的事儿,不由心里一阵自满,风卷残云的好一顿吹嘘他在江浙一带的事儿。
直到宸贵妃轻声咳嗽,一双艳丽精明的眉眼朝着他手里的密信扫了一眼。
杨巡这才闭上了嘴,剑眉微微一挑,大拇指上的玉扳指微微发光,随后将手里的密信朝着宣帝递上去,说道:“方家后人,我们自然是重视,只是父皇,您真就确定抬到太医院的那个是方思清,而不是于嘉乐?”
宣帝皱眉,“于嘉乐?”
“于鲧,字嘉乐,原本是方思清的贴身小厮,后来在方家灭门时扮做方思清,后与方思清一起坠马,九死一生。”杨巡把玩着手里的玉佩,说起话来很是沉稳,仿佛已经查清楚了所有来龙去脉一般。
其实,于鲧,的确是有这么一个人。
也的确是方思清的家奴。
当年,方家灭门惨案,于鲧的父亲于洋,忠心护主,为了保住方家最后一点血脉,一直让于鲧扮做方思清,以防有人陷害方思清,发生不测。
于洋是出于忠心护主,可是于鲧却穿龙袍扮太子扮出了奸诈心思来。
当时,于鲧看中了私塾先生的女儿,但是又惧怕私塾先生的凶猛迂腐,尤其是看到那私塾先生大发脾气的模样,更是心里发憷。
</div>
</div>
只是因着贞妃妹妹的事儿,帝妃之间闹了些不愉快,贞妃便冷淡地不再给宣帝做香囊。
这个香囊,是贞妃先前给宣帝做的,算起来,不和好的话,这是最后一个。
宣帝也是逢上心情好,或者有什么大典时才会拿出来戴戴。
如今听着太后的意思,倒像是让宣帝割爱相送的意思。
宣帝用指尖摩挲了好一阵子,半晌朝着门外的刘公公道:“把那串而沉香木佛珠取来。”
刘公公忙不迭的差人去取了。
不过半刻的光景,小太监便恭敬的将一个黑漆镶金边的匣子,递给刘公公。
“这是应天府府尹新贡的沉香木数珠,有安神静气的功效,母后喜欢礼佛,这念珠比香囊要更合适。”宣帝一板一眼的说着。
太后听见宣帝这般说,自然也就明白了。
再者,她也就是试探试探宣帝的心思,毕竟她身边会调香会制香囊的嬷嬷丫头的,多了去了。
随便挑出来一个,针功和调香的功夫都不差于贞妃。
她只是听宫人提起了宣帝和贞妃似乎闹了不愉快的事儿,原以为是皇帝贪恋后宫美色,忽略了贞妃……
如今瞧着这迹象,这事儿倒不单单在宣帝了。
太后面色微微一缓,听到宣帝把那沉香念珠夸得天花乱坠的,却没有差人接过匣子,只笑道:“应天府素来贡些新鲜玩意儿,只是哀家早已经有了一串儿,每日捻着倒是有些感情了,沉香是安神静气的,哀家听说贞妃又染了风寒,皇上还是送给贞妃,辟邪也好,养身子也罢,康康健健,安安宁宁的便是了。”
宣帝薄唇微微一勾,太后还是太后,简直是读帝机,饶是他怎么隐瞒,太后都能一眼识破。
“这香囊也不是朕有心私藏,而是这个角儿有些破损了。”说完,又煞有介事的在太后跟前展示了那细小的不能再细小的绣线浮毛儿。
太后睨了那浮毛儿一眼,便不再言语。
而这一幕,看在宸贵妃眼里,心里却酸酸的不是味儿。
自始至终,皇帝心里只有贞妃,他谋划的所有一切,都有贞妃的影子。
而自己,他从未放在心上。
宸贵妃想到和贞妃同日进宫的那刻,不由心里错怄得像是撞钟一般!
那边儿是后宫悱恻,玉瑶这边儿却是别有幽愁。
方才晋王虽说跟她逗趣儿,可是有些微不可查的小细节却让她深感奇怪。
晋王虽有些冷漠,但素来是长身玉立,康健俊朗,可是她方才抓他手那刻,却触到他掌心里有一层细密的冷汗。
甚至回答完她问的方思清的事儿后,就有些微微的精神萎顿,上身微微靠在椅子背上,像是有些晕眩欲倒一般。
她此刻倒是再也顾不上李玲珑和方思清的事儿,立刻放下手里的蜜饯果子,取出帕子微微擦拭后,这才紧握住了晋王微凉的手指,声音轻柔和缓道:“怎么突然泛起困来?可是染了风寒?”
晋王冷面依旧,只是一双长长的睫毛微微睁开,薄唇轻启道:“并无。”
玉瑶侧目看着他微微皱起的长眉,眼尾狭长,虽说看上去棱棱有威,气度高华,但是她就是明显感觉到他不舒服,且是很不舒服。
玉瑶伸手紧抓他的掌心,指甲微微一下一下的划着,半晌忽然伸手探上他的太阳穴。
晋王抬眼刚好看见玉瑶那双葱白细嫩的手,正准确无误的探在他的左侧太阳穴上,他微微起身,坐的极为端正,一双清冷的眸子直直望向东墙上的《与明远帖》。
他头疼的厉害,但是又不想被玉瑶看到他脆弱生病的一面,索性便做出冷若冰霜的模样。
显示出疏离,并逼迫让她在人前守仪礼。
他平时待人接物,都是这般冷若冰霜,只有在玉瑶跟前才会破天荒的微笑耐心。
也只有在玉瑶跟前才像是冰河解冻,繁花乍放,暖的横光映颊。
而此刻,他却把对着外人的那股清冷疏离对着玉瑶。
玉瑶此刻倒是也不计较这些细枝末节了,他冷着眉眼看着墙上的字帖,可是她却径直伸手将他那张俊脸掰回来。
说恃宠而骄也好,旁的也罢,玉瑶此刻最是笃定的是,他是不会打掉自己的手的。
他这个男人,就算是掉了脑袋,也不会让她折损半根寒毛。
晋王见她一只白嫩的小手挡在自己眼前,这时忍不住细看旁边的小人儿,只见她眉目娇美,玉雪可爱,但是眉目间却带着一股坚持。
她这幅模样,他很了解,她是决心且必须要知道的。
晋王向玉瑶望了一眼,一双俊雅的眉目闪过一丝冷嘲。
他一向在她跟前营造一种翩翩君子的俊雅模样,可如今,她知道自己这个病……往日的一切都会成为浮光泡影。
可是,如今她这幅决意要知道的模样,他是拒绝不了的。
晋王勾勾唇,眸底闪过一丝冷嘲:呵,左不过是失掉近日来的温存和恋慕,重回到初初嫁到王府那般,冷冰冰又横眉冷对。
玉瑶静静的看着他文雅英气的脸,随后又侧目扫了众人一眼。
待回转过头来,却见晋王似乎头疼得很是厉害,一双修长的手攥成拳像是强忍痛意,但是冷汗却一滴一滴地从太阳穴旁的乌发中流淌下来,脸色也渐渐变的苍白。
玉瑶看他头痛欲裂又强忍的模样,慌忙地移开了眼睛,伸手想要握住温热的茶水,手却不受使唤的,微微的抖擞起来。
眉眼里的情意盈盈也瞬间僵住了,甚至顺着耳根到唇边盈上了一抹苍白。
她手指紧紧捏着帕子,表情似嗔似怒,神色极为难过……他这种头疼的情形跟她苏家的老太爷极为相似……
是头风病。
头风病不比寻常的头痛,此病缠绵难愈、疼起来更是更像是针钻刀挑,初初一侧疼,随后就会绕到整个后脑勺,最后整个头像是被夹了一个紧箍一般,疼得钻心难忍,恨不得要敲碎了头骨,把疼痛抽出来一般。
玉瑶虽说没见过老太爷,可时常听父亲提起。
再者,先前给夷安公主做陪读时,学《三国志》时,也是草草了解、知道些曹孟德的头风病,疼起来只会越来越重,最后疼得要疯癫砍人的程度。
只是,她上辈子并不记得晋王有头风病,或者有,她没有在意过。
可是最近,她时常与他一起,却也不知道他有此顽疾。
玉瑶樱唇微微颤抖,一双眉眼也像是泛上水雾一般,水汪汪的。
听说曹孟德的头风因为打仗耽搁治疗,已经成了顽疾,最后针灸不管用了,只能落到要开颅手术的地步……
玉瑶只是想想,就觉得心里一悸一悸的,胸口也闷得喘不过气儿来。
开颅……便是华佗在世,也未必见得成功,更何况如今无华佗。
晋王侧耳看到她闪闪烁烁的目光,甚至捕捉到了她走神儿的模样,她到底还是害怕了。
头风病发作起来,有时是绵长两三日,有时则是一刻半个时辰的。
如今晋王,只觉得周遭的头痛渐渐消散了,只剩下左侧太阳穴微微有些痛。
索性微微坐的端正,一双清朗俊雅的眉眼再次望向窗外凌寒独自开的白梅。
他,清冷矜贵,目下无尘,可是此刻,他心里辗辗转转地毫无矜贵自持,满脑子都是咄咄逼人。
她若是胆敢再寻了旁的男人,他便……
正在这时,寿康宫的院子里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
宸贵妃向外望,只见儿子凉王身穿白缎子金线绣芝兰的长袍,手持一封盖着红印的密折,款步进了寿康宫。
宸贵妃见状,不由低头拨弄了一下腕子上的翡翠镯子,一双娇艳明媚的眸子里闪过点点算计。
第33章
见到凉王意气风发的来寿康宫, 在外殿服侍的嬷嬷不由对视一眼。
她们从年轻就服侍太后,见到凉王手里捏着盖着红印章的密信, 她们瞬间就懂了。
方思清和李玲珑这事儿, 端的就是谁手段更高一筹,左右只要手段到位, 真的也能搞成假的。
就现在的情况看, 凉王这个来意,怕是想要翻盘。
右边门口的婆子偷偷的朝宸贵妃瞄了一眼,心中一下就清明了。
太后常说在这宫里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反复, 如今宸贵妃布的局,凉王来, 说明宸贵妃母子是早有准备的。
“老九来了啊, 过来坐。”太后脸带微笑, 但是声音有些恹恹的。
宸贵妃听到太后的语气,不由与凉王道:“巡儿, 尽管你忙着处理江浙盐贩猖獗的事儿, 可是也不能因为忙的头昏脑涨的就忘记了宫里的规矩, 快过来给你父皇和皇祖母请安。”
凉王杨巡是个极为心高气高的人, 平日最是看不上旁人做出的功绩和努力,但是他自己一旦做成了什么,又特别爱显摆。
江浙一代私盐泛滥,盐贩子四处倒卖私盐,官盐售不出去,就折损了大隋税收, 只是江浙一带的地方官却私下与当地的盐商和地方官勾结。
虽说大隋每年派不少的监察御史去打击私盐,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御史还未到,那些地方官和盐商就把消息抖搂给那些盐贩子了。
所以,大隋对盐贩子的管制极为疏漏。
这次,凉王杨巡去江浙一带,没有大张旗鼓,而是办成了贩卖私盐的盐商,顺藤摸瓜地把江浙一带的私盐贩子和变质的地方官一窝端了。
这次来寿康宫,杨巡面对太后和皇帝时,显得很是有底气。
宣帝点头道:“嗯,老九办的这案子不错,很不错。”宣帝嘴里夸奖凉王,但是语气和语调的落得重点却在案子上。
宣帝不是那等昏庸麻痹的帝王,杨巡办成了私盐的案子,的确是说明子嗣有能力,可这也侧面反映出都察院衙门和外州衙门以及外州衙门和外县衙门之间的官官相护……
而这种官官相护最容易形成结党营私……这对大隋来说,不是好事。
凉王听见宣帝提起盐贩子的事儿,不由心里一阵自满,风卷残云的好一顿吹嘘他在江浙一带的事儿。
直到宸贵妃轻声咳嗽,一双艳丽精明的眉眼朝着他手里的密信扫了一眼。
杨巡这才闭上了嘴,剑眉微微一挑,大拇指上的玉扳指微微发光,随后将手里的密信朝着宣帝递上去,说道:“方家后人,我们自然是重视,只是父皇,您真就确定抬到太医院的那个是方思清,而不是于嘉乐?”
宣帝皱眉,“于嘉乐?”
“于鲧,字嘉乐,原本是方思清的贴身小厮,后来在方家灭门时扮做方思清,后与方思清一起坠马,九死一生。”杨巡把玩着手里的玉佩,说起话来很是沉稳,仿佛已经查清楚了所有来龙去脉一般。
其实,于鲧,的确是有这么一个人。
也的确是方思清的家奴。
当年,方家灭门惨案,于鲧的父亲于洋,忠心护主,为了保住方家最后一点血脉,一直让于鲧扮做方思清,以防有人陷害方思清,发生不测。
于洋是出于忠心护主,可是于鲧却穿龙袍扮太子扮出了奸诈心思来。
当时,于鲧看中了私塾先生的女儿,但是又惧怕私塾先生的凶猛迂腐,尤其是看到那私塾先生大发脾气的模样,更是心里发憷。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