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奇怪的是李成梁的大小捷数越多,辽事越是糜烂,后期更是贵极而骄,奢侈无度,万历十九年被人弹劾罢官,十年后重新起复,此时李成梁已经垂垂老矣,非但没有吸取教训,反而变本加励,不但向百姓搜刮,还苛扣军饷,士卒百姓都怨声载道。
在搜刮的同时,面对努尔哈赤崛起,李成梁却仿佛迟顿了一样,但没有拿出应对措施,反而对努尔哈赤步步退让,完全没有以往的锐气,结果李成梁之后,努尔哈赤的势力已经壮大到难予收拾的地步,十年之内,大明不得不八易其帅。
李成梁当政时,大明颓势已显,不过,辽东局还没有完全糜烂,施闰章可以安心读书,李成梁死后三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起兵,一年后,萨尔浒之战发生,大明大败,这一战,大明的衰弱暴露无疑,满人对大明再也没有敬畏之心,第二年,沈阳被努尔哈赤领兵攻克。
沈阳被努尔哈赤攻克时,施闰章已经二十四岁,只是他明显辜负了父亲给他取名字的期望,连一个秀才也没有考上,反倒喜欢上了舞枪弄棒,当时身为大明将领的父亲已经占死,施闰章在数名家兵的帮助才,才从沈阳城中冲了出来,只是他的妻子和刚刚数岁的两名孩子却尽陷城中。
从沈阳逃出来之后,施闰章对自己放弃妻子儿女的行为无比痛恨,他曾想尽办法打听妻儿的下落,只是满人占领沈阳后,先后数次屠杀,施闰章如何还能打听到妻儿下落。
若是换了一个人,身负国仇家恨,说不定会马上投笔从戎,向满人报仇,可是施闰章文不成,武不就,心中软弱的性恪占了主导,他亲眼见证了满人在战场上无比凶恨的一面,对满人的凶恨心有余悸,隐姓埋名来到南方,做了一个商人,重新娶事生子,靠着当初从家中带出来的数十两银子起步,到如今也算薄有资产。
只是三十年前沈阳的一幕却深藏在他心中,时时如恶梦一般交缠着他,这段情景就是连妻儿也不敢说,数年前听到满人进了北京,施闰章一度绝望,后来皇帝御驾亲征,在淮安大捷的消息传来,施闰章才放下心来,今天听到朝廷重新收复了沈阳,再也压抑不下,这才当街痛哭。
或许正是压抑太久,加上又喝了一点酒,施闰章才把自己的隐秘尽数道出,说完以后,施闰章已经不胜酒力,伏案便睡。
“皇上,此人简直是狼心狗肺,先是只顾自己逃命,不顾妻儿已是不义,明明和满人有大仇却不思抵抗,反而隐姓埋名,逃往南方,又是不忠,此等不忠不义之辈,偏偏能发家致富,实在不公。”杨林愤然的道。
施闰章虽然说自己只是薄有资财,身上穿得也普通,不过,看到皇帝对此人感兴趣的样子,侍卫已经将此人打听了一遍,这个施闰章在京城拥有六家布庄,数十家粮店,何止是薄有资财,简直是一个大财主。
其余侍卫脸上也带有不屑之色,刚开始听说他是沈阳幸存下来汉人时的同情转为厌恶。
第四卷 黑幕下的南北议和 第三百二十四章 兵临武昌与先生回国
“清军这一次是要豁出去赌一把了!”
李汉等一行人才方登上船驶出码头没几分钟,武昌方向便响起了隆隆的炮声跟冲天的火光。
船上一行人登时脸色微变,即便是他自己也倒吸了一口气,没有想到清军是如何瞒过民军的眼线,在武昌悄然不查之下,已经打到了武昌的眼皮底下。
不过他们倒是不担心会在江面上会遇到什么危险,因为他们乘坐的这艘货船来自奥匈帝国,船上还悬挂着奥匈国旗,是他下午特别派人去寻来的,倒是不担心万一真遇上了什么清兵水师挑衅了。虽然随着海容、海琛、海筹等舰在九江反正之后,长江之上已经基本上没有清军的战舰了!
很快,船抵达了汉阳码头,登岸前他终于想明白了,清军能够神不知鬼不觉的出现在武昌附近,唯一的可能就是学他那般,得了洋人之助,才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抵达武昌附近!
如果真是如此,那,可就麻烦了!
才一登上汉阳码头,一行人便发现汉阳府知府李斌等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了!
原来这一次清军当真是要豁出去了,也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炮弹等不及,数十门几日都听不到声响的重炮重新怒吼了起来,射程甚至覆盖了小半个汉阳县城,没办法,李斌的知府行宅刚好就在射程之内,只能先行撤往码头处办公了!
“李帅,您可回来了,前线的战事十分不利,十里铺那边正在激烈交战,您刚从武昌回来那边怎么样了?怎么武昌那边也传来了炮声?”
李斌是河南信阳人。二十岁入湖北将弁学堂,毕业后任清军鄂军二十九标一营左队队官,因参加革命活动被革职。后加入日知会。1906年日知会被清政府破坏时,他遭逮捕。清按察使梁鼎芬鞭其背以逼供,他坚贞不屈,次年六月,移禁汉阳县监狱。在狱期间,以“上逸”为笔名撰文,鼓吹革命,刊于沔阳陈少武所办《通俗白话报》;并参加军队同盟会。辛亥武昌起义后出狱,被孙武任命为汉阳府知府。李汉倒是挺佩服这个年龄只比自己大了五六岁的汉子,二十七日眼看汉阳城就要被攻陷,整个汉阳民军走得只剩下胡玉珍跟第一协了,而军政府在汉阳的军政府机关之中,也只剩下他这位汉阳府知府还在留守县城。因此,自打二十七日夜抵达汉阳接管了汉阳防务之后,这汉阳府知府这么重要的位子,他也没有执意换人,依旧是李斌督管!
“亚东兄,祸事,当真是祸事!”
抹去方才站在船头吹得一脸水汽,李汉脸上苦笑着摇头,“我在船上时听武昌那边炮声是从花园山、凤凰山那边传来的,估计已经交起火来了……我去之前本来还担心清军耍诡计,趁机偷袭咱们,没想到这短短几日,清军竟然好像完成了补给一般,看样子,怕不是整个南北战场都打起来了!”
“这可如何是好?可如何是好?”
李斌跟着苦笑连连,“李帅,您懂军事,可知道这清人是从哪里过去的?汉口吗?蛇山炮营都在干什么?”
起风了,江风一吹身上有些湿的李汉感觉有些不适,连忙说道:“方才谁了些江风,我如今有些不适,走吧,咱们先回县城,边走边聊!”
码头附近的守军很快备好了快马,几人一同上马快行,李斌也跟在一起会县城了。在马上他又问了同样的问题,显然十分关系武昌那边。
李汉无奈,只好把自己的想法跟他说了一下,“亚东兄,这一次恐怕是咱们给清军钻了个空子了。停战协议生效日是明天,方才我们正在宴会上时,突然有人来报清军突然从黄州方向出现,已经跟民军交上了火,甚至炮弹都能落在武昌城附近了。没错,清军的确用了些卑劣的手段,不过咱们有人欲要揪拿前往武昌参加宴会的清将时,却给洋人护住了。英人总领事葛福坚称清军没有违反停战协议,协议上的确写的是自明日也就是十二月二日南北停战。这个哑巴亏咱们必须要吃下来了!”
“荒谬……”
李斌气得面皮发紫,不过却没奈何。
他继续道:“洋人何止无耻,这简直就是在拉偏架”,他摇了摇头,“京汉铁路湖北境内段大半在我手中,北方信阳总调度站处,我的手下士兵也在跟清军交战,安徽李都督(李烈钧,只做了几天)控制了安庆等几府,北边虽然还在清廷手中,但是短时间之内是根本没有能力运送这么多的炮弹、军资赶到汉口的。哼,清军的军资哪里来的?还不是从租界弄来的,洋人……洋人每一个好东西,我怀疑洋人甚至动用了货船,直接帮助清廷运送士兵瞒过民军眼线过江。哎,为今之计,咱们也只能相信我们的战士能够应付的清军的拼死反扑了,这一夜……很快就过去的!”
李斌气得说不出话来了,他也没了再说下去的念头。
两人赶到城中,才发现局势可能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凶险。李东来坐镇城中居中调度,在他赶到的时候,从各处传来的战报都递到了他面前。匆忙翻看了一遍之后,李汉才发现,还是小瞧了老袁的手段了。
琴台,二十九晚他们才借着清军守军不备,从清军手中夺回来的阵地。本来这一处阵地已经距离清军的防线太近,给他移交给了宜昌一协驻守。之前他也派人过去通知了宜昌守军,守军统制也的确督促下面加紧了些戒备,谁料到最终却还是在清军发动突袭之后,一个协约莫两千守军竟然只坚守了不足半个小时,就在清军重炮的火力覆盖之下损失过半,甚至连协统跟指挥处都被连锅端了老窝,一发炮弹稳稳的击中了宜昌援军的指挥部。宜昌援军到底训练还不如鄂中的军队,在失去了指挥之后,结果仅仅坚守了半个小时不到,就给奋勇而来的清军攻陷了琴台,被迫往后撤离,已经跟后面的徐家湾处,已经被驻守在那里的第九标标统段金标吸纳,补充到第九标的编制之中去了!
清军今晚的攻势十分凶猛,不仅从十里铺、徐家湾等一线集中了三个协的优势兵力强攻,数十门大炮不间断的往第九标、第十标还有胡玉珍的第一协驻守阵地轰去,晚一些时候,他又收到了来自黄陂县孙国安的求援信,言到约莫四千左右的清军强攻黄陂,似乎有打算经黄陂绕过他用近三个炮营加近百挺机枪搭建的坚固阵线。河南混成协因为重武器不足,加上人员只有一千多人,估计很难守住黄陂县城!
对此,李汉只派人飞马送去一封简短的信——坚守!
战事一直持续到凌晨时分方才停止,第九标、第十标损失不小,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四百多士兵阵亡、受伤七百多人。枪炮声息去之后,他派人前去询问了一下熊秉坤,算上宜昌援军跟熊秉坤的第五协,这一晚民军付出了近三千死伤,丢失了琴台一处跟大半个黄陂县,不过却最终保住了汉阳的不失,也不算完全失败!
说起来清军到底还是对洋人有些畏惧,至少他们虽然钻了空子,打了民军一个措手不及。不过租界区十二点的钟声响过之后没多久,从黄陂到汉阳、再到武昌,来自清军的战火逐渐的息去了。
李汉这一夜都没合眼,带上一队参谋军干到处视察了各地的战线之后,命令连夜征召了两千民夫连夜加固各处城防,在他的记忆之中,清军跟民军的谈判一直都是在打打停停之中度过的,不过因为当时老袁心中已经确定了要推倒满清这棵大树,因此战事倒是以充场面跟威吓居多,不过他还是要小心戒备一番,以免再给清军留下可趁之机!
还好,战事至此算是彻底结束了。临近二日的黎明时分,他在汉阳接到了从应城转过来的电报,交代的是河南的战事。河南那边有好有坏,好消息是,在五路大军的围攻之下,王士珍最终还是撤离了信阳往开封方向撤去了,季雨霖率第六协接管了已经被破坏的不成样子的信阳。而第一个坏消息则是清军是主动撤离的,只在五路大军的合围之下付出了不足三千人的牺牲,却带走了慢慢的数十车皮的物资;第二个坏消息则是河南大都督张钟瑞在自己的军务总顾问——原陆军二十九协协统应龙翔的要求下,接到了来自应城的警告之后却没做准备,原来那应龙翔已经秘密投效了袁世凯,结果给第十协攻破了开封府,曹锟等已经往开封府集合,王士珍北上开封府之后,河南省内的清军新军总数将突破一万五。
第二日一早汉阳这边便派人赶往武昌打探情况,探子回来之后,正在李汉处询问昨晚各处战损情况的熊秉坤当下脸都黑了。
昨晚清军果然是乘坐洋人货船渡江,避开了民军的耳目悄悄潜伏入了武昌府内偏僻县乡镇聚集,战起之后清军纠结近百门大炮炮击黄鹤山、凤凰山等民军阵地,至清晨时一度攻占黄鹤山,占去了洪山、凤凰山等地区,并且一部分清军已经攻入了武昌城中,虽然只占去了东北角一处,却委实吓坏了不少人。
这不,自昨天晚上,军政府就找不到大都督黎元洪的身影了,却是避往武昌郊区王家店。不仅如此,炮声响起之后,不少刚刚抵达湖北的各省代表也慌了神,据说有不少人已经不顾军政府的挽留,踏上了货轮之中,看样子,是准备往南京或者上海赶去!
现在城中负责指挥的是蒋翊武跟吴兆麟,孙武也没了影子、不知道是逃走了,还是在昨晚受了伤。
不过虽说愤怒清军突然发动的袭击战,不过在洋人出面调停之后,民军跟清军还是以如今各自占领的地区勘测,划定了几处隔离带,看样子是准备熄火了!
当然十二月二日并不都是坏事儿,也是在这一日下午时分,上海吴淞码头。
随着一声汽笛的长鸣,在引水船的带领下,一艘白色的欧洲轮船缓缓的驶了进来。吴淞码头已经被鲜花彩带装饰满了。码头边,赫然还站着数百个军服整齐的新兵们,排成两列,个个面上激动的红彤彤的,不过头却高高的抬起,看上去格外神武。军官们都马靴铮亮,佩带的军刀碰得互相叮当作响。码头上挤满了人群,各色各等的人物都有。黄浦江上的轮船,甚至包括一些外国军舰,都升起了彩旗。
站在码头上等候的人更是充满了大人物,从武汉回来的黄兴、宋教仁,从香港赶来的伍廷芳,沪督陈其美,青洪帮大佬一众租界的各国领事,以及各省赴沪协议成立中国民国临时政府的代表等等等等……
当轮船甲板上一个穿着黑色西服,戴着礼帽的中年男子走到舷侧的时候,码头就象突然点燃了什么一样,爆发出了巨大的欢呼声。帽子,彩带都飞舞了起来,镁光灯隔得远远的就啪嚓连闪。整个吴淞码头,就象疯狂了一样。
1911年12月2日,同盟会总理孙文先生经过欧洲-南洋-香港-广州等地暂留之后回到国内,这是他被通缉十年以来第一次回国。虽然他在欧洲争取列强承认的活动中一无所获,但是整个南中国,仍然为他的回来而疯狂。
当天先生就召开了记者招待会:“余此次归国,就为组织一共和的新中华而来,现今全国二十三省已有十三省光复独立,苏省光复已在眼前,满清政府的未来趋势,已不待卜龟,我期待与北方有力人士,做开诚布公的谈判。共同为中华的复兴而努力。”
当记者好奇的问起先生这次回来带了多少军火,多少钱财时。先生微笑着回答:“余此次归国,无一件军火,亦无一块洋钱。所携带而来的,惟有革命精神而已!”
陈其美在门口焦急的等待,晚饭时间过了很久。才看见孙文和宋教仁两个人说笑着踱进了庭院。陈其美迎了上去:“先生,等你晚饭已经很久了,怎么和遁初兄去了这么久?”
孙文微笑道:“英士,真是抱歉。张季老特地设晚宴邀请我,季老是袁蔚亭的老师,对我们和北方居中联络,很有些用处。不能不去听听他对时局的意见,他硬要留饭,所以就多谈了些时间。季老很客气,用他自己的马车把我们送回来了。克强呢?”
陈其美扶着孙中山朝里面走,看他面色微有些红润,知道已经喝过了酒,勉强笑道:“克翁从武汉回来就身体一直不好,早早就休息了。克翁最近情绪不是很好,他说明日和先生谈上一天。”
他迟疑了一下,看宋教仁对他微微点头示意,压低了声音,对孙文道:“先生,你最好还是去看看克翁吧,从湖北回来之后他不是一个人喝闷酒,就是把自己关屋子里,宫崎先生去拜访他,都吃了个闭门羹,回来跟我提到,克翁有心事!”
孙文诧异了一下:“怎么了,连宫崎先生都吃了闭门羹,克强这一次看来真是有心事了,你给我说说,可是湖北那边发生了什么事情了?”
两人口中的宫崎先生不是旁人,正是宫崎寅藏,又名宫崎滔天,是日本“大陆浪人”中少见的“异类”,孙文的日本好友。也是远东最早的社会主义学者,少有的投身中国革命而不是为日本政府工作的几人之一。孙文甚至曾在后世在他去世时称其为中国革命之父,言道早年若不是他从中出力甚多,加上孙黄当年争夺同盟会领导权时也是他从中代为引导,甚至可能就没有了后来的同盟会!
正因为如此,那宫崎滔天不但是孙文的至交好友,也是黄兴的日本好友,连他都吃了闭门羹,可见黄兴这次是真有什么心事了!
这时,因为江浙联军联手拿下了南京,中华民国的临时政府所在地虽然还未公认,但是却依旧被默认为‘南京’了。因为跟黎元洪争夺临时政府所在地,结果导致上海错失此机会的陈其美对于湖北怨言极深,自然娓娓道来,把湖北省内的乱局,还有外围组织共进会夺权、黎元洪趁机夺取鄂督,清军攻进了武昌。甚至荆楚镇守使李汉派兵入川夺权的事情都给倒了出来,就这么站在那里说了十几分钟,才有些意犹未尽的道:“湖北局势复杂,鱼龙混杂也不过如此,其中有我等真心革命之士,也混入了不少非是一心革命之人。有这些败类,湖北局势便一日不但安稳,如何能够集中力量对付南下的清军?”
孙文静静的听着,并没有插话,不过他却看到了一旁宋教仁几次想要开口,不过都忍住了没打断陈其美的话。只是到了最后才微微一笑:“没想到我才回国,这湖北就乱成这个样子了。孙武、孙文,呵呵,他也算是首义之大功臣,便让他用我名字扯面大旗如何。你看,我这个当事人不都没在乎多出一个本家兄弟吗?不过这黎元洪既然投靠了革命,昨日不是同志,今日会是同志,今日不是,明日也有可能是的……咱们这革命可还未成功,革命革命,要革掉的满清鞑子政府都还在,现在正是要团结一切力量的时候。不过,那李易之,我对他好奇得很,总是要见上一见的。你看,我在海外到处跑,也没拉到多少赞助,可是人家不是也有咱们海外侨胞资助。看来回头我得去跟他拜师求求指点,看看如何才能把咱们在海外的影响发展壮大吗?”
陈其美一下愣住:“先生,这是……”
孙文活动活动有些麻木的腿脚道:“我今天很累,明天还要见客,先去休息了。”
看着孙文摆摆手就走了开去,陈英士在后面跌足长叹:“先生就是好心!”
宋教仁跟他并不熟,因此打个招呼之后,就跟在孙文后面离开了!
第四卷 帝国东升 第377章 迁移
看着呼呼大睡的施闰章,一名侍卫气不过的道:“皇上,要不要通知锦衣卫,查一查此人的逃军之罪?”
“算了吧,人孰能无过,他已经忏悔了三十年,这个惩罚已经够了。”王福摇了摇头道。
施闰章虽然出身军户,只是已考取童生,严格来说并非逃军,他的悲剧并非个人可以挽回,而是当时的大明整体出了问题,否则单凭满人区区数十万人如何敢起兵反明,若非自己,最终还席卷了整个中国。何况已经过了三十年,再追究毫无意义。
“便宜他了。”向皇帝建议的侍卫悻悻的道。
沈阳的收复,对于京城的大多数百姓来说又是一件高兴之事,虽然年初皇帝御驾凯旋后,满人已经不足为患,不过,满人毕竟为祸了大明三十余年,连大明京城都被其占据了五年之久,整个江南一度人心惶惶,如今满人如同丧狗之犬,百姓心中顿时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当皇帝一行从酒楼出来时,大街上陆续响起了鞭炮之声,官府所贴文告的地方拥得人山人满,识字的秀才将文告上的字念出来,每念一遍,便传来一阵阵叫好之声,更有不少人直接守在发行邸报的书局门外,等待最新一期的邸报出来,按照以往的规矩,朝廷取得这样的大捷,最迟第二天邸报就会进行详细刊登出来,许多人看文告不过瘾,更想第一时间看到邸报,才会来得书局门外等待,当然,大多数人不会亲自来,多是派一个仆人守着。
大街上多是欢笑声,偶尔也有哭泣声,不过,这哭泣声多是喜极而泪,六年前,整个北方沦陷,许多北方汉人南逃,随着北方收复,一些北人开始重返家园,只是京城里依然还有不少北人,他们或是在京城已经扎根,不愿返回,或是对满人的威胁还心有余悸,暂时想等等看,如今大明连沈阳也收复,疑虑顿去,若不是此时天气转寒,恐怕马上就会掀起一股回乡潮。
这当然是朝廷乐意见到之事,江南地少人多,北方却是地多人少,年初刚回来之时皇帝已经发下诏令,鼓励汉人北迁,凡愿意北迁的汉人,不论原籍是否北方,朝庭一律可以发给壮年男子每人十五亩,妇女孩童十亩的耕地,三年内赋税全免,官府还可以赊欠种子和耕牛。
十五亩土地,虽然只能耕种一季,可是只要都开垦出来,即使是荒地也足够养活一个成人,何况现在所分的多是熟地,只是暂时荒废数年而已,随着耕种几年,熟地的产量只会越来越高,这一条对于原藉北方的汉人来说颇具吸引力,一大半人已经回乡,让北方多少恢复了一点元气。
只是对于原本是南方的汉人来说吸引力却不那么大,虽然南方大多数百姓家中加起来都不足十亩地,许多人要养活全家只能租种地主豪强的土地,承受高额的租税,只是故土难离,又担心满人还有卷土重来之机,即使是一些完全无地的纯粹佃户也不愿意移民,因此收效甚微。
若是光靠北方原本南迁的汉人迁移,北方根本不足予恢复元气,而且最重要的还起不到缓解南方人口压力的作用,对于下一步的减租减息颇为不利,王福当然要想办法解决。
最快的解决方法当然是象明初那样由朝廷强行下旨迁移,强行迁移无疑会引起一些不愿移民之人的怨气,虽然这怨气过不了数年即可平息,王福也不愿意如此简直处理,这只是最后的手段,最好还是吸引南方汉人主动迁移。
沈阳的收复无疑是一个契机,无论是北方汉人还是南方汉人,至少消除了安全上的顾忌,朝廷的政策对于南方一些无地或少地的佃户来说应当还有蛮大的吸引力,关键现在北方要进入冬季,不适合移民,否则现在朝廷就可以着手进行。
回到皇宫,王福马上负责邸报编写的官员找来,让其在明天的邸报上除了刊登沈阳收复的详细消息外,着重点还要放在宣传向北方移民的各种朝廷优惠政策和好处上。
负责邸报的官员是一名天启五年的进士,名叫余煌,绍兴人,曾官至侍读学士,崇祯时调任南京,嗟吒了十余年,甲申年,这些原先算贬摘南京的官员却抖了起来,当初余煌去负责邸报时许多同僚对余煌都持同情态度,本来吗,邸报只负责抄写一些朝廷的政令和兵事情况,发给各地的官员,实在没有什么作为。
只是余煌自己却高高兴兴的上任,他从皇帝先前利用邸报作出的各种宣传佩服之极,看到了邸报发展的机遇,这数年来,邸报的影响越来越大,先是由原先的不定期发行改为每五天固定发行,五天又改为四天,三天,最终定在二天,有时遇到特殊事件还要临时发行,若不是邸报发行日,等于连续三天都要发行。
邸报的受众也不限于各级官府,除了官府是勉费送外,普通民众也可以购买,这一下就将受众扩展了数千倍,虽然限于识字和财力的原因,邸报发行不可以扩大这么多,可是邸报由最初的一次数千份已经扩展到二十多万份了,上面一旦刊登某件事,数天之后影响就可以扩展到全国,如今已经不需要朝廷的资金,邸报在扣除各项成本之后还可以盈利,由于数次利用邸报宣传得当,为前线胜利立下功劳,余煌也连升数级,如今已是朝廷的三品大员,许多人转而对余煌羡慕不已。
受邸报的影响,一些商人也看到了机会,仿照邸报的式样创办报纸,刊登一些百姓喜闻乐见的消息,倒也取得了效果,只是目前发行量最大的江南报也只有二万余份,远不能和邸报的影响力相比。
对于商人发行的报纸,朝中不少大臣曾经上折要求皇帝下令取缔,有邸报的效果在,许多官员敏锐的感觉到报纸对人心的影响,当然不会放心这样的东西放在商人手中,在大臣看来顺理成章之事,这些折子却被皇帝压力,只是要求民间若是办报,必须向朝廷申请,报纸上的言论不得攻击朝廷即可,几家报纸这才生存了下来。
听到皇帝的吩咐,余煌马上心领神会,应道:“微臣遵旨。”
朝廷对北方移民的优惠政策虽然早已经在邸报上刊登过,只是眼下已经过去了半年,许多人已经快要忘记了,现在趁着收复沈阳时重提,无疑会取到更好的效果。
施闰章再醒来已时经是晚上酒楼快打烊的时间了,他是被伙计拍醒的,看到酒楼上的桌椅空空,施闰章晃了晃脑袋才记得下午之事,心中顿时一惊,他竟然糊里糊涂的把自己隐藏了三十年的隐秘讲了出来,不过,马上又释然,双方只是萍水相逢,说不定一辈子再无见面的机会,讲出来又如何。
若是他知道下午自己倾诉的对象是大明皇帝时,不知道会不会吓得半死,回到家中时,放下心思的施闰章显得神采飞扬,就连家中的下人也感觉得到,倒是被妻子狠狠的埋怨了一通,不该这么晚回家。
若是以往,施闰章必定会反驳上几句,这一次,施闰章对妻子的埋怨一直笑呵呵应对,差点让施氏以为自己的丈夫换了一个人。
第二天,施闰章也派仆人第一时间将朝廷发行的邸报买了回来,将那篇明军收复沈阳的消息反复看了数遍之后,目光才转到其他消息上,当看到朝廷对北方移民的优惠政策时,他的心中突然一动,涌起了一股不可遏止的念头,回家,回沈阳去。
“你疯了,好好的江南不待,去沈阳干什么?”当他把这个想法一透露,妻子脸上全是不可思议之色。
施氏是江南人,尽管她知道丈夫以前老家是在沈阳,可是施家在南京已是大户,若是去沈阳,那些店铺恐怕只有变卖了事,放弃江南的一切去沈阳,在施氏看来,丈夫确实是疯了。
不但施氏反对,施闰章的几名儿子更是强烈反对,他的儿子都是在江南长大,当然不愿意去北方,何况还是刚刚才收复的沈阳,无奈施闰章铁了心,即使是全家反对也无用,在施闰章的坚持下,施家不得不准备向北迁移的事宜。
施家家大业大,要迁移并不是短时间能够成行,何况现在是冬季,他深知北方的寒冷,肯定要等到开春才能动身,趁着这段时间,他需要将各种店铺、田地变现,挑选愿意随同前往北方的仆人,准备车马和各种物资。
施家要迁往北方的消息传开,与施家有关系之人全都感觉到不可思议,不过,也有不少粮布商人暗暗高兴,走了施家,不但少了一个竞争对手,而且可以趁势压价将施家的各种店铺盘下来,扩大自己的生意。
施家的各处店铺和田地以极快的速度变现,让一些人失望的是,虽然随着江南粮价的走低,田价狠狠的压了一把,施家出售的店铺价格却极高,今年南京的商人可以说是过得最好的一年,八九月份期间,几乎每家都是日进斗金,谁也不愿错过扩大生意的机会,几乎是疯抢着将施家的店铺买下,稍微迟疑,根本买不到,倒是让施闰章几名不愿意迁移的儿女稍作安慰。
第四卷 黑幕下的南北议和 第三百二十五章 棋局
在搜刮的同时,面对努尔哈赤崛起,李成梁却仿佛迟顿了一样,但没有拿出应对措施,反而对努尔哈赤步步退让,完全没有以往的锐气,结果李成梁之后,努尔哈赤的势力已经壮大到难予收拾的地步,十年之内,大明不得不八易其帅。
李成梁当政时,大明颓势已显,不过,辽东局还没有完全糜烂,施闰章可以安心读书,李成梁死后三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起兵,一年后,萨尔浒之战发生,大明大败,这一战,大明的衰弱暴露无疑,满人对大明再也没有敬畏之心,第二年,沈阳被努尔哈赤领兵攻克。
沈阳被努尔哈赤攻克时,施闰章已经二十四岁,只是他明显辜负了父亲给他取名字的期望,连一个秀才也没有考上,反倒喜欢上了舞枪弄棒,当时身为大明将领的父亲已经占死,施闰章在数名家兵的帮助才,才从沈阳城中冲了出来,只是他的妻子和刚刚数岁的两名孩子却尽陷城中。
从沈阳逃出来之后,施闰章对自己放弃妻子儿女的行为无比痛恨,他曾想尽办法打听妻儿的下落,只是满人占领沈阳后,先后数次屠杀,施闰章如何还能打听到妻儿下落。
若是换了一个人,身负国仇家恨,说不定会马上投笔从戎,向满人报仇,可是施闰章文不成,武不就,心中软弱的性恪占了主导,他亲眼见证了满人在战场上无比凶恨的一面,对满人的凶恨心有余悸,隐姓埋名来到南方,做了一个商人,重新娶事生子,靠着当初从家中带出来的数十两银子起步,到如今也算薄有资产。
只是三十年前沈阳的一幕却深藏在他心中,时时如恶梦一般交缠着他,这段情景就是连妻儿也不敢说,数年前听到满人进了北京,施闰章一度绝望,后来皇帝御驾亲征,在淮安大捷的消息传来,施闰章才放下心来,今天听到朝廷重新收复了沈阳,再也压抑不下,这才当街痛哭。
或许正是压抑太久,加上又喝了一点酒,施闰章才把自己的隐秘尽数道出,说完以后,施闰章已经不胜酒力,伏案便睡。
“皇上,此人简直是狼心狗肺,先是只顾自己逃命,不顾妻儿已是不义,明明和满人有大仇却不思抵抗,反而隐姓埋名,逃往南方,又是不忠,此等不忠不义之辈,偏偏能发家致富,实在不公。”杨林愤然的道。
施闰章虽然说自己只是薄有资财,身上穿得也普通,不过,看到皇帝对此人感兴趣的样子,侍卫已经将此人打听了一遍,这个施闰章在京城拥有六家布庄,数十家粮店,何止是薄有资财,简直是一个大财主。
其余侍卫脸上也带有不屑之色,刚开始听说他是沈阳幸存下来汉人时的同情转为厌恶。
第四卷 黑幕下的南北议和 第三百二十四章 兵临武昌与先生回国
“清军这一次是要豁出去赌一把了!”
李汉等一行人才方登上船驶出码头没几分钟,武昌方向便响起了隆隆的炮声跟冲天的火光。
船上一行人登时脸色微变,即便是他自己也倒吸了一口气,没有想到清军是如何瞒过民军的眼线,在武昌悄然不查之下,已经打到了武昌的眼皮底下。
不过他们倒是不担心会在江面上会遇到什么危险,因为他们乘坐的这艘货船来自奥匈帝国,船上还悬挂着奥匈国旗,是他下午特别派人去寻来的,倒是不担心万一真遇上了什么清兵水师挑衅了。虽然随着海容、海琛、海筹等舰在九江反正之后,长江之上已经基本上没有清军的战舰了!
很快,船抵达了汉阳码头,登岸前他终于想明白了,清军能够神不知鬼不觉的出现在武昌附近,唯一的可能就是学他那般,得了洋人之助,才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抵达武昌附近!
如果真是如此,那,可就麻烦了!
才一登上汉阳码头,一行人便发现汉阳府知府李斌等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了!
原来这一次清军当真是要豁出去了,也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炮弹等不及,数十门几日都听不到声响的重炮重新怒吼了起来,射程甚至覆盖了小半个汉阳县城,没办法,李斌的知府行宅刚好就在射程之内,只能先行撤往码头处办公了!
“李帅,您可回来了,前线的战事十分不利,十里铺那边正在激烈交战,您刚从武昌回来那边怎么样了?怎么武昌那边也传来了炮声?”
李斌是河南信阳人。二十岁入湖北将弁学堂,毕业后任清军鄂军二十九标一营左队队官,因参加革命活动被革职。后加入日知会。1906年日知会被清政府破坏时,他遭逮捕。清按察使梁鼎芬鞭其背以逼供,他坚贞不屈,次年六月,移禁汉阳县监狱。在狱期间,以“上逸”为笔名撰文,鼓吹革命,刊于沔阳陈少武所办《通俗白话报》;并参加军队同盟会。辛亥武昌起义后出狱,被孙武任命为汉阳府知府。李汉倒是挺佩服这个年龄只比自己大了五六岁的汉子,二十七日眼看汉阳城就要被攻陷,整个汉阳民军走得只剩下胡玉珍跟第一协了,而军政府在汉阳的军政府机关之中,也只剩下他这位汉阳府知府还在留守县城。因此,自打二十七日夜抵达汉阳接管了汉阳防务之后,这汉阳府知府这么重要的位子,他也没有执意换人,依旧是李斌督管!
“亚东兄,祸事,当真是祸事!”
抹去方才站在船头吹得一脸水汽,李汉脸上苦笑着摇头,“我在船上时听武昌那边炮声是从花园山、凤凰山那边传来的,估计已经交起火来了……我去之前本来还担心清军耍诡计,趁机偷袭咱们,没想到这短短几日,清军竟然好像完成了补给一般,看样子,怕不是整个南北战场都打起来了!”
“这可如何是好?可如何是好?”
李斌跟着苦笑连连,“李帅,您懂军事,可知道这清人是从哪里过去的?汉口吗?蛇山炮营都在干什么?”
起风了,江风一吹身上有些湿的李汉感觉有些不适,连忙说道:“方才谁了些江风,我如今有些不适,走吧,咱们先回县城,边走边聊!”
码头附近的守军很快备好了快马,几人一同上马快行,李斌也跟在一起会县城了。在马上他又问了同样的问题,显然十分关系武昌那边。
李汉无奈,只好把自己的想法跟他说了一下,“亚东兄,这一次恐怕是咱们给清军钻了个空子了。停战协议生效日是明天,方才我们正在宴会上时,突然有人来报清军突然从黄州方向出现,已经跟民军交上了火,甚至炮弹都能落在武昌城附近了。没错,清军的确用了些卑劣的手段,不过咱们有人欲要揪拿前往武昌参加宴会的清将时,却给洋人护住了。英人总领事葛福坚称清军没有违反停战协议,协议上的确写的是自明日也就是十二月二日南北停战。这个哑巴亏咱们必须要吃下来了!”
“荒谬……”
李斌气得面皮发紫,不过却没奈何。
他继续道:“洋人何止无耻,这简直就是在拉偏架”,他摇了摇头,“京汉铁路湖北境内段大半在我手中,北方信阳总调度站处,我的手下士兵也在跟清军交战,安徽李都督(李烈钧,只做了几天)控制了安庆等几府,北边虽然还在清廷手中,但是短时间之内是根本没有能力运送这么多的炮弹、军资赶到汉口的。哼,清军的军资哪里来的?还不是从租界弄来的,洋人……洋人每一个好东西,我怀疑洋人甚至动用了货船,直接帮助清廷运送士兵瞒过民军眼线过江。哎,为今之计,咱们也只能相信我们的战士能够应付的清军的拼死反扑了,这一夜……很快就过去的!”
李斌气得说不出话来了,他也没了再说下去的念头。
两人赶到城中,才发现局势可能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凶险。李东来坐镇城中居中调度,在他赶到的时候,从各处传来的战报都递到了他面前。匆忙翻看了一遍之后,李汉才发现,还是小瞧了老袁的手段了。
琴台,二十九晚他们才借着清军守军不备,从清军手中夺回来的阵地。本来这一处阵地已经距离清军的防线太近,给他移交给了宜昌一协驻守。之前他也派人过去通知了宜昌守军,守军统制也的确督促下面加紧了些戒备,谁料到最终却还是在清军发动突袭之后,一个协约莫两千守军竟然只坚守了不足半个小时,就在清军重炮的火力覆盖之下损失过半,甚至连协统跟指挥处都被连锅端了老窝,一发炮弹稳稳的击中了宜昌援军的指挥部。宜昌援军到底训练还不如鄂中的军队,在失去了指挥之后,结果仅仅坚守了半个小时不到,就给奋勇而来的清军攻陷了琴台,被迫往后撤离,已经跟后面的徐家湾处,已经被驻守在那里的第九标标统段金标吸纳,补充到第九标的编制之中去了!
清军今晚的攻势十分凶猛,不仅从十里铺、徐家湾等一线集中了三个协的优势兵力强攻,数十门大炮不间断的往第九标、第十标还有胡玉珍的第一协驻守阵地轰去,晚一些时候,他又收到了来自黄陂县孙国安的求援信,言到约莫四千左右的清军强攻黄陂,似乎有打算经黄陂绕过他用近三个炮营加近百挺机枪搭建的坚固阵线。河南混成协因为重武器不足,加上人员只有一千多人,估计很难守住黄陂县城!
对此,李汉只派人飞马送去一封简短的信——坚守!
战事一直持续到凌晨时分方才停止,第九标、第十标损失不小,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四百多士兵阵亡、受伤七百多人。枪炮声息去之后,他派人前去询问了一下熊秉坤,算上宜昌援军跟熊秉坤的第五协,这一晚民军付出了近三千死伤,丢失了琴台一处跟大半个黄陂县,不过却最终保住了汉阳的不失,也不算完全失败!
说起来清军到底还是对洋人有些畏惧,至少他们虽然钻了空子,打了民军一个措手不及。不过租界区十二点的钟声响过之后没多久,从黄陂到汉阳、再到武昌,来自清军的战火逐渐的息去了。
李汉这一夜都没合眼,带上一队参谋军干到处视察了各地的战线之后,命令连夜征召了两千民夫连夜加固各处城防,在他的记忆之中,清军跟民军的谈判一直都是在打打停停之中度过的,不过因为当时老袁心中已经确定了要推倒满清这棵大树,因此战事倒是以充场面跟威吓居多,不过他还是要小心戒备一番,以免再给清军留下可趁之机!
还好,战事至此算是彻底结束了。临近二日的黎明时分,他在汉阳接到了从应城转过来的电报,交代的是河南的战事。河南那边有好有坏,好消息是,在五路大军的围攻之下,王士珍最终还是撤离了信阳往开封方向撤去了,季雨霖率第六协接管了已经被破坏的不成样子的信阳。而第一个坏消息则是清军是主动撤离的,只在五路大军的合围之下付出了不足三千人的牺牲,却带走了慢慢的数十车皮的物资;第二个坏消息则是河南大都督张钟瑞在自己的军务总顾问——原陆军二十九协协统应龙翔的要求下,接到了来自应城的警告之后却没做准备,原来那应龙翔已经秘密投效了袁世凯,结果给第十协攻破了开封府,曹锟等已经往开封府集合,王士珍北上开封府之后,河南省内的清军新军总数将突破一万五。
第二日一早汉阳这边便派人赶往武昌打探情况,探子回来之后,正在李汉处询问昨晚各处战损情况的熊秉坤当下脸都黑了。
昨晚清军果然是乘坐洋人货船渡江,避开了民军的耳目悄悄潜伏入了武昌府内偏僻县乡镇聚集,战起之后清军纠结近百门大炮炮击黄鹤山、凤凰山等民军阵地,至清晨时一度攻占黄鹤山,占去了洪山、凤凰山等地区,并且一部分清军已经攻入了武昌城中,虽然只占去了东北角一处,却委实吓坏了不少人。
这不,自昨天晚上,军政府就找不到大都督黎元洪的身影了,却是避往武昌郊区王家店。不仅如此,炮声响起之后,不少刚刚抵达湖北的各省代表也慌了神,据说有不少人已经不顾军政府的挽留,踏上了货轮之中,看样子,是准备往南京或者上海赶去!
现在城中负责指挥的是蒋翊武跟吴兆麟,孙武也没了影子、不知道是逃走了,还是在昨晚受了伤。
不过虽说愤怒清军突然发动的袭击战,不过在洋人出面调停之后,民军跟清军还是以如今各自占领的地区勘测,划定了几处隔离带,看样子是准备熄火了!
当然十二月二日并不都是坏事儿,也是在这一日下午时分,上海吴淞码头。
随着一声汽笛的长鸣,在引水船的带领下,一艘白色的欧洲轮船缓缓的驶了进来。吴淞码头已经被鲜花彩带装饰满了。码头边,赫然还站着数百个军服整齐的新兵们,排成两列,个个面上激动的红彤彤的,不过头却高高的抬起,看上去格外神武。军官们都马靴铮亮,佩带的军刀碰得互相叮当作响。码头上挤满了人群,各色各等的人物都有。黄浦江上的轮船,甚至包括一些外国军舰,都升起了彩旗。
站在码头上等候的人更是充满了大人物,从武汉回来的黄兴、宋教仁,从香港赶来的伍廷芳,沪督陈其美,青洪帮大佬一众租界的各国领事,以及各省赴沪协议成立中国民国临时政府的代表等等等等……
当轮船甲板上一个穿着黑色西服,戴着礼帽的中年男子走到舷侧的时候,码头就象突然点燃了什么一样,爆发出了巨大的欢呼声。帽子,彩带都飞舞了起来,镁光灯隔得远远的就啪嚓连闪。整个吴淞码头,就象疯狂了一样。
1911年12月2日,同盟会总理孙文先生经过欧洲-南洋-香港-广州等地暂留之后回到国内,这是他被通缉十年以来第一次回国。虽然他在欧洲争取列强承认的活动中一无所获,但是整个南中国,仍然为他的回来而疯狂。
当天先生就召开了记者招待会:“余此次归国,就为组织一共和的新中华而来,现今全国二十三省已有十三省光复独立,苏省光复已在眼前,满清政府的未来趋势,已不待卜龟,我期待与北方有力人士,做开诚布公的谈判。共同为中华的复兴而努力。”
当记者好奇的问起先生这次回来带了多少军火,多少钱财时。先生微笑着回答:“余此次归国,无一件军火,亦无一块洋钱。所携带而来的,惟有革命精神而已!”
陈其美在门口焦急的等待,晚饭时间过了很久。才看见孙文和宋教仁两个人说笑着踱进了庭院。陈其美迎了上去:“先生,等你晚饭已经很久了,怎么和遁初兄去了这么久?”
孙文微笑道:“英士,真是抱歉。张季老特地设晚宴邀请我,季老是袁蔚亭的老师,对我们和北方居中联络,很有些用处。不能不去听听他对时局的意见,他硬要留饭,所以就多谈了些时间。季老很客气,用他自己的马车把我们送回来了。克强呢?”
陈其美扶着孙中山朝里面走,看他面色微有些红润,知道已经喝过了酒,勉强笑道:“克翁从武汉回来就身体一直不好,早早就休息了。克翁最近情绪不是很好,他说明日和先生谈上一天。”
他迟疑了一下,看宋教仁对他微微点头示意,压低了声音,对孙文道:“先生,你最好还是去看看克翁吧,从湖北回来之后他不是一个人喝闷酒,就是把自己关屋子里,宫崎先生去拜访他,都吃了个闭门羹,回来跟我提到,克翁有心事!”
孙文诧异了一下:“怎么了,连宫崎先生都吃了闭门羹,克强这一次看来真是有心事了,你给我说说,可是湖北那边发生了什么事情了?”
两人口中的宫崎先生不是旁人,正是宫崎寅藏,又名宫崎滔天,是日本“大陆浪人”中少见的“异类”,孙文的日本好友。也是远东最早的社会主义学者,少有的投身中国革命而不是为日本政府工作的几人之一。孙文甚至曾在后世在他去世时称其为中国革命之父,言道早年若不是他从中出力甚多,加上孙黄当年争夺同盟会领导权时也是他从中代为引导,甚至可能就没有了后来的同盟会!
正因为如此,那宫崎滔天不但是孙文的至交好友,也是黄兴的日本好友,连他都吃了闭门羹,可见黄兴这次是真有什么心事了!
这时,因为江浙联军联手拿下了南京,中华民国的临时政府所在地虽然还未公认,但是却依旧被默认为‘南京’了。因为跟黎元洪争夺临时政府所在地,结果导致上海错失此机会的陈其美对于湖北怨言极深,自然娓娓道来,把湖北省内的乱局,还有外围组织共进会夺权、黎元洪趁机夺取鄂督,清军攻进了武昌。甚至荆楚镇守使李汉派兵入川夺权的事情都给倒了出来,就这么站在那里说了十几分钟,才有些意犹未尽的道:“湖北局势复杂,鱼龙混杂也不过如此,其中有我等真心革命之士,也混入了不少非是一心革命之人。有这些败类,湖北局势便一日不但安稳,如何能够集中力量对付南下的清军?”
孙文静静的听着,并没有插话,不过他却看到了一旁宋教仁几次想要开口,不过都忍住了没打断陈其美的话。只是到了最后才微微一笑:“没想到我才回国,这湖北就乱成这个样子了。孙武、孙文,呵呵,他也算是首义之大功臣,便让他用我名字扯面大旗如何。你看,我这个当事人不都没在乎多出一个本家兄弟吗?不过这黎元洪既然投靠了革命,昨日不是同志,今日会是同志,今日不是,明日也有可能是的……咱们这革命可还未成功,革命革命,要革掉的满清鞑子政府都还在,现在正是要团结一切力量的时候。不过,那李易之,我对他好奇得很,总是要见上一见的。你看,我在海外到处跑,也没拉到多少赞助,可是人家不是也有咱们海外侨胞资助。看来回头我得去跟他拜师求求指点,看看如何才能把咱们在海外的影响发展壮大吗?”
陈其美一下愣住:“先生,这是……”
孙文活动活动有些麻木的腿脚道:“我今天很累,明天还要见客,先去休息了。”
看着孙文摆摆手就走了开去,陈英士在后面跌足长叹:“先生就是好心!”
宋教仁跟他并不熟,因此打个招呼之后,就跟在孙文后面离开了!
第四卷 帝国东升 第377章 迁移
看着呼呼大睡的施闰章,一名侍卫气不过的道:“皇上,要不要通知锦衣卫,查一查此人的逃军之罪?”
“算了吧,人孰能无过,他已经忏悔了三十年,这个惩罚已经够了。”王福摇了摇头道。
施闰章虽然出身军户,只是已考取童生,严格来说并非逃军,他的悲剧并非个人可以挽回,而是当时的大明整体出了问题,否则单凭满人区区数十万人如何敢起兵反明,若非自己,最终还席卷了整个中国。何况已经过了三十年,再追究毫无意义。
“便宜他了。”向皇帝建议的侍卫悻悻的道。
沈阳的收复,对于京城的大多数百姓来说又是一件高兴之事,虽然年初皇帝御驾凯旋后,满人已经不足为患,不过,满人毕竟为祸了大明三十余年,连大明京城都被其占据了五年之久,整个江南一度人心惶惶,如今满人如同丧狗之犬,百姓心中顿时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当皇帝一行从酒楼出来时,大街上陆续响起了鞭炮之声,官府所贴文告的地方拥得人山人满,识字的秀才将文告上的字念出来,每念一遍,便传来一阵阵叫好之声,更有不少人直接守在发行邸报的书局门外,等待最新一期的邸报出来,按照以往的规矩,朝廷取得这样的大捷,最迟第二天邸报就会进行详细刊登出来,许多人看文告不过瘾,更想第一时间看到邸报,才会来得书局门外等待,当然,大多数人不会亲自来,多是派一个仆人守着。
大街上多是欢笑声,偶尔也有哭泣声,不过,这哭泣声多是喜极而泪,六年前,整个北方沦陷,许多北方汉人南逃,随着北方收复,一些北人开始重返家园,只是京城里依然还有不少北人,他们或是在京城已经扎根,不愿返回,或是对满人的威胁还心有余悸,暂时想等等看,如今大明连沈阳也收复,疑虑顿去,若不是此时天气转寒,恐怕马上就会掀起一股回乡潮。
这当然是朝廷乐意见到之事,江南地少人多,北方却是地多人少,年初刚回来之时皇帝已经发下诏令,鼓励汉人北迁,凡愿意北迁的汉人,不论原籍是否北方,朝庭一律可以发给壮年男子每人十五亩,妇女孩童十亩的耕地,三年内赋税全免,官府还可以赊欠种子和耕牛。
十五亩土地,虽然只能耕种一季,可是只要都开垦出来,即使是荒地也足够养活一个成人,何况现在所分的多是熟地,只是暂时荒废数年而已,随着耕种几年,熟地的产量只会越来越高,这一条对于原藉北方的汉人来说颇具吸引力,一大半人已经回乡,让北方多少恢复了一点元气。
只是对于原本是南方的汉人来说吸引力却不那么大,虽然南方大多数百姓家中加起来都不足十亩地,许多人要养活全家只能租种地主豪强的土地,承受高额的租税,只是故土难离,又担心满人还有卷土重来之机,即使是一些完全无地的纯粹佃户也不愿意移民,因此收效甚微。
若是光靠北方原本南迁的汉人迁移,北方根本不足予恢复元气,而且最重要的还起不到缓解南方人口压力的作用,对于下一步的减租减息颇为不利,王福当然要想办法解决。
最快的解决方法当然是象明初那样由朝廷强行下旨迁移,强行迁移无疑会引起一些不愿移民之人的怨气,虽然这怨气过不了数年即可平息,王福也不愿意如此简直处理,这只是最后的手段,最好还是吸引南方汉人主动迁移。
沈阳的收复无疑是一个契机,无论是北方汉人还是南方汉人,至少消除了安全上的顾忌,朝廷的政策对于南方一些无地或少地的佃户来说应当还有蛮大的吸引力,关键现在北方要进入冬季,不适合移民,否则现在朝廷就可以着手进行。
回到皇宫,王福马上负责邸报编写的官员找来,让其在明天的邸报上除了刊登沈阳收复的详细消息外,着重点还要放在宣传向北方移民的各种朝廷优惠政策和好处上。
负责邸报的官员是一名天启五年的进士,名叫余煌,绍兴人,曾官至侍读学士,崇祯时调任南京,嗟吒了十余年,甲申年,这些原先算贬摘南京的官员却抖了起来,当初余煌去负责邸报时许多同僚对余煌都持同情态度,本来吗,邸报只负责抄写一些朝廷的政令和兵事情况,发给各地的官员,实在没有什么作为。
只是余煌自己却高高兴兴的上任,他从皇帝先前利用邸报作出的各种宣传佩服之极,看到了邸报发展的机遇,这数年来,邸报的影响越来越大,先是由原先的不定期发行改为每五天固定发行,五天又改为四天,三天,最终定在二天,有时遇到特殊事件还要临时发行,若不是邸报发行日,等于连续三天都要发行。
邸报的受众也不限于各级官府,除了官府是勉费送外,普通民众也可以购买,这一下就将受众扩展了数千倍,虽然限于识字和财力的原因,邸报发行不可以扩大这么多,可是邸报由最初的一次数千份已经扩展到二十多万份了,上面一旦刊登某件事,数天之后影响就可以扩展到全国,如今已经不需要朝廷的资金,邸报在扣除各项成本之后还可以盈利,由于数次利用邸报宣传得当,为前线胜利立下功劳,余煌也连升数级,如今已是朝廷的三品大员,许多人转而对余煌羡慕不已。
受邸报的影响,一些商人也看到了机会,仿照邸报的式样创办报纸,刊登一些百姓喜闻乐见的消息,倒也取得了效果,只是目前发行量最大的江南报也只有二万余份,远不能和邸报的影响力相比。
对于商人发行的报纸,朝中不少大臣曾经上折要求皇帝下令取缔,有邸报的效果在,许多官员敏锐的感觉到报纸对人心的影响,当然不会放心这样的东西放在商人手中,在大臣看来顺理成章之事,这些折子却被皇帝压力,只是要求民间若是办报,必须向朝廷申请,报纸上的言论不得攻击朝廷即可,几家报纸这才生存了下来。
听到皇帝的吩咐,余煌马上心领神会,应道:“微臣遵旨。”
朝廷对北方移民的优惠政策虽然早已经在邸报上刊登过,只是眼下已经过去了半年,许多人已经快要忘记了,现在趁着收复沈阳时重提,无疑会取到更好的效果。
施闰章再醒来已时经是晚上酒楼快打烊的时间了,他是被伙计拍醒的,看到酒楼上的桌椅空空,施闰章晃了晃脑袋才记得下午之事,心中顿时一惊,他竟然糊里糊涂的把自己隐藏了三十年的隐秘讲了出来,不过,马上又释然,双方只是萍水相逢,说不定一辈子再无见面的机会,讲出来又如何。
若是他知道下午自己倾诉的对象是大明皇帝时,不知道会不会吓得半死,回到家中时,放下心思的施闰章显得神采飞扬,就连家中的下人也感觉得到,倒是被妻子狠狠的埋怨了一通,不该这么晚回家。
若是以往,施闰章必定会反驳上几句,这一次,施闰章对妻子的埋怨一直笑呵呵应对,差点让施氏以为自己的丈夫换了一个人。
第二天,施闰章也派仆人第一时间将朝廷发行的邸报买了回来,将那篇明军收复沈阳的消息反复看了数遍之后,目光才转到其他消息上,当看到朝廷对北方移民的优惠政策时,他的心中突然一动,涌起了一股不可遏止的念头,回家,回沈阳去。
“你疯了,好好的江南不待,去沈阳干什么?”当他把这个想法一透露,妻子脸上全是不可思议之色。
施氏是江南人,尽管她知道丈夫以前老家是在沈阳,可是施家在南京已是大户,若是去沈阳,那些店铺恐怕只有变卖了事,放弃江南的一切去沈阳,在施氏看来,丈夫确实是疯了。
不但施氏反对,施闰章的几名儿子更是强烈反对,他的儿子都是在江南长大,当然不愿意去北方,何况还是刚刚才收复的沈阳,无奈施闰章铁了心,即使是全家反对也无用,在施闰章的坚持下,施家不得不准备向北迁移的事宜。
施家家大业大,要迁移并不是短时间能够成行,何况现在是冬季,他深知北方的寒冷,肯定要等到开春才能动身,趁着这段时间,他需要将各种店铺、田地变现,挑选愿意随同前往北方的仆人,准备车马和各种物资。
施家要迁往北方的消息传开,与施家有关系之人全都感觉到不可思议,不过,也有不少粮布商人暗暗高兴,走了施家,不但少了一个竞争对手,而且可以趁势压价将施家的各种店铺盘下来,扩大自己的生意。
施家的各处店铺和田地以极快的速度变现,让一些人失望的是,虽然随着江南粮价的走低,田价狠狠的压了一把,施家出售的店铺价格却极高,今年南京的商人可以说是过得最好的一年,八九月份期间,几乎每家都是日进斗金,谁也不愿错过扩大生意的机会,几乎是疯抢着将施家的店铺买下,稍微迟疑,根本买不到,倒是让施闰章几名不愿意迁移的儿女稍作安慰。
第四卷 黑幕下的南北议和 第三百二十五章 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