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定军山吗,怎么夏侯渊现在就挂了,三国这场大戏现在才开始好不好?
哀哉,夏侯妙才,这就是命啊!你跑得太快了,三日五百,六日一千,这哪里是在行军,简直是在一路冲进鬼门关啊。
孙策一边替夏侯渊惋惜,一边下令清理战场。夏侯渊急行军三百余里,将士疲惫已极,突遭重创,连逃命都没力气,纷纷投降。夕阳落下地平线的时候,基本战果出来了,夏侯渊战死,赵宠投降,他们所领的三千将士除了逃走数十人之外,不是阵亡就是被俘,全军覆没。
孙策让韩当押着赵宠,带着夏侯渊的首级和几面旌旗赶往襄阳,然后将典韦叫了面前。他命人松了绑,将典韦的铁戟还给他,提着典韦的长刀,甩了个刀花。
“典君,我给你一个机会。我们再打一场,兵器、拳脚任你选。你赢了,去留自便。你输了,跟着我,做我的贴身卫士,有我一口吃的,就有你一口。”
第082章 太极刀
虽然生擒了典韦,但孙策却不太明白是怎么赢的。
穿越乱世,有个号称江东猛虎的老爹,又是以武功闻名的小霸王,孙策知道自己不可能脱离战场,他这一辈子注定要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渡过,有一身好武功无疑会让自己增加几分存活率。所以从一开始,他就不敢放松,每天辛苦习武,甚至去练广场舞版太极拳。
但是,到目前为止,真正与人生死相搏,这是第一次。
虽说场面不太好看,不仅没有传说中的大战三百回合,而且被典韦一个回合就打下了马,但他终究是最后的胜利者。一个回合夺戟,一个回合放倒典韦这样的猛人,不管谁来说,都不得不承认他这个战绩可圈可点。
问题是,他不知道是怎么赢的。怎么就夺了典韦的铁戟,怎么就将典韦打趴下了,他一点眉目也没有,只能依稀的觉得跟他的广场舞版太极拳有关。因为和典韦相比,他唯一的优势可能就是这一点。论力气,他虽然也算是膂力过人,但肯定不会比典韦强。
有人说过,太极重意不重招,难道我真的无师自通,领悟了太极拳借力打力的绝招?
他不清楚,所以要借典韦来验证一下。平时也和林风、北斗枫等人对练,但这两人一来不敢对他下重手,二来实力也不如他,不可能逼他全力以赴,那种感觉出不来,只有与典韦交手才能达到这个目的。有了之前的经验,他清楚他们的实力应该在伯仲之间。
典韦揉着被捆得发麻的手臂,瞪着大牛眼,看了孙策好一会儿。
“我饿了,没力气。”
孙策早有准备,挥挥手,让人拿来了食物,有酒有肉。典韦也不客气,坐下就吃。他也不用筷子,也不用刀,就用两只手,粗大的骨头被他一折就断,一捏就碎,一大盆肉眨眼间就被他吃得干干净净,汤水淋漓。一觥酒也被他像饮牛般鲸吸而尽,看得林风等人目瞪口呆,平添几分担忧。
食量大,通常意味着体力好。再看他这副无所畏惧的模样,胆气也绝非常人可比。万一这货手下没轻没重,伤了孙策怎么办?
面对林风提醒的目光,孙策不动声色地点点头。
“要不要休息一下再打?刚吃完,你未必能尽全力。”
“不妨事。”典韦站了起来,在衣服上蹭去双手上的油渍,握紧双戟,互相一磕。“当”的一声,双戟发出清脆的撞击声,火星四溅。林风等人看得直皱眉,孙策也皱了眉,却说道:“你这戟虽然重,却不够坚韧,称不得上品。若是跟了我,我为你打一对好戟。”
典韦嗡声嗡气地说道:“等你打赢我再说吧。”
“好。”孙策也不客气,提起刀,走出大帐,来到帐前的空地上。典韦提着双戟,来到孙策面前站定,上下打量着孙策,摆开了架势。虽然没说话,但孙策还是感觉到了那种无法用言语表明的气势。
这是杀过人,而且是杀过很多人才能养成的气势。如果史书记载无误,典韦出门卑微,他能够青史留名纯属意外。如果不是曹操遇到吕布那种强敌,如果不是当时情况窘迫,只能招募敢死队,典韦很可能一辈子默默无闻。人们常把他和许褚相比,可实际上,他的出身根本不能和许褚相提并论。
许褚是豪强,典韦是贱民。许褚依附曹操时有百余虎士跟从,而典韦却是孤身一人。从襄阳豪强的反应来看,他要招纳许褚可能有一定难度,招纳典韦的难度相对小得多。
孙策收起了思绪,后挫半步,双手握刀,摆出了防守的架势。
汉代的刀以环首刀为主。环首刀有单手刀,也有双手刀,最长的刀甚至超过一人高,根本无法单刀握持。典韦的这把刀是单手刀,但他身材高大,用的刀也比普通的刀长大,孙策双手握持虽然有点紧,却不勉强,份量也刚刚好。
当然,孙策选用这把刀来对典韦的铁戟还有另外一个心思。汉代的炼铁技术正在即将突破的关口,炒钢术还没发明,用的铁还是以生铁为主,制刀可以反复叠打去除杂质,增加韧性,再进行淬火,提高刃部的硬度,制成所谓的百炼钢。典韦的这把长刀就是这样的钢刀,粗粗估计,应该是三十炼。
可铁戟没办法叠打,只能铸造,强度、韧性都要差不少。
典韦以力量称雄,戟刃可以不用太锋利,但戟枝韧性不足却是致命缺陷。与普通人交手,他优势明显,不会有这样的担心,可是与力气相近的人交手,这些差距却会有很大的影响。
细节决定成败,即使只是比试,孙策也不敢掉以轻心。
典韦不会知道孙策有这么多心思,他被孙策的气势吸引住了。孙策不像他见过的那些游侠儿杀气外露,配上他俊朗的相貌,看起来甚至太过精致,但他那看似文弱的气势却藏着强大的力量,就像高山一样让人仰视,像深渊一样让人心生寒意。再想到他那诡异的武功,典韦不敢有任何轻视之心。
典韦举起双戟,再次轻轻敲击,绕着孙策转起了圈。孙策一动不动,连眼皮都垂下了。
典韦转到孙策左侧,突然迈步上前,身体微侧,左手戟捣向孙策耳朵,右手戟抡圆,带着风声劈向孙策的腰。一对沉重的铁戟在他手中轻若无物,挥洒如意。一明一暗,一横一顺,看似简单,却配合得天衣无缝。戟未到,气势已经弥漫开来,将孙策笼罩在其中。
北斗枫眼睛一亮,连连点头。“这莽汉,厉害!”
林风瞪圆了眼睛,屏住了呼吸。
话音未落,只见孙策突然转身,手中长刀划出一首弧光,转向典韦左手的铁戟。他的身形并不快,却恰到好处的避开了典韦左手的铁戟,又跳出了典韦右手铁戟的攻击范围。典韦一见,立刻抽手变招,拧腰转身,准备利用身体旋转带来的力量,用右手铁戟砸向孙策后背。
但是他慢了一点,孙策手中的长刀贴着他的左手戟滑了刀来,顺着他的肩膀滑了上去,在他的咽喉处停下,冰凉的刀锋贴着他的脖子,刀尖直指典韦的右臂。如果典韦不收手,没等他的右手戟砸中孙策,右臂先要被刀尖戳穿。
典韦吓出一身冷汗,硬生生停住了右手铁戟,眼神惊恐地看着孙策。
“校……校尉,你……你这是什么刀法?”
孙策收刀,沉思片刻,嘴角微微挑起,轻轻吐出两个字:“太极!”
第083章 名将的起点
孙策想借典韦的强大搞清楚自己的武功究竟算什么档次,结果并不如意。他是胜了典韦,但此刻的典韦并不是战场上的典韦。他的杀气还在,但情况不同,他的反应判若两人,只是他自己没有意识到而已。如果在战场上,是不可能有空间让典韦绕到他的侧面发起攻击的,看似很细微的区别却决定了战场和游场的性质不同。
所以虽然典韦对孙策的武功佩服得五体投地,完美的履行了烘托孙策光辉形象的任务,但孙策还是很怨念。他逼着典韦一战再战,直到用典韦的刀将典韦的一对铁戟砍成了柴火棍才罢休。
典韦再一次对孙策的眼光表示臣服。孙策一开始说他这对戟不行时,他还不服,现在算是服了。刀和戟都是一个铁匠打的,但戟被刀砍得七零八落,刀却只是崩了几个口子,足以证明孙策在辨别兵器的眼力比他的武功更加出神入化。
辨器是一门很神奇的学问,只有那些学问渊博、见多识广的智者才会。典韦只是听说过,却没亲眼见过来。如今终于见到了,而且是一个年方十六七的少年,更兼武功超群,这让他不能不表示一下崇拜。
对典韦的崇拜,孙策表示很无语。他懂个屁的辨器,他只是对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有一定的了解而已。
典韦的出现让孙策对神奇武功的幻想进一步破灭,却不代表典韦没有价值。作为很小就在江湖上讨生活的游侠儿,无数次的生死搏杀决定了他的武功不会有任何花哨,全都是最实用的招法,而他的个人天赋也真是好。力气大固然难得,但能将双戟、长刀用得这么好却不仅仅是力气大就能实现的。俗话说得好,单刀看手,双刀看走,双手持兵而斗比单手持兵难得多,典韦没有拜过名师,全凭自己悟,这足以说明他在武功一道上天赋过人。
他的短板是家境带来的,没学问,理论空白,也没有足够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去拜访有传承的武者。
孙策也不是名师,但他可以提供理论,还有一个武功同样精湛,经验却更加丰富的老爹,把各方面的条件集合起来,他有可能让典韦的武功提升一个境界。
“给我三年时间,让你脱胎换骨,成为一代宗师。”孙策拍着典韦的肩膀,一本正经的说道。神情很牛逼,但姿势有些尬。他身高近八尺,已经比普通人高不少,典韦却比他还要高半头,足足有八尺七寸,这拍肩膀的姿势就有点费力。
“喏。”典韦躬身领命,弯腰九十度,好让孙策拍得顺手些。
“你们……”孙策指指林风和北斗枫。“和他交手,打赢了,继续做你们的队长,打输了,他做队长。”
林风和北斗枫互相看了一眼,不约而同的翻了个白眼。他们在战场已经和典韦交过手,北斗枫撑了两招,林风好一点,撑了三招。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他们知道自己不是典韦的对手,再找也是自找没趣。只是孙策让一个刚刚投降的勇士做亲卫,而且要让他负责亲卫营,这未免有些草率。
林风不动声色的提醒道:“校尉,我们承认不是他的对手,可是他刚来,是不是熟悉一下情况再说?”
孙策明白林风的意思,点点头。“也好。这样吧,典君,从现在开始,你跟在我身边。”
典韦感激不已。他只是没读过书,人又不笨,岂能听不出林风的言外之意。但孙策坚持让他留在身边,这份气度就足以让他感动。他在赵宠麾下战斗了那么久,赵宠一直把他当力士看待,让他掌旗,也没说让他统率亲卫营。孙策一见面就让他做贴身亲卫,差距太大了。
“愿为校尉效犬马之劳。”典韦单腿跪倒在地,双手握拳,举过头顶。
林风见状,只好耸了耸肩,和北斗枫交换了一个既欣慰又有些失落的眼神。孙策有气度是好事,可是被一个新人压倒,他们多少有些郁闷。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谁没点虚荣心。但典韦的实力放在这儿,他们根本打不赢,不服也只能忍着。
战后的战场清理是一个很繁琐的活,不仅大量的物资要整理,尸体、血迹也要清理掉,要不然尸体腐烂会引发疫情。南阳、襄阳都是孙策要打造成根据地的地方,他可不希望发生大疫。敌方士卒的尸体就地掩埋,已方将士的尸体还要带回去,尽可能地回原籍安葬。汉人信仰落叶归根,即使战死他乡,只要有可能都要送回原籍安葬,这样才能入土为安。
除此之外,受伤士卒的伤口也要及时处理。对孙策来说,掩埋尸体之类的活不需要他去干,但巡视伤员却必须亲力亲为。这是离营之前老爹孙坚再三叮嘱的事,周瑜也特意提醒过他。要成名将,这些细节都不能疏忽,没有一个人愿意为高高在上的人卖命,只有与士卒打成一片的人才能够得到将士拥护。最著名的例子当然是吴起为受伤战士吸疽,那可不是说了玩玩的,当然真正能做到的人也屈指可数。
但实事求是的说,伤兵营真不是人呆的地方。不仅满地血污,随处可见鲜血淋漓的伤口,耳朵听到的全是痛苦的呻吟和哀嚎,那浓烈得让人想吐的血腥味就难以忍受。孙策之前就暗自吐槽这个时代的军营像猪圈,现在才知道,和伤兵营比起来,和平时期的军营已经算是很整洁了。
难怪魏晋时期的名士看不起武人,即使统兵打仗也不肯屈尊,这和他们吟风弄月的优雅的确相去太远。当然了,这也决定了他们很难成为名将,也很少能打胜仗。
站在一个腿断了却不得不走路,走一步就痛得狂吼的伤员面前,孙策强忍着心中翻涌的呕吐感,蹲了下来,打量了一下草草包扎的伤口,叫来了军中的医匠。
“为什么不上夹板?”
“夹……板?”医匠一脸懵逼。
孙策愣了片刻,这才想起来夹板虽然很简单,可这时候还真没有,至少说不普遍,要到一百多年后葛洪才把这种手法记进医书。这个时代知识传播渠道不通畅,除了儒家经典之外,其他学问受的关注有限,像夹板这样的小事,儒生们是不会有兴趣去记载的。
“你坐下。”孙策示意受伤的士卒。
士卒有点紧张,典韦上前,单手挟着他,将他带到一旁的土墩上坐下。孙策让人取来几片竹片,用随身带的匕首削平,又让医匠将断腿纠正好,用竹片夹住,再用布绑好。他以前接受过急救培训,但一直没实践过,此刻根据记忆来做,多少有点手忙脚乱。可是一旁的医匠和将士却看得津津有味,不管这个办法对伤势复原有没有好处,至少这个伤员不用拖着断腿走路了。
“把这个办法告诉所有人,不仅是医匠,将士们也要学,知道得越多越好。”孙策站起身来,环顾四周。“救一人,不仅是救一个勇士,更是挽救一个家庭。”
“喏!”将士们轰然应喏。
第084章 玲珑心
周瑜走进了中军大帐。
孙坚端坐在案前,眉开眼笑。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招手道:“公瑾,你来得正好。伯符刚刚送来捷报,他已经阵斩了夏侯渊,全歼了三千敌军,韩义公押着俘虏和缴获的旌旗,最多明天早上就能到。”
周瑜大喜,连忙接过军报。他知道孙策这一仗会胜,孙坚不仅给了他两倍于对手的精锐,还让韩当、黄盖两员有经验的战将配合,再加上刚刚崭露头角的黄忠,打败夏侯渊并不难,但是阵斩对方主将,全歼对手,这一仗赢得干净利落,很漂亮,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
看完军报,周瑜也为孙策高兴。从军报上看,指挥没问题,临阵降伏对方勇士虽然有点儿戏,却也符合孙家父子的禀性。正因为孙策抓住了典韦,才迫使赵宠不战而降,也使得孙策有足够的时间支援黄忠,包围夏侯渊,形成全歼的结果。
周瑜不完全赞同孙策的做法,但他自认换了他,未必能获得如此辉煌的战果。
“将军,虎父无犬子,伯符作战颇有将军之风。”周瑜将军报还给孙坚,不动声色地吹捧了一句,将孙策的功劳推到孙坚的头上。孙策一战成名是好事,因此引起孙坚猜忌,父子相疑,就得不偿失了。
孙坚大笑。“后生可畏,我相信你不比伯符弱。公瑾,你今天攻城的部署我看到了,不愧是世家子弟,可圈可点。”
“将军过奖了,是将军教导有方,是几位校尉、司马经验丰富,配合得好。”周瑜连忙客气了几句。孙坚让他代替孙策指挥攻城,一天时间大部分都在做攻城前的准备,他要做的就是部署各营就位,各司其职,还没有发生真正的战斗。能不能顺利的攻克襄阳,他其他并没有把握。
攻城不同于野战,哪怕他已经观摩过孙坚指挥攻击樊城的全过程。孙策大获全胜,在某种程度上也给他提高了门槛,他如果做得太差,岂不被人笑话。
周瑜心中升起一团火。
孙坚很兴奋,又发了一通感慨,这才收起笑容,话锋一转。“公瑾,夏侯渊部全军覆没,但曹操还在南阳。你说,我们应该驰援宛城吗?”
周瑜心知肚明。孙坚再把他当亲信看,也不可能专门叫他来听孙策的战绩。曹操突然出现在南阳境内,要不要驰援宛城,这才是孙坚最关心的问题。孙坚犹豫,说明他对袁术有心结,并不是外表看上去的那些君臣无间。但这是好事,一直以来,孙策和周瑜最担心的就是孙坚囿于大义,对袁术太死心眼。
谁都看得出来,袁术不是袁绍的对手,也不是一个明君。
周瑜沉思片刻,抬起头,目光清澈。“将军,南阳来的消息中,可曾提到要将军回援?”
孙坚摇摇头。袁术派人给他送来了消息,但是只告诉他曹操入境,却没有要他回援宛城。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拿捏不准,要让周瑜来参谋一下。
“将军统兵在外,虽说可以不受君命,但宛城比襄阳还要坚固,后将军麾下兵力比将军还要多,曹操又是孤军深入,在前锋全军覆没的情况下,他能攻破宛城吗?”
孙坚吐了一口气,欲言又止。周瑜见状,连忙问道:“将军有别的担心?”
孙坚站了起来,背着手,在帐内来回转了两圈,最后在地图前站定。“公瑾,曹操曾与后将军同游多年,对后将军的脾气非常清楚。曹操如果没有把握,他不会这么冒险。”
周瑜心里咯噔一下。他和孙策探讨天下大事时,就感觉到孙策对曹操非常重视。他对孙策的很多看法都表示认同,这一点却不敢苟同。到目前为止,除了光和元年协助皇甫嵩平定颍川黄巾,曹操没有提得上嘴的战绩。孙策又没见过他,凭什么认定曹操有用兵之能,而且评价那么高?
现在听孙坚这么说,周瑜忽然有些明白了。孙策的观点很可能来自孙坚。孙坚是讨董之战中唯一拥有胜绩的将军,他说曹操有实力,应该不会无中生有。
“将军,你觉得曹操会怎么做?”
“诱后将军出城。”孙坚转过身,目光闪烁。“后将军与袁本初不合,又任侠尚气,平生最受不得委屈。曹操对此非常清楚。他如果故意刺激后将军,后将军一怒之下出城交战,我担心……”
哀哉,夏侯妙才,这就是命啊!你跑得太快了,三日五百,六日一千,这哪里是在行军,简直是在一路冲进鬼门关啊。
孙策一边替夏侯渊惋惜,一边下令清理战场。夏侯渊急行军三百余里,将士疲惫已极,突遭重创,连逃命都没力气,纷纷投降。夕阳落下地平线的时候,基本战果出来了,夏侯渊战死,赵宠投降,他们所领的三千将士除了逃走数十人之外,不是阵亡就是被俘,全军覆没。
孙策让韩当押着赵宠,带着夏侯渊的首级和几面旌旗赶往襄阳,然后将典韦叫了面前。他命人松了绑,将典韦的铁戟还给他,提着典韦的长刀,甩了个刀花。
“典君,我给你一个机会。我们再打一场,兵器、拳脚任你选。你赢了,去留自便。你输了,跟着我,做我的贴身卫士,有我一口吃的,就有你一口。”
第082章 太极刀
虽然生擒了典韦,但孙策却不太明白是怎么赢的。
穿越乱世,有个号称江东猛虎的老爹,又是以武功闻名的小霸王,孙策知道自己不可能脱离战场,他这一辈子注定要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渡过,有一身好武功无疑会让自己增加几分存活率。所以从一开始,他就不敢放松,每天辛苦习武,甚至去练广场舞版太极拳。
但是,到目前为止,真正与人生死相搏,这是第一次。
虽说场面不太好看,不仅没有传说中的大战三百回合,而且被典韦一个回合就打下了马,但他终究是最后的胜利者。一个回合夺戟,一个回合放倒典韦这样的猛人,不管谁来说,都不得不承认他这个战绩可圈可点。
问题是,他不知道是怎么赢的。怎么就夺了典韦的铁戟,怎么就将典韦打趴下了,他一点眉目也没有,只能依稀的觉得跟他的广场舞版太极拳有关。因为和典韦相比,他唯一的优势可能就是这一点。论力气,他虽然也算是膂力过人,但肯定不会比典韦强。
有人说过,太极重意不重招,难道我真的无师自通,领悟了太极拳借力打力的绝招?
他不清楚,所以要借典韦来验证一下。平时也和林风、北斗枫等人对练,但这两人一来不敢对他下重手,二来实力也不如他,不可能逼他全力以赴,那种感觉出不来,只有与典韦交手才能达到这个目的。有了之前的经验,他清楚他们的实力应该在伯仲之间。
典韦揉着被捆得发麻的手臂,瞪着大牛眼,看了孙策好一会儿。
“我饿了,没力气。”
孙策早有准备,挥挥手,让人拿来了食物,有酒有肉。典韦也不客气,坐下就吃。他也不用筷子,也不用刀,就用两只手,粗大的骨头被他一折就断,一捏就碎,一大盆肉眨眼间就被他吃得干干净净,汤水淋漓。一觥酒也被他像饮牛般鲸吸而尽,看得林风等人目瞪口呆,平添几分担忧。
食量大,通常意味着体力好。再看他这副无所畏惧的模样,胆气也绝非常人可比。万一这货手下没轻没重,伤了孙策怎么办?
面对林风提醒的目光,孙策不动声色地点点头。
“要不要休息一下再打?刚吃完,你未必能尽全力。”
“不妨事。”典韦站了起来,在衣服上蹭去双手上的油渍,握紧双戟,互相一磕。“当”的一声,双戟发出清脆的撞击声,火星四溅。林风等人看得直皱眉,孙策也皱了眉,却说道:“你这戟虽然重,却不够坚韧,称不得上品。若是跟了我,我为你打一对好戟。”
典韦嗡声嗡气地说道:“等你打赢我再说吧。”
“好。”孙策也不客气,提起刀,走出大帐,来到帐前的空地上。典韦提着双戟,来到孙策面前站定,上下打量着孙策,摆开了架势。虽然没说话,但孙策还是感觉到了那种无法用言语表明的气势。
这是杀过人,而且是杀过很多人才能养成的气势。如果史书记载无误,典韦出门卑微,他能够青史留名纯属意外。如果不是曹操遇到吕布那种强敌,如果不是当时情况窘迫,只能招募敢死队,典韦很可能一辈子默默无闻。人们常把他和许褚相比,可实际上,他的出身根本不能和许褚相提并论。
许褚是豪强,典韦是贱民。许褚依附曹操时有百余虎士跟从,而典韦却是孤身一人。从襄阳豪强的反应来看,他要招纳许褚可能有一定难度,招纳典韦的难度相对小得多。
孙策收起了思绪,后挫半步,双手握刀,摆出了防守的架势。
汉代的刀以环首刀为主。环首刀有单手刀,也有双手刀,最长的刀甚至超过一人高,根本无法单刀握持。典韦的这把刀是单手刀,但他身材高大,用的刀也比普通的刀长大,孙策双手握持虽然有点紧,却不勉强,份量也刚刚好。
当然,孙策选用这把刀来对典韦的铁戟还有另外一个心思。汉代的炼铁技术正在即将突破的关口,炒钢术还没发明,用的铁还是以生铁为主,制刀可以反复叠打去除杂质,增加韧性,再进行淬火,提高刃部的硬度,制成所谓的百炼钢。典韦的这把长刀就是这样的钢刀,粗粗估计,应该是三十炼。
可铁戟没办法叠打,只能铸造,强度、韧性都要差不少。
典韦以力量称雄,戟刃可以不用太锋利,但戟枝韧性不足却是致命缺陷。与普通人交手,他优势明显,不会有这样的担心,可是与力气相近的人交手,这些差距却会有很大的影响。
细节决定成败,即使只是比试,孙策也不敢掉以轻心。
典韦不会知道孙策有这么多心思,他被孙策的气势吸引住了。孙策不像他见过的那些游侠儿杀气外露,配上他俊朗的相貌,看起来甚至太过精致,但他那看似文弱的气势却藏着强大的力量,就像高山一样让人仰视,像深渊一样让人心生寒意。再想到他那诡异的武功,典韦不敢有任何轻视之心。
典韦举起双戟,再次轻轻敲击,绕着孙策转起了圈。孙策一动不动,连眼皮都垂下了。
典韦转到孙策左侧,突然迈步上前,身体微侧,左手戟捣向孙策耳朵,右手戟抡圆,带着风声劈向孙策的腰。一对沉重的铁戟在他手中轻若无物,挥洒如意。一明一暗,一横一顺,看似简单,却配合得天衣无缝。戟未到,气势已经弥漫开来,将孙策笼罩在其中。
北斗枫眼睛一亮,连连点头。“这莽汉,厉害!”
林风瞪圆了眼睛,屏住了呼吸。
话音未落,只见孙策突然转身,手中长刀划出一首弧光,转向典韦左手的铁戟。他的身形并不快,却恰到好处的避开了典韦左手的铁戟,又跳出了典韦右手铁戟的攻击范围。典韦一见,立刻抽手变招,拧腰转身,准备利用身体旋转带来的力量,用右手铁戟砸向孙策后背。
但是他慢了一点,孙策手中的长刀贴着他的左手戟滑了刀来,顺着他的肩膀滑了上去,在他的咽喉处停下,冰凉的刀锋贴着他的脖子,刀尖直指典韦的右臂。如果典韦不收手,没等他的右手戟砸中孙策,右臂先要被刀尖戳穿。
典韦吓出一身冷汗,硬生生停住了右手铁戟,眼神惊恐地看着孙策。
“校……校尉,你……你这是什么刀法?”
孙策收刀,沉思片刻,嘴角微微挑起,轻轻吐出两个字:“太极!”
第083章 名将的起点
孙策想借典韦的强大搞清楚自己的武功究竟算什么档次,结果并不如意。他是胜了典韦,但此刻的典韦并不是战场上的典韦。他的杀气还在,但情况不同,他的反应判若两人,只是他自己没有意识到而已。如果在战场上,是不可能有空间让典韦绕到他的侧面发起攻击的,看似很细微的区别却决定了战场和游场的性质不同。
所以虽然典韦对孙策的武功佩服得五体投地,完美的履行了烘托孙策光辉形象的任务,但孙策还是很怨念。他逼着典韦一战再战,直到用典韦的刀将典韦的一对铁戟砍成了柴火棍才罢休。
典韦再一次对孙策的眼光表示臣服。孙策一开始说他这对戟不行时,他还不服,现在算是服了。刀和戟都是一个铁匠打的,但戟被刀砍得七零八落,刀却只是崩了几个口子,足以证明孙策在辨别兵器的眼力比他的武功更加出神入化。
辨器是一门很神奇的学问,只有那些学问渊博、见多识广的智者才会。典韦只是听说过,却没亲眼见过来。如今终于见到了,而且是一个年方十六七的少年,更兼武功超群,这让他不能不表示一下崇拜。
对典韦的崇拜,孙策表示很无语。他懂个屁的辨器,他只是对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有一定的了解而已。
典韦的出现让孙策对神奇武功的幻想进一步破灭,却不代表典韦没有价值。作为很小就在江湖上讨生活的游侠儿,无数次的生死搏杀决定了他的武功不会有任何花哨,全都是最实用的招法,而他的个人天赋也真是好。力气大固然难得,但能将双戟、长刀用得这么好却不仅仅是力气大就能实现的。俗话说得好,单刀看手,双刀看走,双手持兵而斗比单手持兵难得多,典韦没有拜过名师,全凭自己悟,这足以说明他在武功一道上天赋过人。
他的短板是家境带来的,没学问,理论空白,也没有足够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去拜访有传承的武者。
孙策也不是名师,但他可以提供理论,还有一个武功同样精湛,经验却更加丰富的老爹,把各方面的条件集合起来,他有可能让典韦的武功提升一个境界。
“给我三年时间,让你脱胎换骨,成为一代宗师。”孙策拍着典韦的肩膀,一本正经的说道。神情很牛逼,但姿势有些尬。他身高近八尺,已经比普通人高不少,典韦却比他还要高半头,足足有八尺七寸,这拍肩膀的姿势就有点费力。
“喏。”典韦躬身领命,弯腰九十度,好让孙策拍得顺手些。
“你们……”孙策指指林风和北斗枫。“和他交手,打赢了,继续做你们的队长,打输了,他做队长。”
林风和北斗枫互相看了一眼,不约而同的翻了个白眼。他们在战场已经和典韦交过手,北斗枫撑了两招,林风好一点,撑了三招。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他们知道自己不是典韦的对手,再找也是自找没趣。只是孙策让一个刚刚投降的勇士做亲卫,而且要让他负责亲卫营,这未免有些草率。
林风不动声色的提醒道:“校尉,我们承认不是他的对手,可是他刚来,是不是熟悉一下情况再说?”
孙策明白林风的意思,点点头。“也好。这样吧,典君,从现在开始,你跟在我身边。”
典韦感激不已。他只是没读过书,人又不笨,岂能听不出林风的言外之意。但孙策坚持让他留在身边,这份气度就足以让他感动。他在赵宠麾下战斗了那么久,赵宠一直把他当力士看待,让他掌旗,也没说让他统率亲卫营。孙策一见面就让他做贴身亲卫,差距太大了。
“愿为校尉效犬马之劳。”典韦单腿跪倒在地,双手握拳,举过头顶。
林风见状,只好耸了耸肩,和北斗枫交换了一个既欣慰又有些失落的眼神。孙策有气度是好事,可是被一个新人压倒,他们多少有些郁闷。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谁没点虚荣心。但典韦的实力放在这儿,他们根本打不赢,不服也只能忍着。
战后的战场清理是一个很繁琐的活,不仅大量的物资要整理,尸体、血迹也要清理掉,要不然尸体腐烂会引发疫情。南阳、襄阳都是孙策要打造成根据地的地方,他可不希望发生大疫。敌方士卒的尸体就地掩埋,已方将士的尸体还要带回去,尽可能地回原籍安葬。汉人信仰落叶归根,即使战死他乡,只要有可能都要送回原籍安葬,这样才能入土为安。
除此之外,受伤士卒的伤口也要及时处理。对孙策来说,掩埋尸体之类的活不需要他去干,但巡视伤员却必须亲力亲为。这是离营之前老爹孙坚再三叮嘱的事,周瑜也特意提醒过他。要成名将,这些细节都不能疏忽,没有一个人愿意为高高在上的人卖命,只有与士卒打成一片的人才能够得到将士拥护。最著名的例子当然是吴起为受伤战士吸疽,那可不是说了玩玩的,当然真正能做到的人也屈指可数。
但实事求是的说,伤兵营真不是人呆的地方。不仅满地血污,随处可见鲜血淋漓的伤口,耳朵听到的全是痛苦的呻吟和哀嚎,那浓烈得让人想吐的血腥味就难以忍受。孙策之前就暗自吐槽这个时代的军营像猪圈,现在才知道,和伤兵营比起来,和平时期的军营已经算是很整洁了。
难怪魏晋时期的名士看不起武人,即使统兵打仗也不肯屈尊,这和他们吟风弄月的优雅的确相去太远。当然了,这也决定了他们很难成为名将,也很少能打胜仗。
站在一个腿断了却不得不走路,走一步就痛得狂吼的伤员面前,孙策强忍着心中翻涌的呕吐感,蹲了下来,打量了一下草草包扎的伤口,叫来了军中的医匠。
“为什么不上夹板?”
“夹……板?”医匠一脸懵逼。
孙策愣了片刻,这才想起来夹板虽然很简单,可这时候还真没有,至少说不普遍,要到一百多年后葛洪才把这种手法记进医书。这个时代知识传播渠道不通畅,除了儒家经典之外,其他学问受的关注有限,像夹板这样的小事,儒生们是不会有兴趣去记载的。
“你坐下。”孙策示意受伤的士卒。
士卒有点紧张,典韦上前,单手挟着他,将他带到一旁的土墩上坐下。孙策让人取来几片竹片,用随身带的匕首削平,又让医匠将断腿纠正好,用竹片夹住,再用布绑好。他以前接受过急救培训,但一直没实践过,此刻根据记忆来做,多少有点手忙脚乱。可是一旁的医匠和将士却看得津津有味,不管这个办法对伤势复原有没有好处,至少这个伤员不用拖着断腿走路了。
“把这个办法告诉所有人,不仅是医匠,将士们也要学,知道得越多越好。”孙策站起身来,环顾四周。“救一人,不仅是救一个勇士,更是挽救一个家庭。”
“喏!”将士们轰然应喏。
第084章 玲珑心
周瑜走进了中军大帐。
孙坚端坐在案前,眉开眼笑。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招手道:“公瑾,你来得正好。伯符刚刚送来捷报,他已经阵斩了夏侯渊,全歼了三千敌军,韩义公押着俘虏和缴获的旌旗,最多明天早上就能到。”
周瑜大喜,连忙接过军报。他知道孙策这一仗会胜,孙坚不仅给了他两倍于对手的精锐,还让韩当、黄盖两员有经验的战将配合,再加上刚刚崭露头角的黄忠,打败夏侯渊并不难,但是阵斩对方主将,全歼对手,这一仗赢得干净利落,很漂亮,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
看完军报,周瑜也为孙策高兴。从军报上看,指挥没问题,临阵降伏对方勇士虽然有点儿戏,却也符合孙家父子的禀性。正因为孙策抓住了典韦,才迫使赵宠不战而降,也使得孙策有足够的时间支援黄忠,包围夏侯渊,形成全歼的结果。
周瑜不完全赞同孙策的做法,但他自认换了他,未必能获得如此辉煌的战果。
“将军,虎父无犬子,伯符作战颇有将军之风。”周瑜将军报还给孙坚,不动声色地吹捧了一句,将孙策的功劳推到孙坚的头上。孙策一战成名是好事,因此引起孙坚猜忌,父子相疑,就得不偿失了。
孙坚大笑。“后生可畏,我相信你不比伯符弱。公瑾,你今天攻城的部署我看到了,不愧是世家子弟,可圈可点。”
“将军过奖了,是将军教导有方,是几位校尉、司马经验丰富,配合得好。”周瑜连忙客气了几句。孙坚让他代替孙策指挥攻城,一天时间大部分都在做攻城前的准备,他要做的就是部署各营就位,各司其职,还没有发生真正的战斗。能不能顺利的攻克襄阳,他其他并没有把握。
攻城不同于野战,哪怕他已经观摩过孙坚指挥攻击樊城的全过程。孙策大获全胜,在某种程度上也给他提高了门槛,他如果做得太差,岂不被人笑话。
周瑜心中升起一团火。
孙坚很兴奋,又发了一通感慨,这才收起笑容,话锋一转。“公瑾,夏侯渊部全军覆没,但曹操还在南阳。你说,我们应该驰援宛城吗?”
周瑜心知肚明。孙坚再把他当亲信看,也不可能专门叫他来听孙策的战绩。曹操突然出现在南阳境内,要不要驰援宛城,这才是孙坚最关心的问题。孙坚犹豫,说明他对袁术有心结,并不是外表看上去的那些君臣无间。但这是好事,一直以来,孙策和周瑜最担心的就是孙坚囿于大义,对袁术太死心眼。
谁都看得出来,袁术不是袁绍的对手,也不是一个明君。
周瑜沉思片刻,抬起头,目光清澈。“将军,南阳来的消息中,可曾提到要将军回援?”
孙坚摇摇头。袁术派人给他送来了消息,但是只告诉他曹操入境,却没有要他回援宛城。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拿捏不准,要让周瑜来参谋一下。
“将军统兵在外,虽说可以不受君命,但宛城比襄阳还要坚固,后将军麾下兵力比将军还要多,曹操又是孤军深入,在前锋全军覆没的情况下,他能攻破宛城吗?”
孙坚吐了一口气,欲言又止。周瑜见状,连忙问道:“将军有别的担心?”
孙坚站了起来,背着手,在帐内来回转了两圈,最后在地图前站定。“公瑾,曹操曾与后将军同游多年,对后将军的脾气非常清楚。曹操如果没有把握,他不会这么冒险。”
周瑜心里咯噔一下。他和孙策探讨天下大事时,就感觉到孙策对曹操非常重视。他对孙策的很多看法都表示认同,这一点却不敢苟同。到目前为止,除了光和元年协助皇甫嵩平定颍川黄巾,曹操没有提得上嘴的战绩。孙策又没见过他,凭什么认定曹操有用兵之能,而且评价那么高?
现在听孙坚这么说,周瑜忽然有些明白了。孙策的观点很可能来自孙坚。孙坚是讨董之战中唯一拥有胜绩的将军,他说曹操有实力,应该不会无中生有。
“将军,你觉得曹操会怎么做?”
“诱后将军出城。”孙坚转过身,目光闪烁。“后将军与袁本初不合,又任侠尚气,平生最受不得委屈。曹操对此非常清楚。他如果故意刺激后将军,后将军一怒之下出城交战,我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