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康眉头紧皱,盯着孙策,半天才沉声道:“君侯眼中……有圣人吗?”
孙策不紧不慢地说道:“圣人也是人。孔子也好,孟子也罢,不管他们的品德如何高尚,不管他们的学说如何精妙,有一点无可否认,他们自己都没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对不对?”
“所以,君侯……”
孙策抬起手,示意陆康不要急。“陆公,我以前曾经说过,身为士,不仅要坐而论道,更要起而行道。不能行道,何以证明你论的道是真道?赵公著《孟子章句》,奉若圭臬,不容有一丝质疑。我行孟子之道,择其可行者而行之。你说我们哪个更像孟子之徒?”
陆康愣住了,抚着胡须沉吟良久,微微颌首。“君侯所言,高屋建瓴,振聋发聩,我明白了。”
第1854章 抛砖引玉
蹄声特特,铃声叮当,马车奔驰在平整宽阔的官道上,路旁的树影飞速向后倒退,连成一片淡淡的树影,与远处留着残雪的麦田衬映下,让赵岐不知不觉的放松下来。
他靠在宽大的凭几中,双手搭在几臂上。凭几包覆着丝帛,手感绵软光滑。
“季宁用心了。”赵岐一声轻叹,收回目光,看着对面的陆康,有些不安。陆康也是年过古稀的人了,又是郡学祭酒,还像个后生一样坐在他对面,为了他来回奔波几百里,盛意拳拳。“老朽受之有愧啊。”
“赵公千万别这么说。”陆康抚着胡须,哈哈大笑。“你可是身体力行孟子为士之道的名士,知行合一,天下仰慕。这次能来江东,鄙土幸甚。”
赵岐瞅瞅陆康,嘴角颤了颤。他抬起手臂,捻着雪白的长须,若有所思。“知行合一,这个词有意思。我记得吴侯曾说,为士者,不仅当知道,更当行道,是这个意思吧?”
“赵公以为如何?”
“好是好,只怕知易行难。”赵岐眼皮一抬,眼神有些复杂。“我老了,不知道哪一天就眼睛一闭,两腿一蹬,眼不见,心不烦。可是季宁啊,天下汹汹,奈何?”
陆康沉默了片刻。“赵公说的天下汹汹,我不能认同。至少我见到的江东是百姓安乐,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老有所养,幼有所育。”
赵岐苦笑了两声。“季宁,你也这么说?”
陆康郑重地点点头。“赵公,恕我直言,能行孟子为君之道的人莫吴侯莫属。朝廷眼中只有君,吴侯眼中却有民与社稷。你说的天下汹汹用于关中倒是很合适。我听说关中连布都专卖了,百姓穿不起衣服。粮食用于出征,百姓只能以野菜果腹。至于社稷,赵公,你真觉得朝廷引羌人入关是好事吗?”
赵岐连声叹息,几次张口欲言,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曾将《孟子章句》的书稿送给陆康,委托他印行天下,陆康对《孟子章句》的研究不亚于他,辩论实在没什么意义,除非他倚老卖老,强迫陆康低头。
这绝非他所愿,也没有意义。
见赵岐纠结,陆康又安慰道:“赵公,你也不必心急。吴侯虽然年轻,却非莽撞之人。有一点我敢保证,如果大战不可避免,他绝不是挑起战争的那个人。赵公既然来了,就在江东看看,然后再劝劝朝廷。”陆康笑了笑。“朝廷也在推行新政,只可惜似是而非,南橘北枳,赵公可以作为朝廷耳目,实地考察一番,再向朝廷进谏,也许能有所裨益。若朝廷也能行孟子之政,与吴侯志同道合,君臣各得其位,也许可以避免一场不必要的战事。”
赵岐沉默了片刻,无奈的点点头。“也只能如此了。”
马车继续向前飞驰。赵岐放下了心事,这才注意到马车的速度,随即又意识到马车虽然快,却非常平稳,不免有些惊讶,便问陆康。陆康顺势介绍起江东这几年的发展。这一带原本地势低洼,一到雨季便积水,孙策击降丹阳、会稽的山贼后,将俘虏迁到这里屯田,兴修水利,平整道路。这些路都是刚修的,比较平整,再加上这车也是最新款的车,两种优势加起来,才能如此平稳。
陆康指着车外大片大片的麦田告诉赵岐,这些麦田都是这几年的成果,冬天种麦,夏天种稻,一年两熟。因为规划得好,水利上下了功夫,不旱不涝,又用的是之前淤积了几百年的泥土,肥力很足,这两年收成喜人,郡县有了粮食,当初被迁来屯田的俘虏也能安居乐业,两全其美。
“赵公在江北时,可曾听说年前的冰冻?”
赵岐点点头。他的确听说了,新年之前,腊月二十左右,一场突如其来的冰冻几乎横扫中原。
“早在初平二年,吴侯还是白身时就曾说过,天气渐冷,非人力可抗,中原粮食歉收是必然,只有开发江南才是解决之道。从那时起,他就不遗余力的徙民过江,东至吴会,西至武陵,屯田积谷。赵公,这等见识可是一般人能有的?”
见陆康得意,赵岐心里酸溜溜的,忍不住讥道:“看来季宁对吴侯期望甚高啊。”
陆康哈哈一笑。“赵公,后生可畏。鄙郡有此后生,能行孟子仁政王道,我自然是欢喜的。”
赵岐翻了个白眼,很是无语。这江东人都什么德性,这么喜欢入我之室,持我之戈以伐我么?
……
正月末,荆州战区督周瑜、荆州刺史杜畿赶到秣陵,向孙策汇报工作。
孙策将所有的事推开,和周瑜、杜畿谈了两天。先是幽州,后是交州,周瑜原本的汉中攻略被耽搁了一年,年末又紧急赶到桂阳,准备接应孙坚,最后却证明是虚惊一场。
孙策心里有些过意不去,周瑜却很坦然。
孙策问周瑜、杜畿对当前形势的看法。天子西征意外成功,舆论转向,天子雄心勃勃,有联合州郡围攻中原之意,该如何对付?
听了孙策的问题,周瑜笑了,对杜畿说道:“伯侯,你是关中人,先说说关中的情况吧。”
杜畿点点头。“也好,我来抛砖引玉,先说说关中的情况。主公,据我所知,关中的形势虽然有所好转,却是虚火,形同回光返照,不值一提。天子引羌人入关,充实了关中人口,却也引发了不少冲突。羌人惯于游牧,不善农耕,风俗习惯都与关中不同,他们带来了不少牛羊,在关中放牧,践踏良田。各郡县本待严惩,羌人却聚众冲击郡府县寺,抢人砸官。朝廷有意笼络羌人,只能敷衍,关中民怨极大,不少人都打算迁居荆州,只是关塞封闭,不得自由。所谓人心思汉不过是那些不受羌人骚扰的官员罢了,普通百姓对朝廷可没什么好感。臣以为,没有三五年时间,朝廷无法安抚关中,仓促出征只会自取其咎。到于其他州郡,臣不觉得他们敢主动挑战,为朝廷前驱。”
孙策笑笑,看向周瑜。周瑜说道:“若是如伯侯所言,朝廷先安内,则主公可以高枕无忧。五年之后,就算天子能让汉羌各安其业,关中的户口也不足以与中原对抗。若朝廷欲借西征之势,贸然出关,亦非大碍,主公只需分部诸将,各守要塞,自可安卧。此二者,皆非臣所担心。”
“那你担心什么?”
“臣担心朝廷宠主公以不次之恩,待主公以不次之赏,召主公入关中主政。”
孙策很意外。
军谋处推演了不少结果,唯独没想到这个可能。天子西征大捷,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怎么可能认怂,为他加官晋爵,再让他去主政?就算稳妥起见,不仓促出征,也应该取杜畿之策,闭关殖谷,调和汉羌矛盾,积蓄实力。
但仔细一想,如果天子真的这么做了,那才真的可怕。
首先,他西征大捷,向天下展示了他的能力,又招权臣入朝主政,展示了他的胸怀和气度。既有能力,又有胸怀,堪称明君。君明臣贤,自然是大汉中兴有望,天下人的期望值自然而然的提高了,要远比天子西征大捷带来的希望更强烈。如此一来,孙策若是不肯入朝,就是违背天下人的意愿,成了祸乱天下的罪魁祸首,天子却没有任何责任。
其次,若孙策入朝主政,朝廷面临的问题就成了他的问题。首先是关中人口的问题,其次是州郡割据的问题。这两个问题都很棘手,而且对孙策本人不利。解决了关中的人口问题,朝廷的实力增加。解决州郡问题,首先要分解他自己的地盘,否则难以服众。对他来说,这是标准的损己利人。
最后,就算孙策手段高明,像王莽一样做一个权臣,慢慢蚀空朝廷,那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王莽篡汉用了多少年?更何况孙策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他既没有王莽那样的家族背景和学术背景,天子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孺子,有君臣之义在,孙策不能肆无忌惮,天子却可以慢慢积累力量,说不定哪天来个突袭,孙策就可能像梁冀、何进一样家破人亡。就算孙策不给天子机会,天子没有过失,他除了强行篡位,只能陪着天子慢慢变老。
总而言之,这个方案对天子最有利,对孙策却是风险重重,前途未卜。
“是公达的建议?”孙策看了一眼远处正和郭嘉看风景的荀攸,心中暗凛。
“还有子纲先生的意见。”
孙策点了点头。姜,果然还是老的辣。相比之下,军谋处的年轻人太多了,冲劲有余,老辣不足。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件事的意义并不在于天子会不会这么干——他还不至于无计可施,乖乖认命——而在张纮、荀攸的态度。若非铁了心要为他效力,他们大可以不说,静观其变。在这个时候,周瑜、杜畿、张纮、荀攸表明态度,对他来说意义重大。
“公瑾,金玉良言啊。”孙策欣慰地点点头。
第1855章 一举两得
郭嘉双手负在身后,拨弄着羽扇,脚步轻快,神采飞扬。一旁的荀攸拱着手,神情淡然,脚步虽不快,却也没被郭嘉落下,自有一番云淡风轻。刚刚吐绿的柳枝拂过他们的肩头,轻柔似水。
“公达,你觉得朝廷会怎么做?”
“朝中派系复杂,天子最后会听谁的,不好说。”荀攸淡淡地说道:“凉州秉金风之烈,好勇斗狠,尚武使气,也许会主动求战。”
郭嘉嘴角轻挑。“那不是更好,你有发挥的机会了。”
荀攸没理他,一声轻叹。“折腾了几年,最后还是凉州人执政。奉孝,你说我们当初是不是错了?”
“凉州人。”郭嘉沉吟了两句,笑容淡了。他放慢了脚步,回头看看荀攸。“你觉得凉州人能执政?”
“不好说啊。仅从兵权来看,凉州人已经是朝廷不可或缺的栋梁,杨阜、阎温等人都不是等闲之辈,更何况并州还有一个贾诩。奉孝啊,我着实有些担心。真要是……”他摇摇头。“这又是一个秦国啊。”
郭嘉转了转眼珠,又忍不住笑了。“那你大可放心,不会的。”
“你这么有信心?”
“我有信心。”郭嘉摇着羽扇,语重心长的说道:“公达,你的眼睛不能只盯着面前的对手,更应该看看自己身后的同伴,尤其是读书人。”
荀攸目光微闪。“但愿如此。”
郭嘉没有再说。荀攸很快就会有亲身体验的机会,等他亲眼看到技术带来的优势,自然会明白。在孙策击破公孙度之前,他也和荀攸一样,只知道孙策有技术优势,却不清楚这个优势有多大。
“戏志才的事,确认了?”
“确认了。”荀攸点点头。“他的确去了交州,但是许靖、许劭看不上他,直到高干被骠骑将军击败,丢失番禺,他才得到机会。即使如此,他也无力回天,骠骑将军善战,部下精练,刘繇、士家兄弟纠集起来的部曲根本不是对手,节节败退。不过交州的情况你也知道,到处是崇山密林,僵持是难免的事。”
“如果你们进入苍梧呢?”
“会好一些,但意义不大,短时间内无法形成绝对优势,反倒有可能因小失大。”荀攸笑道:“天时、地利、人和,我们一个也不占,难以速胜。与其如此,不如缓一缓,先解决中原的麻烦。”
郭嘉点头表示赞同,互相看了一眼,会心一笑。
……
三天后,周瑜、荀攸离开秣陵,与他们一同离开的还有三千匹战马。
有了这些战马,周瑜将能组建一支两三千骑的骑兵。这些骑兵将由文丑统领,直属周瑜,保证在需要的时候,周瑜能及时增援荆州各部。
杜畿在秣陵又留了几天。他有更多的事要向孙策汇报。
荆州七郡,跨有大江,人口、经济发展都不均衡,即使是江南四郡之间也有很大差距。有差距就会有矛盾,尤其是这几年江南发展迅猛,关中、洛阳的流民源源不断的到达江南,创造了更多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矛盾。既有本地人和外地人之间的矛盾,也有新豪强与旧世家之间的矛盾,还有守旧派与激进派的矛盾。关中的朝廷也好,益州也罢,都在与荆州世家联络,希望找到支持者,尤其是江南四郡。杜畿这两年大部分精力都耗在江南四郡,有点力不从心。与前年在襄阳见面时相比,头上的白发又多了不少。
综合了周瑜与杜畿的汇报之后,孙策最后做出决定,加强荆州的情报网建设,凡是与关中朝廷和益州相关的事务都归周瑜处理,一旦发现,以通敌论处。杜畿只负责内部的监察任务,确保新旧世家豪强不会坐大,侵占江南发展的成果。
借着这个机会,孙策向杜畿交了个底。他准备将刺史从行政体系中剥离出来,强化刺史原本的监察职能。在秦与西汉时,监察体系原本是与行政、军事相并列的,中央有御史大夫,郡县有监,汉武帝时又设立十三州刺史,形成一个独立的体系。可是后来官制变迁,皇帝为了分丞相之权,加强了御史大夫的行政职能,监察权则归御史台。再往后,到了东汉,刺史对州的影响力日增,也渐渐成了行政官员,最后更是改刺史为州牧,主掌一州军政。虽然御史台负责百官监察,由天子直接控制,但监察职能却在不断削弱。
这么做的原因很多,但有一点不可忽视:儒家重教化,轻法治。并不是说儒家不讲法,但儒家对法治的重视明显不够,依据儒家经典来解释法律也让法律条文有了更多的模糊空间,对地方势力的约束力迅速下降。刺史、太守的权力太大,也是地方割据得以实现的原因之一。
在此之前,孙策已经逐步在郡级重建尉职,分割太守手中的兵权,现在他打算恢复监的设置,剥离太守的监察权,在郡县实现行政、军事、监察三权分立,并形成三个基本独立的系统,不再混淆。
换句话说,杜畿以后升迁就不是转为太守,而是直接升任九卿。当然那是后话。就现在而言,最实际的问题在郡设立郡监。郡级的监察官本是督邮,是太守的属吏,向太守汇报工作。设立郡监,提升监察官的品级、俸禄,督邮依然保留,却从太守府剥离出来,由郡监负责。
换句话说,杜畿将增加大量的部属,而这些部属大多由他来推荐,是一个结私恩的大好机会。孙策不可能去考察每一个人,谁能做郡监,基本上由杜畿说了算。
杜畿并没有欣喜若狂,反而有些担心。孙策首先在荆州试行,这是对他的信任,也是对他能力的考验。做好了,他的前程不言而喻,孙策鼎立新朝后,第一任御史大夫非他莫属。如果办砸了,不仅会影响孙策的改制,还会影响荆州的安定,而荆州现在是不能乱的。
杜畿考虑了很久。“主公,事关荆州的稳定,臣以为风险太大,还是由其他州试行比较好。”
孙策笑了。他非常清楚,变更制度的阻力极大。选择在这个时候改制,又选择在荆州试行,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天子如果要纠集州郡,建立联盟,对他实行三面包围,面对关中和益州的荆州自然是最关键的前线,加强对荆州的控制是当务之急。加强控制务必要增加官员,尤其是增加对朝廷没什么感觉,在旧有体制下基本没有升官可能的官员。只有这样的官员遍布基层,才能将荆州真正的控制在手中。
但增加官员就会对现在的官员产生冲击,排斥在所难免,弄不好,甚至可能引发叛乱。要想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增加荆州的兵力,做好应变措施。增加兵力需要有合适的理由,应对朝廷可能的进攻,在荆州实行军事管制,驻扎重兵,就是一个非常合适的理由。谁敢冒头,直接镇压,就像以通敌罪名清理荆州的世家一样,名正言顺,理直气壮。和平时期反而不能这么粗暴。光武帝以皇帝之尊,亲自推行度田却遭到世家阻挠而失败,就是一个近在眼前的例子。
此外,杜畿是关中人,对他的猜忌和流言从来就没少过。杜畿亲自赶来汇报工作,表达了他的忠诚,投桃报李,在这个时候选择在荆州改制,许以第一任御史大夫的官位,就是对他忠诚的回报,一举两得。
“伯侯,这件事我已经和公瑾商量过了,他会与各郡太守通气,配合你的工作,张长史那里也不会有问题。荆州现在是前线,各郡太守又多是武人,他们的作战任务很重,正需要人来分担行政和监察的事务。有战功相诱,他们不会拒绝。其余诸州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反而容易滋生事端。你如果还是不放心,我亲自坐镇荆州。”
见孙策决心已定,杜畿没有再说什么,躬身领命。他随即提出一个建议:从南阳政务堂选择一批学生,充实到各郡。这些官员接受过基础的政务训练,又没有受到官场习气的污染,有读书人的抱负,朝气蓬勃,不怕得罪人,最适合执行监察任务。
孙策笑了。杜畿很谨慎,反而极力避嫌。南阳政务堂是由张纮负责的,算是张纮的弟子,而且以南阳普通百姓子弟为主,享受过新政带来的福利,对新政也最为拥护。将这些人补充到基层,就像将退伍老兵补充到基层担任亭长之类的职务一样,天然有超出普通人的向心力。
“伯侯,你为人谨慎,不愿惹人猜忌,这是好的,但凡事都有利弊,没有几个信得过的人,你也很难施展拳脚。那些人跟了你几年,吃了不少辛苦,总不能让他们一点希望也看不到。”
“主公说的是,可是臣……”
孙策抬起手。“荆州七郡,需要七个郡监,这些人不是政务堂的学生能够胜任的,由你推荐。你秉公而论就行,不必有太多顾忌。我只有一个要求,兼顾关中、洛阳,七个人中至少要有一个关中人,一个洛阳人。要不然新迁来的百姓心不安。你说对不对?”
杜畿感激不尽,欣然从命。
第1856章 引路人
满宠、陶商接踵而至,沈友也派来了别驾滕胄。
孙策不紧不慢地说道:“圣人也是人。孔子也好,孟子也罢,不管他们的品德如何高尚,不管他们的学说如何精妙,有一点无可否认,他们自己都没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对不对?”
“所以,君侯……”
孙策抬起手,示意陆康不要急。“陆公,我以前曾经说过,身为士,不仅要坐而论道,更要起而行道。不能行道,何以证明你论的道是真道?赵公著《孟子章句》,奉若圭臬,不容有一丝质疑。我行孟子之道,择其可行者而行之。你说我们哪个更像孟子之徒?”
陆康愣住了,抚着胡须沉吟良久,微微颌首。“君侯所言,高屋建瓴,振聋发聩,我明白了。”
第1854章 抛砖引玉
蹄声特特,铃声叮当,马车奔驰在平整宽阔的官道上,路旁的树影飞速向后倒退,连成一片淡淡的树影,与远处留着残雪的麦田衬映下,让赵岐不知不觉的放松下来。
他靠在宽大的凭几中,双手搭在几臂上。凭几包覆着丝帛,手感绵软光滑。
“季宁用心了。”赵岐一声轻叹,收回目光,看着对面的陆康,有些不安。陆康也是年过古稀的人了,又是郡学祭酒,还像个后生一样坐在他对面,为了他来回奔波几百里,盛意拳拳。“老朽受之有愧啊。”
“赵公千万别这么说。”陆康抚着胡须,哈哈大笑。“你可是身体力行孟子为士之道的名士,知行合一,天下仰慕。这次能来江东,鄙土幸甚。”
赵岐瞅瞅陆康,嘴角颤了颤。他抬起手臂,捻着雪白的长须,若有所思。“知行合一,这个词有意思。我记得吴侯曾说,为士者,不仅当知道,更当行道,是这个意思吧?”
“赵公以为如何?”
“好是好,只怕知易行难。”赵岐眼皮一抬,眼神有些复杂。“我老了,不知道哪一天就眼睛一闭,两腿一蹬,眼不见,心不烦。可是季宁啊,天下汹汹,奈何?”
陆康沉默了片刻。“赵公说的天下汹汹,我不能认同。至少我见到的江东是百姓安乐,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老有所养,幼有所育。”
赵岐苦笑了两声。“季宁,你也这么说?”
陆康郑重地点点头。“赵公,恕我直言,能行孟子为君之道的人莫吴侯莫属。朝廷眼中只有君,吴侯眼中却有民与社稷。你说的天下汹汹用于关中倒是很合适。我听说关中连布都专卖了,百姓穿不起衣服。粮食用于出征,百姓只能以野菜果腹。至于社稷,赵公,你真觉得朝廷引羌人入关是好事吗?”
赵岐连声叹息,几次张口欲言,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曾将《孟子章句》的书稿送给陆康,委托他印行天下,陆康对《孟子章句》的研究不亚于他,辩论实在没什么意义,除非他倚老卖老,强迫陆康低头。
这绝非他所愿,也没有意义。
见赵岐纠结,陆康又安慰道:“赵公,你也不必心急。吴侯虽然年轻,却非莽撞之人。有一点我敢保证,如果大战不可避免,他绝不是挑起战争的那个人。赵公既然来了,就在江东看看,然后再劝劝朝廷。”陆康笑了笑。“朝廷也在推行新政,只可惜似是而非,南橘北枳,赵公可以作为朝廷耳目,实地考察一番,再向朝廷进谏,也许能有所裨益。若朝廷也能行孟子之政,与吴侯志同道合,君臣各得其位,也许可以避免一场不必要的战事。”
赵岐沉默了片刻,无奈的点点头。“也只能如此了。”
马车继续向前飞驰。赵岐放下了心事,这才注意到马车的速度,随即又意识到马车虽然快,却非常平稳,不免有些惊讶,便问陆康。陆康顺势介绍起江东这几年的发展。这一带原本地势低洼,一到雨季便积水,孙策击降丹阳、会稽的山贼后,将俘虏迁到这里屯田,兴修水利,平整道路。这些路都是刚修的,比较平整,再加上这车也是最新款的车,两种优势加起来,才能如此平稳。
陆康指着车外大片大片的麦田告诉赵岐,这些麦田都是这几年的成果,冬天种麦,夏天种稻,一年两熟。因为规划得好,水利上下了功夫,不旱不涝,又用的是之前淤积了几百年的泥土,肥力很足,这两年收成喜人,郡县有了粮食,当初被迁来屯田的俘虏也能安居乐业,两全其美。
“赵公在江北时,可曾听说年前的冰冻?”
赵岐点点头。他的确听说了,新年之前,腊月二十左右,一场突如其来的冰冻几乎横扫中原。
“早在初平二年,吴侯还是白身时就曾说过,天气渐冷,非人力可抗,中原粮食歉收是必然,只有开发江南才是解决之道。从那时起,他就不遗余力的徙民过江,东至吴会,西至武陵,屯田积谷。赵公,这等见识可是一般人能有的?”
见陆康得意,赵岐心里酸溜溜的,忍不住讥道:“看来季宁对吴侯期望甚高啊。”
陆康哈哈一笑。“赵公,后生可畏。鄙郡有此后生,能行孟子仁政王道,我自然是欢喜的。”
赵岐翻了个白眼,很是无语。这江东人都什么德性,这么喜欢入我之室,持我之戈以伐我么?
……
正月末,荆州战区督周瑜、荆州刺史杜畿赶到秣陵,向孙策汇报工作。
孙策将所有的事推开,和周瑜、杜畿谈了两天。先是幽州,后是交州,周瑜原本的汉中攻略被耽搁了一年,年末又紧急赶到桂阳,准备接应孙坚,最后却证明是虚惊一场。
孙策心里有些过意不去,周瑜却很坦然。
孙策问周瑜、杜畿对当前形势的看法。天子西征意外成功,舆论转向,天子雄心勃勃,有联合州郡围攻中原之意,该如何对付?
听了孙策的问题,周瑜笑了,对杜畿说道:“伯侯,你是关中人,先说说关中的情况吧。”
杜畿点点头。“也好,我来抛砖引玉,先说说关中的情况。主公,据我所知,关中的形势虽然有所好转,却是虚火,形同回光返照,不值一提。天子引羌人入关,充实了关中人口,却也引发了不少冲突。羌人惯于游牧,不善农耕,风俗习惯都与关中不同,他们带来了不少牛羊,在关中放牧,践踏良田。各郡县本待严惩,羌人却聚众冲击郡府县寺,抢人砸官。朝廷有意笼络羌人,只能敷衍,关中民怨极大,不少人都打算迁居荆州,只是关塞封闭,不得自由。所谓人心思汉不过是那些不受羌人骚扰的官员罢了,普通百姓对朝廷可没什么好感。臣以为,没有三五年时间,朝廷无法安抚关中,仓促出征只会自取其咎。到于其他州郡,臣不觉得他们敢主动挑战,为朝廷前驱。”
孙策笑笑,看向周瑜。周瑜说道:“若是如伯侯所言,朝廷先安内,则主公可以高枕无忧。五年之后,就算天子能让汉羌各安其业,关中的户口也不足以与中原对抗。若朝廷欲借西征之势,贸然出关,亦非大碍,主公只需分部诸将,各守要塞,自可安卧。此二者,皆非臣所担心。”
“那你担心什么?”
“臣担心朝廷宠主公以不次之恩,待主公以不次之赏,召主公入关中主政。”
孙策很意外。
军谋处推演了不少结果,唯独没想到这个可能。天子西征大捷,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怎么可能认怂,为他加官晋爵,再让他去主政?就算稳妥起见,不仓促出征,也应该取杜畿之策,闭关殖谷,调和汉羌矛盾,积蓄实力。
但仔细一想,如果天子真的这么做了,那才真的可怕。
首先,他西征大捷,向天下展示了他的能力,又招权臣入朝主政,展示了他的胸怀和气度。既有能力,又有胸怀,堪称明君。君明臣贤,自然是大汉中兴有望,天下人的期望值自然而然的提高了,要远比天子西征大捷带来的希望更强烈。如此一来,孙策若是不肯入朝,就是违背天下人的意愿,成了祸乱天下的罪魁祸首,天子却没有任何责任。
其次,若孙策入朝主政,朝廷面临的问题就成了他的问题。首先是关中人口的问题,其次是州郡割据的问题。这两个问题都很棘手,而且对孙策本人不利。解决了关中的人口问题,朝廷的实力增加。解决州郡问题,首先要分解他自己的地盘,否则难以服众。对他来说,这是标准的损己利人。
最后,就算孙策手段高明,像王莽一样做一个权臣,慢慢蚀空朝廷,那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王莽篡汉用了多少年?更何况孙策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他既没有王莽那样的家族背景和学术背景,天子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孺子,有君臣之义在,孙策不能肆无忌惮,天子却可以慢慢积累力量,说不定哪天来个突袭,孙策就可能像梁冀、何进一样家破人亡。就算孙策不给天子机会,天子没有过失,他除了强行篡位,只能陪着天子慢慢变老。
总而言之,这个方案对天子最有利,对孙策却是风险重重,前途未卜。
“是公达的建议?”孙策看了一眼远处正和郭嘉看风景的荀攸,心中暗凛。
“还有子纲先生的意见。”
孙策点了点头。姜,果然还是老的辣。相比之下,军谋处的年轻人太多了,冲劲有余,老辣不足。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件事的意义并不在于天子会不会这么干——他还不至于无计可施,乖乖认命——而在张纮、荀攸的态度。若非铁了心要为他效力,他们大可以不说,静观其变。在这个时候,周瑜、杜畿、张纮、荀攸表明态度,对他来说意义重大。
“公瑾,金玉良言啊。”孙策欣慰地点点头。
第1855章 一举两得
郭嘉双手负在身后,拨弄着羽扇,脚步轻快,神采飞扬。一旁的荀攸拱着手,神情淡然,脚步虽不快,却也没被郭嘉落下,自有一番云淡风轻。刚刚吐绿的柳枝拂过他们的肩头,轻柔似水。
“公达,你觉得朝廷会怎么做?”
“朝中派系复杂,天子最后会听谁的,不好说。”荀攸淡淡地说道:“凉州秉金风之烈,好勇斗狠,尚武使气,也许会主动求战。”
郭嘉嘴角轻挑。“那不是更好,你有发挥的机会了。”
荀攸没理他,一声轻叹。“折腾了几年,最后还是凉州人执政。奉孝,你说我们当初是不是错了?”
“凉州人。”郭嘉沉吟了两句,笑容淡了。他放慢了脚步,回头看看荀攸。“你觉得凉州人能执政?”
“不好说啊。仅从兵权来看,凉州人已经是朝廷不可或缺的栋梁,杨阜、阎温等人都不是等闲之辈,更何况并州还有一个贾诩。奉孝啊,我着实有些担心。真要是……”他摇摇头。“这又是一个秦国啊。”
郭嘉转了转眼珠,又忍不住笑了。“那你大可放心,不会的。”
“你这么有信心?”
“我有信心。”郭嘉摇着羽扇,语重心长的说道:“公达,你的眼睛不能只盯着面前的对手,更应该看看自己身后的同伴,尤其是读书人。”
荀攸目光微闪。“但愿如此。”
郭嘉没有再说。荀攸很快就会有亲身体验的机会,等他亲眼看到技术带来的优势,自然会明白。在孙策击破公孙度之前,他也和荀攸一样,只知道孙策有技术优势,却不清楚这个优势有多大。
“戏志才的事,确认了?”
“确认了。”荀攸点点头。“他的确去了交州,但是许靖、许劭看不上他,直到高干被骠骑将军击败,丢失番禺,他才得到机会。即使如此,他也无力回天,骠骑将军善战,部下精练,刘繇、士家兄弟纠集起来的部曲根本不是对手,节节败退。不过交州的情况你也知道,到处是崇山密林,僵持是难免的事。”
“如果你们进入苍梧呢?”
“会好一些,但意义不大,短时间内无法形成绝对优势,反倒有可能因小失大。”荀攸笑道:“天时、地利、人和,我们一个也不占,难以速胜。与其如此,不如缓一缓,先解决中原的麻烦。”
郭嘉点头表示赞同,互相看了一眼,会心一笑。
……
三天后,周瑜、荀攸离开秣陵,与他们一同离开的还有三千匹战马。
有了这些战马,周瑜将能组建一支两三千骑的骑兵。这些骑兵将由文丑统领,直属周瑜,保证在需要的时候,周瑜能及时增援荆州各部。
杜畿在秣陵又留了几天。他有更多的事要向孙策汇报。
荆州七郡,跨有大江,人口、经济发展都不均衡,即使是江南四郡之间也有很大差距。有差距就会有矛盾,尤其是这几年江南发展迅猛,关中、洛阳的流民源源不断的到达江南,创造了更多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矛盾。既有本地人和外地人之间的矛盾,也有新豪强与旧世家之间的矛盾,还有守旧派与激进派的矛盾。关中的朝廷也好,益州也罢,都在与荆州世家联络,希望找到支持者,尤其是江南四郡。杜畿这两年大部分精力都耗在江南四郡,有点力不从心。与前年在襄阳见面时相比,头上的白发又多了不少。
综合了周瑜与杜畿的汇报之后,孙策最后做出决定,加强荆州的情报网建设,凡是与关中朝廷和益州相关的事务都归周瑜处理,一旦发现,以通敌论处。杜畿只负责内部的监察任务,确保新旧世家豪强不会坐大,侵占江南发展的成果。
借着这个机会,孙策向杜畿交了个底。他准备将刺史从行政体系中剥离出来,强化刺史原本的监察职能。在秦与西汉时,监察体系原本是与行政、军事相并列的,中央有御史大夫,郡县有监,汉武帝时又设立十三州刺史,形成一个独立的体系。可是后来官制变迁,皇帝为了分丞相之权,加强了御史大夫的行政职能,监察权则归御史台。再往后,到了东汉,刺史对州的影响力日增,也渐渐成了行政官员,最后更是改刺史为州牧,主掌一州军政。虽然御史台负责百官监察,由天子直接控制,但监察职能却在不断削弱。
这么做的原因很多,但有一点不可忽视:儒家重教化,轻法治。并不是说儒家不讲法,但儒家对法治的重视明显不够,依据儒家经典来解释法律也让法律条文有了更多的模糊空间,对地方势力的约束力迅速下降。刺史、太守的权力太大,也是地方割据得以实现的原因之一。
在此之前,孙策已经逐步在郡级重建尉职,分割太守手中的兵权,现在他打算恢复监的设置,剥离太守的监察权,在郡县实现行政、军事、监察三权分立,并形成三个基本独立的系统,不再混淆。
换句话说,杜畿以后升迁就不是转为太守,而是直接升任九卿。当然那是后话。就现在而言,最实际的问题在郡设立郡监。郡级的监察官本是督邮,是太守的属吏,向太守汇报工作。设立郡监,提升监察官的品级、俸禄,督邮依然保留,却从太守府剥离出来,由郡监负责。
换句话说,杜畿将增加大量的部属,而这些部属大多由他来推荐,是一个结私恩的大好机会。孙策不可能去考察每一个人,谁能做郡监,基本上由杜畿说了算。
杜畿并没有欣喜若狂,反而有些担心。孙策首先在荆州试行,这是对他的信任,也是对他能力的考验。做好了,他的前程不言而喻,孙策鼎立新朝后,第一任御史大夫非他莫属。如果办砸了,不仅会影响孙策的改制,还会影响荆州的安定,而荆州现在是不能乱的。
杜畿考虑了很久。“主公,事关荆州的稳定,臣以为风险太大,还是由其他州试行比较好。”
孙策笑了。他非常清楚,变更制度的阻力极大。选择在这个时候改制,又选择在荆州试行,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天子如果要纠集州郡,建立联盟,对他实行三面包围,面对关中和益州的荆州自然是最关键的前线,加强对荆州的控制是当务之急。加强控制务必要增加官员,尤其是增加对朝廷没什么感觉,在旧有体制下基本没有升官可能的官员。只有这样的官员遍布基层,才能将荆州真正的控制在手中。
但增加官员就会对现在的官员产生冲击,排斥在所难免,弄不好,甚至可能引发叛乱。要想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增加荆州的兵力,做好应变措施。增加兵力需要有合适的理由,应对朝廷可能的进攻,在荆州实行军事管制,驻扎重兵,就是一个非常合适的理由。谁敢冒头,直接镇压,就像以通敌罪名清理荆州的世家一样,名正言顺,理直气壮。和平时期反而不能这么粗暴。光武帝以皇帝之尊,亲自推行度田却遭到世家阻挠而失败,就是一个近在眼前的例子。
此外,杜畿是关中人,对他的猜忌和流言从来就没少过。杜畿亲自赶来汇报工作,表达了他的忠诚,投桃报李,在这个时候选择在荆州改制,许以第一任御史大夫的官位,就是对他忠诚的回报,一举两得。
“伯侯,这件事我已经和公瑾商量过了,他会与各郡太守通气,配合你的工作,张长史那里也不会有问题。荆州现在是前线,各郡太守又多是武人,他们的作战任务很重,正需要人来分担行政和监察的事务。有战功相诱,他们不会拒绝。其余诸州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反而容易滋生事端。你如果还是不放心,我亲自坐镇荆州。”
见孙策决心已定,杜畿没有再说什么,躬身领命。他随即提出一个建议:从南阳政务堂选择一批学生,充实到各郡。这些官员接受过基础的政务训练,又没有受到官场习气的污染,有读书人的抱负,朝气蓬勃,不怕得罪人,最适合执行监察任务。
孙策笑了。杜畿很谨慎,反而极力避嫌。南阳政务堂是由张纮负责的,算是张纮的弟子,而且以南阳普通百姓子弟为主,享受过新政带来的福利,对新政也最为拥护。将这些人补充到基层,就像将退伍老兵补充到基层担任亭长之类的职务一样,天然有超出普通人的向心力。
“伯侯,你为人谨慎,不愿惹人猜忌,这是好的,但凡事都有利弊,没有几个信得过的人,你也很难施展拳脚。那些人跟了你几年,吃了不少辛苦,总不能让他们一点希望也看不到。”
“主公说的是,可是臣……”
孙策抬起手。“荆州七郡,需要七个郡监,这些人不是政务堂的学生能够胜任的,由你推荐。你秉公而论就行,不必有太多顾忌。我只有一个要求,兼顾关中、洛阳,七个人中至少要有一个关中人,一个洛阳人。要不然新迁来的百姓心不安。你说对不对?”
杜畿感激不尽,欣然从命。
第1856章 引路人
满宠、陶商接踵而至,沈友也派来了别驾滕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