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他是怎么想的,这绝不可能。”袁权恨恨地说道:“谢家也是世家,岂能受此大辱,你忘了黄允之妻了?真要是谢宪英恼羞成怒,说出几句不动听的话来,不仅伯阳完了,你我也脱不了干系,整个袁家就完了。”
“姊姊,不会吧,阿兄是个谨慎的人,怎么会留下话柄?”
“阿衡啊,你还是太天真。这种事真假重要吗?一个敢说,一个愿听,合情合理,假的也能变成真的。你怎么证明他没有说过?”
袁衡倒吸一口冷气。“大王……会愿听?”
“现在还没有,但谁能保证以后没有?况且最近诸系明争暗斗,大王压力很大,谁能保证他一直理智,万一一时恼怒,杀鸡儆猴,我们可承受不起这样的损失。慎言慎行,这是你我最基本的准则,不能有丝毫大意。”
袁衡心中凛然,半天没说出话来。这时,谢宪英闻讯赶到,见袁耀被打得两腿殷红,脸也肿了起来,顿时急了,冲到袁权的马车前,急道:“姊姊,这是怎么回事?就算我夫君犯了什么错,姊姊不高兴,要打要骂,私下里用刑也就是了。这大众广庭之下用刑,以后让我夫妻如何抬得起头来?”
袁权瞥了谢宪英一眼,打开车门,让她上车。谢宪英气鼓鼓地上了车,才发现袁衡也在,连忙行礼,又请袁衡评评理,说着便委屈地落下泪来。“我知道我谢家有过在先,我无容无德,不入姊姊青眼,可是伯阳却是你袁氏嫡子……”
袁权冷笑道:“你倒是疼他,却不知刚柔并济,一味的迁就,如今闯了祸,我帮你出气,你反倒怨我了?平时看你挺英气的一个人,现在怎么这副模样,简直是丢江东女子的脸。”
“他……他闯了什么祸?”谢宪英泪水涟涟,却不敢太放肆。谢家身份尴尬,她可不敢惹事。
“他要以你为妾,娶吕小环为妻。”
谢宪英愣住了,原本涨红的脸瞬间煞白,泪水还在脸上,眼神却凌厉起来。她咬了咬牙,恨道:“这都是我的命,做什么妾,和离算了。”话音未落,泪水又涌了出来。袁权伸手将她揽了过去,搂在怀中,轻轻拍着她的背。“傻女子,怎么能这么便宜了他?你肚子里有我袁家的种,你就是我袁家的人,将来不论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都要继续袁家的富贵。至于那个糊涂东西,直接打死算了,省得丢人现眼。”
谢宪英伏在袁权怀中,放声大哭。哭了一阵,又觉得惭愧,连忙起身,向袁权致歉。“宪英糊涂,错怪了姊姊。多谢姊姊爱护,只是伯阳毕竟是我的夫君,是我腹中孩子中的父亲,若是被姊姊打死了,岂不可怜。还请姊姊开恩,饶他这一回。”
袁权没好气的喝道:“你就是心软。平时若是管得严些,怎么会有这种事?驭夫如策马,既要有好料喂着,常常梳理皮毛,又要不时给他两鞭子,否则就不听驱策,难免生出些花心思。你一味顺着他,养出这坏毛病,还要我来收拾。我帮你出手了,你又来求情,是什么道理?”
谢宪英面红耳赤,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她不是不想对袁耀狠一些,只是实在没有资本。谢家如何能和袁家相比,袁耀是袁氏独子,据说将来要封王的。袁衡是王后,袁权是最受宠的夫人,大王须臾离不得。她谢家正相反,父亲谢煚有附逆的污点,因为她与袁耀结婚,谢煚才得以赦免。她本人又有被孙权悔婚的经历,能嫁给袁耀已经是意外之喜了,哪里有和袁耀计较的勇气。现在袁耀想休妻为妾,她只能恨自己命不好,却不能奈何袁耀半分。袁权支持她,她自然感激不尽,就算被袁权骂几句也是欢喜的。
“姊姊,我……终究是妻,夫为妻纲……”
“呸!”袁权啐了谢宪英一口,伸出手指头,恨铁不成钢的点了谢宪英的额头。“这种鬼话,你也信?就算是夫为妻纲,那也得他先有个丈夫的样子,配做纲才行。你那《士论》是白读了么?”
“我……”
“姊姊,我看嫂子怕是有难言之隐。”袁衡适时的解围。“大王常说,钱是人的胆,嫂嫂如此迁就阿兄,怕是因为要靠阿兄的俸禄过活,胆气不足。这样吧,你要回汝南主持商行,需要几个帮手,不如让嫂嫂来帮忙,领一份俸禄。手里有了钱,心里自然有胆。”
谢宪英面红耳赤,却又舍不得推辞。袁权主持的商会有什么样的实力,她还是略知一二的,如果能在里面分一杯羹,不仅对她个人而言,对整个谢家来说都是一个利好消息。这么好的机会送到眼前,她真舍不得放弃。
“你愿意吗?”袁权问道。
“若是姊姊看得上我,我自然是愿意的。只是……”
“不用只是了,这就么定了。回头你收拾一下,先跟着麋夫人熟悉一下商行的流程,然后再看想做什么。对了,宪英,有一件事我正想问你呢,《论衡》编完了,你叔叔最近在忙什么?”
“在家读书,听说他们想编一部县志。”
“编县志那种事何必你叔叔那样的大才。甄家想编一部海错图书,正在找人,你回去问问他有没有兴趣。如果有兴趣,我和甄夫人打个招呼。”
“海错图书?”谢宪英有些犹豫。甄家出海捕鱼,解决了一部分军粮供应问题,又开拓了海产市场,赚了不少钱,想找人编书扬名也是很正常的事,不过这书是关于海物的,一听就有一股鱼腥味,对谢贞来说却没什么意义,谢贞未必愿意接受。也正因为如此,甄家才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接手。
“宪英,不是我说你,会稽是大王做过太守的地方,你们会稽人却与大王若即若离,不知同心同德。大王志在四海,这海中山川诸物都是大王急需了解的物事,你们怎么还不清楚其中的意义?步骘为什么能成为水师副督?不就是因为他对沿海的水文了如指掌吗?”
谢宪英恍然大悟,连忙答应。这海错图书不仅是甄家扬名的机会,更是孙策需要的学问,谢贞如果能在其中出力,自然能进入孙策的视野。她对袁权感激不尽,立刻将袁权当成了知心人。
她们在马车里谈得热络,袁耀却在外面受苦。奉命而来的医匠为他上了药,却无法处理他裤子上的血迹。时间不长,吕小环被韩少英带了来,看到此情此景,不禁吓了一跳。
袁权命人将吕小环带到马车前,隔着车窗,淡淡地说道:“不管你们是怎么回事,我先把话说清楚,谢夫人现在是袁氏嫡妻,将来是袁氏主母,这不可更改。”
吕小环涨红了脸,抗声道:“这与我有何干系?我从来没有想嫁给他,更对什么夫人没兴趣。我是先帝的贵人,岂会再嫁附逆的袁氏。”
“掌嘴!”袁权喝了一声。
“啪!”韩少英上前,抬手就是一个耳光,把吕小环打懵了。她奋力挣扎,却被两个羽林卫死死摁住,动弹不得,只能瞪圆了眼睛,恶狠狠地看着袁权,恨不得把袁权生吞了。
袁权冷笑一声。“你从小随父在军营长大,应该知道俘虏是什么待遇。大王之所以善待你,一是看在你亡夫是他内弟的份上,一是看在张辽的份上。非此二者,你连在我面前说话的资格都没有。既然你不知感恩,就安份守己的做个俘虏吧。吕布的女儿,关西天子的贵人,我想会有很多将士对你感兴趣的。”
袁权根本不给吕小环说话的机会,挥挥手,命人将她带走。吕小环也没有说话的勇气。正如袁权所说,她从小在军营长大,很清楚俘虏是什么样的待遇,尤其是女子。如果她进了俘虏营,不仅从此苦难无尽,就连父母和先帝都要因此蒙羞,九泉之下,她也无颜与他们见面。
所有的勇气和坚强都被击溃,吕小环蓦然发现自己孤立无援,能帮她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她恨之入骨的张辽,一个是近在眼前的袁耀。张辽身为降将,未必能保得她周全,眼下能救她的只有袁耀。
“救我!”吕小环嘶声呼救,泪如雨下。
第2166章 千头万绪
袁耀不是吕小环,袁权一开口,他就明白了袁权的意思。
娶吕小环为妻是不可能的,但纳妾可以,而且姊姊很可能已经取得了谢宪英的同意。对他来说,只要吕小环能成为他的女人,娶妻还是纳妾都不重要,只是因为吕小环对他一直拒之千里之外,他才想着要用名份来博取吕小环的欢心。
此刻见吕小环低头,向他求救,他心里乐开了花,扬起手,大声叫道:“姊姊,我知道错了,你饶了我,也饶了小环吧。”
“这个不争气的东西,现在还给那贱人求情。”袁权拍案大怒,厉声喝道:“给我打,打死为止!”
“姊姊,不能再打了。”谢宪英连忙求情。别说打死袁耀,打坏了都不好收拾。她苦苦哀求,又冲到车外,护在袁耀身上,苦苦哀求。袁权无奈,不能再打,却余怒未消,命人将袁耀关到羽林卫的大营里,严加看管,让他好好反省。
袁耀心中明镜也似,眼泪汪汪地向谢宪英道歉,请她一定向袁权求情,放吕小环一条生路,千万不能送她进辎重营。谢宪英心中也清楚,袁耀是真的鬼迷心窍,喜欢上了吕小环。以袁耀的身份,不可能只有她一个夫人,将来迟早要纳妾。既然如此,不如顺水推舟。她又向袁权求情。袁权发了一通火,最后给谢宪英一个面子,将吕小环也关在羽林卫大营里,让她冷静几天。
袁耀、吕小环被韩少英带走了,袁权又半真半假的责备了谢宪英几句,便带着谢宪英去找麋兰和甄宓,商量安排谢家的事。谢宪英欢喜不禁,对袁权心悦诚服,敬若神明。
没过多久,张辽匆匆赶来,跪倒在地,向孙策苦苦哀求。他不敢干涉袁耀的家事,只请孙策放吕小环一条生路,千万不能送进俘虏营。进了俘虏营,吕小环这辈子就完了。就算不死,以后也不可能再嫁个正经人。吕布泉下有知,一定不会放过他。
孙策一口应承。吕小环如果嫁给袁耀为妾,对他收服并州军余部有好处,他当然不能真将吕小环送进俘虏营,只是找机会卖张辽一个面子,也让吕小环知道张辽对她的重要性,知道感恩罢了。袁权一举数得,软硬兼施,真真假假,几乎将所有人都摆平了,还消除了吕小环这个隐患,手段之高明让人汗颜。
三天之后,孙策到达睢阳。
在这三天时间里,袁耀与吕小环关在一起,相依为命,吕小环认清了眼前的形势,也知道了袁耀对自己的真心,半推半就的应了。谢宪英每天都去看他们,给他们带好吃的,宽慰他们。不仅不知内情的吕小环对她转变了态度,就连深谙其中奥妙的袁耀都有些感激她,为自己的孟浪惭愧不已。
吕小环俯首认命,再加上谢宪英求情,袁权总算消了气,放出袁耀、吕小环,为他们举办了一个简单的酒宴,让袁耀纳吕小环为妾。她告诉吕小环,之所以放了她,除了给谢宪英面子,还因为张辽为她求情。吕小环惊魂未定,得知此事,顿时觉得有了依靠,将张辽也请了过去,当作娘家人,算是初步解开了心理上的疙瘩。
在张辽的建议下,吕小环不仅去吕布和刘协的坟前告知,还写了一封亲笔信,派人送回长安,告诉母亲魏氏她的现状,请魏氏放心,并避免与孙策的部下发生新的冲突。战场上的事战场上了,杀父仇人是秦牧,不要牵涉无辜。
……
正月十五,孙策收到了谢煚的报告。
杨修去戚里逾时未归,谢煚知道事情不妙,按照预先约定,抢在法正的部下到达之前离开了大将军府,随后又发动细作打探消息,搞清楚了杨修被法正软禁的经过,随即又调查了法正在长安的部署,这才知道情况远比他们想象的更严峻。
法正是去年腊月初进入关中的,当时带的人不多,也没有进驻戚里,先藏在郿县老家,招募了数百乡党少年,这才进入长安。开始的时候,他一直分散在长安城内外,掩匿行踪,到了腊月底才进入戚里,以卞夫人的宅第为掩护,布下了诱捕杨修的陷阱。
谢煚不知道黄猗的身份。在报告里大骂黄猗,说他小人得志,得知杨修被捕后,还到杨修面前示威,却不知道黄猗正是凭借这个机会,确认了杨修的安全,并提前几天将消息传了回来。
眼下关中形势复杂,杨修被软禁,陈王刘宠、辅国将军伏完、唐夫人等人各自为战,却无法联合,赵云又一直留在潼关,天子是生是死,诏书究竟是什么内容,众说纷纭,虽然还没有人跳出来,暗地里串联的人却不少。
了解了关中的详细情况,孙策没有再犹豫,他与郭嘉反复商量后,决定给贾诩一个表演的机会,争取能拖延一段时间,以便集中兵力包围冀州,迫使袁谭投降,减少不必要的损耗。
谢煚送来的不仅是情报,还有一封家书,里面提到了杨修想纳其次女为妾的消息。家书到了谢宪英的手中,又经由袁权之口转告孙策。在鄙视杨修利用门户占人便宜的同时,孙策再一次体会到了谢家的不安和急迫,为了能翻身,他们已经顾不上什么体面了。
安抚会稽人迫在眉睫。
孙策找来张纮、虞翻,让他们商量一个方案。虞翻就是会稽人,他早有想法,却不能表现得太积极,假模假式的表示自己不宜参与此事,应该避嫌,被郭嘉毫不客气地调侃了几句。
张纮知道虞翻的为难之处,主动提出一个方案:以永宁、太末两县为界,分会稽南部为郡,以东治为郡治,设三县,可以安置一些官员。会稽南部多丘陵,农耕不发达,但是适合种茶及一些经济作物,很有发展潜力。东治附近的山地有大量的优质木材,造船业一向发达,只是缺少投入和有效的管理。经过几年发展,已经具备了经济基础,民间资本更是有相当实力,是时候对会稽南部加大投入,进行有效开发了。
孙策觉得这个方案不错,一郡三县,也能安排一些人,对会稽人应该有一定的吸引力,还能利用民间资本来发展造船业,这是一个两全齐美的方案。
虞翻也提出一个建议。《论衡》已经校订完毕,剩下的就是印行天下,盛宪等人闲了下来。他们打算编一部《会稽典录》,但这部书用不了太多人,而且局限于一郡,规格不高,他建议将盛宪等人调去辅助孙静,正式对余杭一带的古玉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争取写一部有一定水准的专著出来。
早有初平四年,孙策初入会稽,就曾嘱咐孙静在余杭、钱唐一带收集古玉,孙静也做了,但他一来生性淡泊,二来学问底子也不够,这件事不温不火,成绩有限,只能证明余杭、钱唐一带有过古国,但这个古国究竟是什么样,有多大规模,又有什么历史,现在一概不清楚。既然盛宪他们闲下来了,就让他们去协助孙静,按照杨修在豫章时的方法,做一个正式的调查,从古玉收集到故老传说,一一整理出来,写成专著。
玉是礼器,有玉器就足以说明这个古国有相当的文明程度。如果能搞清楚这件事,就可以洗脱吴会是蛮荒之地的偏见,证明江东也是文明发源之地,不仅对孙氏建国有好处,还能打破既有的学术见成,真正撼动经学的根基,打开新局面。
孙策赞同这个看法。华夏文明从来不是一枝独大,而是漫天星辰,在不断的交流、冲突中融汇在一起。明白这一点,对以后开拓四海、变夷为夏有帮助。不过他也清楚,这项工程需要不少人力、物力,更需要财政投入,恐怕也不是盛宪几个人能承担的。更重要的是,钱唐、余杭现在是吴郡属县,吴郡人不可能让会稽人来主持此事。
这和挖墙角有什么区别?以老陆康为首的吴郡读书人知道这个消息,很可能会拼命。
孙策让张纮与虞翻做一个详细的方案,最好能成立一个部门统筹此事。经过几年发展,文教事业蒸蒸日上,各郡郡学、木学堂、本草堂陆续建了起来,却还是各自为政,缺少统一部署,现在该将这件事提上日程了。
孙策话音刚落,张纮、虞翻就互相看了看,露出会心一笑。张纮拱拱手。“大王,臣等也有此意,如今吴国半有天下,是该考虑建太学的事宜了,只是这太常和祭酒二职关系重大,当仔细挑选,既要能服众,还要能体现大王兼收并蓄、开拓包容的精神才行,不能局限于五经。到目前为止,臣等还没有合适的人选。”
孙策想了想,也觉得有些挠头。既要通儒经,又不能局限于儒经,这两个人选可不好找。且太常是九卿之首,地位尊崇,又是清流,是很多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官职。吴国到目前为止,九卿还没有配全,一旦宣布要任命太常,不知道多少人要争。
“此事当慎重。”孙策抚着胡须说道。既是提醒张纮、虞翻,也是提醒自己。
张纮说道:“大王,臣等有一个建议:与其相马,不如赛马。趁着战事稍息,集中治下各州的大儒名士,齐聚建业,来一次论讲。最终取胜者,便是太常、祭酒的最佳人选。”
第2167章 家与国
夜幕低垂,明月初升,微风徐来,葛陂波光粼粼,安谧祥和。
孙策站在水榭之上,凭栏远眺,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扭了扭脖子,又双手叉腰,扭了扭胯。坐了大半天,身体就像锈蚀了似的,浑身不自在。
他回想着张纮、虞翻等人的建议,心里同样不太自在。在财力、物力一定的情况下,重文教就是抑武事,张纮、虞翻那么热衷于建太学,聚生论讲,绝不仅仅是就事而论,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们不希望战事扩大,想要喘口气,走得更稳一些。
相比之下,郭嘉就没发表意见。他不发表意见不等于没有意见,只是不想与张纮、虞翻发生争执。他没有表态支持就是反对,至少是保留意见。
在发展方向上,最重要的几个大臣之间已经有了分歧。张纮、虞翻也未必就一致,只不过在反战这个大方向上一致罢了。操作细节上,他们肯定会有不同意见,随着事情的推进,慢慢都会显露出来。
一团和气?不存在的,也不可能。
孙策沿着走廊慢慢地踱步,来回走了两圈,身体渐渐松驰了些,犹不惬意,便练起了拳。最近事务太多,晨练都难以坚持,有些日子没有练习了,刚摆出起手式,他就感觉到了状态不佳,不禁暗自感慨。虽然不断提醒自己不要被琐事缠住,要关注大局,却还是脱不开身,不知不觉的就越管越细了。
从明天起,恢复晨练,活得久,活得健康是第一目标。不管是权臣还是悍将,只要能比他们活得长,他们就翻不了天。
想到得意处,孙策的心情突然轻松了很多,身法也轻灵了起来,一路拳打得行云流水,渐渐找到了几分那种身心不二的感觉。
脚步声轻响,孙策眉头一挑,却没有停,继续行拳。
陆议慢慢走了上来,一身儒服,没有戴冠,头发用一根丝带挽起,长长的飘带垂在脑后,在晚风中轻轻飞舞。他走到楼梯口,见孙策正在练拳,停住脚步,拱着手,静静地看着。
“伯言,来,试试身手。”
“喏。”陆议应了一声,脱下厚重的长衫,露出裁剪得体、窄袖贴身的中衣,他一抬脚,鹿皮快靴踢起衣摆,顺手接住,掖在腰带里,躬身施了一礼。“请大王指教。”
“来!”孙策停住,一手负于身后,一手前伸。
陆议身体微沉,摆出架势,绕着孙策来回转了半圈,纵身前跃,左拳疾伸,抢攻中路。孙策接住,划了半圈,往外一推。陆议招数并未用老,左拳收回,右拳贴着腰眼冲出,再次抢攻。
孙策撤身,让开一步。陆议抢得先机,便贴身上前,连环击打,虽无狂风暴雨,却招招直指要害。即使孙策和他对练多年,对他的招数一清二楚,却还是不敢大意,提起精神,小心应付。
招数还是一样的招数,但陆议正是体力最好的时候,威力倍增,如下山猛虎,气势逼人。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凛冽的杀气,仿佛置身于战场,招招如狮子搏兔,全力以赴,不打倒对手绝不罢休。
这哪里什么陆龟,这分明是陆虎啊。乳虎啸谷,百兽震惶,此之谓也。
孙策心中欢喜,更加用心对付,与陆议你来我往,转眼便是近百合。陆议有些后力不继,白晳的脸开始泛红,气息也有些不稳。他抽身想退,孙策抓住机会,飞身抢入,一掌映在陆议的胸口。陆议情知不妙,双手以十字招架,却还是慢了一步。孙策含劲不吐,似笑非笑地打量着陆议。
陆议尴尬地笑了笑,向后退了一步,躬身施礼。“大王武艺,臣望尘莫及。”
孙策收式,收了笑容,淡淡地说道:“有功不赏,心里有火?”
“不敢。”他随即又意识到不妥,连忙说道:“大王,臣失礼。臣……”
“姊姊,不会吧,阿兄是个谨慎的人,怎么会留下话柄?”
“阿衡啊,你还是太天真。这种事真假重要吗?一个敢说,一个愿听,合情合理,假的也能变成真的。你怎么证明他没有说过?”
袁衡倒吸一口冷气。“大王……会愿听?”
“现在还没有,但谁能保证以后没有?况且最近诸系明争暗斗,大王压力很大,谁能保证他一直理智,万一一时恼怒,杀鸡儆猴,我们可承受不起这样的损失。慎言慎行,这是你我最基本的准则,不能有丝毫大意。”
袁衡心中凛然,半天没说出话来。这时,谢宪英闻讯赶到,见袁耀被打得两腿殷红,脸也肿了起来,顿时急了,冲到袁权的马车前,急道:“姊姊,这是怎么回事?就算我夫君犯了什么错,姊姊不高兴,要打要骂,私下里用刑也就是了。这大众广庭之下用刑,以后让我夫妻如何抬得起头来?”
袁权瞥了谢宪英一眼,打开车门,让她上车。谢宪英气鼓鼓地上了车,才发现袁衡也在,连忙行礼,又请袁衡评评理,说着便委屈地落下泪来。“我知道我谢家有过在先,我无容无德,不入姊姊青眼,可是伯阳却是你袁氏嫡子……”
袁权冷笑道:“你倒是疼他,却不知刚柔并济,一味的迁就,如今闯了祸,我帮你出气,你反倒怨我了?平时看你挺英气的一个人,现在怎么这副模样,简直是丢江东女子的脸。”
“他……他闯了什么祸?”谢宪英泪水涟涟,却不敢太放肆。谢家身份尴尬,她可不敢惹事。
“他要以你为妾,娶吕小环为妻。”
谢宪英愣住了,原本涨红的脸瞬间煞白,泪水还在脸上,眼神却凌厉起来。她咬了咬牙,恨道:“这都是我的命,做什么妾,和离算了。”话音未落,泪水又涌了出来。袁权伸手将她揽了过去,搂在怀中,轻轻拍着她的背。“傻女子,怎么能这么便宜了他?你肚子里有我袁家的种,你就是我袁家的人,将来不论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都要继续袁家的富贵。至于那个糊涂东西,直接打死算了,省得丢人现眼。”
谢宪英伏在袁权怀中,放声大哭。哭了一阵,又觉得惭愧,连忙起身,向袁权致歉。“宪英糊涂,错怪了姊姊。多谢姊姊爱护,只是伯阳毕竟是我的夫君,是我腹中孩子中的父亲,若是被姊姊打死了,岂不可怜。还请姊姊开恩,饶他这一回。”
袁权没好气的喝道:“你就是心软。平时若是管得严些,怎么会有这种事?驭夫如策马,既要有好料喂着,常常梳理皮毛,又要不时给他两鞭子,否则就不听驱策,难免生出些花心思。你一味顺着他,养出这坏毛病,还要我来收拾。我帮你出手了,你又来求情,是什么道理?”
谢宪英面红耳赤,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她不是不想对袁耀狠一些,只是实在没有资本。谢家如何能和袁家相比,袁耀是袁氏独子,据说将来要封王的。袁衡是王后,袁权是最受宠的夫人,大王须臾离不得。她谢家正相反,父亲谢煚有附逆的污点,因为她与袁耀结婚,谢煚才得以赦免。她本人又有被孙权悔婚的经历,能嫁给袁耀已经是意外之喜了,哪里有和袁耀计较的勇气。现在袁耀想休妻为妾,她只能恨自己命不好,却不能奈何袁耀半分。袁权支持她,她自然感激不尽,就算被袁权骂几句也是欢喜的。
“姊姊,我……终究是妻,夫为妻纲……”
“呸!”袁权啐了谢宪英一口,伸出手指头,恨铁不成钢的点了谢宪英的额头。“这种鬼话,你也信?就算是夫为妻纲,那也得他先有个丈夫的样子,配做纲才行。你那《士论》是白读了么?”
“我……”
“姊姊,我看嫂子怕是有难言之隐。”袁衡适时的解围。“大王常说,钱是人的胆,嫂嫂如此迁就阿兄,怕是因为要靠阿兄的俸禄过活,胆气不足。这样吧,你要回汝南主持商行,需要几个帮手,不如让嫂嫂来帮忙,领一份俸禄。手里有了钱,心里自然有胆。”
谢宪英面红耳赤,却又舍不得推辞。袁权主持的商会有什么样的实力,她还是略知一二的,如果能在里面分一杯羹,不仅对她个人而言,对整个谢家来说都是一个利好消息。这么好的机会送到眼前,她真舍不得放弃。
“你愿意吗?”袁权问道。
“若是姊姊看得上我,我自然是愿意的。只是……”
“不用只是了,这就么定了。回头你收拾一下,先跟着麋夫人熟悉一下商行的流程,然后再看想做什么。对了,宪英,有一件事我正想问你呢,《论衡》编完了,你叔叔最近在忙什么?”
“在家读书,听说他们想编一部县志。”
“编县志那种事何必你叔叔那样的大才。甄家想编一部海错图书,正在找人,你回去问问他有没有兴趣。如果有兴趣,我和甄夫人打个招呼。”
“海错图书?”谢宪英有些犹豫。甄家出海捕鱼,解决了一部分军粮供应问题,又开拓了海产市场,赚了不少钱,想找人编书扬名也是很正常的事,不过这书是关于海物的,一听就有一股鱼腥味,对谢贞来说却没什么意义,谢贞未必愿意接受。也正因为如此,甄家才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接手。
“宪英,不是我说你,会稽是大王做过太守的地方,你们会稽人却与大王若即若离,不知同心同德。大王志在四海,这海中山川诸物都是大王急需了解的物事,你们怎么还不清楚其中的意义?步骘为什么能成为水师副督?不就是因为他对沿海的水文了如指掌吗?”
谢宪英恍然大悟,连忙答应。这海错图书不仅是甄家扬名的机会,更是孙策需要的学问,谢贞如果能在其中出力,自然能进入孙策的视野。她对袁权感激不尽,立刻将袁权当成了知心人。
她们在马车里谈得热络,袁耀却在外面受苦。奉命而来的医匠为他上了药,却无法处理他裤子上的血迹。时间不长,吕小环被韩少英带了来,看到此情此景,不禁吓了一跳。
袁权命人将吕小环带到马车前,隔着车窗,淡淡地说道:“不管你们是怎么回事,我先把话说清楚,谢夫人现在是袁氏嫡妻,将来是袁氏主母,这不可更改。”
吕小环涨红了脸,抗声道:“这与我有何干系?我从来没有想嫁给他,更对什么夫人没兴趣。我是先帝的贵人,岂会再嫁附逆的袁氏。”
“掌嘴!”袁权喝了一声。
“啪!”韩少英上前,抬手就是一个耳光,把吕小环打懵了。她奋力挣扎,却被两个羽林卫死死摁住,动弹不得,只能瞪圆了眼睛,恶狠狠地看着袁权,恨不得把袁权生吞了。
袁权冷笑一声。“你从小随父在军营长大,应该知道俘虏是什么待遇。大王之所以善待你,一是看在你亡夫是他内弟的份上,一是看在张辽的份上。非此二者,你连在我面前说话的资格都没有。既然你不知感恩,就安份守己的做个俘虏吧。吕布的女儿,关西天子的贵人,我想会有很多将士对你感兴趣的。”
袁权根本不给吕小环说话的机会,挥挥手,命人将她带走。吕小环也没有说话的勇气。正如袁权所说,她从小在军营长大,很清楚俘虏是什么样的待遇,尤其是女子。如果她进了俘虏营,不仅从此苦难无尽,就连父母和先帝都要因此蒙羞,九泉之下,她也无颜与他们见面。
所有的勇气和坚强都被击溃,吕小环蓦然发现自己孤立无援,能帮她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她恨之入骨的张辽,一个是近在眼前的袁耀。张辽身为降将,未必能保得她周全,眼下能救她的只有袁耀。
“救我!”吕小环嘶声呼救,泪如雨下。
第2166章 千头万绪
袁耀不是吕小环,袁权一开口,他就明白了袁权的意思。
娶吕小环为妻是不可能的,但纳妾可以,而且姊姊很可能已经取得了谢宪英的同意。对他来说,只要吕小环能成为他的女人,娶妻还是纳妾都不重要,只是因为吕小环对他一直拒之千里之外,他才想着要用名份来博取吕小环的欢心。
此刻见吕小环低头,向他求救,他心里乐开了花,扬起手,大声叫道:“姊姊,我知道错了,你饶了我,也饶了小环吧。”
“这个不争气的东西,现在还给那贱人求情。”袁权拍案大怒,厉声喝道:“给我打,打死为止!”
“姊姊,不能再打了。”谢宪英连忙求情。别说打死袁耀,打坏了都不好收拾。她苦苦哀求,又冲到车外,护在袁耀身上,苦苦哀求。袁权无奈,不能再打,却余怒未消,命人将袁耀关到羽林卫的大营里,严加看管,让他好好反省。
袁耀心中明镜也似,眼泪汪汪地向谢宪英道歉,请她一定向袁权求情,放吕小环一条生路,千万不能送她进辎重营。谢宪英心中也清楚,袁耀是真的鬼迷心窍,喜欢上了吕小环。以袁耀的身份,不可能只有她一个夫人,将来迟早要纳妾。既然如此,不如顺水推舟。她又向袁权求情。袁权发了一通火,最后给谢宪英一个面子,将吕小环也关在羽林卫大营里,让她冷静几天。
袁耀、吕小环被韩少英带走了,袁权又半真半假的责备了谢宪英几句,便带着谢宪英去找麋兰和甄宓,商量安排谢家的事。谢宪英欢喜不禁,对袁权心悦诚服,敬若神明。
没过多久,张辽匆匆赶来,跪倒在地,向孙策苦苦哀求。他不敢干涉袁耀的家事,只请孙策放吕小环一条生路,千万不能送进俘虏营。进了俘虏营,吕小环这辈子就完了。就算不死,以后也不可能再嫁个正经人。吕布泉下有知,一定不会放过他。
孙策一口应承。吕小环如果嫁给袁耀为妾,对他收服并州军余部有好处,他当然不能真将吕小环送进俘虏营,只是找机会卖张辽一个面子,也让吕小环知道张辽对她的重要性,知道感恩罢了。袁权一举数得,软硬兼施,真真假假,几乎将所有人都摆平了,还消除了吕小环这个隐患,手段之高明让人汗颜。
三天之后,孙策到达睢阳。
在这三天时间里,袁耀与吕小环关在一起,相依为命,吕小环认清了眼前的形势,也知道了袁耀对自己的真心,半推半就的应了。谢宪英每天都去看他们,给他们带好吃的,宽慰他们。不仅不知内情的吕小环对她转变了态度,就连深谙其中奥妙的袁耀都有些感激她,为自己的孟浪惭愧不已。
吕小环俯首认命,再加上谢宪英求情,袁权总算消了气,放出袁耀、吕小环,为他们举办了一个简单的酒宴,让袁耀纳吕小环为妾。她告诉吕小环,之所以放了她,除了给谢宪英面子,还因为张辽为她求情。吕小环惊魂未定,得知此事,顿时觉得有了依靠,将张辽也请了过去,当作娘家人,算是初步解开了心理上的疙瘩。
在张辽的建议下,吕小环不仅去吕布和刘协的坟前告知,还写了一封亲笔信,派人送回长安,告诉母亲魏氏她的现状,请魏氏放心,并避免与孙策的部下发生新的冲突。战场上的事战场上了,杀父仇人是秦牧,不要牵涉无辜。
……
正月十五,孙策收到了谢煚的报告。
杨修去戚里逾时未归,谢煚知道事情不妙,按照预先约定,抢在法正的部下到达之前离开了大将军府,随后又发动细作打探消息,搞清楚了杨修被法正软禁的经过,随即又调查了法正在长安的部署,这才知道情况远比他们想象的更严峻。
法正是去年腊月初进入关中的,当时带的人不多,也没有进驻戚里,先藏在郿县老家,招募了数百乡党少年,这才进入长安。开始的时候,他一直分散在长安城内外,掩匿行踪,到了腊月底才进入戚里,以卞夫人的宅第为掩护,布下了诱捕杨修的陷阱。
谢煚不知道黄猗的身份。在报告里大骂黄猗,说他小人得志,得知杨修被捕后,还到杨修面前示威,却不知道黄猗正是凭借这个机会,确认了杨修的安全,并提前几天将消息传了回来。
眼下关中形势复杂,杨修被软禁,陈王刘宠、辅国将军伏完、唐夫人等人各自为战,却无法联合,赵云又一直留在潼关,天子是生是死,诏书究竟是什么内容,众说纷纭,虽然还没有人跳出来,暗地里串联的人却不少。
了解了关中的详细情况,孙策没有再犹豫,他与郭嘉反复商量后,决定给贾诩一个表演的机会,争取能拖延一段时间,以便集中兵力包围冀州,迫使袁谭投降,减少不必要的损耗。
谢煚送来的不仅是情报,还有一封家书,里面提到了杨修想纳其次女为妾的消息。家书到了谢宪英的手中,又经由袁权之口转告孙策。在鄙视杨修利用门户占人便宜的同时,孙策再一次体会到了谢家的不安和急迫,为了能翻身,他们已经顾不上什么体面了。
安抚会稽人迫在眉睫。
孙策找来张纮、虞翻,让他们商量一个方案。虞翻就是会稽人,他早有想法,却不能表现得太积极,假模假式的表示自己不宜参与此事,应该避嫌,被郭嘉毫不客气地调侃了几句。
张纮知道虞翻的为难之处,主动提出一个方案:以永宁、太末两县为界,分会稽南部为郡,以东治为郡治,设三县,可以安置一些官员。会稽南部多丘陵,农耕不发达,但是适合种茶及一些经济作物,很有发展潜力。东治附近的山地有大量的优质木材,造船业一向发达,只是缺少投入和有效的管理。经过几年发展,已经具备了经济基础,民间资本更是有相当实力,是时候对会稽南部加大投入,进行有效开发了。
孙策觉得这个方案不错,一郡三县,也能安排一些人,对会稽人应该有一定的吸引力,还能利用民间资本来发展造船业,这是一个两全齐美的方案。
虞翻也提出一个建议。《论衡》已经校订完毕,剩下的就是印行天下,盛宪等人闲了下来。他们打算编一部《会稽典录》,但这部书用不了太多人,而且局限于一郡,规格不高,他建议将盛宪等人调去辅助孙静,正式对余杭一带的古玉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争取写一部有一定水准的专著出来。
早有初平四年,孙策初入会稽,就曾嘱咐孙静在余杭、钱唐一带收集古玉,孙静也做了,但他一来生性淡泊,二来学问底子也不够,这件事不温不火,成绩有限,只能证明余杭、钱唐一带有过古国,但这个古国究竟是什么样,有多大规模,又有什么历史,现在一概不清楚。既然盛宪他们闲下来了,就让他们去协助孙静,按照杨修在豫章时的方法,做一个正式的调查,从古玉收集到故老传说,一一整理出来,写成专著。
玉是礼器,有玉器就足以说明这个古国有相当的文明程度。如果能搞清楚这件事,就可以洗脱吴会是蛮荒之地的偏见,证明江东也是文明发源之地,不仅对孙氏建国有好处,还能打破既有的学术见成,真正撼动经学的根基,打开新局面。
孙策赞同这个看法。华夏文明从来不是一枝独大,而是漫天星辰,在不断的交流、冲突中融汇在一起。明白这一点,对以后开拓四海、变夷为夏有帮助。不过他也清楚,这项工程需要不少人力、物力,更需要财政投入,恐怕也不是盛宪几个人能承担的。更重要的是,钱唐、余杭现在是吴郡属县,吴郡人不可能让会稽人来主持此事。
这和挖墙角有什么区别?以老陆康为首的吴郡读书人知道这个消息,很可能会拼命。
孙策让张纮与虞翻做一个详细的方案,最好能成立一个部门统筹此事。经过几年发展,文教事业蒸蒸日上,各郡郡学、木学堂、本草堂陆续建了起来,却还是各自为政,缺少统一部署,现在该将这件事提上日程了。
孙策话音刚落,张纮、虞翻就互相看了看,露出会心一笑。张纮拱拱手。“大王,臣等也有此意,如今吴国半有天下,是该考虑建太学的事宜了,只是这太常和祭酒二职关系重大,当仔细挑选,既要能服众,还要能体现大王兼收并蓄、开拓包容的精神才行,不能局限于五经。到目前为止,臣等还没有合适的人选。”
孙策想了想,也觉得有些挠头。既要通儒经,又不能局限于儒经,这两个人选可不好找。且太常是九卿之首,地位尊崇,又是清流,是很多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官职。吴国到目前为止,九卿还没有配全,一旦宣布要任命太常,不知道多少人要争。
“此事当慎重。”孙策抚着胡须说道。既是提醒张纮、虞翻,也是提醒自己。
张纮说道:“大王,臣等有一个建议:与其相马,不如赛马。趁着战事稍息,集中治下各州的大儒名士,齐聚建业,来一次论讲。最终取胜者,便是太常、祭酒的最佳人选。”
第2167章 家与国
夜幕低垂,明月初升,微风徐来,葛陂波光粼粼,安谧祥和。
孙策站在水榭之上,凭栏远眺,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扭了扭脖子,又双手叉腰,扭了扭胯。坐了大半天,身体就像锈蚀了似的,浑身不自在。
他回想着张纮、虞翻等人的建议,心里同样不太自在。在财力、物力一定的情况下,重文教就是抑武事,张纮、虞翻那么热衷于建太学,聚生论讲,绝不仅仅是就事而论,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们不希望战事扩大,想要喘口气,走得更稳一些。
相比之下,郭嘉就没发表意见。他不发表意见不等于没有意见,只是不想与张纮、虞翻发生争执。他没有表态支持就是反对,至少是保留意见。
在发展方向上,最重要的几个大臣之间已经有了分歧。张纮、虞翻也未必就一致,只不过在反战这个大方向上一致罢了。操作细节上,他们肯定会有不同意见,随着事情的推进,慢慢都会显露出来。
一团和气?不存在的,也不可能。
孙策沿着走廊慢慢地踱步,来回走了两圈,身体渐渐松驰了些,犹不惬意,便练起了拳。最近事务太多,晨练都难以坚持,有些日子没有练习了,刚摆出起手式,他就感觉到了状态不佳,不禁暗自感慨。虽然不断提醒自己不要被琐事缠住,要关注大局,却还是脱不开身,不知不觉的就越管越细了。
从明天起,恢复晨练,活得久,活得健康是第一目标。不管是权臣还是悍将,只要能比他们活得长,他们就翻不了天。
想到得意处,孙策的心情突然轻松了很多,身法也轻灵了起来,一路拳打得行云流水,渐渐找到了几分那种身心不二的感觉。
脚步声轻响,孙策眉头一挑,却没有停,继续行拳。
陆议慢慢走了上来,一身儒服,没有戴冠,头发用一根丝带挽起,长长的飘带垂在脑后,在晚风中轻轻飞舞。他走到楼梯口,见孙策正在练拳,停住脚步,拱着手,静静地看着。
“伯言,来,试试身手。”
“喏。”陆议应了一声,脱下厚重的长衫,露出裁剪得体、窄袖贴身的中衣,他一抬脚,鹿皮快靴踢起衣摆,顺手接住,掖在腰带里,躬身施了一礼。“请大王指教。”
“来!”孙策停住,一手负于身后,一手前伸。
陆议身体微沉,摆出架势,绕着孙策来回转了半圈,纵身前跃,左拳疾伸,抢攻中路。孙策接住,划了半圈,往外一推。陆议招数并未用老,左拳收回,右拳贴着腰眼冲出,再次抢攻。
孙策撤身,让开一步。陆议抢得先机,便贴身上前,连环击打,虽无狂风暴雨,却招招直指要害。即使孙策和他对练多年,对他的招数一清二楚,却还是不敢大意,提起精神,小心应付。
招数还是一样的招数,但陆议正是体力最好的时候,威力倍增,如下山猛虎,气势逼人。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凛冽的杀气,仿佛置身于战场,招招如狮子搏兔,全力以赴,不打倒对手绝不罢休。
这哪里什么陆龟,这分明是陆虎啊。乳虎啸谷,百兽震惶,此之谓也。
孙策心中欢喜,更加用心对付,与陆议你来我往,转眼便是近百合。陆议有些后力不继,白晳的脸开始泛红,气息也有些不稳。他抽身想退,孙策抓住机会,飞身抢入,一掌映在陆议的胸口。陆议情知不妙,双手以十字招架,却还是慢了一步。孙策含劲不吐,似笑非笑地打量着陆议。
陆议尴尬地笑了笑,向后退了一步,躬身施礼。“大王武艺,臣望尘莫及。”
孙策收式,收了笑容,淡淡地说道:“有功不赏,心里有火?”
“不敢。”他随即又意识到不妥,连忙说道:“大王,臣失礼。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