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听了,没多说什么。天子这是调阎行回凉州任职的意思,但又没有明确,应该是看阎行的手段而定。如果阎行有这样的能力,能够稳定凉州,他自然会由辽东督转为金城督。如果他不能接替韩遂,控制不了金城形势,天子很可能还会调另外的人来接管。
贾诩迅速权衡了一下,便做出了决定,支持阎行。不管怎么说,阎行毕竟是土生土长的凉州人,与天子的关系非同一般,深得天子信任。如果连他都不能稳定凉州,天子很可能会对凉州人失去信心。
“你有什么计划?需要我和大都督做些什么?”
阎行也不推辞,他的确需要贾诩的支持,更需要安西都督府的支持。他只带了百余亲卫骑从辽东赶来,原先的部属全都留在了辽东,韩遂的主力又几乎都折在了战场上,仅凭留守金城的人马是不足以向曹操复仇的。他需要都督府的支持,需要陇右世家的支持,甚至需要牛辅的支持。
“我需要骑兵,我需要军械,我需要粮食。”
贾诩一口答应。“只要凉州有的,都支持你。凉州没有的,我请鲁都督安排。少英,左都护那边,想必你已经通过气了吧?”
韩少英点点头。收到韩遂阵亡的消息后,她就向孙尚香请求返回凉州复仇,孙尚香已经安排相关的物资,只是数量巨大,要运到凉州还需要一些时间。
贾诩松了一口气。有了天子和左都护的支持,阎行夫妻报仇就不难了。他随即领着阎行、韩少英入城,与鲁肃见面。鲁肃安抚了阎行几句,随即直入正题,询问阎行的具体计划。
阎行夫妻在长安只停留了两天,与杨阜等人先后见了面,更昼夜兼程,赶往凉州。
成公英提前收到消息,亲自带着数千骑兵,赶到榆中迎接。见面之后,成公英拜倒在韩少英的马前,痛哭流涕,向韩少英请罪,随即将指挥权交给韩少英,自请为亲卫。
韩少英也没客气,接过了兵权,当着众人的面,折箭发誓,要为韩遂报仇。韩银战死官渡后,韩遂又纳了妾,生了两个庶子,只是年纪尚小,还不能主持事务。韩少英以姊姊的身份暂时接管族中事务,又从家族里挑选了一些少年,编为亲卫营,由成公英指挥。
很快,阎行、韩少英为韩遂发丧,周边数百里内的汉羌赶来送葬。凉州刺史杜畿主持丧事,左都护孙尚香、安西大都督鲁肃也派了使者来,武威督牛辅亲至,马腾也派来了代表。借着这个机会,阎行招募了一万汉羌骑兵,两万匹战马,又筹集了一些粮草,开始训练。
六月中,第一批军械送到金城。
就在这时,湟中传来消息,羌人聚众五六万人,起兵叛乱。
第2431章 渐变
湟中羌是一个泛称,泛指金城郡西部湟水流域的氐羌部落,又称西羌。这里算是羌人的发源地之一,湟水河谷水草丰茂,可耕可牧,再加上被后世称为青海道的古老商路,他们活得还算自在。
可是随着汉羌矛盾的激化,最终导致持续百年的战争,不仅拖垮了大汉帝国,也让羌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战事频起,商旅减少,再加上大量的人口死于战争,湟中不再是世外桃源。
如果能艰苦朴素,自力更生,湟中倒也不是不能活下去,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部落首领们早就习惯了对汉地货物的依赖,如何能再过苦日子。能交易则交易,不能交易则抢,也就成了最自然的结果。
正如汉人对羌人的压迫主要是贪官污吏引起,与普通百姓无关一样,羌人孜孜不倦的造反主要也是部落首领们的贪婪所致,并非普通羌人自愿。
韩遂控制金城时,与湟中各部落之间也时有争斗,但大部分时候还是相安无事的。部落首领用牛羊、马匹和韩遂交换中原来的布匹、茶叶和各种物化,满足自己的生活所需,同时不断引起小摩擦,送韩遂一些功劳,让人觉得离了韩遂不行。
在这种默契下,韩遂在金城就是这一带的土皇帝,历任凉州刺史都很难干涉金城的事务,赫赫有名的杜白虎也不例外。也正因为如此,韩遂才能放心大胆的带着主力去武都作战。
可是谁也没想到,韩遂会战死在武都。
韩遂战死,杜畿进驻金城,虽然成公英手中有兵,但他的威望不如韩遂,仅能自守,无法插手其他事务。从中原来的货物被杜畿控制,湟中羌再也无法像以前一样自如的得到中原货物,几番交涉未能如愿后,他们决定故技重施,用武力来抢。
成公英知晓内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阎行和韩少英,然后一言不发,静静地看着他们。
眼巴巴看着阎行夫妻的还有韩少英的几个叔叔。
韩少英明白他们的意思。他们还想和韩遂在世时一样,继续做金城的土皇帝。但是她很清楚,这是不现实的,一来这些人没有韩遂的实力,二来时代变了,大吴皇帝绝不会再容忍这样的事出现。朝廷上针对韩遂、马腾的声音早已有之,只不过皇帝陛下稳重,没有采纳而已。
如今安西大都督鲁肃已经到了关中,左都护孙尚香在洛阳,随时可能西进,韩家还想独霸金城,简直是痴心妄想,不仅没有一点成功的可能,还会毁了阎行的前程。
韩少英声色俱厉。“这些人与我父亲交好多年,不出兵助我父亲作战,反趁我家有丧事之际,举兵来战,这等无情无义的畜生,不杀留着何用?我韩氏子弟,但凡能提刀乘马者,一律上阵,为国讨贼,为家复仇。”
凉州习染羌风,女子地位颇高,韩少英又在中原十余年,在军中担任要职,说话自带三分威势,韩家老少无人敢反驳,至少明面上没人敢说话。
事情便这么定了下来。
得到韩少英的支持,阎行随与杜畿商议出兵事宜。
阎行首先提出一个建议:将凉州刺史部治所由冀县迁到金城。
凉州刺史部的治所原本在陇县,后来又搬到冀县。前段时间朝廷分割州郡,凉州被一分为三:敦煌、酒泉、张掖被划为甘州,武威、安定、北地被划为宁州,汉阳、陇西、北地、金城仍为凉州。杜畿这个凉州刺史真正能管辖的地区也就是汉阳,其他三郡都在马腾、韩遂手中,治所自然设在汉阳郡的郡治冀县。
现在韩遂死了,阎行提出将凉州刺史治所迁到金城,等于主动交出了金城的控制权。杜畿当然求之不得,但他很谨慎,并没有急于答应,直到韩少英出面,表明这是他们夫妻二人的共同心愿,杜畿这才答应上疏请旨。
治所迁址要朝廷批准,这也是正常程序,但杜畿这么做的根本原因还是让天子知道凉州的变动,同时做好相应的配合工作。
韩遂死了,马腾还活着呢。
奏疏发出,杜畿先和阎行商量出兵平叛的事宜。阎行夫妻有诚意,他也敞开了胸怀。杜畿认为,羌人因利而动,号称五六万人,其实能战的最多一两万人,而且起决定作用的也就是那么几个部落,那么几个人。杀掉这几个为首的,叛乱自然平息。
与叛乱的羌人相比,需要注意的反而是金城郡的豪强,比如安演麹家,他们和羌人利益攸关,在其中起了很不好的作用。如果不予以打击,羌乱永远不会真正平息。
杜畿的建议是召集各县的大族谈判,商量今后的发展事宜。这么做,既是对他们的尊重,也是对他们的警告。朝廷打击豪强,却不是简单的掠夺,而是控制比例,寻求平衡,以求可持续发展。如果有人贪得无厌,只想着自己发财,不顾其他的人死活,那朝廷也就不能留他了。
若是韩遂在世,杜畿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说这样的话的。韩遂就是那种只顾自己发财,不顾其他人死活,更不在乎朝廷全局利益的人。现在韩遂死了,阎行、韩少英又深谙中原新政的精髓,自然举双手赞成。
有了阎行夫妻支持,杜畿随即传令各县豪强,共商大计。
……
汉中,南郑。
法正快步上堂,来到正在处理公文的曹操面前,将一条咸鱼干摆在曹操的面前。
浓烈的腥味扑直而来,曹操不由自主的掩住了鼻子,皱了皱鼻。
“孝直,这是……”
“斥候从关中送来消息,最近几个月,每隔三五天,都会有一批大船运着这样的鱼干送到长安。最近几天开始,这些鱼干开始向陇右运了。”
曹操一惊,顾不上腥味扑鼻,拿起鱼干看了看。鱼干有一肘长,但并非整条鱼,只是其中一部分。曹操稍一打量,便看出了端倪。这是海鱼,体型庞大的海鱼,被分割成条,腌成了鱼干。虽看这一条轻飘飘的,最多半斤重,用水煮开,却足够一个壮年男子吃一顿。
“孙策一直在海上巡视,不会就是为了打鱼吧?”曹操苦笑道。
“这是海鱼?”法正的脸色更加难看。
“嗯,这应该就是所谓的种海田。孙策有大海船,可以出远海,一船便是数千石的海鱼,用海盐腌了,晒干,不到原重量的三成,充作军粮,却极是耐饥。”
曹操一边翻看着鱼干,一边取出拍髀,切下一块鱼干,扔进一旁的茶壶中。“听说海上捕渔获利颇丰,中山甄氏因此暴富,年入万金。关东州郡人人喜食海鲜,花样繁多,令人目不暇接。”
说到此处,曹操不由得想起了卞夫人,心情很不好。卞夫人是琅琊人,为了生计,经常在沿海出没,对海产品很熟悉,通晓海产品的烹调。他纳卞夫人为妾后,也因此了解了不少海产品。如今卞夫人成了孙策的俘虏,想必平时没少为孙策烹饪海鱼。
“大王……”见曹操说了一半,自顾自的出神,法正忍不住提醒了他一句。
曹操惊醒过来,不禁赧然。“孝直,你去找许子远,问问他襄阳方向有没有类似的海鱼送到前线。孤担心,孙策迟迟没有发动进攻,是在筹备军粮。若果真如此,形势将对我们非常不利。”
法正深表赞同。益州最大的优势就是地利,挡住吴军的进攻,等待吴军粮草接继不上,主动退兵,是他们唯一的希望。如果孙策用海鱼补充军粮,解决了这个问题,双方僵持下去,最先支撑不住的可能就是他们了。
法正转身去了。曹操转头看着一旁的茶壶。茶壶里的水开了,但鱼干却迟迟没有煮烂,倒是海腥味越发浓烈了,薰得满屋子都是。
曹昂走了进来,吸了吸鼻子,多少有些意外。“父王,这是海货?”
曹操瞅瞅曹昂。“你倒是熟悉。”
“在兖州时吃过。”曹昂顿了顿,又道:“不过那时候吃的大多是冰镇鲜物,不是腌过的。”
“冰镇?”曹操皱皱眉,随即明白过来。“孙策送的?”
“嗯,每到时节,他都会送很多东西来,其中便有各地的食材。”曹昂回想着当年的美好时光,又想起妻儿离散,眼神也黯了下来,默默地坐着。
曹操心中明白,一声长叹,几次欲言又止。父子相对无言,只有茶壶里的水煮得咕咕作响。
不知过了多久,法正与许攸并肩走了进来。见曹操、曹昂对坐,许攸没好气的喝了一声:“孟德,何至于此?高皇帝以一汉中得天下,如今你有益州在手,比高皇帝当年强太多了,何必唉声叹气,作小儿女态。”
曹操强笑了两声,伸手请许攸入座。“子远,襄阳那边可有海鱼运到?”
“当然有,不仅有腌好的鱼干,还有冰镇的鲜货,只不过价格高昂,非普通百姓所能享受。”许攸不由自主的叹了一口气。“这孙策造船不仅造出了强大的水师,还种起了海田,真是让人无奈。”
第2432章 豪赌
见一向自信甚至自负的许攸说出这样的话来,曹操三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许攸也自觉失言,一时尴尬,转头看向冒着热气的茶壶,然后注意到了案上的鱼干。他拿了起来,用手试着扳了两下,眉头微蹙。
“这么硬,怎么吃?”
曹昂刚要说话,曹操使了个眼色,附和了一句。“口感的确不佳,我都煮了半天,还是硬如皮甲。”
“这么说,这海鱼能不能充作军粮且两说,至少能当备用的军械。这么硬,怕是普通的弓都射不破呢。”
“哈哈哈……”曹操仰天大笑。
许攸也跟着笑了两声,收起笑容,正色道:“孟德,既然这海鱼已经运到了关中、襄阳,想必江陵、交趾也有。孙策解决了军粮不足的问题,形势对我极为不利,当早做准备为好。”
曹操也收起笑容,抚着花白的胡须,打量着许攸。“子远有何妙计教我?”
“若欲万全,不过请降而已。孟德或许不能苟活,他人却无性命之忧,说不定还能重用。”许攸说道,看了一眼法正。“我听说,孝直当年曾在南阳为间,耍得辛佐治团团转。如此人才,想必孙策不会不用。”
话音未落,法正便冷笑道:“许君有所不知,我曾在长安软禁杨修整一年。杨修是孙策心腹,我若是投降,我能不能保住性命都不好说,更别提得到重用了。”
曹昂也苦笑道:“投降的事,许君就不必说了,还是说说如何应敌吧。”
许攸莞尔。他知道在座的除了他,都不太可能投降,不过是故意调侃一下而已。“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用兵常识。孙策虽年轻,却用兵老到,不可能不知道这个道理。他亲巡海上,自然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之前周瑜、黄忠两路进击不胜,下一次进攻时,至少还要加上两路,关中的鲁肃,交趾的太史慈,我们还能不能支持得住,就要看天意了。”
曹操眼神闪烁,沉吟不语。这的确是个让人很头疼的事。他们最初只想到耕地有定数,能养的兵也有定数,双方兵力差距不足以弥补地势。只要守得稳健,或许有一线生机。现在孙策以种海田的方式解决了军粮供应,一船船的海鱼往前线送,虽说消耗很大,却使长期对峙成为可能。如此一来,他不得不考虑益州能坚持多久。
他有心与孙策决一死战,益州人却未必肯陪他拼命。卫觊一直在益州活动,他看得再紧,消息也会慢慢传播出去。时间拖得越久,民间的怨气越大,或许不用孙策打,益州人就要赶他走了。
这种感觉就像看着孙策正在编织一条又一条用来绑他的绳索,让他无法动弹,无法呼吸,却无计可施。
“你们以为凉州是机会,却没想到韩遂死了,阎行来了。亏得你们没杀了马腾,要不然马超也要回来了。此二人追随孙策多年,不仅深谙孙策的战法,更对孙策死心塌地。他们回到凉州,凉州不战而定。所以我说,你们当初就不应该和马腾、韩遂交战,更不应该贪一时之功,杀了韩遂。既然杀了,就不要犹豫,一鼓作气,直入凉州。”
曹操没吭声,法正也垂着眉,一言不发。势已至此,许攸说什么都晚了。
“孟德,与人搏命,而且以弱敌强,应该怎么做?是攻其手足,还是直取腹心?”
曹操眼神微缩,手指下意识的轻叩案几。他听懂了许攸的意思,但他更清楚这其中的风险。这是搏命,一旦失手,他连翻本的机会都没有。
曹昂、法正也听懂了,神色微变,面面相觑。
过了片刻,曹操神色稍缓,问道:“若依子远之见,当出何处?”
“江陵。”
“这可是一掷定输赢的豪赌啊。”曹操苦笑。
许攸嗤之以鼻。“除了赌,你有何回天之策?”
曹操没有理会许攸的无礼。虽然他现在贵为蜀王,但他心里清楚,自己这个蜀王还没资格摆谱,尤其是在许攸这样的朋友面前。早在袁绍门下时,许攸就看不上他,如今若不是走投无路,许攸也绝不会栖身汉中,为曹昂出谋划策。
况且许攸的建议值得考虑。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这也符合他的思路。若非如此,他也不会主动进攻凉州。只是击杀韩遂之后犹豫了,没敢趁胜追击,直取武都、汉阳,鲁肃又按兵不动,让他诱敌的计划落了空,这才落得今天的尴尬局面。
鲁肃可以不顾凉州的安危,孙策能够坐视荆州的得失吗?就算他不亲至战场,至少也要派孙翊迎战,甚至有可能命周瑜撤回荆州。
可以说,一旦此战成功,甚至可以掌握一定的主动权,解益州四面受敌之困。
贾诩迅速权衡了一下,便做出了决定,支持阎行。不管怎么说,阎行毕竟是土生土长的凉州人,与天子的关系非同一般,深得天子信任。如果连他都不能稳定凉州,天子很可能会对凉州人失去信心。
“你有什么计划?需要我和大都督做些什么?”
阎行也不推辞,他的确需要贾诩的支持,更需要安西都督府的支持。他只带了百余亲卫骑从辽东赶来,原先的部属全都留在了辽东,韩遂的主力又几乎都折在了战场上,仅凭留守金城的人马是不足以向曹操复仇的。他需要都督府的支持,需要陇右世家的支持,甚至需要牛辅的支持。
“我需要骑兵,我需要军械,我需要粮食。”
贾诩一口答应。“只要凉州有的,都支持你。凉州没有的,我请鲁都督安排。少英,左都护那边,想必你已经通过气了吧?”
韩少英点点头。收到韩遂阵亡的消息后,她就向孙尚香请求返回凉州复仇,孙尚香已经安排相关的物资,只是数量巨大,要运到凉州还需要一些时间。
贾诩松了一口气。有了天子和左都护的支持,阎行夫妻报仇就不难了。他随即领着阎行、韩少英入城,与鲁肃见面。鲁肃安抚了阎行几句,随即直入正题,询问阎行的具体计划。
阎行夫妻在长安只停留了两天,与杨阜等人先后见了面,更昼夜兼程,赶往凉州。
成公英提前收到消息,亲自带着数千骑兵,赶到榆中迎接。见面之后,成公英拜倒在韩少英的马前,痛哭流涕,向韩少英请罪,随即将指挥权交给韩少英,自请为亲卫。
韩少英也没客气,接过了兵权,当着众人的面,折箭发誓,要为韩遂报仇。韩银战死官渡后,韩遂又纳了妾,生了两个庶子,只是年纪尚小,还不能主持事务。韩少英以姊姊的身份暂时接管族中事务,又从家族里挑选了一些少年,编为亲卫营,由成公英指挥。
很快,阎行、韩少英为韩遂发丧,周边数百里内的汉羌赶来送葬。凉州刺史杜畿主持丧事,左都护孙尚香、安西大都督鲁肃也派了使者来,武威督牛辅亲至,马腾也派来了代表。借着这个机会,阎行招募了一万汉羌骑兵,两万匹战马,又筹集了一些粮草,开始训练。
六月中,第一批军械送到金城。
就在这时,湟中传来消息,羌人聚众五六万人,起兵叛乱。
第2431章 渐变
湟中羌是一个泛称,泛指金城郡西部湟水流域的氐羌部落,又称西羌。这里算是羌人的发源地之一,湟水河谷水草丰茂,可耕可牧,再加上被后世称为青海道的古老商路,他们活得还算自在。
可是随着汉羌矛盾的激化,最终导致持续百年的战争,不仅拖垮了大汉帝国,也让羌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战事频起,商旅减少,再加上大量的人口死于战争,湟中不再是世外桃源。
如果能艰苦朴素,自力更生,湟中倒也不是不能活下去,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部落首领们早就习惯了对汉地货物的依赖,如何能再过苦日子。能交易则交易,不能交易则抢,也就成了最自然的结果。
正如汉人对羌人的压迫主要是贪官污吏引起,与普通百姓无关一样,羌人孜孜不倦的造反主要也是部落首领们的贪婪所致,并非普通羌人自愿。
韩遂控制金城时,与湟中各部落之间也时有争斗,但大部分时候还是相安无事的。部落首领用牛羊、马匹和韩遂交换中原来的布匹、茶叶和各种物化,满足自己的生活所需,同时不断引起小摩擦,送韩遂一些功劳,让人觉得离了韩遂不行。
在这种默契下,韩遂在金城就是这一带的土皇帝,历任凉州刺史都很难干涉金城的事务,赫赫有名的杜白虎也不例外。也正因为如此,韩遂才能放心大胆的带着主力去武都作战。
可是谁也没想到,韩遂会战死在武都。
韩遂战死,杜畿进驻金城,虽然成公英手中有兵,但他的威望不如韩遂,仅能自守,无法插手其他事务。从中原来的货物被杜畿控制,湟中羌再也无法像以前一样自如的得到中原货物,几番交涉未能如愿后,他们决定故技重施,用武力来抢。
成公英知晓内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阎行和韩少英,然后一言不发,静静地看着他们。
眼巴巴看着阎行夫妻的还有韩少英的几个叔叔。
韩少英明白他们的意思。他们还想和韩遂在世时一样,继续做金城的土皇帝。但是她很清楚,这是不现实的,一来这些人没有韩遂的实力,二来时代变了,大吴皇帝绝不会再容忍这样的事出现。朝廷上针对韩遂、马腾的声音早已有之,只不过皇帝陛下稳重,没有采纳而已。
如今安西大都督鲁肃已经到了关中,左都护孙尚香在洛阳,随时可能西进,韩家还想独霸金城,简直是痴心妄想,不仅没有一点成功的可能,还会毁了阎行的前程。
韩少英声色俱厉。“这些人与我父亲交好多年,不出兵助我父亲作战,反趁我家有丧事之际,举兵来战,这等无情无义的畜生,不杀留着何用?我韩氏子弟,但凡能提刀乘马者,一律上阵,为国讨贼,为家复仇。”
凉州习染羌风,女子地位颇高,韩少英又在中原十余年,在军中担任要职,说话自带三分威势,韩家老少无人敢反驳,至少明面上没人敢说话。
事情便这么定了下来。
得到韩少英的支持,阎行随与杜畿商议出兵事宜。
阎行首先提出一个建议:将凉州刺史部治所由冀县迁到金城。
凉州刺史部的治所原本在陇县,后来又搬到冀县。前段时间朝廷分割州郡,凉州被一分为三:敦煌、酒泉、张掖被划为甘州,武威、安定、北地被划为宁州,汉阳、陇西、北地、金城仍为凉州。杜畿这个凉州刺史真正能管辖的地区也就是汉阳,其他三郡都在马腾、韩遂手中,治所自然设在汉阳郡的郡治冀县。
现在韩遂死了,阎行提出将凉州刺史治所迁到金城,等于主动交出了金城的控制权。杜畿当然求之不得,但他很谨慎,并没有急于答应,直到韩少英出面,表明这是他们夫妻二人的共同心愿,杜畿这才答应上疏请旨。
治所迁址要朝廷批准,这也是正常程序,但杜畿这么做的根本原因还是让天子知道凉州的变动,同时做好相应的配合工作。
韩遂死了,马腾还活着呢。
奏疏发出,杜畿先和阎行商量出兵平叛的事宜。阎行夫妻有诚意,他也敞开了胸怀。杜畿认为,羌人因利而动,号称五六万人,其实能战的最多一两万人,而且起决定作用的也就是那么几个部落,那么几个人。杀掉这几个为首的,叛乱自然平息。
与叛乱的羌人相比,需要注意的反而是金城郡的豪强,比如安演麹家,他们和羌人利益攸关,在其中起了很不好的作用。如果不予以打击,羌乱永远不会真正平息。
杜畿的建议是召集各县的大族谈判,商量今后的发展事宜。这么做,既是对他们的尊重,也是对他们的警告。朝廷打击豪强,却不是简单的掠夺,而是控制比例,寻求平衡,以求可持续发展。如果有人贪得无厌,只想着自己发财,不顾其他的人死活,那朝廷也就不能留他了。
若是韩遂在世,杜畿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说这样的话的。韩遂就是那种只顾自己发财,不顾其他人死活,更不在乎朝廷全局利益的人。现在韩遂死了,阎行、韩少英又深谙中原新政的精髓,自然举双手赞成。
有了阎行夫妻支持,杜畿随即传令各县豪强,共商大计。
……
汉中,南郑。
法正快步上堂,来到正在处理公文的曹操面前,将一条咸鱼干摆在曹操的面前。
浓烈的腥味扑直而来,曹操不由自主的掩住了鼻子,皱了皱鼻。
“孝直,这是……”
“斥候从关中送来消息,最近几个月,每隔三五天,都会有一批大船运着这样的鱼干送到长安。最近几天开始,这些鱼干开始向陇右运了。”
曹操一惊,顾不上腥味扑鼻,拿起鱼干看了看。鱼干有一肘长,但并非整条鱼,只是其中一部分。曹操稍一打量,便看出了端倪。这是海鱼,体型庞大的海鱼,被分割成条,腌成了鱼干。虽看这一条轻飘飘的,最多半斤重,用水煮开,却足够一个壮年男子吃一顿。
“孙策一直在海上巡视,不会就是为了打鱼吧?”曹操苦笑道。
“这是海鱼?”法正的脸色更加难看。
“嗯,这应该就是所谓的种海田。孙策有大海船,可以出远海,一船便是数千石的海鱼,用海盐腌了,晒干,不到原重量的三成,充作军粮,却极是耐饥。”
曹操一边翻看着鱼干,一边取出拍髀,切下一块鱼干,扔进一旁的茶壶中。“听说海上捕渔获利颇丰,中山甄氏因此暴富,年入万金。关东州郡人人喜食海鲜,花样繁多,令人目不暇接。”
说到此处,曹操不由得想起了卞夫人,心情很不好。卞夫人是琅琊人,为了生计,经常在沿海出没,对海产品很熟悉,通晓海产品的烹调。他纳卞夫人为妾后,也因此了解了不少海产品。如今卞夫人成了孙策的俘虏,想必平时没少为孙策烹饪海鱼。
“大王……”见曹操说了一半,自顾自的出神,法正忍不住提醒了他一句。
曹操惊醒过来,不禁赧然。“孝直,你去找许子远,问问他襄阳方向有没有类似的海鱼送到前线。孤担心,孙策迟迟没有发动进攻,是在筹备军粮。若果真如此,形势将对我们非常不利。”
法正深表赞同。益州最大的优势就是地利,挡住吴军的进攻,等待吴军粮草接继不上,主动退兵,是他们唯一的希望。如果孙策用海鱼补充军粮,解决了这个问题,双方僵持下去,最先支撑不住的可能就是他们了。
法正转身去了。曹操转头看着一旁的茶壶。茶壶里的水开了,但鱼干却迟迟没有煮烂,倒是海腥味越发浓烈了,薰得满屋子都是。
曹昂走了进来,吸了吸鼻子,多少有些意外。“父王,这是海货?”
曹操瞅瞅曹昂。“你倒是熟悉。”
“在兖州时吃过。”曹昂顿了顿,又道:“不过那时候吃的大多是冰镇鲜物,不是腌过的。”
“冰镇?”曹操皱皱眉,随即明白过来。“孙策送的?”
“嗯,每到时节,他都会送很多东西来,其中便有各地的食材。”曹昂回想着当年的美好时光,又想起妻儿离散,眼神也黯了下来,默默地坐着。
曹操心中明白,一声长叹,几次欲言又止。父子相对无言,只有茶壶里的水煮得咕咕作响。
不知过了多久,法正与许攸并肩走了进来。见曹操、曹昂对坐,许攸没好气的喝了一声:“孟德,何至于此?高皇帝以一汉中得天下,如今你有益州在手,比高皇帝当年强太多了,何必唉声叹气,作小儿女态。”
曹操强笑了两声,伸手请许攸入座。“子远,襄阳那边可有海鱼运到?”
“当然有,不仅有腌好的鱼干,还有冰镇的鲜货,只不过价格高昂,非普通百姓所能享受。”许攸不由自主的叹了一口气。“这孙策造船不仅造出了强大的水师,还种起了海田,真是让人无奈。”
第2432章 豪赌
见一向自信甚至自负的许攸说出这样的话来,曹操三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许攸也自觉失言,一时尴尬,转头看向冒着热气的茶壶,然后注意到了案上的鱼干。他拿了起来,用手试着扳了两下,眉头微蹙。
“这么硬,怎么吃?”
曹昂刚要说话,曹操使了个眼色,附和了一句。“口感的确不佳,我都煮了半天,还是硬如皮甲。”
“这么说,这海鱼能不能充作军粮且两说,至少能当备用的军械。这么硬,怕是普通的弓都射不破呢。”
“哈哈哈……”曹操仰天大笑。
许攸也跟着笑了两声,收起笑容,正色道:“孟德,既然这海鱼已经运到了关中、襄阳,想必江陵、交趾也有。孙策解决了军粮不足的问题,形势对我极为不利,当早做准备为好。”
曹操也收起笑容,抚着花白的胡须,打量着许攸。“子远有何妙计教我?”
“若欲万全,不过请降而已。孟德或许不能苟活,他人却无性命之忧,说不定还能重用。”许攸说道,看了一眼法正。“我听说,孝直当年曾在南阳为间,耍得辛佐治团团转。如此人才,想必孙策不会不用。”
话音未落,法正便冷笑道:“许君有所不知,我曾在长安软禁杨修整一年。杨修是孙策心腹,我若是投降,我能不能保住性命都不好说,更别提得到重用了。”
曹昂也苦笑道:“投降的事,许君就不必说了,还是说说如何应敌吧。”
许攸莞尔。他知道在座的除了他,都不太可能投降,不过是故意调侃一下而已。“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用兵常识。孙策虽年轻,却用兵老到,不可能不知道这个道理。他亲巡海上,自然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之前周瑜、黄忠两路进击不胜,下一次进攻时,至少还要加上两路,关中的鲁肃,交趾的太史慈,我们还能不能支持得住,就要看天意了。”
曹操眼神闪烁,沉吟不语。这的确是个让人很头疼的事。他们最初只想到耕地有定数,能养的兵也有定数,双方兵力差距不足以弥补地势。只要守得稳健,或许有一线生机。现在孙策以种海田的方式解决了军粮供应,一船船的海鱼往前线送,虽说消耗很大,却使长期对峙成为可能。如此一来,他不得不考虑益州能坚持多久。
他有心与孙策决一死战,益州人却未必肯陪他拼命。卫觊一直在益州活动,他看得再紧,消息也会慢慢传播出去。时间拖得越久,民间的怨气越大,或许不用孙策打,益州人就要赶他走了。
这种感觉就像看着孙策正在编织一条又一条用来绑他的绳索,让他无法动弹,无法呼吸,却无计可施。
“你们以为凉州是机会,却没想到韩遂死了,阎行来了。亏得你们没杀了马腾,要不然马超也要回来了。此二人追随孙策多年,不仅深谙孙策的战法,更对孙策死心塌地。他们回到凉州,凉州不战而定。所以我说,你们当初就不应该和马腾、韩遂交战,更不应该贪一时之功,杀了韩遂。既然杀了,就不要犹豫,一鼓作气,直入凉州。”
曹操没吭声,法正也垂着眉,一言不发。势已至此,许攸说什么都晚了。
“孟德,与人搏命,而且以弱敌强,应该怎么做?是攻其手足,还是直取腹心?”
曹操眼神微缩,手指下意识的轻叩案几。他听懂了许攸的意思,但他更清楚这其中的风险。这是搏命,一旦失手,他连翻本的机会都没有。
曹昂、法正也听懂了,神色微变,面面相觑。
过了片刻,曹操神色稍缓,问道:“若依子远之见,当出何处?”
“江陵。”
“这可是一掷定输赢的豪赌啊。”曹操苦笑。
许攸嗤之以鼻。“除了赌,你有何回天之策?”
曹操没有理会许攸的无礼。虽然他现在贵为蜀王,但他心里清楚,自己这个蜀王还没资格摆谱,尤其是在许攸这样的朋友面前。早在袁绍门下时,许攸就看不上他,如今若不是走投无路,许攸也绝不会栖身汉中,为曹昂出谋划策。
况且许攸的建议值得考虑。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这也符合他的思路。若非如此,他也不会主动进攻凉州。只是击杀韩遂之后犹豫了,没敢趁胜追击,直取武都、汉阳,鲁肃又按兵不动,让他诱敌的计划落了空,这才落得今天的尴尬局面。
鲁肃可以不顾凉州的安危,孙策能够坐视荆州的得失吗?就算他不亲至战场,至少也要派孙翊迎战,甚至有可能命周瑜撤回荆州。
可以说,一旦此战成功,甚至可以掌握一定的主动权,解益州四面受敌之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