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珍不喜,微微垂下眼睫,避开陆婶的扫视。

    陆婶扫了茶摊一眼,又微笑着,继续往景家堰里走去。

    待她走出视线范围,亦珍绷紧的神经,这才慢慢放松下来。她是晓得今日官媒要上门来的。一早临出门前,母亲曹氏也问她,是否要留下来,在后头听一听。亦珍只道一切但凭母亲做主,女儿听母亲的。

    曹氏也不勉强她,仍许她随汤伯出门支茶摊。这会儿见官媒陆婶一路朝她家方向而去,亦珍不是不紧张的。到底事关终身,一点也马虎不得。

    汤伯也瞥见了官媒的背影,又看到小姐一脸怔忪颜色,心中暗暗叹了口气。这要是搁在从前,小姐何愁婚嫁之事?如今夫人并小姐在松江孤儿寡母的,于婚事上,能选择的,只怕是次了一等都不止了。

    亦珍却回过神来,接过招娣洗干净的碗碟儿,倒扣在放碗碟儿的食盒里。她坚信,母亲在她的婚事上,必不会教她委屈了的。她有这功夫发呆,还不如好好经营茶摊,多赚点钱养家,给母亲多买点滋补的食材回去。

    曹氏在自己院里的花厅中接待登门的官媒。

    “有劳陆婶跑一趟了。”看过茶,曹氏和声道。

    陆婶道了声不敢当。

    曹氏微笑,“想必陆婶也知我家的景况。”

    陆婶点点头。

    这曹寡妇家摆在谷阳桥下的茶摊,在他们华亭,还是颇有点名气的。早前知府老爷家里传出来的酸梅汤方子,凡是喝过她家茶摊酸梅汤的人,都能尝得出来,就是她家的方子。她一年到头,走街串巷地为人保媒拉纤,路上走得渴了,也时常在茶摊买一碗酸梅汤喝。那酸梅汤一向给得量足,满满一碗,夏日里尤其消暑解渴。

    这老实做生意的人家,为人总不会奸猾到哪里去。适才她一路走过来,瞧见茶摊里有两个衣饰朴素的姑娘,只是其中一个一眼望去,便晓得是家里娇养的小姐,皮肤雪白,眼神清澈,落落大方。她的眼光何其毒辣?只消一眼,就知道那必是曹寡妇的独女。

    陆婶心想,曹寡妇看起来是个软和温善的,不想竟独立将女儿养得如此出色。

    “不知夫人可有什么要求?”陆婶微笑着问。

    “陆婶也看见我家的景况,算不得太富裕,总不好狮子大开口,要男方家里如何如何。”曹氏斟字酌句,“我只得这一个女儿,虽不是娇生惯养大的,但总希望她能嫁个好人家。无须大富大贵,与我家门户相当即可,人员简单些,对方性子纯善,将来能好好待我家女儿便好。”

    陆婶极认真地听曹氏提出的要求,一边不住点头。待曹氏将要求说完了,她笑着道,“夫人这要求,说高不高,可是要样样都依足了夫人,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一旁汤妈妈闻弦歌而知雅意,即刻双手奉上早已准备好的荷包。

    陆婶暗暗掂了掂荷包的分量,又捏了一捏,里头是两枚银锭,足足有十两的样子。她面不改色地将荷包收在袖笼中,朝曹氏一笑,“夫人且放宽心,老身一定不负夫人所托,为令嫒说一门称心如意的亲家。”

    “那我先在这厢谢过陆婶了。”曹氏欠身为礼。

    陆婶还礼,“夫人客气了。”

    待送走了官媒陆婶,汤妈妈回到曹氏屋里,不免担心,“也不知会给小姐说一个怎样的人家?”

    曹氏倒不似汤妈妈这般担心,“尽人事,听天命罢了。要想夫君将来对珍儿好,究竟还是要看珍儿自己的。便是再深情无悔的誓言,亦有转头成空的刹那。”

    汤妈妈叹了一口气,“夫人说得对。”

    下午收了茶摊,亦珍回到家中,母女两人都未提起官媒上门的事,一切如常,时光如水。

    到得八月初九这日,贡院门前早早聚集了前来应试的考生,等到了吉时,外帘官点燃炮仗,一阵噼里啪啦的脆响之后,这才点名入场。一众前来应考的学生携带一应考试所需衣物笔墨吃食在考篮中,待按事前编好的号数点名搜身后,才依次入得贡院,进到自己的号房之中。

    奉墨拎着考篮,随着方稚桐来到贡院门前,等叫到少爷的考号,他小心地将考篮递到方稚桐手中,随后退到一旁,对他说:“少爷加油,小的在外头等您考好了出来。”

    方稚桐接过考篮,任贡院门口的外帘官仔细翻检了他带的物品,这才被放行入场。霍昭在他前头五号,特特在一条号筒的夹道上等他,给彼此打气。

    “临来前,先生叫下人带了信来,叮嘱我只消发挥稳定,考出平时的水平即可。为兄与方贤弟共勉之。”

    方稚桐揖手,“与霍兄共勉,望霍兄考场顺利。”

    “彼此彼此。”

    他二人一前一后往自己的号房而去,一旁一个考生埋头从两人身边走过,行色匆匆间撞了两人一下,也未停下来致歉,只管在嘴里嘟嘟囔囔:“真真晦气!竟将本公子分到臭号去!定是有人嫉妒本少爷,从中作梗!”

    这臭号乃是一条号筒到底,紧挨着腾出来做茅厕用房间的号舍,因奇臭难当,最不得考生待见。

    方稚桐与霍昭对视一眼,两人认出那考生正是朔望诗会上,诗作获得一等奖励的书生。此时还未正式开考,已满腹怨气,两人不禁摇了摇头。

    待所有考生进场完毕,外帘官又放了一挂鞭炮表示封门的时候到了。此时考生悉数归号,贡院的大门缓缓合拢,号官封号锁门,今科秋试正式开考。

    方稚桐坐在自己的号舍内,等考官将印制好的考题发到手中,轻轻解开考卷上头的红绳,摊开考卷,只见其上要求试《四书》义《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孟子曰:欲贵者人以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已耳弗思耳》三道,每道二百字以上;又以《诗》、《易》、《书》、《春秋》、《礼记》择一经作为本经,做经义四道,每道三百字以上。(注:试题均引自万历七年已卯科河南乡试的题目)

    方稚桐见这些题目,先生东海翁皆嘱他们在家中做过,心下大安,取了笔墨,稍作思索,便提笔答题。

    待第一场考完了出来,与霍昭在门口遇见,只见彼此脸上都生出青髭来,眼下都有一层青痕。

    到底已经入秋,一场连考三天,食宿答题都在小小一间号舍之内,远不如家中适意,兼之吃用皆是冷的,身体稍差些恐怕要抵受不住。

    “未知查兄与谢贤弟考得如何了?”霍昭喃喃低语。

    说话间,就见谢家的马车趋到贡院门前,谢家的下人一左一右扶着从贡院中出来的谢停云,另有小厮将带风帽的斗篷披在他身上,将他护得密不透风地送上自家马车。

    霍昭与方稚桐见了,俱是默然。谢老夫人一片拳拳爱孙之心,真是叫人唏嘘。可是这好好的一个人,总叫谢老夫人跟个闺女似的养着,好人也要圏出病来。然则这话如何是他们这外姓晚辈能说的?只好寻思着,等三场秋试过了,寻机带谢停云一道出门踏秋去。

    方稚桐与霍昭在贡院门口别过,各自上了自家来接的马车。方稚桐到了车上,奉墨也抖出件斗篷来,“少爷赶紧先闭上眼睛歇一歇罢,等到了家门口小的再叫您。”

    方稚桐确实累极,便在车内铺着双面天鹅绒四合如意、绣梅兰竹菊四君子靠垫的车厢内团身睡下。马车晃晃悠悠不紧不慢地往方宅而去,车厢外头传来市井中的人语与鸡鸣犬吠交织在一处的热闹声音。方稚桐就在马车有节奏的摇晃与车外的市井声中,渐渐盹着了。

    奉墨望着倚在靠垫上睡着了的少爷,心道少爷这是累得惨了罢?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大家对珍馐传的支持~

    继续放男主出来打酱油。

    有童鞋在前文问:黄金糕是什么,其实就是文中介绍的一种掺有南瓜的发糕。

    这个做起来是有点小难度的,今天教大家个零难度,5分钟搞定的早餐:玉米鸡蛋饼。

    材料也很简单,玉米粉30克,面粉10克(没有厨房磅秤的话,喝汤用的勺分别是三大勺和一大勺即可),鸡蛋1只,葱末,盐若干。

    步骤,所有原料混合,加少许水,搅拌成在筷子尖会像一条线一样滴下来的面浆;平底锅加热,倒少许油,倒入面浆,微微晃动摊平,至面饼凝固成型,翻面,烙至两面金黄即可。这点面浆小平底锅可以做两张饼。

    装盘就是营养美味的玉米鸡蛋饼啦~

    ☆、41第四十章一团乱麻4

    马车行至谷阳桥上,远远的听见桥下汤伯苍老浑厚的声音在茶摊里头叫卖:“新鲜的桂花糕!新鲜的桂花糕!”

    原本盹在车内的方稚桐蓦地睁开眼睛,望向奉墨,“可是到了谷阳桥了?”

    奉墨点点头,“是。”

    “车夫,车赶得慢些。”方稚桐忙自靠垫上坐起身,不自觉地正了正衣冠,随后又摸了摸自己的脸,感觉指下粗剌剌的短髭,微微一顿,到底还是抵不住想看亦珍一眼的冲动,挑起车上的窗帘。

    一眼望去,正午的谷阳桥下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许是快到八月十五中秋节之故,卖鸡鸭的小贩摊前很是拥挤,又有好几个挑着担子来卖新鲜芋艿的,叫卖声此起彼伏。

    茶摊前立着两个入了秋还只穿着单薄夏衣的挑夫,一人捧着只粗瓷海碗,正在喝热麦茶。汤伯收了茶钱,回头与亦珍说话。

    方稚桐的眼光再无法从亦珍身上移开,只觉得穿一件秀着菊叶纹襦裙的亦珍,渀佛初秋的晨光般清新怡人。

    远在茶摊内的亦珍似有所觉,扬睫越过济济人群,正正望进方稚桐眼里,伊微微一愣,随即弯一弯眼,复又垂头,做自己的事去了。

    方稚桐在车内,伸手轻轻捂住了自己的胸口。

    少时偷偷在院子里读奉墨夹带进来的话本,读到才子对佳人唱“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只当是写话本的人夸张罢了。可如今隔着遥遥的一段距离,亦珍只消这样不经意地一眼,已经教他心跳如鼓。他这才晓得,那话本里写的,远不似此时此刻,这一眼,来得动人心弦。

    方稚桐想开口叫车夫停车,却发现自己的声音喑哑得不成样子,只得清一清喉咙,低声对奉墨道:“让车夫停车,你下去买两份桂花糕上来。”

    “少爷……”奉墨面上一紧,“这要是教夫人知道了,小的……”

    “无妨,母亲只说不能再带外头的吃食回去给我吃,并不曾教我不许在外头吃。”方稚桐摆摆手,“你只管下去买便是,母亲那里,我自有办法。”

    奉墨拗不过他,只好喊停了马车,挑帘子跳下车,三步并做两步来到茶摊前头,态度极恭敬地对亦珍道:“小娘子,请来两块桂花糕。”

    亦珍利索地包了两块桂花糕于他,收了银钱,又叫住他:“这是桂圆红枣茶,最是驱寒,配着桂花糕吃,再好不过。”

    说罢递了只带盖儿的细竹筒给奉墨。

    奉墨双手接过桂花糕与细竹筒,道声多些小娘子,便回到马车上。

    方稚桐见奉墨回来,不但带着桂花糕,还额外有只细竹筒,心间惊喜。他已有日子不曾吃到亦珍茶摊上的吃食了。兼之在贡院三天,吃的喝的都是冷的,这会儿闻见冷冷的桂花香,肚子咕噜噜叫起来。

    奉墨将细竹筒递到他跟前,“少爷,余家小娘子叮嘱,这桂圆红枣茶,配桂花糕吃再好不过。”

    方稚桐将细竹筒握在手心里,察觉里头还是温热的,不由得心也为之滚烫起来。揭开竹筒上的盖子,他先喝了一口温甜的桂圆红枣茶,接着咬一口绵甜香糯的桂花糕,随后轻轻舒一口气,身同心都得得极大满足。

    奉墨见了,只好在心里暗暗祈求,万万莫叫夫人知道了,否则他这一顿打恐怕是如何也逃不掉的了。

    方稚桐一路吃到家门口,抹干净嘴,将竹筒的塞子塞好,袖在自己袖笼中,下车回到自己院中,还没坐定,方老夫人已经领着儿媳妇方夫人一道,来到孙子院子里。见着孙子一脸青髭,衣服还未换下来,很是憔悴的样子,不管不顾地一把搂在了自己身边,嘴里喊着:“我的乖孙!我的桐哥儿!快教祖母好好瞧瞧!”

    上下打量了两眼,又搂了直说:“瘦了!这才三天就瘦成这样了!你爹也是,我们家不缺衣少食,何必非得去考这个功名?!看把我的桐哥儿给折腾的!”

    一旁的人哪里敢应声的?

    方稚桐轻轻挽了祖母的手臂,“祖母,孙儿无事,只是三天不曾好好洗漱,身上脏得很,十分不适意。”

    方老夫人忙道:“对对对!祖母老了,糊涂了!老大家的,快快快!叫丫鬟婆子打热水过来,给桐哥儿好好梳洗一番。再叫厨房做一桌桐哥儿爱吃的饭菜来!”

    自有丫鬟婆子下去传话安排,等方稚桐洗漱一新,换了干净舒适的衣服出来,重新给祖母母亲见过礼。

    方老夫人并不关心他考得如何,只问这三天里吃得如何睡得如何?可曾冷着饿着?

    “祖母放心,孙儿有您准备的加厚衣裤,一点也不曾冷着饿着。”他自不会告诉祖母,那号舍白日太阳照射进来时,逼仄闷热得紧,等到了晚间,又无挡风之物,夜风吹在身上,直教人浑身瑟瑟发抖。

    方老夫人这么大年纪了,自是晓得晚辈报喜不报忧的习惯,也不拆穿他,只拍了拍他的手背,“还有两场,桐哥儿你尽心考便成,切莫伤了身体。身子骨才是根本,再有才学,身子骨不成,也是枉然。”

    这时丫鬟进来传话,说饭菜都已经布置好了。方老夫人便携了孙子到厅中用饭。

    方夫人在婆婆跟前,总不如在自己屋里自在。方老夫人淡淡看她一眼,“坐下来一起用罢,桐哥儿都这么大了,我还要你没事在我跟前立规矩不成?”

    说得方夫人脸色一白。

    方老夫人对儿子媳妇都冷了心。儿子是个孝顺的,吃穿用度上头,从不短了她这个老婆子。可是自打他将生意做得大了,方家发达以后,他在女色上头,便不知节制,外人只说方员外好本事,能享齐人之福,但方老夫人却不喜后宅中这些莺莺燕燕的女子。又觉得媳妇儿气量还是窄了些,若能心胸宽大些,只把丈夫的心拴在自己身上,于那些妾室通房不过是图一时欢愉,到底还是敬重结发妻子的,谁还能真压她一头不成?偏儿媳妇想不通这中间的道理,对老大冷心冷脸,不过是面子上的一点夫妻情分罢了。

    方老夫人管不了儿子媳妇屋里的事,从此只一门心思对着孙子,虽然盼望孙子成才,却也不想让孙子背负太大压力。

    等与祖母母亲吃过饭,方稚桐推说累了,想回房间睡一歇歇。方老夫人自是无有不应的。离开孙子住的栖梧院前,方老夫人淡声吩咐,院子里的丫鬟婆子一概不许高声喧哗,若影响了二少爷休息,不管哪个,都打一顿板子,发卖出去。

    方稚桐只管在自己屋里,叫近身伺候的奉砚,去将自己稍早换下的衣服取来。

    奉砚回道:“少爷换下来的衣服,已经叫丫头送到浆洗上去了。”

    方稚桐猛地从床上弹起身来。那根亦珍送他的细竹筒还在换下来的衣服里!

    奉砚见他面上有焦急之色,慢慢从自己的袖笼里取出约三指宽窄的竹筒来,问:“少爷可是要寻这件东西?”

    方稚桐一见握在奉砚干净的手指间的竹筒,大喜:“快把东西给我!”

    奉砚将竹筒缓缓递过去,在方稚桐堪堪要碰到之前,蓦地又收回手,“想必这东西对少爷是极重要的,婢子蘀少爷将之偷偷藏下,少爷如何谢婢子?”

    方稚桐一挥手,“你想要什么,尽管说!只要少爷做得到的,必然答应于你。”

章节目录

珍馐传(出书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文屋只为原作者寒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寒烈并收藏珍馐传(出书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