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风格的电影,受众并不算特别广泛,也不是每一部黑暗风的电影都能成为《黑暗骑士》。

    题材上面的差异不容忽视。

    像《阳光女孩》这种题材,怎么跟《黑暗骑士》比?

    坦白地讲,《黑暗骑士》的成功即便忽略那些各种后来因素,还有布鲁斯-韦恩老爷的巨大号召力。

    大卫-芬奇的风格,黑到了骨头里面,甚至不给人希望。

    这部《阳光女孩》同样如此。

    女主角叫做莎拉,有着美国女性常见的名字和身世,家庭条件不算好,也不算差,但在她考上一所全美二流私立大学时,因为惯常提前消费的关系,家庭无力承担昂贵的学费,只能申请助学贷款。

    这可以说是全美很多女孩都在面临的情况,哪怕一些出身于普通中产家庭的女孩也不例外。

    提前消费的观念在这个社会深入人心,绝大部分人根本没有储蓄的习惯,甚至连储蓄的观念都没有。

    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太平洋对岸的家庭的抗风险能力,普遍比美国人强太多了。

    所以,一遇到经济动荡,金门大桥、布鲁克林大桥和帝国大厦等热门景区,就会出现下饺子的盛景。

    这片子不止是骨头里面黑,外在同样黑,从开场第一分钟起,画面就是灰暗阴沉的风格,而且通过色彩和光线来表达人物的转变。

    最初走入大学校园的莎拉,还处于广泛意义上普通大学生的莎拉,始终穿着灰黑色调的衣服,与周围同样风格的环境,看起来相当一致。

    但她那艳羡的目光,时不时就会落在校园里面衣着艳丽、彩色明亮,仿佛天之娇女般的女同学身上。

    而她的学费来自助学贷款,部分生活费也需要自己想办法解决,按照正常的路走下去,大学期间不可能有这样的生活。

    甚至,巨大的助学贷款压力下,毕业后很长时间,也不可能有这样的生活。

    面对山一般的压力,一个人往往会做出选择。

    一位偶然间结识的女同学,帮助莎拉走上了那条路。

    那位女同学当然不是偶然出现的,她早就注意到了外貌出众而生活一般的莎拉,作为一个能从中抽成的校园特殊群体,她果断将莎拉拉下了水。

    莎拉这个人变了,不止是所作所为,呈现在银幕上,还有她的形象和色彩。

    在一片灰暗阴沉的环境中,莎拉成为了一抹亮色,不仅衣着艳丽起来,镜头也加强了她的光线。

    放在在这阴暗的社会中,成为了一道午后明媚的阳光。

    这就是大卫-芬奇,一个始终紧盯着美利坚阴暗面的导演,一个镜头和光线都带着嘲讽的导演。

    辛辣的题材内容和风格化的电影语言,向来是大卫-芬奇所擅长的。

    套用一句高逼格的话来说,黑暗的影像风格展现着人性与社会的黑暗面。

    这个阴沉黑暗的社会中,莎拉却成为了一抹亮色。

    在平权的年代,在女性权益高呼的年代,就像曾经的那部《消失的爱人》,主流价值观都在说家庭和婚姻的重要性,都在保护孕妇的权益,但大卫-芬奇借用女主角的口说道:躺下劈开双腿很难吗?

    《阳光女孩》的题材、内容和剧本来自于琳赛-比尔,但真正决定影片风格的是大卫-芬奇。

    所以,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躺下劈开腿并不难,莎拉有了第一次,就有了第二次,然后有无数次。

    她成为了校园里面的那一抹亮色。

    在大部分同学还要数着钱计算生活费时,莎拉过上了令人艳羡的生活。

    平淡的生活,抵不过金钱的魅力,也有其他女学生像莎拉一样,先后陆续下水。

    这是个非常聪明的女孩,在这条路上被人领进门之后,却很快察觉到了很多,懂得借用自身学生的优势,学会要包装自己,走高端路线才能挣很多钱。

    第一次领她进门的女孩成为了她的经纪,因为那个女孩有着较为莎拉不具备的关系网络,能联络到客户。

    但莎拉渐渐反过来教导对方,怎么才能把她包装的更值钱。

    只要基本条件过关,很多时候,价格提上去了,反而更能吸引到客户。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部影片简直就是一部如何成为高端女郎的教学指南。

    在全美的大学乃至高中里面,类似这种女孩渐渐成为常见的现象,大卫-芬奇毫不留情的揭开给所有人看。

    为了这部影片,单单拍摄方面,大卫-芬奇就拍了超过500个小时的镜头素材,最后剪辑得到了不到两个小时的影片。

    可谓慢工出细活的典型。

    大卫-芬奇在黑色风格的电影上面,有着极高的创作天赋,这部《阳光女孩》甚至带着末日情节,社会阴暗绝望,仿佛只有打破社会体制、法律法规与道德底线,才能争取到生机。

    毕业后的莎拉来到了纽约,进入一家公司做实习员工,准备摆脱过去,开始全新的生活。

    电影的明亮色彩消失,穿着深色职业装的女孩,穿梭在纽约城的高楼大厦之间。

    一场叫做社会的鞭打开始了。

    职场的潜规则,低廉的薪水,繁重的工作,老员工不经意的欺压,中年男性上司若有若无的骚扰……

    这些在社会中随处可见,很多外貌稍微出色点的女孩走出校门踏入职场时,几乎都会遇到其中的一部分。

    新生活的种种不如意,让莎拉渐渐无法忍耐,终于在见到学校时期从事过同一行业的女同学潇洒写意的生活之后,莎拉决定抛弃社会的鞭笞毒打,再次选择解放自己那自由的灵魂。

    一个艳光四射又光芒万丈的女孩又回来了,并且很快投入到了纽约一位经纪的旗下,利用天赋本钱,开始了新生活。

    虽然在新城市里开始时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就像读大学时一样,莎拉在这方面有着非常强悍的天赋和领悟能力,没用多长时间就成为了纽约商圈的名人。

    莎拉成为了一名高级应召女友,每小时收费高达1500美元,她的客户有房地产老爹、律师、有钱帅哥等等。

    甚至一位中年男人为了约她,不惜变卖商铺筹钱。

    莎拉成为金钱奴隶,而有些客户则为她神魂颠倒。

    电影中,莎拉渐渐成为唯一的光芒,而围绕着她的人群,乃至整个社会都是病态的。

    这部影片就像大卫-芬奇曾经那部《消失的爱人》,不止是三观不正,整个影片的主题和价值观简直歪到了火星上。

    女主角那些正经忍受社会和职场鞭打的女同学,整日为了基本的生存而奔波,住在狭小的公寓里面,吃着廉价的快餐,每天去挤沙丁鱼罐头一般的地铁。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女主角莎拉在无数中老年男人的“资助”下,不仅生活惬意,甚至在靠近中央花园的地方,买下了一间不大不小的公寓。

    这个年龄不大的女孩,巧妙的掌握了极其高明的技巧,不止是职业技能,还有心理因素。

    因为她的客户大都是那些成功的中老年男人,她总是能够微笑面对,认真倾听,其实这些都是逢场作戏,但是确实让那些男人们感到开心。

    莎拉以一种非常职业化的态度在做应召女郎,她有自己的专业精神……

    比起在职场上付出没有对等回报的毒打,她得到了超出付出的回报,一位年迈的房地产老爹,直接给了她五十万美元。

    这也是房款的主要来源。

    与此同时,莎拉与自己的经纪闹翻了,经纪高达百分之三十的抽成,让她非常不满。

    莎拉开始联系客户单干。

    但好景不长,原先的经纪找人黑了莎拉的邮箱,放出了莎拉偷偷录下的视频,莎拉在网上名声大噪,家人的诘难随之出现。

    而且在纽约从事这个行业是违法的,莎拉极有可能面对牢狱之灾。

    莎拉有钱,重金聘请律师帮助自己,先用天赋本钱跟发布视频的网站高层交涉:录制视频她是知道的,她只是在和前男友玩角色扮演游戏,原是和前男友之间私密的东西,不能作为面向公众的“消遣娱乐”。

    她又在律师的帮助下和检察官交涉:没有其他证据,强调她只是在和前男友玩角色扮演游戏。谁黑了她邮箱发视频她不会追究,出于保护前男友隐私,她也不愿意说出前男友是谁。

    这种事,找不到直接证人,那些与莎拉存在交易的成功男人,谁会傻到站出来作证?

    莎拉成功摆脱了麻烦,找私人侦探整趴下了前经纪,随即在自己单干的同时,利用手中的客户资源,也做起了抽佣的经纪。

    影片的结尾,在遍布失败者和为了最基本的生存而忙碌的灰暗社会中,莎拉成为了一名成功人物。

    她在长岛买下了一栋豪宅,在一番美容美发之后,坐在豪宅中开始了新的生活。

    最后的镜头,一片阴暗的背景衬托中,莎拉坐在豪宅宽大的客厅里面,犹如太阳一般在闪光。

    影片随之结束,剧院里面陷入短暂的沉默。

    这部《阳光女孩》的主题和三观,不是一般的扭曲!

    女主角莎拉从头到尾没有所谓的反思,也没有后悔的悲悲戚戚,更没有认为自己犯了错……

    可以说,女主角的内心世界非常强大。

章节目录

最佳娱乐时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文屋只为原作者白色十三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白色十三号并收藏最佳娱乐时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