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听到江南道漕运调查清楚的原因之后,饶是他为人持重,心里都忍不住“咯噔”一声响,顿觉诧异不已。

    江南道漕运怎么会与太子有关呢?太子那样的能力和性子,怎么可能插手江南道漕运的事情?

    偏偏,贪腐与从龙之功,每一个都是犯了大禁忌的事情,而且从太子的身份地位来说,的确有可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江南道漕运中断本就是极为严重的事情,若是加上太子在其中,一想到这里邵世善就觉得头疼不已。

    “爱卿,对此事你如何看待?”永昭帝问向了殿中一直沉默的裴鼎臣。

    裴鼎臣想了想,便回道:“皇上,此事传得沸沸扬扬,陈大人的书信已经说得很清楚了,钱可敬与江南道的商人都是持一致口径,都道将银两送给了太子良娣,才导致了漕运之祸,如今只能先去查探清楚这些情况再说。”

    裴鼎臣当然也不希望在这个时候牵涉到太子,但是漕运的问题实在太大了,而且这件事在京兆传得太厉害了,始终都要给一个合理的交代。

    想到京兆百姓对此事的态度,他不禁眉头皱了皱:太子民望,堪忧啊。

    永昭帝正想说话,忽然门外响起了魏离弦的急禀声:“皇上,东宫那里传来了消息,道是太子良娣周氏……没了。”

    太子良娣身死,本无须这样紧急禀告帝王,但是魏离弦在宫中当值,自然也知道朝中的动向,知道这个太子良娣周氏关系着什么,便丝毫不敢耽搁,立刻将此事上禀了。

    这个消息,让原本就压抑的紫宸殿内更是沉重了几分。

    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太子良娣周氏死了?关系着事情真相的周氏死了,那么江南道漕运那里怎么办?

    永昭帝怒极而笑,仿佛颇感兴趣地问道:“两位爱卿,如今周氏死了,以你们看,是杀人灭口吗?”

    正如裴鼎臣所说,现在事情的真相还没有查清楚,在这么微妙敏感的时刻,最为重要的、有可能直通真相的周氏死了,等于江南道漕运的调查戛然而止。

    对这样的结果,永昭帝已经出离震怒了。

    裴鼎臣和邵世善一时无话,只觉得情势越来越严重了,而且周氏之死……不管是杀人灭口还是别的什么,最终都指向了一个结果:死无对证。

    换言之,周氏的死,其实更加证实了其与江南道漕运有莫大的关系,不然,她就不会死了。

    难道说,太子真的与将江南道漕运有关?那一笔数额巨大、将近三十万辆的银子是不是真的送去了东宫?

    邵世善依然还是觉得太子做不了这样的事情,其没有这样的本事,便再一次说道:“皇上,周氏在这个时候死了,很明显这是有人想将事情栽在太子头上,请皇上明察!”

    永昭帝抚了抚胡子,眼中精光有如鹰隼一样,紧紧擢住邵世善问道:“爱卿既然这么说……那么是谁想将这些事情栽在太子头上呢?”

    周氏已死,的确没有对证,但是却可以猜测:是谁?或者说,是谁有这样的本事做这样的事情?

    第814章 推波助澜

    是谁,是谁有本事将江南道漕运与太子联系起来呢?

    这个问题,在裴鼎臣和邵世善进宫的时候,已经想过了。他们想到了许多,然而直到在这个时候,都不能确定。

    可以肯定的是,做这事的人肯定是针对太子——朝中针对太子又有这等本事的人,其实不多。

    邵世善和裴鼎臣心中都有了猜测的人选,然而在帝王面前,他们不敢说出来,只有沉默。

    永昭帝看了他们一眼,见到他们还是没有说话,便再一次问道;“爱卿,你们觉得会是谁呢?”

    听到帝王再一次这样问,裴鼎臣便回话了:“皇上,臣以为,此事出现得实在太突然了,当中关系错综复杂,现在周氏已死,臣以为,应当先从调查周氏之死下手,至于这背后是不是有人在将漕运事栽在太子头上,现在还不好说……”

    裴鼎臣作为中书令,在皇上身边许多年,因而说这些话心中也无惧。

    在他看来,事情就是很明显在指向太子,其实皇上这么问,心中想必有了怀疑的对象,但是皇上可以这么怀疑,身为臣子,却万万不能将此事宣之于口。

    毕竟,有本事又要对付太子的人,实在不多。

    这不多的人,无论是哪一个,都不是他可以英孚得了的。

    邵世善看了裴鼎臣一眼,心想此人说话实在是漂亮,难怪会这么得皇上的倚重。——他其实也十分赞同裴鼎臣的话语。

    只是鉴于他是十皇子的岳父,现在他真不好说什么,如果可能,他宁愿不知道这些事情,但是他是尚书左仆射,这种朝政大事,绝少不了他。

    永昭帝对裴鼎臣的说法却甚不满意,脸色更沉了一分,随即看向了邵世善,直接问道:“最近承恩公府可有何动静?”

    听到帝王这么问,邵世善心中一紧,知道皇上已经在怀疑皇后娘娘了,甚至连婉转迂回都懒得说了,可见内心的震怒。

    “皇上,承恩公府最近没有任何动静……除了当众训斥杨允恭之外。”邵世善这样回道。

    杨允恭奏请废太子,承恩公上疏说此人其心可诛,还当众训斥杨允恭惟恐天下不乱、是国朝之祸害,由此,朝官们便知道了承恩公府是绝不赞成废太子的,由此也消除了某些猜疑。

    邵世善特地将此事拿出来说,当然暗里说韦皇后一系没有废太子之心,还恨不得太子之位无比稳固,自然,也不会有现在这种栽赃嫁祸之事。

    “是吗……?”永昭帝淡淡说道,拉长的尾音让人心中一颤。

    永昭帝自然明白邵世善的意思,毕竟,邵世善是十皇子的岳父,感情上倾向皇后也无可厚非,但是此刻,他却觉得这些话语十分刺耳。

    如果江南道漕运真的有人在暗地里下手,将太子牵涉进其中,那么除了韦皇后一系,也没有人能有这样的本事了。

    但是,转念一想,邵世善的意思也没有错,现在废太子对皇后一系没有任何好处,他们为何会如此大费周章做这种没有任何好处的事情呢?

    如此,也说不过去……

    在宫中一处宫殿内,容貌绝美的徽妃在听到宫女的禀告后,眼睛忍不住一亮,容貌更是夺目三分。

    “太子良娣周氏死了?这可真是太好!快去通知繁儿和紧儿,背后里的事情可以去做了!”徽妃这样吩咐道,语气难掩兴奋。

    “是,娘娘,奴婢这就去通知两位殿下!”得信的宫女这样回道,立刻下去办事了。

    宫女离开之后,徽妃半合着眼睛思虑了许久,最后终于忍不住勾了勾唇角。

    她不知道经此一事能不能成功废太子,但是她知道这个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这个机会递到了她手中,她绝对不能将其推拒。

    就算经此一事不能废太子,也要为自己的两个皇儿谋到足够好处!

    她的两个皇儿,在知道周氏死了之后,定然也明白这乃天赐良机,定然会抓住这个机会。

    民心是最重要,却又是最好糊弄的,太子若是失去了民心,那么这个太子之位还能做得稳吗?她会想尽办法将太子拉下来!

    太子占据着这个位置,太久了,是时候让一让了,她等了那么久,数年来的隐忍蛰伏,现在终于等到机会了,总算,天不负有心人!

    正如她所料的那样,五皇子郑繁和九皇子郑紧在知道东宫的动静后,立刻召集了各自府中的属下,将命令一一吩咐下去。

    他们令属官想尽办法在京兆宣扬此事,并且将周氏之死说成是东宫事败杀人灭口,务必要让太子的声望一败涂地。

    有了先前江南道漕运一事的余波,这个事情运作起来的时候,真是一点都不难。

    不过三两天的时间,京兆的街头巷尾再一次出现了有关太子的传闻,而且还是夹杂着香艳和血腥的传闻,令得所有人都兴致勃勃地参与其中讨论。

    听闻,太子最为宠爱太子良娣,听闻,在漕运事败之后,太子良娣主动为太子分忧解难、以死来断绝此事……

    百姓们并不知道事情的真相是什么,他们只知道太子真不是个什么好人,不但损害国朝利益,还可以眼都眨地杀死自己宠爱的人。

    这样的人,就是唯利是图的小人,是许多人都最不喜欢最看不起的人,一时间谈论得义愤填膺,连头脑都发热了,完全忘记了太子是他们绝对惹不起的人。

    比起百姓来,官员们自然想得更多了:

    若是皇位交给这样的储君,那么国朝以后将会如何呢?

    第815章 太子危

    朝官们再一次在宣政殿上奏请废太子了,这一次,不像上次杨允恭奏请那样让人惊愕,反而众官心中都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官员会奏请废太子,在当前的情势下,真是一点都不让人意外。

    现在太子所做的事情已经传扬出去了,在百姓看来,太子从江南道漕运那里谋取了极大的钱财,在事发之后,又将太子良娣推出来顶罪,还杀人灭口,实在不是个好人;

    在朝官看来,太子在江南道漕运贪腐和杀良娣,真假尚存疑,但是太子的民心声望已经一败涂地,再者,传出这样的对太子不利的事情,也反映了太子能力的极大不足;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朝官都看到了太子不适其位的一面,再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当然会有不少超管再次奏请废太子了。

    正如传言所说的那样,江南道的豪贾大商是为了谋求从龙之功,这些朝官何尝不是如此呢?

    与杨允恭之前奏禀不同,这一次朝官除了奏请废太子之外,还恳请改立韦皇后所出的十八皇子为太子!

    朝官这样禀告道:“十八殿下乃皇后娘娘所出,出身不凡,天资聪慧,现已序齿,可立为太子……”

    想当初,太子郑重也是在序齿不久被立为太子的,现在十八皇子已经过序齿之年,当然也适合了。

    朝官这么启奏,其实合情合理,既有废太子,自然有立太子,之前杨允恭的奏禀反而少了这么一个请求,现在朝官只是补上了而已。

    在他们看来,如果郑重成为废太子,那么最适合被册立为太子的,当然就是皇后娘娘所出的十八皇子。

    至于成年的五皇子、九皇子和十皇子等人,根本就不在朝官的考虑范围之内。——当初他们就没能成为太子,如今这么多年来能力都显平庸,当然不可能争太子了。

    原本支持五皇子一系的官员倒也奇怪,不知是知道五皇子争太子无望,还是因为什么,竟也出列附言这些官员的话语,恳请废太子、册十八皇子为太子。

    邵世善和裴鼎臣两人不由得对五皇子一系的官员看了看,五皇子一系的官员会有这样的举动,大概还是因为那一句话——欲要取之必先与之。

    毕竟,现在皇上还没有流露出任何废太子的意思,若是请立五皇子为太子,说不定五皇子会受到极大的牵连;

    但是请立十八皇子就不同了,十八皇子乃皇后所出,有皇后在前面挡着,事情总不会太糟糕。

    五皇子一系的官员,这是想曲线为五皇子谋势了。

    这两位重臣想得没有错,五皇子一系的官员就是这样想的,事实上,京兆现在种种针对太子的不好传言,当中绝少不了五皇子一系官员的推动。

    诸如“太子在江南道漕运贪腐”“太子推良娣来顶罪”“太子杀良娣”这样的话语,就是五皇子郑繁吩咐属下去做的。

    而现在五皇子一系的官员请立十八皇子为太子,主要是为了避嫌,表示五皇子对太子之位没有任何企图。

    如此,不管皇上最后是不是废太子,对于五皇子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就算皇上改立十八皇子为太子,他们也有了充足的对策。

    现在,就看皇上如何反应了。

    永昭帝能有什么反应呢?他脸上什么都看不出来,喜怒不辨。

    在他的内心里,对朝官这一举动既感到震怒又感到不解:为何这些官员都力主废太子?是谁在背后推动这一切?

    在背后推动这一切的人是谁,永昭帝先前就已经想过了,和当时质问邵世善的那样,他始终认为这事事皇后一系的官员在背后推动。

    因为有本事争太子之位的、又有本事在江南道弄出那么大动静的人,也只有皇后了。

    只是,有一点,永昭帝怎么都想不明白:皇后素来是个聪明人,她不可能不知道现在并非废太子的良机,因为朕春秋鼎盛,就算册立了十八皇子为太子,那么也和现在情况差不多。

    以皇后的聪明,定然会希望太子在位上越久越,最好是能久到十八皇子成年,但是为何现在就有这样的举动呢?

    现在这一切是说不过去的……偏偏,事情就是出现了!

    皇后到底在想什么呢?做这么多事情是为了什么?

    在没有想明白皇后为何这么做的时候,永昭帝当然不会有任何决定,就好像之前杨允恭上奏一样,他还宣布此事容后再议,便会下令退朝了。

    回到紫宸殿之后,永昭帝再一次召来了仪鸾卫副将军余景怀,吩咐道:“去查!查承恩公府为何会推动废太子!朕要知道真相!”

章节目录

春闺秘录:厂公太撩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文屋只为原作者平白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平白兄并收藏春闺秘录:厂公太撩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