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有句话,你说得很好。”太后看来也是一边整理着思绪,一边同儿子说理。“千金万金,贵重不过风气。风气坏了,要再改好比登天都难……这道理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即使在后宫里,也是一个样。”
“娘说得是。”皇帝恭声应着,却不多言,把发挥的余地留给太后。
“这风气是什么风气呢?便是尊崇正统的风气……这件事,也是我做得不对,”太后叹了口气,“毕竟是疏忽了点,想到一出就是一出,事后才发觉出不妥之处。皇后出面介入,是我的要求,有些事,不是后宫正统是没有办法出面的。”
太后大包大揽,把皇后的责任全包揽到自己身上了。皇帝心里就是再腻味,还能如何?他低声说,“儿子也没有怪她的意思,现在已经想明白了。”
“嗯。”太后满意地点了点头。“宠妾敬妻,妻妾间的分别,你自己心里要明白。庄妃那天顶你的嘴,很不应该,可她说得一点错也没有。胡氏是正经采选进来,由你祖父钦点的嫡妻。你不认她的体面,无异于不认你祖父的体面。你说她不配当皇后,意思是你祖父走了眼了?”
国朝以孝治天下,皇帝就是再讨厌皇后都不能这么承认,他道,“儿子当时只是一时冲动……”
“就是民间,七出也有三不去,都陪你守过祖父和父亲的丧事了,能是说休弃就休弃的吗?”太后瞟了儿子一眼,态度渐渐地慎重了起来。“咱们家自然是天下最尊贵的家族,当年太祖爷圣明,为免后宫干政,定下了小户采选的规矩。后宫里的妃嫔,论家世、论权势,都没有什么亮眼的地方。但这并不是说你在后宫里就可以使劲撒野了。天子受命于天,天人感应,后宫里尊卑不分,世风也会随之败坏。东西坏了,修修便得,风气坏了,什么时候能转好?这后宫,虽然是你的一亩三分地,但君子慎独,越是没有人能约束你,你就越是要自己也约束自己。就因为皇后家世低微,无工于国,你就能这样凭着心气儿泼脏水,和一个妾侍抱怨妻室的不是?妻就是妻,不论她身份多低微,从午门抬进宫的那天,就是你的敌体。连民间,宠妾灭妻都是大罪,你这个做天子的不能以身作则,很有脸么?传出去了,让那些大臣怎么看待你的人品?”
她说得皇帝面上都在发烧——那天从永安宫回去以后,他气劲儿过去了,自己都觉得有点没脸见人。那通火,实在是发得太莫名其妙了。
“不要以为你是皇帝了,大臣们就会听你的话。”太后也是有点动情绪了,原本压抑得很好的怒火,稍微露出了一点,“伊尹、霍光,不都是臣子吗?你不能在德行、能力上把所有人牢牢压过一头,大臣们心里对你不尊敬了,私底下什么事干不出来!人心里是有杆秤的!你以为你登上皇位,人家就真以为你是受命于天了?大伙儿心里清楚得很,皇帝也就是个人罢了。你和大臣们斗了多久的心眼子,这个看不出来?此事要是传出去了,都不说你不尊嫡庶了,只说你这鲁莽的行动,轻信的态度,叫大臣们如何尊敬你这个天子!”
皇帝这下终于是明白太后的心思了,他一下跪了下来,恭声道,“娘教训得是,儿子的确是太冲动了一点!”
“何止是一点。”太后冷笑了一下。“你知道我听说这事的时候想到谁了?——想到你祖父!”
她说着也有点动感情了,不由哽咽了起来。“儿啊,娘当晚都没睡好啊!你祖父到了晚年是什么样子,你心里清楚,娘真是日夜悬心,生怕你也成了他那样子……那咱们娘俩可该怎么办,可该怎么办!”
国朝开国两个皇帝,高皇帝、文皇帝都是好杀的性子,高皇帝爱杀官,剥皮实草,凌迟刷洗都是从高皇帝手上出来的。文皇帝呢,也不逊色,瓜蔓抄、株十族,都是他的发明。到了晚年,更是连后宫里的妃嫔都不放过,完全是乱砍滥杀。在这样的皇帝手底下讨生活,心理压力能有多大,太孙也不是不清楚,被母亲一说,他也是悚然而惊:自己脾气上来了,也是不顾三七二十一的性子。难道……
文皇帝到了晚年,虽然已经不大能理事,满脑子只想着打仗杀人,但他还有个太子,后期十年几乎都是太子在主理国事。而他呢?都到了这个年纪了,膝下还没个子嗣,如果真的偏执到那个地步了,朝政谁理?
太后看着皇帝的表情,知道他已经认识到了此事的严峻,也就落下泪来,“若你是独苗苗,那倒也罢了,可你还有叔叔们呢,孩子!”
“娘!”皇帝膝行了几步,一下就抱住了太后的膝盖,“孩儿知道错了,日后一定好生约束自己的性子,不再这么放纵任性了!”
太后抱着皇帝,一时也是激动难以自抑,眼泪一滴滴地落在了皇帝发间,她擦了擦眼眶,“好啦,多大的人了还这个样子……起来说话吧。”
等皇帝坐直了身子,太后方才续道,“后宫里的事,只要不牵涉到皇嗣,不闹到外头去,再大都是小事。那天听说消息以后,皇后本待锁宫待罪,我派人过去给劝住了。”
一旦锁宫待罪,这就不再只是后宫里的小事了。皇帝用来指责皇后的三个理由,基本都站不住脚,这事继续往大了闹,只会增加朝中民间对皇后的同情。人心向背,并不是皇权能控制的,即使贵为天子,也管不到人心。而尽管夫妻口角也是寻常事,但身为皇帝,就要经受比任何人都更为严苛的道德要求,向小妾抱怨妻室的不是,一旦传出去,皇帝风评大坏是肯定的事。
无缘无故的,干嘛要承受这么个结果?听说太后已经给他擦了屁股,皇帝面色一宽。
“你过几日再去坤宁宫,给皇后陪个不是,这件事也就过去了。”太后又说道,“不要觉得不好低头,还是那句话,她和你是夫妻一体,在她跟前,你摆什么皇帝的架子?魏武帝就不是王了吗?丁夫人无出,家寒素,和他闹脾气要和离,他是不是亲自去劝的?你不把她当妻子,让她如何把你当丈夫?”
现在太后说什么,皇帝都得应是,他也的确应了,“是。儿子这就去办。”
太后满意地点了点头。“至于庄妃……”
皇帝迅速就说,“庄妃虽说是不该顶撞儿子,但所言成理……”
呵,这宠不宠,爱不爱的,到底是没法遮瞒。自己为皇后说了多少好话,皇帝应承的话里,到底还有一丝勉强。庄妃这里,才提起一个话头,这就迫不及待地要为她说话了。
虽说顶撞皇帝乃是大罪,但太后却并没有责怪徐庄妃,相反,她心里还更看重庄妃的品性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素日里看着的好都不算什么,到了真正要紧的关头,这人的本色才能显露出来。庄妃说的那几句话,针砭见骨,虽说过激了点,但却是显出了她仗义直言的风骨。只说这份骨气,后宫里女儿虽多,恐怕能和她相比的却是不多。
只是,老人家处事老辣,并未因此便把自己的赞赏行诸于外,而是淡淡地道,“虽说是大胆了点,但好在她还算知道厉害,没有把事情搅合得更大。这件事既然要糊涂了,也就这么糊涂着吧。你爱宠她就宠,要冷落她那也随你,自己看着办就是了。”
皇帝微微地松了口气,当下点头应了是,太后又漫不经意地道,“挑拨你的那个中人,处理掉了没有?”
想到自己居然会被一个中官几句话给随意挑拨得火冒三丈,皇帝便是一阵咬牙切齿,“已经送交东厂了,我便是不信邪!定要问出个主使来!”
“主使?”太后不免冷笑了一下,“这种事,难道还审得出一个真凭实据来?依我看都是不必审,与其说是审他,不如说是审你的心。为了一个进谗言的小人,把你和后宫妃子们的心都给审得疏远了,没这个必要。只要你自己把持得住,就是小人再多,又有什么用?”
毕竟是协政有年的太后,随口一句话都透着这么的老练,皇帝咀嚼着太后的这几句话,越想越是有味,遂点头道,“娘说得是——”
他顿了顿,森然道,“儿子这就下令,让他明正典刑,乾清宫所有中官,一律前往观礼!”
太后点了点头,“这方是正道。宦官、大臣,都得由你时时敲打,这也是为了他们好……”
她顿了顿,心中思绪转来转去,到末了,到底是慢慢地转出了个结果。
老人家便叹了口气,略带一丝疲乏地道,“下面,咱们来说说子嗣的事吧……贵妃那里,在有子前,你还是别多去了……”
若是前几年,太后还可容得、等得,可皇帝今年都二十九岁了,成亲也有七八年,还没有个儿子。子嗣大事,已成当务之急,就算是从小看着长大的贵妃,如今也只好靠边站了……
且不说皇帝在和太后谈心,徐循的永安宫,也是迎来了近日比较难得一见的热闹。
——柳知恩回来了。
在进宫请安之前,他肯定要去二十四衙门销假。肯定也会和永安宫里使唤的几个中官联络一下感情,这宦官到地方上去办事,就和出差一样的,多少都要带点土特产回来送人,理所当然的,在进宫给徐循请安之前,也就早都清楚了徐循现在的处境,以及前段时间宫里的风波。
柳知恩最让徐循喜欢的一点,就是他看起来永远都是很沉着、很冷静的,好像什么事到了他手上,都不会没有办法一样。而这一次也是如此,他甚至还笑了一下,看起来是一点也不把永安宫现在的困境当回事。
“今儿一大早,皇爷不就去清宁宫服侍太后娘娘了吗。”柳知恩闲闲地道,“若是从清宁宫回来以后,去了坤宁宫,再过上一两天,自然就会来永安宫了。”
“可要是大哥再不过来了呢?”徐循在柳知恩跟前比较敢于焦虑——在别人跟前,她实在还得维护一下人心的安稳,可她和柳知恩之间,柳知恩属于比较有本事、有办法的那个人。她蹙眉开始忧虑了,“若是这样,又该怎么办?”
柳知恩都被逗笑了,“娘娘,皇爷是多重情的人?万不至于如此的,您瞧着长宁宫的那位,不是靠了情分,能走到今日这个地步吗?”
这话倒是成功地把徐循给说服了,柳知恩看她面色一缓,又笑道,“若是皇爷一时还拉不下脸,奴婢正好从南边回来,去给皇爷请安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届时为娘娘央求几句,皇爷再没有不心软的。只要娘娘善于把握,和皇爷和好,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这……该怎么把握呢?
徐循想问,又觉得有点问不出口。这别的事问柳知恩都没什么,怎么留住皇帝的宠爱,这应该是她的专业课,这都要问柳知恩,好像是有点过分了。
柳知恩似乎是看出来了,他微微一笑,主动道,“依奴婢之见,皇爷性子倔,娘娘当以柔克刚。”
徐循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琢磨了一会,不禁又笑道,“柳知恩,你真是我的福星,你这一回来,我倒觉得似乎是真没什么可以担心的了。”
“也是奴婢回来得巧。”柳知恩一欠身,谦让地道,“看来,皇爷是有心把这事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徐循其实也是看出了一点这个趋势,她点了点头,“听说乾清宫里的刘用坏事了。”
“娘说得是。”皇帝恭声应着,却不多言,把发挥的余地留给太后。
“这风气是什么风气呢?便是尊崇正统的风气……这件事,也是我做得不对,”太后叹了口气,“毕竟是疏忽了点,想到一出就是一出,事后才发觉出不妥之处。皇后出面介入,是我的要求,有些事,不是后宫正统是没有办法出面的。”
太后大包大揽,把皇后的责任全包揽到自己身上了。皇帝心里就是再腻味,还能如何?他低声说,“儿子也没有怪她的意思,现在已经想明白了。”
“嗯。”太后满意地点了点头。“宠妾敬妻,妻妾间的分别,你自己心里要明白。庄妃那天顶你的嘴,很不应该,可她说得一点错也没有。胡氏是正经采选进来,由你祖父钦点的嫡妻。你不认她的体面,无异于不认你祖父的体面。你说她不配当皇后,意思是你祖父走了眼了?”
国朝以孝治天下,皇帝就是再讨厌皇后都不能这么承认,他道,“儿子当时只是一时冲动……”
“就是民间,七出也有三不去,都陪你守过祖父和父亲的丧事了,能是说休弃就休弃的吗?”太后瞟了儿子一眼,态度渐渐地慎重了起来。“咱们家自然是天下最尊贵的家族,当年太祖爷圣明,为免后宫干政,定下了小户采选的规矩。后宫里的妃嫔,论家世、论权势,都没有什么亮眼的地方。但这并不是说你在后宫里就可以使劲撒野了。天子受命于天,天人感应,后宫里尊卑不分,世风也会随之败坏。东西坏了,修修便得,风气坏了,什么时候能转好?这后宫,虽然是你的一亩三分地,但君子慎独,越是没有人能约束你,你就越是要自己也约束自己。就因为皇后家世低微,无工于国,你就能这样凭着心气儿泼脏水,和一个妾侍抱怨妻室的不是?妻就是妻,不论她身份多低微,从午门抬进宫的那天,就是你的敌体。连民间,宠妾灭妻都是大罪,你这个做天子的不能以身作则,很有脸么?传出去了,让那些大臣怎么看待你的人品?”
她说得皇帝面上都在发烧——那天从永安宫回去以后,他气劲儿过去了,自己都觉得有点没脸见人。那通火,实在是发得太莫名其妙了。
“不要以为你是皇帝了,大臣们就会听你的话。”太后也是有点动情绪了,原本压抑得很好的怒火,稍微露出了一点,“伊尹、霍光,不都是臣子吗?你不能在德行、能力上把所有人牢牢压过一头,大臣们心里对你不尊敬了,私底下什么事干不出来!人心里是有杆秤的!你以为你登上皇位,人家就真以为你是受命于天了?大伙儿心里清楚得很,皇帝也就是个人罢了。你和大臣们斗了多久的心眼子,这个看不出来?此事要是传出去了,都不说你不尊嫡庶了,只说你这鲁莽的行动,轻信的态度,叫大臣们如何尊敬你这个天子!”
皇帝这下终于是明白太后的心思了,他一下跪了下来,恭声道,“娘教训得是,儿子的确是太冲动了一点!”
“何止是一点。”太后冷笑了一下。“你知道我听说这事的时候想到谁了?——想到你祖父!”
她说着也有点动感情了,不由哽咽了起来。“儿啊,娘当晚都没睡好啊!你祖父到了晚年是什么样子,你心里清楚,娘真是日夜悬心,生怕你也成了他那样子……那咱们娘俩可该怎么办,可该怎么办!”
国朝开国两个皇帝,高皇帝、文皇帝都是好杀的性子,高皇帝爱杀官,剥皮实草,凌迟刷洗都是从高皇帝手上出来的。文皇帝呢,也不逊色,瓜蔓抄、株十族,都是他的发明。到了晚年,更是连后宫里的妃嫔都不放过,完全是乱砍滥杀。在这样的皇帝手底下讨生活,心理压力能有多大,太孙也不是不清楚,被母亲一说,他也是悚然而惊:自己脾气上来了,也是不顾三七二十一的性子。难道……
文皇帝到了晚年,虽然已经不大能理事,满脑子只想着打仗杀人,但他还有个太子,后期十年几乎都是太子在主理国事。而他呢?都到了这个年纪了,膝下还没个子嗣,如果真的偏执到那个地步了,朝政谁理?
太后看着皇帝的表情,知道他已经认识到了此事的严峻,也就落下泪来,“若你是独苗苗,那倒也罢了,可你还有叔叔们呢,孩子!”
“娘!”皇帝膝行了几步,一下就抱住了太后的膝盖,“孩儿知道错了,日后一定好生约束自己的性子,不再这么放纵任性了!”
太后抱着皇帝,一时也是激动难以自抑,眼泪一滴滴地落在了皇帝发间,她擦了擦眼眶,“好啦,多大的人了还这个样子……起来说话吧。”
等皇帝坐直了身子,太后方才续道,“后宫里的事,只要不牵涉到皇嗣,不闹到外头去,再大都是小事。那天听说消息以后,皇后本待锁宫待罪,我派人过去给劝住了。”
一旦锁宫待罪,这就不再只是后宫里的小事了。皇帝用来指责皇后的三个理由,基本都站不住脚,这事继续往大了闹,只会增加朝中民间对皇后的同情。人心向背,并不是皇权能控制的,即使贵为天子,也管不到人心。而尽管夫妻口角也是寻常事,但身为皇帝,就要经受比任何人都更为严苛的道德要求,向小妾抱怨妻室的不是,一旦传出去,皇帝风评大坏是肯定的事。
无缘无故的,干嘛要承受这么个结果?听说太后已经给他擦了屁股,皇帝面色一宽。
“你过几日再去坤宁宫,给皇后陪个不是,这件事也就过去了。”太后又说道,“不要觉得不好低头,还是那句话,她和你是夫妻一体,在她跟前,你摆什么皇帝的架子?魏武帝就不是王了吗?丁夫人无出,家寒素,和他闹脾气要和离,他是不是亲自去劝的?你不把她当妻子,让她如何把你当丈夫?”
现在太后说什么,皇帝都得应是,他也的确应了,“是。儿子这就去办。”
太后满意地点了点头。“至于庄妃……”
皇帝迅速就说,“庄妃虽说是不该顶撞儿子,但所言成理……”
呵,这宠不宠,爱不爱的,到底是没法遮瞒。自己为皇后说了多少好话,皇帝应承的话里,到底还有一丝勉强。庄妃这里,才提起一个话头,这就迫不及待地要为她说话了。
虽说顶撞皇帝乃是大罪,但太后却并没有责怪徐庄妃,相反,她心里还更看重庄妃的品性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素日里看着的好都不算什么,到了真正要紧的关头,这人的本色才能显露出来。庄妃说的那几句话,针砭见骨,虽说过激了点,但却是显出了她仗义直言的风骨。只说这份骨气,后宫里女儿虽多,恐怕能和她相比的却是不多。
只是,老人家处事老辣,并未因此便把自己的赞赏行诸于外,而是淡淡地道,“虽说是大胆了点,但好在她还算知道厉害,没有把事情搅合得更大。这件事既然要糊涂了,也就这么糊涂着吧。你爱宠她就宠,要冷落她那也随你,自己看着办就是了。”
皇帝微微地松了口气,当下点头应了是,太后又漫不经意地道,“挑拨你的那个中人,处理掉了没有?”
想到自己居然会被一个中官几句话给随意挑拨得火冒三丈,皇帝便是一阵咬牙切齿,“已经送交东厂了,我便是不信邪!定要问出个主使来!”
“主使?”太后不免冷笑了一下,“这种事,难道还审得出一个真凭实据来?依我看都是不必审,与其说是审他,不如说是审你的心。为了一个进谗言的小人,把你和后宫妃子们的心都给审得疏远了,没这个必要。只要你自己把持得住,就是小人再多,又有什么用?”
毕竟是协政有年的太后,随口一句话都透着这么的老练,皇帝咀嚼着太后的这几句话,越想越是有味,遂点头道,“娘说得是——”
他顿了顿,森然道,“儿子这就下令,让他明正典刑,乾清宫所有中官,一律前往观礼!”
太后点了点头,“这方是正道。宦官、大臣,都得由你时时敲打,这也是为了他们好……”
她顿了顿,心中思绪转来转去,到末了,到底是慢慢地转出了个结果。
老人家便叹了口气,略带一丝疲乏地道,“下面,咱们来说说子嗣的事吧……贵妃那里,在有子前,你还是别多去了……”
若是前几年,太后还可容得、等得,可皇帝今年都二十九岁了,成亲也有七八年,还没有个儿子。子嗣大事,已成当务之急,就算是从小看着长大的贵妃,如今也只好靠边站了……
且不说皇帝在和太后谈心,徐循的永安宫,也是迎来了近日比较难得一见的热闹。
——柳知恩回来了。
在进宫请安之前,他肯定要去二十四衙门销假。肯定也会和永安宫里使唤的几个中官联络一下感情,这宦官到地方上去办事,就和出差一样的,多少都要带点土特产回来送人,理所当然的,在进宫给徐循请安之前,也就早都清楚了徐循现在的处境,以及前段时间宫里的风波。
柳知恩最让徐循喜欢的一点,就是他看起来永远都是很沉着、很冷静的,好像什么事到了他手上,都不会没有办法一样。而这一次也是如此,他甚至还笑了一下,看起来是一点也不把永安宫现在的困境当回事。
“今儿一大早,皇爷不就去清宁宫服侍太后娘娘了吗。”柳知恩闲闲地道,“若是从清宁宫回来以后,去了坤宁宫,再过上一两天,自然就会来永安宫了。”
“可要是大哥再不过来了呢?”徐循在柳知恩跟前比较敢于焦虑——在别人跟前,她实在还得维护一下人心的安稳,可她和柳知恩之间,柳知恩属于比较有本事、有办法的那个人。她蹙眉开始忧虑了,“若是这样,又该怎么办?”
柳知恩都被逗笑了,“娘娘,皇爷是多重情的人?万不至于如此的,您瞧着长宁宫的那位,不是靠了情分,能走到今日这个地步吗?”
这话倒是成功地把徐循给说服了,柳知恩看她面色一缓,又笑道,“若是皇爷一时还拉不下脸,奴婢正好从南边回来,去给皇爷请安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届时为娘娘央求几句,皇爷再没有不心软的。只要娘娘善于把握,和皇爷和好,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这……该怎么把握呢?
徐循想问,又觉得有点问不出口。这别的事问柳知恩都没什么,怎么留住皇帝的宠爱,这应该是她的专业课,这都要问柳知恩,好像是有点过分了。
柳知恩似乎是看出来了,他微微一笑,主动道,“依奴婢之见,皇爷性子倔,娘娘当以柔克刚。”
徐循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琢磨了一会,不禁又笑道,“柳知恩,你真是我的福星,你这一回来,我倒觉得似乎是真没什么可以担心的了。”
“也是奴婢回来得巧。”柳知恩一欠身,谦让地道,“看来,皇爷是有心把这事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徐循其实也是看出了一点这个趋势,她点了点头,“听说乾清宫里的刘用坏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