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不想打乱价格
“原来是乔猎户的媳妇,我们到是久仰他的大名,不过他是好汉,不认识咱们小人物吧。”
最先开口占柳青青便宜的那汉子尴尬的笑容有些僵硬,说完便觉呆不住,连忙说干活去,转身就闪人了。
其他人也安静了下来,陆续都散开了。
“青青姐,幸亏姐夫是个厉害人物,不然咱们可要吃亏了。”
刘月儿看到那些人都走开了,这才松了一口气,抚了抚心口。
“嗯。”柳青青笑了笑,没有再说。
只是言语上的一点调侃也就算了,若是再过份一些,她也不是好欺负的。
只用喻哥威名就吓跑这些人,也算避免了一场冲突。
又等了一会儿,见没有人再过来做生意,柳青青便把两个小妹喊了回来,打开竹筒给她们喝水。
天气热了,还要这么辛苦吆喝,可别中暑了。
竹篮里还有两块绿豆糕,便给她们吃了。
再过了一会儿,大家终于出来了,乔喻凌手中牵着一头驴子,没有买车架,就只能牵出来。
而且驴背上连鞍头都没有,只搭了一块粗布,两个小少年坐在上面,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走吧,一路出镇,卖光最好,卖不光咱们回家自己吃。”乔喻凌将绳头交给刘长福,他朝柳青青走过来。
柳青青立刻说了刚才又卖了一些的事,却只字不提刚才那几个汉子的话。
那几个汉子见乔猎户果真在这儿,都躲了起来,生怕被找麻烦。
不一会儿驴车离开了。
当铃铛声渐渐远去,那几个人才走了出来,不约长呼一口气,却不好意思再提起,便纷纷找活儿干去了。
刘长福牵着驴走了一阵,才把两个小弟抱了下来,让他们上了驴车,刘长福自己骑了上去,一路跟在驴车附近。
这时已到了下午,午睡过后,正是许多铺子又打起精神做生意的时候。
“我们再往东边绕一绕吧,我觉得要做回头生意,还是东边的人有钱一点。”
来到路口,柳青青便提议。
反正上哪儿都行,只要有生意,于是大家没有异议,就往东边主街而去。
没走多久,还真是有不少人看见,便上前问还有没有手抓饼。
听说只有米糕、红糖糕和绿豆糕,便也买了一些。
又听说他们这两天不来了,便又多买一些。两条街走完,就只剩下半蒸笼红糖糕了。
“下次红糖糕只做两百块,白糖糕做三百块,再增加两百块红枣糕、两百块黄豆糕、两百块薄荷糕试试。”
柳青青整理了一下蒸笼,便说道。
一听又增加新的品种,大家都诧异又激动地看向她。
“其实这个没什么难度的,毕竟做法都差不多,就看加什么馅料或用什么来做。”
“试试把你那些花弄进去看能不能吃,蔷薇糕,名字还好听。”乔喻凌在一旁提议。
“好!”柳青青立刻答应下来。
她想,就算是这时代,也是有水晶糕、梅花糕卖的,只是不知道这种镇上有没有。
她卖了两回糕点,却没逛过一次糕点铺子。
现在也不方便去逛,镇上应该有不少人是眼熟她的。
开糕点铺的人,肯定也会像南街那家铺子那样,来探她的底儿。
一个找好算盘探对方底儿的人,又怎会把自家的底儿让别人来探?
她若进铺子,只怕会被别人重点防范,说不定就把自家点心高价卖与她。
不过柳青青也不纠结这事儿,反正目前来看,她卖出来的糕点反响情况,已经证明了她手艺的价值。
驴车绕了一圈便折回西市,路上又卖了一些红糖糕,快到镇口时,柳青青看着蒸笼里还剩下十几块,便决定不卖了。
“要不,吆喝几声,买两块送一块?”刘友良提议。
以前上集来卖菜,卖晚了也会有些优惠给人,总要卖完了才能回家。
“不用,今天若是松了口,下次别人都等咱们的回头生意,甚至要跟咱们还价可不好了。”
柳青青连忙摇头,不想打乱价格。
她不知道,镇上已经有卖吃食的正在拼命研究手抓饼,仔细分辨她做出来的馅料味道。
“我家里的饼子还有点没吃完,这红糖糕,就给你们拿回家去,咱们歇两天,后天傍晚时,外公你牵驴过来。”
“若是车架好了就套上,再把驴车赶回去,若是没好,也把驴牵回去,大后天早上还赶这辆驴车过来,就像今天这样。”
“好。”刘友良连忙答应下来。
买驴时,乔喻凌就说了把驴养在他家的想法,为了方便也为了省麻烦,他家以前养了头牛,有牛棚,只是后来家境不好把牛卖了,如今牛棚空着。
何况他家里有人看家,附近邻居住得近、人也好,能帮忙看着些,不怕有人打坏主意。
但是柳青青在村子西头住着,左右都是地,斜对面的柳杏家又是那样,再远一些几户人家,几乎都不能一眼看到乔家情况。
大柳村西头本就不如东头、南头住得密集、繁华。
刘友良做为长辈,知道乔家情况,自然也就没有推辞,担起帮养驴子的任务。
出了镇后,乡道上便冷清得多,柳青青便把换整的银票拿出来数了数,拿出两张。
“外公,今天生意还不错,虽然辛苦但比上次好多了,这里二两银子,是分给你们的。”
“傻孩子,你随便给点工钱就好了,只能这么分钱。”刘友良听了立刻摇头。
他们来了大小几个人,按工钱来算也有不少钱,哪能把外孙女辛苦赚来的钱分这么多走呢。
“外公,绿豆钱我都没给呢,以后还有许多要麻烦外公的地方,上次我就说了,哪能这么理所当然占着外公家的便宜呢。”
“以后一起来做买卖的日子还多,若是一开始就只把你们当帮工,到是我没良心了。”
柳青青叹了口气,又看了柳诚一眼。
“诚儿还小,还不能自己撑起家业,我给他也分二两银子,将来他大了,也好有个积蓄。”
听了她的话,刘友良心中感动,想到柳忠和柳义,又不禁感慨万千。
最先开口占柳青青便宜的那汉子尴尬的笑容有些僵硬,说完便觉呆不住,连忙说干活去,转身就闪人了。
其他人也安静了下来,陆续都散开了。
“青青姐,幸亏姐夫是个厉害人物,不然咱们可要吃亏了。”
刘月儿看到那些人都走开了,这才松了一口气,抚了抚心口。
“嗯。”柳青青笑了笑,没有再说。
只是言语上的一点调侃也就算了,若是再过份一些,她也不是好欺负的。
只用喻哥威名就吓跑这些人,也算避免了一场冲突。
又等了一会儿,见没有人再过来做生意,柳青青便把两个小妹喊了回来,打开竹筒给她们喝水。
天气热了,还要这么辛苦吆喝,可别中暑了。
竹篮里还有两块绿豆糕,便给她们吃了。
再过了一会儿,大家终于出来了,乔喻凌手中牵着一头驴子,没有买车架,就只能牵出来。
而且驴背上连鞍头都没有,只搭了一块粗布,两个小少年坐在上面,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走吧,一路出镇,卖光最好,卖不光咱们回家自己吃。”乔喻凌将绳头交给刘长福,他朝柳青青走过来。
柳青青立刻说了刚才又卖了一些的事,却只字不提刚才那几个汉子的话。
那几个汉子见乔猎户果真在这儿,都躲了起来,生怕被找麻烦。
不一会儿驴车离开了。
当铃铛声渐渐远去,那几个人才走了出来,不约长呼一口气,却不好意思再提起,便纷纷找活儿干去了。
刘长福牵着驴走了一阵,才把两个小弟抱了下来,让他们上了驴车,刘长福自己骑了上去,一路跟在驴车附近。
这时已到了下午,午睡过后,正是许多铺子又打起精神做生意的时候。
“我们再往东边绕一绕吧,我觉得要做回头生意,还是东边的人有钱一点。”
来到路口,柳青青便提议。
反正上哪儿都行,只要有生意,于是大家没有异议,就往东边主街而去。
没走多久,还真是有不少人看见,便上前问还有没有手抓饼。
听说只有米糕、红糖糕和绿豆糕,便也买了一些。
又听说他们这两天不来了,便又多买一些。两条街走完,就只剩下半蒸笼红糖糕了。
“下次红糖糕只做两百块,白糖糕做三百块,再增加两百块红枣糕、两百块黄豆糕、两百块薄荷糕试试。”
柳青青整理了一下蒸笼,便说道。
一听又增加新的品种,大家都诧异又激动地看向她。
“其实这个没什么难度的,毕竟做法都差不多,就看加什么馅料或用什么来做。”
“试试把你那些花弄进去看能不能吃,蔷薇糕,名字还好听。”乔喻凌在一旁提议。
“好!”柳青青立刻答应下来。
她想,就算是这时代,也是有水晶糕、梅花糕卖的,只是不知道这种镇上有没有。
她卖了两回糕点,却没逛过一次糕点铺子。
现在也不方便去逛,镇上应该有不少人是眼熟她的。
开糕点铺的人,肯定也会像南街那家铺子那样,来探她的底儿。
一个找好算盘探对方底儿的人,又怎会把自家的底儿让别人来探?
她若进铺子,只怕会被别人重点防范,说不定就把自家点心高价卖与她。
不过柳青青也不纠结这事儿,反正目前来看,她卖出来的糕点反响情况,已经证明了她手艺的价值。
驴车绕了一圈便折回西市,路上又卖了一些红糖糕,快到镇口时,柳青青看着蒸笼里还剩下十几块,便决定不卖了。
“要不,吆喝几声,买两块送一块?”刘友良提议。
以前上集来卖菜,卖晚了也会有些优惠给人,总要卖完了才能回家。
“不用,今天若是松了口,下次别人都等咱们的回头生意,甚至要跟咱们还价可不好了。”
柳青青连忙摇头,不想打乱价格。
她不知道,镇上已经有卖吃食的正在拼命研究手抓饼,仔细分辨她做出来的馅料味道。
“我家里的饼子还有点没吃完,这红糖糕,就给你们拿回家去,咱们歇两天,后天傍晚时,外公你牵驴过来。”
“若是车架好了就套上,再把驴车赶回去,若是没好,也把驴牵回去,大后天早上还赶这辆驴车过来,就像今天这样。”
“好。”刘友良连忙答应下来。
买驴时,乔喻凌就说了把驴养在他家的想法,为了方便也为了省麻烦,他家以前养了头牛,有牛棚,只是后来家境不好把牛卖了,如今牛棚空着。
何况他家里有人看家,附近邻居住得近、人也好,能帮忙看着些,不怕有人打坏主意。
但是柳青青在村子西头住着,左右都是地,斜对面的柳杏家又是那样,再远一些几户人家,几乎都不能一眼看到乔家情况。
大柳村西头本就不如东头、南头住得密集、繁华。
刘友良做为长辈,知道乔家情况,自然也就没有推辞,担起帮养驴子的任务。
出了镇后,乡道上便冷清得多,柳青青便把换整的银票拿出来数了数,拿出两张。
“外公,今天生意还不错,虽然辛苦但比上次好多了,这里二两银子,是分给你们的。”
“傻孩子,你随便给点工钱就好了,只能这么分钱。”刘友良听了立刻摇头。
他们来了大小几个人,按工钱来算也有不少钱,哪能把外孙女辛苦赚来的钱分这么多走呢。
“外公,绿豆钱我都没给呢,以后还有许多要麻烦外公的地方,上次我就说了,哪能这么理所当然占着外公家的便宜呢。”
“以后一起来做买卖的日子还多,若是一开始就只把你们当帮工,到是我没良心了。”
柳青青叹了口气,又看了柳诚一眼。
“诚儿还小,还不能自己撑起家业,我给他也分二两银子,将来他大了,也好有个积蓄。”
听了她的话,刘友良心中感动,想到柳忠和柳义,又不禁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