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村长的考虑
第三天开始,工地上便陆续有人不来了。
要开始割稻、翻耕、种麦子和油菜,这一忙得有半个多月,之后活儿才会渐渐轻松起来。
而到那之后,工地这边也要开始种树、挖荷塘。
都是早就安排好的计划,在哪个项目里需要多少人,用哪些人,也都在王耆老的名单里。
只不过现在工地上活儿还没做完,酒楼的主体四座建筑还在建,下手就得几十人,这个是不能少的。
才会让人陆续请假,而不是一次就放他们的假。
工地上不能缺人。
大家做了这么久,也知道这情况,时间安排上,到也有条有理,没出岔子。
柳青青并未直接参与施工,管工的事又交给了两个耆老,还有其他耆老和村长时常来帮忙,到也不担心什么。
而她对村里的信任,还有捐资村学的事,自然也让村里人倍加称赞。
村长收了柳青青的二十两,可没有闲着,中秋之后,就开始和耆老们商量扩建村学的事了。
扩建村塾是为了让更多村童入学,而更多村童入学之后,就需要多个先生。
村长说过,想教没有读书天份的孩子学术数之学,将来也能写会算、打打算盘。
因而,会再请个擅长术学的先生。
当然,擅长术学的先生,也得有童生之名,不然识几个字就能教书,岂不太容易混了?
也就是说,在原本的二十多人上学的基础上,起码要再增加二十多人,再请个先生、提供住处,就需要扩建几间屋子出来。
但是大家都知道,柳家年后肯定会有三个学童入学。
柳诚、刘长喜,还有正当启蒙时的柳晔晔。
而上学的村童们,前三年都得读书识字,等年纪大些,才能转学术学。
也就是说,儿童时代都读书写字,少年时代便可选择继续读书考科举,或转学术学谋出路了。
不得不说,村长的考虑,是真心妥帖地为村里后代着想的,都是为了谋条出路。
不然,那些读书没有天份的孩子,到了出力气的时候,多半就回家种田去了。
种田固然是一辈子的职业,而且是家家都得继承的家业。
但若多门手艺,可不多条活路?
像村里张木匠,家中也有田地,但平时以打制大小家具为赚头。
如今带着两个儿子,木工活儿到是做了不少。
光是柳青青去定制的东西,就够赚一大笔了。
若非有这手艺,如今能赚这一笔?
但如李耆老所说,村里会做木工活儿的人还是不少的。
像这次就有几十人参与进来,会的、不会的,互相带动,给做出木亭顶、长廊梁、木柱子、美人靠等。
但若论打家具,都可以给自家打,却不敢接活儿,手艺到底是不过关的。
不然都接木匠活儿来做了不是?
也因此,手艺,成为大家心中都想学的东西。
不过,这次他们却接到了村里的活儿,把山地这边的事情做完后,就给新建村塾那几间屋打门窗、做课桌椅、打木床等。
没有找张家,是因为张家已经接了乔家酒楼的门窗和雕柱等活儿,忙不过来是一个原因。
另一个原因,则是工钱太贵,村里想节省成本。
至于砖头、石板等建筑材料,乔家这几个月陆续进了不少货,价钱上自然是有优惠的,只要按这个价钱接着去进一批回来,也能省下不少。
村里很快就把这事张罗了起来,各方面确定之后,就通知各家中午到村里大树底下开会。
将扩建村塾并多请一个先生回来的事,仔细说了一遍,让各家有想上学的,哪怕是后生还想识字的,都来报名。
只不过哪家后生真的愿意来上学?他们更想去吉祥山庄做工。
就在本村做工,包吃三餐不包住,听说还有统一的衣服穿,这么好的待遇,只有去不了的,没有不想去的。
柳青青要从村里找十二个小二、十二个伙计、十二个帮工。
这三十六个人都是提前叮嘱王耆老和李耆老,从工地上开工时,就暗中观察其品行,陆续把名单完善起来的。
如今人手都已确定,就等着这里忙完,就开始培训了。
培训这事,到也不用柳青青去操心,毕竟吉祥酒楼经营了这么多年,人事管理上自有一套。
所以当初说好的,大柳村出人,酒楼出管事。
而柳青青不插手,也能省了不少拉关系的麻烦。
后生们要来做工,又谁会愿意去上学呢?
不过他们心里也清楚,识字只会对自己有帮助。
看刘长福,虽说是柳青青安排的帐房,但若不识字,又怎么担得起这个岗位?
就算不会算帐,柳青青让他学,也要能识字才能学会啊。
后生们明白的道理,其他人自然也明白。
因而,后生们不来上学,半大小子们却都报了名,不管供不供得起,先报了名再说。
不是说柳青青资助了二十两么?
请先生本来就有村里出钱,束修才会比外面低一些,再加上柳青青出过的钱,那到时束修是不是又会低一些?
许多人心里这么猜测着,报名也就没迟疑。
村里开会那天,柳青青并没有过去。
她早就和村长深谈过村塾的事,自然不必再去浪费时间。
这些天,她继续研究不同菜式,将自己想得起来的吃法,有食材的都做了一遍。
没有食材的,也不敢冒然写在纸上,不然会让人疑惑。
你连吃都没吃过,有些食材本地都没有,你更没见过,又是如何知道做法的?
因而,只能慢慢来了。
几天过去,刘家的稻收得差不多了,就派了刘长福和刘长喜过来,帮乔喻凌那两亩地收稻子。
两亩地对农家人来说,并不多,若是人多一天就能收完。
只不过,眼下却只有刘长福能起点作用,刘长喜和柳诚只能抱稻把。
村里其他人家也在各自收稻,无暇来帮他们。
或者在村里人心里,两亩地真的不算什么事儿,哪里需要帮了?
往年都是乔喻凌一个人,自己慢慢收拾出来的。
要开始割稻、翻耕、种麦子和油菜,这一忙得有半个多月,之后活儿才会渐渐轻松起来。
而到那之后,工地这边也要开始种树、挖荷塘。
都是早就安排好的计划,在哪个项目里需要多少人,用哪些人,也都在王耆老的名单里。
只不过现在工地上活儿还没做完,酒楼的主体四座建筑还在建,下手就得几十人,这个是不能少的。
才会让人陆续请假,而不是一次就放他们的假。
工地上不能缺人。
大家做了这么久,也知道这情况,时间安排上,到也有条有理,没出岔子。
柳青青并未直接参与施工,管工的事又交给了两个耆老,还有其他耆老和村长时常来帮忙,到也不担心什么。
而她对村里的信任,还有捐资村学的事,自然也让村里人倍加称赞。
村长收了柳青青的二十两,可没有闲着,中秋之后,就开始和耆老们商量扩建村学的事了。
扩建村塾是为了让更多村童入学,而更多村童入学之后,就需要多个先生。
村长说过,想教没有读书天份的孩子学术数之学,将来也能写会算、打打算盘。
因而,会再请个擅长术学的先生。
当然,擅长术学的先生,也得有童生之名,不然识几个字就能教书,岂不太容易混了?
也就是说,在原本的二十多人上学的基础上,起码要再增加二十多人,再请个先生、提供住处,就需要扩建几间屋子出来。
但是大家都知道,柳家年后肯定会有三个学童入学。
柳诚、刘长喜,还有正当启蒙时的柳晔晔。
而上学的村童们,前三年都得读书识字,等年纪大些,才能转学术学。
也就是说,儿童时代都读书写字,少年时代便可选择继续读书考科举,或转学术学谋出路了。
不得不说,村长的考虑,是真心妥帖地为村里后代着想的,都是为了谋条出路。
不然,那些读书没有天份的孩子,到了出力气的时候,多半就回家种田去了。
种田固然是一辈子的职业,而且是家家都得继承的家业。
但若多门手艺,可不多条活路?
像村里张木匠,家中也有田地,但平时以打制大小家具为赚头。
如今带着两个儿子,木工活儿到是做了不少。
光是柳青青去定制的东西,就够赚一大笔了。
若非有这手艺,如今能赚这一笔?
但如李耆老所说,村里会做木工活儿的人还是不少的。
像这次就有几十人参与进来,会的、不会的,互相带动,给做出木亭顶、长廊梁、木柱子、美人靠等。
但若论打家具,都可以给自家打,却不敢接活儿,手艺到底是不过关的。
不然都接木匠活儿来做了不是?
也因此,手艺,成为大家心中都想学的东西。
不过,这次他们却接到了村里的活儿,把山地这边的事情做完后,就给新建村塾那几间屋打门窗、做课桌椅、打木床等。
没有找张家,是因为张家已经接了乔家酒楼的门窗和雕柱等活儿,忙不过来是一个原因。
另一个原因,则是工钱太贵,村里想节省成本。
至于砖头、石板等建筑材料,乔家这几个月陆续进了不少货,价钱上自然是有优惠的,只要按这个价钱接着去进一批回来,也能省下不少。
村里很快就把这事张罗了起来,各方面确定之后,就通知各家中午到村里大树底下开会。
将扩建村塾并多请一个先生回来的事,仔细说了一遍,让各家有想上学的,哪怕是后生还想识字的,都来报名。
只不过哪家后生真的愿意来上学?他们更想去吉祥山庄做工。
就在本村做工,包吃三餐不包住,听说还有统一的衣服穿,这么好的待遇,只有去不了的,没有不想去的。
柳青青要从村里找十二个小二、十二个伙计、十二个帮工。
这三十六个人都是提前叮嘱王耆老和李耆老,从工地上开工时,就暗中观察其品行,陆续把名单完善起来的。
如今人手都已确定,就等着这里忙完,就开始培训了。
培训这事,到也不用柳青青去操心,毕竟吉祥酒楼经营了这么多年,人事管理上自有一套。
所以当初说好的,大柳村出人,酒楼出管事。
而柳青青不插手,也能省了不少拉关系的麻烦。
后生们要来做工,又谁会愿意去上学呢?
不过他们心里也清楚,识字只会对自己有帮助。
看刘长福,虽说是柳青青安排的帐房,但若不识字,又怎么担得起这个岗位?
就算不会算帐,柳青青让他学,也要能识字才能学会啊。
后生们明白的道理,其他人自然也明白。
因而,后生们不来上学,半大小子们却都报了名,不管供不供得起,先报了名再说。
不是说柳青青资助了二十两么?
请先生本来就有村里出钱,束修才会比外面低一些,再加上柳青青出过的钱,那到时束修是不是又会低一些?
许多人心里这么猜测着,报名也就没迟疑。
村里开会那天,柳青青并没有过去。
她早就和村长深谈过村塾的事,自然不必再去浪费时间。
这些天,她继续研究不同菜式,将自己想得起来的吃法,有食材的都做了一遍。
没有食材的,也不敢冒然写在纸上,不然会让人疑惑。
你连吃都没吃过,有些食材本地都没有,你更没见过,又是如何知道做法的?
因而,只能慢慢来了。
几天过去,刘家的稻收得差不多了,就派了刘长福和刘长喜过来,帮乔喻凌那两亩地收稻子。
两亩地对农家人来说,并不多,若是人多一天就能收完。
只不过,眼下却只有刘长福能起点作用,刘长喜和柳诚只能抱稻把。
村里其他人家也在各自收稻,无暇来帮他们。
或者在村里人心里,两亩地真的不算什么事儿,哪里需要帮了?
往年都是乔喻凌一个人,自己慢慢收拾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