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9钢琴(番外7)收藏4089—97.7.19w6

    石屹没考他父亲石主任的研究生是有缘故的。

    因为郑强要和他在同一年、也就是1994年再度考研。石屹权衡之下, 发扬风格了。

    说起来考研的事情,那郑强的苦水啊,能淹没了十二楼心胸外科。93年他第一次考研, 他和潘志都过线了。他的总成绩还超出了潘志十几分,而且这是在潘志的英语成绩刚刚达到最低及格线(50分)的情况下。

    按一般道理吧,他比潘志有优势, 可他凉凉了。这个没处讲理的, 潘志只要过线,石主任就会优先录取潘志。

    郑强也明白这一点。除了潘志是胸外科的副主任外, 论个人技术也甩自己两条街。但问题是他舍不得离开省院、舍不得省院对在职研究生的优惠,他没接受调剂。

    等第二次, 就是94年的时候, 他二战的总成绩却没够290分。是医学综合的成绩太低之缘故。追究起来,其实也怪不得他。

    ——潘志去省城医学院上基础课, 他郑强就得到了更多的临床机会。顾此失彼的情况下,他没有丢了英语,却在突然难度加大的医学综合上栽了跟头。

    石主任雷霆震怒, 把他狠狠地大骂了一顿。骂他, 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没过线,还因为石屹把报自己父亲的、省院在职研究生的机会让给他了——石屹报考了医大。

    可医大附院哪年没有他们自己的住院医生, 要读心胸外科的研究生啊。亏得舒校长和陈院长舍得脸,出面帮石主任父子周旋了……最后石屹以350多的总分,接受了医大附院内的导师调剂。石屹读成研究生了,不用再考一次了, 而石主任却因为不想接受调剂生, 轮空了一年。

    这怪石主任着恼吗?

    虽然石屹愿意去医大读研。那能让他一雪前耻——他在92年没考上应届的研究生。但石屹去医大读研究生, 就没有读省院的在职研究生划算了。

    先不说下临床这两年的手术机会要比在省院这边少很多, 而且有他父亲石磊的招牌立在那儿,医大附院心胸外科能正常给他手术的机会就很不错了。

    其次是石屹还损失了后两年的奖金。

    省院这面的规定是,本院职工去读在职研究生,回到原来科室下临床,所有待遇和在职职工一样。可石屹他最后读的是医大附院的统招研究生,他下临床是在医大附院啊。所以,他这三年的在职研究生,每个月只能从医大领到基本生活补贴,加起来99块钱。做他个人的生活费都勉强,更别说养孩子了。

    幸好他和李嫣然结婚就跟他父母亲住在一起。

    石主任老两口不仅不收他俩的任何伙食费,而且还担负了孩子的吃穿等。但小两口除了吃饭,还有穿衣的问题呢,还有他们自己的人情往来和日常花销呢。这个就不好意思跟父母亲伸手了。

    另外由于李嫣然担任团委书记,在院办领的是平均奖,她没有倒班的补贴,人也因为年轻,工龄短、基本工资就低,即便加上了团委书记的岗位津贴,她也开不到多少钱,赶不上她在手术室做护士的时候。

    所以,石屹和李嫣然俩人每个月都紧紧巴巴的。

    所以,当李敏把自己的孕妇裙、穆彧穿过的小衣服、婴儿车、学步车、三轮车等按着李嫣然的需要和他们孩子的月龄送上去时,小两口是欢欢喜喜地接了。

    除了穆彧的这些车只在家里用,小芳还把所有东西都收拾得干干净净。小两口不觉得这些东西有什么不好,都用不着再清洗。

    石主任老两口更不觉得有什么不好的了。他家儿子和闺女的小时候,也是骑着别人送的旧三轮车长大的。那时候还没有学步车呢。为了孩子能够在家里用学步车练习走路,石主任把从金州拉过来的沙发、茶几等都扔了。

    他家的客厅啊,现在跟李敏家是一样的格局。估计要等孩子走利索了,才会再买沙发的了。

    *

    李敏和严虹他们两口子撂下筷子了,小艳终于把潘嘉哄起来。小朋友不情不愿地、一边走一边揉眼睛。人被小艳拉进洗手间,没睡够的潘嘉就开始找借口发泄自己的不满,嫌弃小艳洗脸的力气太大,弄疼他了。

    小艳借着潘嘉的抱怨,细声细气地哄:“姐姐手重,你自己洗脸好不好?”

    潘嘉再次中计了,他自己去搬了小板凳、踩在小板凳上洗脸。

    接着洗手间里传来每天小艳例行的提醒:“潘嘉,你站稳当了,别摔啦。”

    李敏对每天都能听到的这些见怪不怪,自己把穆彧抱到洗手间洗漱,是因为每天的时间赶得紧。想让穆彧多睡几分钟,就必须让他尽快完成起床后的必须程序。

    至于潘嘉,那是严虹的事儿。

    而潘志和严虹一直都不在意潘嘉怎么才能起床,反正有小艳照顾他、送他去幼儿园,只要能赶上幼儿园八点吃早饭就好。

    早饭后,李敏回家拿了书包,仨人一起去医院上班。

    出了单元口,潘志就对李敏说:“师妹,我们主任最近要做心脏移植的手术,你感不感兴趣啊?”

    潘志用带着点儿蛊惑意味的语气来征询李敏的意见,令走在他俩中间的严虹,忍不住看了自己丈夫一眼。

    李敏立即就被潘志的话勾起了兴趣。她激动地问:“真的?什么时候做?”

    “看供体和受体的hla配对情况。”潘志的神态挺自得的,他矜持地说:“估计今天下午就能得到实验室配对结果。”

    “已经找到合适的供体了?”李敏很诧异,惊讶令她停下了脚步。“是什么人提供的心脏?心功能基本评定情况如何?”

    “待决的杀/人犯。不然你以为什么人能提供心脏啊。一人就一颗心的。”潘志自然而然地回答。“听说心功能比我还好。几个警察追出去好几里地才抓住他。内科这面出了好几个患者的血样,端看哪个配型最合适。剩下的就是等执行时间了。我估计我们主任今天会找你谈这事。”

    严虹挽李敏的手臂,“一边走一边说了。”

    李敏顺着严虹的力量往前走。

    三人一致不考虑供体是不是同意捐献心脏的问题。用脚指头想,也会知道这不会获得犯人的同意。至于其家属嘛,一百个里面有一个同意的,都破天荒了。

    严格来说,在法律上、在医学伦理上,这么取器官是绝对不可以的。可一个惘顾他人生命的杀/人犯、一个已经被处予死刑的罪犯,用自己的器官“恕罪”,还有什么不应该的吗?废物利用罢了。

    李敏扭脸越过严虹问潘志:“是石主任让你告诉我的?”

    “没有。他昨天下午在icu提了一句,说晚上要先找儿外的柳主任商量,然后再去找你。今早我和石屹一起跑步,他说柳主任、向主任还有王主任,昨晚在他家商议取器官的细节,坐到挺晚的。我估计石主任昨晚没来得及跟你说这事儿。”

    “都谁去取心脏?”

    潘志见李敏问,就回答的比较细:“要去几组,五到七个大夫吧。”

    “怎么去这么多人?”李敏吃惊

    “眼科杨主任要了角膜,她肯定会去的。她得算一个。”

    “嗯。”

    “取心脏这组最少要两个人,我听我们主任的意思是他和柳主任去做;泌尿外科取肾脏也要去两个人;至于向主任和王主任,我不知道他们怎么听说有供体的。石屹说他们要做一例异体的断掌再植。应该是从前臂的下段接。”

    “这么多人一起上手啊!那个眼科和骨科的不算。心肾两组,能排得开位置吗?”李敏很怀疑地问。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轮不到我去啊。”潘志实话实说。然后他问李敏:“师妹想不想上心脏移植这台手术?”

    李敏点点头,非常热烈地回应潘志:“自然想上了。那是心脏移植啊!还有,那个断掌的异体移植……”

    李敏同样不想错过。

    她对自己在血管吻合方面的技术很自信。但愿做完心脏的血管吻合后,还能有机会参与到异体断掌再植手术中。不过也就是想想罢了,向主任和王主任肯定会尽早开台的,甚至可能比心脏移植这面开台还早。

    这几年过去,省院的老主任里,以梁主任和柳主任打头,俩人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老下去。幸亏谢逊能撑得起来普外科;幸亏小儿心外科的手术量非常少。柳主任在自己和石主任父子俩的配合下,令柳主任已经打开局面的小儿心外科手术没有停顿下来。

    但小儿心外科后继乏人之事儿,令陈文强每年招毕业生的时候,都下大力气去考察儿科系的男生。可惜事与愿违。儿科系的男生本来就少,适合做外科的更是凤毛麟角。

    这样就导致这几年分到省院外科的新人,在晋升主治医生前,必须要去儿外科轮转半年。

    去年发展到新分来的本科毕业生,让柳主任先看成绩、先挑人。

    今年啊,李敏都猜她老师会不会把所有的新人都弄儿科去轮转半年。

    撇开儿科的青黄不接,再说石主任。

    怎么说呢,李敏觉得男人一旦过了五十五岁,在手术台上的敏捷和耐力,还是能察觉出日渐西山的变化。石主任他怎么也不如六年前刚来省院时那么迅猛了。

    至于骨科王主任,他老得比柳主任、梁主任还快。要强的向主任,他的脊背也像石主任一样开始驼了。唔,唯有自己的老师陈院长,现在胸脯和肚子一样腆腆的、白白胖胖的,看起来不怎么显老。

    李敏拒绝评论自己老师在手术台上的表现。

    提起儿外科的柳主任,李敏就想起富云香。她忍不住要说太遗憾了。富云香是真的不适合外科,这不是柳主任、梁主任和她本人想不想的问题。她是挺努力的。但她没能继承到她父亲在外科方面的出色基因。

    不过她现在儿内科也干得很不错。

    思及富云香,李敏就问潘志:“潘师兄,上次儿科那个先心病的孩子,石主任有没有说柳主任确定什么时候做造影啊?”

    “我记得预约在下周做造影。是石屹帮着柳主任管那个患儿呢。你是想看造影吗?”

    “是啊,看动态造影有立体感,比只看片子要好很多。要是有空,我还是想去看看。其实我觉得那孩子才真的应该做心脏移植。不然还得做二期、甚至三期手术的。”

    潘志好脾气地笑笑说:“小儿先心病我没有接触过,倒不好说该选择怎样的术式。不过我今天会记得跟石屹说一声,让他把预约好的造影时间告诉你。”

    “那谢谢潘师兄啦。”

    仨人在夏日开始灼热的晨光里,步伐坚定地向医院走去。他们的前面没有人。隔了好远的后面,才有个别的、从单身宿舍楼里出来的年轻人。

    ※※※※※※※※※※※※※※※※※※※※

    中国的器官移植,在很多年前,总量领先世界。

    原因是大家都知道的,有足够的供体。

    但随着器官取得的方式被攻击,死刑采用注射执行了,而民众捐献器官器官的意识照西方有很大的差距

    其结果是器官移植这项医疗项目,被遏制住发展了

    艹

    废物不能再利用,想想都觉得遗憾

章节目录

距离有些远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文屋只为原作者林一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林一平并收藏距离有些远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