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节
贺祈一直守着贺袀,此时俊脸上神色颇见憔悴。
兄弟几个,感情不算差。贺大郎是平国公的庶长子,性情相貌身手都很平庸。
相较之下,十三岁的贺四郎聪明伶俐得多,不等贺祈张口发问便道:“昨夜三更府中接到消息,二婶娘和二嫂惊闻噩耗昏厥不醒。祖母也十分痛心,勉强撑住,吩咐我和大哥前来。”
贺祈目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低声追问:“祖母真的能撑住吗?”
他最忧心的,就是太夫人了。
贺四郎低声叹了口气:“祖母颇见伤心。不过,还能勉强撑得住。我和大哥这就进去看看二哥,问明白缘由,再回去禀明祖母。”
贺祈点点头,领着贺大郎贺四郎进了屋子。
程锦容和杜提点也在屋内。
此时众人无心寒暄,程锦容的目光在贺大郎贺四郎的脸上打了个转,便收回目光。
贺袀此时的惨状,令人不忍目睹。整张脸,被层层纱布包裹。右眼处的纱布上血迹点点,有的干涸,有的鲜红。
贺大郎看一眼,便红了眼睛。年少的贺四郎,顿时落了泪:“二哥……”
贺祈也红了眼眶,沙哑的声音微微哽咽:“二哥情绪太过激动,一醒来便嘶喊痛呼。从昨天到现在,一直都喝宁神汤药。”
程锦容瞥了“悲恸难过”的贺祈一眼。
演技精湛,堪称出神入化。
兄弟三个各自伤怀,过了片刻,贺大郎才问起事情的缘由。贺祈目中闪过强烈的憎恨,咬牙切齿道:“是贺青山!”
“贺家待他不薄。我自幼时随他习武,将他视为半个师父。对他一直信任敬重。此次秋猎,我特意点了他一同前来。”
“万万没料到,他早就包藏祸心。”
“那一日,我和二哥追击一头猛虎,速度极快,我们身后的亲兵都被落下。贺青山抢先一步,藏至暗处,然后射箭伤人。”
“当时,我们刚射杀了猛虎,正是最放松也最疲倦的时候。这突如其来的一箭,我险之又险地避了过去。第二箭飞来,不过是眨眼功夫。二哥仰脸避让,被箭所伤。”
“贺青山早已被抓住。我一直守在二哥身边,暂时无暇也无心情细审。你们既来了,正好去审一审他!”
第二百五十三章 悲痛
天黑时,大皇子妃和郑氏赶到了皇庄。
皇庄里规矩森严,便是有大皇子妃在,侍卫也未放人。直至通传到大皇子处,大皇子亲自来迎,大皇子妃的马车才进了皇庄。
大皇子也未多话,直接领着岳母郑氏和大皇子妃一同进了贺袀的院子。
正逢贺袀复诊换药,离得老远,便能听到贺袀的惨呼声。
郑氏全身一个哆嗦,双膝一软,差点当场昏倒。
大皇子妃及时扶住郑氏:“母亲!”
郑氏泪如泉涌,嘴唇不停颤抖,硬撑着继续往里走。当面色憔悴的贺祈映入眼帘时,郑氏恨得几乎咬碎了一口银牙。
受伤毁容毁了前程的人明明应该是贺祈!
为什么变成了她的儿子?
贺祈上前相迎:“二婶娘,二哥就在屋内。”
郑氏一把攥住贺祈的胳膊,因用力过度,手背青筋毕露:“阿钧为何会受伤?”
贺祈将那套说辞又搬了出来。
郑氏狠狠地盯着贺祈,目中闪着近乎疯狂的恨意。
贺青山怎么会伤贺袀?这根本不是什么“意外”!一定是贺祈从中捣鬼!一定是他!
“二哥伤了右眼,又伤了脸,二婶娘心中伤痛,可想而知。”贺祈好言宽慰:“好在二哥性命无忧,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是不是你害了阿袀!
眼看着郑氏就快失去理智,大皇子妃心惊不已,忙上前扶住郑氏的胳膊,急促低语:“母亲,我们先进去看二弟。其余诸事,以后再说。”
这里是皇庄,在天子眼皮底下。有些话万万不可乱说!
大皇子妃半扶半拉着郑氏进了屋内。
大皇子也随着一同走了进去。
贺祈目中闪过一丝冷意,缓缓地迈步向屋内走。还未踏进门里,就听郑氏一声嘶喊:“阿袀!我的儿啊!”
贺祈心中冷冷一笑。
二婶娘!
伤在贺袀的脸上,比一刀杀了你还要令你痛苦。这样的痛苦,你就慢慢品尝吧!
……
郑氏见了贺袀的惨状后,当时就哭昏了过去。
再醒来,已是一个时辰后。
贺袀又被灌下了宁神汤药,昏沉睡去。
郑氏扑到床榻边,颤抖着抓住贺袀的手,哭哑的嗓子几乎已哭不出声音来了:“阿袀,我的阿袀啊!”
她这一生,只有一儿一女。长女嫁入大皇子府,富贵尊荣。唯一的儿子贺袀,自小便聪慧过人。
丈夫在边关打仗,她独守空闺多年,早已将满腔的希望都放在了儿子身上。贺袀也确实争气,好学上进,勤奋习武,娶了名门闺秀为妻,早早做了御前校尉,堪称大楚朝最年少有为的少年郎……
她一步步为儿子谋划,希冀着儿子成为平国公世子,接掌平国公府的爵位和家业。
这一切,都成了泡影。
贺袀的右脸少了一块肉,以后不知会留下何等狰狞的疤痕。右眼也废了……
郑氏一双眼哭得红肿不堪,声音嘶哑之极。
一日一夜没睡的贺祈,今晚才回院子休息。
大皇子已经离去,大皇子妃放心不下亲娘,依旧陪在一旁。郑氏哭得撕心裂肺,大皇子妃也随之落泪。
只是,眼泪总有流尽的时候。
半个时辰后,大皇子妃和郑氏终于停了哭泣。
大皇子妃声音低哑:“母亲,二弟伤成这样,一定要好生诊治将养。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不管如何,到底性命无碍。”
是啊,好死不如赖活着。
郑氏以袖子擦拭眼角,咬牙道:“一定是贺祈,是他害了阿袀!我一定要为阿袀报仇!”
大皇子妃一惊,目光迅疾一扫,万幸此时屋子里除了昏睡不醒的贺袀,就只有她们母女两人。
“母亲,要慎言!”大皇子妃竭力压低声音:“这里是皇庄,耳目处处。稍有不慎,就会落人话柄。”
“二弟和三弟一直感情和睦,如亲兄弟一般。此次二弟受伤,是被贺青山所伤。三弟也差点被暗箭所伤,此事和三弟岂会扯上关系!”
郑氏:“……”
郑氏倒抽一口凉气,不敢置信地看着大皇子妃:“你、你说什么?”
她的女儿,竟然向着贺祈说话?
大皇子妃深呼吸一口气,握住郑氏的手:“母亲,你听我说。二弟受伤,我这个长姐,心中也难受得很。可再难受再悲恸,也不能迁怒于三弟。”
“这等话,以后母亲也不可再说了。若传出去,平国公府就会被人耻笑兄弟相争手足相残。这对贺家而言,绝不是什么好事。”
郑氏胸膛急剧起伏,呼吸急促,一双眼死死地盯着大皇子妃。
大皇子妃被看得有几分心虚,声音柔缓了几分:“母亲,平国公爵位世袭,一直都是由长房嫡子继承。三弟日后请封世子,承袭爵位,也是理所当然……”
好一个理所当然!
好一个大皇子妃!
这是眼看着贺袀要成废人了,就想转过身来拉拢贺祈!
堂弟当然不及亲弟弟,可也是血脉之亲。只要贺祈肯暗中支持大皇子,她这个大皇子妃依然有娘家兄弟可以依靠!
郑氏胸膛几乎被怒火冲破,扬起手,却又下不了手。颤抖着将手放下,怒喊一声:“滚!你现在就给我滚!”
……
大皇子妃颇有些狼狈地离去。
郑氏守在儿子的床榻边,又狠狠哭了一场。直至哭累了,就这么睡了过去。
隔日凌晨,郑氏一双眼肿如桃子。嗓子已经说不出话来了。
贺袀也从昏睡中醒来,见了亲娘,贺袀完好的左眼涌出了眼泪。右眼处顿时如火烧油滚般炽痛。
剧烈的疼痛,令贺袀再次惨呼。
郑氏急得失了仪态,伸手便去拉扯杜提点的衣袖。嘴唇不停在动,却发不出半点声音来。
杜提点皱着眉头,先避过郑氏的手,才正色道:“夫人情绪过于激动,待在此处,不但没能安抚贺校尉,反倒令贺校尉激动更甚昨日。如此对看诊换药极为不利。请夫人暂退出去,待复诊换药结束后再进来。”
转头又吩咐程锦容:“锦容,为二夫人开一副清心宁神的汤药。”
第二百五十四章 愤怒
郑氏就如一头护崽的母狼,死死地守在床榻边,大有“谁让我出去我就和谁拼命”的架势。
身为大夫,最怕遇到的就是这等病患家人。
失了平静没了理智,动辄就要哭喊闹腾,甚至迁怒于大夫。
贺袀因伤处疼痛心情阴暗绝望,本来就情绪波动不稳。这两日全靠着宁神汤药才熬过来。有郑氏在一旁,今日还怎么复诊换药?
杜提点忍不住皱起眉头。
程锦容的声音在耳畔响起:“看此情形,郑夫人是不愿令提点大人为贺二公子看诊。既是如此,另请一位太医来便可。”
郑氏:“……”
兄弟几个,感情不算差。贺大郎是平国公的庶长子,性情相貌身手都很平庸。
相较之下,十三岁的贺四郎聪明伶俐得多,不等贺祈张口发问便道:“昨夜三更府中接到消息,二婶娘和二嫂惊闻噩耗昏厥不醒。祖母也十分痛心,勉强撑住,吩咐我和大哥前来。”
贺祈目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低声追问:“祖母真的能撑住吗?”
他最忧心的,就是太夫人了。
贺四郎低声叹了口气:“祖母颇见伤心。不过,还能勉强撑得住。我和大哥这就进去看看二哥,问明白缘由,再回去禀明祖母。”
贺祈点点头,领着贺大郎贺四郎进了屋子。
程锦容和杜提点也在屋内。
此时众人无心寒暄,程锦容的目光在贺大郎贺四郎的脸上打了个转,便收回目光。
贺袀此时的惨状,令人不忍目睹。整张脸,被层层纱布包裹。右眼处的纱布上血迹点点,有的干涸,有的鲜红。
贺大郎看一眼,便红了眼睛。年少的贺四郎,顿时落了泪:“二哥……”
贺祈也红了眼眶,沙哑的声音微微哽咽:“二哥情绪太过激动,一醒来便嘶喊痛呼。从昨天到现在,一直都喝宁神汤药。”
程锦容瞥了“悲恸难过”的贺祈一眼。
演技精湛,堪称出神入化。
兄弟三个各自伤怀,过了片刻,贺大郎才问起事情的缘由。贺祈目中闪过强烈的憎恨,咬牙切齿道:“是贺青山!”
“贺家待他不薄。我自幼时随他习武,将他视为半个师父。对他一直信任敬重。此次秋猎,我特意点了他一同前来。”
“万万没料到,他早就包藏祸心。”
“那一日,我和二哥追击一头猛虎,速度极快,我们身后的亲兵都被落下。贺青山抢先一步,藏至暗处,然后射箭伤人。”
“当时,我们刚射杀了猛虎,正是最放松也最疲倦的时候。这突如其来的一箭,我险之又险地避了过去。第二箭飞来,不过是眨眼功夫。二哥仰脸避让,被箭所伤。”
“贺青山早已被抓住。我一直守在二哥身边,暂时无暇也无心情细审。你们既来了,正好去审一审他!”
第二百五十三章 悲痛
天黑时,大皇子妃和郑氏赶到了皇庄。
皇庄里规矩森严,便是有大皇子妃在,侍卫也未放人。直至通传到大皇子处,大皇子亲自来迎,大皇子妃的马车才进了皇庄。
大皇子也未多话,直接领着岳母郑氏和大皇子妃一同进了贺袀的院子。
正逢贺袀复诊换药,离得老远,便能听到贺袀的惨呼声。
郑氏全身一个哆嗦,双膝一软,差点当场昏倒。
大皇子妃及时扶住郑氏:“母亲!”
郑氏泪如泉涌,嘴唇不停颤抖,硬撑着继续往里走。当面色憔悴的贺祈映入眼帘时,郑氏恨得几乎咬碎了一口银牙。
受伤毁容毁了前程的人明明应该是贺祈!
为什么变成了她的儿子?
贺祈上前相迎:“二婶娘,二哥就在屋内。”
郑氏一把攥住贺祈的胳膊,因用力过度,手背青筋毕露:“阿钧为何会受伤?”
贺祈将那套说辞又搬了出来。
郑氏狠狠地盯着贺祈,目中闪着近乎疯狂的恨意。
贺青山怎么会伤贺袀?这根本不是什么“意外”!一定是贺祈从中捣鬼!一定是他!
“二哥伤了右眼,又伤了脸,二婶娘心中伤痛,可想而知。”贺祈好言宽慰:“好在二哥性命无忧,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是不是你害了阿袀!
眼看着郑氏就快失去理智,大皇子妃心惊不已,忙上前扶住郑氏的胳膊,急促低语:“母亲,我们先进去看二弟。其余诸事,以后再说。”
这里是皇庄,在天子眼皮底下。有些话万万不可乱说!
大皇子妃半扶半拉着郑氏进了屋内。
大皇子也随着一同走了进去。
贺祈目中闪过一丝冷意,缓缓地迈步向屋内走。还未踏进门里,就听郑氏一声嘶喊:“阿袀!我的儿啊!”
贺祈心中冷冷一笑。
二婶娘!
伤在贺袀的脸上,比一刀杀了你还要令你痛苦。这样的痛苦,你就慢慢品尝吧!
……
郑氏见了贺袀的惨状后,当时就哭昏了过去。
再醒来,已是一个时辰后。
贺袀又被灌下了宁神汤药,昏沉睡去。
郑氏扑到床榻边,颤抖着抓住贺袀的手,哭哑的嗓子几乎已哭不出声音来了:“阿袀,我的阿袀啊!”
她这一生,只有一儿一女。长女嫁入大皇子府,富贵尊荣。唯一的儿子贺袀,自小便聪慧过人。
丈夫在边关打仗,她独守空闺多年,早已将满腔的希望都放在了儿子身上。贺袀也确实争气,好学上进,勤奋习武,娶了名门闺秀为妻,早早做了御前校尉,堪称大楚朝最年少有为的少年郎……
她一步步为儿子谋划,希冀着儿子成为平国公世子,接掌平国公府的爵位和家业。
这一切,都成了泡影。
贺袀的右脸少了一块肉,以后不知会留下何等狰狞的疤痕。右眼也废了……
郑氏一双眼哭得红肿不堪,声音嘶哑之极。
一日一夜没睡的贺祈,今晚才回院子休息。
大皇子已经离去,大皇子妃放心不下亲娘,依旧陪在一旁。郑氏哭得撕心裂肺,大皇子妃也随之落泪。
只是,眼泪总有流尽的时候。
半个时辰后,大皇子妃和郑氏终于停了哭泣。
大皇子妃声音低哑:“母亲,二弟伤成这样,一定要好生诊治将养。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不管如何,到底性命无碍。”
是啊,好死不如赖活着。
郑氏以袖子擦拭眼角,咬牙道:“一定是贺祈,是他害了阿袀!我一定要为阿袀报仇!”
大皇子妃一惊,目光迅疾一扫,万幸此时屋子里除了昏睡不醒的贺袀,就只有她们母女两人。
“母亲,要慎言!”大皇子妃竭力压低声音:“这里是皇庄,耳目处处。稍有不慎,就会落人话柄。”
“二弟和三弟一直感情和睦,如亲兄弟一般。此次二弟受伤,是被贺青山所伤。三弟也差点被暗箭所伤,此事和三弟岂会扯上关系!”
郑氏:“……”
郑氏倒抽一口凉气,不敢置信地看着大皇子妃:“你、你说什么?”
她的女儿,竟然向着贺祈说话?
大皇子妃深呼吸一口气,握住郑氏的手:“母亲,你听我说。二弟受伤,我这个长姐,心中也难受得很。可再难受再悲恸,也不能迁怒于三弟。”
“这等话,以后母亲也不可再说了。若传出去,平国公府就会被人耻笑兄弟相争手足相残。这对贺家而言,绝不是什么好事。”
郑氏胸膛急剧起伏,呼吸急促,一双眼死死地盯着大皇子妃。
大皇子妃被看得有几分心虚,声音柔缓了几分:“母亲,平国公爵位世袭,一直都是由长房嫡子继承。三弟日后请封世子,承袭爵位,也是理所当然……”
好一个理所当然!
好一个大皇子妃!
这是眼看着贺袀要成废人了,就想转过身来拉拢贺祈!
堂弟当然不及亲弟弟,可也是血脉之亲。只要贺祈肯暗中支持大皇子,她这个大皇子妃依然有娘家兄弟可以依靠!
郑氏胸膛几乎被怒火冲破,扬起手,却又下不了手。颤抖着将手放下,怒喊一声:“滚!你现在就给我滚!”
……
大皇子妃颇有些狼狈地离去。
郑氏守在儿子的床榻边,又狠狠哭了一场。直至哭累了,就这么睡了过去。
隔日凌晨,郑氏一双眼肿如桃子。嗓子已经说不出话来了。
贺袀也从昏睡中醒来,见了亲娘,贺袀完好的左眼涌出了眼泪。右眼处顿时如火烧油滚般炽痛。
剧烈的疼痛,令贺袀再次惨呼。
郑氏急得失了仪态,伸手便去拉扯杜提点的衣袖。嘴唇不停在动,却发不出半点声音来。
杜提点皱着眉头,先避过郑氏的手,才正色道:“夫人情绪过于激动,待在此处,不但没能安抚贺校尉,反倒令贺校尉激动更甚昨日。如此对看诊换药极为不利。请夫人暂退出去,待复诊换药结束后再进来。”
转头又吩咐程锦容:“锦容,为二夫人开一副清心宁神的汤药。”
第二百五十四章 愤怒
郑氏就如一头护崽的母狼,死死地守在床榻边,大有“谁让我出去我就和谁拼命”的架势。
身为大夫,最怕遇到的就是这等病患家人。
失了平静没了理智,动辄就要哭喊闹腾,甚至迁怒于大夫。
贺袀因伤处疼痛心情阴暗绝望,本来就情绪波动不稳。这两日全靠着宁神汤药才熬过来。有郑氏在一旁,今日还怎么复诊换药?
杜提点忍不住皱起眉头。
程锦容的声音在耳畔响起:“看此情形,郑夫人是不愿令提点大人为贺二公子看诊。既是如此,另请一位太医来便可。”
郑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