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距离遥远,但赤旗帮的异军突起,对于江南也是有影响的,尤其是南货的价格和航路,更是要受制于人。但是世家真跑这条线的,其实不算多,都是跟倭国做做买卖,操控国内市价,反正他们顾氏是没把这新出现的海上大豪看在眼里。
周正纶见他如此问,只摇了摇头:“哪里的话,你也知道我不怎么管家中的生意。”
顾云开知道这位老朋友是有意考举的,可惜这两年太乱,就被拖了下来,对于家里的事务更是放在“耕读”上,本就不怎么操心商场。听他这么说,也不由放心了,笑道:“也是,这等俗物,何必多花心思。”
两人把这事抛在脑后,又自顾玩乐起来,等到酒过三巡,旁边突然传来了喧闹声。
是诗都对的差不多,谈天说地也摆足了排场,听到热闹,自然引得众人纷纷望去,周正纶立刻问道:“去看看那边怎么了。”
身边书童立刻跑了过去,不多时回来道:“启禀公子,那边正在玩骨牌,人多了些。”
骨牌是博戏用的,也是游园常有的事情,而且赌注有大有小,人多了极为热闹。然而这可是他办得宴席,谁敢在这里豪赌?
心中一突,周正纶站起身:“各位不如一起去看看。”
主家都发话了,旁人哪还有不凑趣的道理?一群人浩浩荡荡往那边走去,离着老远,就听到了呼喝声。
“开了开了!这次定能赢下!”
“唉!这发的是什么牌啊!不成不成,又输了!”
“不行换我来!”
“别挤别挤……”
如此喧闹,简直跟那些市井混混无二了,周正纶的脸都沉了下来,拨开了人群,径直走了进去,就见两人正对坐中间,都是红光满面兴致高涨,那个得意洋洋拍打着折扇的,不是方陵又是谁?
“周公子!”
有人察觉周正纶等人到来,不由惊呼出声,呼喝声顿时就低了。这可是赏花游园的诗会,玩骨牌还玩到这么吵闹的,多少有些跌了份子。
然而看到来人,方陵却笑着打了个招呼:“周兄来了,这些朋友约我打牌,这不是手气正旺呢。”
看他身前堆砌的碎银子、玉佩和荷包,的确是手气不错啊,而且玩的应当不小。周正纶还没发话,一旁就有人羞愧道:“之前跟方公子行酒,他不善飞花令,这才小赌一把……”
方陵一点也不觉得哪里不对,大大方方把面前的物事一拢,交给身旁站着的小丫鬟,站起身对众人笑道:“各位承让了啊,改日请你们喝酒。”
见他这副模样,顾云开都笑了出来,在周正纶耳边道:“没想到还是个有赌性的。”
可不是有赌性嘛,而且多半是有输有赢,才能聚起这么多人。周正纶看着那少年人明亮的眸子,也轻笑了出来:“喝酒还不容易?那边摆了宴,大家当一醉方休。”
方陵顿时笑了:“那得尝尝周兄的好酒!”
他这番话,顿时又引来一群人或是明显,或是隐蔽的轻嘲。好赌好酒,口无遮拦,放在一群世家子里,实在太像个异类了。
然而周正纶却不觉得这么简单,年轻气盛,行事鲁莽,还有赌性,这小子表现出的一切,不都是诱人结交,甚至去欺瞒的吗?放在赌场如此,放在商场更如此,况且哪怕自己不在身边,也能聚拢起这多人看热闹,想来这方公子的大名和品性,很快便会传遍余杭了。
陆俭选的人,还真有一手啊。
第三百一十一章
“听说了吗?周慎行的雅宴上来了个愣头青,把几人身上的钱都赢光了。”
“这么没眼色,哪家的?”
“番禺那边来的,听说是个商家子。”
“这样的也能混进周家的雅宴?”
“谁知道呢,别是走了哪家的门路。”
“都闹的失了面子,谁家的也不好使啊。”
“听说是绸缎商家的,估摸是准备收丝。”
“等等,南边来的?会不会是那个……”
“呵呵,这小弟我就不知了。反正传的有鼻子有眼的,若是真是南边来的,谁说得准呢?”
“果然是蛮横性子……”
“那要卖丝给他吗?”
“哈哈哈,贤兄说笑了,今年的丝价眼瞅着就要涨,手里也没余货啊。”
整个余杭就这么大,周正纶的宴席又聚齐了各家俊杰,只是一天,关于“方公子”的消息就传了出去。实在是那番作为太过扎眼,又到了春蚕吐丝的关口,半月之内,各家都能按照蚕茧的产量推算出这一季的生丝产量,这种时候,市面上突然冒出个搅局的,可不让人侧目吗?
只要是做生丝买卖的,都能感觉到今年看涨的架势,实在是流民太多了,已经开始冲击江东,连余杭左近都有了乱兵,对于桑园的影响可不算小。而各家又要收纳流民,眼瞅着粮价也要暴涨,这种时候,生丝的价格怎么可能会跌?再加上天气也有些不妙,若是再下半个月的雨,怕是只会涨上天去。
然而话是这么说,所有人也在关注那位方公子的动向。毕竟他刚到余杭,还没传出跟哪家接洽的消息,谁也不清楚他想要的生丝到底有多少,又会对市场产生多大的震动。有人抱着看笑话的心思,也有人早早就惦记上了,毕竟做买卖的,再也没有比雏儿更好宰对象了。
明明有这么多人惦记着,身处非议中心的方公子本人,却丝毫没有在乎的意思,相反,大大方方先去了吴氏的丝行。
得知来人就是方公子,吴氏的掌柜也颇有些吃惊,客客气气把人请进了内堂,一番端茶送水后,才道:“方公子此来,可是要采购生丝?”
方陵的态度倒是没传闻那么跋扈,笑着道:“正是,听闻吴氏也是余杭数一数二的大户,不知有没有兴趣与我家谈个长远买卖?”
“敢问方公子打算要多少货呢?”送上门的生意,可得详细问问,吴掌柜道。
“一年起码三千石的生丝,若是以后增产,还会有所增长。”方陵坦然道。
这话出口,饶是吴掌柜此等处变不惊的生意人,也是一阵心头乱颤。三千石啊,卖往倭国的生丝恐怕也就这个数了,得是多大的身家才能吃下?而且需要的货量如此巨大,想从吴氏以往的合约中匀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怎么会直接找上门询价?
稍一迟疑,吴掌柜小心道:“这两年不比早先,生丝的价格已经涨到了一斤八九分银,一石没个百两是拿不下的。若是三千石,就是三十万两了,如此大的买卖,老朽恐怕没法做主。”
方陵微微一笑:“那就寻个能做主的来。”
吴掌柜顿时哑然,他说这话是没法做主的意思吗?是问这么大的买卖,你这个毛头小子能不能做主啊!别说三十万两了,超过十万两的买卖,一般都要家主亲自出面的,哪有这样儿戏的道理。
然而话是如此,他却不好明说,半晌才道:“还请方公子稍坐。”
不论是真是假,总要赶紧上报才行。
方陵也没在意掌柜满脑子的官司,悠闲的喝了半天茶,又吃了好几块点心,这才等来了能谈事的正主。
“让方公子久等了,在下吴长明,乃是丝行管事。”来人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见到方陵也不摆架子,笑着行了礼。
看他的打扮举止,应当是吴家嫡脉的人,能执仗丝行,肯定也是有两把刷子的。方陵客客气气见礼,两人重新落座后,吴长明才道:“听闻方公子想跟我家做个大买卖?”
方陵点头:“是有此意,一年三千石的生丝,转走海路。”
吴长明微笑颔首:“若真是三千石,可是不得了的生意,只是如此大的买卖,方公子能做主吗?”
这就是身份相当,甚至更高的好处了,一个掌柜没法开口的,他却能直接问出来。
方陵笑了:“三十万两,自然不可能都让我这么个小辈带来。不过如今番禺流行交易场,一般只要预付个一成定金,就能先预定货物,谈成买卖。家父的意思是让我过来见见世面,看跟哪家合作更好。”
交易场的事情,并没有让吴长明惊讶,实际上这在蚕农里也极为常见。乡下那些丝社,往往会在养蚕的季节到来前,先提前预付一笔款项,能让蚕农有口饭吃,安心养蚕,回头出了蚕茧再补齐余款就好。
只是丝社能如此,是因为他们从蚕农手里收丝的价格极为低廉,而大丝商就不能如此操作了。毕竟谁也没法预估当年的丝价,早早签下合约,等到丝价暴涨时,若按照约定给付,那可是要赔上一大笔钱的。而像吴氏这样的世族,更是可能趁着涨价囤货居奇,一直等到丝价升到理想的位置才敞开了发卖。毕竟生丝只是纺织的第一步,那些绸缎商人可拖不起的。
看着满脸自信的少年郎,吴长明笑了:“番禺的做法,在余杭怕是行不通,尤其是三千石的大买卖足以影响行市,更不可能谈什么预付。方公子若真有意,何不敞开来谈谈呢?”
方陵上下打量了他一番,似乎下定了决心,慢悠悠道:“若只是生丝,这买卖的确谈不来,但若是加上稻米呢?我家有些门路,可以自番禺运粮北上。”
这一句,是真让吴长明心头一震,收起了心中轻视。江东自古就是鱼米之乡,然而余杭的粮价却不便宜,实在是大量农田被改作桑田,粮食都要自外地买来,加上运费可就不便宜了。但是比起丝价,粮价实在不值一提,故而谁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依旧下死手改农为桑。
可是今时不同往日,身为江东后院的荆湖已经被各路反贼打成了筛子,连陆氏那样的大户也难免受害,没人种田,粮价就要一路走高,吴氏在四姓之中本就不以粮田见长,现在更是有些捉襟见肘。如果这位真能从番禺弄来粮食,谈一谈预付也不是不行,毕竟粮价的波动,可比丝价要剧烈多了。
只是他这么个小子,当真能做主吗?还是说只是南边派来试探的。
沉吟良久,吴长明才道:“若真能运来粮食,此事倒也并非不能谈,只是方公子应当也知晓,我吴家并非余杭最大的丝商,既然去过周家的诗会,也见过顾三郎,为何不寻他们呢?”
这么大的买卖,根本就不该亲自找上门谈,而是应该寻了人脉关系,私下相商。顾氏和陆氏才是余杭数一数二的丝商,他都有门路找上周正纶了,何必找上他们?
这话一出,就见对面小子笑了出来:“陆氏肯定不行,顾氏又瞧我不起,何必上门自寻难堪?”
原来在诗会上出丑,是故意作态吗?吴长明看对方的目光都开始不一样了,若真如此,这事可就值得玩味了。
先是在诗会惹众人关注,随后抛开顾氏,直接找上他家的丝行,如此一来,谁也不知这小子到底想买多少生丝,又愿意出什么价码。毕竟三十万两的买卖,若是传扬出去,怕是整个余杭的丝价都要疯涨,到时候作为买主岂不是要吃了大亏。专门找上他们,就是为了保守秘密,毕竟夹带上粮食,这生意还真能谈一谈,既然能谈,吴氏就不会随便放出口风,私下运作,说不得真能顺顺当当达成所愿。
还有那句“陆氏肯定不行”也是有深意的,人人都知道陆氏在番禺吃过大亏,甚至连远洋船队都被赤旗帮抢了。如果这小子真跟赤旗帮有关系,那肯定是不会去找陆氏的,这是不是也在向他亮明身份?
别看这人小小年纪,又一副纨绔架势,但是简简单单一番斡旋,还真滴水不漏,难怪方家会派他出来接洽,这等心思手段,让人防不胜防啊。
于是吴长明笑了出来:“既然贤弟如此看重,这买卖自然可以谈,不如约个时间,咱们再来细说?”
这么一大笔生意,光是意向和备货就要跟族中人好好相商,哪能轻易说了算。对于吴长明的答复,方陵显然也不意外,笑着应道:“小子就住城中鹏跃酒楼,若是吴兄有意,只管找我详谈。”
话说到这份上,也就不用啰嗦什么了,吴长明亲自送人出了门,等人一走,立刻叫来马车,往家中赶去。
这一番谈话,旁人自然无从知晓,但是方陵去了吴氏丝行却是瞒不住的,一时又惹得众人哗然。毕竟余杭最大的丝商是顾氏,之前明明见过了顾三公子,却不好生拉拢,反倒去寻了吴氏。别说顾三郎面上不好看,就是代为引荐的周公子也要怪罪,然而这姓方的真就无所顾忌,直接改换了门庭。
更莫名其妙的是吴氏那边也没露出口风,事情不免得古怪了起来。别说顾三郎,就连别家也都起了心思。难不成那姓方的小子,当真有些来历?
第三百一十二章
“当真是吴子亮亲自处置的?”听到下人禀报,顾云开的脸色都不免郑重了起来。
他原本还打算让那姓方的小子吃个苦头,谁料对方根本没有巴结他或者周正纶的意思,转头就去寻了吴家。这也到罢了,但是吴长明出面,事情就大大不同起来,这可是比他还长一辈的吴氏中坚,能让这人出面,就意味着的确有一桩大买卖。
那在诗会上的表现,是不是刻意而为,那小子原本就没指望顾氏和周氏的意思,只是拿他们做个探路的踏脚石罢了。
这还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真以为余杭四姓是任人摆布的吗?
然而心中升起了怒意,顾云开反而更冷静了,又问道:“查清楚他的底细了吗?”
下面人立刻道:“番禺的大织造场里,的确有家姓方的入了股,是做绸缎买卖的。那位方小公子带来了五条船,身边家丁也有百十人,入住的是鹏跃酒楼的雅阁。”
鹏跃酒楼的名头在余杭也是数一数二的,租住雅阁花费更是不菲。至于带五条海船,身边还有护卫,基本就能肯定这人的来头不小了。现在唯一的问题是,他代表的究竟是谁,是方家,还是背后的织造场,甚至赤旗帮呢?
之前他也问过周正纶了,听闻只是个朋友引荐的,似乎连他也不太清楚对方的底细,这也是算计的一环吗?
沉吟了半晌,顾云开突然道:“继续炒热丝价,再找个人去跟陆氏通个气,我倒要看看他们作何打算。”
不管那小子来历如何,都是番禺过来的,跟赤旗帮不无关系,而余杭城中,最恨赤旗帮的恐怕就是陆氏了,那么何不搅一搅水,让局面更乱一些呢?
赤旗帮是不容小觑,但是毕竟远在千里之外,中间隔着不知多少势力,想要凭借声名来压他们,怕是想多了。这里可是余杭,是他们说了算的地方,再强的过江龙,也要曲一曲身子才行。
当然,不用顾三郎提醒,陆氏也已经有人盯上了这边的动静。
“真是番禺过来的?”陆氏商行的主事人陆莘,此刻已经眉头高耸,脸色难看了起来。
他是陆筠陆大人的庶弟,早年留在家中打理事务,也是最了解兄长家里那摊子烂事的。因为陆俭这小子,陆氏丢了番禺的地盘不说,还折了远洋船队,如今连汀州的田庄都受到了影响,加之京中剧变,江东陆氏已经陷入了窘境,此刻冒出一个番禺来的,可不让人心惊。
然而此人竟然是周家小辈引荐,又登了吴氏的门,难不成有人打算对付陆氏了?
一想到这里,陆莘就觉得脊背发寒,也不由自主生出了杀心。话虽如此,他却隐忍着没有动手,谁知道如此招摇之后藏着些什么?被人拿住了把柄,那才是难办。
周正纶见他如此问,只摇了摇头:“哪里的话,你也知道我不怎么管家中的生意。”
顾云开知道这位老朋友是有意考举的,可惜这两年太乱,就被拖了下来,对于家里的事务更是放在“耕读”上,本就不怎么操心商场。听他这么说,也不由放心了,笑道:“也是,这等俗物,何必多花心思。”
两人把这事抛在脑后,又自顾玩乐起来,等到酒过三巡,旁边突然传来了喧闹声。
是诗都对的差不多,谈天说地也摆足了排场,听到热闹,自然引得众人纷纷望去,周正纶立刻问道:“去看看那边怎么了。”
身边书童立刻跑了过去,不多时回来道:“启禀公子,那边正在玩骨牌,人多了些。”
骨牌是博戏用的,也是游园常有的事情,而且赌注有大有小,人多了极为热闹。然而这可是他办得宴席,谁敢在这里豪赌?
心中一突,周正纶站起身:“各位不如一起去看看。”
主家都发话了,旁人哪还有不凑趣的道理?一群人浩浩荡荡往那边走去,离着老远,就听到了呼喝声。
“开了开了!这次定能赢下!”
“唉!这发的是什么牌啊!不成不成,又输了!”
“不行换我来!”
“别挤别挤……”
如此喧闹,简直跟那些市井混混无二了,周正纶的脸都沉了下来,拨开了人群,径直走了进去,就见两人正对坐中间,都是红光满面兴致高涨,那个得意洋洋拍打着折扇的,不是方陵又是谁?
“周公子!”
有人察觉周正纶等人到来,不由惊呼出声,呼喝声顿时就低了。这可是赏花游园的诗会,玩骨牌还玩到这么吵闹的,多少有些跌了份子。
然而看到来人,方陵却笑着打了个招呼:“周兄来了,这些朋友约我打牌,这不是手气正旺呢。”
看他身前堆砌的碎银子、玉佩和荷包,的确是手气不错啊,而且玩的应当不小。周正纶还没发话,一旁就有人羞愧道:“之前跟方公子行酒,他不善飞花令,这才小赌一把……”
方陵一点也不觉得哪里不对,大大方方把面前的物事一拢,交给身旁站着的小丫鬟,站起身对众人笑道:“各位承让了啊,改日请你们喝酒。”
见他这副模样,顾云开都笑了出来,在周正纶耳边道:“没想到还是个有赌性的。”
可不是有赌性嘛,而且多半是有输有赢,才能聚起这么多人。周正纶看着那少年人明亮的眸子,也轻笑了出来:“喝酒还不容易?那边摆了宴,大家当一醉方休。”
方陵顿时笑了:“那得尝尝周兄的好酒!”
他这番话,顿时又引来一群人或是明显,或是隐蔽的轻嘲。好赌好酒,口无遮拦,放在一群世家子里,实在太像个异类了。
然而周正纶却不觉得这么简单,年轻气盛,行事鲁莽,还有赌性,这小子表现出的一切,不都是诱人结交,甚至去欺瞒的吗?放在赌场如此,放在商场更如此,况且哪怕自己不在身边,也能聚拢起这多人看热闹,想来这方公子的大名和品性,很快便会传遍余杭了。
陆俭选的人,还真有一手啊。
第三百一十一章
“听说了吗?周慎行的雅宴上来了个愣头青,把几人身上的钱都赢光了。”
“这么没眼色,哪家的?”
“番禺那边来的,听说是个商家子。”
“这样的也能混进周家的雅宴?”
“谁知道呢,别是走了哪家的门路。”
“都闹的失了面子,谁家的也不好使啊。”
“听说是绸缎商家的,估摸是准备收丝。”
“等等,南边来的?会不会是那个……”
“呵呵,这小弟我就不知了。反正传的有鼻子有眼的,若是真是南边来的,谁说得准呢?”
“果然是蛮横性子……”
“那要卖丝给他吗?”
“哈哈哈,贤兄说笑了,今年的丝价眼瞅着就要涨,手里也没余货啊。”
整个余杭就这么大,周正纶的宴席又聚齐了各家俊杰,只是一天,关于“方公子”的消息就传了出去。实在是那番作为太过扎眼,又到了春蚕吐丝的关口,半月之内,各家都能按照蚕茧的产量推算出这一季的生丝产量,这种时候,市面上突然冒出个搅局的,可不让人侧目吗?
只要是做生丝买卖的,都能感觉到今年看涨的架势,实在是流民太多了,已经开始冲击江东,连余杭左近都有了乱兵,对于桑园的影响可不算小。而各家又要收纳流民,眼瞅着粮价也要暴涨,这种时候,生丝的价格怎么可能会跌?再加上天气也有些不妙,若是再下半个月的雨,怕是只会涨上天去。
然而话是这么说,所有人也在关注那位方公子的动向。毕竟他刚到余杭,还没传出跟哪家接洽的消息,谁也不清楚他想要的生丝到底有多少,又会对市场产生多大的震动。有人抱着看笑话的心思,也有人早早就惦记上了,毕竟做买卖的,再也没有比雏儿更好宰对象了。
明明有这么多人惦记着,身处非议中心的方公子本人,却丝毫没有在乎的意思,相反,大大方方先去了吴氏的丝行。
得知来人就是方公子,吴氏的掌柜也颇有些吃惊,客客气气把人请进了内堂,一番端茶送水后,才道:“方公子此来,可是要采购生丝?”
方陵的态度倒是没传闻那么跋扈,笑着道:“正是,听闻吴氏也是余杭数一数二的大户,不知有没有兴趣与我家谈个长远买卖?”
“敢问方公子打算要多少货呢?”送上门的生意,可得详细问问,吴掌柜道。
“一年起码三千石的生丝,若是以后增产,还会有所增长。”方陵坦然道。
这话出口,饶是吴掌柜此等处变不惊的生意人,也是一阵心头乱颤。三千石啊,卖往倭国的生丝恐怕也就这个数了,得是多大的身家才能吃下?而且需要的货量如此巨大,想从吴氏以往的合约中匀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怎么会直接找上门询价?
稍一迟疑,吴掌柜小心道:“这两年不比早先,生丝的价格已经涨到了一斤八九分银,一石没个百两是拿不下的。若是三千石,就是三十万两了,如此大的买卖,老朽恐怕没法做主。”
方陵微微一笑:“那就寻个能做主的来。”
吴掌柜顿时哑然,他说这话是没法做主的意思吗?是问这么大的买卖,你这个毛头小子能不能做主啊!别说三十万两了,超过十万两的买卖,一般都要家主亲自出面的,哪有这样儿戏的道理。
然而话是如此,他却不好明说,半晌才道:“还请方公子稍坐。”
不论是真是假,总要赶紧上报才行。
方陵也没在意掌柜满脑子的官司,悠闲的喝了半天茶,又吃了好几块点心,这才等来了能谈事的正主。
“让方公子久等了,在下吴长明,乃是丝行管事。”来人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见到方陵也不摆架子,笑着行了礼。
看他的打扮举止,应当是吴家嫡脉的人,能执仗丝行,肯定也是有两把刷子的。方陵客客气气见礼,两人重新落座后,吴长明才道:“听闻方公子想跟我家做个大买卖?”
方陵点头:“是有此意,一年三千石的生丝,转走海路。”
吴长明微笑颔首:“若真是三千石,可是不得了的生意,只是如此大的买卖,方公子能做主吗?”
这就是身份相当,甚至更高的好处了,一个掌柜没法开口的,他却能直接问出来。
方陵笑了:“三十万两,自然不可能都让我这么个小辈带来。不过如今番禺流行交易场,一般只要预付个一成定金,就能先预定货物,谈成买卖。家父的意思是让我过来见见世面,看跟哪家合作更好。”
交易场的事情,并没有让吴长明惊讶,实际上这在蚕农里也极为常见。乡下那些丝社,往往会在养蚕的季节到来前,先提前预付一笔款项,能让蚕农有口饭吃,安心养蚕,回头出了蚕茧再补齐余款就好。
只是丝社能如此,是因为他们从蚕农手里收丝的价格极为低廉,而大丝商就不能如此操作了。毕竟谁也没法预估当年的丝价,早早签下合约,等到丝价暴涨时,若按照约定给付,那可是要赔上一大笔钱的。而像吴氏这样的世族,更是可能趁着涨价囤货居奇,一直等到丝价升到理想的位置才敞开了发卖。毕竟生丝只是纺织的第一步,那些绸缎商人可拖不起的。
看着满脸自信的少年郎,吴长明笑了:“番禺的做法,在余杭怕是行不通,尤其是三千石的大买卖足以影响行市,更不可能谈什么预付。方公子若真有意,何不敞开来谈谈呢?”
方陵上下打量了他一番,似乎下定了决心,慢悠悠道:“若只是生丝,这买卖的确谈不来,但若是加上稻米呢?我家有些门路,可以自番禺运粮北上。”
这一句,是真让吴长明心头一震,收起了心中轻视。江东自古就是鱼米之乡,然而余杭的粮价却不便宜,实在是大量农田被改作桑田,粮食都要自外地买来,加上运费可就不便宜了。但是比起丝价,粮价实在不值一提,故而谁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依旧下死手改农为桑。
可是今时不同往日,身为江东后院的荆湖已经被各路反贼打成了筛子,连陆氏那样的大户也难免受害,没人种田,粮价就要一路走高,吴氏在四姓之中本就不以粮田见长,现在更是有些捉襟见肘。如果这位真能从番禺弄来粮食,谈一谈预付也不是不行,毕竟粮价的波动,可比丝价要剧烈多了。
只是他这么个小子,当真能做主吗?还是说只是南边派来试探的。
沉吟良久,吴长明才道:“若真能运来粮食,此事倒也并非不能谈,只是方公子应当也知晓,我吴家并非余杭最大的丝商,既然去过周家的诗会,也见过顾三郎,为何不寻他们呢?”
这么大的买卖,根本就不该亲自找上门谈,而是应该寻了人脉关系,私下相商。顾氏和陆氏才是余杭数一数二的丝商,他都有门路找上周正纶了,何必找上他们?
这话一出,就见对面小子笑了出来:“陆氏肯定不行,顾氏又瞧我不起,何必上门自寻难堪?”
原来在诗会上出丑,是故意作态吗?吴长明看对方的目光都开始不一样了,若真如此,这事可就值得玩味了。
先是在诗会惹众人关注,随后抛开顾氏,直接找上他家的丝行,如此一来,谁也不知这小子到底想买多少生丝,又愿意出什么价码。毕竟三十万两的买卖,若是传扬出去,怕是整个余杭的丝价都要疯涨,到时候作为买主岂不是要吃了大亏。专门找上他们,就是为了保守秘密,毕竟夹带上粮食,这生意还真能谈一谈,既然能谈,吴氏就不会随便放出口风,私下运作,说不得真能顺顺当当达成所愿。
还有那句“陆氏肯定不行”也是有深意的,人人都知道陆氏在番禺吃过大亏,甚至连远洋船队都被赤旗帮抢了。如果这小子真跟赤旗帮有关系,那肯定是不会去找陆氏的,这是不是也在向他亮明身份?
别看这人小小年纪,又一副纨绔架势,但是简简单单一番斡旋,还真滴水不漏,难怪方家会派他出来接洽,这等心思手段,让人防不胜防啊。
于是吴长明笑了出来:“既然贤弟如此看重,这买卖自然可以谈,不如约个时间,咱们再来细说?”
这么一大笔生意,光是意向和备货就要跟族中人好好相商,哪能轻易说了算。对于吴长明的答复,方陵显然也不意外,笑着应道:“小子就住城中鹏跃酒楼,若是吴兄有意,只管找我详谈。”
话说到这份上,也就不用啰嗦什么了,吴长明亲自送人出了门,等人一走,立刻叫来马车,往家中赶去。
这一番谈话,旁人自然无从知晓,但是方陵去了吴氏丝行却是瞒不住的,一时又惹得众人哗然。毕竟余杭最大的丝商是顾氏,之前明明见过了顾三公子,却不好生拉拢,反倒去寻了吴氏。别说顾三郎面上不好看,就是代为引荐的周公子也要怪罪,然而这姓方的真就无所顾忌,直接改换了门庭。
更莫名其妙的是吴氏那边也没露出口风,事情不免得古怪了起来。别说顾三郎,就连别家也都起了心思。难不成那姓方的小子,当真有些来历?
第三百一十二章
“当真是吴子亮亲自处置的?”听到下人禀报,顾云开的脸色都不免郑重了起来。
他原本还打算让那姓方的小子吃个苦头,谁料对方根本没有巴结他或者周正纶的意思,转头就去寻了吴家。这也到罢了,但是吴长明出面,事情就大大不同起来,这可是比他还长一辈的吴氏中坚,能让这人出面,就意味着的确有一桩大买卖。
那在诗会上的表现,是不是刻意而为,那小子原本就没指望顾氏和周氏的意思,只是拿他们做个探路的踏脚石罢了。
这还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真以为余杭四姓是任人摆布的吗?
然而心中升起了怒意,顾云开反而更冷静了,又问道:“查清楚他的底细了吗?”
下面人立刻道:“番禺的大织造场里,的确有家姓方的入了股,是做绸缎买卖的。那位方小公子带来了五条船,身边家丁也有百十人,入住的是鹏跃酒楼的雅阁。”
鹏跃酒楼的名头在余杭也是数一数二的,租住雅阁花费更是不菲。至于带五条海船,身边还有护卫,基本就能肯定这人的来头不小了。现在唯一的问题是,他代表的究竟是谁,是方家,还是背后的织造场,甚至赤旗帮呢?
之前他也问过周正纶了,听闻只是个朋友引荐的,似乎连他也不太清楚对方的底细,这也是算计的一环吗?
沉吟了半晌,顾云开突然道:“继续炒热丝价,再找个人去跟陆氏通个气,我倒要看看他们作何打算。”
不管那小子来历如何,都是番禺过来的,跟赤旗帮不无关系,而余杭城中,最恨赤旗帮的恐怕就是陆氏了,那么何不搅一搅水,让局面更乱一些呢?
赤旗帮是不容小觑,但是毕竟远在千里之外,中间隔着不知多少势力,想要凭借声名来压他们,怕是想多了。这里可是余杭,是他们说了算的地方,再强的过江龙,也要曲一曲身子才行。
当然,不用顾三郎提醒,陆氏也已经有人盯上了这边的动静。
“真是番禺过来的?”陆氏商行的主事人陆莘,此刻已经眉头高耸,脸色难看了起来。
他是陆筠陆大人的庶弟,早年留在家中打理事务,也是最了解兄长家里那摊子烂事的。因为陆俭这小子,陆氏丢了番禺的地盘不说,还折了远洋船队,如今连汀州的田庄都受到了影响,加之京中剧变,江东陆氏已经陷入了窘境,此刻冒出一个番禺来的,可不让人心惊。
然而此人竟然是周家小辈引荐,又登了吴氏的门,难不成有人打算对付陆氏了?
一想到这里,陆莘就觉得脊背发寒,也不由自主生出了杀心。话虽如此,他却隐忍着没有动手,谁知道如此招摇之后藏着些什么?被人拿住了把柄,那才是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