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济民得知宫中之事,知道虽然懿旨上说,太后是将顾家人留在宫中侍疾,可实际上,却不知究竟。
他虽然不知道顾宁擅自离宫之事,可便是这许多年的经验也早就告诉苏济民,这其中,必定还有什么他不知道之事。
苏济民思前想后,现在宫中,若是想要寻个人问问这各种原委,怕是只能寻皇太后了,这才匆匆进了宫,前来皇太后宫中。
他在前厅等得焦灼不已,茶都从门前的绿色喝到眼看着便要没有些许颜色,皇太后才在萧嬷嬷的搀扶之下,不慌不忙地从后殿走来。
皇太后人都尚未走到前厅,便传来一阵猛烈的咳嗽声。
苏济民匆匆起身,才要对皇太后躬身行礼,却被皇太后抬手拦住。
她还在咳嗽,只扬动下巴,指了指苏济民身后的椅子,吩咐他入座。
“娘娘这是病了?”
待到皇太后咳嗽声落,苏济民才小心翼翼地问道。
皇太后吃力地抬起一只手,晃动了两下手中的帕子,似乎是担心苏济民看到自己的身子,会不敢开口询问清楚,这才道,“无妨,哀家只是有些身子不适。丞相素日里甚少进哀家的宫门,怎么今日倒是有空子来了?”
苏济民如今虽然早已经不是一朝丞相,朝中之事也早就不过问了。
可是,早些年的宦海沉浮,早就让他生出一颗八面玲珑的心思,又怎么会瞧不出皇太后这言语之中的含义呢?
“皇太后,臣今日前来,是有一件事情,想要问问。”
皇太后又咳嗽了两声,这才抬眼 望向苏济民。
“哀家一大把年岁,在这宫中又没有嫡出血脉,不过只是如今的圣上瞧着哀家曾经还是先帝皇后的份上,让哀家在这宫中颐养天年。哀家除了自己宫中这一亩三分地,还能知道什么事情呢?”
苏济民尚未开口,皇太后便已经将他所要询问之事一一堵在他的口中。
说这些话之时,皇太后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还时刻凝视着苏济民。
苏济民心中微紧,这刚刚想好的话,却又全部都堵在口中,不知如何说出。
“不过,既然是丞相开口,哀家便是去问,也自会为丞相问清楚。丞相不妨说来听听,可是有什么事情。”
皇太后言毕,已经放下了始终捂着唇瓣的帕子,一脸笑意地看向苏济民。
原来,这是皇太后在暗中敲打他。
苏济民立即就明了了皇太后此举的之意。
“多谢皇太后。”
苏济民匆匆起身,双手抱拳,对皇太后躬身行礼。
对于苏济民此举,皇太后显然十分满意。
她轻轻地摆摆手,示意苏济民不用这般客气。
苏济民行了礼,直起身子,凝望着皇太后,接着问道,“皇太后,今日午后,陛下下了圣旨,将顾家一家都召进了宫中。圣旨上说,是宁贵人病了,召顾家一家前去侍疾。却不知宁贵人得的是什么病症?可还凶险?怎么要一家人都进宫侍疾呢?”
苏济民一边说着,一边微微抬起眼,望着皇太后。
侍疾这种由头,谁都听得出,不过是皇上随意编造的罢了。
这说不好,是顾宁在宫中做了什么忤逆妄上之事,才惹得宇文德将顾家全家都扣在了宫中。
如今,苏倾澜还怀着身孕,若是随着顾家一家被扣在宫中,伤到了腹中的孩子,可如何是好?
皇太后没有急着回答苏济民的话,而是转身端起手边的茶杯,轻轻地呷了两口。
茶叶的香气顺着空气,也弥漫进了苏济民的鼻腔当中。
皇太后越是如此平静,苏济民的心中便越是焦灼不宁。
“皇太后。”
终于,苏济民坐不住了。
他站起身,恭恭敬敬地对皇太后拱手行礼,“臣在朝中多年,为先帝效力,为皇上效力。臣说句大不敬的话,臣如今也算得上是老臣,在朝中也有些威望地位了。”
皇太后啧啧两声,忙抬起头,一脸惊讶地望着苏济民,“丞相这是说得哪里话?你自是朝中最有威望之人。少夫人之所以能与少将军成婚,不也是因为你和老将军在朝中地位相当吗?若是将少夫人草草地许配给旁人,怕是丞相你也不愿意吧?”
皇太后眉眼带着些许笑意,凝望着苏济民。
“可如今,我的女儿女婿一家都被扣在宫中。我却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请皇太后看在臣为朝廷尽心尽力的份上,至少让臣知道,女儿到底是否安全吧。”
说着,苏济民跪倒在地,对皇太后重重叩首行礼。
皇太后等的便是这个时刻,可脸上却还要装出一副惊慌失措的模样。
“萧嬷嬷,愣着做什么?还不快点将丞相扶起来?”
萧嬷嬷答应一声,匆匆上前,将跪在地上的苏济民搀扶起来。
“若是皇太后不肯告诉老臣,老臣宁可跪着。”
这苏济民却说什么都不肯起身,萧嬷嬷也是一脸无奈地望向皇太后。
皇太后满面为难之色,“这……这你要让哀家怎么说呢?宁贵人可是皇上心尖尖上的人。皇上又并非哀家所出。哀家在宫中也是如履薄冰,没有些许助力之人。这些话,哀家怎好随意开口?”
苏济民抬眼望向皇太后,“若是太后垂怜,肯将事情原委告诉老臣。老臣日后定当尽力,保着皇太后在宫中的一应地位。对了,太子殿下离开京城这么些时日,一直逃亡在外,想必皇太后对太子殿下也是颇多牵挂。若是皇太后真的肯帮帮老臣,老臣自是举全家之力,在江湖上庇佑太子殿下。”
皇太后的心骤然揪了起来,人也猛然向前探动身子,略显惊喜地望着苏济民,小心翼翼地试探着问道,“丞相此话可当真?”
“臣绝无二话。”
皇太后终于露出了一个会心的笑容,对萧嬷嬷不动声色地扬动下巴。
“丞相,您还是先起来吧。您跪在这殿中,若是被外人知道了,还不知会传成什么样子呢。”
萧嬷嬷一边说着,一边将苏济民搀扶起身。
他虽然不知道顾宁擅自离宫之事,可便是这许多年的经验也早就告诉苏济民,这其中,必定还有什么他不知道之事。
苏济民思前想后,现在宫中,若是想要寻个人问问这各种原委,怕是只能寻皇太后了,这才匆匆进了宫,前来皇太后宫中。
他在前厅等得焦灼不已,茶都从门前的绿色喝到眼看着便要没有些许颜色,皇太后才在萧嬷嬷的搀扶之下,不慌不忙地从后殿走来。
皇太后人都尚未走到前厅,便传来一阵猛烈的咳嗽声。
苏济民匆匆起身,才要对皇太后躬身行礼,却被皇太后抬手拦住。
她还在咳嗽,只扬动下巴,指了指苏济民身后的椅子,吩咐他入座。
“娘娘这是病了?”
待到皇太后咳嗽声落,苏济民才小心翼翼地问道。
皇太后吃力地抬起一只手,晃动了两下手中的帕子,似乎是担心苏济民看到自己的身子,会不敢开口询问清楚,这才道,“无妨,哀家只是有些身子不适。丞相素日里甚少进哀家的宫门,怎么今日倒是有空子来了?”
苏济民如今虽然早已经不是一朝丞相,朝中之事也早就不过问了。
可是,早些年的宦海沉浮,早就让他生出一颗八面玲珑的心思,又怎么会瞧不出皇太后这言语之中的含义呢?
“皇太后,臣今日前来,是有一件事情,想要问问。”
皇太后又咳嗽了两声,这才抬眼 望向苏济民。
“哀家一大把年岁,在这宫中又没有嫡出血脉,不过只是如今的圣上瞧着哀家曾经还是先帝皇后的份上,让哀家在这宫中颐养天年。哀家除了自己宫中这一亩三分地,还能知道什么事情呢?”
苏济民尚未开口,皇太后便已经将他所要询问之事一一堵在他的口中。
说这些话之时,皇太后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还时刻凝视着苏济民。
苏济民心中微紧,这刚刚想好的话,却又全部都堵在口中,不知如何说出。
“不过,既然是丞相开口,哀家便是去问,也自会为丞相问清楚。丞相不妨说来听听,可是有什么事情。”
皇太后言毕,已经放下了始终捂着唇瓣的帕子,一脸笑意地看向苏济民。
原来,这是皇太后在暗中敲打他。
苏济民立即就明了了皇太后此举的之意。
“多谢皇太后。”
苏济民匆匆起身,双手抱拳,对皇太后躬身行礼。
对于苏济民此举,皇太后显然十分满意。
她轻轻地摆摆手,示意苏济民不用这般客气。
苏济民行了礼,直起身子,凝望着皇太后,接着问道,“皇太后,今日午后,陛下下了圣旨,将顾家一家都召进了宫中。圣旨上说,是宁贵人病了,召顾家一家前去侍疾。却不知宁贵人得的是什么病症?可还凶险?怎么要一家人都进宫侍疾呢?”
苏济民一边说着,一边微微抬起眼,望着皇太后。
侍疾这种由头,谁都听得出,不过是皇上随意编造的罢了。
这说不好,是顾宁在宫中做了什么忤逆妄上之事,才惹得宇文德将顾家全家都扣在了宫中。
如今,苏倾澜还怀着身孕,若是随着顾家一家被扣在宫中,伤到了腹中的孩子,可如何是好?
皇太后没有急着回答苏济民的话,而是转身端起手边的茶杯,轻轻地呷了两口。
茶叶的香气顺着空气,也弥漫进了苏济民的鼻腔当中。
皇太后越是如此平静,苏济民的心中便越是焦灼不宁。
“皇太后。”
终于,苏济民坐不住了。
他站起身,恭恭敬敬地对皇太后拱手行礼,“臣在朝中多年,为先帝效力,为皇上效力。臣说句大不敬的话,臣如今也算得上是老臣,在朝中也有些威望地位了。”
皇太后啧啧两声,忙抬起头,一脸惊讶地望着苏济民,“丞相这是说得哪里话?你自是朝中最有威望之人。少夫人之所以能与少将军成婚,不也是因为你和老将军在朝中地位相当吗?若是将少夫人草草地许配给旁人,怕是丞相你也不愿意吧?”
皇太后眉眼带着些许笑意,凝望着苏济民。
“可如今,我的女儿女婿一家都被扣在宫中。我却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请皇太后看在臣为朝廷尽心尽力的份上,至少让臣知道,女儿到底是否安全吧。”
说着,苏济民跪倒在地,对皇太后重重叩首行礼。
皇太后等的便是这个时刻,可脸上却还要装出一副惊慌失措的模样。
“萧嬷嬷,愣着做什么?还不快点将丞相扶起来?”
萧嬷嬷答应一声,匆匆上前,将跪在地上的苏济民搀扶起来。
“若是皇太后不肯告诉老臣,老臣宁可跪着。”
这苏济民却说什么都不肯起身,萧嬷嬷也是一脸无奈地望向皇太后。
皇太后满面为难之色,“这……这你要让哀家怎么说呢?宁贵人可是皇上心尖尖上的人。皇上又并非哀家所出。哀家在宫中也是如履薄冰,没有些许助力之人。这些话,哀家怎好随意开口?”
苏济民抬眼望向皇太后,“若是太后垂怜,肯将事情原委告诉老臣。老臣日后定当尽力,保着皇太后在宫中的一应地位。对了,太子殿下离开京城这么些时日,一直逃亡在外,想必皇太后对太子殿下也是颇多牵挂。若是皇太后真的肯帮帮老臣,老臣自是举全家之力,在江湖上庇佑太子殿下。”
皇太后的心骤然揪了起来,人也猛然向前探动身子,略显惊喜地望着苏济民,小心翼翼地试探着问道,“丞相此话可当真?”
“臣绝无二话。”
皇太后终于露出了一个会心的笑容,对萧嬷嬷不动声色地扬动下巴。
“丞相,您还是先起来吧。您跪在这殿中,若是被外人知道了,还不知会传成什么样子呢。”
萧嬷嬷一边说着,一边将苏济民搀扶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