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娣明白郑峰的意思:“我尿急了,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结果看到了手电筒的光。”
“你当时没有出声吗?”
“没有。”
“你有没有动呢?”
“我动了……翻了一个身,我想坐起来。”
“你回忆一下,从你看见手电筒的光,到脖子被一双手掐住,这中间大概有多长时间呢?”
这个问题有点难,大家不要忘了,招娣当时只有九岁。
“这……我不知道。”
“招娣,你在翻身想坐起来的同时,看到了手电筒的光,是不是这样?”
“是的。”
“那么,是不是就在你翻身准备坐起来的时候,那双手就掐住了你的脖子?”
“是的,我刚想坐起来,就被一双手按在了枕头上。”
大家听出来了吗?郑峰之所以提了这么多的问题,是想弄清楚凶手到底是几个,招娣看到手电筒的光的时候,在她的床边应该还站着一个人,站在大衣橱跟前的凶手走到招娣的跟前是需要一点时间的,在这种情况下,凶手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不能让招娣喊出声来,当然还包括不能让招娣认出他们来。
“你刚才说,你看到了一个人影,是不是?”
“是的。”
“此人有多高呢?”
“我刚才不是说了吗?手电筒的光一眨眼的功夫就没有了,我没法看清楚。”
“你是说,此人的身影只是闪了一下?”
“是的。”
“你对这个身影熟悉吗?”
凶手的身影停留在招娣眼睛里面的时间太短,大脑可能还没有来得及储存信息。
“时间太短,当时,我的眼睛有些模糊。”
从睡梦中醒来的人,特别是小孩子,眼睛肯定是模糊的。
“你再次醒来以后……走出房间的时候,堂屋的门是开着,还是关着的呢?”
“一扇关着,一扇开着。”
“院门呢?是关着还是开着的?”
“院门是关上的。”
“门闩插上了吗?”
“没有。”
“在出事之前,谁到你家来过呢?”
“出事前多长时间呢?”招娣反问道,反问也是一种思考。
“暂定在一个月之内吧!”先让招娣把记忆的大门打开,不管什么样的话题,只要能谈起来就有希望。
“到我家的人有三种人。”
“三种人?”这几年,招娣确实是在思考。
“一种人是找我娘的,这些人都是做衣服的,基本上都是女人,一种人是找我爹的,他们不是找我爹喝酒,就是找我爹借钱;第三种人是既找我爹,又找我娘的,他们是我家的亲戚。”
“哪些亲戚和你家走的比较近呢?”
“我外公外婆,舅舅舅妈。”
“等一下,你有两个舅舅,两个舅舅经常到你家来吗?”
“是的。”
“那个舅舅来的最多最勤呢?”
“当然是我小舅了,我小舅在供销社工作,离我家又近,他到我家来的次数最多。他对我很好。”
“我们听说你小舅周银锁和你外公外婆的关系不怎么好,是这样的吗?”
“我小舅娶了供销社的董美艳……这个女人离过婚,我外公外婆说什么都不同意,说小舅败坏了周家的门风,丢了祖宗的脸,两下闹翻了。”
“周银锁和董美艳结婚以后就再没有回周家营吗?”
“小舅虽然不回周家营,但他经常到学校去看我,他还给我钱用。”
“周银锁在案发之前到你家去过吗?”
“去过。”
“大概在什么时间呢?”
“在出事前七八天……大概吧!”
“他到你家做什么去了?”
“他扯了两块花布给我娘和我做衣服,我爹留他喝酒,喝完酒以后,他就回供销社去了。”
“他有没有向你爹……或者你娘借钱呢?”
“不知道。”
“你不是还有两个姨娘吗?”
“我大姨到我家来的次数比较多,我小姨住的远,来的比较少,不过……”
“你想说什么?”
“我小姨夫到我家来的次数最少,但出事前几天,他到我家来过,这次,他是一个人来的。”
“过去,他都是和你小姨一起来的吗?”
“是的。”
“他到你家来,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呢?”
“他和我爹在一起喝酒的时候,我听到他们说话了。”
“他们说什么了?”
“我听到的只是只言片语。”
“不管你听到了什么,我们都想知道。”
“我小姨夫想跟我爹借钱。”
“借多少钱?”
“我没有听见,小姨夫还说,他是背着我小姨来的,所以,千万不要跟我娘说这件事情。”
在档案材料里面,谢家财的连襟曹宜黄一向清高,但从招娣反映的情况来看,这完全不符和曹宜黄的性格,难道是曹宜黄遇到了过不去的坎,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来找连襟谢家财借钱。既然是借钱,为什么不想让自己的老婆知道呢?
“你的小姨夫有没有说为什么要借钱呢?”
“后面的话,我没有听清楚……前面的话,我也是在无意之中听到的,我当时在自己的屋里写作业,我爹和小姨夫在堂屋里面喝酒。他们说话的声音很低;小姨夫来的时间也很特别。”
“他是什么时间来的呢?”
“是晚上……天快黑了的时候,当时他骑着一辆自行车。”
按照乡下人的习惯,走亲戚一般是早晨出门,吃了晚茶以后往家奔。曹宜黄走亲戚的时间确实有些与众不同。
“小姨夫跟我娘说是看望一个同事,顺道来看看我们。可我看,他分明是来找我爹的。”
“你爹把钱借给曹宜黄了吗?”
“这……我就不知道了。以我爹的性格,他肯定会把钱借给小姨夫的。”
“为什么?”
“平时,村子里面的人找我爹借钱,我爹都没有让他们空手,更何况是我小姨夫呢?小姨夫平时就很少到我家家,如果不是遇到了困难,是断不会来找我爹借钱的,小姨夫是一个教师,他这个人平时最爱面子了。”
郑峰和同志们都意识到招娣提供的情况很重要。
“招娣,你仔细想一想,自从这次借钱以后,你的小姨夫有没有再到你家来过呢?”
“没有。”
“你肯定吗?”
“几天后,我爹和我娘就出事了,后来小姨夫是来过,但他和小姨是来看望我和外公外婆的。”
“那么,你小姨夫有没有提还钱的事情呢?”
“这……我不知道。”
按照常理,按照人之常情,在谢家财和周凤英出事之后,曹宜黄是应该跟招娣的外公外婆提这件事情的,并将这笔钱交给招娣的外公外婆,之后,招娣一直是由外公外婆抚养的。如果曹宜黄向谢家财借了钱,而谢家出事以后,曹宜黄又只字不提,这就说明此人大有问题,至少是人品有问题。
“你当时没有出声吗?”
“没有。”
“你有没有动呢?”
“我动了……翻了一个身,我想坐起来。”
“你回忆一下,从你看见手电筒的光,到脖子被一双手掐住,这中间大概有多长时间呢?”
这个问题有点难,大家不要忘了,招娣当时只有九岁。
“这……我不知道。”
“招娣,你在翻身想坐起来的同时,看到了手电筒的光,是不是这样?”
“是的。”
“那么,是不是就在你翻身准备坐起来的时候,那双手就掐住了你的脖子?”
“是的,我刚想坐起来,就被一双手按在了枕头上。”
大家听出来了吗?郑峰之所以提了这么多的问题,是想弄清楚凶手到底是几个,招娣看到手电筒的光的时候,在她的床边应该还站着一个人,站在大衣橱跟前的凶手走到招娣的跟前是需要一点时间的,在这种情况下,凶手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不能让招娣喊出声来,当然还包括不能让招娣认出他们来。
“你刚才说,你看到了一个人影,是不是?”
“是的。”
“此人有多高呢?”
“我刚才不是说了吗?手电筒的光一眨眼的功夫就没有了,我没法看清楚。”
“你是说,此人的身影只是闪了一下?”
“是的。”
“你对这个身影熟悉吗?”
凶手的身影停留在招娣眼睛里面的时间太短,大脑可能还没有来得及储存信息。
“时间太短,当时,我的眼睛有些模糊。”
从睡梦中醒来的人,特别是小孩子,眼睛肯定是模糊的。
“你再次醒来以后……走出房间的时候,堂屋的门是开着,还是关着的呢?”
“一扇关着,一扇开着。”
“院门呢?是关着还是开着的?”
“院门是关上的。”
“门闩插上了吗?”
“没有。”
“在出事之前,谁到你家来过呢?”
“出事前多长时间呢?”招娣反问道,反问也是一种思考。
“暂定在一个月之内吧!”先让招娣把记忆的大门打开,不管什么样的话题,只要能谈起来就有希望。
“到我家的人有三种人。”
“三种人?”这几年,招娣确实是在思考。
“一种人是找我娘的,这些人都是做衣服的,基本上都是女人,一种人是找我爹的,他们不是找我爹喝酒,就是找我爹借钱;第三种人是既找我爹,又找我娘的,他们是我家的亲戚。”
“哪些亲戚和你家走的比较近呢?”
“我外公外婆,舅舅舅妈。”
“等一下,你有两个舅舅,两个舅舅经常到你家来吗?”
“是的。”
“那个舅舅来的最多最勤呢?”
“当然是我小舅了,我小舅在供销社工作,离我家又近,他到我家来的次数最多。他对我很好。”
“我们听说你小舅周银锁和你外公外婆的关系不怎么好,是这样的吗?”
“我小舅娶了供销社的董美艳……这个女人离过婚,我外公外婆说什么都不同意,说小舅败坏了周家的门风,丢了祖宗的脸,两下闹翻了。”
“周银锁和董美艳结婚以后就再没有回周家营吗?”
“小舅虽然不回周家营,但他经常到学校去看我,他还给我钱用。”
“周银锁在案发之前到你家去过吗?”
“去过。”
“大概在什么时间呢?”
“在出事前七八天……大概吧!”
“他到你家做什么去了?”
“他扯了两块花布给我娘和我做衣服,我爹留他喝酒,喝完酒以后,他就回供销社去了。”
“他有没有向你爹……或者你娘借钱呢?”
“不知道。”
“你不是还有两个姨娘吗?”
“我大姨到我家来的次数比较多,我小姨住的远,来的比较少,不过……”
“你想说什么?”
“我小姨夫到我家来的次数最少,但出事前几天,他到我家来过,这次,他是一个人来的。”
“过去,他都是和你小姨一起来的吗?”
“是的。”
“他到你家来,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呢?”
“他和我爹在一起喝酒的时候,我听到他们说话了。”
“他们说什么了?”
“我听到的只是只言片语。”
“不管你听到了什么,我们都想知道。”
“我小姨夫想跟我爹借钱。”
“借多少钱?”
“我没有听见,小姨夫还说,他是背着我小姨来的,所以,千万不要跟我娘说这件事情。”
在档案材料里面,谢家财的连襟曹宜黄一向清高,但从招娣反映的情况来看,这完全不符和曹宜黄的性格,难道是曹宜黄遇到了过不去的坎,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来找连襟谢家财借钱。既然是借钱,为什么不想让自己的老婆知道呢?
“你的小姨夫有没有说为什么要借钱呢?”
“后面的话,我没有听清楚……前面的话,我也是在无意之中听到的,我当时在自己的屋里写作业,我爹和小姨夫在堂屋里面喝酒。他们说话的声音很低;小姨夫来的时间也很特别。”
“他是什么时间来的呢?”
“是晚上……天快黑了的时候,当时他骑着一辆自行车。”
按照乡下人的习惯,走亲戚一般是早晨出门,吃了晚茶以后往家奔。曹宜黄走亲戚的时间确实有些与众不同。
“小姨夫跟我娘说是看望一个同事,顺道来看看我们。可我看,他分明是来找我爹的。”
“你爹把钱借给曹宜黄了吗?”
“这……我就不知道了。以我爹的性格,他肯定会把钱借给小姨夫的。”
“为什么?”
“平时,村子里面的人找我爹借钱,我爹都没有让他们空手,更何况是我小姨夫呢?小姨夫平时就很少到我家家,如果不是遇到了困难,是断不会来找我爹借钱的,小姨夫是一个教师,他这个人平时最爱面子了。”
郑峰和同志们都意识到招娣提供的情况很重要。
“招娣,你仔细想一想,自从这次借钱以后,你的小姨夫有没有再到你家来过呢?”
“没有。”
“你肯定吗?”
“几天后,我爹和我娘就出事了,后来小姨夫是来过,但他和小姨是来看望我和外公外婆的。”
“那么,你小姨夫有没有提还钱的事情呢?”
“这……我不知道。”
按照常理,按照人之常情,在谢家财和周凤英出事之后,曹宜黄是应该跟招娣的外公外婆提这件事情的,并将这笔钱交给招娣的外公外婆,之后,招娣一直是由外公外婆抚养的。如果曹宜黄向谢家财借了钱,而谢家出事以后,曹宜黄又只字不提,这就说明此人大有问题,至少是人品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