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苓人和蛇人首领翻滚着压碎无数骸骨,蛇人首领压在石苓人的身上猛的咆哮一声,凶狠的咬向石苓人的脖子。石苓人瞬间挥肘,凶悍无比的一肘子砸在蛇人头领的头上,瞬间就把这蛇人从他身上砸了下去。石苓人甚至听到了蛇人首领颅骨破裂的声音。

    然而石苓人脚上还拖着肉筋,我拿着突击步枪对石苓人大喊一声,开了几枪就往另一个方向跑。石苓人拖着肉筋拿着突击步枪根本不可能再去爬地堑,我只能从另一个方向跑引开蛇人。“石苓人,走!”

    听到我的呼唤,石苓人瞬间捡起突击步枪,突击步枪顶着肉筋的进攻,朝着最后的阳光菇就是一枪。一枪打在果实上,阳光菇瞬间开始爆闪。

    石苓人拖着爆闪的阳光菇,根本没有任何不怕见光死的蛇人敢靠近两人。我和石苓人跑向深池的另一边,诡异的深池底部突然开始沸腾起来,一根根肉筋从深池中伸出来,抓住深池边缘,里面的蛇人崇拜的偶像要出来了。

    “该死,也是死路!”石苓人凶狠的一枪托砸在地堑上,地堑瞬间裂开一道细小的缝隙,但这边完全没有路。光滑的地堑甚至连让人攀爬的地方都没有。石苓人的背包里只剩下两颗阳光菇和一颗植物地雷,拉着的藤蔓上只剩下一颗植物地雷,背包里的阳光菇原本是石苓人留着想要当成种子带走的,或许拿回首都大学还能种出点什么,但现在看只能拿出来对付那些蛇人了。

    那些蛇人虽然是个麻烦,但也只是个小麻烦,真正的大问题是正在从深池里爬出来的东西,那东西还没从深池里露面,但伸出深池的几十根扭动的肉筋就已经让人觉得很难对付。

    “石苓人,这个岩层可能不太厚,搏一搏吧!”我突然摸了一把湿润的地堑,刚才石苓人一枪托砸上去的地方已经开始慢慢有水渗出来,或许这里的地堑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厚。

    “你躲远一点,“石苓人显然准备来炸开它!

    阳光菇不断闪光让那些蛇人不敢靠近,石苓人再次一枪托砸在地堑上,但裂缝却没有出现。地堑或许没有那么厚,但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薄。

    “我的运气一直不怎么样,希望这次能运气好点!”石苓人苦笑一声,把突击步枪交给我,之后拉着肉筋的袭扰猛的向那些蛇人冲过去。我大吃一惊,才明白这颗阳光菇的光芒已经持续不了多久了,石苓人想在它熄灭之前给我争取到一点空间。

    石苓人拉着肉筋冲向那些蛇人,那些蛇人一哄而散,纷纷躲避光芒。石苓人把植物地雷塞在地堑下面,之后嘴里不知道说了一句什么,看了一眼我的方向,石苓人向那边冲了几步,之后猛的回头,对着地堑下面的植物地雷扣动了扳机。

    “轰!”随着石苓人一枪引爆,巨大的爆轰声猛的出现,似乎这里的整个地下空间都抖了一下,之后爆轰那边的地堑开始坍塌,一股股水流从碎裂的地堑中疯狂涌出来。这地堑后面竟然就是一条超大型地下水脉。

    水流迅速变大,之后猛的冲开地堑,巨大的水流带着无数碎石涌进蛇人的老巢里。水流带着无法反抗的力量迅速吞噬了蛇人老巢里的一切,石苓人,我,蛇人首领,那些蛇人,还有那个刚刚从深池中爬出来的大怪物,这里的一切都在瞬间被巨大的水流吞噬了。

    水流冲击着一切,整个蛇人的老巢开始坍塌,我最初还能看到石苓人,但很快周围就只剩下了我一个人。水流摧毁了蛇人老巢,之后带着我到处乱撞。最初我感觉到水位在迅速上升,但很快就开始迅速下降。

    很快蛇人老巢就消失了,地下水脉汹涌的水流带着我消失在黑暗中。不久之后坍塌的碎石和地下水脉的水流就淹没了整个蛇人老巢,蛇人老巢里所有的一切都随着水流消失了。

    我被迅速无比的水流带着不知道涌向哪里,很快我就开始感觉到呼吸困难,我的身体开始迅速缺氧,但巨大的光明在我窒息之前打破了黑暗。

    汹涌的地下水脉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水道,之后水道猛的离开地下,明亮的光芒从天而降。我感觉身体猛的一缓,之后被水流的惯性缓缓推动了一段距离之后慢慢停止下来。我猛的把头伸出水面,长吸一口气缓了过来。

    剧烈跳动的心脏缓缓平静下来,我抬头四顾,四周白茫茫的是一片淡淡的薄雾,白雾在平静的水面上缓缓流动,这似乎是一个很大的湖泊,远处一线天光,还看到一些环绕的山峰。

    听说过有些伏流水流湍急,有跌水,甚至有瀑布,有的可形成地下湖泊初露地表。没想到活久见,我看了看天空,天上的太阳似乎有些苍白,周围的湖面静悄悄的,这个湖泊寂静的有些诡异,水里面从来都不是人类的主场,尤其是在这种明显感觉平静的可怕的湖中。

    我又是一个人了,孤寂感和恐惧感油然而生。

    我定了定神,之后选了个能看到一线天光的方向向前面游去,淡淡的薄雾从我身边游过,我似乎有种被人注视的感觉,但周围什么都没有,这种感觉显得有些突兀。作为一个在无名湖边游过泳的人,我的水性算得上好,不太费力我就在这座湖里游了起来。

    我一点点向岸边游着,如果这个时候有人乘坐直升机从这座湖的上空飞过,想必也一直警惕着随时有可能从湖面下出现的东西。

    连一座黑沼泽里面都有那么的生物,这么大一座湖,在现在的这样怪里怪气的世界上,不知道能养活多少变异生物。可是除了我自己我没有看到其余任何一个活着的东西,没有鱼虾龟鳖,也没有那些蛇人。身上的背包还在,突击步枪已经丢了,紧追不舍的肉筋也没了,还有……石苓人不知所终。

    我现在只希望自己的运气足够好,别惊动那些东西……或者那个东西。我的运气似乎好了起来,大约游了一两百米什么异常的东西都没有出现。我距离岸边越来越近,但周围的雾气似乎慢慢的浓了一些。

    一片淡淡的薄雾飘过,我忽然看到前面不远处的湖面上似乎有个人在游动,那人的皮肤白的有点过分,远远看起来有点像是那些蛇人。可是现在是白天,就算太阳有些苍白,那些蛇人也应该不敢出现才对。

    难道是石苓人?只不过衣服被地下水脉的水流冲掉了?所以远远看起来很白?我权衡了一下还是决定游过去看看,反正那人也在我前进的路线上,如果万一是石苓人正好把他带上岸。我越游越近,雾气开始明显变浓,我游近了很多,但视野却没有变的多好。

    明显感觉有点不对劲,但我现在也不认为有什么变异生物能操纵雾气。加了一分小心,我加速向前面游过去,很快我就瞪大了眼睛。游到那个白白的人形物体前面十来米的距离之后,隔着雾气我终于看清楚了前面的人……为什么看起来好大。

    我本能地抬起头看向远处的水面,顿时就发现那处的人形底下游着许多黑色的影子!这些影子看上去个头还不小,长长的看上去也不像是鱼,倒像是一条条黑色的蟒蛇!

    我这下慌了,也顾不得什么,从腰间迅速地拿出不知道为什么没遗失的强光手电,打开开关就往那里照去。这一照照得真切,我一看清眼前的情景,顿时只觉得头皮发麻,汗毛直竖。只见那冰冷的河里,一条条丑陋的蛇人正慢慢地朝我游来。不过只是看起来像是个人!

    我哪料到这里居然还有这么多的蛇人,顿时看傻眼了。而且,它们不同于之前我遇到的那些蛇人。头上无眼无鼻,现在见到的这些蛇人,它们已经有了双手,上半个身体就和一个真正的人差不多。甚至,它们长着一副五官俱全的人类面孔,唯一不同的是,这玩意软的就像是没有骨头,大体看起来像是个人,实际上就像是捏土造人的时候大神随手捏了两下,之后就把给扔了。因此它们的嘴巴能张得很大,嘴巴里边长着尖锐的牙齿,整张脸看上去狰狞可怖,丑陋非常。

    而下一半,则更像是安徒生笔下的人鱼。这东西有头有身子有脚,但手上腿上只是个大体的轮廓,从远处从背后看是个人,转过来根本不是那回事。我倒是想到了《山海经》的两种怪物,一是《大荒西经》载:有鱼偏枯,名曰鱼妇。五帝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天及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有—种鱼,半身偏枯,一半是人形,一半是鱼体,名叫鱼妇。据说是颛顼死而复苏变化成的。颛顼是少昊之子,《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崩,葬桥山。”桥山黄帝陵在陕西黄陵县城北公里的桥山之上。桥山形如拱桥,因此得名。山下有沮水环绕,山上古柏森森,郁郁参天。黄陵位于山顶正中,有砖砌花墙围护,庄典、肃穆。黄帝驾崩后,有关他的子孙后代,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中载曰:“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洁诚以祭祀。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趾,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接着,颛顼死后,由“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颛顼死去的时候,刚巧大风从北面吹来,海水被风吹得奔流而出鱼妇,蛇变成了鱼。已经死去的颛顼便趁着蛇即将变成鱼而未定型的时候,托体到鱼的躯体中,为此死而复生。《海外南经》明确说了:“南山在其东南。自此山来,虫为蛇,蛇号为鱼。”意思是自南山以东,那里的人称虫为蛇,却把蛇叫作鱼。也就是说上古蛇、鱼是同音字。现在粤语“蛇”也读yi,是可为证。所以上古蛇、鱼、彝其实都是同音字。后来凡人就把这种和颛顼结合在一起的鱼叫作鱼妇。

    二是化蛇。《山海经中次二经》有记载:水出阳山,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有化蛇,水兽。人面豺身,有翼,蛇行,声音如叱呼。招大水。这是个人面豺身,背生双翼,行走如蛇,盘行蠕动的怪物。它的声音如同婴儿大声啼哭,又象是妇人在叱骂。化蛇很少开口发音,一旦发音就会招来滔天的洪水。虽然天生神通,却样样稀松。

    这些蛇人的身体特征,可是介于这两种怪物之间……不会那么玄乎吧?看见蛇人这架势,我愣了一下兼且思维发散后,顿时慌了,蛇人一群接着一群,顺着水迹慢慢朝我游过来。这些蛇人的数量恐怕不下百条,我的强光手电照到的只是一部分,而且,那更远一点的黑暗中,恐怕还有许多这样的怪物正在朝这里杀来。看这些蛇人不断聚集过来,气势汹汹的样子,谁也不会认为这些蛇人会非常友好地接你到它家做客。

    我此刻手上又没有什么武器,如果被这些东西围住,那后果可想而知。我用强光手电扫了周围一圈,发现蛇人不仅在水里,就居然岸上也有蜿蜒而来。那些蛇人却是是个人形,这些蛇人水陆包抄,似乎想将我包围起来!当下我就明白如果不趁现在跑,待会蛇人的包围圈合拢了,那就真跑不掉了。

    丝毫没有犹豫,我瞬间向反方向游过去。不到十米的距离,大约两个呼吸的时间,我回头一看。周围的蛇人越聚越多,我不敢有丝毫停留,迅速地游到湖泊的中间一块礁石上立足,幸好蛇人变成人身,居然速度也变慢了,我才从必死无疑的斩立决变成了秋后问斩。一到礁石上,我就听到前方有许多丝丝的声音。我的强光手电都打了开来,虽然光线不强,但也比睁眼瞎面对着夜行动物好得多。

    我用强光手电照向前方,只见这一面礁石背面上,同样聚集了不少蛇人,近距离看过去,这些蛇人体型不小,看上去就好像许多条蟒蛇。只不过它们的脑袋很像人,多半又是变种的怪物。我看见这情形当即停下了脚步,不敢再往前跑。我知道无论如何都不能被这些怪物围住,当下举起手电扫了一周,我双眼紧紧盯着蛇人不敢移开,准备拼死一搏。

    谁知,让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一幕突然出现在眼前。只见那些蛇人冲到距离我五米的时候,领头的蛇人首领似乎遇到了什么令它惧怕的东西,猛然间后退了几米,同时仰头狂嘶,顿时,其余蛇人纷纷停止前进。队伍沸腾起来,我们双方距离仅仅几米,但那些蛇人都不敢再向前一步,只是停在原地与我对峙着。蛇人首领怒张双眼,不住对着我嘶鸣,但它也仅仅是在五米的范围之外张牙舞爪,丝毫不敢冲上前来。也不知道这里边究竟有着什么名堂,蛇人大军追击到这里突然止步,这样的情况倒是跟之前的情况很类似。

    我看得奇怪,喃喃道:“好的,这家伙怕我了?”但如果怕我,之前早就怕了,不可能现在才显出惧状。前不久我在那深池前的时候,那些有着人类的上半身,张牙舞爪的蛇人同样是追到我跟前几米就不敢再前进了,不知道这次会不会也是这样的情况。就在我这一耽搁间,我身下的礁石表面突然开始振动起来,周围的水面明显开始被抬高,这是有大家伙要出水的征兆。

    我心念电转之间,湖水完全被排开,我被下面那东西顶着不断升高,这玩意至少升的有上百米高才停下来。我站在这玩意的头上根本看不到它的整个样子,但只看到的这一部分身体就让我判断出这似乎是一条超级大蛇。在庞然大物的头上还有类似鸡冠一样的构造,应该是肉瘤。不知道是因为一种突变动物。还是传说中某种毒性很大、神通广大的灵物。毕竟,从我们祖国传统的神怪文化方面来讲,这种蛇应该是蛟的一种。幼时头上长有肉瘤,再长大后变为冠,而后成角。继而化蛟。或者说是洪荒异种,太古灵物。总之这种蛇多见于传说之中,年龄一般较大。

    这玩意大的惊人,难怪整个湖泊什么活的东西都没有,有这东西住在这里,任何变异生物来了也得变成食物。同时是不是因为太长,无法出去觅食,才需要蛇人这些小弟出去打猎供养?修蛇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蛇,也叫做巴蛇,出自《山海经·海内经》:“西南有巴国,又有朱卷之国,有黑蛇,青首,食象。”郭璞注:“即巴蛇也。”另外据《山海经.海内南经》记载:“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其为蛇青、黄、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总的来说,是据说体长达到180米、头部蓝色、身体黑色的超大蛇。听起来很是不可思议。好像《西游记》孙悟空一行人在祭赛国国都遇到的驼罗蟒怪,一没背景,没主子,没法宝,没美色…只是有点蛮力……好像连人话都没学会说……进化失败爱吃人的野生妖怪,不过,虽然从修蛇和巴蛇的故事中,后人推测苗蛮集团的图腾中应该有大蛇,但不可能是蟒蛇一类。

    毕竟蟒类也算是当今世界上较原始的蛇种之一,在其肛门两侧各有一小型爪状痕迹,为退化后肢的残余.这种后肢虽然已经不能行走,但都还能自由活动.体色黑,有云状斑纹,背面有一条黄褐斑,两侧各有一条黄色条状纹.现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蟒类还是世界上蛇类品种中最大的一种,长达5~7米,最大体重在5~6千克。属无毒蛇类。蟒类无疑是蛇类中的王者,不同种类的蛇之间会互相吞食,无论哪种蛇,包括剧毒的眼镜蛇,都是成年蟒类的猎取对象,无论哪种蛇,而其他蛇对成年蟒类够不成危险。蟒类的主要特征是体形粗大而长,是世界上最大的较原始的蛇类,具有腰带和后肢的痕迹。在雄蛇的肛门附近具有后肢退化的明显角质距,但雌蛇较为退化,很容易被忽略。另外,它有成对达的肺,较高等的蛇类却只有1个或1个退化肺。

    蟒类的体表花纹非常美丽,对称排列成云豹状的大片花斑,斑边周围有黑色或白色斑点。体鳞光滑,背面呈浅黄、灰褐或棕褐色,体后部的斑块很不规则。蟒类头小呈黑色,眼背及眼下有一黑斑,喉下黄白色,腹鳞无明显分化。尾短而粗,具有很强的缠绕性和攻击性。蟒类属于树栖性或水栖性蛇类,生活在热带雨林和亚热带潮湿的森林中,为广食性蛇类。主要以鸟类、鼠类、小野兽及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为食,其牙齿尖锐、猎食动作迅准确,有时亦进入村庄农舍捕食家禽和家畜;有时雄蛇也伤害人。卵生,每年4月出蛰,6月份开始产卵,每产8~3枚,多者可达百枚,卵呈长椭圆形,每卵均带有一个“小尾巴”,大小似鸭蛋,每枚重约7~1克,孵化期6天左右。雌蛇产完卵后,又盘伏卵上孵化的习性。此时若靠近它,性凶容易伤人。蟒类有缠绕性,常用体后攀缠在树杆上,也善于游泳。喜热怕冷,最适宜温度2即死亡;在强烈的阳光下曝晒过久亦死亡。蛇取食在25以上,冬眠期4~5个月,春季出蛰后,日出后开始活动。夏季高温进常躲阴凉处,于夜间活动捕食。以突然袭击咬住猎获物,用身体紧紧缠住,将猎获物缢死,然后从猎获物的头部吞入。

    别说现代蟒类,就是传说中的大海蛇也没有这样的巨大。不过天下之大无奇不有,生物学家认为巴蛇科是冈瓦那大陆一类已灭绝的蛇。它们的化石测年由早森诺曼阶至晚更新世,并且分布在南美洲、非洲、印度、澳洲及南欧。它们包含了非常原始的蛇,如长达10.7米的非洲巨蟒、沃那比蛇及天蛇。而它们的祖先,非常奇妙,它就像是幻想的产物,一种在《侏罗纪公园》中出现过的史前生物,是2500磅重的、曾穿行于6000万年前的热带雨林的巨型捕食者——泰坦巨蟒,史上最大的蟒蛇,令其他霸王龙在内的掠食者相形见绌。

    或者,无论是北欧的尘世巨蟒还是修蛇,它们的原型就是这一种巨大的、谜一般的怪兽,它就是泰坦巨蟒。史书上的这一条修蛇居住在洞庭湖一带,吞吃过往的动物,据说它曾经生吞了一头大象,过了3年才把骨架吐出来。相传天地初辟、洪荒初开的上古时代,帝俊,他是《山海经》至上之神,他亦是巴蜀的创世之神,帝俊有两个妻子,一个名叫羲和,住在东方海外的甘渊,生了十个太阳(金乌);另一个名叫常羲,住在西方的荒野,生了十二个月亮。他还有一个名叫娥皇的妻子,住在南方荒野,生了三身国的先祖。这位先祖一个头三条身子,传下来的子孙也都是这般模样。帝俊时常从天上降下来,和下方一些面对着面翩跹舞蹈的五彩鸟交朋友;下方帝俊的两座祭坛,就是由这些五彩鸟管理的。在北方的荒野,有一座帝俊的竹林,斩下竹的一节,剖开来就可以做船。

    在《山海经》中记载他的血脉繁衍之国有六:中容、司幽、白民、黑齿、三身、季厘等。《山海经·大荒东经》曰:“东荒之中,有山名曰壑明俊疾,日月所出。有中容之国”。《大荒东经》曰:“有中容之国。帝俊生中容,中容人食兽、木实,使四鸟;豹、虎、熊、罴”。帝俊之后裔,多有“使四鸟;豹、虎、熊、罴”的记载,根据这一标志,还可以联想到经中所记载的玄股、长肱、先民、毛民、蒍国、叔歜、北齐等国。除北齐外,其他皆为西南、西北民族的祖先。作为巴蜀之创世神来说,他就远胜于其他诸帝。

    尧的时候,由于十日并出,修蛇等也袭击人类,所以帝俊不得不赐给羿红色的弓,白色的箭,叫他到下方去拯救人民的困苦。天庭派出地上代行者后羿为民除害,在叫做畴华的水泽之处,杀灭巨怪凿齿。在北方名叫凶水之河,射杀九头蛇九婴。在东方的轻邱之泽,剿灭凶恶的人面犬身鸷鸟大风。至于射杀水怪契俞,在洞庭湖斩死巴蛇,在桑林擒下大野猪封希,不一而足。

    考据学认为后羿首先用箭射中了修蛇,然后一直追赶它到遥远的西方、将其斩为两段。修蛇的尸体变成了一座山丘,现称为巴陵。《淮南子》中的修蛇,是危害人民的怪蛇。而巴蛇的传说中没有讲它的罪孽,这是因为,《淮南子》是在东夷故地淮南写成的,这个地区长期流传着修蛇作恶的故事,认为它被斩罪有应得。而苗蛮地区产生的巴蛇传说,由于当地人的情感而没有多讲它的过错。洞庭是苗蛮集团活动的重要区域。东夷族的首领和传说中的神人后羿在这里杀死修蛇,可能暗示了上古时期东夷集团与苗蛮集团的一次冲突,苗蛮集团中可能有一个以大蛇为图腾神的氏族或部落,被东夷打败了。但苗蛮集团的人们崇拜大蛇的风习未改,并且长期怀念修蛇氏族、部落的古神,留下了有关巴蛇的传说。

    如果《海内南经》的巴蛇食象,说的就是一场战争,是何时何地何人呢?象与湘,其实都是同音互译词。另外据《摩诃婆罗多》记载,持国的都城在象城。象城在哪?象,湘也。俱卢族的持国为伯益一族,即《山海经中次十一经》倚帝山之狙如族。其中心地域也在贵州东南,与湘接壤。所以记载一场史前战争的《摩诃婆罗多》中的象城必然在贵州东部和湘西一带。类似于倚帝与益帝益称帝,是为益帝,俱卢与狙如,考虑到年代,正是禹死后,启通过武力征伐伯益,将其击败后继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的时代。启的母亲是涂山氏,屈原在其《天问》中曾记载“禹巡治洪水,走遍四方,一次,偶然与涂山氏相遇于台桑,怀孕的涂山氏女生下了启”。父死子继的夏启是传统上被公认的中国第一个帝王。禹死后,启立即发动了对法定继承人的攻击,夺取了领袖的职位。

    大禹曾和益共同治理洪水,大禹之后而传位于益。在后是夏代帝王的称呼。益当了帝王,自然称后益,但禹的儿子启不认帐,不称益为的后而称其为的伯。在伯非的公、侯、伯、子、男之的伯,这五个爵位是西周才有的事。在伯为五官之长。《礼记》的五官之长曰伯。是职方。可见的伯为当时的职位名称,为五官之长,相当于后来的相。大禹死后,传位伯益,故为的后益。所以益、伯益实际上是同一人。

    无论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还是禹授益,而以启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将传天下于益,益代禹立,拘启禁之,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启反起杀益,以承禹祀”;总之,斗争很激烈,而几经波折,“叛乱”的夏启曾遭益的有力反击,一度处于劣势,甚至被拘禁,终于因有大禹的经营和培植,夏后氏根基更深、实力更强,在拥护者的支持下,夏后氏及其拥护者联合起来对益发动战争,终于杀益,使启夺得领袖的权位。

    按《史记夏本纪》的说法,大禹死后,将天下托付给益,启守丧三年后,益又将帝位禅让给启,自已僻居箕山之阳。在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但《古本竹书纪年》却提供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说法的益干启位,启杀之。说益干涉启即位称帝,启杀了他。到底启是怎样获得天下的,益和启之间的关系怎么样,这一点留到以后再说。我们现在关心的是阳城在哪里。从上可知,自禹之后,定都阳城的有二个帝王,这就是大禹、益。《古本竹书纪年》说的益干启位,可见启在益称帝后自已也称帝,他的都城当然不在益所在的阳城。

    天无二日,国无二帝,启称帝自然引起后益的不满,于是的益干启位,启就杀了益。司马迁的记载和《竹书纪年》的记载有矛盾。《史记夏本纪》说,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的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到底哪一个符合史实呢,中国史籍中没有答案。但《尚书夏书五子之歌》和《史记》的五子之歌提供了一条线索。据《尚书》及《史记》的五子之歌记载,夏后启死了以后,他儿子太康即位,帝太康丢了国家,兄弟五人,游于洛汭,写下了《五子之歌》。在夏后帝启崩,子帝太康立。帝太康失国,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史记》及《尚书》的记载有点莫名其妙。太康怎么丢了国家?失国这样的大事竟然一笔带过!太康兄弟五人为什么又滞留洛汭?《五子之歌》又是一首什么歌值得笔之于史?其实五子之歌中的五子是大禹后族。他们各自立国,最后却丢了国家,兄弟五人与母亲被迫流亡阿富汗十二年,在流亡过程中创作了《五子之歌》以示警。《五子之歌》实则为亡国之歌!逃亡十二年后,第十三年,兄弟五人开始复国,与伯益后族展开了一场大战!

    双方的盟国有九个之多,大战的结果,双方最后几乎同归于尽,只剩下10个人生还,剩下的只有老弱病残与妇女!历史一下子被打到了所谓的母系氏族王朝!最后夏后启在一片废墟中复国了!这段惨痛的历史,祖先不愿意提及,司马迁也不知道真相。时间抹平了一切,历史几乎被后人彻底遗忘!所幸有天竺的《摩诃婆罗多》记录下了这段历史!《摩诃婆罗多》记录的是一个五兄弟与老母流亡十二年,最后复国的故事。主要内容与《五子之歌》惊人地一致!但《摩诃婆罗多》更详细!

    在《摩诃婆罗多》中,奇武王死后,儿子坚战尚小,族弟持国把持朝政,称为持国王。而持国王是一个瞎子,般度族的坚战长大后,俱卢族的持国王不愿还政坚战,而想让自已的儿子难敌继承王位。坚战有大批支持者,建立了自已的国家,并举行了马祭称帝。后在与持国王的儿子难敌的赌博,坚战输掉了自已的国家,连老婆也差点输掉了。按照赌规,兄弟五人及老母被迫流亡十二年。在流亡过程中,难敌几次设计陷害坚战,火烧紫胶宫,坚战得到情报,从地道中逃走了;在流亡过程中,兄弟暗中积蓄力量,终于在第十三年与难敌展开俱卢之野大战,双方参战兵力达180万,最后只剩下十个人生还,几乎同归于尽。

    满目疮痍中,坚战最后称帝,此后五兄弟心灰意冷,在传位给弟弟阿周那的儿子继绝后,五兄弟遁世,出走大雪山,最后死于途中。这个故事与夏后启和益,以及太康兄弟的故事惊人地一致!这说明夏后启、后益的《五子之歌》所反映的历史与古天竺的《摩诃婆罗多》的主要情节所指是同一件事!《五子之歌》是《摩诃婆罗多》主要情节的简化版!《摩诃婆罗多》反映的也是上古历史。只不过《摩诃婆罗多》将公元前31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以来的全部历史揉合到了一代人坚战的身上。

    这就是《五子之歌》与《摩诃婆罗多》的最大区别。同时据《摩诃婆罗多》记载,坚战在位三十六年,后传位于继绝。而据《古本竹书纪年》记载的是的益干启位,启杀之。即位三十九年,亡年七十八。《古本竹书纪年》或许将司马迁所说的居丧三年也算在内,减掉这三年,正好是《摩诃婆罗多》中记载的坚战在位年数36年。所以《摩诃婆罗多》中的坚战主要地近似于中国古史中的夏后启事迹。《摩诃婆罗多》记载的坚战五兄弟揉合了中国史册记载的帝舜、大禹、夏后启及太康兄弟的事迹,它是一个复合体。我们不应将坚战框定为舜帝、大禹、夏后启或太康中的任何一个,虽然事迹以夏后启为主,但反映的其实是一个整体,即般度族。而持国、难敌则是俱卢族。掌握了这二点就行了。

    其实这二者就是巴蜀的音译。蜀在上古与的竹同音。在南方有的方言中,蜀、竹、度是同音字。般、巴同音。所以般度族就是后世的巴蜀。同时,音同宝敦,宝敦就是现在发掘的宝墩法理一带所在地。宝墩,就是般度、巴蜀的音译词。而持国一族的俱卢族,就是《山海经》中的彩桥国的音译词,实际上是一个国家。据《山海图》和《海经方国》复原图,俱卢族实际上就是《山海经中次十一经》倚帝山的狙如族。据《山海图》复原图,其地在今贵州东南部。根据《摩诃婆罗多》,夏后启坚战、后照属般度族,也就是巴蜀族。

    所以夏后启失国应是逃到了巴蜀宝墩一带!并在宝墩积蓄力量十二年,最后联合其它国家与伯益及其盟国展开了上古世界大战。最终夏后启战胜伯益称帝。由此可见,伯益所在的贵州应该就是大禹的都城所在。俱卢之野大战后,夏后启又派兵征服了四方。据《山海经》,夏后启到达了两河流域、兴都库什山脉,在兴都库什山脉的大运山舞九代。由这一点可以肯定,大禹和夏后启实际上统治了整个亚洲包括北非!据此分析,大禹横跨亚非拉的夏朝大帝国都城要么在现在的绵阳,要么在贵阳!

    以时间推理,既然巴蛇吞象,是不是隐喻着逃到川西的夏启成为巴人吞并了象城湘?这也就是《摩诃婆罗多》说的俱卢之野大战。俱卢之野就是狙如之野,据《山海图》复原图,其地就在现在的贵州东南和湘南一带。引申得出,国都和九鼎是在一块的。夏后启战胜伯益后自然得到了大禹九鼎。此时的夏后启必然面临两个选择,要么迁都,要么迁鼎。夏后启是怎么做的呢?据《博物志》卷九记载的昔夏启筮徙九鼎,启果徙之。根据历史,之后夏启放弃阳翟,西迁到大夏,建都安邑。此后,又因为启破坏传统习俗的篡夺行为引起一些部落的不满,尤其是那些实力雄厚,同样觊觎联盟最高权位的部落首领,以有扈氏为代表,公然表示不服从姒启作新的领袖,有扈氏是当时一个强大的部落或酋邦。传说大禹时就曾发生过“攻有扈”,“以行其教”的战争。这是一场权力之争。夏启伐有扈,在一定意义上可谓是禹伐有扈的继续。通过甘之战,击败强有力的有扈氏,消除了华夏族内的反对势力。可是在位晚期,发生了武观之乱,以至政局动荡。他一生四处征战,最终病死,葬于安邑附近。所以,夏后启肯定是迁九鼎了。

    问题是夏后启能迁多远。周灭商时,在平原地带迁商鼎时才迁了不到35公里。伯益在贵州东南,那可是高原山区。夏后启又能迁多远,所以夏后启即使是迁鼎,也必然就在倚帝山附近。而且他很可能像周初那样,另营新都。这个新都可能就是斟寻。据古本《竹书纪年》的桀居斟寻。可见到夏朝末年,夏桀是居斟寻的。斟寻在哪?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挖遍了华北,就是不见夏朝踪影。其实,夏朝起源于中国南方。斟寻,源于帝喾之子仲熊所封国。仲熊、斟寻与《山海经》中的张宏、穿胸实为一国,上外神文实属同音互译词。据《海外南经》,穿胸在殴亩妫国在贵州一带,所以,仲熊、张宏、斟寻、穿胸其实就在今天的云贵以东,即湘南、赣西、两广一带,而且夏代的斟寻很可能在湘南与两广之间!

    从《山海经》和《摩诃婆罗多》可知,大禹时文明的中心并不在中原而禹居阳城,阳城要么是贵阳,要么是绵阳,总之在大西南和中国南方巴蜀!甚至后来的楚国正位于苗蛮故地,楚人继承了苗蛮的许多文化内容。战国时期,屈原在《楚辞·天问》中问道:“一蛇吞象,厥大何如?”这个蛇就是巴蛇。后来,在当地仍保持崇蛇风俗的情况下,还为巴蛇修墓、建庙。而另一条修蛇回到了蜀地。古蜀地的四周便因崇山峻岭、高峡幽谷的阻塞,人烟稀少,与世隔绝。当传说中的黄帝,以及尧、舜、禹相互禅让,随后代代相继至夏、商、周三朝,开辟了华夏文明的正脉源头的时候,古蜀文明也与之相伴,在这块封闭的土地上随光阴的流逝和世相的更迭潜滋暗长,并以神秘瑰丽的三星堆文化和金沙遗址为证,形成了与中原文明性格迥异的古蜀文明。羲和、常羲原本是古蜀的两个古神所属部落,帝俊娶这两古神首领的女儿为他掌管天文,因那时尚无姓氏,只有跟国而姓,所以称羲和、常羲。“金乌西坠,玉兔东升”,“金乌”就是太阳。这可真是大跌眼镜!

    真的是这样的吗?为什么《穆天子传》说周穆王的东游于黄泽,宿于曲洛。丙辰,天子南游于黄□室之丘,以观夏后启之所居。乃□于启室,天子筮猎华泽,其卦遇讼乃宿于黄竹。天子梦羿射于涂山,祭公占之,疏□之□。乃宿于曲山。壬申,天子西升于曲山。□,天子西征,升九阿,南宿于丹黄。斋。戊寅,天子西升于阳□,过于灵□井公博。乃驾鹿以游于山上,为之石主而□实干。乃次于洹水之阳。吉日丁亥,天子入于南郑从《穆天子传》的这段记载来看,夏后启却是居于南郑附近啊?这怎么解释。

    南郑在哪,一可能是现在陕西南郑,二是可能是巴蜀南充,三可能是巴蜀阗中。其实《穆天子传》中的夏后启之所居是夏后启复国前的所居,不是复国后的国都所在。复国后夏之都城就在斟寻,即黔东南湘西赣西一带。这才是真正的夏朝国都所在!历史学界和考古界整个找错了方向。俱卢之野大战是夏后启复国的转折点,这段历史发生在公元前2100年左右。俱卢之野,在《山海经》中就是的狙如之野。其地就在《中次十一经》倚帝山一带。《中次十一经》载的倚帝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有兽焉,状如鼣鼠,白耳白喙,名曰狙如,见则其国有大兵。倚帝,就是益帝即益的音译;这里的白耳,神文就是伯益,实为伯益的图画表音;狙如也是俱卢的音译而见则其国有大兵,表明了这里曾经是大战的地方。

    这里就是夏后启复国的主战场。据《摩诃婆罗多》记载,有18个国家,共180万兵力参战,战争蔓延到了西亚黑海一带,双方使用了很多神秘的武器,最后同归于尽。这完全是一场4000多年前的世界大战!俱卢之野大战,亚洲几乎被毁灭,只剩下寡妇和老弱病残!幸存下来的人流传下了这段历史。在中国,散见于历史典籍中,在天竺,则被汇编成了《摩诃婆罗多》。这场大战几乎将人类打到了石器皇朝!文明从此倒退!

    三星堆遗址共出土6株青铜树,修复后的一株大青铜神树高达3.96米,上端已残损,上有枝、叶、花果,枝间和枝头立有九鸟,挂有龙、刀、剑等物,与《山海经》所记建木、若木形象十分相似。青铜树实际上是羲和、常羲设置在“石阵”──天文观测站中的座标。文献记载成都平原上的“石阵”,正是古巴蜀人按照《山海经》中的山系建立的天文观察站!因此,“巨石阵”就是《山海经》中山系之日出日落具体山峰的浓缩图,从地球绕日自转的黄道与赤道交角之变化,推演夏、冬之交替。

    《海内经》云:“有九丘,以水络之:名曰陶唐之丘、有叔得之丘、孟盈之丘、昆吾之丘、黑白之丘、赤望之丘、参卫之丘、武夫之丘、神民之丘。有木,青叶紫茎,玄华黄实,百仞无枝,有九欘,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大暤爰过,黄帝所为”。这山环水绕之势的九丘,就是上古蜀人以九帝王命名的观测天文的九大石柱。古蜀人不仅引水环绕石阵,而且石阵之中心还置有青铜神树,以树为座标,枝上之鸟为准星测定方位。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中的4只逆向飞行的鸟,与《山海经》记载的“使四鸟”和“金乌负日”的神话传说以及太阳神鸟和太阳神的崇拜有关。这和三星堆文化中的“崇鸟崇日”习俗是一脉相承的。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考古材料中的众多“青铜鸟”、“圆日形器”和有着10只鸟的“青铜神树”,以及《山海经》等文献记载中的“十日神话”的传说等,无不说明了上古蜀人就是“崇鸟崇日”的民族。上古时代的成都平原,正如同汉代中原人淮南王刘安所说的:“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扶木在阳州,日之所罢。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日中无景,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淮南王刘安所说的“太帝”,即《山海经》中的至上之神帝俊,帝俊又是巴蜀自然之神。把这一段与《山海经》的叙述对照起来看:讲的就是太阳运行的一种自然规律。两千多年来,这一过程始终被蒙上了一层神秘幕布,留下了充满神奇和荒诞色彩的传说。

    《山海经·海内经》说:“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灵兽实华,草木所聚。爰有百兽,相群爰处。此草也,冬夏不死”。郭璞注云:“其城方三百里,盖天地之中,素女所出也。”建木,“正立无影,疾呼无响”,这应是鱼凫王都城——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通天树的渊源。都广之野在北纬31°,虽不会出现阳光垂直照射现象,然而,古今黄赤交角却不同。“太阳系九大行星自转轴倾角有相当的离散性,一般认为系行星形成晚期受到不规则的大星子撞击的结果。近年科学家根据地质时期的生物分布,推测在地球形成以后,地轴倾角仍发生过多次大的变化”。也就是说:帝俊与他的两位妻子羲和、常羲一起在这“日中无景,呼而无响”,“天地之中”的都广之野的“石阵”──天文观测站里,以凭青铜树为座标来观测天地的。由传说中帝俊、半人半神的人物蚕丛、柏灌和鱼凫所开创的古蜀王国,后又经历了杜宇、鳖灵两代蜀王的开疆拓土和安民冶水,一举奠定了蜀国开明十一世王朝的漫长统治,所以,修蛇故事和巴蛇故事讲的虽然都是羿斩蛇于洞庭,是一回事,但两个故事流传的地区不同,表现的感情也不相同。

    从历史文献和风水地脉情形推测,帝俊生禺号,禺号生淫梁,淫梁生番禺,是始为舟。番禺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少暤生般,般是始为弓矢。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帝俊生晏龙,晏龙是为琴瑟。帝俊有子八人,是始为歌舞。帝俊生三身,三身生义均,义均是始为巧倕,是始作下民百巧。后稷是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是始作牛耕。杜宇传帝位给鳖灵,鳖灵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子孙。后来,他们又把首都迁移到成都。商王朝战胜夏王朝之后,对夏遗民进行了疯狂的镇压,而殃及到巴蜀。有关黄帝其他支系,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中曰:“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国语·晋语四》有相同说法:“四母之子别为十二姓,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已、滕、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所谓“黄帝二十五子”,实际上是以黄帝部落为母族,从中分裂出来的二十五个子氏族,得姓者为十二姓,这些姓的后裔,在殷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都还大量存在。周武王伐殷纣后,分封“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黄帝的后裔中有一位被封在巴地巫臷国。

    《山海经·大荒南经》有载:“有臷民之国。帝舜生无淫,降臷处,是谓巫臷民。巫臷民朌姓,食谷,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穑,食也。爰有歌舞之鸟,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爰有百兽,相群爰处。百谷所聚。”传说巫臷的首领是帝舜的儿子,可知虞夏之际已经有巫臷这个巫族部落了,在那里简直是一个世外桃源:耕地虽少,却为“百谷所聚”。人民不耕不织,而衣食有余。山谷多有森林,富有鸟兽,其人也不狩猎,自然就有肉食。还让那些鸾凤们成群结队,载歌载舞。巫臷国依靠生产、贩运食盐,所以“不稼不穑”,生活才如此的富有。因为楚国和巴国都仰仗其盐,所以这样一个小国便能在大国夹缝中生存数百年。大约在楚平王时,楚国夺去了原属巫臷国的郁山盐泉,同时与巴子暗契,许巴国兼并了巫臷国为交换条件,这样巫臷国未进入战国之世,便被灭亡了。

    禇少孙说:“蜀王,黄帝后世也。至今在汉西五千里,常来朝降,输献于汉。”在先秦《世本》亦有:“蜀无姓,相承云:黄帝后世子孙也。”这里已经明确地说明,古蜀国的统治者的后裔在汉代还存在。古蜀部落首领蜀山氏、西陵氏不仅与黄帝同时,而且还有亲缘关系。唐张守节《正义》引《谱记》说:“蚕丛国破,子孙居姚、嶲等处”。汉时蜀王子未必是蚕丛氏的后裔,可能是开明氏被秦灭后,蜀王子安阳王途经姚、嶲留居的蜀人。《山海经·海内经》上说:“黄帝妻嫘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写道:“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氏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

    按照《山海经》传说,蜀国上古史是直接与黄帝相联系了,蜀人是黄帝的一脉后代。《列子》卷二说:“黄帝即位十有五年,喜天下戴色。”《国语·晋语》载:“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据此,黄帝与氐羌同源,原居西北。中原文献中黄帝最早见于战国时代齐威王时《齐侯因錞》的铭文,称“绍统高祖黄帝”。其时田(陈)氏已篡齐,陈祖为虞帝,与黄帝有亲缘关系。《史记》等文献将蜀的古史直接与黄帝相联系,表明中国西北古文化是早期蜀文化的来源之一。

    韩流这位雅砻江流域的池神,在《大戴礼·帝系》和《史记·五帝本纪》又言之稍有不同。《大戴礼·帝系》记载曰:“黄帝……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嫘祖氏,产青阳及昌意。青阳降居泜水,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于蜀山氏,蜀山氏之子谓之昌仆氏,产颛顼”。解放前巴蜀盐亭县出土的古界碑残片,并曾著文公布此事;1995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何九盈等人的《中国汉字文化大观》一书,也披露了盐亭县发现的距今约五千年前的一块完整的界碑,上面刻有50多行类似文字的符号,与半坡彩陶刻画符号相类似,并公布了其中的25个字符。嫘祖姓什么?出生于何地?

    据丁度《集韵》曰:“嫘,姓也。《史记·五帝纪》:‘黄帝娶于西陵氏女,为正妃,是为嫘祖’。”丁度认为嫘祖就姓嫘。然据文献,则姓嫘的只有嫘祖一人,而且,又据《辞源》注“西陵”为姓,“相传黄帝娶西陵氏女为妃,春秋时有大夫西陵高”,认为嫘祖姓西陵。另据嫘祖所在盐亭县故里的民间传说,嫘祖姓王名风,她的母亲因梦彩凤入怀感而生嫘祖,故取名凤。唐代剑南道昌明县大诗人李白的老师赵蕤的《嫘祖圣地》唐碑也称她为“女中圣贤王凤,黄帝元妃嫘祖”。这就表明王凤之名,早在千余年的唐开元年间就已在嫘祖故里普遍流传了。

    《山海经·海内经》两处作“黄帝娶雷祖”、“黄帝妻雷祖”,“雷祖”亦即“嫘祖”。《史记·五帝本纪》、《通鉴外纪》、《通鉴前编》、《集韵》、《云笈七籤》诸书皆作“嫘祖”;《史记·索隐》、《南岳志》作“累祖”;《路史》作“嫘祖”。《集韵》注:“嫘,姓也”,“义同”雷。”《说文》古作“阴阳迫动生物者也”,“像回转之形”,“间有回转之意”,阴阳迫动回转,“所以回生万物者也”。可见作“雷祖”,有称颂嫘祖与黄帝结婚,像天地阴阳二气回转激荡而成雷,因之化生万物,繁衍子孙,成为中华人文初祖之意。《路史》曰:“元妃西陵氏曰傫祖,生昌意、玄嚣、龙苗三人。”“傫”,《康熙字典》注:同嫘。引《六书统》注为“凭高众立貌。”作“傫祖”可能取其教民始蚕是超凡特立,卓尔出群的人之意。“累”,《汉语大词典》有四个意项:1“姓也”;2“萦也”,即缠绕之意;3“缀得理也”,《说文》注:“合箸得其理,则有条不紊,是曰累。”相连缀得其条理,即理出头绪之意;4“索”也。至于“祖”的词义,《康熙字典》解引《说文》:“始庙也。”《广韵》:“始也,上也,本也。”又“法也。”嫘祖之名应该是由“累”而得。累,“下部从丝;上部从田,像回转之形”。

    因此嫘祖的起源神话,又直接与嫘祖开创的桑蚕事业有关。所渭起源神活,即是解释某些现象、事件、名称的起源或缘故的神活。蚕作茧就是吐丝回转缠绕而成,而缠丝也须回转缠绕。意即把萦绕的茧丝理出头绪来,并组成若干股索状的丝线,故称为“累”。又因她是女性,故给“累”加“女”旁音符而成“嫘”,或因是人名,加“亻”旁的意符成“傫”;也含有称她高出于众之意。而始创蚕丝事业,堪为后世效法者,可谓之为“祖”,故称她为“嫘祖”。“王凤”可能是嫘祖少小时代的真实姓名,而“嫘祖”可能是成为黄帝正妃后,黄帝赐给她的名字;也可能是她养蚕治丝,泽被九州,受万民感戴而给她的尊号。据《隋书·礼仪志》记载,北周尊嫘祖“先蚕”(即始蚕之神)。《通鉴外纪》记载:“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帝之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路史》则称:“伏羲化蚕,西陵氏之女嫘祖帝为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路史》又称:“伏羲化蚕,西陵氏始养蚕,故《淮南蚕经》云‘西陵氏劝蚕稼,亲蚕始此’。”这种说法在宋元以后开始盛行。嫘祖和黄帝的另一位妃子“嫫母”一起,帮助黄帝治理天下,嫘祖在和黄帝巡视天下时,病逝于途中,黄帝谥嫘祖为“祖神”。《云笈七籤》载:“元妃嫘祖死于道,(黄)帝祭之,以为祖神。今次妃嫫母监护于道,以时祭之,因以嫫母为方相氏”。

    《山海经·中次十一》曰:“宣山,其上有桑焉,大五十尺,其枝四衢,其叶大尺余,赤理、黄华、青叶,名曰帝女之桑”。这里已把“女”与“桑”相连,所记应该是母系氏族社会。《山海经·海外北经》又曰:“欧丝之野大踵东,一女子跪据树欧丝”。除此外,还有南北朝王嘉《拾遗记》卷十还记载了关于“冰蚕”的传闻:“员峤山……有冰蚕,长七寸,黑色,有角有鳞,以霜雪覆之,然后作茧。长一尺,其色五彩,织为文锦,入水不濡;以之投火,经缩不燎。唐尧之世,海人献之,尧以为黼黻”。“员峤山”我们不得而知,但“海人献之”,我们却可以推断:“海人”指的就是《山海经》开篇说的“西海”之蜀人,这便是后世蜀地蚕神“马头娘”神话的雏形。因为,巴蜀大地自古就有冰蚕的民间传说,

    同样的,蜀地蚕桑的起源,来自一个极富感情色彩的传奇。《后汉书》有载:蚕女者,当帝高辛时,蜀地未立君长,无所统摄。其人聚族而居,递相侵噬。蚕女旧迹,今在广汉,不知其姓氏。其父为邻邦掠去,已逾年,唯所乘之马犹在。女念父隔绝,或废寝食。其母慰抚之,因誓于众曰:“有得父还者,以此女嫁之。”部下之人,唯闻其誓,无能致父归者。马闻其言,惊跃振迅,绝其拘绊而去。数日,父乃乘马归。自此马嘶哆鸣,不肯饮吃。父问其故,母以誓众之言白之。父曰:“誓于人,不誓于马。安有配人而偶非类乎?能脱我于难,功尤大矣,所誓之言,不可行也。”马愈跑。父怒,射杀之,曝其皮于庭。女行过其侧,马皮蹶然而起,卷女飞去。旬日,皮复栖于桑树之上。女化为蚕,食桑叶,吐丝成茧,以皮被于人间。父母悔恨,念念不已。忽见蚕女,乘流云,尊此马,侍卫数十人,从天而下。谓父母曰:“太上以我孝能致身,心不忘义,授以九宫仙嫔之任,长生于天矣,无复忆念也。”乃冲虚而去。今家在什邡、绵竹、德阳三县界。每岁祈蚕者,四方云集,皆获灵应。宫观诸,塑女子之像,披马皮,谓之马头娘,以祈蚕桑焉。《稽圣赋》:“安有女,感彼死马,化为蚕虫,衣被天下”是也。

    马头娘传奇在蜀地广泛流传,《墉城集仙录》卷、《蜀中广记》卷引《仙传拾遗》、《乘异记》、《巴蜀通志》诸书均有记载。蚕女故事反映了蜀地史前社会时代背景,内容荒涎虚缈,富于人类与动物之间浓厚的情感和轮回转形色彩,正是史前“人兽同体”神话的典型主题。这则神话诸史乘记载较晚,但其基本内容却早在史前即已产生。它以古人特有的思推方式,解释并构拟了蜀地蚕桑起源的历史,其内容无疑是有根据的。可以说没有嫘祖开创的桑蚕事业,就不可能有上述那美丽的马头娘、冰蚕的故事了。同样的还有黄帝妃子嫫,又作貘。嫫母,亦即母貘,为雌性熊,是以熊猫为图腾的土著族群之母祖。今川西北平武县白马人的一支当噶部,古来以熊猫为图腾,当是嫫母之后裔。白马人更是以“白马”大母祖为其族称。《山海经·海内经》载:“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马”如嫫、如母,时至今日为藏缅语普遍的女性词根。

    关于颛顼,《吕氏春秋·古乐》还说:“帝颛顼生自若水,实处空桑,乃登为帝。惟天之合正风乃行。其音若熙熙凄凄铿铿,帝颛顼好其音,乃令飞龙作效八风之音。命之曰承云以祭上帝。乃令先为乐倡。乃偃浸其尾,鼓其腹,其音英。帝喾命咸黑作为声,歌九招六列六英。”郭璞注:“《世本》云:颛顼母,浊山氏之子,名昌仆。”郝懿行疏:“浊、蜀古字通。浊又通淖,是淖子即蜀山子也。”《中山经》有涿山,郝氏以为即蜀山氏”。若水和蜀山的地理位置,向有争议,莫衷一是。

    较可信的说法,若水即今雅砻江,《水经·若水》亦有同样的记载:“若水出蜀郡旄牛徼外,东南至故关为若水也。……若水沿流间关蜀土,黄帝长子昌意,德劣不足绍承大位,降居若水为诸侯焉。娶蜀山氏女,生颛顼于若水之野。有圣德,二十登帝位,承少暤金宫之政。以水德宝历矣。若水东南流,鲜水注之。一名州江。大度水出徼外,至旄牛道,南流入于若水,又迳越嶲大莋县入绳”“大笮”,即今攀枝花市盐边县、西区和仁和区一部分及凉山州的盐源县部分。雅砻江远古时代又称“若水”。“若水又南迳云南郡之遂久县,青岭水入焉。水出青岭县西,东迳其县下,县以氏焉。有石猪圻长谷中,有石猪子母数千头”。与《水经》引文不同,长子青阳成了昌意。但这些文献都称昌意率领其部落从黄河流域来到了若水定居。越过横断山脉的一片雪壁,下面是澜沧江。中国的水都是东流到海,四川、云南一带,水是流向南边的。澜沧江的水是“天下无水不流南”。从澜沧江上看横断山脉,真是万切雪壁,都是茶花!像天外摆了一张锦屏一样,都是花,花像洗脸盆那么大,非常漂亮,使人又想到了《山海经》的记载,那么神秘。

    “青岭县”,即今凉山州会理县部分;遂久县即今攀枝花市盐边县、西区和仁和区一部分。《蛮书·卷二》上明白地说:“东泸(水),古若水也。”“东泸水”,即当下雅砻江及两江会合处以下的一段金沙江。蜀山即今岷山(汶山):“《南山经》首有鹊山,郭注在蜀汶山,可能即甲骨文的‘雀’。”“蜀山也许即鹊山,这一地区早有诸侯部落。”这两地的史前考古都有明显的西北古文化色彩,可与文献相互印证。但是,任何文化都是独立发展的结果,而外来文化的影响不过是一个发展过程而已。

    《史记·五帝本纪》索隐说:“降,下也。言帝子为诸侯,降居江水、若水。江水、若水皆在蜀,即所封之国也。”说明黄帝与蜀山氏的关系,是统治与从属的关系,这事实上表明了古蜀王国从传说中的黄帝、颛顼时代,到有文字记载的商、周时期,一直与中原文明暗通一线,但或者是由于人们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或者因为从地理环境上看,始终与北方邻国隔绝。虽然周王朝发祥于西北岐山下,与蜀人有亲缘关系。可周王朝却掌握在中原人手中的,加之中原诸侯与巴蜀没有直接的关系,从他们的地缘政治原因出发,必然会对蜀人采取排斥、贬抑态度,最明显的就是从孔子开始不语怪力乱神,后来的记载,逐渐在中原文化领域内形成了一股“巴蜀”禁区之社会心理。由于是不可描述的物种,加上数量稀少,见过的人也不多。修蛇的知名度也就赶不上北欧神话的巨蟒耶梦加得、希腊德尔斐的巨蟒皮同,也就比苏美尔文明征服者阿卡德王国的衔尾蛇乌洛波洛斯高一点……不过比起其衍生品贪吃蛇差远了!

章节目录

装绅弄鬼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文屋只为原作者波将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波将金并收藏装绅弄鬼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