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婉儿的决断、逃离(十五)
刘赐倒抽一口凉气,大明朝的子民谁不知道,大明自开国以来就实行“海禁”之策,素来是不允许民间私自对海外贸易的,尤其是嘉靖皇帝登基之后发生了“宁波争贡”之乱,东倭人的两股势力因为争抢和大明朝的贸易权在宁波城爆发了内乱,自此之后嘉靖皇帝更是实行了严苛的“封关禁海”的政策,因此,嘉靖朝这三十多年来,大明朝对外洋的合法贸易更是处于彻底断绝的状态。
当然贸易是人的本能,民间对外洋贸易的渴望是无法遏止的,只是这些贸易在朝廷的严令禁止下演变成违法的走私贸易,正当的贸易不能做,人民只能铤而走险,于是组织武装力量对抗朝廷,东南倭寇之患的根源在于这里。
刘赐惊诧道:“出洋做生意?朝廷不是封关禁海吗?”
婉儿说道:“朝廷是不给出洋做生意的,他们是瞒着朝廷偷偷干的。”
刘赐苦笑道:“那不是倭寇吗?”
刘赐在江南长大,倭寇之患主要在江南和福建、岭南一带,他从小是知道倭寇的厉害和倭寇带来的祸害的,有两次他听说倭寇都打到南京城城下来了,那些日子可非常吓人,巫山楼生意都没得做了,整座南京城如临大敌。
婉儿想了想,说道:“可能有一点关系吧。”
刘赐苦笑道:“姐姐,我是江南人,你不知道倭寇的厉害,我可太知道了,倭寇就是对外洋做生意的……”
婉儿又想了想,说道:“他们或许和倭寇有一些联系,但我觉得他们不是倭寇。”
刘赐苦笑道:“普天下除了倭寇,谁还能和外洋做生意?”
婉儿说道:“你如何能这么肯定?这伙帮派也是对外洋做生意的,我觉着他们说不定比倭寇还要厉害,势力比倭寇还大。”
刘赐觉得难以相信,说道:“这帮派势力比倭寇还要大?那我怎么没听说过?”
婉儿瞥了刘赐一眼,说道:“普天下的事情你都能知道吗?你要不是去了京城,你怎么知道严党、司礼监和裕王府的争斗?他们为了攻击对方,会牺牲一个县城的灾民,这些事情你不是身处其中,你又怎么知道?”
刘赐还是觉得有点难以置信,但这帮派又能给裕王爷送那么多的钱财,这显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倭寇本质上是海盗,他们就算想到讨好裕王爷,他们的手也伸不到裕王爷的身边。
刘赐问道:“这帮派都在外洋活动吗?”
婉儿说道:“他们在外洋活动,手又怎么能伸到朝廷来?他们在民间有很深的根基,江南一带,乃至中原的许多富家大户都与这个帮派暗中有往来。”
刘赐更感到奇怪,苦笑道:“他们在民间有很深的根基,那我怎么完全不知道,难道是他们的根基太过深了,深到没人让我知道?”
婉儿点点头,说道:“我觉得正是如此。”
刘赐问道:“这帮派叫什么名字?”
婉儿说道:“我说了,你可千万不能往外说。”
刘赐点头。
婉儿说道:“其实我也不知道这帮派具体的名字,我瞧了那个账册上只写着两个字,叫‘同济’。”
刘赐登时愣怔了,他的脑袋素来是很快的,他马上想到前几天发现的郑老爷在暗中处理的那些账册,那张没烧毁的账册上也写着这两个字“同济”。
他马上又想到郑老爷的举止,郑老爷也是暗中把钱交给某个神秘的组织,那个组织会还给他更多的钱,每个季度郑老爷都会亲自偷偷地去某个地方和一些神秘人交易,整个郑家只有郑老爷一个人知道这个事情。
刘赐觉着,郑老爷这隐秘的举动幕后的事情和婉儿说的裕王爷这件事情好像很相似,郑老爷看来也是和这个名为“同济”的“帮派”在交易。
婉儿见刘赐的神色有异,就问道:“怎么了?”
刘赐回过神来,说道:“我前几天看到这郑老爷一直秘密和一些神秘人在交易,好像也是他会把郑家的钱财交给一些神秘的人,那些人会归还更多的钱给他,我看见他们来往的单据上也是写着‘同济’。”
婉儿想了想,点头说道:“有可能,这个帮派一直在民间秘密活动,许多富家大户和他们有往来,但我听王爷说了一嘴,好像他们的秘密保守得特别严格,所以这个帮派一直不为人知。”
刘赐想着郑老爷保守秘密的那个谨慎的样子,他说道:“是不是这些富家大户里面也只有族长之类的人物能够和这个帮派往来,这些家族的族人都不知道这个秘密。”
婉儿说道:“有可能,总之我听王爷讲,这个‘同济’帮会掌控的财富非常惊人,但没多少人知道他们的存在。”
刘赐感到有点恍惚,他觉着又是神奇又是诡异,民间居然有这么一个庞大的帮派,他又想起那张郑老爷那张票据上面的一句话。
他脱口而出,说道:“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婉儿愣了愣,问道:“什么?”
刘赐说道:“你在裕王爷那里又看到这句话吗?关于那个‘同济’帮会的?”
婉儿想了想,想起来了,点头说道:“有的,在那个账册上,整本账册的当头就写着这句话。”
刘赐确定了,他知道给裕王爷进贡的这个“同济”帮会,和郑老爷与之来往的那个“同济”帮会是同一个帮会,婉儿说的不是空穴来风,民间确实存在着这么一个神秘的、庞大组织。
刘赐感到有点恍惚,又感到有点莫名的兴奋,像小时候发现一片广阔的可以游玩的地界一般。
刘赐倒抽一口凉气,大明朝的子民谁不知道,大明自开国以来就实行“海禁”之策,素来是不允许民间私自对海外贸易的,尤其是嘉靖皇帝登基之后发生了“宁波争贡”之乱,东倭人的两股势力因为争抢和大明朝的贸易权在宁波城爆发了内乱,自此之后嘉靖皇帝更是实行了严苛的“封关禁海”的政策,因此,嘉靖朝这三十多年来,大明朝对外洋的合法贸易更是处于彻底断绝的状态。
当然贸易是人的本能,民间对外洋贸易的渴望是无法遏止的,只是这些贸易在朝廷的严令禁止下演变成违法的走私贸易,正当的贸易不能做,人民只能铤而走险,于是组织武装力量对抗朝廷,东南倭寇之患的根源在于这里。
刘赐惊诧道:“出洋做生意?朝廷不是封关禁海吗?”
婉儿说道:“朝廷是不给出洋做生意的,他们是瞒着朝廷偷偷干的。”
刘赐苦笑道:“那不是倭寇吗?”
刘赐在江南长大,倭寇之患主要在江南和福建、岭南一带,他从小是知道倭寇的厉害和倭寇带来的祸害的,有两次他听说倭寇都打到南京城城下来了,那些日子可非常吓人,巫山楼生意都没得做了,整座南京城如临大敌。
婉儿想了想,说道:“可能有一点关系吧。”
刘赐苦笑道:“姐姐,我是江南人,你不知道倭寇的厉害,我可太知道了,倭寇就是对外洋做生意的……”
婉儿又想了想,说道:“他们或许和倭寇有一些联系,但我觉得他们不是倭寇。”
刘赐苦笑道:“普天下除了倭寇,谁还能和外洋做生意?”
婉儿说道:“你如何能这么肯定?这伙帮派也是对外洋做生意的,我觉着他们说不定比倭寇还要厉害,势力比倭寇还大。”
刘赐觉得难以相信,说道:“这帮派势力比倭寇还要大?那我怎么没听说过?”
婉儿瞥了刘赐一眼,说道:“普天下的事情你都能知道吗?你要不是去了京城,你怎么知道严党、司礼监和裕王府的争斗?他们为了攻击对方,会牺牲一个县城的灾民,这些事情你不是身处其中,你又怎么知道?”
刘赐还是觉得有点难以置信,但这帮派又能给裕王爷送那么多的钱财,这显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倭寇本质上是海盗,他们就算想到讨好裕王爷,他们的手也伸不到裕王爷的身边。
刘赐问道:“这帮派都在外洋活动吗?”
婉儿说道:“他们在外洋活动,手又怎么能伸到朝廷来?他们在民间有很深的根基,江南一带,乃至中原的许多富家大户都与这个帮派暗中有往来。”
刘赐更感到奇怪,苦笑道:“他们在民间有很深的根基,那我怎么完全不知道,难道是他们的根基太过深了,深到没人让我知道?”
婉儿点点头,说道:“我觉得正是如此。”
刘赐问道:“这帮派叫什么名字?”
婉儿说道:“我说了,你可千万不能往外说。”
刘赐点头。
婉儿说道:“其实我也不知道这帮派具体的名字,我瞧了那个账册上只写着两个字,叫‘同济’。”
刘赐登时愣怔了,他的脑袋素来是很快的,他马上想到前几天发现的郑老爷在暗中处理的那些账册,那张没烧毁的账册上也写着这两个字“同济”。
他马上又想到郑老爷的举止,郑老爷也是暗中把钱交给某个神秘的组织,那个组织会还给他更多的钱,每个季度郑老爷都会亲自偷偷地去某个地方和一些神秘人交易,整个郑家只有郑老爷一个人知道这个事情。
刘赐觉着,郑老爷这隐秘的举动幕后的事情和婉儿说的裕王爷这件事情好像很相似,郑老爷看来也是和这个名为“同济”的“帮派”在交易。
婉儿见刘赐的神色有异,就问道:“怎么了?”
刘赐回过神来,说道:“我前几天看到这郑老爷一直秘密和一些神秘人在交易,好像也是他会把郑家的钱财交给一些神秘的人,那些人会归还更多的钱给他,我看见他们来往的单据上也是写着‘同济’。”
婉儿想了想,点头说道:“有可能,这个帮派一直在民间秘密活动,许多富家大户和他们有往来,但我听王爷说了一嘴,好像他们的秘密保守得特别严格,所以这个帮派一直不为人知。”
刘赐想着郑老爷保守秘密的那个谨慎的样子,他说道:“是不是这些富家大户里面也只有族长之类的人物能够和这个帮派往来,这些家族的族人都不知道这个秘密。”
婉儿说道:“有可能,总之我听王爷讲,这个‘同济’帮会掌控的财富非常惊人,但没多少人知道他们的存在。”
刘赐感到有点恍惚,他觉着又是神奇又是诡异,民间居然有这么一个庞大的帮派,他又想起那张郑老爷那张票据上面的一句话。
他脱口而出,说道:“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婉儿愣了愣,问道:“什么?”
刘赐说道:“你在裕王爷那里又看到这句话吗?关于那个‘同济’帮会的?”
婉儿想了想,想起来了,点头说道:“有的,在那个账册上,整本账册的当头就写着这句话。”
刘赐确定了,他知道给裕王爷进贡的这个“同济”帮会,和郑老爷与之来往的那个“同济”帮会是同一个帮会,婉儿说的不是空穴来风,民间确实存在着这么一个神秘的、庞大组织。
刘赐感到有点恍惚,又感到有点莫名的兴奋,像小时候发现一片广阔的可以游玩的地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