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历史性的胜利(三)

    刘赐已经建立了同济会在马六甲巨港的军事管理编制,这些前来投诚的倭寇团伙被一视同仁地如同对待林道乾的部伍一般对待,他们经过选拔,那些历来的行径还算可靠、秉性还算端正的团伙被收编进入巨港的防务,同样被视为“雇佣军”,将受到同济会的约束,但同时也会得到应得的薪俸。

    而前来巨港“投诚”的各路倭寇团伙越来越多,原本已经离开的吴平又重新来和刘赐接洽,希望能和刘赐谈得好一些的条件,他们愿意来巨港效命。

    刘赐预料着未来一两年内,还会有许多倭寇团伙来投,这对他们自是好事,他们愿意收编那些可靠的势力引为己用,而这也让刘赐对未来同济会的军事力量有了一个比较好的预估,毕竟大明的海疆原本活跃着上百万之众的倭寇,将其中精良的一小部分收编了,那也足够夯实他们同济会的武装实力了,这是时势赐给刘赐的做强实力的机会。

    在建立军制和收编倭寇武装的同时,刘赐同时进行另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打通和维护巨港通往双屿港的航线。

    这是一个艰巨的、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的任务,但是刘赐在所不惜,因为他很清楚,马六甲远在南洋的尽头,而且周边强敌环伺,打通通路,保证同济会对巨港的直接掌控力是至关重要的。

    于是刘赐派出大军,耗费将近五千名兵士,以及大量的财力,在暹罗的大港、交趾的占城、以及福建的福州三地建立起据点,并在据点上建立了商贸集市,有了武装守备的据点,同时有了商贸集市,这条航线就算是完整地建成了,这样一来,从巨港前往双屿港的船队就不仅是承担军事任务,同时可以兼顾贸易的任务,比如船队从巨港出发,可以先抵达暹罗,作一次补给,并将从苏门答腊岛采购的、平人生产的货物卖给暹罗人,然后从暹罗采购货物,继续前往交趾的占城,在占城卖掉马六甲和暹罗带来的货物,再北上转向福建的福州,继续做一次贸易,之后跨过海峡去到鸡笼港,做最后一次贸易,最后再航行到目的地双屿港。

    这条航线最后会演变成一条贯通南洋的航线,从双屿港出发的船只可以沿途穿过南洋的重要商贸据点,最后抵达马六甲海峡,这样能够保证双屿港和马六甲海峡两地的密切来往沟通。

    刘赐在办完这打通巨港通往双屿港的航线的任务时,已是六月末的时节,经过漫长的忙乱和思量,他终于将这巨港的“军事编制”和“沟通航道”两大基础事宜给办好了,他相信只要夯实了这两大基础,同济会在马六甲巨港的这个分支势力就能够夯实了根基。

    而同时刘赐也知道在大明的海疆,同济会正在大肆的扩张,在姚无忌和柳咏絮的主持之下,同济会的势力已经遍布了大明的整个海疆,而由于同济会是名正言顺地对外贸易,所以这一系列的扩张也是以朝廷之名名正言顺地进行的。

    刘赐在下西洋之前也没料到形势会有这般的变化,他没想到自己能够击败弗朗机人,侵占马六甲海峡,也没想到大明海疆的“剿倭”形势会这般风云突变,而借着马六甲的胜利,还有倭寇覆灭之后同济会的一家独大,同济会的扩张堪称迅猛之极,刘赐拿到柳咏絮送来的六月的商贸财报,他看见同济会的商贸量比五月直翻了五倍不止,这自是因为和弗朗机人的商贸恢复了,而且也因为大明对外洋的贸易如今只有同济会一家独占鳌头,而且到了六月中下旬,同济会已经将大明海疆的贸易都收入了囊中。

    同时随着各方倭寇势力的覆灭,大明的海疆只剩下同济会的船只在驰骋纵横,弗朗机人和日本的各路大名也越发不敢轻易冒犯同济会。

    自此之后,刘赐将这大明嘉靖四十五年视为同济会发展的转折点,应该说这是同济会发展的第三个转折点,第一个转折点是九年前刘赐从姚无忌手中接过同济会,开始筹建同济会自己的军队,第二个转折点是七年前汪直死去之后大明的海疆陷入混乱,同济会不得不自力更生,而如今这第三个转折点就是大明的倭寇被剿灭,同济会进占马六甲海峡,迎来一个飞速发展的绝佳机会。

    借由这个大势,刘赐和同济会成就了霸业,刘赐感到自己更进一步实现了姚无忌的理想,他已经一统大明的海疆,而且占据了通往西洋的咽喉要道,他正在推动大明走向大洋,走向世界。

章节目录

绝代宦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文屋只为原作者林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林捷并收藏绝代宦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