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潭村外,三岔口。
崔耕和陈子昂如约赶到,甫一下马车便见着三岔口附近早已搭起一座临时兵营,兵营四周有两支小队来回巡弋,兵营辕门口有哨卡。
兵营当中支起一座行军帐~篷,里里外外有板有眼,煞有介事,好似真的跟行军打仗一般。
崔陈二人见状,面面相觑,好家伙,这阵仗不小啊。
崔耕没有行伍经验,没见过行伍的大场面,但陈子昂年轻那会儿,还没中进士之前可是到处游学的,足迹遍布塞外漠北,有幸见过大唐边疆行军作战的部队行营。所以眼前这一幕,他并不陌生。
他一边朝着军营辕门走着,一边冲崔耕说道:“没想到在小小清源县外也能见到如此阵仗,也不知道是谁哪位高人布置得这座临时军营。不过嘛,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了。毕竟如今大唐国内承平许久,这里也不是漠北边疆,委实太过兴师动众了,哈哈……”
崔耕也点头道:“我看刚才巡逻走过的小队好像是前些日子来过我们县城的团练兵啊。不会是咱们长史大人担心清源县这一带还有匪患未除,所以从泉州城下来一趟都得带这么多人保护着自己吧?咱们这位宋长史这胆儿也忒小了…嘿嘿…”
“你这嘴也太损了,哪里有背后如此编排上官的?”
陈子昂没好气地数落了崔耕一嘴,便摇了摇头,自顾朝着辕门口走去。
岗哨的火长上次在清源城见过崔耕与陈子昂,所以一见两人过来便抱拳迎道:“长史大人已在营中等候二位大人多时,请随某来!”
遂,将崔耕二人带进了辕门,朝着兵营中那座军帐走去。
路上,陈子昂架不住好奇,问火长道:“这位小哥,敢问在此搭建的这座军营,还有布置各哨各卡及各队巡逻,都是出自谁人手笔啊?”
火长闻言,稍稍驻足,脸上颇有几分骄傲地回道:“正是出自我家校尉大人之手!”
“你家校尉大人?莫不是上次那位团练副史郭校尉?”上次陈子昂虽与郭恪没有接触,但多少有一点印象。
火长道:“正是!”
崔耕亦是微微皱眉了下,嘀咕一声:“居然是他?瞧陈子昂这吃惊的神色,没想到这高冷的小子还挺有能耐的!”
又听陈子昂问道:“瞧你家郭校尉年纪轻轻,居然也懂行伍布置之法,莫非他之前也曾在军中干过?后调来泉州出任团练副史的?”
“不,我家郭校尉乃去年的武举探花,未曾在军中呆过。”
火长摇了摇头,顿了一下,说道:“不过我家校尉大人很厉害的,唔……俺也不太懂,反正就是我家郭校尉就是很厉害!”
说罢,继续领路,奔向军帐。
陈子昂哑然一笑,道:“看来上次是陈某人小觑了这位年轻的郭副使了。没有行伍经验却能将兵营布置得如今井然有序,疏密有致,看来是没少研究兵法韬略啊,或者是自幼便受行伍老辈熏陶啊。”
“嗯,虽然姓郭的那厮高冷的让我不太喜欢!不过武举探花之名,又岂是浪得虚名之辈?”
崔耕也颇为赞同地说道:“而且你发现这火长说得话的神色和口吻没?这姓郭如此年轻,却能深得手下如此尊崇爱戴,看来练兵有方啊!”
陈子昂笑道道:“还是崔县尉观察入微啊,被你这么一说,我却是对这位年轻校尉有些好奇了。”
崔耕道:“同好奇!”
一路嘀咕,直抵帐外。
“禀报大人,清源县衙陈县丞,崔县尉,已在帐外!”火长规规矩矩,对着军帐抱拳禀道。
“有请两位大人入帐。”
果然是长史宋廉的声音。
陈子昂掀帘入帐,崔耕尾随而入。
甫一进帐,倒是让崔耕稍稍诧异了一把。
原以为帐中只有长史宋廉一人,没曾想,围坐在帐中一块毛毡上竟有三人之多。
居中一人乃是宋廉,右边之人正是一张冷冰冰脸的团练副使郭恪,至于左边这位嘛,不认识!
不过崔耕细心地发现,对方三十七八岁的样子,虽银带绿袍,但官服的颜色却是深绿色。
也就是说,这人官秩不是从六品便是正六品。
唐朝官员的官袍与清朝不一样,清朝是用官袍补子上的不同鸟兽图案来区分官员品衔的。而唐朝则是以官袍的颜色来区分品秩。唐时,三品以上服紫袍,金玉带。四品服深绯袍,金带。五品服浅绯袍,金带。六品服深绿袍,七品服浅绿袍,并银带。八品服深青袍,九品服浅青袍,并鍮石带。
像陈子昂这个清源县丞乃八品承奉郎,所穿之官袍便是八品深青官服。而居中而坐的宋廉,乃是中州长史,正六品的朝议郎,穿得便是深绿官服。
至于崔耕自己……九品文林郎,穿得便是浅青官服,并鍮石带。
虽然他的官服到现在还没批下来,上任这么久了,居然一天穿官服出去显摆的瘾头都没过过。但是这些最基本的官场常识,他已经熟透了。
看着在座几位都是穿着官服出行,再看看自己还是穿着便服,崔二郎有点心里不平衡了,暗暗惦记,回头离开的时候,一定要跟长史宋廉催一下官服的事,这办事效率也太慢了。
“来来来,两位请坐!”
宋廉招呼崔陈二人坐下,然后左右看了一眼,说道:“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唔,这位团练副史郭校尉,上次你们应该见过了,本官就不再做介绍。至于这位呢……”
宋廉指着左手边这位绿袍银带的官员,介绍道:“他便是莆田县的刘县令!”
莆田县令?
崔耕和陈子昂有些纳闷,难道宋廉今天召他们二人过来,不是谈即将到任的清源县令之事?不然干嘛将莆田县令也叫过来?
不过莆田县令即便不是二人的顶头上司,但也是六品的上官,两人闻之站起,依足规矩拱手拜见。
这时,郭恪霍然起身,还是一副冷冰冰的模样,披甲抱拳道:“长史大人,这里也没我什么事,末将先出去抽检军营各哨卡了。”
宋廉了然一笑,捋须说道:“郭副使太过小心啦,这里也不是什么边疆战乱之地,无需这般小心翼翼啊。”
“末将既然率队出行负责长史大人此番行程安全,就有责任将大人毫发无损地带回泉州城去。”郭恪道。
刘县令听着郭恪的话,好像把三岔口一带比作是匪患从生,走在路上都有人劫道的乱象之地,心里有些不高兴了,毕竟这三岔口既属于清源的辖境,也属他莆田县的辖境。说得好像是他这个莆田县令主政不利,不会治理地方,导致此地不安生似的。
随即,他摇头说道:“郭校尉,这里一来匪患已除,二来地处内陆,哪里会有那么悬乎?你这也太小题大做了。”
陈子昂想着刚才一路看来的情形,亦道:“对啊,郭校尉你这是绷得太紧了。放松些,放松些……”
“哼!若真如你们说得那么安全,那前些日子还闹了匪患?莆田县下面有好些个庄子,本将可是听说不仅被洗劫一空,有的庄子还被屠了村!”
郭恪依旧是冷冰冰的臭脸,说道:“至于清源县,还被山匪混进了城。占了城楼不说,还被人攻了县衙,控制住了一县县令。这便是你们说得地处内陆,太平安生?本将不是你们这些整日浑浑噩噩,只知度日混口之辈!”
说罢,郭恪再次向宋廉抱了一拳,道:“巡弋戒备,护长史大人之安全乃末将此行之责,先行告辞!”
声音落罢,人已经径直出了帐。
这刚才发生的一幕,可把崔耕看懵圈了。
好家伙,这哥们天生拉仇恨的吧?这嘲讽开的,一通话直接把莆田县令和陈子昂都给得罪进去了。
对了,谁是浑浑噩噩,度日混口之辈啊?
这话怎么感觉是冲着老子说得啊?
崔耕突然醒悟过来,这郭恪开嘲讽居然把自己也顺带着挖苦进去了。
而此时的陈子昂和莆田刘县令,也是被郭恪这通话给呛到了,一言不发,一脸的不爽。
“哈哈,郭校尉年轻气盛不会说话,刘县令陈县丞,都莫要往心里去,坐下…坐下…”
宋廉见状,只得替郭恪擦屁股当起和事佬来。
刘县令到底是一县县尊,盘腿坐下之后,还是气呼呼地问道:“长史大人,这位郭校尉什么来头啊?一个八品宣节校尉,居然敢如此无礼?”
“他啊?呵呵,八品的宣节校尉,却领着本该长史别驾出任的团练副史职事,刘县令,你说他什么来头?”
宋廉笑了笑,挥了挥手,说道:“好了好了,不说他了。今日召集刘县令你,还有清源暂代署理县衙的县丞县尉来此地,是想通报你们两件事情。”
“长史大人请讲!”三人异口同声。
宋廉道:“第一件事情呢,是两天前,前清源县令胡泽义已经被押解进长安了,他的案子据说会由刑部大理寺还有御史台三司会审。”
“三司会审?这么严重?”刘县令很是惊讶。
崔耕不懂什么三司会审一脸茫然,而陈子昂却是连说三声可惜,摇头叹道:“除非是震惊朝野的大案啊,不然不可能轮到三司会审。端毅这回恐怕是一失足,走了绝路啊!”
“陈县丞所言不差,此番胡泽义就算不死,也难逃流配三千里啊!不过他也是自作孽不可活!”
宋廉道:“大唐立国几近百年,第一个被山匪攻占县衙的县令是他;第一个向山匪投降苟活的县令是他;第一个与山匪勾结祸害城中百姓的,还是他!你说这事儿传到长安,还能小的了吗?本官听长安刑部来泉州提人的官员说了,圣后临朝时听闻此事,当场便气得大骂——该死…当诛!这事儿没牵连到他的家人,已经算不幸中的万幸了!”
此番话落罢,陈子昂唏嘘一声,不迭摇头。而刘县令亦是默不作声,垂头不语,他跟胡泽义作为邻县同僚,又同为一县县令,彼此有过交集。他也没有想到,胡泽义今日会有这么个下场。
倒是崔耕比他们几人都淡然许多,既没有兔死狗烹的感慨唏嘘,也没有咬牙切齿恨不得胡泽义更惨点。在他看来,胡泽义有此下场,统统都是咎由自取。
而且想当初,就山匪在附近一带流窜的时候,自己早就提醒过他。只不过姓胡的压根儿就没有在意,反而把精力用在如何挤兑自己,如何把自己整倒赶走,好独揽县衙诸权。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这句话用在胡泽义身上,最贴切不过了。
“至于第二件事儿嘛!”
宋廉打断了三人的各有遐思,说道:“此番吏部那边并未派来上任的清源县令人选。”
嗯?
陈子昂和崔耕见提起之事与他们清源县衙有关,不由来了精神。
陈子昂第一时间诉苦道:“那要拖到几时,新任县令才能到啊?毕竟下官不过清源县丞,暂代县令职事也不能一直暂代下去啊。而且县衙里有好些事,也不是下官暂代便能处置的。”
宋廉道:“不是拖到几时再派下来,而是以后再也不会派县令来清源了。”
陈子昂愕然,久久说不出话来。
崔耕好像听明白了,试探性地问道:“长史大人的意思,莫不是清源县有什么大变动?”
“然也!”
宋廉指了一下刘县令,说道:“不只是你们清源县,便是莆田县都要跟着大变动。故今日将你们两县县衙的署政官员叫来此处!”
“怎么还关我们莆田县衙的事儿啊?”刘县令忽然变得一脸郁闷,道,“我莆田县衙不是一直好好的吗?怎么还扯什么我们了?”
崔耕和陈子昂如约赶到,甫一下马车便见着三岔口附近早已搭起一座临时兵营,兵营四周有两支小队来回巡弋,兵营辕门口有哨卡。
兵营当中支起一座行军帐~篷,里里外外有板有眼,煞有介事,好似真的跟行军打仗一般。
崔陈二人见状,面面相觑,好家伙,这阵仗不小啊。
崔耕没有行伍经验,没见过行伍的大场面,但陈子昂年轻那会儿,还没中进士之前可是到处游学的,足迹遍布塞外漠北,有幸见过大唐边疆行军作战的部队行营。所以眼前这一幕,他并不陌生。
他一边朝着军营辕门走着,一边冲崔耕说道:“没想到在小小清源县外也能见到如此阵仗,也不知道是谁哪位高人布置得这座临时军营。不过嘛,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了。毕竟如今大唐国内承平许久,这里也不是漠北边疆,委实太过兴师动众了,哈哈……”
崔耕也点头道:“我看刚才巡逻走过的小队好像是前些日子来过我们县城的团练兵啊。不会是咱们长史大人担心清源县这一带还有匪患未除,所以从泉州城下来一趟都得带这么多人保护着自己吧?咱们这位宋长史这胆儿也忒小了…嘿嘿…”
“你这嘴也太损了,哪里有背后如此编排上官的?”
陈子昂没好气地数落了崔耕一嘴,便摇了摇头,自顾朝着辕门口走去。
岗哨的火长上次在清源城见过崔耕与陈子昂,所以一见两人过来便抱拳迎道:“长史大人已在营中等候二位大人多时,请随某来!”
遂,将崔耕二人带进了辕门,朝着兵营中那座军帐走去。
路上,陈子昂架不住好奇,问火长道:“这位小哥,敢问在此搭建的这座军营,还有布置各哨各卡及各队巡逻,都是出自谁人手笔啊?”
火长闻言,稍稍驻足,脸上颇有几分骄傲地回道:“正是出自我家校尉大人之手!”
“你家校尉大人?莫不是上次那位团练副史郭校尉?”上次陈子昂虽与郭恪没有接触,但多少有一点印象。
火长道:“正是!”
崔耕亦是微微皱眉了下,嘀咕一声:“居然是他?瞧陈子昂这吃惊的神色,没想到这高冷的小子还挺有能耐的!”
又听陈子昂问道:“瞧你家郭校尉年纪轻轻,居然也懂行伍布置之法,莫非他之前也曾在军中干过?后调来泉州出任团练副史的?”
“不,我家郭校尉乃去年的武举探花,未曾在军中呆过。”
火长摇了摇头,顿了一下,说道:“不过我家校尉大人很厉害的,唔……俺也不太懂,反正就是我家郭校尉就是很厉害!”
说罢,继续领路,奔向军帐。
陈子昂哑然一笑,道:“看来上次是陈某人小觑了这位年轻的郭副使了。没有行伍经验却能将兵营布置得如今井然有序,疏密有致,看来是没少研究兵法韬略啊,或者是自幼便受行伍老辈熏陶啊。”
“嗯,虽然姓郭的那厮高冷的让我不太喜欢!不过武举探花之名,又岂是浪得虚名之辈?”
崔耕也颇为赞同地说道:“而且你发现这火长说得话的神色和口吻没?这姓郭如此年轻,却能深得手下如此尊崇爱戴,看来练兵有方啊!”
陈子昂笑道道:“还是崔县尉观察入微啊,被你这么一说,我却是对这位年轻校尉有些好奇了。”
崔耕道:“同好奇!”
一路嘀咕,直抵帐外。
“禀报大人,清源县衙陈县丞,崔县尉,已在帐外!”火长规规矩矩,对着军帐抱拳禀道。
“有请两位大人入帐。”
果然是长史宋廉的声音。
陈子昂掀帘入帐,崔耕尾随而入。
甫一进帐,倒是让崔耕稍稍诧异了一把。
原以为帐中只有长史宋廉一人,没曾想,围坐在帐中一块毛毡上竟有三人之多。
居中一人乃是宋廉,右边之人正是一张冷冰冰脸的团练副使郭恪,至于左边这位嘛,不认识!
不过崔耕细心地发现,对方三十七八岁的样子,虽银带绿袍,但官服的颜色却是深绿色。
也就是说,这人官秩不是从六品便是正六品。
唐朝官员的官袍与清朝不一样,清朝是用官袍补子上的不同鸟兽图案来区分官员品衔的。而唐朝则是以官袍的颜色来区分品秩。唐时,三品以上服紫袍,金玉带。四品服深绯袍,金带。五品服浅绯袍,金带。六品服深绿袍,七品服浅绿袍,并银带。八品服深青袍,九品服浅青袍,并鍮石带。
像陈子昂这个清源县丞乃八品承奉郎,所穿之官袍便是八品深青官服。而居中而坐的宋廉,乃是中州长史,正六品的朝议郎,穿得便是深绿官服。
至于崔耕自己……九品文林郎,穿得便是浅青官服,并鍮石带。
虽然他的官服到现在还没批下来,上任这么久了,居然一天穿官服出去显摆的瘾头都没过过。但是这些最基本的官场常识,他已经熟透了。
看着在座几位都是穿着官服出行,再看看自己还是穿着便服,崔二郎有点心里不平衡了,暗暗惦记,回头离开的时候,一定要跟长史宋廉催一下官服的事,这办事效率也太慢了。
“来来来,两位请坐!”
宋廉招呼崔陈二人坐下,然后左右看了一眼,说道:“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唔,这位团练副史郭校尉,上次你们应该见过了,本官就不再做介绍。至于这位呢……”
宋廉指着左手边这位绿袍银带的官员,介绍道:“他便是莆田县的刘县令!”
莆田县令?
崔耕和陈子昂有些纳闷,难道宋廉今天召他们二人过来,不是谈即将到任的清源县令之事?不然干嘛将莆田县令也叫过来?
不过莆田县令即便不是二人的顶头上司,但也是六品的上官,两人闻之站起,依足规矩拱手拜见。
这时,郭恪霍然起身,还是一副冷冰冰的模样,披甲抱拳道:“长史大人,这里也没我什么事,末将先出去抽检军营各哨卡了。”
宋廉了然一笑,捋须说道:“郭副使太过小心啦,这里也不是什么边疆战乱之地,无需这般小心翼翼啊。”
“末将既然率队出行负责长史大人此番行程安全,就有责任将大人毫发无损地带回泉州城去。”郭恪道。
刘县令听着郭恪的话,好像把三岔口一带比作是匪患从生,走在路上都有人劫道的乱象之地,心里有些不高兴了,毕竟这三岔口既属于清源的辖境,也属他莆田县的辖境。说得好像是他这个莆田县令主政不利,不会治理地方,导致此地不安生似的。
随即,他摇头说道:“郭校尉,这里一来匪患已除,二来地处内陆,哪里会有那么悬乎?你这也太小题大做了。”
陈子昂想着刚才一路看来的情形,亦道:“对啊,郭校尉你这是绷得太紧了。放松些,放松些……”
“哼!若真如你们说得那么安全,那前些日子还闹了匪患?莆田县下面有好些个庄子,本将可是听说不仅被洗劫一空,有的庄子还被屠了村!”
郭恪依旧是冷冰冰的臭脸,说道:“至于清源县,还被山匪混进了城。占了城楼不说,还被人攻了县衙,控制住了一县县令。这便是你们说得地处内陆,太平安生?本将不是你们这些整日浑浑噩噩,只知度日混口之辈!”
说罢,郭恪再次向宋廉抱了一拳,道:“巡弋戒备,护长史大人之安全乃末将此行之责,先行告辞!”
声音落罢,人已经径直出了帐。
这刚才发生的一幕,可把崔耕看懵圈了。
好家伙,这哥们天生拉仇恨的吧?这嘲讽开的,一通话直接把莆田县令和陈子昂都给得罪进去了。
对了,谁是浑浑噩噩,度日混口之辈啊?
这话怎么感觉是冲着老子说得啊?
崔耕突然醒悟过来,这郭恪开嘲讽居然把自己也顺带着挖苦进去了。
而此时的陈子昂和莆田刘县令,也是被郭恪这通话给呛到了,一言不发,一脸的不爽。
“哈哈,郭校尉年轻气盛不会说话,刘县令陈县丞,都莫要往心里去,坐下…坐下…”
宋廉见状,只得替郭恪擦屁股当起和事佬来。
刘县令到底是一县县尊,盘腿坐下之后,还是气呼呼地问道:“长史大人,这位郭校尉什么来头啊?一个八品宣节校尉,居然敢如此无礼?”
“他啊?呵呵,八品的宣节校尉,却领着本该长史别驾出任的团练副史职事,刘县令,你说他什么来头?”
宋廉笑了笑,挥了挥手,说道:“好了好了,不说他了。今日召集刘县令你,还有清源暂代署理县衙的县丞县尉来此地,是想通报你们两件事情。”
“长史大人请讲!”三人异口同声。
宋廉道:“第一件事情呢,是两天前,前清源县令胡泽义已经被押解进长安了,他的案子据说会由刑部大理寺还有御史台三司会审。”
“三司会审?这么严重?”刘县令很是惊讶。
崔耕不懂什么三司会审一脸茫然,而陈子昂却是连说三声可惜,摇头叹道:“除非是震惊朝野的大案啊,不然不可能轮到三司会审。端毅这回恐怕是一失足,走了绝路啊!”
“陈县丞所言不差,此番胡泽义就算不死,也难逃流配三千里啊!不过他也是自作孽不可活!”
宋廉道:“大唐立国几近百年,第一个被山匪攻占县衙的县令是他;第一个向山匪投降苟活的县令是他;第一个与山匪勾结祸害城中百姓的,还是他!你说这事儿传到长安,还能小的了吗?本官听长安刑部来泉州提人的官员说了,圣后临朝时听闻此事,当场便气得大骂——该死…当诛!这事儿没牵连到他的家人,已经算不幸中的万幸了!”
此番话落罢,陈子昂唏嘘一声,不迭摇头。而刘县令亦是默不作声,垂头不语,他跟胡泽义作为邻县同僚,又同为一县县令,彼此有过交集。他也没有想到,胡泽义今日会有这么个下场。
倒是崔耕比他们几人都淡然许多,既没有兔死狗烹的感慨唏嘘,也没有咬牙切齿恨不得胡泽义更惨点。在他看来,胡泽义有此下场,统统都是咎由自取。
而且想当初,就山匪在附近一带流窜的时候,自己早就提醒过他。只不过姓胡的压根儿就没有在意,反而把精力用在如何挤兑自己,如何把自己整倒赶走,好独揽县衙诸权。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这句话用在胡泽义身上,最贴切不过了。
“至于第二件事儿嘛!”
宋廉打断了三人的各有遐思,说道:“此番吏部那边并未派来上任的清源县令人选。”
嗯?
陈子昂和崔耕见提起之事与他们清源县衙有关,不由来了精神。
陈子昂第一时间诉苦道:“那要拖到几时,新任县令才能到啊?毕竟下官不过清源县丞,暂代县令职事也不能一直暂代下去啊。而且县衙里有好些事,也不是下官暂代便能处置的。”
宋廉道:“不是拖到几时再派下来,而是以后再也不会派县令来清源了。”
陈子昂愕然,久久说不出话来。
崔耕好像听明白了,试探性地问道:“长史大人的意思,莫不是清源县有什么大变动?”
“然也!”
宋廉指了一下刘县令,说道:“不只是你们清源县,便是莆田县都要跟着大变动。故今日将你们两县县衙的署政官员叫来此处!”
“怎么还关我们莆田县衙的事儿啊?”刘县令忽然变得一脸郁闷,道,“我莆田县衙不是一直好好的吗?怎么还扯什么我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