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彦范跪倒在地,道:“微臣愿意承认侮辱皇后名誉之罪,愿意承认蓄意杀人之罪,甘愿伏法!”
“你……”李显直气的额头上青筋乱跳,道:“你想把所有罪责都扛起来?这是把朕当傻子么?”
“微臣不敢!”
“不敢?朕看你是胆大包天!来人!”
殿前武士齐声答应,道:“在!”
“将这三十三个罪人,拖出去,一齐砍了!”
“陛下,不能啊!”大理丞李朝隐赶紧阻拦道:“张柬之等人并未经过有司详细审讯,依法不能处置。您今日以非刑杀人,日后青史斑斑,恐怕会留下千古骂名啊!”
“这……”李显再神经病,也得担心自己在史书上的名誉啊,当即一阵犹豫。
刑部尚书裴谈看出了便宜,插话道:“特旨杀人,乃为人君者应有的权力。即便未经审讯,也无不妥!”
李朝隐冷笑道:“不错,为人君者有权特旨杀人。但是……裴怕婆,你饱读诗书,现在就请告诉我,我大唐立国将近百年,哪位皇帝特旨杀人过?难道这个名头,要从陛下开始?”
裴谈猛地一跺脚,道:“就算从陛下开始,也谈不上什么千古骂名!”
……
二人唇枪舌剑,争个不停。当然了,黑的白不了,假的真不了,裴谈总不能说李旦那样做就是对的,二人的分歧,大概也就是,在李显这么做了之后,被人批评的程度,算是桀纣之君,还是隋炀帝而已。
隋炀帝李显也不想做啊,但桓彦范今日之举,也太侮辱自己的智商了,就这么顺了他的意,他还真咽不下这口气。
该怎么办呢?
李显往四下里看了一圈儿,目光落到了崔耕的身上,道:“二郎,你以为呢?”
崔耕慷慨激昂,道:“常言道,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不亡是为不孝!陛下有意特旨杀人,并无不妥!”
“崔耕,你这个奸臣,你这是陷陛下于不义啊!”
“什么常言道?哪有这句常言,我怎么没听说过?”
“人面兽心,丧心病狂,姓崔的,我看错了你,从今日开始,咱们割袍断义!”
……
一石激起了千层浪,崔耕此言一出,顿时迎来了朝臣们一片痛骂之声。
李显既非常高兴,又有些疑惑。
高兴的是,终于有人给自己非刑杀人,找着理论依据了。疑惑的是——
李显问道:“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不亡是为不孝。听起来倒是有鼻子有眼的,但是,果真有这句话?见于何典?”
现在当然没有这句话了。
事实上,莫说唐朝了,就算程朱理学兴起的宋朝,都没这么无耻的话,也只有到了明清时期,这句话才被一帮子腐儒发明出来。
崔耕笃定道:“微臣敢以身家性命着想,确实有这句话。不过么……”
“怎样?”
“微臣想提醒一下陛下,您就是下制书杀人,也得提一下张柬之等人的罪过吧?”
“那是自然。”
崔耕笑吟吟地道:“现在问题来了,您准备说他们犯了什么罪呢?”
“当然是意图谋反以及污蔑……呃……”
话说到这,李显突然打了个磕绊,无它,他想起来了,这两条罪状,都不那么好用。
首先,意图谋反和诬陷皇后,基本上是互斥的。
道理很简单,假如张柬之等人真的意图谋反,为何要在谋反的前一天晚上,公布韦后的荒淫之事?这不是故意打草惊蛇吗?其实,还是袁恕己的说法靠谱一些,大家只想杀武三思而已,之所以贴韦后那些荒淫之事,不过是为了增加这次动手的正义性。
其次,这些人谋反,是可以砍头。然而,他们可都是神龙政变中的功臣啊。哦,他们去怼武则天就是有功无过,怼韦后就是罪大恶极,这说得过去吗?
最后,还有最重要的,三十三个名声甚好的清流官员,都去污蔑韦后,人们信不信啊?人们会不会以为,这是自己的泄愤之举?会不会做实了自己绿毛龟的名头?
李显苦恼道:“那二郎以为,朕应该如何处置他们呢?”
崔耕胸有成竹地道:“现在的问题是,张柬之等人,犯案的可能性非常大。但与此同时,又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他们有罪。微臣想说一种泰西之地有个判案的形式,供陛下参考。”
“泰西之地?你讲!”
“这种判案方式,叫做控辩交易。在那里,一切以律法为先,若是证据不太充分,官府就会和被告做出交易,让他们主动承认一些轻罪。最为条件,官府也就不追究那些重罪了。”
武三思瞬间就秒懂了,道:“扶阳王的意思,是让这些人承认袭杀本王之罪,至于谋害皇后之罪以及揭帖之事,也一笔揭过?”
崔耕道:“正式如此。”
武三思当初之所以让冉祖雍攀诬清流派,说清流派意图杀死韦后,是怕李显重感情,轻轻放过这个案子。如果真能把清流派谋杀自己的罪名固定下来,他也不是不能接受。
他对李显道:“微臣以为,崔尚书此言有理。”
李显又看向韦后道:“皇后,你觉得呢?”
“但凭陛下做主。”
李显复看向众位大臣,道:“你们接受不接受,崔爱卿的提议?”
三十三人面面相觑,也跪倒在地,道:“臣无异议。”
“那好,桓彦范污蔑皇后,谋杀冉祖雍证据确凿,斩立决。张柬之袁恕己崔玄暐敬晖乃是行刺德静王一案的主谋,也应斩立决。其余人等流放岭南。”
呼~~
桓彦范闻听此言,长松了一口气,跪倒在地,道:“陛下圣明,微臣甘愿伏法。”
又扭头看向崔耕道:“崔尚书,老夫之前真是看错你了。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最后再向你陪个不是,咱们之前的恩恩怨怨,全是老夫之过!”
尽管理念不同,崔耕对桓彦范这个硬骨头,也甚为佩服,道:“桓相客气了。”
张柬之等人也纷纷跪倒在地,道:“陛下圣明!”
眼瞅着一场惊天大案,就此平息。
然而,在历史上,张柬之等人是先被流放,后被虐杀。现在,在有崔耕插手的情况下,刚开始就被砍了脑袋,那不相当于崔耕越帮了倒忙吗?
崔耕怎能坐视这种情况发生?
他高声道:“等等,陛下,微臣还有话讲。”
“你……”李显直气的额头上青筋乱跳,道:“你想把所有罪责都扛起来?这是把朕当傻子么?”
“微臣不敢!”
“不敢?朕看你是胆大包天!来人!”
殿前武士齐声答应,道:“在!”
“将这三十三个罪人,拖出去,一齐砍了!”
“陛下,不能啊!”大理丞李朝隐赶紧阻拦道:“张柬之等人并未经过有司详细审讯,依法不能处置。您今日以非刑杀人,日后青史斑斑,恐怕会留下千古骂名啊!”
“这……”李显再神经病,也得担心自己在史书上的名誉啊,当即一阵犹豫。
刑部尚书裴谈看出了便宜,插话道:“特旨杀人,乃为人君者应有的权力。即便未经审讯,也无不妥!”
李朝隐冷笑道:“不错,为人君者有权特旨杀人。但是……裴怕婆,你饱读诗书,现在就请告诉我,我大唐立国将近百年,哪位皇帝特旨杀人过?难道这个名头,要从陛下开始?”
裴谈猛地一跺脚,道:“就算从陛下开始,也谈不上什么千古骂名!”
……
二人唇枪舌剑,争个不停。当然了,黑的白不了,假的真不了,裴谈总不能说李旦那样做就是对的,二人的分歧,大概也就是,在李显这么做了之后,被人批评的程度,算是桀纣之君,还是隋炀帝而已。
隋炀帝李显也不想做啊,但桓彦范今日之举,也太侮辱自己的智商了,就这么顺了他的意,他还真咽不下这口气。
该怎么办呢?
李显往四下里看了一圈儿,目光落到了崔耕的身上,道:“二郎,你以为呢?”
崔耕慷慨激昂,道:“常言道,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不亡是为不孝!陛下有意特旨杀人,并无不妥!”
“崔耕,你这个奸臣,你这是陷陛下于不义啊!”
“什么常言道?哪有这句常言,我怎么没听说过?”
“人面兽心,丧心病狂,姓崔的,我看错了你,从今日开始,咱们割袍断义!”
……
一石激起了千层浪,崔耕此言一出,顿时迎来了朝臣们一片痛骂之声。
李显既非常高兴,又有些疑惑。
高兴的是,终于有人给自己非刑杀人,找着理论依据了。疑惑的是——
李显问道:“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不亡是为不孝。听起来倒是有鼻子有眼的,但是,果真有这句话?见于何典?”
现在当然没有这句话了。
事实上,莫说唐朝了,就算程朱理学兴起的宋朝,都没这么无耻的话,也只有到了明清时期,这句话才被一帮子腐儒发明出来。
崔耕笃定道:“微臣敢以身家性命着想,确实有这句话。不过么……”
“怎样?”
“微臣想提醒一下陛下,您就是下制书杀人,也得提一下张柬之等人的罪过吧?”
“那是自然。”
崔耕笑吟吟地道:“现在问题来了,您准备说他们犯了什么罪呢?”
“当然是意图谋反以及污蔑……呃……”
话说到这,李显突然打了个磕绊,无它,他想起来了,这两条罪状,都不那么好用。
首先,意图谋反和诬陷皇后,基本上是互斥的。
道理很简单,假如张柬之等人真的意图谋反,为何要在谋反的前一天晚上,公布韦后的荒淫之事?这不是故意打草惊蛇吗?其实,还是袁恕己的说法靠谱一些,大家只想杀武三思而已,之所以贴韦后那些荒淫之事,不过是为了增加这次动手的正义性。
其次,这些人谋反,是可以砍头。然而,他们可都是神龙政变中的功臣啊。哦,他们去怼武则天就是有功无过,怼韦后就是罪大恶极,这说得过去吗?
最后,还有最重要的,三十三个名声甚好的清流官员,都去污蔑韦后,人们信不信啊?人们会不会以为,这是自己的泄愤之举?会不会做实了自己绿毛龟的名头?
李显苦恼道:“那二郎以为,朕应该如何处置他们呢?”
崔耕胸有成竹地道:“现在的问题是,张柬之等人,犯案的可能性非常大。但与此同时,又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他们有罪。微臣想说一种泰西之地有个判案的形式,供陛下参考。”
“泰西之地?你讲!”
“这种判案方式,叫做控辩交易。在那里,一切以律法为先,若是证据不太充分,官府就会和被告做出交易,让他们主动承认一些轻罪。最为条件,官府也就不追究那些重罪了。”
武三思瞬间就秒懂了,道:“扶阳王的意思,是让这些人承认袭杀本王之罪,至于谋害皇后之罪以及揭帖之事,也一笔揭过?”
崔耕道:“正式如此。”
武三思当初之所以让冉祖雍攀诬清流派,说清流派意图杀死韦后,是怕李显重感情,轻轻放过这个案子。如果真能把清流派谋杀自己的罪名固定下来,他也不是不能接受。
他对李显道:“微臣以为,崔尚书此言有理。”
李显又看向韦后道:“皇后,你觉得呢?”
“但凭陛下做主。”
李显复看向众位大臣,道:“你们接受不接受,崔爱卿的提议?”
三十三人面面相觑,也跪倒在地,道:“臣无异议。”
“那好,桓彦范污蔑皇后,谋杀冉祖雍证据确凿,斩立决。张柬之袁恕己崔玄暐敬晖乃是行刺德静王一案的主谋,也应斩立决。其余人等流放岭南。”
呼~~
桓彦范闻听此言,长松了一口气,跪倒在地,道:“陛下圣明,微臣甘愿伏法。”
又扭头看向崔耕道:“崔尚书,老夫之前真是看错你了。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最后再向你陪个不是,咱们之前的恩恩怨怨,全是老夫之过!”
尽管理念不同,崔耕对桓彦范这个硬骨头,也甚为佩服,道:“桓相客气了。”
张柬之等人也纷纷跪倒在地,道:“陛下圣明!”
眼瞅着一场惊天大案,就此平息。
然而,在历史上,张柬之等人是先被流放,后被虐杀。现在,在有崔耕插手的情况下,刚开始就被砍了脑袋,那不相当于崔耕越帮了倒忙吗?
崔耕怎能坐视这种情况发生?
他高声道:“等等,陛下,微臣还有话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