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惠卿问道:“叫你收集郑侠的证据,怎么样了?”
邓绾说道:“郑侠如今有苏明润庇护,要弄他,怕是有些难。”
吕惠卿咬着牙:“窜死蛮荒,才是他应有的下场。”
郑侠一直认为是吕惠卿误导了自己恩师王安石,因此非常痛恨吕惠卿。
见王安石离职后又推荐吕惠卿窃据相位,郑侠不顾自己在待罪之中,屡次上疏抨击,同时在《潮报》上刊登了两个夹页——唐朝的魏征、姚崇、宋璟,与李林甫、卢杞的传记,配成两幅画像。
一幅名为《正直君子社稷之臣图》,一幅名为《邪曲小人容悦之臣图》,直接讽刺当政的吕惠卿之流,乃林甫之流的奸狡叫人,而反于崇、璟之辈。
虽然苏油出动衙役搜缴了那一期《潮报》,但是风声还是传到了吕惠卿这里,吕惠卿恨郑侠入骨,要求邓绾搜求郑侠的把柄。
吕惠卿处境,其实很艰难。
名义上的顶头上司韩绛虽然被架空,但是毕竟还是大宋首相。两人如今相互掣肘,处处对立。
吕惠卿手里也极度缺人。
旧党中人,直接将他视作小人之首。新党中有能力的,又对他的地位具有威胁。
因此旧党用不了,新党如曾布,吕嘉问,蔡确,章惇,沈括……那是能打压就打压,能外放就外放。
应该说吕惠卿的手腕是非常厉害的,不过这么一来,直接摧毁了王安石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新党根基,新党如今,说是分崩离析都不为过。
新党的内斗,失去了与旧党抗争的部分力量,因此旧党在朝中的残余力量如冯京,王安国等人,又让吕惠卿感到了威胁。
吕惠卿绝对是聪明人和能力者,但是如今的他,眼中只有权势。
在他的心里,凡是对他造成威胁的,就打压,不管是新党,旧党,中间派。
但是有一个人,是他内心深处最忌惮的,那就是王安石。
而且王安石如今的态度,越来越偏向改良派的核心,吕惠卿心中第二忌惮的人物——苏油。
王安石私下给他的信中,每每会把苏油夸上一通,然后还是一副谆谆告诫的样子,要他团结朝中愿意“以身许国”者,就是新党的一帮干臣。
王安石还把自己当孔子,把吕惠卿当颜回,殊不知道,吕惠卿早就将他的信件,看成给自己添堵的玩意儿了。
就听邓绾说道:“好在邓润甫、张琥是我们的人,郑侠出京,士大夫大多解囊相助,在两浙路举办《潮报》,晏几道为之奔走,捐款捐物的也不少。”
“奉礼郎舒亶,在半路上曾经截住过郑侠,搜检其筐,得到所录《名臣谏疏》,还有言新法事及亲朋书札。这些都有名有姓,明公,我认为可以弹劾他们。”
吕惠卿拿手指敲着桌面,沉吟了一阵:“有冯京和王安国的信件吗?”
邓绾想了想:“没有。”
吕惠卿幽幽地说道:“没有……那就没什么用。”
邓绾想了想:“御史言官,乃风闻奏事。郑侠上书攻击新法,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他毁谤陛下,说皇宫之内有人披甲上殿,毁骂君上。这等朝中之事,一个城门小吏何从得知?不是有朝中之人,亲近之辈,肆意胡说,郑侠又如何能信?”
吕惠卿点头:“你的意思,是冯京唆使王安国让郑侠写的?”
邓绾正色说道:“自然是大有可能。”
“陛下这几日心情不好。”吕惠卿说道:“你去吧,我还得处理各路奏报,年底了事情多。”
邓绾心领神会:“是,那我这就回去写弹章。”
当夜,汴京城突然起了一场大火,火发的地点,在大宋财政核心部门——三司!
恰好这天开封城风力较大,火势很快连皇城都惊动了,赵顼亲自登上大内宫城西南角的角楼视察火情。
城下人影晃动,张诚一,李宪护卫在赵顼周围,紧张地注视着周围。
有侍卫想打起火把,被李宪一脚踢飞:“蠢材!怕陛下目标不明显吗?”
赵顼看着三司使院一名官员在指挥灭火工作。通往三司使院的各条道路,很快被士兵封锁,不时有马军、步军将士,携带水桶、洒子、麻搭、梯子、斧锯、绳索、铁猫儿等灭火工具,穿过警戒线前往火灾现场。
三司使院,全是账簿,图书,纸张,按道理说绝无幸免,可是让赵顼担忧的事情没有发生,火势竟然很快得到控制,最后居然熄灭了。
赵顼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对张诚一说道:“去打听一下,那负责指挥的官员是谁。”
不多时,张诚一领着两名满脸黑污的官员到来。
两位官员一见到赵顼,上前施礼:“臣,权知三司使章惇,开封府判官梁彦明,惊扰圣驾,惶恐请罪。”
赵顼摆手:“先说怎么回事儿。”
章惇拱手道:“已经查明,今夜当班的三司判官宋迪,因为身感风寒,违反制度携带炉具进入库档重地,指派手下人员给自己煎药。煎药者因事离开现场后,火炉中溅出的火星引燃了周围的文书纸张。导致了此次火灾。”
赵顼问道:“那为何你也在?”
章惇说道:“臣在会计司考计今年盈余,制作明年国家各路支出预算报表,尚未回家,因此火势一起,便按照预案指挥救火。”
“损失如何?”
“初步统计,房屋倒是没有大碍,不过陕西路熙宁五年以来账册簿籍全毁。”
赵顼有些担忧:“陕西路乃临夏前线,册籍非常重要。”
章惇拱手:“陛下放心,陕西路的簿籍是最清楚的,当年苏明润定下的制度,除了计司,陕西路各州府出入,在转运司都有详细备档,臣明日就下文,命陕西路转运司将备档调运京师。”
赵顼这才松了一口气:“这次救火非常及时,我都没想到这火还能扑灭……”
章惇再次拱手:“陛下,不是扑灭……而是……没烧起来。”
第七百六十七章 章惇的算计
赵顼愣了一下:“什么意思?”
章惇也倍感侥幸:“要是前几年,三司使院此番定然无法幸免。这还是当年苏明润想出的法子,用一种叫水玻璃的涂料,将各处档房都涂刷过一遍。”
“当年谅祚围囤安寨,见囤安寨外墙都是松木,于是采用火攻,结果根本烧不起来。民间传说苏明润有星君避火罩庇佑,其实……其实就是这东西。”
“啊?对好像是有这么一说。”
“所以此次火灾,烧毁的只是房屋里的文书档案,没有引燃房屋,火势并没有蔓延开来。”
赵顼点头,又看向梁彦明:“你呢?来得挺快的啊。”
梁彦明拱手:“呃……陛下,这也是少保在开封府任上立下的制度。对汴京城各处地方,各个时节,都划分出了防火等级;规定了铺兵们的任务,操典;每年春秋还要组织两次调阅……他取名叫应急演练,就是,就是……”
赵顼好奇:“就是什么?不要吞吞吐吐。”
梁彦明拱手:“少保的话有些不敬,陛下还记得少保权知开封府时,元夜花灯他都谢绝陪驾不?”
赵顼反应过来了:“对,历任开封府就他架子大,他当时怎么说的?”
梁彦明有些喏喏:“少保说……不去……元夜是火灾高发时段,以后开封府尹,元夜都必须亲自在火铺望楼守着,少去……陛下跟前凑热闹……然后还每每告诫我们说,只当……只当汴京城天天都要着火……”
赵顼有些想笑,跟着却脸色一沉,拂袖而去。
梁彦明傻眼了,看着章惇说道:“制诰,我这是说错话了?”
章惇苦笑:“陛下的意思少揣测,办好自己分内之事是正经。我这还得回去上表自劾呢,先走了。”
……
次日,御史中丞邓绾,知制诰邓润甫,上章弹劾郑侠大不敬,要求将郑侠追回入狱,参知政事冯京,著作佐郎,秘阁校理王安国,指使郑侠谩骂新法,同样需要调查。
同时还查出,御史台吏杨忠信,曾经拜会郑侠,对他说过:“御史缄默不言,而君上书不已,让监门承担了弹劾奸臣的重任,这就是御史台中无人。”
然后从怀中取出《名臣谏疏》二卷给他:“希望以此帮助到正人君子。”
因此同样被下狱调查。
赵顼指派邓绾和邓润甫主办此事,然后单独将冯京叫来:“你认识郑侠吗?”
冯京回答:“我之前并不认识。”
赵顼震怒之后,又开始有些迟疑。
紧跟着御史知杂事张璪希承吕惠卿的意思,弹劾郑侠曾经交游冯京之门,交通有迹。
而邓绾、邓润甫则弹劾王安国曾经借郑侠的奏稿看过,还曾经有奖成之言。
经过调查,郑侠并不认识冯京,只是郑侠门人吴无至之前去检院投匦时被拒绝,集贤校理丁讽曾经对他说过冯京很欣赏郑侠。
而和王安国的交往传闻,则是因为郑侠上书后,王安国有一天遇到他,在马上举鞭对他作揖:“君可谓独立不惧!”
郑侠当时回答:“不意丞相为小人所误,一旦至此!”
王安国说道:“并非如此。吾兄自以为人臣不当避怨,四海九州之怨悉归于己,而后可为尽忠于国家。”
郑侠也毫不退让:“未闻尧、舜在上,夔、契在下,而有四海九州之怨者。”
这样的调查结果,让吕惠卿并不满意,而赵顼眼见事态要扩大化,制止了吕惠卿和邓绾追回郑侠重判的企图。
不过总算是有攀扯,最终,参知政事冯京以右谏议大夫出知亳州,权发遣户部副使王尧臣追夺一级官职,丁讽贬为监无为军酒税,著作佐郎王安国放归田里,毁掉以前所写的一切文稿,庆州录事参军杨忠信、吏人孔仲卿、抚州进士吴无至判处杖刑,分别编管郴州、邵州、永州。杨忠信还被除名,永远不被叙用为官。
然而大宋的风格,就是永远有逆风而动的人。
舍人钱藻起草冯京的外放诏书时,完全不理会政府判决,在制词中对冯京大加赞美,有“大臣进退,系时安危,持正不回,一节不挠。”的言语。
这还能不让吕惠卿和邓绾恨得牙痒痒的,于是吕惠卿又指使邓绾弹劾钱藻撰词失当,钱藻也被光荣落职。
不管怎么说,吕惠卿总算是松了口气,扳倒了冯京,朝中的对手,又少了一个。
……
韩绛其实也很苦恼,当年王安石以他为首相,吕惠卿为参政,其实是想借重二人,继续带领着新党前进。
结果吕惠卿这反骨仔对付起自己人来比外人还狠,短短半年时间里,新党干臣就凋零殆尽。
而韩绛的能力和威望,本身在永兴军路就遭受了打击,撑不住这个场子,被吕惠卿把控了台谏和新法重要根据地司农寺,将他彻底架空。
昨日三司一场大火,不出意料,章惇也要外放了。
于是韩绛将章惇请过府来,商议对策。
章惇来了,意态还是那么潇洒自若,这娃的自信心永远爆棚,混没有把一时的贬谪当回事儿。
这种心态韩绛也很羡慕:“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子厚倒是豁达。”
章惇笑道:“范文正公也就那样,在我心中的评价,不如王相公。”
韩绛苦笑:“那是,你们都是孤胆包天之人。”
章惇拱手:“今后朝中,便要靠韩公独自与那福建子唱擂台了。”
韩绛摇了摇头:“子厚,我欲引王相公还朝,你觉得如何?”
邓绾说道:“郑侠如今有苏明润庇护,要弄他,怕是有些难。”
吕惠卿咬着牙:“窜死蛮荒,才是他应有的下场。”
郑侠一直认为是吕惠卿误导了自己恩师王安石,因此非常痛恨吕惠卿。
见王安石离职后又推荐吕惠卿窃据相位,郑侠不顾自己在待罪之中,屡次上疏抨击,同时在《潮报》上刊登了两个夹页——唐朝的魏征、姚崇、宋璟,与李林甫、卢杞的传记,配成两幅画像。
一幅名为《正直君子社稷之臣图》,一幅名为《邪曲小人容悦之臣图》,直接讽刺当政的吕惠卿之流,乃林甫之流的奸狡叫人,而反于崇、璟之辈。
虽然苏油出动衙役搜缴了那一期《潮报》,但是风声还是传到了吕惠卿这里,吕惠卿恨郑侠入骨,要求邓绾搜求郑侠的把柄。
吕惠卿处境,其实很艰难。
名义上的顶头上司韩绛虽然被架空,但是毕竟还是大宋首相。两人如今相互掣肘,处处对立。
吕惠卿手里也极度缺人。
旧党中人,直接将他视作小人之首。新党中有能力的,又对他的地位具有威胁。
因此旧党用不了,新党如曾布,吕嘉问,蔡确,章惇,沈括……那是能打压就打压,能外放就外放。
应该说吕惠卿的手腕是非常厉害的,不过这么一来,直接摧毁了王安石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新党根基,新党如今,说是分崩离析都不为过。
新党的内斗,失去了与旧党抗争的部分力量,因此旧党在朝中的残余力量如冯京,王安国等人,又让吕惠卿感到了威胁。
吕惠卿绝对是聪明人和能力者,但是如今的他,眼中只有权势。
在他的心里,凡是对他造成威胁的,就打压,不管是新党,旧党,中间派。
但是有一个人,是他内心深处最忌惮的,那就是王安石。
而且王安石如今的态度,越来越偏向改良派的核心,吕惠卿心中第二忌惮的人物——苏油。
王安石私下给他的信中,每每会把苏油夸上一通,然后还是一副谆谆告诫的样子,要他团结朝中愿意“以身许国”者,就是新党的一帮干臣。
王安石还把自己当孔子,把吕惠卿当颜回,殊不知道,吕惠卿早就将他的信件,看成给自己添堵的玩意儿了。
就听邓绾说道:“好在邓润甫、张琥是我们的人,郑侠出京,士大夫大多解囊相助,在两浙路举办《潮报》,晏几道为之奔走,捐款捐物的也不少。”
“奉礼郎舒亶,在半路上曾经截住过郑侠,搜检其筐,得到所录《名臣谏疏》,还有言新法事及亲朋书札。这些都有名有姓,明公,我认为可以弹劾他们。”
吕惠卿拿手指敲着桌面,沉吟了一阵:“有冯京和王安国的信件吗?”
邓绾想了想:“没有。”
吕惠卿幽幽地说道:“没有……那就没什么用。”
邓绾想了想:“御史言官,乃风闻奏事。郑侠上书攻击新法,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他毁谤陛下,说皇宫之内有人披甲上殿,毁骂君上。这等朝中之事,一个城门小吏何从得知?不是有朝中之人,亲近之辈,肆意胡说,郑侠又如何能信?”
吕惠卿点头:“你的意思,是冯京唆使王安国让郑侠写的?”
邓绾正色说道:“自然是大有可能。”
“陛下这几日心情不好。”吕惠卿说道:“你去吧,我还得处理各路奏报,年底了事情多。”
邓绾心领神会:“是,那我这就回去写弹章。”
当夜,汴京城突然起了一场大火,火发的地点,在大宋财政核心部门——三司!
恰好这天开封城风力较大,火势很快连皇城都惊动了,赵顼亲自登上大内宫城西南角的角楼视察火情。
城下人影晃动,张诚一,李宪护卫在赵顼周围,紧张地注视着周围。
有侍卫想打起火把,被李宪一脚踢飞:“蠢材!怕陛下目标不明显吗?”
赵顼看着三司使院一名官员在指挥灭火工作。通往三司使院的各条道路,很快被士兵封锁,不时有马军、步军将士,携带水桶、洒子、麻搭、梯子、斧锯、绳索、铁猫儿等灭火工具,穿过警戒线前往火灾现场。
三司使院,全是账簿,图书,纸张,按道理说绝无幸免,可是让赵顼担忧的事情没有发生,火势竟然很快得到控制,最后居然熄灭了。
赵顼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对张诚一说道:“去打听一下,那负责指挥的官员是谁。”
不多时,张诚一领着两名满脸黑污的官员到来。
两位官员一见到赵顼,上前施礼:“臣,权知三司使章惇,开封府判官梁彦明,惊扰圣驾,惶恐请罪。”
赵顼摆手:“先说怎么回事儿。”
章惇拱手道:“已经查明,今夜当班的三司判官宋迪,因为身感风寒,违反制度携带炉具进入库档重地,指派手下人员给自己煎药。煎药者因事离开现场后,火炉中溅出的火星引燃了周围的文书纸张。导致了此次火灾。”
赵顼问道:“那为何你也在?”
章惇说道:“臣在会计司考计今年盈余,制作明年国家各路支出预算报表,尚未回家,因此火势一起,便按照预案指挥救火。”
“损失如何?”
“初步统计,房屋倒是没有大碍,不过陕西路熙宁五年以来账册簿籍全毁。”
赵顼有些担忧:“陕西路乃临夏前线,册籍非常重要。”
章惇拱手:“陛下放心,陕西路的簿籍是最清楚的,当年苏明润定下的制度,除了计司,陕西路各州府出入,在转运司都有详细备档,臣明日就下文,命陕西路转运司将备档调运京师。”
赵顼这才松了一口气:“这次救火非常及时,我都没想到这火还能扑灭……”
章惇再次拱手:“陛下,不是扑灭……而是……没烧起来。”
第七百六十七章 章惇的算计
赵顼愣了一下:“什么意思?”
章惇也倍感侥幸:“要是前几年,三司使院此番定然无法幸免。这还是当年苏明润想出的法子,用一种叫水玻璃的涂料,将各处档房都涂刷过一遍。”
“当年谅祚围囤安寨,见囤安寨外墙都是松木,于是采用火攻,结果根本烧不起来。民间传说苏明润有星君避火罩庇佑,其实……其实就是这东西。”
“啊?对好像是有这么一说。”
“所以此次火灾,烧毁的只是房屋里的文书档案,没有引燃房屋,火势并没有蔓延开来。”
赵顼点头,又看向梁彦明:“你呢?来得挺快的啊。”
梁彦明拱手:“呃……陛下,这也是少保在开封府任上立下的制度。对汴京城各处地方,各个时节,都划分出了防火等级;规定了铺兵们的任务,操典;每年春秋还要组织两次调阅……他取名叫应急演练,就是,就是……”
赵顼好奇:“就是什么?不要吞吞吐吐。”
梁彦明拱手:“少保的话有些不敬,陛下还记得少保权知开封府时,元夜花灯他都谢绝陪驾不?”
赵顼反应过来了:“对,历任开封府就他架子大,他当时怎么说的?”
梁彦明有些喏喏:“少保说……不去……元夜是火灾高发时段,以后开封府尹,元夜都必须亲自在火铺望楼守着,少去……陛下跟前凑热闹……然后还每每告诫我们说,只当……只当汴京城天天都要着火……”
赵顼有些想笑,跟着却脸色一沉,拂袖而去。
梁彦明傻眼了,看着章惇说道:“制诰,我这是说错话了?”
章惇苦笑:“陛下的意思少揣测,办好自己分内之事是正经。我这还得回去上表自劾呢,先走了。”
……
次日,御史中丞邓绾,知制诰邓润甫,上章弹劾郑侠大不敬,要求将郑侠追回入狱,参知政事冯京,著作佐郎,秘阁校理王安国,指使郑侠谩骂新法,同样需要调查。
同时还查出,御史台吏杨忠信,曾经拜会郑侠,对他说过:“御史缄默不言,而君上书不已,让监门承担了弹劾奸臣的重任,这就是御史台中无人。”
然后从怀中取出《名臣谏疏》二卷给他:“希望以此帮助到正人君子。”
因此同样被下狱调查。
赵顼指派邓绾和邓润甫主办此事,然后单独将冯京叫来:“你认识郑侠吗?”
冯京回答:“我之前并不认识。”
赵顼震怒之后,又开始有些迟疑。
紧跟着御史知杂事张璪希承吕惠卿的意思,弹劾郑侠曾经交游冯京之门,交通有迹。
而邓绾、邓润甫则弹劾王安国曾经借郑侠的奏稿看过,还曾经有奖成之言。
经过调查,郑侠并不认识冯京,只是郑侠门人吴无至之前去检院投匦时被拒绝,集贤校理丁讽曾经对他说过冯京很欣赏郑侠。
而和王安国的交往传闻,则是因为郑侠上书后,王安国有一天遇到他,在马上举鞭对他作揖:“君可谓独立不惧!”
郑侠当时回答:“不意丞相为小人所误,一旦至此!”
王安国说道:“并非如此。吾兄自以为人臣不当避怨,四海九州之怨悉归于己,而后可为尽忠于国家。”
郑侠也毫不退让:“未闻尧、舜在上,夔、契在下,而有四海九州之怨者。”
这样的调查结果,让吕惠卿并不满意,而赵顼眼见事态要扩大化,制止了吕惠卿和邓绾追回郑侠重判的企图。
不过总算是有攀扯,最终,参知政事冯京以右谏议大夫出知亳州,权发遣户部副使王尧臣追夺一级官职,丁讽贬为监无为军酒税,著作佐郎王安国放归田里,毁掉以前所写的一切文稿,庆州录事参军杨忠信、吏人孔仲卿、抚州进士吴无至判处杖刑,分别编管郴州、邵州、永州。杨忠信还被除名,永远不被叙用为官。
然而大宋的风格,就是永远有逆风而动的人。
舍人钱藻起草冯京的外放诏书时,完全不理会政府判决,在制词中对冯京大加赞美,有“大臣进退,系时安危,持正不回,一节不挠。”的言语。
这还能不让吕惠卿和邓绾恨得牙痒痒的,于是吕惠卿又指使邓绾弹劾钱藻撰词失当,钱藻也被光荣落职。
不管怎么说,吕惠卿总算是松了口气,扳倒了冯京,朝中的对手,又少了一个。
……
韩绛其实也很苦恼,当年王安石以他为首相,吕惠卿为参政,其实是想借重二人,继续带领着新党前进。
结果吕惠卿这反骨仔对付起自己人来比外人还狠,短短半年时间里,新党干臣就凋零殆尽。
而韩绛的能力和威望,本身在永兴军路就遭受了打击,撑不住这个场子,被吕惠卿把控了台谏和新法重要根据地司农寺,将他彻底架空。
昨日三司一场大火,不出意料,章惇也要外放了。
于是韩绛将章惇请过府来,商议对策。
章惇来了,意态还是那么潇洒自若,这娃的自信心永远爆棚,混没有把一时的贬谪当回事儿。
这种心态韩绛也很羡慕:“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子厚倒是豁达。”
章惇笑道:“范文正公也就那样,在我心中的评价,不如王相公。”
韩绛苦笑:“那是,你们都是孤胆包天之人。”
章惇拱手:“今后朝中,便要靠韩公独自与那福建子唱擂台了。”
韩绛摇了摇头:“子厚,我欲引王相公还朝,你觉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