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
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
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文中其实是将大同置于小康之上,从表面上看,似乎也的确很有道理。
而理学思潮,却第一次提出了一个问题,大同,真的可以在今世重现吗?
苏油如今也算是思想家,在他的启发和带领下,如今的理学一宗认为,“大同”,是一个数学里“绝对”的概念,可以无限趋近,但永远不能达到。
而使社会无限趋近“大同”的,是“小康”所论的制度和方法。
是以“大同”为理念,制定出来的人类应当共同遵守的礼法和典章;
是以“大同”为理念,从启蒙到成人的一套伦理教育过程;
是以“大同”为理念,从乡野到朝堂,构建起来的一套社会结构模式。
“大同”,其实就是“内圣”,是宗旨,是追求,是一个人对于自身品质修养的最高标准,是一个儒家思想继承者最高远的志向。
“小康”,其实就是“外王”,是一个人对外与人相处,行为做事应当遵循的方式和方法,是一个儒家思想继承者,在实践中践行大同理念的体现。
两者是一种内部的矛盾统一,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内圣者一样会用兵,立法,以外王为手段,去推行政治制度。
原因就在于“大道既隐”,大同的产生条件,已经不存在了。
一个以儒家思想武装自己的人,他的内心应该是具备“大同之心”的,而他的行为,则体现为“小康之行”。
或者反过来说,不以血裔民族为标准,能这样践行的人,才是真正的儒家。
这就从理论上解释了李常杰和苏油的区别,也解释了两者在战争中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解决了交趾学子们思想上的矛盾和苦闷,给了他们武装头脑的思想武器。
这是理学成熟的思想体系在交趾的牛刀小试,苏油引经据典,声情并茂,让一干学子听得如痴如醉。
苏油没有将儒家说得多么高大,而是给学子们指出了一条道路,一套方法论,而且是一条切实可行,能够一步步达到的方法论。
学子们觉得,自己从来没有如此接近过大道深旨,苏油告诉他们不需要崇拜古人,只要和他们一样不断地修为和实践,一样可以无限接近于古代的那些圣人和大贤。
每一个人,都可以“内圣外王”,不在于能不能达到和趋近,而在于那个人自己,选不选择走上这条道路而已。
就这么简单。
当然这只是解决了思想选择上的问题,具体到学习上,无论心还是行,要汇通圆融,还是非常艰难复杂的。
仅仅最表面的君子六艺,要全面掌握,那都一辈子学不完。
仅仅一个“慎独”,多少人在艰苦与诱惑之前,选择了放弃。
不过这些却是下一节课的内容了。
一堂课讲完,苏油相当于将在交趾的执政纲领交代了一遍,李道成和黎文盛恍如醍醐灌顶,不但对苏油的学养气度佩服万分,更是对他之前的种种作为有了进一步深刻的理解。
同时,也对他今后的施政完全放心。
的确,一切都解释得通了,这和李常杰那样的穷兵黩武,完全是境界与档次上的差别。
课程结束,学子们各回学舍,今天同时也是开学典礼,下午还有分班考试。
趁中午的时间,苏油举行了一场小型宴会,招待新聘用的学宫直讲们。
这一堂课,收获最大的其实是他们,很多学子还是懵懵懂懂,真正能听明白道理的,主要还是这一帮人。
交趾人最爱的一道菜,是用牛骨,鹿骨,羊骨,鸡鸭骨,加上香料,熬制成浓郁鲜美的汤汁。
然后他们还喜欢吃水牛肉。
为了办好这次招待会,苏油特意聘请了王室的大厨,买了一头牛,给直讲和学子们打牙祭。
直讲们的学问也要经过考核的,苏油按照眉山学宫的考试方式出了诗,赋,策问各一道。
其中一份,苏油认为去大宋拿个进士功名都没有问题,印象很深刻,这时便开口问道:“谁是杨曙?”
就听“当啷”一声,有人摔碎了盘子。
一个文士抖抖索索地过来:“后学杨曙,见过大学士,罪大于天,不敢请死。”
苏油见杨曙这幅模样不由得有些纳闷,对李道成问道:“李公,这怎么回事儿?”
李道成苦笑了一下:“杨曙是我交趾难得的文才,李常杰北侵之前,逼迫他作了那篇《伐宋露布》。”
第八百三十六章 章法
苏油这才明白杨曙为何如此害怕,笑道:“平心而论,那篇文章写得不错,懂得抓舆论,造声势,还对大宋政治格局有一定的研究。能够让王相公激怒,亲自手披《讨交趾檄》的文章,是一篇好文章。”
杨曙抖得更厉害了:“学生为太保,啊不,李逆威势煎逼,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
这是在用三国陈琳的典故为自己开脱,苏油更加觉得这人可用,嘴上却问道:“听说李常杰得此文章大喜,言道:‘吾师出有名也!’是吧?得了多少润笔啊?”
杨曙一脸冷汗:“不敢,李逆给米十石……”
“你这买卖亏大了也!”苏油哈哈大笑:“不要害怕,国朝不以文字罪人,朝中声讨王相公新法的文章,骂得比你厉害的多了去了。”
“是个人才,看来直讲之外,还得给你加加担子。今后有无数的政令,需要通过文章宣讲,这《南海时报》总编一职,我觉得非你莫属。我一个月给你十石!”
杨曙顿时如同将死之人得遇甘露,长躬一揖:“不敢领学士厚赐,但有所命,在所不辞。”
苏油说道:“别着急,试过才行,过几日要办一场大法会,超度此战中殒没的将士百姓,这篇祭文交给你来写,写得好才算。”
杨曙躬身:“后学领命。”
三日之后,升龙府在城外元江畔,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超度法会。
交趾人信佛教,苏油需要这样一场法会来安定人心。
杨曙的祭文写得非常漂亮,还是一贯的精通政治,善造舆论。
文章将这场战争的罪魁祸首导向了交趾的后党和阉党,对交趾与广南的无辜民众和将士们的伤亡进行了沉痛的哀悼,对挑动战争,屠杀无辜民众的暴行进行了强烈谴责,对少保的容忍与克制表示感激,对李道成和黎文盛的冷静和理智进行了葆扬。
文章最后希望通过这次祭祀,让全体人民以此次战争为鉴,把重心转移到建设上来,抛弃过去一味破坏影响地区安定的做法,努力过好自己的日子。
得知这篇文章出自杨曙之手后,交趾的民心彻底安定了下来。
老子们罪过再大,那也不过是多缴纳了些军粮而已,杨曙他都能没事儿,咱就安心活吧!
这次祭祀之后,交趾的政治开始走向了正轨。
苏油还是一贯的作风,放权,将农业丢给黎文盛,自己抓工业与商业,行政由李道成作为定海神针。
交趾比两浙路,荆湖南路的资源可就好太多了。
这里种植的稻谷叫安南稻,分两种,一种是白谷,就是大米,五月种,十月登。一种是赤谷,是一种糯米,十二月种,四月登。
这就没天理了,听说占城还要更厉害,一百天一季,一年三季不断。
这就让苏油想起了后世的蜀中,只要不是人为的瞎搞,一年家家有余粮,两年户户养鸡鸭,三年就该肥猪满圈了。
而在交趾,时间还能缩短一半。
为了切实减轻农人负担,苏油还让李道成行文各州,一丁二两丝那只是一种说法,还可以是价值等同于二两丝的粮食,葛布,蕉布。
交趾产一种芭蕉,果实个大甜美不说,蕉杆经过处理取得纤维,能够织布。
而且交趾人的纺织水平不低,“麻蕉二物,可绩而为布,细如罗纨,尤宜暑服。”
苏油特意让黎文盛找人给自己和石薇裁缝了几套,感觉的确舒服。
而在交趾人的眼里,这又成了小苏少保亲民简朴的表现之一。
四月,赤谷丰登。
如今中南各地,赋税重得可怕,有些国家,酋首,“给一斛种,岁收百斛。”
这样的剥削程度,老百姓根本就不是封建农民,而是完全的农奴。
也就是一岁三收,所以还扛得住,换到大宋,早就遍地揭竿而起了。
于是交趾人觉得,从来没有过过归宋后这么好的日子。
王宫虽然已经修好,可人家苏少保却一天都没进去过,而是住在学宫。
于是学宫外,不少被解放的农奴,都将自己地里收获的第一束水稻,送来摆放到学宫门前。
苏油命杨曙收了,作为学生的部分口粮,同时命他写了篇感谢信张贴在学宫门口,并提醒学子们记住百姓们的恩义。
人心都是肉长的,结果送来的稻米,更多了。
苏油发现交趾的鸡蛋和鸭蛋很便宜,鸡蛋三枚才一文钱,鸭蛋一枚一文钱。
这价格太不合理了,所以苏油哄抬了一下物价,让黎文盛给他收购了六千枚鸡蛋。
一个月后,苏油又把鸡苗交给了李道成,送到蚕市上,以十五文一只半价处理,作为政府补贴,卖给升龙府周围的农户饲养。
一天时间就哄抢一空。
这些资金交给石薇,成为慈济院和举子仓的运作启动资金。
黎文盛对苏油点石成金的本事儿简直叹为观止,没见苏少保买母鸡孵化啊……
倒是石薇觉得很温馨,当年小油哥哥带着可龙里致富,人工孵化鸡鸭也是一项收益,又拿出两贯钱交给黎文盛,托他继续收购鸡蛋。
但是苏辐认为苏油这是不务正业,交趾遍地是黄金,小幺叔你忙着给婶婶孵小鸡卖钱,解决了交趾路四府十三州几百个孤儿的生计问题?
你可真是太了不起了,我就问你一百口金穴那该是多少钱?!多少钱?!
苏油敲着桌子,小盐老鼠你可不要犯错误,黄金乃是绝对禁榷的物品,民间禁止买卖,现在交趾也是一方宋土,一切都要依宋制。
苏辐翻出赵顼的诏书,陛下的金口,交趾三年行羁縻州法,什么叫羁縻州法?就是自治。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
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
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文中其实是将大同置于小康之上,从表面上看,似乎也的确很有道理。
而理学思潮,却第一次提出了一个问题,大同,真的可以在今世重现吗?
苏油如今也算是思想家,在他的启发和带领下,如今的理学一宗认为,“大同”,是一个数学里“绝对”的概念,可以无限趋近,但永远不能达到。
而使社会无限趋近“大同”的,是“小康”所论的制度和方法。
是以“大同”为理念,制定出来的人类应当共同遵守的礼法和典章;
是以“大同”为理念,从启蒙到成人的一套伦理教育过程;
是以“大同”为理念,从乡野到朝堂,构建起来的一套社会结构模式。
“大同”,其实就是“内圣”,是宗旨,是追求,是一个人对于自身品质修养的最高标准,是一个儒家思想继承者最高远的志向。
“小康”,其实就是“外王”,是一个人对外与人相处,行为做事应当遵循的方式和方法,是一个儒家思想继承者,在实践中践行大同理念的体现。
两者是一种内部的矛盾统一,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内圣者一样会用兵,立法,以外王为手段,去推行政治制度。
原因就在于“大道既隐”,大同的产生条件,已经不存在了。
一个以儒家思想武装自己的人,他的内心应该是具备“大同之心”的,而他的行为,则体现为“小康之行”。
或者反过来说,不以血裔民族为标准,能这样践行的人,才是真正的儒家。
这就从理论上解释了李常杰和苏油的区别,也解释了两者在战争中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解决了交趾学子们思想上的矛盾和苦闷,给了他们武装头脑的思想武器。
这是理学成熟的思想体系在交趾的牛刀小试,苏油引经据典,声情并茂,让一干学子听得如痴如醉。
苏油没有将儒家说得多么高大,而是给学子们指出了一条道路,一套方法论,而且是一条切实可行,能够一步步达到的方法论。
学子们觉得,自己从来没有如此接近过大道深旨,苏油告诉他们不需要崇拜古人,只要和他们一样不断地修为和实践,一样可以无限接近于古代的那些圣人和大贤。
每一个人,都可以“内圣外王”,不在于能不能达到和趋近,而在于那个人自己,选不选择走上这条道路而已。
就这么简单。
当然这只是解决了思想选择上的问题,具体到学习上,无论心还是行,要汇通圆融,还是非常艰难复杂的。
仅仅最表面的君子六艺,要全面掌握,那都一辈子学不完。
仅仅一个“慎独”,多少人在艰苦与诱惑之前,选择了放弃。
不过这些却是下一节课的内容了。
一堂课讲完,苏油相当于将在交趾的执政纲领交代了一遍,李道成和黎文盛恍如醍醐灌顶,不但对苏油的学养气度佩服万分,更是对他之前的种种作为有了进一步深刻的理解。
同时,也对他今后的施政完全放心。
的确,一切都解释得通了,这和李常杰那样的穷兵黩武,完全是境界与档次上的差别。
课程结束,学子们各回学舍,今天同时也是开学典礼,下午还有分班考试。
趁中午的时间,苏油举行了一场小型宴会,招待新聘用的学宫直讲们。
这一堂课,收获最大的其实是他们,很多学子还是懵懵懂懂,真正能听明白道理的,主要还是这一帮人。
交趾人最爱的一道菜,是用牛骨,鹿骨,羊骨,鸡鸭骨,加上香料,熬制成浓郁鲜美的汤汁。
然后他们还喜欢吃水牛肉。
为了办好这次招待会,苏油特意聘请了王室的大厨,买了一头牛,给直讲和学子们打牙祭。
直讲们的学问也要经过考核的,苏油按照眉山学宫的考试方式出了诗,赋,策问各一道。
其中一份,苏油认为去大宋拿个进士功名都没有问题,印象很深刻,这时便开口问道:“谁是杨曙?”
就听“当啷”一声,有人摔碎了盘子。
一个文士抖抖索索地过来:“后学杨曙,见过大学士,罪大于天,不敢请死。”
苏油见杨曙这幅模样不由得有些纳闷,对李道成问道:“李公,这怎么回事儿?”
李道成苦笑了一下:“杨曙是我交趾难得的文才,李常杰北侵之前,逼迫他作了那篇《伐宋露布》。”
第八百三十六章 章法
苏油这才明白杨曙为何如此害怕,笑道:“平心而论,那篇文章写得不错,懂得抓舆论,造声势,还对大宋政治格局有一定的研究。能够让王相公激怒,亲自手披《讨交趾檄》的文章,是一篇好文章。”
杨曙抖得更厉害了:“学生为太保,啊不,李逆威势煎逼,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
这是在用三国陈琳的典故为自己开脱,苏油更加觉得这人可用,嘴上却问道:“听说李常杰得此文章大喜,言道:‘吾师出有名也!’是吧?得了多少润笔啊?”
杨曙一脸冷汗:“不敢,李逆给米十石……”
“你这买卖亏大了也!”苏油哈哈大笑:“不要害怕,国朝不以文字罪人,朝中声讨王相公新法的文章,骂得比你厉害的多了去了。”
“是个人才,看来直讲之外,还得给你加加担子。今后有无数的政令,需要通过文章宣讲,这《南海时报》总编一职,我觉得非你莫属。我一个月给你十石!”
杨曙顿时如同将死之人得遇甘露,长躬一揖:“不敢领学士厚赐,但有所命,在所不辞。”
苏油说道:“别着急,试过才行,过几日要办一场大法会,超度此战中殒没的将士百姓,这篇祭文交给你来写,写得好才算。”
杨曙躬身:“后学领命。”
三日之后,升龙府在城外元江畔,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超度法会。
交趾人信佛教,苏油需要这样一场法会来安定人心。
杨曙的祭文写得非常漂亮,还是一贯的精通政治,善造舆论。
文章将这场战争的罪魁祸首导向了交趾的后党和阉党,对交趾与广南的无辜民众和将士们的伤亡进行了沉痛的哀悼,对挑动战争,屠杀无辜民众的暴行进行了强烈谴责,对少保的容忍与克制表示感激,对李道成和黎文盛的冷静和理智进行了葆扬。
文章最后希望通过这次祭祀,让全体人民以此次战争为鉴,把重心转移到建设上来,抛弃过去一味破坏影响地区安定的做法,努力过好自己的日子。
得知这篇文章出自杨曙之手后,交趾的民心彻底安定了下来。
老子们罪过再大,那也不过是多缴纳了些军粮而已,杨曙他都能没事儿,咱就安心活吧!
这次祭祀之后,交趾的政治开始走向了正轨。
苏油还是一贯的作风,放权,将农业丢给黎文盛,自己抓工业与商业,行政由李道成作为定海神针。
交趾比两浙路,荆湖南路的资源可就好太多了。
这里种植的稻谷叫安南稻,分两种,一种是白谷,就是大米,五月种,十月登。一种是赤谷,是一种糯米,十二月种,四月登。
这就没天理了,听说占城还要更厉害,一百天一季,一年三季不断。
这就让苏油想起了后世的蜀中,只要不是人为的瞎搞,一年家家有余粮,两年户户养鸡鸭,三年就该肥猪满圈了。
而在交趾,时间还能缩短一半。
为了切实减轻农人负担,苏油还让李道成行文各州,一丁二两丝那只是一种说法,还可以是价值等同于二两丝的粮食,葛布,蕉布。
交趾产一种芭蕉,果实个大甜美不说,蕉杆经过处理取得纤维,能够织布。
而且交趾人的纺织水平不低,“麻蕉二物,可绩而为布,细如罗纨,尤宜暑服。”
苏油特意让黎文盛找人给自己和石薇裁缝了几套,感觉的确舒服。
而在交趾人的眼里,这又成了小苏少保亲民简朴的表现之一。
四月,赤谷丰登。
如今中南各地,赋税重得可怕,有些国家,酋首,“给一斛种,岁收百斛。”
这样的剥削程度,老百姓根本就不是封建农民,而是完全的农奴。
也就是一岁三收,所以还扛得住,换到大宋,早就遍地揭竿而起了。
于是交趾人觉得,从来没有过过归宋后这么好的日子。
王宫虽然已经修好,可人家苏少保却一天都没进去过,而是住在学宫。
于是学宫外,不少被解放的农奴,都将自己地里收获的第一束水稻,送来摆放到学宫门前。
苏油命杨曙收了,作为学生的部分口粮,同时命他写了篇感谢信张贴在学宫门口,并提醒学子们记住百姓们的恩义。
人心都是肉长的,结果送来的稻米,更多了。
苏油发现交趾的鸡蛋和鸭蛋很便宜,鸡蛋三枚才一文钱,鸭蛋一枚一文钱。
这价格太不合理了,所以苏油哄抬了一下物价,让黎文盛给他收购了六千枚鸡蛋。
一个月后,苏油又把鸡苗交给了李道成,送到蚕市上,以十五文一只半价处理,作为政府补贴,卖给升龙府周围的农户饲养。
一天时间就哄抢一空。
这些资金交给石薇,成为慈济院和举子仓的运作启动资金。
黎文盛对苏油点石成金的本事儿简直叹为观止,没见苏少保买母鸡孵化啊……
倒是石薇觉得很温馨,当年小油哥哥带着可龙里致富,人工孵化鸡鸭也是一项收益,又拿出两贯钱交给黎文盛,托他继续收购鸡蛋。
但是苏辐认为苏油这是不务正业,交趾遍地是黄金,小幺叔你忙着给婶婶孵小鸡卖钱,解决了交趾路四府十三州几百个孤儿的生计问题?
你可真是太了不起了,我就问你一百口金穴那该是多少钱?!多少钱?!
苏油敲着桌子,小盐老鼠你可不要犯错误,黄金乃是绝对禁榷的物品,民间禁止买卖,现在交趾也是一方宋土,一切都要依宋制。
苏辐翻出赵顼的诏书,陛下的金口,交趾三年行羁縻州法,什么叫羁縻州法?就是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