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家人一番讨论,一致支持郑晚儿开烤鸭店的决定。
许家人回去后,郑家这边也没有急着休息,而是聚在一起讨论开烤鸭店的具体事宜。
要开店,其他的先不说,最重要的还是店面的问题。新店开张,若是能开在相对比较繁华的地段,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可若是位置不行,人烟罕至,谁知道你这里开了个烤鸭店呀!
而原本郑晚儿是打算租赁铺面,可是又一想,既然是做烤鸭,那么挂炉是必不可少的。虽然铺面后头一般都是有灶台的,但是却没有挂炉,那么还得建挂炉,租赁的铺面却不好改动。
她想了想,还是觉得买一个铺面更好。
“若是租赁,一个月也要许多的租金,花了许多钱,到头来还是别人的,若是有合适的,倒不如买下来,这样子更方便,就算以后咱们自己不用,再租出去收租金岂不是也好?”
郑来田对于买房子买地向来是最热衷的,当下便点头道:“我看行,只是不知道这买个铺面要多少钱。”
杨氏就道:“我看,你这两天就上镇上打听打听,或是问问胡掌柜,他是做生意的,又久在镇上住着,肯定比咱们清楚。”
“你说的是,我明儿就去一趟。”
郑来田答应着,一家人都很惦记着这个事情,便也不拖延,第二日吃过早饭,他便套了车,准备去一趟镇上。可刚刚赶着车还没有走出好远,就听见后面儿有人叫他,郑来田忙不迭停下车,回头一看,只见是村长的大儿子李铁柱,忙把车停下来。
这李铁柱同郑来田差不多大的年纪,见他停下了,忙追上前。想是走得着急的缘故,气喘吁吁的道:“来田,这是要去镇上?”
“是啊,铁柱大哥,咋的了,是有啥急事儿?”
李铁柱问道:“去镇上啥事儿啊?要是不着急,先缓缓再去,我爹找你有事儿商量呢。”
郑来田有些讶异,村长找他能有啥事儿呢?之前因为京里的贵人同他家订酒的事情,原本往珍馐楼一月一送的酒便先停了,不过这地瓜粉条却没有停,而且因着卖得不错,销量大,要的粉条也是越来越多,一直经营的很好。不过因着自己家中事儿多,粉条作坊的事情一直交由村长代为管理。
难道是因为粉条作坊里出了什么问题?虽然作坊里的盈利自家都捐给了村儿里,可是到底这生意还是他家跟珍馐楼在做……
郑来田心里一咯噔,他考虑了一下,铺面的事情也不是很急,而且现在也还早,不如先去看看村长那里到底是啥事儿,下午再去也使得。
“行,稍等我一会儿,我先把车赶回去,再同你一同过去。”
郑晚儿见他爹才刚出去一会儿,又赶着车车回来了,有些惊讶:“爹,咋又回来了?”
郑来田把骡车栓好,一边道:“刚才你李伯过来,说村长找我商量事儿呢,我先过去看看是啥事儿,要是回来的早,就下午再去镇上。”
郑晚儿一听,就知道她爹说的这个李伯是村长的儿子,也同郑来田一样,想到是不是粉条作坊里有啥事儿,点点头:“行,那您去吧。”
人家还在外头等他,郑来田栓好车,匆匆交代一声,便同李铁柱一道去了村长家。
村长正在自家堂屋里头坐着喝茶,见他进来了,忙请他坐下,亲自给他倒茶。
郑来田忙道了谢,双手接过茶碗,不过却没心思喝,迫不及待的问道:“叔,您叫我过来商量啥事儿?是作坊里头的事儿?”
村长见他着急的模样,知道他是想岔了,忙道:“作坊里头好着呢,乡亲们都尽心得很……不过,今儿叫你过来,也有一些这作坊的关系。”
郑来田听的一头雾水,一会儿说没事儿,一会儿又说有关系,那到底是有事儿没事儿呢?
“叔,到底是啥事儿啊?”
村长的老伴儿见状,嗔怪的对自家丈夫道:“你个老头子,有啥话就跟人直说呗,说一半藏一半,卖啥关子!”
“是我的错,是我的错。”村长哈哈一笑,忙向郑来田道:“是这么回事儿,你们家之前不是捐出作坊所得那一成利吗?虽说是用来给村儿里念书的娃儿们买纸笔用,可是咱们这粉条作坊干得好,每月余下那么些钱,光是买纸笔却也用不完。我记了账本,你瞧一瞧。”
自从家里俩儿子都去念书后,每天回来便会把每日所学教给晚儿,郑来田自己在旁边,也跟着学了些,认得了些字。这会儿接过村长递过来的账本,虽然瞧不明白,可是最下面一行写的结余多少,他却是认得。
每月里属于他家的那一成盈利,除了买笔墨纸砚的开销外,还能剩下许多,几个月累积下来剩的钱,就是连郑来田也有些惊讶。
“六十两银子!这么多?”
笔墨纸砚可是贵着呢,咋还能剩这么多?
村长笑道:“娃儿们有念书的机会,都珍惜的很,对纸笔也很俭省,轻易不浪费。再说了,如今珍馐楼的订单不是又比之前多么?挣的钱肯定也多了,每月里光买纸笔哪里用得完。”
他解释完,又道:“我是这样想的,村儿里的娃娃们如今虽然念着书,不过都是在人家张先生的院子里,屋子又不大,多是在院子里上课,若是天气好还行,可是遇到刮风下雨的,就要到屋子里去,挤得转身都难。如今既然有这么多钱余下来,不如,就拿出这些钱,在村儿里选块地方,盖一个学堂。这样一来,娃儿们有专门的念书的地方了,人家张先生家里也不用整天吵吵嚷嚷的。”
“不过这事儿也不能我自己就定了,毕竟银子是你家捐赠的,我就想着,同你商量一下,看看你的意思。”
郑来田听完村长的话,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涌现出欣喜,高兴的道:“我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别的不说,自家就还有两个孩子在张先生那里念书呢,对于村长说的情况,也不是不了解,娃儿们念书条件,着实是有些艰苦。特别是冬日的时候,冷风一刮,手冻得连笔都握不住。
如今村长提出来用余下的钱盖学堂,孩子们就能有个专门念书的地儿了,这可是大大的好事儿!
许家人回去后,郑家这边也没有急着休息,而是聚在一起讨论开烤鸭店的具体事宜。
要开店,其他的先不说,最重要的还是店面的问题。新店开张,若是能开在相对比较繁华的地段,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可若是位置不行,人烟罕至,谁知道你这里开了个烤鸭店呀!
而原本郑晚儿是打算租赁铺面,可是又一想,既然是做烤鸭,那么挂炉是必不可少的。虽然铺面后头一般都是有灶台的,但是却没有挂炉,那么还得建挂炉,租赁的铺面却不好改动。
她想了想,还是觉得买一个铺面更好。
“若是租赁,一个月也要许多的租金,花了许多钱,到头来还是别人的,若是有合适的,倒不如买下来,这样子更方便,就算以后咱们自己不用,再租出去收租金岂不是也好?”
郑来田对于买房子买地向来是最热衷的,当下便点头道:“我看行,只是不知道这买个铺面要多少钱。”
杨氏就道:“我看,你这两天就上镇上打听打听,或是问问胡掌柜,他是做生意的,又久在镇上住着,肯定比咱们清楚。”
“你说的是,我明儿就去一趟。”
郑来田答应着,一家人都很惦记着这个事情,便也不拖延,第二日吃过早饭,他便套了车,准备去一趟镇上。可刚刚赶着车还没有走出好远,就听见后面儿有人叫他,郑来田忙不迭停下车,回头一看,只见是村长的大儿子李铁柱,忙把车停下来。
这李铁柱同郑来田差不多大的年纪,见他停下了,忙追上前。想是走得着急的缘故,气喘吁吁的道:“来田,这是要去镇上?”
“是啊,铁柱大哥,咋的了,是有啥急事儿?”
李铁柱问道:“去镇上啥事儿啊?要是不着急,先缓缓再去,我爹找你有事儿商量呢。”
郑来田有些讶异,村长找他能有啥事儿呢?之前因为京里的贵人同他家订酒的事情,原本往珍馐楼一月一送的酒便先停了,不过这地瓜粉条却没有停,而且因着卖得不错,销量大,要的粉条也是越来越多,一直经营的很好。不过因着自己家中事儿多,粉条作坊的事情一直交由村长代为管理。
难道是因为粉条作坊里出了什么问题?虽然作坊里的盈利自家都捐给了村儿里,可是到底这生意还是他家跟珍馐楼在做……
郑来田心里一咯噔,他考虑了一下,铺面的事情也不是很急,而且现在也还早,不如先去看看村长那里到底是啥事儿,下午再去也使得。
“行,稍等我一会儿,我先把车赶回去,再同你一同过去。”
郑晚儿见他爹才刚出去一会儿,又赶着车车回来了,有些惊讶:“爹,咋又回来了?”
郑来田把骡车栓好,一边道:“刚才你李伯过来,说村长找我商量事儿呢,我先过去看看是啥事儿,要是回来的早,就下午再去镇上。”
郑晚儿一听,就知道她爹说的这个李伯是村长的儿子,也同郑来田一样,想到是不是粉条作坊里有啥事儿,点点头:“行,那您去吧。”
人家还在外头等他,郑来田栓好车,匆匆交代一声,便同李铁柱一道去了村长家。
村长正在自家堂屋里头坐着喝茶,见他进来了,忙请他坐下,亲自给他倒茶。
郑来田忙道了谢,双手接过茶碗,不过却没心思喝,迫不及待的问道:“叔,您叫我过来商量啥事儿?是作坊里头的事儿?”
村长见他着急的模样,知道他是想岔了,忙道:“作坊里头好着呢,乡亲们都尽心得很……不过,今儿叫你过来,也有一些这作坊的关系。”
郑来田听的一头雾水,一会儿说没事儿,一会儿又说有关系,那到底是有事儿没事儿呢?
“叔,到底是啥事儿啊?”
村长的老伴儿见状,嗔怪的对自家丈夫道:“你个老头子,有啥话就跟人直说呗,说一半藏一半,卖啥关子!”
“是我的错,是我的错。”村长哈哈一笑,忙向郑来田道:“是这么回事儿,你们家之前不是捐出作坊所得那一成利吗?虽说是用来给村儿里念书的娃儿们买纸笔用,可是咱们这粉条作坊干得好,每月余下那么些钱,光是买纸笔却也用不完。我记了账本,你瞧一瞧。”
自从家里俩儿子都去念书后,每天回来便会把每日所学教给晚儿,郑来田自己在旁边,也跟着学了些,认得了些字。这会儿接过村长递过来的账本,虽然瞧不明白,可是最下面一行写的结余多少,他却是认得。
每月里属于他家的那一成盈利,除了买笔墨纸砚的开销外,还能剩下许多,几个月累积下来剩的钱,就是连郑来田也有些惊讶。
“六十两银子!这么多?”
笔墨纸砚可是贵着呢,咋还能剩这么多?
村长笑道:“娃儿们有念书的机会,都珍惜的很,对纸笔也很俭省,轻易不浪费。再说了,如今珍馐楼的订单不是又比之前多么?挣的钱肯定也多了,每月里光买纸笔哪里用得完。”
他解释完,又道:“我是这样想的,村儿里的娃娃们如今虽然念着书,不过都是在人家张先生的院子里,屋子又不大,多是在院子里上课,若是天气好还行,可是遇到刮风下雨的,就要到屋子里去,挤得转身都难。如今既然有这么多钱余下来,不如,就拿出这些钱,在村儿里选块地方,盖一个学堂。这样一来,娃儿们有专门的念书的地方了,人家张先生家里也不用整天吵吵嚷嚷的。”
“不过这事儿也不能我自己就定了,毕竟银子是你家捐赠的,我就想着,同你商量一下,看看你的意思。”
郑来田听完村长的话,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涌现出欣喜,高兴的道:“我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别的不说,自家就还有两个孩子在张先生那里念书呢,对于村长说的情况,也不是不了解,娃儿们念书条件,着实是有些艰苦。特别是冬日的时候,冷风一刮,手冻得连笔都握不住。
如今村长提出来用余下的钱盖学堂,孩子们就能有个专门念书的地儿了,这可是大大的好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