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几乎各国的将领们都认为大规模的登陆行动绝无成功的可能,这是思维的误区。虽然英国人在达达尼尔海峡正在采取这么一次大规模的行动,但它正在遭受失败,即使是土耳其人都能把他们挡在了加利波利半岛。
李海顿知道英国人失败的原因,并不是大规模登陆本身,而是国为他们选错了地点,达达尼尔海峡狭窄的水道和加利波利半岛狭长的地形都不利于登陆部队展开攻击,反而有利于防守一方。
博洛耶维奇说意大利军队并不强,完全能够从正面突破,然后把他们分割,并不需要进行一次海上冒险。虽然意大利海岸几乎就没什么防御,而且奥匈海军也取得了亚得里亚海的绝对控制权,但他们还是认为那是在冒险。
拉维纳城意大利东北部,位于博洛尼亚以东大约110公里,距海边大约有13公里。在这里登陆的困难在于拉维纳只有一个很小的港口,陆军重装备的运输和登岸是个大问题。海军部的意见是在安科纳港附近登陆,然后占领这座港口城市,但这样做又与威尼托地区的战役计划关系不大,等于开辟了第二个战场。
李海顿则极力主张选择位于意大利北部蜂腰部的拉维纳作为登陆场,奥匈军队如果在这里登陆成功并且展开部队,就等于在意大利军队的后方把他们与罗马之间的联络拦腰斩断,从而使在意大利北部的主力军队陷入包围之中,意军将会在战场上两面受敌,陷入到夹攻,这样极有可能促使战斗力本来就不强的意军崩溃。
奥匈海军在战前倒也开展过两次登陆演练,并且能够在滩涂搭建简易的浮箱码头,可以解决一部分装备和人员上岸的难题。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拉维纳附近海岸水深较浅,大型舰船无法靠近海岸,海军部必须征集到足够的小型运输舰船,而且还要保证航道的绝对安全。
这问题倒不大,从波拉或的里雅斯特到拉维纳只有110海里左右,运输船大约只用10小时就能够抵达意大利海岸。最重要的是随着三艘“伊斯特里亚大公”级战列舰的服役,奥匈海军在亚得里亚海取得了优势,涅戈万上将保证海军能够承担起负责海上安全的重任。
李海顿坚定地认为,除了威尼斯港和安科纳港有重兵防守外,意大利人根本没有预料到奥匈军队会从海上登陆,在东海岸其他地域根本没有防御准备。在拉维纳登陆虽然困难重重,但并非不能解决,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但并不会造成多大的阻碍。如果奥匈军队在这里登陆成功,则有可能切断意大利北部120万意军主力的退路,这样有可能迅速地解决掉意大利人,迫使他们投降。
李海顿利用他皇储的身份和在战争中率领陆海军取得几场胜利所积累的威望,最终说服总参谋部和包括德国人在内的众多高级将领接受了他的计划。
战争本来就象一场赌博,不冒一点风险是不可能的,问题是需要把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作战计划和兵力部署又再次经过了调整,奥匈军最精锐的第7集团军被调往的里雅斯特和波拉军港进行待命。
为了迷惑意大利人,8月13日,设在特伦托的奥匈南线总指挥部改称为“南蒂罗尔地区防御总指挥部”,似乎显示奥匈帝国根本无力向意大利发动反击。
但奥匈帝国已经在这一地区集中了5个集团军近110万的兵力。
博洛耶维奇把进攻部队分成了三个方向:第3集团军和新组建和第12集团军的目标是威尼斯-帕多瓦一线,第6集团军目标是维罗纳,第8集团军则先在伊松佐河一线展开反击。德国第12集团军则作为总预备队布置于伊松佐河一线。
李海顿计划到9月间过了雨季后再发起全线攻击,没想到他没下令,意大利人却抢先在伊松佐河发起了进攻。
原来意大利军总参谋长卡尔多纳上将由于之前损失巨大的无效进攻而造成国内深刻的政治危机,相当一部分议员扬言要退出战争,反而在国内引起爱好和平的意大利人民的广泛支持。他需要在议会选举之前取得一次能够振奋全国的胜利,来缓解这次的政治危机。
但意军的进攻让他们本来就不坚固的防线顿时分崩离析,反击的机会来了。
卡尔多纳的作战计划是以意第3集团军从蒙法科纳到萨格拉多之间发起突破,然后拾级而上,仰攻多贝尔多,同时,意大利第2集团军将在萨波托诺横渡伊松佐河,争取在戈尔茨占领一个稳固的桥头阵地,然后攻击托明诺,突破整个奥匈军的防御体系。
很可笑的是,意大利人居然还认为在他们面前的是兵力不足的蒂罗尔地方部队和奥匈第8集团军,置奥匈帝国从东线抽调了3个集团军南下的事实不顾。他们想当然的认为奥匈军队的调动是为了对付塞尔维亚人。
8月17日早晨6点整,意军开始发起大规模弹幕射击,猛烈的炮击整整持续了7天,然而对群山中的奥匈军各个支撑点的破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24日7点整,随着一声刺耳的哨子声响起,意军从战壕中蜂拥而出,冲向确定无疑的大毁灭。
如果说意军的7天炮击还是产生了什么效果的话,那就是使博洛耶维奇能够准确地判断出了意军的进攻方向,他将第3和第8集团军部署在了意军的进攻方向正面,而把第6和第7集团军全部集中到了意军两大集团军进攻的结合地带。
他需要突破意军的结合部,然后快速地前插,根本不管侧翼。
博洛耶维奇计划把意军的主力全部消灭,而不是击溃。
23日,博洛耶维奇带着前线司令部赶到贝尔多,接管了整个防线的指挥权,就近指挥,他明白自己将面临的是一次象拉德茨基一样的机遇。他拥有如同台阶般向上延伸的防御地形,可以分级部署防御,他将主要预备队部署在阿尔卑斯的群峰的后面,这样的话,如果需要发动反击,奥匈军将获得居高临下俯冲而带来的巨大动能。
意军第2集团军在萨波托诺的6个渡口开始横渡伊松佐河,他们面对的地形十分不利,陡峭的岩壁就在河的对岸,他们一过河就必须开始攀爬,没有任何比较平缓的河滩能够让他们集结和建立桥头阵地。
对于进攻的意大利人来说,这是血淋淋的一天,他们根本无法接近峭壁,缺乏大炮的奥匈军无法摧毁意军的渡船,这个弱点却变成了意军的死亡陷阱,一批又一批的意军渡过了伊松佐河,却根本无法在机枪火力面前攀上峭壁,被成片地扫倒在河中,而意大利军官只是麻木不仁地催促部队渡河,把一批又一批的士兵送到奥匈军的机枪口之前,然后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被打死在河里,尸体漂浮在伊松佐河中,整个场景仿佛人间地狱一般。
意军第3集团军的攻击目标是从蒙法科纳高地延伸到萨格拉多高地之间的20公里的比较低矮的鞍部,当然这个低矮也是相对于周围高峻的山峰而言的。
意军仿佛大群乱哄哄的羊群,蜂拥而出,步履蹒跚地向鞍部攀爬,从蒙法科纳河萨格拉多两个高地交叉的火力构成了一个火力陷阱,部署在鞍部棱线上的奥匈军则不管不顾地只是把成捆的手榴弹向下砸去,意军处于根本干挨打不能还手的境地,无法达成任何突破。
然而,意军巨大的兵力优势毕竟还是有些效果的,经过三天苦战,意大利第3集团军终于突破了山脊棱线,然而等待他们的不是轻松和休息,而是下一道更高的山脊。
奥匈军在给意军巨大杀伤后,有序地撤退到更高的山脊阵地上,轻松地等待着意军。士气极度低落的意军被军官驱动着,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再次开始冒着枪林弹雨攀爬。
在不断后撤中消磨着意大利人本就薄弱的战斗意志的同时,位于后方的德军主力第12集团军也开始向第一线运动。
李海顿知道英国人失败的原因,并不是大规模登陆本身,而是国为他们选错了地点,达达尼尔海峡狭窄的水道和加利波利半岛狭长的地形都不利于登陆部队展开攻击,反而有利于防守一方。
博洛耶维奇说意大利军队并不强,完全能够从正面突破,然后把他们分割,并不需要进行一次海上冒险。虽然意大利海岸几乎就没什么防御,而且奥匈海军也取得了亚得里亚海的绝对控制权,但他们还是认为那是在冒险。
拉维纳城意大利东北部,位于博洛尼亚以东大约110公里,距海边大约有13公里。在这里登陆的困难在于拉维纳只有一个很小的港口,陆军重装备的运输和登岸是个大问题。海军部的意见是在安科纳港附近登陆,然后占领这座港口城市,但这样做又与威尼托地区的战役计划关系不大,等于开辟了第二个战场。
李海顿则极力主张选择位于意大利北部蜂腰部的拉维纳作为登陆场,奥匈军队如果在这里登陆成功并且展开部队,就等于在意大利军队的后方把他们与罗马之间的联络拦腰斩断,从而使在意大利北部的主力军队陷入包围之中,意军将会在战场上两面受敌,陷入到夹攻,这样极有可能促使战斗力本来就不强的意军崩溃。
奥匈海军在战前倒也开展过两次登陆演练,并且能够在滩涂搭建简易的浮箱码头,可以解决一部分装备和人员上岸的难题。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拉维纳附近海岸水深较浅,大型舰船无法靠近海岸,海军部必须征集到足够的小型运输舰船,而且还要保证航道的绝对安全。
这问题倒不大,从波拉或的里雅斯特到拉维纳只有110海里左右,运输船大约只用10小时就能够抵达意大利海岸。最重要的是随着三艘“伊斯特里亚大公”级战列舰的服役,奥匈海军在亚得里亚海取得了优势,涅戈万上将保证海军能够承担起负责海上安全的重任。
李海顿坚定地认为,除了威尼斯港和安科纳港有重兵防守外,意大利人根本没有预料到奥匈军队会从海上登陆,在东海岸其他地域根本没有防御准备。在拉维纳登陆虽然困难重重,但并非不能解决,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但并不会造成多大的阻碍。如果奥匈军队在这里登陆成功,则有可能切断意大利北部120万意军主力的退路,这样有可能迅速地解决掉意大利人,迫使他们投降。
李海顿利用他皇储的身份和在战争中率领陆海军取得几场胜利所积累的威望,最终说服总参谋部和包括德国人在内的众多高级将领接受了他的计划。
战争本来就象一场赌博,不冒一点风险是不可能的,问题是需要把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作战计划和兵力部署又再次经过了调整,奥匈军最精锐的第7集团军被调往的里雅斯特和波拉军港进行待命。
为了迷惑意大利人,8月13日,设在特伦托的奥匈南线总指挥部改称为“南蒂罗尔地区防御总指挥部”,似乎显示奥匈帝国根本无力向意大利发动反击。
但奥匈帝国已经在这一地区集中了5个集团军近110万的兵力。
博洛耶维奇把进攻部队分成了三个方向:第3集团军和新组建和第12集团军的目标是威尼斯-帕多瓦一线,第6集团军目标是维罗纳,第8集团军则先在伊松佐河一线展开反击。德国第12集团军则作为总预备队布置于伊松佐河一线。
李海顿计划到9月间过了雨季后再发起全线攻击,没想到他没下令,意大利人却抢先在伊松佐河发起了进攻。
原来意大利军总参谋长卡尔多纳上将由于之前损失巨大的无效进攻而造成国内深刻的政治危机,相当一部分议员扬言要退出战争,反而在国内引起爱好和平的意大利人民的广泛支持。他需要在议会选举之前取得一次能够振奋全国的胜利,来缓解这次的政治危机。
但意军的进攻让他们本来就不坚固的防线顿时分崩离析,反击的机会来了。
卡尔多纳的作战计划是以意第3集团军从蒙法科纳到萨格拉多之间发起突破,然后拾级而上,仰攻多贝尔多,同时,意大利第2集团军将在萨波托诺横渡伊松佐河,争取在戈尔茨占领一个稳固的桥头阵地,然后攻击托明诺,突破整个奥匈军的防御体系。
很可笑的是,意大利人居然还认为在他们面前的是兵力不足的蒂罗尔地方部队和奥匈第8集团军,置奥匈帝国从东线抽调了3个集团军南下的事实不顾。他们想当然的认为奥匈军队的调动是为了对付塞尔维亚人。
8月17日早晨6点整,意军开始发起大规模弹幕射击,猛烈的炮击整整持续了7天,然而对群山中的奥匈军各个支撑点的破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24日7点整,随着一声刺耳的哨子声响起,意军从战壕中蜂拥而出,冲向确定无疑的大毁灭。
如果说意军的7天炮击还是产生了什么效果的话,那就是使博洛耶维奇能够准确地判断出了意军的进攻方向,他将第3和第8集团军部署在了意军的进攻方向正面,而把第6和第7集团军全部集中到了意军两大集团军进攻的结合地带。
他需要突破意军的结合部,然后快速地前插,根本不管侧翼。
博洛耶维奇计划把意军的主力全部消灭,而不是击溃。
23日,博洛耶维奇带着前线司令部赶到贝尔多,接管了整个防线的指挥权,就近指挥,他明白自己将面临的是一次象拉德茨基一样的机遇。他拥有如同台阶般向上延伸的防御地形,可以分级部署防御,他将主要预备队部署在阿尔卑斯的群峰的后面,这样的话,如果需要发动反击,奥匈军将获得居高临下俯冲而带来的巨大动能。
意军第2集团军在萨波托诺的6个渡口开始横渡伊松佐河,他们面对的地形十分不利,陡峭的岩壁就在河的对岸,他们一过河就必须开始攀爬,没有任何比较平缓的河滩能够让他们集结和建立桥头阵地。
对于进攻的意大利人来说,这是血淋淋的一天,他们根本无法接近峭壁,缺乏大炮的奥匈军无法摧毁意军的渡船,这个弱点却变成了意军的死亡陷阱,一批又一批的意军渡过了伊松佐河,却根本无法在机枪火力面前攀上峭壁,被成片地扫倒在河中,而意大利军官只是麻木不仁地催促部队渡河,把一批又一批的士兵送到奥匈军的机枪口之前,然后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被打死在河里,尸体漂浮在伊松佐河中,整个场景仿佛人间地狱一般。
意军第3集团军的攻击目标是从蒙法科纳高地延伸到萨格拉多高地之间的20公里的比较低矮的鞍部,当然这个低矮也是相对于周围高峻的山峰而言的。
意军仿佛大群乱哄哄的羊群,蜂拥而出,步履蹒跚地向鞍部攀爬,从蒙法科纳河萨格拉多两个高地交叉的火力构成了一个火力陷阱,部署在鞍部棱线上的奥匈军则不管不顾地只是把成捆的手榴弹向下砸去,意军处于根本干挨打不能还手的境地,无法达成任何突破。
然而,意军巨大的兵力优势毕竟还是有些效果的,经过三天苦战,意大利第3集团军终于突破了山脊棱线,然而等待他们的不是轻松和休息,而是下一道更高的山脊。
奥匈军在给意军巨大杀伤后,有序地撤退到更高的山脊阵地上,轻松地等待着意军。士气极度低落的意军被军官驱动着,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再次开始冒着枪林弹雨攀爬。
在不断后撤中消磨着意大利人本就薄弱的战斗意志的同时,位于后方的德军主力第12集团军也开始向第一线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