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出风头的德国皇帝这两天显得十分忙碌,亲自赶到威廉港参加为迎接帝国的海上英雄们所举行的凯旋仪式。
确实是一场大胜,双方主力舰的损失比是6:2,双方阵亡人数为2153:7293,德国海岸就在眼前,舍尔上将下令各舰减速,一艘艘伤痕累累,满身硝烟的战舰一艘艘缓缓驶入碧玉锚地。
身着深蓝色冬季制服的海军官兵们在甲板和两侧舰舷列队,停泊在港湾内的舰艇纷纷打出“欢迎凯旋”的信号,救援船早已经开出,拖曳着那些需要帮助,受损严重的舰船返回港同。码头上,人潮攒动,鲜花和欢呼声淹没了一切。
第二天早上,受损严重,蹒跚而行的“吕佐”号、“塞德利茨”号和“冯.德.坦恩”号也终于返回了吕贝克港。这些战舰真是德国造船业的骄傲,尽管看上去满目疮痍,却依然全都顽强地浮在水面上,其中进水严重的“吕佐”号只能依靠着一座大型浮船坞的帮助,才能顺利地被拖回北海造船厂。
尽管如此,人们还是为这些德国战舰的奇迹生还而感到惊喜不已,德国皇帝更是不吝溢美之词,他不仅赞扬了各舰上官兵的英勇和无畏,还将这些战舰称之为德意志帝国“永不沉没的战舰”!
接下来,这些“不沉之舰”的故事在官方刻意的夸大宣传下,很快传遍整个德国和奥匈帝国,人们都为自己国家拥有这样一些顽强不屈的战舰而感到骄傲,并且更加坚定了赢得战争的信心。
李海顿也被德国皇帝拉上参加着各种各样的表彰和绶勋仪式,而且还为“拉德茨基”号和“弗兰茨大公”号上的官兵产颁发了奥匈帝国授予的勋章。威伦尼克被晋升为海军上将,调回国内出任海军总参谋长,施特伦茨少将接替了他的职务。两艘奥匈战舰在斯卡格拉克海战中表现不俗,合力击沉了英国皇家海军的“玛丽女王”号战列巡洋舰,这些荣誉也是他们应得的。
德国人在庆祝,英国人在反思,美国人则站在大洋彼岸观望着。
斯卡格拉克海战之后,德国人放下了对英国人的畏惧心理,开始计划频繁地派出军舰出没大西洋水域,给英国人的海上运输造成更大的打击。
在陆地上,英法联军在西线发动了两次战役,俄国人也意图收复摩尔达维亚,全都无功而返。战场上暂时陷入到沉寂之中。
德国北部的费马恩岛,这里气候宜人,风景优美,岛上拥有如画般的湖泊和嶙峋的峭壁,而且是德国著名的候鸟迁徙栖息地。费马恩岛也是德国日照时间最长的地区,也是著名的疗养圣地之一。而且由于距离基尔海军不远,所以德国海军的军人疗养院也座落在这里。
斯卡格拉克海战中德国公海舰队虽然没有取得一场象特拉法尔加一样的海上胜利,但还是打破了英国皇家海军300年来建立的不可战胜的神话,把英国人拉下了神坛。德国海军挑战大英帝国海上霸权的勇气和在海战中取得的战术性胜利让在开战后一直没有多大作为的德国海军官兵们顿时成了国人心目中的骄傲,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荣誉和各种形式的奖励。而跟随“弗兰茨大公”号出海并参与作战的中国观察团八名军官也获得了德奥两国的优异服务勋章。而在海战中负伤的李国圭上尉更是获得了一枚奥匈帝国海军为奖励英勇作战的军官所颁发的三级圣十字骑士勋章。
德国各大造船厂现在显得特别紧张而繁忙,在海战中受伤的舰只塞满了船坞,在斯卡格拉克海战中,几乎所有参战的主力舰都都受到了损失,其中有一半损伤严重,在今后的数月内,海面上将几乎看不到德国主力舰活动的身影。
英国人的情况比德国人也好不到哪里。
腿部受伤的李国圭上尉作为海战中的英雄被送到了费马恩岛的海军疗养院进行恢复和治疗,而其他的中国军官们则大部分时间呆在吕贝克的北海造船厂参观和学习德国人的修造舰技术。
“这就是大国海军的底蕴,整个德国有七家如此规模的大型造船厂,这才造就了德国海军的辉煌。”走在锵锵作响的北海造船厂里,王崇文不由感叹德国海军并不是毫无原由的突然崛起,在他们身后,是巨大的工业和制造能力,这才造就了今天强大的德国舰队。
“在日本留学时,反思甲午海战的结果,我就一直在想,我们当初是不是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造船上,而不是急于建立一支看似强大的舰队。”沈鸿烈点了点头说道,“今天看到的结果更坚定了我的想法。”
北海造船厂塔机林立,拥有数座五万吨级大型船坞,现在里面装满正在进行修理的大型战舰,舰体上火花四溅,如气焊、气割和电焊等新的建造技术已经开始大量应用到造船之中,而这些,是他们这些在国内的海军军官们从来都没有见过的。
北海造船厂规模巨大,可以同时建造四艘20000吨以上的大型舰船,许多重型装备的巨大加工能力是在国内根本无法想象的。
“没有强大的造船业,就不可能有强大的海军。”沈靖宸中校从“拉德茨基”号的舷梯上走了下来,对他们说道,他的专业是轮机和建造,一直呆在北海造船厂考察和学习,并没有参加斯卡格拉克海战,为此一直有些耿耿于怀。
“老沈,什么时候国内才能建造出如此巨大的战舰。”王崇文说道。
“建造么,实际上现在国内就有能力造。”沈靖宸说道,“只不过所有的东西都要从国外买,再回到国内船厂组装。但要想真正自己造出来,还是奥匈那位皇储说得对,需要有三十年的和平发展时间。”
“需要那么久?”王崇文皱了皱眉头道。
“看看,你现在就犯了奥匈皇储所说的中国人的毛病,缺少耐心,而且急于求成。”沈靖宸说道,“我仔细地想过他说的话,还真是有道理。我们心里太过急于赶上列强,更容易犯错误,这反而拖累了我们迈向强国的步伐。”
“走吧,我们去参观一下那两艘快要建成的新舰,怎么看起来和‘拉德茨基“号差不多。”沈鸿烈指了指正在舾装码头的两艘大型战舰。
“那是当初希腊人订购的两艘战列舰,本来就是以‘拉德茨基’号为蓝本设计的,当然样子看起来都差不多。”沈靖宸说道,“不过,好象德国人已经把它们给买了下来。”说完,他对身边陪同他们的奥国武官说了几句,那位武官犹豫了一下,很快转身向船厂的办公区走去。
“他说要请示一下。”沈靖宸说道,“不过,应该问题不大,奥国皇储对我们真得很不赖,几乎满足了我们所有的请求。”
还真是如此,很快陪同他们的武官就回来了,表示他们可以到那两艘军舰上去参观。
确实是一场大胜,双方主力舰的损失比是6:2,双方阵亡人数为2153:7293,德国海岸就在眼前,舍尔上将下令各舰减速,一艘艘伤痕累累,满身硝烟的战舰一艘艘缓缓驶入碧玉锚地。
身着深蓝色冬季制服的海军官兵们在甲板和两侧舰舷列队,停泊在港湾内的舰艇纷纷打出“欢迎凯旋”的信号,救援船早已经开出,拖曳着那些需要帮助,受损严重的舰船返回港同。码头上,人潮攒动,鲜花和欢呼声淹没了一切。
第二天早上,受损严重,蹒跚而行的“吕佐”号、“塞德利茨”号和“冯.德.坦恩”号也终于返回了吕贝克港。这些战舰真是德国造船业的骄傲,尽管看上去满目疮痍,却依然全都顽强地浮在水面上,其中进水严重的“吕佐”号只能依靠着一座大型浮船坞的帮助,才能顺利地被拖回北海造船厂。
尽管如此,人们还是为这些德国战舰的奇迹生还而感到惊喜不已,德国皇帝更是不吝溢美之词,他不仅赞扬了各舰上官兵的英勇和无畏,还将这些战舰称之为德意志帝国“永不沉没的战舰”!
接下来,这些“不沉之舰”的故事在官方刻意的夸大宣传下,很快传遍整个德国和奥匈帝国,人们都为自己国家拥有这样一些顽强不屈的战舰而感到骄傲,并且更加坚定了赢得战争的信心。
李海顿也被德国皇帝拉上参加着各种各样的表彰和绶勋仪式,而且还为“拉德茨基”号和“弗兰茨大公”号上的官兵产颁发了奥匈帝国授予的勋章。威伦尼克被晋升为海军上将,调回国内出任海军总参谋长,施特伦茨少将接替了他的职务。两艘奥匈战舰在斯卡格拉克海战中表现不俗,合力击沉了英国皇家海军的“玛丽女王”号战列巡洋舰,这些荣誉也是他们应得的。
德国人在庆祝,英国人在反思,美国人则站在大洋彼岸观望着。
斯卡格拉克海战之后,德国人放下了对英国人的畏惧心理,开始计划频繁地派出军舰出没大西洋水域,给英国人的海上运输造成更大的打击。
在陆地上,英法联军在西线发动了两次战役,俄国人也意图收复摩尔达维亚,全都无功而返。战场上暂时陷入到沉寂之中。
德国北部的费马恩岛,这里气候宜人,风景优美,岛上拥有如画般的湖泊和嶙峋的峭壁,而且是德国著名的候鸟迁徙栖息地。费马恩岛也是德国日照时间最长的地区,也是著名的疗养圣地之一。而且由于距离基尔海军不远,所以德国海军的军人疗养院也座落在这里。
斯卡格拉克海战中德国公海舰队虽然没有取得一场象特拉法尔加一样的海上胜利,但还是打破了英国皇家海军300年来建立的不可战胜的神话,把英国人拉下了神坛。德国海军挑战大英帝国海上霸权的勇气和在海战中取得的战术性胜利让在开战后一直没有多大作为的德国海军官兵们顿时成了国人心目中的骄傲,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荣誉和各种形式的奖励。而跟随“弗兰茨大公”号出海并参与作战的中国观察团八名军官也获得了德奥两国的优异服务勋章。而在海战中负伤的李国圭上尉更是获得了一枚奥匈帝国海军为奖励英勇作战的军官所颁发的三级圣十字骑士勋章。
德国各大造船厂现在显得特别紧张而繁忙,在海战中受伤的舰只塞满了船坞,在斯卡格拉克海战中,几乎所有参战的主力舰都都受到了损失,其中有一半损伤严重,在今后的数月内,海面上将几乎看不到德国主力舰活动的身影。
英国人的情况比德国人也好不到哪里。
腿部受伤的李国圭上尉作为海战中的英雄被送到了费马恩岛的海军疗养院进行恢复和治疗,而其他的中国军官们则大部分时间呆在吕贝克的北海造船厂参观和学习德国人的修造舰技术。
“这就是大国海军的底蕴,整个德国有七家如此规模的大型造船厂,这才造就了德国海军的辉煌。”走在锵锵作响的北海造船厂里,王崇文不由感叹德国海军并不是毫无原由的突然崛起,在他们身后,是巨大的工业和制造能力,这才造就了今天强大的德国舰队。
“在日本留学时,反思甲午海战的结果,我就一直在想,我们当初是不是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造船上,而不是急于建立一支看似强大的舰队。”沈鸿烈点了点头说道,“今天看到的结果更坚定了我的想法。”
北海造船厂塔机林立,拥有数座五万吨级大型船坞,现在里面装满正在进行修理的大型战舰,舰体上火花四溅,如气焊、气割和电焊等新的建造技术已经开始大量应用到造船之中,而这些,是他们这些在国内的海军军官们从来都没有见过的。
北海造船厂规模巨大,可以同时建造四艘20000吨以上的大型舰船,许多重型装备的巨大加工能力是在国内根本无法想象的。
“没有强大的造船业,就不可能有强大的海军。”沈靖宸中校从“拉德茨基”号的舷梯上走了下来,对他们说道,他的专业是轮机和建造,一直呆在北海造船厂考察和学习,并没有参加斯卡格拉克海战,为此一直有些耿耿于怀。
“老沈,什么时候国内才能建造出如此巨大的战舰。”王崇文说道。
“建造么,实际上现在国内就有能力造。”沈靖宸说道,“只不过所有的东西都要从国外买,再回到国内船厂组装。但要想真正自己造出来,还是奥匈那位皇储说得对,需要有三十年的和平发展时间。”
“需要那么久?”王崇文皱了皱眉头道。
“看看,你现在就犯了奥匈皇储所说的中国人的毛病,缺少耐心,而且急于求成。”沈靖宸说道,“我仔细地想过他说的话,还真是有道理。我们心里太过急于赶上列强,更容易犯错误,这反而拖累了我们迈向强国的步伐。”
“走吧,我们去参观一下那两艘快要建成的新舰,怎么看起来和‘拉德茨基“号差不多。”沈鸿烈指了指正在舾装码头的两艘大型战舰。
“那是当初希腊人订购的两艘战列舰,本来就是以‘拉德茨基’号为蓝本设计的,当然样子看起来都差不多。”沈靖宸说道,“不过,好象德国人已经把它们给买了下来。”说完,他对身边陪同他们的奥国武官说了几句,那位武官犹豫了一下,很快转身向船厂的办公区走去。
“他说要请示一下。”沈靖宸说道,“不过,应该问题不大,奥国皇储对我们真得很不赖,几乎满足了我们所有的请求。”
还真是如此,很快陪同他们的武官就回来了,表示他们可以到那两艘军舰上去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