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部长陈绍宽坐在河口的奥匈远东舰队司令部三层宽大的会议室里,神情有些疲惫。他望着港湾内的奥匈分舰队的舰船,眼睛里流露出一丝羡慕的神色。奥匈帝国本来并不算是很强的海军在欧战中逐渐成长为一个能与大英帝国相抗衡的巨无霸,这多少带有一些传奇色彩,一直是民国海军将领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在中国海军的每一位官兵的心中,也一直存有这样的梦想——什么时候,我们自己的舰队也能象奥匈海军一样,屹立于世界之巅。
从这一点上来说,奥匈海军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一个榜样。
稍微令陈绍宽感到遗憾的是在欧战期间,他长期在英国皇家海军“观战”,并跟随英国舰队参加过三次海战,在比斯开湾海战期间,他还曾在“阿基里斯”号 装甲巡洋舰上参加过对奥匈舰队的作战,不过在那一次,排水量13500吨,在他眼里可以称得上是大舰的“阿基里斯”号却被奥匈战巡“拉德茨基”号在海上撵得狼狈逃窜,幸亏后来奥地利人前去围剿贝蒂舰队的主力,他们才得以逃生。
那一次海战中奥匈海军的强势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从来没有想到过在战前名不见经传的奥匈舰队居然能够打垮了在中国人眼里很强的法国和意大利海军,并一跃成为了地中海的新霸主,让强大的英国海军感到束手无策,没有一点办法。
在战后的和平谈判时,陈绍宽作为中国海军代表团的成员终于有机会登上了奥匈战舰,仔细参观这些在欧战期间名声显赫的战舰,可惜,他们其中的一多半都在战后的裁军中被拆毁。中国的海军当时多么希望得到这些被拆毁的庞大舰队啊,可惜,北洋政府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来。
后来,奥匈皇帝顶着日本人的压力,几乎是半卖半送地以600万元的价格把四艘一战期间未完工的四艘“红衣主教”级战列舰送给了中国海军。在“东北事变”期间,正是由于这四艘战列舰,震慑着日本联合舰队,使他们想攻击上海的企图遭受了失败。在舟山海战中,以四艘战列舰为主组成的中国舰队迫使日本舰队逃走,这是自黄海海战之后,中国海军第一次有了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正是因为这场海战,海军部在政府中终于和陆军部一样拥有了平起平坐的资格,而且政府对海军的建设也开始重视了起来,拨款逐年增加。海军部曾制订出了一个庞大的十年造舰计划,想为中国海军打造出一支足以与日本联合舰队相抗衡的舰队出来。
很可惜的是,在中国海军刚刚开始重新装备的时候,战争再次打断了海军人“和平建设”的梦想。
令人无语的是中国海军再一次让国人失望了,他们根本无力保卫祖国的海岸,在战争开始之初,中国舰队再次遭到日本人的偷袭,烟台的海军第一舰队就损失惨重,最终只能撤到青岛,名义上被德国人“扣留”,才得以保存住了主力,而第二舰队在增援上海的途中遭受日军的轰炸,也受损严重,主力舰只能趁黑夜逃往广州,以避免再次遭到轰炸。
就这样,中国海军在几天之内就失去了对近海的守卫和控制,引得国内报纸和民众的一片责骂之声。
现在作为海军部长的陈绍宽上将顶着“窝囊废”和“卖国贼”的骂名在到处周旋,希望早一天能够恢复海军的战斗力。
实际上从34年开始,中国海军就开始积极进行了所谓的“海军国防建设计划”,为了尽量缩小中日海军之间巨大的实力差距,作为新任海军部长的陈绍宽和海军前辈及同僚同僚们一起尽了最大的努力。海军方面从奥匈和德国各订购了一艘轻巡洋舰,同时在上海和福州,在引进支柱和德奥专家的指导下,四艘排水量为6800吨的轻巡洋舰分别于1935年开始开工建造,同时,海军还分别向两国各订购了两艘新式的远洋型驱逐舰,并以德奥提供的图纸和技术,在国内开工建造了六艘排水量为2870吨的“武昌”级驱逐舰。
更为重要的是,海军部还在国内向各省募捐,筹集到了近8600万一笔巨款,开工从奥匈引进了图纸和技术,在奥匈海军的帮助下,开工建造了两艘“江苏”级航空母舰。
由于国内造船工业底子薄弱,德奥两国只用一年就能建成服役的“莱比锡”级轻巡洋舰和“岛级”轻巡洋舰,中国造船厂用了两年半的时间才刚建成下水,还没有完成舾装,战争就爆发了。
现在,在江南造船厂正在施工的两艘巡洋舰也遭受了攻击,在日军还没有占领吴淞之前,趁着夜色逃到了南京。在福州海军造船厂建造的两艘巡洋舰倒是撤到了钦州港。目前,海军方面能够作战的只剩下了两艘从德奥购进的轻巡洋舰和几艘驱逐舰了。
陈绍宽是来向奥匈求援的。
由于福州和江南造船厂很有可能都会沦陷,而海军钦州造船厂还没有完成建设,国内现在根本没有合适的船坞能够容纳“镇海”号和“靖海”号两艘受创的战列舰进坞维修,他们只能联系与中国关系最好的奥匈海军,看看他们是不是能够提供帮助。同时,希望能在奥匈方面的帮助下,完成“江苏”号和“福建”号航空母舰的最后舾装工程。
扬克尔将军在进行了初步的会谈后,表示要先请示国内,但同意中国战列舰可以进入河口船坞进行不超过三天的简易维修。这符合中立法的条件,实际上奥匈和德国在战争爆发后名义上保持着中立,实际上一直在向中国提供援助。
日本人不断地在向德奥提出抗议,但都被德奥两国以正常贸易为由给拒绝了。反正日本人不敢冒着战争的风险,强行拦截德奥两国的货船,他们也无法确认轮船上装载有军火。
但是,表面上两国还是要保持中立,为中国人维修战舰肯定会破坏中立条款。
现在,陈绍宽一行人则在焦急和不安中等待着奥匈方面的答复。
在中国海军的每一位官兵的心中,也一直存有这样的梦想——什么时候,我们自己的舰队也能象奥匈海军一样,屹立于世界之巅。
从这一点上来说,奥匈海军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一个榜样。
稍微令陈绍宽感到遗憾的是在欧战期间,他长期在英国皇家海军“观战”,并跟随英国舰队参加过三次海战,在比斯开湾海战期间,他还曾在“阿基里斯”号 装甲巡洋舰上参加过对奥匈舰队的作战,不过在那一次,排水量13500吨,在他眼里可以称得上是大舰的“阿基里斯”号却被奥匈战巡“拉德茨基”号在海上撵得狼狈逃窜,幸亏后来奥地利人前去围剿贝蒂舰队的主力,他们才得以逃生。
那一次海战中奥匈海军的强势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从来没有想到过在战前名不见经传的奥匈舰队居然能够打垮了在中国人眼里很强的法国和意大利海军,并一跃成为了地中海的新霸主,让强大的英国海军感到束手无策,没有一点办法。
在战后的和平谈判时,陈绍宽作为中国海军代表团的成员终于有机会登上了奥匈战舰,仔细参观这些在欧战期间名声显赫的战舰,可惜,他们其中的一多半都在战后的裁军中被拆毁。中国的海军当时多么希望得到这些被拆毁的庞大舰队啊,可惜,北洋政府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来。
后来,奥匈皇帝顶着日本人的压力,几乎是半卖半送地以600万元的价格把四艘一战期间未完工的四艘“红衣主教”级战列舰送给了中国海军。在“东北事变”期间,正是由于这四艘战列舰,震慑着日本联合舰队,使他们想攻击上海的企图遭受了失败。在舟山海战中,以四艘战列舰为主组成的中国舰队迫使日本舰队逃走,这是自黄海海战之后,中国海军第一次有了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正是因为这场海战,海军部在政府中终于和陆军部一样拥有了平起平坐的资格,而且政府对海军的建设也开始重视了起来,拨款逐年增加。海军部曾制订出了一个庞大的十年造舰计划,想为中国海军打造出一支足以与日本联合舰队相抗衡的舰队出来。
很可惜的是,在中国海军刚刚开始重新装备的时候,战争再次打断了海军人“和平建设”的梦想。
令人无语的是中国海军再一次让国人失望了,他们根本无力保卫祖国的海岸,在战争开始之初,中国舰队再次遭到日本人的偷袭,烟台的海军第一舰队就损失惨重,最终只能撤到青岛,名义上被德国人“扣留”,才得以保存住了主力,而第二舰队在增援上海的途中遭受日军的轰炸,也受损严重,主力舰只能趁黑夜逃往广州,以避免再次遭到轰炸。
就这样,中国海军在几天之内就失去了对近海的守卫和控制,引得国内报纸和民众的一片责骂之声。
现在作为海军部长的陈绍宽上将顶着“窝囊废”和“卖国贼”的骂名在到处周旋,希望早一天能够恢复海军的战斗力。
实际上从34年开始,中国海军就开始积极进行了所谓的“海军国防建设计划”,为了尽量缩小中日海军之间巨大的实力差距,作为新任海军部长的陈绍宽和海军前辈及同僚同僚们一起尽了最大的努力。海军方面从奥匈和德国各订购了一艘轻巡洋舰,同时在上海和福州,在引进支柱和德奥专家的指导下,四艘排水量为6800吨的轻巡洋舰分别于1935年开始开工建造,同时,海军还分别向两国各订购了两艘新式的远洋型驱逐舰,并以德奥提供的图纸和技术,在国内开工建造了六艘排水量为2870吨的“武昌”级驱逐舰。
更为重要的是,海军部还在国内向各省募捐,筹集到了近8600万一笔巨款,开工从奥匈引进了图纸和技术,在奥匈海军的帮助下,开工建造了两艘“江苏”级航空母舰。
由于国内造船工业底子薄弱,德奥两国只用一年就能建成服役的“莱比锡”级轻巡洋舰和“岛级”轻巡洋舰,中国造船厂用了两年半的时间才刚建成下水,还没有完成舾装,战争就爆发了。
现在,在江南造船厂正在施工的两艘巡洋舰也遭受了攻击,在日军还没有占领吴淞之前,趁着夜色逃到了南京。在福州海军造船厂建造的两艘巡洋舰倒是撤到了钦州港。目前,海军方面能够作战的只剩下了两艘从德奥购进的轻巡洋舰和几艘驱逐舰了。
陈绍宽是来向奥匈求援的。
由于福州和江南造船厂很有可能都会沦陷,而海军钦州造船厂还没有完成建设,国内现在根本没有合适的船坞能够容纳“镇海”号和“靖海”号两艘受创的战列舰进坞维修,他们只能联系与中国关系最好的奥匈海军,看看他们是不是能够提供帮助。同时,希望能在奥匈方面的帮助下,完成“江苏”号和“福建”号航空母舰的最后舾装工程。
扬克尔将军在进行了初步的会谈后,表示要先请示国内,但同意中国战列舰可以进入河口船坞进行不超过三天的简易维修。这符合中立法的条件,实际上奥匈和德国在战争爆发后名义上保持着中立,实际上一直在向中国提供援助。
日本人不断地在向德奥提出抗议,但都被德奥两国以正常贸易为由给拒绝了。反正日本人不敢冒着战争的风险,强行拦截德奥两国的货船,他们也无法确认轮船上装载有军火。
但是,表面上两国还是要保持中立,为中国人维修战舰肯定会破坏中立条款。
现在,陈绍宽一行人则在焦急和不安中等待着奥匈方面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