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寒暑不常,希自珍慰。北方渐冷,南方也宜早做防范。弟在北京安好,上月所欠百余元债务,也已偿清。至此,心无挂碍。若有需,弟可随时南返……”
孙中山的手上,拿着宋教仁日前寄来的信,感慨万分。
过去他对宋教仁多有误解,到如今,才知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句话,只有宋教仁才是真正的革命者,坚定的革命者。
不得不赞同,段祺瑞内阁要比唐绍仪内阁更为的激进,有效。
虽然更为集权,但是中央的权威不断扩大,也是必然趋势。
他并不想地方割据,但是他依然心存犹疑,生怕这眼前的一幕都是虚假的,虚幻的,美梦就像泡沫,一捅就破。
他依然渴望真正的民主,可是,别说是中央,就连他身边,依然有许多不堪入目的事情发生,他觉得很疲惫。
这些都不是真正的民主。
眼下只能退而求其次,他致力于在广东与两湖推行军治与党治,让国民党人以三省为基础,率先摸索一条不同的道路。
但是宋教仁的来信,也在暗示他,北方已经做好了动手的准备。
李安生说过,东北军不打内战,只打外国侵略者,但是,谁都不会将这话当真,当初李安生在中俄战争激战正酣之时,派阎锡山直入陕西,便是针对湖北的革命党人。
之后李安生利用吴禄贞与蓝天蔚等人,分化拉拢了湖北革命元勋,接下来又借着四川内乱的名义,与蔡锷一同攻下了四川,直接将湖北甚至是粤汉铁路放在了爪前。
说到蔡锷与陈炯明,孙中山无比的伤感,梁启超投向了北京,而蔡锷投向了东北,都让他无比难受,革命党人的助力越来越少,本来以为蔡锷这样的少壮派会保持清醒,与腐朽的专制政权斗争,可是没想到蔡锷也开始与他们同流合污了。
岑春煊现在兼了广西省长,拥有了一省治权,并且又手握五省军权,成为了南方最大的一股势力。
孙中山想要拉拢岑春煊,不过这位前清大佬并不买账,即便是他抛出了暂且实行军治的理念,依然无法得到对方的认同。
实行军治,这对地方野心家们来讲,这是最欢迎的,废都督而为督军,何其快意。
孙中山就是凭借着这一点,赢得了湖南实权派谭延闿的支持。
本来四川的那帮武装分子也都是高声叫好,纷纷叫嚷着要加入国民党,国民党好啊,军治,枪杆子抢地盘,抢到多大管多大,管多大地盘收多少钱,这可都是钱呐。
可是,四川的野心家们还没有得偿所愿,就给阎锡山的陕西军打了进来,蔡锷也是一路势如破竹,几番激战,便将四川的几个大佬都干趴下。
如今四川正在实行大清肃,由朱庆澜代省长,成为了既北方之后,南方第一个实行军政分离的省份。
朱庆澜在中俄战争期间,与东北搭上了线,成为了程李系的一员,也让国民党人黯然销魂,在武力的支持下,朱庆澜很快的就执掌起了大权,并且开始推行各项法治。
即便中国人愚昧无知,但是只要有适合的体制出来,基本的民主还是能保证的。
并不代表民众愚昧,民主就毫无希望,只要集权才能统治这些愚民,关键还是体制问题。
陈炯明向李安生提出的联省自治,其实还是有可行性的。
事实上,李安生治下的东北,锡良治下的内外蒙,以及程德全治下的两江、福建,都已经开始出现了联省自治的苗头。
要是全盘按照中央政府那套来,地方往往会无所适从。
李安生在许多地方向中央妥协,便是要换取地方相对的独立性。
“联省自治”包含两种意思:(一)是容许各省自治,由各省自己制定省宪,依照省宪自组省政府,统治本省;(二)是由各省选派代表,组织联省会议,制定联省宪法,建立联邦制国家。
在全国军权收归中央的情况下,其实联省自治对中国的政局并没有坏处,相反,反而能够使得地方拥有一定的独立性,从而更加的灵活自如。
孙中山个人无比反对这种方式,要是真的给陈炯明的这种思想运用起来,说不定谭延闿等人又要反复,好不容易出现的三省一体,实行军治的大好局面要给破坏掉。
他的脑子里也一直在反复的思索着对策,思索着中国目前政局的走向。
他的脑海中,也逐渐的有一些意识开始成形。
“在军政时期,一切制度悉隶于军政之下。政府一面用兵力扫除国内之障碍;一面宣传主义以开化全国之人心,而促进国家之统一”;“凡一省完全底定之日,则为训政开始之时,而军政停止之日”;“在训政时期,政府当派曾经训练、考试合格之员,到各县协助人民筹备自治。其程度以全县人口调查清楚,全县土地测量完竣,全县警卫办理妥善,四境纵横之道路修筑成功;而其人民曾受四权使用之训练,而完毕其国民之义务,誓行革命之主义者得选举县官,以执行一县之政事;得选举议员,以议立一县之法律,始成为一完全自治之县。一完全自治之县,其国民有直接选举官员之权,有直接罢免官员之权,有直接创制法律之权,有直接复决法律之权”;“凡一省全数之县皆达完全自治者,则为宪政开始时期,国民代表会得选举省长,为本省自治之监督。至于该省内之国家行政,则省长受中央之指挥”,“全国有过半数省分达至宪政开始时期,即全省之地方自治完全成立时期,则开国民大会决定宪法而颁布之”;“宪法颁布之后,中央统治权则归于国民大会行使之,即国民大会对于中央政府官员有选举权,有罢免权;对于中央法律有创制权,有复决权”;“宪法颁布之日,即为宪政告成之时,而全国国民则依宪法行全国大选举。国民政府则于选举完毕之后三个月解职,而授政于民选之政府,是为建国之大功告成。”
这是他的民主之路,目前他极力的想要实现第一步,军政。
在广东、湖南与湖北三省实行军政,然后逐步的扩展到全国,推翻北方反动政府,实行训政。或者,平定一省,便将一省作为训政对象。
以弱胜强,必须要有更加先进的理论指挥,孙中山认为他的这种思想理论,更加的符合当前中国的需要。
孙中山现在做好了准备,随时与北方作战,以三省为基础,拉拢全国各地的潜在盟友,以及中立派,加上日本的支持,或许有可能能够颠覆北方集权发动政府。
这次的袭击事件,让他看到了北方对他的忌惮,正如日本顾问所说,国民党人永远都是反动政府的心腹大患,北方专制人物袁世凯与李安生等人始终不会放弃对国民党人的扼杀。
与其被动等死,倒不如揭竿而起。
孙中山就不相信,当初辛亥革命时,全国蜂拥而起的革命声势,到现在全部给反动派扼杀掉。
李安生在东北也不能一手遮天,更何况是袁世凯与段祺瑞?
今天“华山”号与“泰山”号将会在广州停留最后一天,然后将北上上海。
这几天每天都有无数的百姓涌到了码头上,希望能够瞻仰这两艘旷世巨舰。
这是当前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几艘巨舰中的两艘,虽然中国的江南造船厂与葫芦岛造船厂分别在造着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巨大的战列舰,但毕竟还在船厂,这两艘巨舰,才是真真正正的中国第一巨舰。
广东都督陈炯明甚至还征求了前往欧洲接收两艘战舰的程璧光的同意,组织了广州的学生,前往两艘战舰参观。
陈炯明自从中俄战争胜利后便正式出任广东都督,不过,此刻由于他开始提出联省自治,使得跟孙中山等人的关系并不好,孙中山不仅在削弱他对广东军队的掌控,也在各方面都排挤他。
其实陈炯明在东北的时候,李安生就多次与其交流,认识到他在后世给刻意抹杀掉的许多优秀品质,他具有民主思想,反对军治、党制,提倡民治。这就未必为国民党人以至孙中山所同意。孙中山的理想是成立一个正式的中央政府,领导全国革命,他把国民革命分为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在他眼里,人民是“ 无知可怜”的幼儿,革命党则是保姆。
陈炯明在写给李安生的信中,反复强调了,在当时各地都是土皇帝的情况下,‘联省自治‘可是解决统一问题的好途径。这比孙中山奉行的中央集权、不惜以武力征战谋求统一中国的政治纲领好多了。
他固然倾向于李安生出来执政,但是想要真正实现中国的大一统,内战是无法避免的,国民党人已经成为了一个大毒瘤。
要是国民党肯放弃军队,那么无妨,中国还能走民选政治的道路,推行政党政治,可问题就在孙中山一意孤行,始终不肯放弃军队,更加的不肯放弃武力征讨北京政府主张。
陈炯明与程璧光在码头的永泰茶楼喝着茶,僻静的厢房里满是午后慵懒的阳光。
十月的广州要比北方舒服多了,这让程璧光很是享受。
他的理念更陈炯明有些类似,那就是不希望看到中国爆发内战,不然的话,他们海军该如何自处?
程璧光就当时的中国国情来看,“联省自治”有其可行的前提,陈炯明就指出,既然李安生不愿意用武力强行统一全国,袁世凯的中央军也不想与李安生甚至是南方孙中山撕破脸,与其连年征战,不如各省先行自治,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了,再实行联省自治。如此便可以不通过武力而最终实现全国统一。稳定了局面之后,然后在内部体制建设和经济建设过程中逐步推进政治体制的改进。
两人谈的很是投机,事实上,在后世,他们两人都是孙大炮的牺牲者,却不知道命运类似的两人,在这个时代却能很是投机。
孙中山等人对两艘巨舰停泊在广州港不屑一顾,认为这是对国民党人的威慑与警告,甚至没有组织任何的欢迎活动。
也只有陈炯明这个广东都督,能够力排众议,向南洋海军展示了广东革命党人的气度。
事实上,陈炯明已经日益的给认为是受了北方大军阀大野心份子李安生的影响,被认为是李安生扎在广东的一颗钉子。
这一点,连孙中山也很难受,陈炯明是个人才,人品也好,本来是国民党中兴的一大支柱,可惜现在的理念与他们渐行渐远。
要不是宋教仁反复写信来劝导疏通,不然的话,孙中山早就考虑要想办法让陈炯明下台了,当初孙中山想要重组同盟会,要求党员无条件效忠于他,给陈炯明硬生生的推辞,要不是宋教仁接手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只怕陈炯明根本就不愿意加入国民党,成为一名国民党员。
眼下孙中山是看宋教仁的面子,至于他能够忍耐多久,这就不可知了。
一个国民党员,所秉持的理念与国民党党魁相反,这就有些难说了。
更何况,陈炯明的理念还很有市场,很能得到别人的赞同,孙中山是在害怕吗?
“竞存兄,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看着外头人头攒动的热闹景象,茶室里倒是幽静的很,程璧光幽幽的说着,仿佛是在叹息一般。
他自然一直在关注着中国的政局走向,他是铁杆的程李系,在海军的建设中,也成为了程李系的一员干将。
他深知没有李安生,中国海军到现在还是一蹶不振,更别提拥有两艘当世无可匹敌的战列巡洋舰,更别提还有两艘当世无双的战列舰正在建造,而且全部是使用了自己的技术。
这是个惊天奇迹,要不是这一幕幕接连的出现,程璧光始终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李安生真的用了几年的时间来布局,促使中国的海军实现了复兴的第一步,中国的造舰工业走向了世界一流。
程璧光可不想到时率领舰队南下,用舰炮轰击广州城,故而对此颇为担忧。(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孙中山的手上,拿着宋教仁日前寄来的信,感慨万分。
过去他对宋教仁多有误解,到如今,才知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句话,只有宋教仁才是真正的革命者,坚定的革命者。
不得不赞同,段祺瑞内阁要比唐绍仪内阁更为的激进,有效。
虽然更为集权,但是中央的权威不断扩大,也是必然趋势。
他并不想地方割据,但是他依然心存犹疑,生怕这眼前的一幕都是虚假的,虚幻的,美梦就像泡沫,一捅就破。
他依然渴望真正的民主,可是,别说是中央,就连他身边,依然有许多不堪入目的事情发生,他觉得很疲惫。
这些都不是真正的民主。
眼下只能退而求其次,他致力于在广东与两湖推行军治与党治,让国民党人以三省为基础,率先摸索一条不同的道路。
但是宋教仁的来信,也在暗示他,北方已经做好了动手的准备。
李安生说过,东北军不打内战,只打外国侵略者,但是,谁都不会将这话当真,当初李安生在中俄战争激战正酣之时,派阎锡山直入陕西,便是针对湖北的革命党人。
之后李安生利用吴禄贞与蓝天蔚等人,分化拉拢了湖北革命元勋,接下来又借着四川内乱的名义,与蔡锷一同攻下了四川,直接将湖北甚至是粤汉铁路放在了爪前。
说到蔡锷与陈炯明,孙中山无比的伤感,梁启超投向了北京,而蔡锷投向了东北,都让他无比难受,革命党人的助力越来越少,本来以为蔡锷这样的少壮派会保持清醒,与腐朽的专制政权斗争,可是没想到蔡锷也开始与他们同流合污了。
岑春煊现在兼了广西省长,拥有了一省治权,并且又手握五省军权,成为了南方最大的一股势力。
孙中山想要拉拢岑春煊,不过这位前清大佬并不买账,即便是他抛出了暂且实行军治的理念,依然无法得到对方的认同。
实行军治,这对地方野心家们来讲,这是最欢迎的,废都督而为督军,何其快意。
孙中山就是凭借着这一点,赢得了湖南实权派谭延闿的支持。
本来四川的那帮武装分子也都是高声叫好,纷纷叫嚷着要加入国民党,国民党好啊,军治,枪杆子抢地盘,抢到多大管多大,管多大地盘收多少钱,这可都是钱呐。
可是,四川的野心家们还没有得偿所愿,就给阎锡山的陕西军打了进来,蔡锷也是一路势如破竹,几番激战,便将四川的几个大佬都干趴下。
如今四川正在实行大清肃,由朱庆澜代省长,成为了既北方之后,南方第一个实行军政分离的省份。
朱庆澜在中俄战争期间,与东北搭上了线,成为了程李系的一员,也让国民党人黯然销魂,在武力的支持下,朱庆澜很快的就执掌起了大权,并且开始推行各项法治。
即便中国人愚昧无知,但是只要有适合的体制出来,基本的民主还是能保证的。
并不代表民众愚昧,民主就毫无希望,只要集权才能统治这些愚民,关键还是体制问题。
陈炯明向李安生提出的联省自治,其实还是有可行性的。
事实上,李安生治下的东北,锡良治下的内外蒙,以及程德全治下的两江、福建,都已经开始出现了联省自治的苗头。
要是全盘按照中央政府那套来,地方往往会无所适从。
李安生在许多地方向中央妥协,便是要换取地方相对的独立性。
“联省自治”包含两种意思:(一)是容许各省自治,由各省自己制定省宪,依照省宪自组省政府,统治本省;(二)是由各省选派代表,组织联省会议,制定联省宪法,建立联邦制国家。
在全国军权收归中央的情况下,其实联省自治对中国的政局并没有坏处,相反,反而能够使得地方拥有一定的独立性,从而更加的灵活自如。
孙中山个人无比反对这种方式,要是真的给陈炯明的这种思想运用起来,说不定谭延闿等人又要反复,好不容易出现的三省一体,实行军治的大好局面要给破坏掉。
他的脑子里也一直在反复的思索着对策,思索着中国目前政局的走向。
他的脑海中,也逐渐的有一些意识开始成形。
“在军政时期,一切制度悉隶于军政之下。政府一面用兵力扫除国内之障碍;一面宣传主义以开化全国之人心,而促进国家之统一”;“凡一省完全底定之日,则为训政开始之时,而军政停止之日”;“在训政时期,政府当派曾经训练、考试合格之员,到各县协助人民筹备自治。其程度以全县人口调查清楚,全县土地测量完竣,全县警卫办理妥善,四境纵横之道路修筑成功;而其人民曾受四权使用之训练,而完毕其国民之义务,誓行革命之主义者得选举县官,以执行一县之政事;得选举议员,以议立一县之法律,始成为一完全自治之县。一完全自治之县,其国民有直接选举官员之权,有直接罢免官员之权,有直接创制法律之权,有直接复决法律之权”;“凡一省全数之县皆达完全自治者,则为宪政开始时期,国民代表会得选举省长,为本省自治之监督。至于该省内之国家行政,则省长受中央之指挥”,“全国有过半数省分达至宪政开始时期,即全省之地方自治完全成立时期,则开国民大会决定宪法而颁布之”;“宪法颁布之后,中央统治权则归于国民大会行使之,即国民大会对于中央政府官员有选举权,有罢免权;对于中央法律有创制权,有复决权”;“宪法颁布之日,即为宪政告成之时,而全国国民则依宪法行全国大选举。国民政府则于选举完毕之后三个月解职,而授政于民选之政府,是为建国之大功告成。”
这是他的民主之路,目前他极力的想要实现第一步,军政。
在广东、湖南与湖北三省实行军政,然后逐步的扩展到全国,推翻北方反动政府,实行训政。或者,平定一省,便将一省作为训政对象。
以弱胜强,必须要有更加先进的理论指挥,孙中山认为他的这种思想理论,更加的符合当前中国的需要。
孙中山现在做好了准备,随时与北方作战,以三省为基础,拉拢全国各地的潜在盟友,以及中立派,加上日本的支持,或许有可能能够颠覆北方集权发动政府。
这次的袭击事件,让他看到了北方对他的忌惮,正如日本顾问所说,国民党人永远都是反动政府的心腹大患,北方专制人物袁世凯与李安生等人始终不会放弃对国民党人的扼杀。
与其被动等死,倒不如揭竿而起。
孙中山就不相信,当初辛亥革命时,全国蜂拥而起的革命声势,到现在全部给反动派扼杀掉。
李安生在东北也不能一手遮天,更何况是袁世凯与段祺瑞?
今天“华山”号与“泰山”号将会在广州停留最后一天,然后将北上上海。
这几天每天都有无数的百姓涌到了码头上,希望能够瞻仰这两艘旷世巨舰。
这是当前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几艘巨舰中的两艘,虽然中国的江南造船厂与葫芦岛造船厂分别在造着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巨大的战列舰,但毕竟还在船厂,这两艘巨舰,才是真真正正的中国第一巨舰。
广东都督陈炯明甚至还征求了前往欧洲接收两艘战舰的程璧光的同意,组织了广州的学生,前往两艘战舰参观。
陈炯明自从中俄战争胜利后便正式出任广东都督,不过,此刻由于他开始提出联省自治,使得跟孙中山等人的关系并不好,孙中山不仅在削弱他对广东军队的掌控,也在各方面都排挤他。
其实陈炯明在东北的时候,李安生就多次与其交流,认识到他在后世给刻意抹杀掉的许多优秀品质,他具有民主思想,反对军治、党制,提倡民治。这就未必为国民党人以至孙中山所同意。孙中山的理想是成立一个正式的中央政府,领导全国革命,他把国民革命分为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在他眼里,人民是“ 无知可怜”的幼儿,革命党则是保姆。
陈炯明在写给李安生的信中,反复强调了,在当时各地都是土皇帝的情况下,‘联省自治‘可是解决统一问题的好途径。这比孙中山奉行的中央集权、不惜以武力征战谋求统一中国的政治纲领好多了。
他固然倾向于李安生出来执政,但是想要真正实现中国的大一统,内战是无法避免的,国民党人已经成为了一个大毒瘤。
要是国民党肯放弃军队,那么无妨,中国还能走民选政治的道路,推行政党政治,可问题就在孙中山一意孤行,始终不肯放弃军队,更加的不肯放弃武力征讨北京政府主张。
陈炯明与程璧光在码头的永泰茶楼喝着茶,僻静的厢房里满是午后慵懒的阳光。
十月的广州要比北方舒服多了,这让程璧光很是享受。
他的理念更陈炯明有些类似,那就是不希望看到中国爆发内战,不然的话,他们海军该如何自处?
程璧光就当时的中国国情来看,“联省自治”有其可行的前提,陈炯明就指出,既然李安生不愿意用武力强行统一全国,袁世凯的中央军也不想与李安生甚至是南方孙中山撕破脸,与其连年征战,不如各省先行自治,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了,再实行联省自治。如此便可以不通过武力而最终实现全国统一。稳定了局面之后,然后在内部体制建设和经济建设过程中逐步推进政治体制的改进。
两人谈的很是投机,事实上,在后世,他们两人都是孙大炮的牺牲者,却不知道命运类似的两人,在这个时代却能很是投机。
孙中山等人对两艘巨舰停泊在广州港不屑一顾,认为这是对国民党人的威慑与警告,甚至没有组织任何的欢迎活动。
也只有陈炯明这个广东都督,能够力排众议,向南洋海军展示了广东革命党人的气度。
事实上,陈炯明已经日益的给认为是受了北方大军阀大野心份子李安生的影响,被认为是李安生扎在广东的一颗钉子。
这一点,连孙中山也很难受,陈炯明是个人才,人品也好,本来是国民党中兴的一大支柱,可惜现在的理念与他们渐行渐远。
要不是宋教仁反复写信来劝导疏通,不然的话,孙中山早就考虑要想办法让陈炯明下台了,当初孙中山想要重组同盟会,要求党员无条件效忠于他,给陈炯明硬生生的推辞,要不是宋教仁接手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只怕陈炯明根本就不愿意加入国民党,成为一名国民党员。
眼下孙中山是看宋教仁的面子,至于他能够忍耐多久,这就不可知了。
一个国民党员,所秉持的理念与国民党党魁相反,这就有些难说了。
更何况,陈炯明的理念还很有市场,很能得到别人的赞同,孙中山是在害怕吗?
“竞存兄,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看着外头人头攒动的热闹景象,茶室里倒是幽静的很,程璧光幽幽的说着,仿佛是在叹息一般。
他自然一直在关注着中国的政局走向,他是铁杆的程李系,在海军的建设中,也成为了程李系的一员干将。
他深知没有李安生,中国海军到现在还是一蹶不振,更别提拥有两艘当世无可匹敌的战列巡洋舰,更别提还有两艘当世无双的战列舰正在建造,而且全部是使用了自己的技术。
这是个惊天奇迹,要不是这一幕幕接连的出现,程璧光始终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李安生真的用了几年的时间来布局,促使中国的海军实现了复兴的第一步,中国的造舰工业走向了世界一流。
程璧光可不想到时率领舰队南下,用舰炮轰击广州城,故而对此颇为担忧。(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