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报传来,中央大为振奋,即使是伟人也发电希望红十五军留下,巩固和发展好闽赣粤苏区(即原来的中央苏区),而不赞同胡卫东率部离开苏区北上的主张,在伟人看来,丢下群众基础更好的已有根据地,而冒险穿越敌军的重重阻截前往毫无基础的北方,怎么看都不是明智之举,若是因此重蹈昔日井冈山根据地沦陷的覆辙,那就太令人痛心了。至于抗日的问题,即使要与南京政府合作抗日,有地盘在手谈判时也要有利得多。
但胡卫东并没有唯命是从,而是有理有据地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在他看来,红十五军的战斗力很大程度上是靠弹药、尤其是炮弹支撑的,而光靠缴获总是不太可靠的,一旦弹药耗尽,到时候过上了苦日子的红十五军还能像之前一样所向披靡吗?胡卫东对此并没有多大的信心,偏偏红十五军中转化过来的“解放战士”又实在太多,也一直没有时间好好消化,加之连续作战后普遍疲惫不堪,哪怕只是打一次大的败仗,都可能招致全军的溃败。所以找到一块足以支持红十五军的根据地,让红十五军有机会修整编训,是非常必要的。
而随着老蒋对江南的控制力日益增强,30年代初闽赣粤苏区的地缘优势已经不复存在,反而因为太靠近南京而会遭到白军的频繁进剿,想要发展起来十分困难,胡卫东可不敢寄希望于每次战役都能获得超过消耗的巨量缴获。而且,由于长期的战争和白军的屠杀,闽赣粤苏区的人口比例现在已经严重失调,乡下更是几乎看不到青壮男子,一眼望去不是妇女小孩就是老头,仅靠老弱妇孺的劳动,养活他们自己都很困难,又如何维持十万大军呢?
正因为这样,胡卫东才不得不将征兵比例控制到极低的百分之一(注1),以尽快恢复地方经济、减轻乡亲们的负担。但如果红十五军继续长时期地留在这里,闽赣粤苏区将不可避免地陷入空前的饥荒之中,以胡卫东的估测,现在的闽赣粤苏区,最多只能支持3万常备军,因此红十五军主力只有离开另觅根据地这一条道路可走。
裁军或是转为民兵的话,理论上是可以的,但红十五军的这十几万指战员历经了多次战斗的考验,已经渐渐成为一支百战余生的精兵,就这么将其中大部分复员了,胡卫东实在是不舍得。何况红十五军中大半都是家乡遍布全国各地的“解放战士”,让他们打仗还行,如果要他们留在苏区种地,估计用不了几天就会跑掉一大半,就算他们愿意种地,一般也不会乐意在这异乡当农民吧?
看到电文中所述中央苏区的惨状,心痛不已的伟人忍不住泪眼婆娑,他果断地打消了自己过于乐观的幻想,回电胡卫东支持他的做法,上面只有四个字——“你是对的”,令胡卫东甚为感动,其实他这么做还有一个说不出口的理由,如果留在闽赣粤苏区,将来抗日改编后红十五军肯定是进入新四军系统,而抗战初期领导新四军的长江局书记却是从苏联归国的王明,相比而言胡卫东觉得还是及早北上,将来进入八路军系统安心打鬼子更好一些......
在报请中央批准后,胡卫东先将部队里不适合战斗和文化水平较高的部分官兵复员,前者转到苏区政府工作或是留下务农,后者则根据其个人特点和部队需要招进三大学校中的某个进行“深造”,两者合计两万多人。之后胡卫东再从部队里抽出五千多苏区本地的指战员,加上伤势未愈不能随主力的近两万人组成了闽赣粤独立师,以谭震林任师长兼政委,陈潭秋担任政府主席,再加上早就决定留下的法院院长何胡子,应该可以保证将来苏区不再出现肃反扩大化的悲剧。
胡卫东这样安排自有他的道理,按理说红十五军主力北上,应该可以将国军大部队引走,但既然老蒋能在日寇步步进逼之下还坚持“攘外必先安内”,谁又能够保证他不会来个“剿匪必先断根”呢?所以胡卫东便将部队里军事能力最强的谭震林留了下来,这样就算国军进攻苏区,轻易也拿不下来,只要坚持到抗战爆发,苏区就算保住了。至于将陈潭秋留下,则是想起他历史上死在新疆一事,胡卫东希望以此避免这个悲剧......
1935年5月4日,红十五军的主力九万多人以及三大学校的数万年轻学员在福建崇安县宣誓北上,并利用大功率电台对全中国明码发报,呼吁国内各大势力停止内战、团结抗日,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赤色党“反蒋抗日”的口号也比历史上更早地变成了“逼蒋抗日”,但老蒋却仍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对赤色党的态度转变视而不见,并严令镇压各地的抗日救亡运动,以免干扰他的“剿匪”大计......
崇安县已经是昔日闽浙赣苏区的地盘,早在红十五军誓师之前,正在这一带打游击的“闽北独立师”就赶来会师了,胡卫东自然毫不客气地将其收编了,并让将人数只剩一千多人的“闽北独立师”扩充为八千多人的一个旅,红十五军的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
更令胡卫东惊喜的是,当初闽北苏区的兵工厂居然还在,这个兵工厂虽然只有干部职工三百余人,但技术与设备条件不俗,居然能够生产步枪、冲锋枪、手榴弹、地雷和子弹,必须说明的是,子弹是生产而不是复装,这意义可就大了,而且该厂产能也相当大,每月能够生产各种枪1000余支,制作炸弹、地雷10000多枚,生产手榴弹3000多颗,枪弹15万发......
注1:也即是3万动员兵,加上超过十万的“解放战士”、几千陆续收拢来的老红军和当初在赣西战役前后扩红得到的两三万人,经过历次战斗的损失,现在的总兵力约在12万人左右,另有两万多可能痊愈归队的伤兵。
但胡卫东并没有唯命是从,而是有理有据地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在他看来,红十五军的战斗力很大程度上是靠弹药、尤其是炮弹支撑的,而光靠缴获总是不太可靠的,一旦弹药耗尽,到时候过上了苦日子的红十五军还能像之前一样所向披靡吗?胡卫东对此并没有多大的信心,偏偏红十五军中转化过来的“解放战士”又实在太多,也一直没有时间好好消化,加之连续作战后普遍疲惫不堪,哪怕只是打一次大的败仗,都可能招致全军的溃败。所以找到一块足以支持红十五军的根据地,让红十五军有机会修整编训,是非常必要的。
而随着老蒋对江南的控制力日益增强,30年代初闽赣粤苏区的地缘优势已经不复存在,反而因为太靠近南京而会遭到白军的频繁进剿,想要发展起来十分困难,胡卫东可不敢寄希望于每次战役都能获得超过消耗的巨量缴获。而且,由于长期的战争和白军的屠杀,闽赣粤苏区的人口比例现在已经严重失调,乡下更是几乎看不到青壮男子,一眼望去不是妇女小孩就是老头,仅靠老弱妇孺的劳动,养活他们自己都很困难,又如何维持十万大军呢?
正因为这样,胡卫东才不得不将征兵比例控制到极低的百分之一(注1),以尽快恢复地方经济、减轻乡亲们的负担。但如果红十五军继续长时期地留在这里,闽赣粤苏区将不可避免地陷入空前的饥荒之中,以胡卫东的估测,现在的闽赣粤苏区,最多只能支持3万常备军,因此红十五军主力只有离开另觅根据地这一条道路可走。
裁军或是转为民兵的话,理论上是可以的,但红十五军的这十几万指战员历经了多次战斗的考验,已经渐渐成为一支百战余生的精兵,就这么将其中大部分复员了,胡卫东实在是不舍得。何况红十五军中大半都是家乡遍布全国各地的“解放战士”,让他们打仗还行,如果要他们留在苏区种地,估计用不了几天就会跑掉一大半,就算他们愿意种地,一般也不会乐意在这异乡当农民吧?
看到电文中所述中央苏区的惨状,心痛不已的伟人忍不住泪眼婆娑,他果断地打消了自己过于乐观的幻想,回电胡卫东支持他的做法,上面只有四个字——“你是对的”,令胡卫东甚为感动,其实他这么做还有一个说不出口的理由,如果留在闽赣粤苏区,将来抗日改编后红十五军肯定是进入新四军系统,而抗战初期领导新四军的长江局书记却是从苏联归国的王明,相比而言胡卫东觉得还是及早北上,将来进入八路军系统安心打鬼子更好一些......
在报请中央批准后,胡卫东先将部队里不适合战斗和文化水平较高的部分官兵复员,前者转到苏区政府工作或是留下务农,后者则根据其个人特点和部队需要招进三大学校中的某个进行“深造”,两者合计两万多人。之后胡卫东再从部队里抽出五千多苏区本地的指战员,加上伤势未愈不能随主力的近两万人组成了闽赣粤独立师,以谭震林任师长兼政委,陈潭秋担任政府主席,再加上早就决定留下的法院院长何胡子,应该可以保证将来苏区不再出现肃反扩大化的悲剧。
胡卫东这样安排自有他的道理,按理说红十五军主力北上,应该可以将国军大部队引走,但既然老蒋能在日寇步步进逼之下还坚持“攘外必先安内”,谁又能够保证他不会来个“剿匪必先断根”呢?所以胡卫东便将部队里军事能力最强的谭震林留了下来,这样就算国军进攻苏区,轻易也拿不下来,只要坚持到抗战爆发,苏区就算保住了。至于将陈潭秋留下,则是想起他历史上死在新疆一事,胡卫东希望以此避免这个悲剧......
1935年5月4日,红十五军的主力九万多人以及三大学校的数万年轻学员在福建崇安县宣誓北上,并利用大功率电台对全中国明码发报,呼吁国内各大势力停止内战、团结抗日,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赤色党“反蒋抗日”的口号也比历史上更早地变成了“逼蒋抗日”,但老蒋却仍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对赤色党的态度转变视而不见,并严令镇压各地的抗日救亡运动,以免干扰他的“剿匪”大计......
崇安县已经是昔日闽浙赣苏区的地盘,早在红十五军誓师之前,正在这一带打游击的“闽北独立师”就赶来会师了,胡卫东自然毫不客气地将其收编了,并让将人数只剩一千多人的“闽北独立师”扩充为八千多人的一个旅,红十五军的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
更令胡卫东惊喜的是,当初闽北苏区的兵工厂居然还在,这个兵工厂虽然只有干部职工三百余人,但技术与设备条件不俗,居然能够生产步枪、冲锋枪、手榴弹、地雷和子弹,必须说明的是,子弹是生产而不是复装,这意义可就大了,而且该厂产能也相当大,每月能够生产各种枪1000余支,制作炸弹、地雷10000多枚,生产手榴弹3000多颗,枪弹15万发......
注1:也即是3万动员兵,加上超过十万的“解放战士”、几千陆续收拢来的老红军和当初在赣西战役前后扩红得到的两三万人,经过历次战斗的损失,现在的总兵力约在12万人左右,另有两万多可能痊愈归队的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