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过后,正在印度前线血战的三路大军,为了给新中国送上份新年贺礼,纷纷加大的进攻的力度。
前线的军报一个又一个传回,进军最为迅速的还属于第三道战线的海军陆战队。
他们以斯里兰卡岛为基地,在泰米尔人的协助下,迅速的向北面进攻。
印度南部已经彻底陷入了动乱之中,各地的泰米尔人纷纷起事,想在华兴军占领印度后,从中间捞上一碗肉汤喝。
驻扎在印度西海岸的英军仓皇面对,从孟买城一路向南剿灭反叛势力。
两军各自经过长途跋涉的奔袭和阻击,终于在印度西海岸的马德拉斯城遭遇。
马德拉斯城是印度的第四大城市,也是泰米尔人最大的聚集区。
163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古沃姆河北岸建立贸易站,次年又建圣乔治堡,马德拉斯城便以此堡为核心发展。
1652年,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马德拉斯已是英国掠夺南印度棉纺织品和手工艺品基地,随着海外贸易不断扩大,开始设市,并成为英属马德拉斯省的首府。
1801年以后,马德拉斯省的疆域不断向西向北扩展,并疏浚海港,发展铁路、公路与运河交通,城市也随之扩大,遂成为印度南部政治、经济、贸易、交通中心。
印度的铁路历史比中国要长很多,在1853年就修建了第一条孟买到塔纳之间的铁路,并且顺利通车。
华兴军海军陆战队从印度南部登陆后,也是沿着东海岸的铁路线一路向北进攻,源源不断的物资通过铁路补给给大军。
马德拉斯城作为印度南部的大门,战略位置显而易见。控制了此处,便关上了华兴军北上的大门。华兴军是可以绕道而北上,但是战略物资的补给速度也将大打折扣,绕肯定绕不过去。
英军和华兴军同时向这个城市奔袭,不过华兴军沿途还要抵抗南部诸邦的反抗势力,进军的速度自然慢了很多,最后还是让英军控制了马德拉斯城。
英军的布防同样集中在河流沿岸,在古沃姆河的北岸打造数十个防御基地,呈犬牙状布防。一方被攻,八方救援,让敌人不能集中兵力突破。
英军也知道印度南部华兴军的兵力,他们三万余士兵足足比华兴军多了一万多人,也不怕华兴军分兵冒进。
当初英军本来是采取主动进攻的战略,因为当初他们还统帅着十万多的锡克族印度兵。
但是因为加尔各答的战事紧张,这十万多的印度兵已经被调往加尔各答的第二道防线。
英军的指挥官汤姆森郁闷的要死,不得已只得改变了战略,在古沃姆河的北岸布防。
汤姆森是这三路大军的统帅,上校军衔,英国海军学院毕业,没想到最后混成了陆军。
他和海军将领的关系也较为紧密,知道了海军全部覆灭的事情,也不期望海军能提供什么协助。
古沃姆河岸并没有设立炮台,汤姆森知道这些炮台远远无法阻止华兴军海军的重炮轰炸。他把这些火炮全部集中在防御阵地的后方,为步兵提供远程火力掩护。
汤姆森算错了一步,华兴军虽然是两万人在印度南部登陆,但同时还武装了一万多的泰米尔人武装。而且在华兴军的新型火炮研制妥当后,第三道战线的华兴军也分得了一个营的火炮装备。
第三道战线的统帅裴仁凯高兴的要死,当下就让人实验了一发炮弹的威力。
这新式火炮建造出来后,相应的也筹建了一个团的炮兵,在南京的时候已经训练完毕,操作十分的熟练有速。
“轰!”
在一个班的炮兵相互配合下,一枚重达27公斤的炮弹随即迸射而出,在三公里外的一座山头上发出震天的嘶吼。
火光冲天而起,烟尘散尽之后,在山头上赫然留下一个大洞。
前来观看的海军陆战队将领各个是目瞪口呆,没想到这陆军的火炮竟然达到海军舰队速射炮的水平。
副军长裴仁凯激动地振臂嘶吼,有了这东西,他拿下英军的古沃姆河防线轻而易举。
因为英军没有在河岸上设置炮台,陆军防御阵地都设在纵深的火炮射程之外,裴仁凯便没有请求海军舰队的援助。
汤姆森倒是想沿河设防,但是没有制海权,防线很容易就会被华兴军的海军舰艇炸毁。
他干脆在距离河岸十几里外挖设战壕层层布防,也不用担心华兴军海军舰队的炮击。
裴仁凯让泰米尔人在河上搭建浮桥,然后命令先头部队迅速通过古沃姆河,在河岸北面挖设战壕,设置防御阵地,严防英军的偷袭和围攻。
印度人天生懒散,一个不顶一个。泰米尔人共筹募了上万名民夫,但是搭建五六座浮桥却用了一天的时间,仅仅完成了一半的任务。
夜晚的时候浮桥还遇到英军的偷袭,幸亏华兴军有火炮部队掩护,不然当晚就被英军给烧没了。
英军虽然没有设置炮台,但是却知道华兴军要靠浮桥过河。于是事前准备了大量的小船,里面装满火药,就等着夜深人静的时候炸掉浮桥。要是成功的话,华兴军的先头部队就成了孤军深入,很快就会被英军集结兵力全歼。
裴仁凯哪里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严令迫击炮兵时刻注意河面的状况。古沃姆河的最长宽度也就两百多米,迫击炮的火力完全可以封锁整座河道。
河岸上到处都是搜刮来的木板和柴堆,夜色降临后全部被华兴军点燃,整个古沃姆河被火焰照射的如同白昼一样。
英军的小船一出现,华兴军的迫击炮就全部密集开炮。炮弹似雨点般砸到英军的小船上,上百艘小船在河中相继爆炸起火。
小船上本就装满了火药,遇到炮弹爆炸后,威力更是吓人。每艘小船中弹,就像是火药桶被点燃。冲天的火光像是烟花一样绚烂,不断腾起在夜空之中。
此事过后,裴仁凯气的要死,在阵前当中毙了几个印度民夫,让华兴军在后面用鞭子抽着他们,这才在两天的时间内按时搭建了十几座浮桥。
如此,后续部队才顺利的过河,在河对岸与先头部队汇合,各自集结待命。
泰米尔人的贵族为了讨好华兴军,连个屁都不敢放,华兴军的一切要求他们都尽量的满足。
两军对垒,华兴军两万大军和一万泰米尔军在河对岸集结完毕后,
裴仁凯准备依靠新式火炮的远程打击,强行从英军的中线突破。然后采用中心开花的战术,拿下中线后再向英军的两翼发起进攻。
英军若是死守,华兴军则出动出击。英军若是从两翼主动反攻中线,那华兴军则在阵地上打堑壕战。
英军在河岸上连营数十里,中线共集中了一半的兵马,设置了五个防御阵地,约有一万五千多人。
进攻开始后,裴仁凯让泰米尔人的一万多人分两翼袭扰英军,造成华兴军分兵突破的假象。
中线则集中两万的华兴军,向着五个阵地迅速的突破。
他想打一场从未有过的战斗,这场战斗的关键就是速度。
如果不在英军两翼包围上来之前,完全拿下中线阵地。那华兴军就完全处于英军的三面合围之中,不死也会脱层皮。
他想了想,把这种战术命名为“闪电战”,意思就是像闪电一样迅速。
火炮营总共装配30门新式火炮,中线的每个阵地前共有分得了六门火炮,每门火炮标配一百发炸弹。
战斗开始前,英军指挥官汤姆森差点都快着急的跳起来了。他看不明白华兴军的意图,防线的左中右三个方向都发现了大批的军队集结,但是不清楚哪个是华兴军的主攻方向。
三个方向中,只有中线的敌军最多。他有心把军队全部调到中线,但是害怕华兴军从两翼主攻,中线只是华兴军使的障眼法。最后思来想去,还是命令部队按照提前制定的战术防御。一旦弄清华兴军的主攻防线,迅速抽掉兵力相互支援。
进攻开始后,整个古沃姆河防线都响起了密集的枪声。
华兴军在中线方向的炮兵,完成了对英军炮兵方位的观测,随即对中线方向的五个阵地发起了炮轰。
新式火炮每分钟发射六发弹药,五个阵地前各有四门火炮。每分钟将近有二十四发炮弹,在英军的阵地上爆炸。英军的火炮部队根本就没有还击,顷刻间就被炮火覆盖,完全被炸成了碎渣子。偶尔有一两门火炮发射,但是因为华兴军的新式火炮设在两千米之外,英军的前膛火炮远远达不到这个射程,笨重的铁球飞到一半就落了下来。
汤姆森心疼的要死,这支火炮部队可是英国驻印度最先进的炮兵。使用的前膛火炮炮弹也是造价昂贵的开花弹,这种炮弹在原来铁球的基础上,给里面装上引信和炸药,一旦落地,引信也刚好把里面的炸药点燃,炸弹随即发生爆炸,呈开花状四溅飞射。
但是他没有想到华兴军的火炮居然这么先进,几乎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在两千米外就能开炮射击,而且使用的竟然是开花弹。每一发炮弹炸响,整个阵地都跟着震动起来。尘土四溅,硝烟滚滚,那巨大的爆炸声几乎将耳朵都给震聋了。
前线的军报一个又一个传回,进军最为迅速的还属于第三道战线的海军陆战队。
他们以斯里兰卡岛为基地,在泰米尔人的协助下,迅速的向北面进攻。
印度南部已经彻底陷入了动乱之中,各地的泰米尔人纷纷起事,想在华兴军占领印度后,从中间捞上一碗肉汤喝。
驻扎在印度西海岸的英军仓皇面对,从孟买城一路向南剿灭反叛势力。
两军各自经过长途跋涉的奔袭和阻击,终于在印度西海岸的马德拉斯城遭遇。
马德拉斯城是印度的第四大城市,也是泰米尔人最大的聚集区。
163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古沃姆河北岸建立贸易站,次年又建圣乔治堡,马德拉斯城便以此堡为核心发展。
1652年,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马德拉斯已是英国掠夺南印度棉纺织品和手工艺品基地,随着海外贸易不断扩大,开始设市,并成为英属马德拉斯省的首府。
1801年以后,马德拉斯省的疆域不断向西向北扩展,并疏浚海港,发展铁路、公路与运河交通,城市也随之扩大,遂成为印度南部政治、经济、贸易、交通中心。
印度的铁路历史比中国要长很多,在1853年就修建了第一条孟买到塔纳之间的铁路,并且顺利通车。
华兴军海军陆战队从印度南部登陆后,也是沿着东海岸的铁路线一路向北进攻,源源不断的物资通过铁路补给给大军。
马德拉斯城作为印度南部的大门,战略位置显而易见。控制了此处,便关上了华兴军北上的大门。华兴军是可以绕道而北上,但是战略物资的补给速度也将大打折扣,绕肯定绕不过去。
英军和华兴军同时向这个城市奔袭,不过华兴军沿途还要抵抗南部诸邦的反抗势力,进军的速度自然慢了很多,最后还是让英军控制了马德拉斯城。
英军的布防同样集中在河流沿岸,在古沃姆河的北岸打造数十个防御基地,呈犬牙状布防。一方被攻,八方救援,让敌人不能集中兵力突破。
英军也知道印度南部华兴军的兵力,他们三万余士兵足足比华兴军多了一万多人,也不怕华兴军分兵冒进。
当初英军本来是采取主动进攻的战略,因为当初他们还统帅着十万多的锡克族印度兵。
但是因为加尔各答的战事紧张,这十万多的印度兵已经被调往加尔各答的第二道防线。
英军的指挥官汤姆森郁闷的要死,不得已只得改变了战略,在古沃姆河的北岸布防。
汤姆森是这三路大军的统帅,上校军衔,英国海军学院毕业,没想到最后混成了陆军。
他和海军将领的关系也较为紧密,知道了海军全部覆灭的事情,也不期望海军能提供什么协助。
古沃姆河岸并没有设立炮台,汤姆森知道这些炮台远远无法阻止华兴军海军的重炮轰炸。他把这些火炮全部集中在防御阵地的后方,为步兵提供远程火力掩护。
汤姆森算错了一步,华兴军虽然是两万人在印度南部登陆,但同时还武装了一万多的泰米尔人武装。而且在华兴军的新型火炮研制妥当后,第三道战线的华兴军也分得了一个营的火炮装备。
第三道战线的统帅裴仁凯高兴的要死,当下就让人实验了一发炮弹的威力。
这新式火炮建造出来后,相应的也筹建了一个团的炮兵,在南京的时候已经训练完毕,操作十分的熟练有速。
“轰!”
在一个班的炮兵相互配合下,一枚重达27公斤的炮弹随即迸射而出,在三公里外的一座山头上发出震天的嘶吼。
火光冲天而起,烟尘散尽之后,在山头上赫然留下一个大洞。
前来观看的海军陆战队将领各个是目瞪口呆,没想到这陆军的火炮竟然达到海军舰队速射炮的水平。
副军长裴仁凯激动地振臂嘶吼,有了这东西,他拿下英军的古沃姆河防线轻而易举。
因为英军没有在河岸上设置炮台,陆军防御阵地都设在纵深的火炮射程之外,裴仁凯便没有请求海军舰队的援助。
汤姆森倒是想沿河设防,但是没有制海权,防线很容易就会被华兴军的海军舰艇炸毁。
他干脆在距离河岸十几里外挖设战壕层层布防,也不用担心华兴军海军舰队的炮击。
裴仁凯让泰米尔人在河上搭建浮桥,然后命令先头部队迅速通过古沃姆河,在河岸北面挖设战壕,设置防御阵地,严防英军的偷袭和围攻。
印度人天生懒散,一个不顶一个。泰米尔人共筹募了上万名民夫,但是搭建五六座浮桥却用了一天的时间,仅仅完成了一半的任务。
夜晚的时候浮桥还遇到英军的偷袭,幸亏华兴军有火炮部队掩护,不然当晚就被英军给烧没了。
英军虽然没有设置炮台,但是却知道华兴军要靠浮桥过河。于是事前准备了大量的小船,里面装满火药,就等着夜深人静的时候炸掉浮桥。要是成功的话,华兴军的先头部队就成了孤军深入,很快就会被英军集结兵力全歼。
裴仁凯哪里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严令迫击炮兵时刻注意河面的状况。古沃姆河的最长宽度也就两百多米,迫击炮的火力完全可以封锁整座河道。
河岸上到处都是搜刮来的木板和柴堆,夜色降临后全部被华兴军点燃,整个古沃姆河被火焰照射的如同白昼一样。
英军的小船一出现,华兴军的迫击炮就全部密集开炮。炮弹似雨点般砸到英军的小船上,上百艘小船在河中相继爆炸起火。
小船上本就装满了火药,遇到炮弹爆炸后,威力更是吓人。每艘小船中弹,就像是火药桶被点燃。冲天的火光像是烟花一样绚烂,不断腾起在夜空之中。
此事过后,裴仁凯气的要死,在阵前当中毙了几个印度民夫,让华兴军在后面用鞭子抽着他们,这才在两天的时间内按时搭建了十几座浮桥。
如此,后续部队才顺利的过河,在河对岸与先头部队汇合,各自集结待命。
泰米尔人的贵族为了讨好华兴军,连个屁都不敢放,华兴军的一切要求他们都尽量的满足。
两军对垒,华兴军两万大军和一万泰米尔军在河对岸集结完毕后,
裴仁凯准备依靠新式火炮的远程打击,强行从英军的中线突破。然后采用中心开花的战术,拿下中线后再向英军的两翼发起进攻。
英军若是死守,华兴军则出动出击。英军若是从两翼主动反攻中线,那华兴军则在阵地上打堑壕战。
英军在河岸上连营数十里,中线共集中了一半的兵马,设置了五个防御阵地,约有一万五千多人。
进攻开始后,裴仁凯让泰米尔人的一万多人分两翼袭扰英军,造成华兴军分兵突破的假象。
中线则集中两万的华兴军,向着五个阵地迅速的突破。
他想打一场从未有过的战斗,这场战斗的关键就是速度。
如果不在英军两翼包围上来之前,完全拿下中线阵地。那华兴军就完全处于英军的三面合围之中,不死也会脱层皮。
他想了想,把这种战术命名为“闪电战”,意思就是像闪电一样迅速。
火炮营总共装配30门新式火炮,中线的每个阵地前共有分得了六门火炮,每门火炮标配一百发炸弹。
战斗开始前,英军指挥官汤姆森差点都快着急的跳起来了。他看不明白华兴军的意图,防线的左中右三个方向都发现了大批的军队集结,但是不清楚哪个是华兴军的主攻方向。
三个方向中,只有中线的敌军最多。他有心把军队全部调到中线,但是害怕华兴军从两翼主攻,中线只是华兴军使的障眼法。最后思来想去,还是命令部队按照提前制定的战术防御。一旦弄清华兴军的主攻防线,迅速抽掉兵力相互支援。
进攻开始后,整个古沃姆河防线都响起了密集的枪声。
华兴军在中线方向的炮兵,完成了对英军炮兵方位的观测,随即对中线方向的五个阵地发起了炮轰。
新式火炮每分钟发射六发弹药,五个阵地前各有四门火炮。每分钟将近有二十四发炮弹,在英军的阵地上爆炸。英军的火炮部队根本就没有还击,顷刻间就被炮火覆盖,完全被炸成了碎渣子。偶尔有一两门火炮发射,但是因为华兴军的新式火炮设在两千米之外,英军的前膛火炮远远达不到这个射程,笨重的铁球飞到一半就落了下来。
汤姆森心疼的要死,这支火炮部队可是英国驻印度最先进的炮兵。使用的前膛火炮炮弹也是造价昂贵的开花弹,这种炮弹在原来铁球的基础上,给里面装上引信和炸药,一旦落地,引信也刚好把里面的炸药点燃,炸弹随即发生爆炸,呈开花状四溅飞射。
但是他没有想到华兴军的火炮居然这么先进,几乎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在两千米外就能开炮射击,而且使用的竟然是开花弹。每一发炮弹炸响,整个阵地都跟着震动起来。尘土四溅,硝烟滚滚,那巨大的爆炸声几乎将耳朵都给震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