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采访
“我已经知道了,我会处理的。”未名附中校门口,何米难得没有骑自行车体验生活泯然众人,坐在公爵车的后座上打着大哥大,哪怕她穿的一身校服也没有任何违和感。
何米弹了弹手里的名片,顺着上面的电话打了出去,这篇报道的记者可是约了她好多次专访,都被她给拒绝了,现在他已经表示了诚意,何米再傲娇,可就容易得罪人了。
《八小时之外》的影响力不俗,而且何米也没必要把一个对她表达了善意的人往死里踩,蹬鼻子上脸可是容易被揍的。
郎有情妾有意的买卖,哪怕中间没有个王婆牵桥搭线也能迅速天雷地火干柴烈火,在约定了一个版面的广告和相关后续专访取得《八小时之外》的持续关注和立场倾斜之后,何米才扔出手里的大哥大。
没电了。
充电十小时,通话半钟头,一路沿街走,满嘴喂喂草。就这水准的电话还能让人趋之若鹜,除了炫富这一特殊属性以外,还真的得感谢现在的消费者宽容!
揉揉举着大哥大太久而显得酸痛的手腕,就听到“扣扣”,车窗被敲醒。
没有单面玻璃的车窗里挂了一块窗帘,何米一掀开帘子,车里车外都是一张美人面。
美人总是能让人记忆犹新的,何米对美人的记忆力特别好,更何况这一位的气质还很特别,腰特别细,腿特别长。
“于大记者是来找我的?”
这么目的明确,说她敲错了也得有人信啊!
“当然,这附近还有值得我三催四请的人吗?”于关关指了指车门,“何总,你还记不记得,您欠我一篇专访?我能上去跟你聊聊吗?”
车里到处都是文件资料,还有些手段不光彩内容不能见人。
何米开门下车:“时间不早了,我也饿了,不知道我有没有这个荣幸,能请于大记者吃顿饭吗?”
“荣幸之至。”于关关笑颜如花。
她重点是要聊聊不是要吃饭,而中国人聊事情嘛,当然是在餐桌上聊啊。
“李军,帮我在凯越定桌菜。”何米指着远处刚落成的大酒店,贵,贼贵,而且说实话,味道一般,就是装修好,有面子,“一时间也找不到别的合适的酒店了,于记者见谅。”
“不必破费,您原本是打算上哪儿吃啊?”于关关是来专访的不是来得罪人的,当然是希望能更接近何米的生活状态。
“我本来是打算吃个盒饭就算了……”这个要求要说过分是逾距了,可是这是她的工作和上进心,何米还是很体谅打工人的,“附近有一家西点做的不错,我挺喜欢的,于记者赏脸?”
于关关当记者的时间不久,见过的人却不算少,毕恭毕敬要求一篇好报道升官发财的很多,避之如蛇蝎的也不少,卑躬屈膝得也见过,但是还真的很少见能配合得这么自然的。
“好。”
西点店是真的好,于关关是老北京人,她知道这家店的大名。
海淀区是文教区,多所大学落在此地,学校里有很多有留洋经历的教授甚至是外交喜欢吃西点,可是这里交通不便,提了一剑之后,国家就在这里开了一家西点店专门用来供应西点。
四五十年的国营老商店了,最初的那一批大厨已经退休了,但是他们的手艺传了下来,一起传下来并且发扬光大的还有国营商店的臭脾气。尤其因为现在京城西点少,这家店的招牌响亮且不愁客源,没有倒闭的危险那脸更臭。
于关关自己在这里读大学的时候也喜欢吃,但是西点店来的很少,吃不起是一方面,柜台大妈的臭脸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她辛辛苦苦攒一个星期半个月的钱,可不是为了来给柜台大妈骂的!
可是何米一进来,那平时凶巴巴就知道打毛衣的柜台大妈的脸笑得像朵盛开的菊花:“何米来了,还是老三样?”
她是真的经常来这家店,而且,她是怎么做到让这个见了谁都摆脸色的大妈热情得像是四十岁的老光棍儿子终于遇到了个愿意来相亲的准儿媳妇似的?
这店本来可是只坐外送不给堂食也没有位置的,可她们愣是把自己的休息室收拾出了何米的专座!而且在闲着没事天天勾心斗角的国营单位里,居然每个人见她都是笑脸相迎,一个比一个热情!
这个问题,何米给出了答案:“她们自己的工作是不愁了,可是总有子孙后辈亲戚朋友找不到工作。”
“你给他们安排了工作?”这么以权谋私,她真的不怕公司垮掉吗?
“我能给他们一个机会。”何米耸肩,“不过刚才这位不是这个原因。”
“什么原因?”
“她儿子在花旗银行北京分行工作。”何米点了点自己的鼻子,“我是花旗银行在中国大陆最大的客户。”
没有之一。
这是客户吗?这是她儿子升职的金大腿摇钱树啊!要是惹她不高兴了,甚至能让她儿子丢工作的那种!
于关关明白,说白了,还是一句话,有钱真好!
何米把玩着前台大妈送上来的话茬:“在你问我之前,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请说。”
“你是怎么知道我在那辆车上?”
于关关是怎么认出她的车的?跟踪她?不可能吧,真当她身边的这三位退伍兵是吃白饭的?
“上次在京影厂附近,你带那个小姑娘走的时候,坐得就是这辆车。”于关关指了指自己的脑子,“我的记忆力还不错。”
“是很好。”何米点头,表示赞同。
“请问,我可以开始了吗?”于关关递过一张纸。
何米一看就明白了,这是一张问题提纲,原本应该是在采访前先沟通,那些不能聊的先划掉。
这张纸一递,诚意就出来了。
何米晃了晃手上的问题提纲,转手递回去:“关于状告盗版商的专访?这个不行,我已经给了《八小时之外》了。”
“因为那篇报道?”于关关是真的做足了功课。
何米耸肩:“人家先表达了善意,我总得投桃报李。”
于关关接过提纲揉了揉,废纸一样塞进包里:“好,那不聊工作,聊文学吧。”
何米顿时笑了,这人真的有意思。
“好。”
何米弹了弹手里的名片,顺着上面的电话打了出去,这篇报道的记者可是约了她好多次专访,都被她给拒绝了,现在他已经表示了诚意,何米再傲娇,可就容易得罪人了。
《八小时之外》的影响力不俗,而且何米也没必要把一个对她表达了善意的人往死里踩,蹬鼻子上脸可是容易被揍的。
郎有情妾有意的买卖,哪怕中间没有个王婆牵桥搭线也能迅速天雷地火干柴烈火,在约定了一个版面的广告和相关后续专访取得《八小时之外》的持续关注和立场倾斜之后,何米才扔出手里的大哥大。
没电了。
充电十小时,通话半钟头,一路沿街走,满嘴喂喂草。就这水准的电话还能让人趋之若鹜,除了炫富这一特殊属性以外,还真的得感谢现在的消费者宽容!
揉揉举着大哥大太久而显得酸痛的手腕,就听到“扣扣”,车窗被敲醒。
没有单面玻璃的车窗里挂了一块窗帘,何米一掀开帘子,车里车外都是一张美人面。
美人总是能让人记忆犹新的,何米对美人的记忆力特别好,更何况这一位的气质还很特别,腰特别细,腿特别长。
“于大记者是来找我的?”
这么目的明确,说她敲错了也得有人信啊!
“当然,这附近还有值得我三催四请的人吗?”于关关指了指车门,“何总,你还记不记得,您欠我一篇专访?我能上去跟你聊聊吗?”
车里到处都是文件资料,还有些手段不光彩内容不能见人。
何米开门下车:“时间不早了,我也饿了,不知道我有没有这个荣幸,能请于大记者吃顿饭吗?”
“荣幸之至。”于关关笑颜如花。
她重点是要聊聊不是要吃饭,而中国人聊事情嘛,当然是在餐桌上聊啊。
“李军,帮我在凯越定桌菜。”何米指着远处刚落成的大酒店,贵,贼贵,而且说实话,味道一般,就是装修好,有面子,“一时间也找不到别的合适的酒店了,于记者见谅。”
“不必破费,您原本是打算上哪儿吃啊?”于关关是来专访的不是来得罪人的,当然是希望能更接近何米的生活状态。
“我本来是打算吃个盒饭就算了……”这个要求要说过分是逾距了,可是这是她的工作和上进心,何米还是很体谅打工人的,“附近有一家西点做的不错,我挺喜欢的,于记者赏脸?”
于关关当记者的时间不久,见过的人却不算少,毕恭毕敬要求一篇好报道升官发财的很多,避之如蛇蝎的也不少,卑躬屈膝得也见过,但是还真的很少见能配合得这么自然的。
“好。”
西点店是真的好,于关关是老北京人,她知道这家店的大名。
海淀区是文教区,多所大学落在此地,学校里有很多有留洋经历的教授甚至是外交喜欢吃西点,可是这里交通不便,提了一剑之后,国家就在这里开了一家西点店专门用来供应西点。
四五十年的国营老商店了,最初的那一批大厨已经退休了,但是他们的手艺传了下来,一起传下来并且发扬光大的还有国营商店的臭脾气。尤其因为现在京城西点少,这家店的招牌响亮且不愁客源,没有倒闭的危险那脸更臭。
于关关自己在这里读大学的时候也喜欢吃,但是西点店来的很少,吃不起是一方面,柜台大妈的臭脸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她辛辛苦苦攒一个星期半个月的钱,可不是为了来给柜台大妈骂的!
可是何米一进来,那平时凶巴巴就知道打毛衣的柜台大妈的脸笑得像朵盛开的菊花:“何米来了,还是老三样?”
她是真的经常来这家店,而且,她是怎么做到让这个见了谁都摆脸色的大妈热情得像是四十岁的老光棍儿子终于遇到了个愿意来相亲的准儿媳妇似的?
这店本来可是只坐外送不给堂食也没有位置的,可她们愣是把自己的休息室收拾出了何米的专座!而且在闲着没事天天勾心斗角的国营单位里,居然每个人见她都是笑脸相迎,一个比一个热情!
这个问题,何米给出了答案:“她们自己的工作是不愁了,可是总有子孙后辈亲戚朋友找不到工作。”
“你给他们安排了工作?”这么以权谋私,她真的不怕公司垮掉吗?
“我能给他们一个机会。”何米耸肩,“不过刚才这位不是这个原因。”
“什么原因?”
“她儿子在花旗银行北京分行工作。”何米点了点自己的鼻子,“我是花旗银行在中国大陆最大的客户。”
没有之一。
这是客户吗?这是她儿子升职的金大腿摇钱树啊!要是惹她不高兴了,甚至能让她儿子丢工作的那种!
于关关明白,说白了,还是一句话,有钱真好!
何米把玩着前台大妈送上来的话茬:“在你问我之前,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请说。”
“你是怎么知道我在那辆车上?”
于关关是怎么认出她的车的?跟踪她?不可能吧,真当她身边的这三位退伍兵是吃白饭的?
“上次在京影厂附近,你带那个小姑娘走的时候,坐得就是这辆车。”于关关指了指自己的脑子,“我的记忆力还不错。”
“是很好。”何米点头,表示赞同。
“请问,我可以开始了吗?”于关关递过一张纸。
何米一看就明白了,这是一张问题提纲,原本应该是在采访前先沟通,那些不能聊的先划掉。
这张纸一递,诚意就出来了。
何米晃了晃手上的问题提纲,转手递回去:“关于状告盗版商的专访?这个不行,我已经给了《八小时之外》了。”
“因为那篇报道?”于关关是真的做足了功课。
何米耸肩:“人家先表达了善意,我总得投桃报李。”
于关关接过提纲揉了揉,废纸一样塞进包里:“好,那不聊工作,聊文学吧。”
何米顿时笑了,这人真的有意思。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