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李云对李逵的发迹一直保持着非常平和的心态,不平和也没办法,总不能和李逵硬怼吧?再说了,硬怼他也怼不过。对他的人生来说,李逵打从一开始出现,就似乎为了专门打击他的存在。不管是武功,还是其他方面,都是李逵高人他不知道多少。
就连打劫这种正经人不学的学问,李逵也是颇为精通。尤其擅长黑吃黑。
头两年,李云的心态确实很崩。
崩溃的原因就不说了,总之,李云在李逵的阴影下生活了两三年之后,就渐渐琢磨出了味道。
他为何一直要和李逵去比?
和高俅比不好吗?
高俅这厮跟着苏轼十来年,还不是水平和他差不多?他原先想着,高俅和他一样,在省试落榜。同是难兄难弟,然后一起参加武举,双双打出武进士的一条路来。估计到时候,省试落榜的心态就不会那么难受了。至少在师门那一关也说得过去。虽说这样想不太好,也不太磊落,但总好过自己一个人扛吧?
可没想到,高俅这厮竟然靠着一脚的蹴鞠球技,竟然也当官了。
还将不将道理了?
李云绝望的环顾周围,似乎只有他一个人为了家族荣誉而努力!
加上他爹和爷爷都从老家赶来了,似乎有种老李家不出个官,誓不罢休的样子,这让李云很崩溃。尤其是李逵这厮,之前在皇城里当咸鱼,连个衙门都没有,整日在御道边上占个地方,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压根就不是皇城内当值的官员,而是那个衙门看门的门房。
可如今,李逵竟然手底下有上千人,这还让他怎么去给老爹解释,当官也就是那么一回事?
他敢继续说下去,李清的大巴掌,下一刻就该印在他脸上了。
只能祭出自家老师来说项,李云缩着脑袋对他爷爷李利德道:“爷爷,我家老师今科才侥幸中了进士,我才跟他学了才两年,怎么可能就那么容易高中?他老人家都有落榜的日子,我何德何能,就一定能高中?”
这话倒是没错,苏过上一科就落榜了,元祐年落榜,可能对苏过来说是最大的遗憾。
要是生在别人家,落榜一次,也不算是什么丢脸的事。但是家里头两个学士,老爹和叔叔都是学士,一个是龙图阁学士,一个是龙图阁直学士。却家族最出色的弟子,竟然连进士的这一关都过不去。确实惹人耻笑。
龙图阁还是馆阁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大宋外派差遣的封疆大吏只出自两个地方,一个就是龙图阁,另外一个枢密院。当然,枢密院学士肯定不会外派。枢密院外派的只能是贴职副使。如今,苏门将龙图阁学士包圆了,可见如今的苏门是在家族巅峰时刻。
这也是为什么李逵不去龙图阁闹腾的原因了,自家人,怎么可以胡乱拆台。
更何况,万一把师祖和师叔祖都引出来了,岂不是大大不妙?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
李利德看了一眼别人家的孙子李逵,叹气道:“可你总该再试一试吧?多学三年,下一科高高的中了,也能让我沂水李氏的门庭光大些。到时候你才二十岁,还年轻。要是有个进士身份,就能和官宦门第结亲,岂不是美得很?”
李云心说:“沂水李氏?即便他高中进士,恐怕外人也只知道李逵吧?”
当然李逵出名,肯定不是他学问有多好,也不是他做官有多大。而是他那股子折腾劲,把所有人都吓住了。这位为了跑官,把宰相就一脚踹在了臭水沟里,还有什么他干不出来的事?
就自己老实巴交的样子,也活不成李逵那个样子啊!
李逵也有点头大,族里的人处处学他,似乎都以他为奋斗目标。但你们什么水平,难道心里就没点数吗?
当然,有一个原因,李逵是打死也不会说的。
要不是这一科,换下一科,李逵下场参加省试,恐怕也要落榜。连进入殿试的机会都没有。这一科,因为有大师伯黄庭坚的帮忙,有秘书省浩瀚的进士卷子作为范本,加上黄庭坚沉寂文章几十年的功力,才让他侥幸成功了。
要比真才实学,李逵确实差远了。
不过,李清和李利德看李逵的眼神之中流露出了执念,这时候李逵要是还缩着不说话,恐怕李云这一关真不好过:“六叔公,清叔,你们也不用纠结于进士门第。小子这次能成功,也是侥幸。要是不中,恐怕也要去和李云一起参加武举。”
“人杰,你不一样,你下场参加武举,那是状元收在兜里,手拿把攥的事。”李清对李逵的武力值,一直有着盲目的自信。打从他亲眼看到李逵用拳头将老虎给打死的惨状,就认定,李逵不是人。
当然,这不是李清骂人,而是把李逵当神人看待。
李清以口气一转道:“可是李云哪里比得上你?他下场参加武举,而且武举每科的人数那么少,他万一被刷下去了,岂不是两头空?再说了,咱们都是使力气往省试殿试上走,突然间要参加武举,也不知道个章程,两眼一抹黑,心里没底啊!”
这倒是句实在话。
别看李清是个武人,他要是想要有所成就,武举或许是一个不错的进阶之法。
但李清的家世让他根本就不会对武举有所期盼。他连武举大门往哪儿开都不知道,怎么会去关心武举的章程?
这需要专业人士的解读。
作为京城本土人士,还是军户出身的高俅,这才有了用武之地。原先李家人说的是家事,他也不好开口,但说到武举,恐怕在场连李逵都不如他熟悉。高俅开口道:“诸位也不用担心,李云参加武举一点问题都没有。状元不敢保证,但中个武进士难度不大。”
“老弟啊!不知你是……”
李逵忙道:“这位是高俅,以前是学士门下随从。这次本来是和我们一起参加科举的同门。如今在殿前司做官,是陛下跟前亲近之人。”
李清称呼高俅为老弟,一点问题都没有。高俅面相看着老气,加上也比李清小不了几岁,最多十来岁。称呼一句老弟再合适不过。可李云受不了了,他和高俅是兄弟相称,怎么一转眼就让高俅当叔叔了,这厮面相老,又不是真的老。尤其是高俅这厮身上还有病,李云自信他在娶媳妇生儿子的事上,肯定能赶超高俅。怎么肯平白矮高俅一头?李云忙着对李清道:“爹,是儿的兄弟,不是你的兄弟。”
“你看看人家,和你一起下场省试,都当官了,就你,连个屁都没捞着。”李清本就不是什么文雅之人,尤其是说到了儿子的前程,更是粗话张嘴就来。
原本是李清训斥儿子的话,却让高俅闹了个大红脸。
他当官,可不是科举高中之后当上的官。
高俅面色尴尬道:“清叔,小侄并未获得省试拔贡的机会,更连省试都没有参加。”
“哦,贤侄做官可有门道?”
李清其实更羡慕的是做官,至于做什么官,他不在乎。只要家里有人做官了,就是官宦门第。忽然间,发现省试没能拔贡,科举心灰意冷,也能做官,顿时来了精神。边上,他爹李利德也是双眼放光的盯着高俅。
高俅不着痕迹地偷偷打量了一眼李逵,心说:他做官,恐怕说不大出口。
李逵解释道:“清叔,您老人家就别问了。高兄是陛下亲自提拔的殿前司校尉……因干才而举……恐怕这门路不打好走。”
高俅也一副没脸见人的样子。
可是看在李清眼里,这是谦虚啊!指着李云训斥道:“你看看人家,才能都让陛下都爱惜,非经世之才不可。而你呢?整日瞎混,岂不是要气死我?”
李云耷拉着脑袋,不敢抬头。抬杠是没用的,他如今算是看明白了,在家里,甭管是谁,都喜欢将自己和李逵去比。结果不言而喻,自然是很凄惨的那种。在外头,他爹和爷爷也不满足于当初想要让李云子承父业,成为一名光荣的捕头了。
时至今日,李清也看不起捕头这份贱业。
捕头,这个一度让李清觉得颇有自豪感的营生,如今却让他如弃敝履般的嫌弃,主要是李家发达了。
但他吹捧高俅的话,却让高俅哑巴了。他能说什么,自己真的有经世之才,连皇帝都让他给惊动了?
这话就算是皇帝金口断言,高俅也不敢信呐。
自己几斤几两,难道还不清楚吗?
李逵也明白,不能让李清和李利德继续说下去了,再这样下去,恐怕李云都要自闭了。于是,转身对高俅道:“高兄,你清楚武举的流程,不如你给我族叔和六叔公说说,需要注意点什么?”
对于京城人士来说,他们绝对不会允许自己被一个外乡人给问住。
尤其是在见识方面,更是如此。这关乎到某种流淌在他们身上的骄傲。高俅是街头混混出身,对于京城的消息更是精通。
武举虽说是他原先想都不敢想的事,但要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说起来也简单,武举考试也有贴经,但只考《论语》和《孟子》。其次就是兵法,再之是箭术,马术之类,李云参加过武举,应该知道章程,但这些都不重要。搏杀武进士的门路只有一条,沙场对战。”
“按照往年武举的人数来看,一般都是参加的人数在三百人左右。其中少数会是落榜的士子参加。但他们也有另外一个身份,将门。”
高俅说到这里,李清和他爹李利德的表情就凝重了很多。
将门。
恐怕真不是普通人能够对抗的强大存在。文官的显赫在朝堂,但将门的显赫,几乎是触及大宋疆域的各个角落,除了朝堂。
当然有对外作战的时候也是如此,大宋的规矩,文官做主将,武将当副手。这也就是让武将在见到文官的那一刻,天生就矮了一头。这也是为什么文臣只要表现出对武将的爱护,大宋的武将就能用性命去报答。
比如说章楶,这位在西北就是如此。他给予武将尊重,武将回报他的是性命相托。
要不然,章楶在主持庆州防御的时候,手底下的兵力还不足西夏的一半,要是他没有过人之处,武将们早就造反了。
高俅见李清等人表情凝重,莞尔笑道:“诸位,不用担心。将门虽是将门,但要是显赫的门第,怎么会需要走科举和武举这条路?显赫的门第的将门子弟,他们一出生就有了官职,根本就不需要去为个武进士争个头破血流。”
“贤侄目光如炬,确实如此。”这个缘由不难猜测,关键是如何看出来。李清心绪稍解,他也是关心则乱。李云这家伙年纪不大,阅历也少。更不是像李逵这样一个人能打趴下整个山寨的猛人,武举出头,他们也没有太大的把握。
这也是为什么李清更希望李云能够继续考虑读书参加科举的原因。
“刚才小侄说的都不是重点,兵法可以在中武进士之后去学,箭术马术也是如此,但唯独一样,武功不行。”高俅道:“武功虽说也是能够苦练出来的,但天赋很多人都没有。武举的关键就是最后沙场的对战。”
“没有规矩,没有任何规矩。在起码的防护之后,就是一场乱战,三百人,闹哄哄的在校场,谁要是能够挺下来,基本上一个武进士的名头就稳了。因为,殿前司和兵部的官员都会在纱场上只有十多个人能站着的时候,才结束这场乱战。”
李清张了张嘴,他听高俅的解释,虽然长见识了,但问题是他听着武举的考试,怎么就那么不靠谱呢?
总觉得有点不对劲。
而李云的爷爷更是一脸嫌弃道:“这岂不是乡间打群架的路数吗?抢亲,抢水,都是这个路数。咱老李家有经验,不虚任何人。”
李清埋怨的看了一眼李利德,自己老爹胡说八道,他也不敢阻止。可您老就不怕把咱家的底给掀了?
李利德这才尴尬的讪笑了几声,表示再也不说了。
李清这才长叹道:“如此说来,李云的武举也玄了?”
李云没想到自己老爹如此没有信心,想要开口给老爹信心,却发现自己真没有多少说服力。反倒是李逵笑道:“打群架,一味的猛冲猛打都不是长久的办法……你们这是什么眼神?”
在场有个算一个,看李逵的眼神都很疑惑。心说:“你不就是这样的人?”
沂水李人杰,要和你们单挑,你们随便上,老子就一个!
一直以来,李逵就是给人这种天下第一猛将的印象。从沂水第一好汉,然后到京东东路第一好汉。
好在李逵如今地位今非昔比,已经是进士老爷,直秘阁了。旁人也知道了掩饰,李逵这才耐着性子说了下去:“李云一个人恐怕不行,需要抱团。几个人,十几个人组成一个小型的战阵,可攻可守,进退自如,就能保证立于不败之地。”
终于轮到李云发挥了,帮手李云自己给自己找好了,他雀跃道:“爹,爷爷,我都找好了。”
李利德却担忧道:“解千、解万武功不行,胆子也不成。听说之前在济州,因为怕事,半道上还丢人的跑了……”
说到一半,李利德说不下去了,他发现解千和解万正在角落里安静的待着,眼神却颇为无辜。似乎再对老头控诉:“李云他爷爷,我们都在呢?”
可没办法,李家人就是这么耿直。
李清为了掩饰尴尬,对李逵道:“人杰,清叔有个不情之请,还请人杰不要忙着拒绝。”
“清叔还请说。”
“距离武举还有些日子,清叔想要请你帮忙给李云几个练练。”李清不好意思道。
李逵满不在乎道:“行!”
“爹!”
李云反对,但没用。
李清说道:“检验战阵的实力,只能是战阵。有李逵加入冲阵,加上我和林哥,特训几日,足以对这三人有所裨益了。”
李云翻着白眼不想说话,他觉得自己的亲爹有借着特训他的由头,行大义灭亲之举。
可让他叫屈的是,他也没做天怒人怨的事啊!
反倒是解千和解万一脸期待,他们终于能够面对沂水第一好汉李逵,想想,都让他们兄弟激动不已。
李云看向解氏兄弟的目光鄙视不已,连爷都放弃了和李逵一争长短的想法,就你们俩,也配?
就连打劫这种正经人不学的学问,李逵也是颇为精通。尤其擅长黑吃黑。
头两年,李云的心态确实很崩。
崩溃的原因就不说了,总之,李云在李逵的阴影下生活了两三年之后,就渐渐琢磨出了味道。
他为何一直要和李逵去比?
和高俅比不好吗?
高俅这厮跟着苏轼十来年,还不是水平和他差不多?他原先想着,高俅和他一样,在省试落榜。同是难兄难弟,然后一起参加武举,双双打出武进士的一条路来。估计到时候,省试落榜的心态就不会那么难受了。至少在师门那一关也说得过去。虽说这样想不太好,也不太磊落,但总好过自己一个人扛吧?
可没想到,高俅这厮竟然靠着一脚的蹴鞠球技,竟然也当官了。
还将不将道理了?
李云绝望的环顾周围,似乎只有他一个人为了家族荣誉而努力!
加上他爹和爷爷都从老家赶来了,似乎有种老李家不出个官,誓不罢休的样子,这让李云很崩溃。尤其是李逵这厮,之前在皇城里当咸鱼,连个衙门都没有,整日在御道边上占个地方,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压根就不是皇城内当值的官员,而是那个衙门看门的门房。
可如今,李逵竟然手底下有上千人,这还让他怎么去给老爹解释,当官也就是那么一回事?
他敢继续说下去,李清的大巴掌,下一刻就该印在他脸上了。
只能祭出自家老师来说项,李云缩着脑袋对他爷爷李利德道:“爷爷,我家老师今科才侥幸中了进士,我才跟他学了才两年,怎么可能就那么容易高中?他老人家都有落榜的日子,我何德何能,就一定能高中?”
这话倒是没错,苏过上一科就落榜了,元祐年落榜,可能对苏过来说是最大的遗憾。
要是生在别人家,落榜一次,也不算是什么丢脸的事。但是家里头两个学士,老爹和叔叔都是学士,一个是龙图阁学士,一个是龙图阁直学士。却家族最出色的弟子,竟然连进士的这一关都过不去。确实惹人耻笑。
龙图阁还是馆阁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大宋外派差遣的封疆大吏只出自两个地方,一个就是龙图阁,另外一个枢密院。当然,枢密院学士肯定不会外派。枢密院外派的只能是贴职副使。如今,苏门将龙图阁学士包圆了,可见如今的苏门是在家族巅峰时刻。
这也是为什么李逵不去龙图阁闹腾的原因了,自家人,怎么可以胡乱拆台。
更何况,万一把师祖和师叔祖都引出来了,岂不是大大不妙?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
李利德看了一眼别人家的孙子李逵,叹气道:“可你总该再试一试吧?多学三年,下一科高高的中了,也能让我沂水李氏的门庭光大些。到时候你才二十岁,还年轻。要是有个进士身份,就能和官宦门第结亲,岂不是美得很?”
李云心说:“沂水李氏?即便他高中进士,恐怕外人也只知道李逵吧?”
当然李逵出名,肯定不是他学问有多好,也不是他做官有多大。而是他那股子折腾劲,把所有人都吓住了。这位为了跑官,把宰相就一脚踹在了臭水沟里,还有什么他干不出来的事?
就自己老实巴交的样子,也活不成李逵那个样子啊!
李逵也有点头大,族里的人处处学他,似乎都以他为奋斗目标。但你们什么水平,难道心里就没点数吗?
当然,有一个原因,李逵是打死也不会说的。
要不是这一科,换下一科,李逵下场参加省试,恐怕也要落榜。连进入殿试的机会都没有。这一科,因为有大师伯黄庭坚的帮忙,有秘书省浩瀚的进士卷子作为范本,加上黄庭坚沉寂文章几十年的功力,才让他侥幸成功了。
要比真才实学,李逵确实差远了。
不过,李清和李利德看李逵的眼神之中流露出了执念,这时候李逵要是还缩着不说话,恐怕李云这一关真不好过:“六叔公,清叔,你们也不用纠结于进士门第。小子这次能成功,也是侥幸。要是不中,恐怕也要去和李云一起参加武举。”
“人杰,你不一样,你下场参加武举,那是状元收在兜里,手拿把攥的事。”李清对李逵的武力值,一直有着盲目的自信。打从他亲眼看到李逵用拳头将老虎给打死的惨状,就认定,李逵不是人。
当然,这不是李清骂人,而是把李逵当神人看待。
李清以口气一转道:“可是李云哪里比得上你?他下场参加武举,而且武举每科的人数那么少,他万一被刷下去了,岂不是两头空?再说了,咱们都是使力气往省试殿试上走,突然间要参加武举,也不知道个章程,两眼一抹黑,心里没底啊!”
这倒是句实在话。
别看李清是个武人,他要是想要有所成就,武举或许是一个不错的进阶之法。
但李清的家世让他根本就不会对武举有所期盼。他连武举大门往哪儿开都不知道,怎么会去关心武举的章程?
这需要专业人士的解读。
作为京城本土人士,还是军户出身的高俅,这才有了用武之地。原先李家人说的是家事,他也不好开口,但说到武举,恐怕在场连李逵都不如他熟悉。高俅开口道:“诸位也不用担心,李云参加武举一点问题都没有。状元不敢保证,但中个武进士难度不大。”
“老弟啊!不知你是……”
李逵忙道:“这位是高俅,以前是学士门下随从。这次本来是和我们一起参加科举的同门。如今在殿前司做官,是陛下跟前亲近之人。”
李清称呼高俅为老弟,一点问题都没有。高俅面相看着老气,加上也比李清小不了几岁,最多十来岁。称呼一句老弟再合适不过。可李云受不了了,他和高俅是兄弟相称,怎么一转眼就让高俅当叔叔了,这厮面相老,又不是真的老。尤其是高俅这厮身上还有病,李云自信他在娶媳妇生儿子的事上,肯定能赶超高俅。怎么肯平白矮高俅一头?李云忙着对李清道:“爹,是儿的兄弟,不是你的兄弟。”
“你看看人家,和你一起下场省试,都当官了,就你,连个屁都没捞着。”李清本就不是什么文雅之人,尤其是说到了儿子的前程,更是粗话张嘴就来。
原本是李清训斥儿子的话,却让高俅闹了个大红脸。
他当官,可不是科举高中之后当上的官。
高俅面色尴尬道:“清叔,小侄并未获得省试拔贡的机会,更连省试都没有参加。”
“哦,贤侄做官可有门道?”
李清其实更羡慕的是做官,至于做什么官,他不在乎。只要家里有人做官了,就是官宦门第。忽然间,发现省试没能拔贡,科举心灰意冷,也能做官,顿时来了精神。边上,他爹李利德也是双眼放光的盯着高俅。
高俅不着痕迹地偷偷打量了一眼李逵,心说:他做官,恐怕说不大出口。
李逵解释道:“清叔,您老人家就别问了。高兄是陛下亲自提拔的殿前司校尉……因干才而举……恐怕这门路不打好走。”
高俅也一副没脸见人的样子。
可是看在李清眼里,这是谦虚啊!指着李云训斥道:“你看看人家,才能都让陛下都爱惜,非经世之才不可。而你呢?整日瞎混,岂不是要气死我?”
李云耷拉着脑袋,不敢抬头。抬杠是没用的,他如今算是看明白了,在家里,甭管是谁,都喜欢将自己和李逵去比。结果不言而喻,自然是很凄惨的那种。在外头,他爹和爷爷也不满足于当初想要让李云子承父业,成为一名光荣的捕头了。
时至今日,李清也看不起捕头这份贱业。
捕头,这个一度让李清觉得颇有自豪感的营生,如今却让他如弃敝履般的嫌弃,主要是李家发达了。
但他吹捧高俅的话,却让高俅哑巴了。他能说什么,自己真的有经世之才,连皇帝都让他给惊动了?
这话就算是皇帝金口断言,高俅也不敢信呐。
自己几斤几两,难道还不清楚吗?
李逵也明白,不能让李清和李利德继续说下去了,再这样下去,恐怕李云都要自闭了。于是,转身对高俅道:“高兄,你清楚武举的流程,不如你给我族叔和六叔公说说,需要注意点什么?”
对于京城人士来说,他们绝对不会允许自己被一个外乡人给问住。
尤其是在见识方面,更是如此。这关乎到某种流淌在他们身上的骄傲。高俅是街头混混出身,对于京城的消息更是精通。
武举虽说是他原先想都不敢想的事,但要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说起来也简单,武举考试也有贴经,但只考《论语》和《孟子》。其次就是兵法,再之是箭术,马术之类,李云参加过武举,应该知道章程,但这些都不重要。搏杀武进士的门路只有一条,沙场对战。”
“按照往年武举的人数来看,一般都是参加的人数在三百人左右。其中少数会是落榜的士子参加。但他们也有另外一个身份,将门。”
高俅说到这里,李清和他爹李利德的表情就凝重了很多。
将门。
恐怕真不是普通人能够对抗的强大存在。文官的显赫在朝堂,但将门的显赫,几乎是触及大宋疆域的各个角落,除了朝堂。
当然有对外作战的时候也是如此,大宋的规矩,文官做主将,武将当副手。这也就是让武将在见到文官的那一刻,天生就矮了一头。这也是为什么文臣只要表现出对武将的爱护,大宋的武将就能用性命去报答。
比如说章楶,这位在西北就是如此。他给予武将尊重,武将回报他的是性命相托。
要不然,章楶在主持庆州防御的时候,手底下的兵力还不足西夏的一半,要是他没有过人之处,武将们早就造反了。
高俅见李清等人表情凝重,莞尔笑道:“诸位,不用担心。将门虽是将门,但要是显赫的门第,怎么会需要走科举和武举这条路?显赫的门第的将门子弟,他们一出生就有了官职,根本就不需要去为个武进士争个头破血流。”
“贤侄目光如炬,确实如此。”这个缘由不难猜测,关键是如何看出来。李清心绪稍解,他也是关心则乱。李云这家伙年纪不大,阅历也少。更不是像李逵这样一个人能打趴下整个山寨的猛人,武举出头,他们也没有太大的把握。
这也是为什么李清更希望李云能够继续考虑读书参加科举的原因。
“刚才小侄说的都不是重点,兵法可以在中武进士之后去学,箭术马术也是如此,但唯独一样,武功不行。”高俅道:“武功虽说也是能够苦练出来的,但天赋很多人都没有。武举的关键就是最后沙场的对战。”
“没有规矩,没有任何规矩。在起码的防护之后,就是一场乱战,三百人,闹哄哄的在校场,谁要是能够挺下来,基本上一个武进士的名头就稳了。因为,殿前司和兵部的官员都会在纱场上只有十多个人能站着的时候,才结束这场乱战。”
李清张了张嘴,他听高俅的解释,虽然长见识了,但问题是他听着武举的考试,怎么就那么不靠谱呢?
总觉得有点不对劲。
而李云的爷爷更是一脸嫌弃道:“这岂不是乡间打群架的路数吗?抢亲,抢水,都是这个路数。咱老李家有经验,不虚任何人。”
李清埋怨的看了一眼李利德,自己老爹胡说八道,他也不敢阻止。可您老就不怕把咱家的底给掀了?
李利德这才尴尬的讪笑了几声,表示再也不说了。
李清这才长叹道:“如此说来,李云的武举也玄了?”
李云没想到自己老爹如此没有信心,想要开口给老爹信心,却发现自己真没有多少说服力。反倒是李逵笑道:“打群架,一味的猛冲猛打都不是长久的办法……你们这是什么眼神?”
在场有个算一个,看李逵的眼神都很疑惑。心说:“你不就是这样的人?”
沂水李人杰,要和你们单挑,你们随便上,老子就一个!
一直以来,李逵就是给人这种天下第一猛将的印象。从沂水第一好汉,然后到京东东路第一好汉。
好在李逵如今地位今非昔比,已经是进士老爷,直秘阁了。旁人也知道了掩饰,李逵这才耐着性子说了下去:“李云一个人恐怕不行,需要抱团。几个人,十几个人组成一个小型的战阵,可攻可守,进退自如,就能保证立于不败之地。”
终于轮到李云发挥了,帮手李云自己给自己找好了,他雀跃道:“爹,爷爷,我都找好了。”
李利德却担忧道:“解千、解万武功不行,胆子也不成。听说之前在济州,因为怕事,半道上还丢人的跑了……”
说到一半,李利德说不下去了,他发现解千和解万正在角落里安静的待着,眼神却颇为无辜。似乎再对老头控诉:“李云他爷爷,我们都在呢?”
可没办法,李家人就是这么耿直。
李清为了掩饰尴尬,对李逵道:“人杰,清叔有个不情之请,还请人杰不要忙着拒绝。”
“清叔还请说。”
“距离武举还有些日子,清叔想要请你帮忙给李云几个练练。”李清不好意思道。
李逵满不在乎道:“行!”
“爹!”
李云反对,但没用。
李清说道:“检验战阵的实力,只能是战阵。有李逵加入冲阵,加上我和林哥,特训几日,足以对这三人有所裨益了。”
李云翻着白眼不想说话,他觉得自己的亲爹有借着特训他的由头,行大义灭亲之举。
可让他叫屈的是,他也没做天怒人怨的事啊!
反倒是解千和解万一脸期待,他们终于能够面对沂水第一好汉李逵,想想,都让他们兄弟激动不已。
李云看向解氏兄弟的目光鄙视不已,连爷都放弃了和李逵一争长短的想法,就你们俩,也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