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栾化若也附和起来:“刘公的确不适合位列九卿,他就是一书生,让他为总宪,实乃误国也误他自己!”
许多御史皆因此吩咐点头,议论起来。
“想不到我都察院也有如此品性不端者,刘公清廉自守,公忠体国,视尔等为良弼,然尔等却如此无耻,刘公有什么错?!尔等竟如此诋毁刘公,言刘公误国误社稷!若无刘公,朝堂奸臣只会更加嚣张!”
刘宗周的支持者娄约见此实在是看不下去,直接大声斥责起孙三杰这些御史来。
但杨廷麟这时候站了出来,直接看着娄约:“没人反对他清廉自守,也没人诋毁他品行不端,然刘宗周这等只知论人操行,不知治国实务,只擅空谈道德,不知民间疾苦之辈忝居高位,就是贻害社稷,就是与国无用!
试问东林周延儒为首辅时,天下俱以品行高洁者充斥朝野九卿,可国事已振乎?还不如现在蒋公辅政,国家有欣欣向荣之象,百官有廉洁奉公之资,士民轻徭薄赋之政!”
“就是!杨佥宪此言在理!”
许多御史皆附和起来。
而娄约等人见此颇为孤立无援,一时只能咬牙切齿。
恰巧在这时候。
刘宗周来了都察院大堂。
而且,刘宗周也听到了这些御史的言论。
刘宗周一开始自然是气愤的,因为他没想到连他的同僚御史大部分都开始说他与国无用。
但接着,刘宗周一听到杨廷麟的言论,心里气愤之余则有些伤心起来。
因此,刘宗周开始有了辞官的心思。
这时候。
杨廷麟等御史官也看见了刘宗周。
但杨廷麟等人看见刘宗周这个掌院都御史就气不打一处来。
这和后世普通员工看见自己部门老大不作为不为自己部门争取利益一样来气。
自己辛辛苦苦就为了能让部门业绩更好点,结果你倒好,只为了自己的名声,什么都不作为,连半点好处都得不到,这怎么让人服气?
所以,杨廷麟等御史官现在对刘宗周这个清廉自守的官员不再是有敬佩之心,而是在想要是刘宗周不是自己都察院的堂官该多好。
相反的是。
其他各部的堂官与底下官吏们都过得很舒心。
可以说。
除了都察院、刑部和大理寺,整个大明的文武官员以及高高在上的帝王现在都是心情大好。
因为倭国赔款的两千一百万银元让整个大明都跟着暴富了一把。
刚刚提到的这些大明朝廷各部官员与武臣们自不必说。
赔款数字都是他们订的,其中大部分都进了他们管理的部门,一时间银子多的很,不要命的往外洒。
因此,一时,各部间的官员相处十分和谐。
甚至,各部官员执行起政务来也比昔日有动力许多。
“农科院想要河西庄的二十万亩田地做试验田?这得支持,陛下说了,农业乃百业之本!好说,二十万银元够不够?不够再加五万元,立即去买下来!”
“浙江海塘失修?导致海水漫灌,淹了五六个村子?赶紧拨款赈灾修海塘啊,一百万够不够,不够就两百万!”
“造战船要去南阳买巨木?多买些,这是帝国北伐大计,不能耽误,支两百万太少,先拿三百万去吧。”
“军营必须餐餐见肉!猪不够?先拿五十万银元去,开几个养殖场!我们兵部自己请人养猪!”
……
一时间。
各部管事的官员皆很好说话。
所有的工程项目皆没再耽搁,迅速甚至是加速启动起来。
而俸禄与养廉银也是足额发放。
官员们不得不感叹如今当清官比之前容易太多。
要知道,以前的大明朝廷官员的俸禄别说足额发放,能在发的时候不要拿胡椒、布匹这些折色充数太严重都很好了。
而对于买了战争劵的士民自不必说。
许多士民都因此一夜暴富,跨越阶层。
“咦,你们皇家银行真的三倍分红给我?这么多银元,哈哈,我是真的发了,这下子小红会嫁给我了。”
“这居然是真的!我还以为你们会后悔呢,下次还有战争劵发行,记得早点通知我!”
……
即便是没有买战争劵的士民也跟着享受到了不少好处。
首先是读书人。
礼部作为管读书人的部门,着实为读书人在总额两千一百万银元的赔款大蛋糕中争取了不少份额。
使得如今礼部现在给读书人立了不少补贴名目与奖学金名目。
其次,即便是庶民也因为此事得到好处。
因为朱由检下旨减轻了庶民们的税赋。
可以说。
举国各个阶层都因为这次倭国赔款得到了实惠。
从而出现了这一举国人人皆发一笔财的现象。
“北伐不过乃北人之事,于我们南人而言,不过是会加重我们的负担,朝廷一旦开始北伐,必会加重税赋。”
生员颜敏作为一名反对北伐,希望朝廷偏安一隅的典型代表此时正在给一些士民宣扬着自己不支持朝廷北伐的观点。
“我们南人当中想不到会有如此自私自利之徒,难道就因为北伐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就不北伐吗,这样对得起我大明列位先帝,对得起我煌煌华夏素来一统之大业吗?若皆你这样,有如此偏安思想,将来,只怕连南方半壁江山也保不住!事实上就是因为有你们这样的人,当初才丢了北方半壁江山的!”
生员董志宁作为一名支持北伐的生员则反对起颜敏来。
颜敏则冷笑道:“一统之大业不过是帝王之事,与我等士民何干,我等士民才不愿用累世辛勤劳作所积攒之家资全尔等大志!”
颜敏说毕就道:“诸位,依颜某看,朝廷一旦决议大举北伐,必会课以重税,现在不加征只是时候未到,所以,我们提前发出自己的号召,反对北伐!”
“等等!这里有刚刊发的报纸,朝廷刚刚下旨,田亩占有量低于一百亩者免人头税,有福禄牌坊者,粮赋也减半,这朝廷哪里是加征的意思,看这样子是在不停减税,比如之前的垦荒三年内不征税,可见朝廷是不想北伐了吗,还是说北伐,朝廷没打算从老百姓身上搜刮钱粮?”
这时候,生员杨文琦则拿着一张报纸跑了过来说道。
董志宁听后大为惊喜,忙来到杨文琦这里看了起来,看了后道:“哈哈哈!姓颜的,我看你刚才纯粹就是胡言,纯粹就是故意诋毁朝廷,朝廷从未只顾北伐而不体谅百姓死活,也从未想过加重百姓负担,要不然如今也不会免百亩以下之民人头税,可见朝廷是好朝廷,陛下是好陛下,我大明重整河山有望!”
“不止呢,还有旨意,是内阁让礼部签发的钧旨,以后天下廪生每月廪食补贴增加一倍,增广生员也一次性补贴三十银元!盖因朝廷近来国库充盈故而还利于民,助教助贫之故。”
这时候,生员屠献宸也拿着报纸奔走过来大声说了起来,且道:“看来朝廷如今是真不缺钱,将来北伐也不必拖累我南方士民,不然也不会有余钱惠于我们啊!”
“这还用说,朝廷刚刚从倭国得来一大笔赔款,以后这样的赔款再多几笔,举国皆得好处,北伐哪里用盘剥本国百姓。”
董志宁附和起来,就看着颜敏:“姓颜敏的,你也是廪生,如今要得朝廷双倍补贴,可你刚刚却如此诋毁朝廷,你可愧疚乎?”
许多御史皆因此吩咐点头,议论起来。
“想不到我都察院也有如此品性不端者,刘公清廉自守,公忠体国,视尔等为良弼,然尔等却如此无耻,刘公有什么错?!尔等竟如此诋毁刘公,言刘公误国误社稷!若无刘公,朝堂奸臣只会更加嚣张!”
刘宗周的支持者娄约见此实在是看不下去,直接大声斥责起孙三杰这些御史来。
但杨廷麟这时候站了出来,直接看着娄约:“没人反对他清廉自守,也没人诋毁他品行不端,然刘宗周这等只知论人操行,不知治国实务,只擅空谈道德,不知民间疾苦之辈忝居高位,就是贻害社稷,就是与国无用!
试问东林周延儒为首辅时,天下俱以品行高洁者充斥朝野九卿,可国事已振乎?还不如现在蒋公辅政,国家有欣欣向荣之象,百官有廉洁奉公之资,士民轻徭薄赋之政!”
“就是!杨佥宪此言在理!”
许多御史皆附和起来。
而娄约等人见此颇为孤立无援,一时只能咬牙切齿。
恰巧在这时候。
刘宗周来了都察院大堂。
而且,刘宗周也听到了这些御史的言论。
刘宗周一开始自然是气愤的,因为他没想到连他的同僚御史大部分都开始说他与国无用。
但接着,刘宗周一听到杨廷麟的言论,心里气愤之余则有些伤心起来。
因此,刘宗周开始有了辞官的心思。
这时候。
杨廷麟等御史官也看见了刘宗周。
但杨廷麟等人看见刘宗周这个掌院都御史就气不打一处来。
这和后世普通员工看见自己部门老大不作为不为自己部门争取利益一样来气。
自己辛辛苦苦就为了能让部门业绩更好点,结果你倒好,只为了自己的名声,什么都不作为,连半点好处都得不到,这怎么让人服气?
所以,杨廷麟等御史官现在对刘宗周这个清廉自守的官员不再是有敬佩之心,而是在想要是刘宗周不是自己都察院的堂官该多好。
相反的是。
其他各部的堂官与底下官吏们都过得很舒心。
可以说。
除了都察院、刑部和大理寺,整个大明的文武官员以及高高在上的帝王现在都是心情大好。
因为倭国赔款的两千一百万银元让整个大明都跟着暴富了一把。
刚刚提到的这些大明朝廷各部官员与武臣们自不必说。
赔款数字都是他们订的,其中大部分都进了他们管理的部门,一时间银子多的很,不要命的往外洒。
因此,一时,各部间的官员相处十分和谐。
甚至,各部官员执行起政务来也比昔日有动力许多。
“农科院想要河西庄的二十万亩田地做试验田?这得支持,陛下说了,农业乃百业之本!好说,二十万银元够不够?不够再加五万元,立即去买下来!”
“浙江海塘失修?导致海水漫灌,淹了五六个村子?赶紧拨款赈灾修海塘啊,一百万够不够,不够就两百万!”
“造战船要去南阳买巨木?多买些,这是帝国北伐大计,不能耽误,支两百万太少,先拿三百万去吧。”
“军营必须餐餐见肉!猪不够?先拿五十万银元去,开几个养殖场!我们兵部自己请人养猪!”
……
一时间。
各部管事的官员皆很好说话。
所有的工程项目皆没再耽搁,迅速甚至是加速启动起来。
而俸禄与养廉银也是足额发放。
官员们不得不感叹如今当清官比之前容易太多。
要知道,以前的大明朝廷官员的俸禄别说足额发放,能在发的时候不要拿胡椒、布匹这些折色充数太严重都很好了。
而对于买了战争劵的士民自不必说。
许多士民都因此一夜暴富,跨越阶层。
“咦,你们皇家银行真的三倍分红给我?这么多银元,哈哈,我是真的发了,这下子小红会嫁给我了。”
“这居然是真的!我还以为你们会后悔呢,下次还有战争劵发行,记得早点通知我!”
……
即便是没有买战争劵的士民也跟着享受到了不少好处。
首先是读书人。
礼部作为管读书人的部门,着实为读书人在总额两千一百万银元的赔款大蛋糕中争取了不少份额。
使得如今礼部现在给读书人立了不少补贴名目与奖学金名目。
其次,即便是庶民也因为此事得到好处。
因为朱由检下旨减轻了庶民们的税赋。
可以说。
举国各个阶层都因为这次倭国赔款得到了实惠。
从而出现了这一举国人人皆发一笔财的现象。
“北伐不过乃北人之事,于我们南人而言,不过是会加重我们的负担,朝廷一旦开始北伐,必会加重税赋。”
生员颜敏作为一名反对北伐,希望朝廷偏安一隅的典型代表此时正在给一些士民宣扬着自己不支持朝廷北伐的观点。
“我们南人当中想不到会有如此自私自利之徒,难道就因为北伐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就不北伐吗,这样对得起我大明列位先帝,对得起我煌煌华夏素来一统之大业吗?若皆你这样,有如此偏安思想,将来,只怕连南方半壁江山也保不住!事实上就是因为有你们这样的人,当初才丢了北方半壁江山的!”
生员董志宁作为一名支持北伐的生员则反对起颜敏来。
颜敏则冷笑道:“一统之大业不过是帝王之事,与我等士民何干,我等士民才不愿用累世辛勤劳作所积攒之家资全尔等大志!”
颜敏说毕就道:“诸位,依颜某看,朝廷一旦决议大举北伐,必会课以重税,现在不加征只是时候未到,所以,我们提前发出自己的号召,反对北伐!”
“等等!这里有刚刊发的报纸,朝廷刚刚下旨,田亩占有量低于一百亩者免人头税,有福禄牌坊者,粮赋也减半,这朝廷哪里是加征的意思,看这样子是在不停减税,比如之前的垦荒三年内不征税,可见朝廷是不想北伐了吗,还是说北伐,朝廷没打算从老百姓身上搜刮钱粮?”
这时候,生员杨文琦则拿着一张报纸跑了过来说道。
董志宁听后大为惊喜,忙来到杨文琦这里看了起来,看了后道:“哈哈哈!姓颜的,我看你刚才纯粹就是胡言,纯粹就是故意诋毁朝廷,朝廷从未只顾北伐而不体谅百姓死活,也从未想过加重百姓负担,要不然如今也不会免百亩以下之民人头税,可见朝廷是好朝廷,陛下是好陛下,我大明重整河山有望!”
“不止呢,还有旨意,是内阁让礼部签发的钧旨,以后天下廪生每月廪食补贴增加一倍,增广生员也一次性补贴三十银元!盖因朝廷近来国库充盈故而还利于民,助教助贫之故。”
这时候,生员屠献宸也拿着报纸奔走过来大声说了起来,且道:“看来朝廷如今是真不缺钱,将来北伐也不必拖累我南方士民,不然也不会有余钱惠于我们啊!”
“这还用说,朝廷刚刚从倭国得来一大笔赔款,以后这样的赔款再多几笔,举国皆得好处,北伐哪里用盘剥本国百姓。”
董志宁附和起来,就看着颜敏:“姓颜敏的,你也是廪生,如今要得朝廷双倍补贴,可你刚刚却如此诋毁朝廷,你可愧疚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