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亥两万兵马寇掠北海,城破之际,不想却杀出一队奇兵,为首小将左右冲突,贼军阵脚大乱,竟硬生生被几千兵马杀退。
在剧县城楼上亲眼目睹了这一幕的孔融、王修无不震惊,贼军退去后,孔融赶紧命令开城相迎。
孔融亲自来到城门,小将见状,赶紧下马拜见孔融道:“东莱太史慈见过文举大人!”孔融字文举,太史慈字子义。
原来这员骁将便是东莱太史慈!孔融对这个名字可不陌生。早几年这太史慈是东莱郡奏曹史,当时东莱郡和青州府之间因事产生了介隙纠纷,青州府颠倒是非,太史慈亲身前往洛阳有司奏报,因此得罪了青州官吏,避祸辽东。
孔融听说了太史慈的义举,十分称赞,于是遣人数次问候太史慈的母亲,并奉送赠礼作为致意,这才让太史慈家得以度日。
太史慈自辽东回到东莱,恰好遇上孔融求救于周边郡县。于是太史慈说服东莱郡守,带着三千东莱兵,星夜奔往北海援救孔融。正好遇见武安国与管亥厮杀,因此便救了武安国,解了北海之围。
孔融一直都之听说过太史慈,却没有见过他,今日一见,心中感慨,果然是忠勇非常,义薄云天。
“快快请起!原来你就是子义啊!孔融久闻义士大名,今日子义可是解了北海大难了!孔某代全郡父老谢过了!”孔融激动的说道。
“国相言重了!太史慈避祸辽东,承蒙国相厚恩,才使得我母得以安稳度日。如今北海有难,太史慈岂能坐视不理?”
“好!好!好!英雄出少年,有子义来此,北海无忧矣!”孔融挽着太史慈的手,言语颇为激动的说道。
武安国已经被包扎好了,不愧是武将,忍常人所难忍,手腕被人斩断,武安国不顾伤痛,来到城门,见正遇上太史慈拜见孔融,这才知道救自己的骁将,就是国相口中的东莱义士。
“义士救命之恩,武安国无以为报!”武安国跪谢道。
“将军请起!将军不避艰险,誓死捍卫北海,太史慈由衷钦佩。听闻将军乃武安君后人,果真有名将风范!”太史慈扶起武安国道。
武安国听了太史慈的夸赞心里既是欣慰,但望着自己已经断了的手腕,又无奈叹息,武安国扬起断腕对孔融说道:
“国相大人!经此一战,末将恐怕不能再领北海兵事了!残废之人,难当大任。依我看子义有勇有谋,忠义无双,国相大人不如托以北海兵事,你看如何?”
孔融、王修、太史慈三人望着武安国,都不忍感叹,一个武将没了手腕,跟老虎没了牙齿无异。当此危难之时,武安国首先考虑的并不是自己,反而是这北海安危,众人亦都感概武安国之胸襟。
孔融知道武安国的真心实意,仍不免惋惜道:“将军护我北海多年,对我孔融也是勤敬有加,孔融此时若弃将军,岂非不义之人?”
“国相爱民如子,御下有方,北海之人莫不诚服!武安国又怎能以一己之私而废公事,请国相切勿犹疑!”武安国再三说道。
孔融听罢,望着太史慈说道:“既然武安将军再三辞让,子义权且领北海兵事,不知意下如何?”
太史慈也对武安国敬佩不已,但看这北海确实缺少统兵带将之人,始救之,终弃之,亦为不义,大丈夫受命危难,不避险阻,若再推辞,那就显得矫情了。于是,太史慈对孔融回话道:
“既然如此,太史慈就暂且为文举大人领兵御敌!待剿灭乱贼后,太史慈即当交还兵事,回乡奉养老母。”
众人见太史慈答应下来,都松了一口气,有太史慈坐镇,那管亥绝不敢再轻易来犯。
再说北海孔融的求救书信传到琅琊国,郡国境内,无不震动。那眭固、管亥既然已经开始寇掠北海,那攻进琅琊也将是旦夕之间的事情。于是郡国内世家大族,一时间都惶恐不安,有的已经开始准备举家迁徙。
琅琊国境内,有一县,名曰阳都。这阳都县也有一个望族,这便是琅琊诸葛氏!这一支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当过司隶校尉,传到近世,其后人诸葛珪曾任职泰山郡丞,正是眼下眭固、管亥盘踞的泰山郡。
诸葛珪死于汉灵帝中平四年,留下三个儿子,长子诸葛瑾,次子诸葛亮,幼子诸葛均。诸葛珪死时,三子都还年幼,于是其弟诸葛玄便代替兄长照顾家小。
孔融的求救书信传来,诸葛玄也是惶恐不安,不知该如何是好。当此之时,诸葛玄有一好友张仲景正在府上做客。这个张仲景是荆州人,后世人称之为“张长沙”便是,其著作《伤寒杂病论》被后世奉为医学经典,其人也被称为“医圣”。
张仲景见诸葛玄坐立不安,便问其因何事烦恼。诸葛玄把情况细说给张仲景听,张仲景建议道:“依我看,兄台不如举家随我迁往荆州,暂避祸端。”
“不可!”门外走进诸葛三兄弟,老大诸葛瑾时年二十二岁,诸葛亮十二岁,诸葛均八岁。
“哦,是子瑜贤侄啊!你为何说不可?”张仲景问诸葛瑾道。
“琅琊是我诸葛家祖业所在,吾家世居此地。泰山贼寇侵扰州郡,诸葛家岂能坐视不理?若举家逃迁,不免有失君子之风。”诸葛瑾道。
“瑾儿说得有道理!先祖也是汉室忠臣,亡兄亦为泰山郡丞,若我就此逃离,非君子所为。不如散尽家财,召集义兵,相助于孔北海,若能侥幸翦灭贼寇,也不愧对列祖列宗!”诸葛玄凛然道。
“兄既有心杀贼,我自无话可说。可琅琊旦夕不保,诸葛氏安危也不能不顾啊。”张仲景劝说道。
“这……”诸葛玄即使自己不怕死,却也不得不考虑诸葛家的香火,这可是大事。
“叔父!亮儿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十二岁的诸葛亮说道。
“你说!有什么想法你就说出来。”诸葛亮的聪颖一直都被诸葛玄看在眼里,这小子从小心思出奇。
“诸葛家若想要香火旺盛,那便不能作一处安排,应当让诸葛子嗣分散各地,如此便可保全。”
其实诸葛亮这种想法,就是今天的“鸡蛋别放在一个篮子”的思维。诸葛亮一说,诸葛玄当即明白了其中意思。
在剧县城楼上亲眼目睹了这一幕的孔融、王修无不震惊,贼军退去后,孔融赶紧命令开城相迎。
孔融亲自来到城门,小将见状,赶紧下马拜见孔融道:“东莱太史慈见过文举大人!”孔融字文举,太史慈字子义。
原来这员骁将便是东莱太史慈!孔融对这个名字可不陌生。早几年这太史慈是东莱郡奏曹史,当时东莱郡和青州府之间因事产生了介隙纠纷,青州府颠倒是非,太史慈亲身前往洛阳有司奏报,因此得罪了青州官吏,避祸辽东。
孔融听说了太史慈的义举,十分称赞,于是遣人数次问候太史慈的母亲,并奉送赠礼作为致意,这才让太史慈家得以度日。
太史慈自辽东回到东莱,恰好遇上孔融求救于周边郡县。于是太史慈说服东莱郡守,带着三千东莱兵,星夜奔往北海援救孔融。正好遇见武安国与管亥厮杀,因此便救了武安国,解了北海之围。
孔融一直都之听说过太史慈,却没有见过他,今日一见,心中感慨,果然是忠勇非常,义薄云天。
“快快请起!原来你就是子义啊!孔融久闻义士大名,今日子义可是解了北海大难了!孔某代全郡父老谢过了!”孔融激动的说道。
“国相言重了!太史慈避祸辽东,承蒙国相厚恩,才使得我母得以安稳度日。如今北海有难,太史慈岂能坐视不理?”
“好!好!好!英雄出少年,有子义来此,北海无忧矣!”孔融挽着太史慈的手,言语颇为激动的说道。
武安国已经被包扎好了,不愧是武将,忍常人所难忍,手腕被人斩断,武安国不顾伤痛,来到城门,见正遇上太史慈拜见孔融,这才知道救自己的骁将,就是国相口中的东莱义士。
“义士救命之恩,武安国无以为报!”武安国跪谢道。
“将军请起!将军不避艰险,誓死捍卫北海,太史慈由衷钦佩。听闻将军乃武安君后人,果真有名将风范!”太史慈扶起武安国道。
武安国听了太史慈的夸赞心里既是欣慰,但望着自己已经断了的手腕,又无奈叹息,武安国扬起断腕对孔融说道:
“国相大人!经此一战,末将恐怕不能再领北海兵事了!残废之人,难当大任。依我看子义有勇有谋,忠义无双,国相大人不如托以北海兵事,你看如何?”
孔融、王修、太史慈三人望着武安国,都不忍感叹,一个武将没了手腕,跟老虎没了牙齿无异。当此危难之时,武安国首先考虑的并不是自己,反而是这北海安危,众人亦都感概武安国之胸襟。
孔融知道武安国的真心实意,仍不免惋惜道:“将军护我北海多年,对我孔融也是勤敬有加,孔融此时若弃将军,岂非不义之人?”
“国相爱民如子,御下有方,北海之人莫不诚服!武安国又怎能以一己之私而废公事,请国相切勿犹疑!”武安国再三说道。
孔融听罢,望着太史慈说道:“既然武安将军再三辞让,子义权且领北海兵事,不知意下如何?”
太史慈也对武安国敬佩不已,但看这北海确实缺少统兵带将之人,始救之,终弃之,亦为不义,大丈夫受命危难,不避险阻,若再推辞,那就显得矫情了。于是,太史慈对孔融回话道:
“既然如此,太史慈就暂且为文举大人领兵御敌!待剿灭乱贼后,太史慈即当交还兵事,回乡奉养老母。”
众人见太史慈答应下来,都松了一口气,有太史慈坐镇,那管亥绝不敢再轻易来犯。
再说北海孔融的求救书信传到琅琊国,郡国境内,无不震动。那眭固、管亥既然已经开始寇掠北海,那攻进琅琊也将是旦夕之间的事情。于是郡国内世家大族,一时间都惶恐不安,有的已经开始准备举家迁徙。
琅琊国境内,有一县,名曰阳都。这阳都县也有一个望族,这便是琅琊诸葛氏!这一支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当过司隶校尉,传到近世,其后人诸葛珪曾任职泰山郡丞,正是眼下眭固、管亥盘踞的泰山郡。
诸葛珪死于汉灵帝中平四年,留下三个儿子,长子诸葛瑾,次子诸葛亮,幼子诸葛均。诸葛珪死时,三子都还年幼,于是其弟诸葛玄便代替兄长照顾家小。
孔融的求救书信传来,诸葛玄也是惶恐不安,不知该如何是好。当此之时,诸葛玄有一好友张仲景正在府上做客。这个张仲景是荆州人,后世人称之为“张长沙”便是,其著作《伤寒杂病论》被后世奉为医学经典,其人也被称为“医圣”。
张仲景见诸葛玄坐立不安,便问其因何事烦恼。诸葛玄把情况细说给张仲景听,张仲景建议道:“依我看,兄台不如举家随我迁往荆州,暂避祸端。”
“不可!”门外走进诸葛三兄弟,老大诸葛瑾时年二十二岁,诸葛亮十二岁,诸葛均八岁。
“哦,是子瑜贤侄啊!你为何说不可?”张仲景问诸葛瑾道。
“琅琊是我诸葛家祖业所在,吾家世居此地。泰山贼寇侵扰州郡,诸葛家岂能坐视不理?若举家逃迁,不免有失君子之风。”诸葛瑾道。
“瑾儿说得有道理!先祖也是汉室忠臣,亡兄亦为泰山郡丞,若我就此逃离,非君子所为。不如散尽家财,召集义兵,相助于孔北海,若能侥幸翦灭贼寇,也不愧对列祖列宗!”诸葛玄凛然道。
“兄既有心杀贼,我自无话可说。可琅琊旦夕不保,诸葛氏安危也不能不顾啊。”张仲景劝说道。
“这……”诸葛玄即使自己不怕死,却也不得不考虑诸葛家的香火,这可是大事。
“叔父!亮儿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十二岁的诸葛亮说道。
“你说!有什么想法你就说出来。”诸葛亮的聪颖一直都被诸葛玄看在眼里,这小子从小心思出奇。
“诸葛家若想要香火旺盛,那便不能作一处安排,应当让诸葛子嗣分散各地,如此便可保全。”
其实诸葛亮这种想法,就是今天的“鸡蛋别放在一个篮子”的思维。诸葛亮一说,诸葛玄当即明白了其中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