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获十七个真鞑子牛录,解救一万五千余关宁军民,练就了六千六百完全不怕鞑子的精兵,及补满编制之后、一万一千敢跟鞑子打守城战的复仇营。

    就是郑恩最大的收获了,当然还有兵器若干,甲胄六千,虽然很多甲胄待修复,但铁甲超过一半。

    马肉若干,牲畜若干,只能用来繁衍下一代的母伤马四百,只能用来杀了吃肉的阉伤马六百,及重要的战马九百。

    这就是郑恩此行的收获大致统计。

    哦!还有十多颗恐郑症的种子。

    种子种子你快发芽吧!让我你们鞑子身上,看到明军身上的恐鞑症效果吧!

    郑恩在内心祈祷着。

    如今现阶段的战役圆满结束,鞑子回援部队的消息已经传来,还伴随着一个坏消息。

    坏消息是鞑子在攻下北京之后,才收到后方大乱,十七个牛录折损的消息,这时候才回援。

    集结了顺军主力,除去折损的一万老营兵,加上援兵还有老营兵八万。

    流寇出身的马卒、步卒及明军投降的新附军共三十万。

    全军接近四十万的顺军,竟然被半数不到的清兵再一次的打败了。

    准确的说,还是三顺王,额,只剩下两顺王了,两顺王、续顺公、祖大寿等的八旗汉军督促吴三桂、王永吉、高第的关宁军,关宁军督促新加入的、一看形式不对做了三臣加汉奸的唐通、马科、白广恩最新汉奸军。

    八旗汉军折损了镶蓝旗,但还有七旗,又是余丁尽出,加上很多在战场上抬旗,及为了分化加鼓励新加入的汉奸军,给很多新汉奸军表现优越的抬了旗。

    使得八旗汉军打破纪录,达到了四万。

    四万八旗汉军都是相对精锐的。

    关宁汉奸军,为了强大自身,基本上最大限度的拉关宁青壮从军。

    要不是多尔衮在看着,恨不得将所有青壮都拉进去,加上拉了很多跟关宁密不可分的永平府青壮从军。

    以降低精锐比例,降到正规关宁军只有一半为代价。

    让以吴三桂为首,王永吉、高第为辅的关宁汉奸军,也超过了九万。

    倒是高第的兵力没怎么提升,当初跟吴三桂交战的时候,就有一万余正牌关宁军、三万乡勇。

    被吴三桂打败再选择臣服之后,还被吴三桂吞并了一些,如今总兵力不过三万不到,但主力关宁军还在。

    最新汉奸军是以唐通、马科、白广恩为首,唐通在历史上一看苗头不对就投了鞑子先不说。

    马科、白广恩历史上可是被李自成派出了陕西四川一带。

    按照历史,马科、白广恩以顺军将领的身份,跟四川明军、张献忠三方角力呢!

    郑恩想着。

    看来自己提前散步吴三桂投清、清虏入关的消息,还说的有板有眼有理有据。

    不仅让李自成重视起来,留下了马科、白广恩一起参战,还让他两提前一两年做了汉奸。

    还真是无药可救啊!

    说来说去,李自成还是败了,败得一塌糊涂,败得比历史上更没面子,历史上李自成可没有集中这么多兵力。

    倒是新归附顺军的文武出现了一些变化。

    武的本就多是文盲,跟文盲将民族大义,那是要疯的节奏,只能说如果不全面推行剃发易服,他们就不会有太大的抵触。

    如今也是,大多数很自然的做了三臣。

    成了唐通、白广恩、马科这些新汉奸,还新一层的汉奸,只是多尔衮懒得多分,将他们归类在一起就是了。

    文官在多尔衮打下,或者说汉奸部队占领,在李自成匆匆登基称帝再放弃北京的无脑举动之后。

    小部分选择了投奔多尔衮做汉奸,大部分选择了往东的天津及往南等,还在大明掌控的辖区逃。

    做顺朝官员可以,毕竟三百年一更替,在华夏大地就只有提前,没有说中断过。

    来来回回是汉人掌权,也就是顾炎武口中的亡国。

    亡国乃汉族王朝更替,不可阻挡的历史轨迹。

    可清虏掌权就不同了,清虏如果一统,那就不是亡国,而是顾炎武口中的亡天下了。

    亡天下,汉民族的灭亡也!

    哪怕是已经做了贰臣的文官,绝大多数都是选择逃回大明的怀抱,不愿去做那内心唾弃的汉奸。

    王朝更替的亡国可以,民族灭亡的亡天下不可以,这就是时下文官的主流思想,只是多数时候思想没有命重要罢了。

    “天津,大明新朝堂所在,曾经拥顺的大量文官、少量武官,前来投靠。

    可怎么就没有渣渣玉,咳咳,张家玉的消息呢?按照历史轨迹,张家玉这个时候已经弃顺归明了呀!

    他可是岭南三忠,典型的亡国可以,亡天下,呵呵,先从他的尸体上踏过去的那种人。

    怎么没情报说他有去天津,张家玉和自己有些交情,自己又特意交代过的,他如果来天津投靠朝廷。

    自己一定会知道呀!

    难道南下了?”

    ————

    “啊嚏~”

    另一头,华夏中原地区,郑恩思恋的人张家玉,骑在高头大马上、顶盔掼甲的他,没由来的打了一个人喷嚏。

    正在跟他汇报的两大部将都露出了关心之色,很不巧,这张家玉的两大部将都跟郑恩有些渊源。

    一个是彰义门时,见证郑恩撒泼打滚、听张家玉之令救了郑恩一命的人——李梦。

    一个是北京撤出路上,差点要了郑恩性命,也因为郑恩实力大损,差点被高皇后斩首的人——刘亮。

    两人都是老营将领,李梦因为是河南人,资格虽老,但不入核心圈,加之读了十多年的书,连个秀才都考不上,所以对全国读书人尖子生,庶吉士张家玉特别推崇。

    从张家玉受郑恩启发,决定携笔从戎的时候,就成了张家玉的部将。

    贡生出身,也在文人携笔从戎之列的郑恩,立下赫赫军功的消息不断传来,刺激的张家玉,提前好几年开始了携笔从戎之路,并一去不回头。

    征吴三桂,随军出征,抵抗清虏,顶在前线。

    就在李自成北京称帝,高皇后要杀刘亮祭旗的时候,他挺身而出。

    如今随李过往西南撤退。

章节目录

伐清与殖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文屋只为原作者回忆破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回忆破天并收藏伐清与殖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