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茶叶可不好弄。”林记者很热情的向孙立恩介绍着,“这是广东地区有名的一种乌龙茶,叫单枞。这一壶呢,就是非常有名的鸭屎香了。快尝尝,这种茶叶在宋安可是没地方买,我这还是托同学寄来的好东西。”
林记者明显兴致极高,看来顾爸爸的采访给他提供了不少灵感和资料。虽然觉得自己能给人帮上忙是件挺令人开心的事情,可孙立恩看着面前这一杯热腾腾的茶汤,就是不敢往嘴里倒——好家伙,鸭屎香!那岂不是喝到嘴里得浓浓的一股子鸭屎味道?不久前刚刚见识过虾米海鲜口味豆浆的孙立恩实在是不敢张嘴喝茶。听说广东人天上飞的除了飞机,地上跑的除了火车,水里游的除了潜艇,两条腿的除了爹娘,四条腿的除了桌椅什么都敢吃。说不定他们也真的敢吃鸭屎呢?
“别担心。”林记者的徒弟很明显也曾经被“鸭屎香”这个名词吓住过,他笑着解释道,“鸭屎香这种茶其实是在一种叫做‘鸭屎土’的特殊土壤里种植出来的。并不是说它喝起来和屎汤一样。”一边说着,他一边举起茶杯仰脖灌了下去,“你看,真的很好喝的。”
孙立恩看着面前的茶杯,做了半天的心理建设,然后端起小酒盅大小的茶杯,仰脖一灌,一饮而尽。
宾主尽欢,说的就是其中一方勇于尝试另一方独特而且多少带点“恐怖”的食品。当然,这仅限于不甚出名的类别。长沙人并不会热衷于让外地游客尝试油炸臭豆腐,但浙省人却会试图让其他地方来的亲朋好友试试看臭苋杆的滋味。以茶代酒,记者们开始了第二轮的采访。这次,主要针对的是“含有非法添加物的保健品和药物”。
“我之前也曾经碰到过一个疑似这样的案例。”孙立恩想了想,决定把陈雯的例子拿出来说一说,“当时,我们以为那个小朋友是蒽醌中毒。”
“那是啥?”林记者这个时候变成了优秀的捧哏,他恰到好处的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好像不是什么我们经常能听到的减肥药啊?”
“换个名字也许您就听说过了。”孙立恩解释道,“这是番泻叶的主要有效成分,在工业领域经常被应用在染料的调配上。”
林记者的眼神顿时犀利了起来,“用化工染料做减肥药?”
“当时我们也是这么怀疑的。”孙立恩摇了摇头,“好在最后证明应该不是,她的症状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
林记者显得稍微有些遗憾,随即他笑了起来,“还好不是真的化工染料,不然这个新闻往外一发,说不定又成了苏丹红那样的社会新闻。”
“不过这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孙立恩点了点头,他一开始也把这个事情和苏丹红联系在了一起,“有些时候,不能光凭自己的推理和判断进行诊断,还是要有足够的客观证据才行。事实证明,最后这个患者是因为寄生虫感染,才会导致那种特殊的症状。”
第331章 对谈
说起寄生虫这种特殊的疾病分类,人们一般能想到的都是“腹泻”和“营养不良”。林记者也不例外。他曾经见过不少感染了蛔虫的孩子——面黄肌瘦,看上去就像是刚刚从战乱地区逃出来的一样。
“寄生虫……你是说腹泻和营养不良?”林记者想当然的把自己的经验套了进去,“辨别腹泻应该是比较容易的事情吧?”
孙立恩苦笑了一声,“不,那是肠道寄生虫。这种特殊的寄生虫,导致这个十岁的孩子在三年内长到了70多公斤重。”
就着茶水,三人像是聊天一样聊起了陈雯的病例。尽管对面这两位都是宋院长介绍来的记者,应该比较靠谱。但孙立恩还是很小心的隐去了能够直接和陈雯联系在一起的内容。在他口中,这个病例是个小男孩,家在牧区,来宁远探亲时发病——总之除了病情之外,其他的内容全都是孙立恩自己胡编的。
本来孙立恩还有些担心,这两位见多识广的记者老师会敏锐的察觉出自己故事中的漏洞,然后直接拆穿自己在说谎。可让孙立恩没想到的是,两位记者倒是发现了故事中的漏洞,但他们两个人不光没有指出错误,反而还用睿智的视角,给孙立恩的故事漏洞找好了各种解释的理由。
这种编瞎话还有人捧哏兜底的感觉简直太棒了。孙立恩很舒心的讲完了故事,他喝了口茶,滋润了一下自己有些冒烟的喉咙,“这是我遇到的第一个疑难杂症患者,从这个病人身上,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不能拘泥于表象,必须去思考更深层次的原因。这就是孙立恩在陈雯的身上所学到的东西。要从状态栏提示的状态推理出库欣病就已经很困难了,如果不是陈雯身上出现了坏疽,时间紧迫逼的孙立恩不得不另想办法确诊库欣病,他根本不可能想得到陈雯身上还有脑包虫的问题。
从这个角度说起来,陈雯疾病的诊断其实和孙立恩的判断关系不太大——她被确诊,其实都是mri成像的功劳。
孙立恩自己心里清楚,因此在别人夸他是什么了不起的医生的时候,孙立恩心里虽然挺开心,但却丝毫不敢有自得自满的情绪。就像是帕斯卡尔博士所说,其他医生都可以出错,但孙立恩不行。他现在已经成了第四中心医院里处理疑难杂症诊断的主力医生。再考虑到四院的特殊定位,孙立恩很可能是那些罹患疑难杂症的患者们,最后一次确诊的机会。
如果孙立恩犯错,患者很可能要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所谓压力,并不只是在上级领导和同事的一遍又一遍要求下才会出现——孙立恩其实在平时的工作上给了自己很大的压力。而压力在孙立恩身上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反正不是我的病人……不去好奇也行。”
·
·
·
“我们今天走的时候,听说你们抢救室来了个把自己胳膊拽断的病人,好像还是个被警察带来的犯罪嫌疑人。”林记者稍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采访内容,然后向孙立恩发问道,“你们平时经常会遇到这种病人么?”
“您说的是……哪种?”孙立恩愣了愣,如果说是骨伤送来的急诊病人,那急诊室见的太多了。
“犯罪嫌疑人。”林记者答道,“医院本来就是个处理病痛的地方,这种环境里遇到的……这些人肯定也会比其他地方更多吧?”
孙立恩思考了片刻后答道,“这个问题……我还真不好说。毕竟我也没有统计数据。而且在我工作的这段时间里,警察同志们来的次数也不是……不是特别多。”
孙立恩本来想对这个问题进行否定回答的,可一边说着,他一边觉得林记者提问的内容还真有那么些道理。急诊科处理的患者中,因为确实也有不少是因为人为原因而受伤的。比如那一大群在ktv里打群架的4s店销售员以及房屋中介,比如那个因为甲基苯丙胺中毒而入院治疗的高严,还有被邻居投毒,现在还在康复中的战浩。算起来,要是没有这些事情的话,说不定急诊的工作真可以轻松许多。
“那就还是挺多的呗?”年轻的小记者点了点头,“这些人被送到医院的时候,孙医生你有什么想法么?”
“想法?”孙立恩愣了愣,然后有些遗憾的摇了摇头,“还能有什么想法,主要是替他们觉得可惜吧。”
林记者抬起头,有些诧异的看了一眼孙立恩。他原本想引导孙立恩回答类似于“做好本职工作,所以不会对这些犯罪嫌疑人有惧怕的情绪。”不过没想到,孙立恩却不按套路出牌。
“我见过几个这样的患者。”孙立恩又喝了口茶,今天说的话有些多,他嗓子都快哑了。“这些患者大多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都还挺年轻的。从我们当医生的角度来说,年轻的患者一般对治疗的反应都比较好,他们的身体年轻,恢复力强,而且生理基础一般也比上了年纪的人更好。换句话说,他们比小孩子或者中老年人更能抗,而且也更好治。”
林记者点了点头,他没有再去引导孙立恩的回答,而是低头开始写了起来。
“但是明明挺好的身体,却被他们自己折腾成了这样……”孙立恩摇了摇头,“我每次看到这些年轻人的时候,总会觉得很可惜。他们对自己的身体不爱惜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嘛……”孙立恩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他也觉得自己这个想法有点过分,“如果对于自己的身体这么不在意,为什么不能把好身体给别人呢?我也见过很多想活下去的人却因为各种原因没能扛过去。他们不知道生命的可贵啊。”
林记者点了点头,悄悄的在记录本上把孙立恩最后的一句话给删了。
“遇到这种患者的时候,你会在治疗或者诊断上有什么特殊倾向么?”小记者还在提问,“会不会因为对方是犯罪嫌疑人,所以在治疗上有所保留?”
“那是绝对不会也肯定不能的。”孙立恩郑重回答道,“倒不如我反过来问您一个问题。您觉得,我们医生的工作是什么?”
“救死扶伤吧?”小记者愣了愣,没想到自己反过来成了被提问题的对象。
“救死扶伤确实是我们的工作内容。”孙立恩正色道,“就像您总结的一样,我们的工作内容并不包括审判或者判断一条生命是否值得被拯救,那不是我们的工作内容。”
“就像我的带教老师经常和我们说的话一样——专业的事情,应该交给专业人士处理。审判一个人,这是法院和法官们的工作。”孙立恩点了点桌子,用动作来强调自己的语气,“如果我们医生开始凭自己喜好去判断一条性命是否值得拯救,那就意味着我们会越权。非专业人士贸然进入某些专业领域,那一定会出大乱子。其他的都暂且不论,如果在治疗和诊断上有所保留,从而导致患者死亡,那和直接杀人也没有什么区别了。除了法律责任以外,这种沉重的道德负担会非常轻而易举的压垮一个人,要么他从此以后漠视生命,要么陷入自责无法自拔。这种事情风险太大而且对谁都没有好处,我们肯定不会这么去做。”
孙立恩说到这里又叹了口气,“其实医生大概是世界上最希望患者恢复健康,平安出院的人。”
第332章 移植
采访结束了,孙立恩独自一个人走在路上,心里有些无奈。虽然说了很多,但光从两位记者脸上的表情就能看出来,他们并不太理解孙立恩说的内容。
就连宋院长信得过的记者都是这样……孙立恩叹了口气,医生要想解除大众对于这个职业的误解,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边走着一边失望,孙立恩晃悠到了宿舍楼下。第四中心医院的宿舍楼里差不多有一半房间灯火通明,而另一半则一盏灯都没开。开了灯的,大概是下了班的医生们正在继续学习。而还没赶回来开灯的,基本都是还在值班的苦命人。
曹博士看起来今天命也很苦。孙立恩回到宿舍里的时候,房间里空无一人。曹博士桌上还放着半盒没吃完的炒粉。看那碗炒粉干燥脱水的样子,大概已经在房间里放了一天多了。
这是昨天晚上吃晚饭的时候被一个电话叫回去了?孙立恩花了两秒钟,琢磨了一下曹博士的动向后决定放弃。明天周军就回来了,他决定提前打个电话问问情况。
“周老师?”孙立恩在电话里的声音听起来特别人畜无害,“您明天几点钟的飞机啊?我去接您?”
“没有没有,我可没闯祸。”孙立恩陪着笑,“这不是小孙现在有车可以用了嘛。反正周老师您不在我也没有权限开药,这不是赶紧把您接回来,我就能赶紧投入工作?”
孙立恩现在开药用的都是组里其他医生的权限。比如袁平安和徐有容,周策甚至帕斯卡尔博士的权限他都用过。周军开出去开会前确实说过,这几天给他不在的时候,干脆给孙立恩放假。但假期虽然有了,可患者并不会因为孙立恩正在放假就不生病。更何况,孙立恩这几天接手的病人,都是治疗组里其他医生无力处理的患者。身为治疗组负责人,于情于理,孙立恩都得为自己的组员们兜底,对那些组员们无法诊断的患者进行治疗才行。放假?对孙立恩来说,不值夜班就算放假了。反正晚上有女朋友陪,放假期间来急诊工作,那可真算不上什么很辛苦的事情。
至于主动提出要去接周军嘛……孙立恩其实有些其他的打算。
刘堂春已经到了遥远的坦桑尼亚,顺便还拐走了同德医学院的二级教授陈天养。虽然按照经验,刘堂春能顺利把老陈勾搭回来的可能性挺高。但孙立恩也不能就不防一手——万一老挖掘机多年打雁,终于被雁啄了眼可怎么办?老刘要是被挖到同德去,那自己岂不是就要和袁平安一样,好端端的一个导师,那么大放在这里的导师就消失不见了?
说起来,如果老刘也被挖走了,那现在作为副教授的周军,岂不是就能接手老刘现在的实验室?反正总不可能让宋院长再来带急救医学系嘛——虽然抽调其他急救医学方向的教授们过来支援也不是不行,但那就已经超过了孙立恩能稍微巴结一下的范畴,真要有这种情况,还不如凭着那两笔捐款去抱宋院长的大腿哭上一场。那样说不定效果还能更好一些。
周军又和孙立恩聊了两句,随后坚决拒绝了孙立恩过来接机的邀请。理由也很充分,周军的未婚妻夏嫣然要过来接机。
“那……那您回来了,我请您和嫂子吃饭。”孙立恩打蛇随棍上,“之前嫂子还请我吃过饭呢,于情于理我也应该回一下礼嘛!”
周军在电话那头大怒,“你还说自己没惹祸?!赶紧说,你干啥了?!”
孙立恩解释了半天,周军才将信将疑的接受了他“并没惹祸,只是单纯想要和自己拉近一点关系”的解释。
“你少来玩这一套。”周军在电话那边强调道,“当医生你就把自己的精力都放到业务上来,搞这种事情干什么?”
孙立恩有些尴尬,试图拍马屁结果一巴掌拍在了马蹄子上,随后还被人揭穿。这种感觉确实不太好受。
“还有,别觉着刘主任去了非洲就不管你了。”周军继续道,“你现在可是院里的重点关注对象,就算刘主任照顾不到你,这不还有柳副院长和宋院长在么?不需要有什么焦虑的情绪,做好本职工作就行了。”
看来,周军察觉到别人心理变化的水平,和他骂人的水平差不多一样好。
·
·
·
孙立恩今天晚上真的没什么事情可做。这两天休息的挺足,晚上八点就上床睡觉似乎也没有必要。
玩游戏玩游戏。孙立恩兴致勃勃的拿起了曹博士的ps4手柄,上次玩过的那个赛车游戏他感觉还挺不错的。要不是后来因为讨论病人,顺便投喂曹博士而终止了游戏,孙立恩还真的想多玩一会看看。
对着电视折腾了好一阵子,孙立恩才搞明白怎么把电视画面调到游戏机上。拿着手柄刚玩了几分钟,宿舍门外就响起了钥匙开门的声音。
一脸菜色的曹博士晃晃悠悠的走进了屋里。那个表情看上去就像是一天没吃饭,而且还做了最少两台肾移植手术一样。
“饿死我了。”曹博士刚一进屋就开始喊饿,“我今天饿了一整天,还做了三台手术,要死了要死了!”
孙立恩放下手里的游戏手柄,暗自感叹了一下自己最近真的快变成神探了之后问道,“怎么没吃点?手术室里我记着有食堂的吧?”
手术室是有食堂的,不光门诊和住院用的手术室有食堂,其实连急诊大楼里的手术室也是有食堂的。只不过孙立恩身为急诊医生,平时基本不进手术室。因此也只是知道有这个设施而已,至于真的进去的那几次——他都忙着和自家女朋友在一起卿卿我我,哪儿有功夫去留神食堂设置?
“有是有,不过手术时间太长了……”曹博士瘫倒在座位上,“昨天晚上突然来消息,一个电话把我叫回去做了一台肾移植。等手术结束出来的时候,早餐都结束了……”
器官移植手术,一般都是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展开的。由于国内的文化和传统影响,患者家属在作出器官捐献的决定的时候,往往都显得比较急促。因此,当其他医院得知有合适的供体可供移植时,时间往往是器官捐献前的一两个小时而已。
在得知有捐赠者可以捐赠出器官后,完成配型的医院就需要马上开始联络那些等待供体的患者。和其他器官移植不同的是,肾移植患者一般都不会住院。他们可以依赖透析来维持生命,因此对于泌尿外科医生来说,他们做移植前就比其他科室的医生多了一道工序——联系患者。
而在联系患者的同时,接受捐赠的医院会派出一名负责器官移植的医生以及一名器官协调员,直接用最快的交通方式前往捐赠者所在医院。在该医院和红十字会的协助下摘取器官,然后将器官放入保冷冰盒中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医院,进行手术。
这个赶回的时间,必须控制在六个小时以内。
“为了抢时间,等接肾的医生刚在机场落地,我们就开始做开腹了……”曹博士双手无力的在空中挥舞了一下,“还好肾移植不是做原位移植,省的我们先切除肾脏再手术,不然你哥哥我今天得活活累死。”
第333章 距离
曹博士今天很辛苦。辛苦到一天只喝了两瓶10%葡萄糖,吃了三根士力架。
昨天晚上十一点多的时候,他被一个电话叫回医院准备手术。从术前准备到手术室内待命,到提前麻醉开腹,再到髂窝内异位植入肾脏,前前后后一共用了五个多小时。等手术结束的时候,曹博士觉得两只脚已经不是自己的了。
距离早饭还有几个小时的时间,他穿着洗手服,走到了麻醉科会议室里,随便偷了张椅子,然后趴在会议桌上呼呼大睡。手术室食堂的供应也是分时间段的,要吃早饭,那也得等到饭点才行。
然而等曹博士睡醒的时候,他才惊恐的发现,自己已经完美错过了早餐时间。按照预定计划,大概二十分钟后,他就得去和自己的导师做今天的第一台住院手术——一台膀胱癌根治术。
各种肿瘤的根治术,那都是本科室内最麻烦的手术。比如胰腺癌根治术,那就是能和寰枢椎替换术一样成为“五级手术”的存在。而膀胱癌根治术虽然不像胰腺癌根治术那么难,但仍然不是个简单的手术。
从左结肠动脉第三站淋巴结清扫术开始算起,加上膀胱切除。哪怕一切顺利,完成一台膀胱根治术也需要最少三个小时。而更麻烦的是,瘤体内总是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大量增生血管。在肿瘤根治术中,遇到出血简直是家常便饭。曹博士做了这么多台根治术,到目前为止,术中一切顺利没有出血的,他也只遇到过五次而已。
手术中如果瘤体出血,那就其他的活全都得停下来。通过吸引管清除术野中的血液,并且在短暂的时间内通过结扎或者烧灼的方式进行止血。出一次血,手术时间基本就得增加三十分钟到一个小时——要在被污染的术野中精确找到出血点,并且对出血点进行结扎或者烧灼止血,本身就是一项非常艰难的工作。
曹博士今天的运气不是特别好,哪怕小心再小心,在术中他仍然碰到了三次出血。于是一台原定四个小时的手术,就被轻松延长到了七个小时之久。
并且曹博士完美的错过了11点30开始的午饭,以及下午五点的晚饭。
要不是导师让小护士给曹鑫博士准备了两瓶十糖外加三根士力架,今天躺在手术室里的就得是两个人——患者本人以及曹博士。等膀胱癌根治术结束后,曹博士正坐在地上喘着粗气,却听到了另一个“坏消息”。
又一个肾源已经在飞往宁远的路上了。
林记者明显兴致极高,看来顾爸爸的采访给他提供了不少灵感和资料。虽然觉得自己能给人帮上忙是件挺令人开心的事情,可孙立恩看着面前这一杯热腾腾的茶汤,就是不敢往嘴里倒——好家伙,鸭屎香!那岂不是喝到嘴里得浓浓的一股子鸭屎味道?不久前刚刚见识过虾米海鲜口味豆浆的孙立恩实在是不敢张嘴喝茶。听说广东人天上飞的除了飞机,地上跑的除了火车,水里游的除了潜艇,两条腿的除了爹娘,四条腿的除了桌椅什么都敢吃。说不定他们也真的敢吃鸭屎呢?
“别担心。”林记者的徒弟很明显也曾经被“鸭屎香”这个名词吓住过,他笑着解释道,“鸭屎香这种茶其实是在一种叫做‘鸭屎土’的特殊土壤里种植出来的。并不是说它喝起来和屎汤一样。”一边说着,他一边举起茶杯仰脖灌了下去,“你看,真的很好喝的。”
孙立恩看着面前的茶杯,做了半天的心理建设,然后端起小酒盅大小的茶杯,仰脖一灌,一饮而尽。
宾主尽欢,说的就是其中一方勇于尝试另一方独特而且多少带点“恐怖”的食品。当然,这仅限于不甚出名的类别。长沙人并不会热衷于让外地游客尝试油炸臭豆腐,但浙省人却会试图让其他地方来的亲朋好友试试看臭苋杆的滋味。以茶代酒,记者们开始了第二轮的采访。这次,主要针对的是“含有非法添加物的保健品和药物”。
“我之前也曾经碰到过一个疑似这样的案例。”孙立恩想了想,决定把陈雯的例子拿出来说一说,“当时,我们以为那个小朋友是蒽醌中毒。”
“那是啥?”林记者这个时候变成了优秀的捧哏,他恰到好处的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好像不是什么我们经常能听到的减肥药啊?”
“换个名字也许您就听说过了。”孙立恩解释道,“这是番泻叶的主要有效成分,在工业领域经常被应用在染料的调配上。”
林记者的眼神顿时犀利了起来,“用化工染料做减肥药?”
“当时我们也是这么怀疑的。”孙立恩摇了摇头,“好在最后证明应该不是,她的症状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
林记者显得稍微有些遗憾,随即他笑了起来,“还好不是真的化工染料,不然这个新闻往外一发,说不定又成了苏丹红那样的社会新闻。”
“不过这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孙立恩点了点头,他一开始也把这个事情和苏丹红联系在了一起,“有些时候,不能光凭自己的推理和判断进行诊断,还是要有足够的客观证据才行。事实证明,最后这个患者是因为寄生虫感染,才会导致那种特殊的症状。”
第331章 对谈
说起寄生虫这种特殊的疾病分类,人们一般能想到的都是“腹泻”和“营养不良”。林记者也不例外。他曾经见过不少感染了蛔虫的孩子——面黄肌瘦,看上去就像是刚刚从战乱地区逃出来的一样。
“寄生虫……你是说腹泻和营养不良?”林记者想当然的把自己的经验套了进去,“辨别腹泻应该是比较容易的事情吧?”
孙立恩苦笑了一声,“不,那是肠道寄生虫。这种特殊的寄生虫,导致这个十岁的孩子在三年内长到了70多公斤重。”
就着茶水,三人像是聊天一样聊起了陈雯的病例。尽管对面这两位都是宋院长介绍来的记者,应该比较靠谱。但孙立恩还是很小心的隐去了能够直接和陈雯联系在一起的内容。在他口中,这个病例是个小男孩,家在牧区,来宁远探亲时发病——总之除了病情之外,其他的内容全都是孙立恩自己胡编的。
本来孙立恩还有些担心,这两位见多识广的记者老师会敏锐的察觉出自己故事中的漏洞,然后直接拆穿自己在说谎。可让孙立恩没想到的是,两位记者倒是发现了故事中的漏洞,但他们两个人不光没有指出错误,反而还用睿智的视角,给孙立恩的故事漏洞找好了各种解释的理由。
这种编瞎话还有人捧哏兜底的感觉简直太棒了。孙立恩很舒心的讲完了故事,他喝了口茶,滋润了一下自己有些冒烟的喉咙,“这是我遇到的第一个疑难杂症患者,从这个病人身上,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不能拘泥于表象,必须去思考更深层次的原因。这就是孙立恩在陈雯的身上所学到的东西。要从状态栏提示的状态推理出库欣病就已经很困难了,如果不是陈雯身上出现了坏疽,时间紧迫逼的孙立恩不得不另想办法确诊库欣病,他根本不可能想得到陈雯身上还有脑包虫的问题。
从这个角度说起来,陈雯疾病的诊断其实和孙立恩的判断关系不太大——她被确诊,其实都是mri成像的功劳。
孙立恩自己心里清楚,因此在别人夸他是什么了不起的医生的时候,孙立恩心里虽然挺开心,但却丝毫不敢有自得自满的情绪。就像是帕斯卡尔博士所说,其他医生都可以出错,但孙立恩不行。他现在已经成了第四中心医院里处理疑难杂症诊断的主力医生。再考虑到四院的特殊定位,孙立恩很可能是那些罹患疑难杂症的患者们,最后一次确诊的机会。
如果孙立恩犯错,患者很可能要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所谓压力,并不只是在上级领导和同事的一遍又一遍要求下才会出现——孙立恩其实在平时的工作上给了自己很大的压力。而压力在孙立恩身上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反正不是我的病人……不去好奇也行。”
·
·
·
“我们今天走的时候,听说你们抢救室来了个把自己胳膊拽断的病人,好像还是个被警察带来的犯罪嫌疑人。”林记者稍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采访内容,然后向孙立恩发问道,“你们平时经常会遇到这种病人么?”
“您说的是……哪种?”孙立恩愣了愣,如果说是骨伤送来的急诊病人,那急诊室见的太多了。
“犯罪嫌疑人。”林记者答道,“医院本来就是个处理病痛的地方,这种环境里遇到的……这些人肯定也会比其他地方更多吧?”
孙立恩思考了片刻后答道,“这个问题……我还真不好说。毕竟我也没有统计数据。而且在我工作的这段时间里,警察同志们来的次数也不是……不是特别多。”
孙立恩本来想对这个问题进行否定回答的,可一边说着,他一边觉得林记者提问的内容还真有那么些道理。急诊科处理的患者中,因为确实也有不少是因为人为原因而受伤的。比如那一大群在ktv里打群架的4s店销售员以及房屋中介,比如那个因为甲基苯丙胺中毒而入院治疗的高严,还有被邻居投毒,现在还在康复中的战浩。算起来,要是没有这些事情的话,说不定急诊的工作真可以轻松许多。
“那就还是挺多的呗?”年轻的小记者点了点头,“这些人被送到医院的时候,孙医生你有什么想法么?”
“想法?”孙立恩愣了愣,然后有些遗憾的摇了摇头,“还能有什么想法,主要是替他们觉得可惜吧。”
林记者抬起头,有些诧异的看了一眼孙立恩。他原本想引导孙立恩回答类似于“做好本职工作,所以不会对这些犯罪嫌疑人有惧怕的情绪。”不过没想到,孙立恩却不按套路出牌。
“我见过几个这样的患者。”孙立恩又喝了口茶,今天说的话有些多,他嗓子都快哑了。“这些患者大多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都还挺年轻的。从我们当医生的角度来说,年轻的患者一般对治疗的反应都比较好,他们的身体年轻,恢复力强,而且生理基础一般也比上了年纪的人更好。换句话说,他们比小孩子或者中老年人更能抗,而且也更好治。”
林记者点了点头,他没有再去引导孙立恩的回答,而是低头开始写了起来。
“但是明明挺好的身体,却被他们自己折腾成了这样……”孙立恩摇了摇头,“我每次看到这些年轻人的时候,总会觉得很可惜。他们对自己的身体不爱惜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嘛……”孙立恩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他也觉得自己这个想法有点过分,“如果对于自己的身体这么不在意,为什么不能把好身体给别人呢?我也见过很多想活下去的人却因为各种原因没能扛过去。他们不知道生命的可贵啊。”
林记者点了点头,悄悄的在记录本上把孙立恩最后的一句话给删了。
“遇到这种患者的时候,你会在治疗或者诊断上有什么特殊倾向么?”小记者还在提问,“会不会因为对方是犯罪嫌疑人,所以在治疗上有所保留?”
“那是绝对不会也肯定不能的。”孙立恩郑重回答道,“倒不如我反过来问您一个问题。您觉得,我们医生的工作是什么?”
“救死扶伤吧?”小记者愣了愣,没想到自己反过来成了被提问题的对象。
“救死扶伤确实是我们的工作内容。”孙立恩正色道,“就像您总结的一样,我们的工作内容并不包括审判或者判断一条生命是否值得被拯救,那不是我们的工作内容。”
“就像我的带教老师经常和我们说的话一样——专业的事情,应该交给专业人士处理。审判一个人,这是法院和法官们的工作。”孙立恩点了点桌子,用动作来强调自己的语气,“如果我们医生开始凭自己喜好去判断一条性命是否值得拯救,那就意味着我们会越权。非专业人士贸然进入某些专业领域,那一定会出大乱子。其他的都暂且不论,如果在治疗和诊断上有所保留,从而导致患者死亡,那和直接杀人也没有什么区别了。除了法律责任以外,这种沉重的道德负担会非常轻而易举的压垮一个人,要么他从此以后漠视生命,要么陷入自责无法自拔。这种事情风险太大而且对谁都没有好处,我们肯定不会这么去做。”
孙立恩说到这里又叹了口气,“其实医生大概是世界上最希望患者恢复健康,平安出院的人。”
第332章 移植
采访结束了,孙立恩独自一个人走在路上,心里有些无奈。虽然说了很多,但光从两位记者脸上的表情就能看出来,他们并不太理解孙立恩说的内容。
就连宋院长信得过的记者都是这样……孙立恩叹了口气,医生要想解除大众对于这个职业的误解,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边走着一边失望,孙立恩晃悠到了宿舍楼下。第四中心医院的宿舍楼里差不多有一半房间灯火通明,而另一半则一盏灯都没开。开了灯的,大概是下了班的医生们正在继续学习。而还没赶回来开灯的,基本都是还在值班的苦命人。
曹博士看起来今天命也很苦。孙立恩回到宿舍里的时候,房间里空无一人。曹博士桌上还放着半盒没吃完的炒粉。看那碗炒粉干燥脱水的样子,大概已经在房间里放了一天多了。
这是昨天晚上吃晚饭的时候被一个电话叫回去了?孙立恩花了两秒钟,琢磨了一下曹博士的动向后决定放弃。明天周军就回来了,他决定提前打个电话问问情况。
“周老师?”孙立恩在电话里的声音听起来特别人畜无害,“您明天几点钟的飞机啊?我去接您?”
“没有没有,我可没闯祸。”孙立恩陪着笑,“这不是小孙现在有车可以用了嘛。反正周老师您不在我也没有权限开药,这不是赶紧把您接回来,我就能赶紧投入工作?”
孙立恩现在开药用的都是组里其他医生的权限。比如袁平安和徐有容,周策甚至帕斯卡尔博士的权限他都用过。周军开出去开会前确实说过,这几天给他不在的时候,干脆给孙立恩放假。但假期虽然有了,可患者并不会因为孙立恩正在放假就不生病。更何况,孙立恩这几天接手的病人,都是治疗组里其他医生无力处理的患者。身为治疗组负责人,于情于理,孙立恩都得为自己的组员们兜底,对那些组员们无法诊断的患者进行治疗才行。放假?对孙立恩来说,不值夜班就算放假了。反正晚上有女朋友陪,放假期间来急诊工作,那可真算不上什么很辛苦的事情。
至于主动提出要去接周军嘛……孙立恩其实有些其他的打算。
刘堂春已经到了遥远的坦桑尼亚,顺便还拐走了同德医学院的二级教授陈天养。虽然按照经验,刘堂春能顺利把老陈勾搭回来的可能性挺高。但孙立恩也不能就不防一手——万一老挖掘机多年打雁,终于被雁啄了眼可怎么办?老刘要是被挖到同德去,那自己岂不是就要和袁平安一样,好端端的一个导师,那么大放在这里的导师就消失不见了?
说起来,如果老刘也被挖走了,那现在作为副教授的周军,岂不是就能接手老刘现在的实验室?反正总不可能让宋院长再来带急救医学系嘛——虽然抽调其他急救医学方向的教授们过来支援也不是不行,但那就已经超过了孙立恩能稍微巴结一下的范畴,真要有这种情况,还不如凭着那两笔捐款去抱宋院长的大腿哭上一场。那样说不定效果还能更好一些。
周军又和孙立恩聊了两句,随后坚决拒绝了孙立恩过来接机的邀请。理由也很充分,周军的未婚妻夏嫣然要过来接机。
“那……那您回来了,我请您和嫂子吃饭。”孙立恩打蛇随棍上,“之前嫂子还请我吃过饭呢,于情于理我也应该回一下礼嘛!”
周军在电话那头大怒,“你还说自己没惹祸?!赶紧说,你干啥了?!”
孙立恩解释了半天,周军才将信将疑的接受了他“并没惹祸,只是单纯想要和自己拉近一点关系”的解释。
“你少来玩这一套。”周军在电话那边强调道,“当医生你就把自己的精力都放到业务上来,搞这种事情干什么?”
孙立恩有些尴尬,试图拍马屁结果一巴掌拍在了马蹄子上,随后还被人揭穿。这种感觉确实不太好受。
“还有,别觉着刘主任去了非洲就不管你了。”周军继续道,“你现在可是院里的重点关注对象,就算刘主任照顾不到你,这不还有柳副院长和宋院长在么?不需要有什么焦虑的情绪,做好本职工作就行了。”
看来,周军察觉到别人心理变化的水平,和他骂人的水平差不多一样好。
·
·
·
孙立恩今天晚上真的没什么事情可做。这两天休息的挺足,晚上八点就上床睡觉似乎也没有必要。
玩游戏玩游戏。孙立恩兴致勃勃的拿起了曹博士的ps4手柄,上次玩过的那个赛车游戏他感觉还挺不错的。要不是后来因为讨论病人,顺便投喂曹博士而终止了游戏,孙立恩还真的想多玩一会看看。
对着电视折腾了好一阵子,孙立恩才搞明白怎么把电视画面调到游戏机上。拿着手柄刚玩了几分钟,宿舍门外就响起了钥匙开门的声音。
一脸菜色的曹博士晃晃悠悠的走进了屋里。那个表情看上去就像是一天没吃饭,而且还做了最少两台肾移植手术一样。
“饿死我了。”曹博士刚一进屋就开始喊饿,“我今天饿了一整天,还做了三台手术,要死了要死了!”
孙立恩放下手里的游戏手柄,暗自感叹了一下自己最近真的快变成神探了之后问道,“怎么没吃点?手术室里我记着有食堂的吧?”
手术室是有食堂的,不光门诊和住院用的手术室有食堂,其实连急诊大楼里的手术室也是有食堂的。只不过孙立恩身为急诊医生,平时基本不进手术室。因此也只是知道有这个设施而已,至于真的进去的那几次——他都忙着和自家女朋友在一起卿卿我我,哪儿有功夫去留神食堂设置?
“有是有,不过手术时间太长了……”曹博士瘫倒在座位上,“昨天晚上突然来消息,一个电话把我叫回去做了一台肾移植。等手术结束出来的时候,早餐都结束了……”
器官移植手术,一般都是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展开的。由于国内的文化和传统影响,患者家属在作出器官捐献的决定的时候,往往都显得比较急促。因此,当其他医院得知有合适的供体可供移植时,时间往往是器官捐献前的一两个小时而已。
在得知有捐赠者可以捐赠出器官后,完成配型的医院就需要马上开始联络那些等待供体的患者。和其他器官移植不同的是,肾移植患者一般都不会住院。他们可以依赖透析来维持生命,因此对于泌尿外科医生来说,他们做移植前就比其他科室的医生多了一道工序——联系患者。
而在联系患者的同时,接受捐赠的医院会派出一名负责器官移植的医生以及一名器官协调员,直接用最快的交通方式前往捐赠者所在医院。在该医院和红十字会的协助下摘取器官,然后将器官放入保冷冰盒中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医院,进行手术。
这个赶回的时间,必须控制在六个小时以内。
“为了抢时间,等接肾的医生刚在机场落地,我们就开始做开腹了……”曹博士双手无力的在空中挥舞了一下,“还好肾移植不是做原位移植,省的我们先切除肾脏再手术,不然你哥哥我今天得活活累死。”
第333章 距离
曹博士今天很辛苦。辛苦到一天只喝了两瓶10%葡萄糖,吃了三根士力架。
昨天晚上十一点多的时候,他被一个电话叫回医院准备手术。从术前准备到手术室内待命,到提前麻醉开腹,再到髂窝内异位植入肾脏,前前后后一共用了五个多小时。等手术结束的时候,曹博士觉得两只脚已经不是自己的了。
距离早饭还有几个小时的时间,他穿着洗手服,走到了麻醉科会议室里,随便偷了张椅子,然后趴在会议桌上呼呼大睡。手术室食堂的供应也是分时间段的,要吃早饭,那也得等到饭点才行。
然而等曹博士睡醒的时候,他才惊恐的发现,自己已经完美错过了早餐时间。按照预定计划,大概二十分钟后,他就得去和自己的导师做今天的第一台住院手术——一台膀胱癌根治术。
各种肿瘤的根治术,那都是本科室内最麻烦的手术。比如胰腺癌根治术,那就是能和寰枢椎替换术一样成为“五级手术”的存在。而膀胱癌根治术虽然不像胰腺癌根治术那么难,但仍然不是个简单的手术。
从左结肠动脉第三站淋巴结清扫术开始算起,加上膀胱切除。哪怕一切顺利,完成一台膀胱根治术也需要最少三个小时。而更麻烦的是,瘤体内总是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大量增生血管。在肿瘤根治术中,遇到出血简直是家常便饭。曹博士做了这么多台根治术,到目前为止,术中一切顺利没有出血的,他也只遇到过五次而已。
手术中如果瘤体出血,那就其他的活全都得停下来。通过吸引管清除术野中的血液,并且在短暂的时间内通过结扎或者烧灼的方式进行止血。出一次血,手术时间基本就得增加三十分钟到一个小时——要在被污染的术野中精确找到出血点,并且对出血点进行结扎或者烧灼止血,本身就是一项非常艰难的工作。
曹博士今天的运气不是特别好,哪怕小心再小心,在术中他仍然碰到了三次出血。于是一台原定四个小时的手术,就被轻松延长到了七个小时之久。
并且曹博士完美的错过了11点30开始的午饭,以及下午五点的晚饭。
要不是导师让小护士给曹鑫博士准备了两瓶十糖外加三根士力架,今天躺在手术室里的就得是两个人——患者本人以及曹博士。等膀胱癌根治术结束后,曹博士正坐在地上喘着粗气,却听到了另一个“坏消息”。
又一个肾源已经在飞往宁远的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