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他从红楼梦中看到了什么?
定亲前,史湘云会贴心地给贾宝玉做扇套、鞋袜,会任由贾宝玉闯入闺房看到她雪白的膀子,会任由贾宝玉用她洗过脸的残水洗脸,会亲手给贾宝玉梳头,定亲后虽未出现梳头洗脸等情况,但依旧会替宝玉做针线,并且会佩戴一个在金玉良缘中间色的金麒麟,会喝醉酒毫无顾忌地躺在花间石凳上,会肆无忌惮地与贾宝玉开夜宴。
甚至,所谓红学著作中还有人猜测她和花袭人说的十年前的梯己话就是她将来长大后嫁给贾宝玉,由花袭人继续服侍。
不仅如此,她的性情不是自己所以为的天真烂漫,心胸阔朗,她也尖酸刻薄,她会明知戏子是下九流之人,当众拿戏子比别人,她也会因薛姑娘得了一件凫靥裘就附和一个丫头说别人不自在的话,只因那位林姑娘比她受贾母和贾宝玉重视。
这样的女子,这样的女子自己怎敢迎娶进门?他不想自己还没娶亲就戴了绿帽子!
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自己居然还会因为金麒麟和史湘云成亲,有可能这个金麒麟是贾宝玉给的,也有可能是贾宝玉遗失那个金麒麟然后被自己捡到了。
真是可笑!
先不说红楼梦所言,单从眼前来看,自己家和贾家是世交,几辈子的交情,自己和贾宝玉常有来往,如此熟稔的朋友,和史湘云订了亲以后贾宝玉竟然不知道避讳丝毫,反而还很理所当然地赠送金麒麟?他到底把自己当成什么了?
还有红楼梦中的史湘云,如果她不乐意这件亲事,没见她对这件亲事生出一丝不满,显然很满意,既然很满意,为何那样不拘小节?难道她就不明白何谓男女之别?
年幼时他管不得,可订婚之后呢?总不能和再和小时候一样相处吧?
回目上的白首双星,批语里的草蛇灰线,红学著作里说的天各一方,都是说明自己有着极其悲惨的结局,还有,有人猜测自己这个才貌仙郎年纪轻轻就死了,抛下史湘云一个人守寡,然后和丧了妻的贾宝玉在一起,双宿双栖。
木石前盟,金玉良缘,一个泪尽夭亡,一个难产而逝,倒是这个史湘云渔翁得利。
虽然是别人的揣测,但没有痕迹,就不会有人这么说。
卫若兰心中掠过一丝冷意,先前他对史湘云多么的同病相怜,现今就对史湘云多么的厌恶,他也许命运不好,但他绝不会娶这样的女子为妻。
大丈夫何患无妻?他不信除了史湘云,自己就娶不到一个冰清玉洁志同道合的贤妻。
他一定要摆脱这门亲事,尤其是涉及到了品性。
幸亏现在史湘云年纪尚小,大小赵氏虽然私下有意,却未曾正式提出,外人不知,若是等到一二年后订了亲就不好了,红楼梦中已经说明是在贾家出了贵妃之后才定的亲,在这门亲事上史湘云毕竟无辜,他不想让史湘云背负着被退婚之名。
卫若兰不知道自己昏迷了多久,但是他知道一定是不短的时间,因为他醒来时不仅觉得浑身酸痛无力,而且腹中十分饥饿,仿佛很久没有进食了。
他闭上眼睛,调整呼吸,慢慢睁开了眼睛。
他如今身处金陵城,离京城有千里之遥,做什么事情都可以随心所欲,他要把握住一切先机,努力让自己摆脱红楼梦中注定了的命运。
见到他清醒,二舅母程夫人惊喜交集。
第003章
在程夫人的悉心照料下,卫若兰很快就康复了。
虽然父亲对自己漠不关心,但是他自小随着祖父习武,根基扎实,一直以来身强体壮,之所以虚弱乃是月余不曾好生进食之故,外面太医名医都说不出他这一病的名堂,众说纷纭,唯独他自己知道是在梦中和那股恶意争斗所致。
他一边调养,一边整理得到的记忆,令他惊喜的是其中有一部奥妙无比的武功秘籍!
这部武功秘籍比祖父传授给他的武学要高深十倍百倍乃至于更多,修炼到绝顶之境可以身轻如燕、寒暑不侵、刀枪不入。
除所知的红楼梦一类书籍,就属这部武功秘籍让他欢喜了。
身为武将世家的长子,卫若兰也算见多识广,却从未见识过如此高深的武功秘籍,据他所知,他所学的已经是一二等功夫了,可惜仅限于招式,胜在外力,没有武功秘籍中所说的内功,而拥有内功后,原先的功夫都会突飞猛进,并且威力无穷。
卫若兰仔细研读后,明白了八、九分,立刻潜心修炼。
他不能靠父母,只能靠自己。
从小到大,父母对他的教养并不用心,母亲是继母倒也罢了,得到乱七八糟的记忆后,看完记忆中的诸多话本,与话本里许多刻薄狠毒的继母、小妾之流相比,卫若兰觉得她没有害死自己,已经是高抬贵手了,自己感激她的不杀之恩,毕竟自己跟她隔着肚皮,她又有亲生儿子。可是父亲对他亦是如此,让他十分难受,若不是十岁之前祖父祖母亲自教导,祖父去世后祖母一直护着自己,只怕自己早已学得和纨绔子弟无异。
两位舅父虽在,但他们各有儿女族人,不可能庇佑自己一辈子。
他生这一场病,收到了大舅舅大舅母打发人送来的无数补品药材,也收到了祖母派人送来的东西和安慰,唯独没有得到父母一丝一毫的关怀。
卫若兰冷心之余,越发坚定了自己打拼前程的决心。
感激涕零地送走照料自己近两个月的二舅母,卫若兰陷入了疯狂的修炼中。
他这次来金陵没什么要紧事,就是来金陵扫墓祭奠,尤其是祭奠祖父,也是祖母所嘱,因为他和卫父都出孝了,只是没想到他突然大病一场,错过了清明时节。
时机虽然晚了些,卫若兰痊愈后第一件事就是去了祖坟一趟,幸而仆从倒还识趣,早早将祖坟打扫干净摆上了各色祭品,他郑重地给老祖宗们磕了头,磕得实心实意,尤其是对祖父,得到这份莫名其妙的记忆和武功秘籍,实实在在是祖宗保佑。
离开祖坟后,卫若兰不想回京,就在金陵地面四处游玩,当然,游玩的时候他没有忘记习文练武,又买了许多土仪吩咐京城来的人带回去孝敬祖母。
在金陵,上面没有长辈管着他,下面仆从毕恭毕敬,就是卫家族里旁支除了探望外,和他也没有多少矛盾,更不会干涉他的生活,兼他年纪轻轻,除了痊愈后往几个世交故旧家拜谢一番,并无别的往来,他觉得比在京城还自在一些。
这日偶然游玩到扬州,卫若兰欲入扬州最出名的寺庙瞻仰,在山脚下听说盐课御史林如海的千金在寺内为父亲祈福,而林如海病势沉重,已多日不曾上班了。
林如海!那不是……
卫若兰骤然想起红楼梦中泪尽夭亡的绛珠仙子林黛玉,林如海死后,仙人历劫的林黛玉自此寄人篱下,无依无靠,从此任由荣国府作践,最终落得客死异乡的下场。林如海之死就是荣国府之盛的开始,即使不看关于红楼梦的各种分析,光从原著中卫若兰就能看出来,林家的财产造就了美轮美奂的大观园,支撑着荣国府的奢华糜烂,却无一人感恩。
林黛玉初次进京之时荣国府就内囊已尽,寅吃卯粮了,此事在冷子兴等人的口述下,几乎人尽皆知,四五年后根本没有财力修建耗费不下百万的大观园,想必红楼梦中也有不少人清楚大观园的来历,只不过红楼梦没有具体描述出来而已。
卫若兰也是世家子弟,开国之初,他祖上其实封的是王爵,虽然只有一代,而后爵位依次降低,到了父亲这一代仅是一等将军,但他也称得上是王孙公子,知道世家的一些事情。
三代看吃,四代看穿,五代看诗书,五代之上才称得上是世家,其子孙才称得上是读书人,卫若兰是卫家的第六代,正如林黛玉是林家的第六代,卫若兰当然清楚林家差不多会有多少家产。开国之初王公列侯得到的东西都不少,以战利品和赏赐居多,只要后代中没出现败家的不肖子孙,财产自然越积越多。林家一脉单传,百年来并无分家之散财,再加上五代主母的嫁妆和梯己,林如海又连任了五六年的盐课御史,冰炭敬和三节两寿很是不容小觑,绝对不止贾琏无意中说漏嘴的二三百万财物。
卫家祖上分了几次家,三年前,卫若兰的祖父过世后留给他的财物按照当前的市价估算就不止三十万两银子,还不包括留给卫父和卫三叔的那部分。
所以,林家的财产很可观,作为在室女,林黛玉能得到的一半财产至少在二百万上下。
可是在红楼梦中,林黛玉却过着一草一纸都靠荣国府的日子,连吃一碗燕窝都怕下人说三道四。很明显,属于她的财物,包括贾敏留给她的嫁妆,她都没能得到。先不说林家的财产,也不说祖上几代主母的十里红妆,就只林黛玉可以完全继承的贾敏嫁妆一项,也够林黛玉丰丰富富过日子了,压根用不着荣国府的一草一纸。
这是一位比自己更加可怜可悲的姑娘,卫若兰对这位素未谋面仅听其名然后从红楼梦中窥其一生的姑娘生出无限同情。
九月初三去世的林如海仅剩两个多月的寿命了,今天是六月二十七,卫若兰不懂医术,也不认识医术高明的大夫,更没有灵丹妙药,不知如何挽回林如海的性命,联想到朝中的一些动荡,再结合红学中的某些观点,卫若兰觉得林如海的病未必只是病,做了五六任盐课御史的人,如果他知道林黛玉的命运,还会这般放心地将林黛玉托付给荣国府吗?
卫若兰年少气盛,又颇有侠义之心,想到林黛玉这位三番五次受到史湘云刻薄言语的无辜姑娘,直接回转所住的旅店,迅速地将自己这些日子默写出来的红楼梦前二十七回半整理出来,又接着连夜默写了两回半,凑成三十回内容,一同装在匣子里,次日一早命人连着帖子一起递到林如海府上,亲手交给林如海。
希望,能对林黛玉的命运有所帮助。
卫若兰年纪虽轻,身份却贵重,他来到扬州,打发小厮递拜帖在情理之中,林家的下人立即禀告了林如海。林如海想到岳父家和卫家颇有来往,史家表弟史鼐之妻又是卫太太的妹子,回了帖子后,方打开匣子,取出里面新装订成册的纸张。
初看封皮上红楼梦三个篆字,林如海略觉古怪,他倚着凉枕,往下翻看,看了回目后更觉得奇怪,因为回目中嵌着许多熟识的人名,翻开第一回,内容的开始林如海看后只觉得十分清奇,堪称字字珠玑,当卫若兰特地送话本给自己解闷,心下暗暗好笑,然而,他看到贾雨村时,以为是世人将贾雨村的故事写了出来,可是看到自己家的故事,尤其是黛玉初进京都一节,其震惊直如卫若兰初见红楼,不由得颤抖着双手全神贯注地看了下去。
一目十行地看完三十回话本后,林如海无力地瘫在床上,紧紧地闭上了眼睛,遮掩住目光中痛苦、后悔和怜惜种种交错在一起的情绪。
他可以确定,这部话本不是无的放矢,可是,谁有如此本事,可以知道这一切?
卫若兰吗?一名十三岁的少年?
知道已发生的一切故事不算本事,可是知道没有发生的事情并且一一记录下来却令他感到惊心动魄,自己之死早有预兆,许多大夫都说无可挽回,可是秦可卿之死?贤德妃省亲?大观园?葬花词?尤其是葬花词,简直是字字血泪,句句绝望。
他的女儿,他千娇百宠的女儿,从小当作男儿教养的女儿,在外祖母和舅舅的庇佑下,在自己死后,她竟过着这样的日子?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这几年她在荣国府里过着什么样的日子?初次登门就得到了王夫人的警告,并且连住处都没有,两支宫花还是别人挑了剩下不要的给她,将来还会被王熙凤和史湘云当众拿着戏子来比模样,更加会对薛宝钗金蝉脱壳后的陷害一无所知,还把对方当亲娘亲姐姐,自己一直不知道女儿这些年是报喜不报忧,自己当真相信了她在荣国府过得很好的话。
林如海痛彻心扉,这是他林家唯一的血脉呀!
自从重病后,他一直在为女儿谋划,辛辛苦苦大半年,哪知最终竟将女儿送入虎狼之地!
还好,还好,自己尚有两个月的寿命,两个月的时间足够自己替女儿重新做好日后的打算了,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女儿继续落入话本中的境地,虽不知卫若兰是何意,但他将这部仅有八十回回目内容却未完的话本送来,自己就承他的这份恩情。
仅仅三十回女儿就吃了许多苦头,后面的呢?林如海焦虑非常,行事却十分冷静,他悄悄召来没陪着黛玉去寒山寺的王嬷嬷询问黛玉在荣国府的处境,从她口中得知话本中所描述俱是事实,林如海迫切地想知道后面发生的事情,次日卫若兰登门时,他拖着病体将卫若兰请进了书房,遣出仆从后,提出了自己的恳求。
第004章
林如海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亦非拘泥不化之人,他根本不问卫若兰如何得到了这部话本,他只想知道自己的女儿究竟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是否如红楼梦曲和判词所言,泪尽而亡,他只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快地安排好女儿。
卫若兰倒没隐瞒,直言道:“此事还请大人保密,如若不是偶然到了扬州地面,又听说了林姑娘的孝顺之举动,思及林姑娘之悲惨一生,晚辈未必想得起把话本递到大人跟前,毕竟这部话本里头说的故事太过匪夷所思了。这部话本忽然出现在晚辈的脑子里,就是晚辈重病的那段时间,与这部话本出现的还有许多东西,究竟怎么出现的,晚辈到现在都没弄清楚,因晚辈自己也出现在话本的批注之中,结局甚是惨淡,晚辈才放在心里。”
林如海不由得十分惊奇,到底是何人写了这部话本?竟将他们的故事尽皆囊括其中?莫非是后人闻听这段故事便记录了下来?不及多想,林如海静静地听卫若兰继续说未完之语。
“关于红楼梦后面的那部分内容,实话跟大人说罢,晚辈昨日又默写了约莫三回出来,今日已带过来了,大人不妨看一看,倘若意欲看下面的后续还得等些时日。不过,晚辈却可以跟大人说说后面发生的要紧事情。”卫若兰一面把默写的几回内容递给林如海,一面拣了几件要紧的事情告知林如海,当然是关于黛玉的。
最后,他缓缓地道:“这部话本并无结局,据说后面三十回或者四十回失落了,仅剩八十回,后人续补的四十回不看也罢,许多结局和前头说的相违背。但是,凭借话本前八十回字里行间一些批注,尤其是一个叫脂砚斋的批注可以知道,林姑娘的命运在前八十回内容中可以确定,金玉良缘成,木石前盟消。这些批注晚辈没有写在话本里,另外也有许多学者的分析猜测等等,都差不多,唯一不同的就是有人说林姑娘是泪尽而逝,有人说林姑娘是自缢身亡,有人说林姑娘是沉湖而死,也有人说林姑娘不愿为妾,郁郁而终。”
这么多的死法儿让卫若兰叹为观止,同时暗恨这位名叫曹雪芹的大师,写完了红楼梦这部巨作却不留下全本,否则,自己完全可以知道自己的命运,到底是生是死。昨天晚上他整理记忆时,发现居然有人说史湘云没嫁给他,嫁给了水溶,真是好笑,要知道北静王如今虽未弱冠,却早已有了王妃,而且还是陈也俊的姐姐,贾母大寿时北静王妃出现了的。
林如海一夜没睡,眼里满是红丝,听了卫若兰的这番话,红丝隐隐透着狰狞,宛若鲜血。
“果真如判词所言,小女是死路一条?果真如葬花词所诉,风刀霜剑严相逼?”林如海扶着茶几起身,声音颤抖,充满了不敢置信,见卫若兰毫不迟疑地点头,他忍不住跌坐回椅中,“这么说,荣国府当真辜负了我的托付,致使小女孤苦伶仃而逝。”
卫若兰闻言,好奇地道:“话本中许多隐秘之事未曾详述,尤其不曾提及林大人的托付和身后诸事的安排,包括林家的家业,不知林大人原本是如何打算的?”
那些所谓的红学学者,有的分析林家家财万贯,主要就是贾琏口中的二三百万财和林如海的职位;有的就说二三百万是错写,应该是二三万;有的说林家一无所有,林黛玉是罪臣之女,带着一个奶娘和一个丫头投奔到荣国府避难;有的说林如海死于朝廷倾轧,有的说林如海憎恨贾敏无子故而疏忽女儿。种种学说,简直是五花八门,哪一种说法都有自己的依据。
林如海是将死之人,还想从卫若兰手里得到后面的五十回红楼梦,关于自己原先的安排自然毫无隐瞒,“因小女是在室之女,我既无子,林家又没有五服内的亲眷,我去后她只能得林家一半的家业,另一半理应尽归国库。于是我与岳母约定,临终前上书倾林家半数财力替荣国府还上将近百万的亏空,剩余财物除了上缴朝廷分给旁支族人些许外,其他都是小女的嫁妆,托寄于他们府上,待小女出嫁后便交还与她。我命不久矣,小女却只十岁年纪,我无力抚养她至成人出嫁,而她也没有能力自立门户,只得托付给岳母和二内兄,岳母很看重宝玉和小女的婚事,二内兄谦卑厚道,酷爱读书,又有祖宗遗风,我常听人说宝玉自小性情温柔,待小女极好,兼是亲上做亲,心里十分愿意。”
听了这么一大番话,卫若兰吃惊道:“林大人替荣国府还百万银子的亏空?可是话本中所有贾家的人对此只字不提。”这么说,红楼梦中的林如海很有可能就这么做了,元春的晋封也很有可能是因此而来,而非什么关于秦可卿身世的告密。林如海这么做的根本原因就是为了女儿,没想到贾家并无丝毫感恩也未曾好生照料黛玉,实在是无情无义。
话本里自己曾和北静王水溶、陈也俊、冯紫英等人一样去祭奠秦可卿,似乎显得秦可卿身份十分贵重。可是据他所知,秦可卿的身份并无奇异之处,自己去祭奠也是因自家和贾家情分好,秦可卿又是贾家长房长子长孙的媳妇,虽说秦家清贫,但秦业的的确确是个极清廉的四品官儿,职位犹在贾政之上,他的女儿完全配得上三品将军之子。
林如海苦笑道:“我原本想着替荣国府解决后患,他们看在这份情义上定会善待小女,日后小女与宝玉成婚不必担忧亏空之罪,小女也有不比别人逊色的十里红妆,哪知他们并没有遵守承诺,反而逼死了我的女儿。”
卫若兰叹息一声,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古人诚不欺也。
林如海眼里闪过丝丝缕缕的精光,冷冷地道:“总算老天开眼,如今看到公子送来的话本,我怎能这般安排?我定会安排得妥妥当当,绝对不会让小女落到话本中的下场,哪怕她本是神仙历劫,要以泪水偿还甘露之惠。”
他不管女儿是绛珠仙子下凡,他只知道这是他唯一的血脉。
卫若兰没有追问,忙道:“林大人放心,晚辈定会将话本后面的内容默写出来交给林大人,同时也有些关于晚辈自己的未来之事请教林大人。”
他们一个精明果断,一个年轻莽撞,一老一小被这部突如其来的红楼梦话本拉近了距离,林如海征求过卫若兰的意见后,索性在自己家中收拾出一所清清静静小小巧巧的院落来给他居住,却不约束他每日出去担风袖月,游览江南秀色。
卫若兰素知林如海才华盖世,每逢林如海清闲之时他便恭恭敬敬地请教读书之道、为人之道、处世之道,亦曾因林如海看过红楼梦话本将自己的心事和盘托出。
他不想娶史湘云,不管是两地分居还是自己英年早逝,他都不想落到这种境地,可是自古以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无法左右父母的想法,父母也不会把自己的话放在心里,他总不能说定亲以后史湘云会经常住在荣国府,和贾宝玉毫无男女之别地胡闹罢?况且,史家一门两侯端的位高权重,在别人眼里确实是一门好亲。
林如海早在去信接黛玉归家时就开始整理林家的家业了,除了字画书籍田地外,其他大半年内已料理了六七成,得知黛玉的命运后,他借由官职之便往京城连上了四道折子。
一道是偿还自己祖上随其他官宦之家从国库中借的七万余两银子;一道是将林家除林家几代主母的嫁妆和世代累积的书籍字画御赐之物外的所有财物捐赠于朝廷,用作粤海闽南两处大军抵御倭寇之军饷,请朝廷派人来接收押送,他耳目灵通,知晓当今正为这两笔军饷发愁;一道是坦言自己病势沉重,时日无多,请朝廷派新的盐课御史前来接任并料理衙门的公务;最后一道是恳求当今允许他将几代主母的嫁妆悉数封存托寄于户部,待独女定亲后取回,若爱女未嫁而亡,这笔财物则捐赠于朝廷赈灾济民之用,唯独留下了替贾家偿还亏空的折子。
除了第一代老侯爷和夫人乃是寒门出身,林如海的曾祖母、祖母和母亲、妻子皆是高门之女,进门时俱有十里红妆,林家一脉单传,前几位主母的嫁妆和累积的梯己自然传给了独子,贾敏的嫁妆和梯己唯有黛玉能继承,数目着实不少,做她的嫁妆绰绰有余。
林如海考虑到留给黛玉财产等自己死后,现今游荡在青楼楚馆中的贾琏定然会和话本中一样,悄无声息地将之带回荣国府,然后黛玉依然感慨自己一草一纸皆由府中供应,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在荣国府生活,所以林如海特地上了这几道折子。当然,他并没有打算让荣国府空手而归,他给荣国府准备了一笔五万两的银子,作为黛玉在荣国府的衣食之资。
因此,除了衙门里的一些副官无法料理的公务外,林如海平时极是清闲,一边以安排后事为由应付送黛玉南下的贾琏,一边指点卫若兰,一边教导唯一的女儿,并请名医给她调理进京后比家里更加不好的身体。
黛玉昨晚就从寺庙里祈福回来了,自她回家后,每日侍汤奉药,孝顺非常。
林如海觉得自己去后,黛玉再无依靠了,自己必须教她保护自己。他原想贾敏仙逝后,黛玉进京,贾母定会好生教导她关于闺阁女儿应学之事,哪知话本中对此并无丝毫描述,黛玉之理家才干依旧是幼时贾敏的言传身教,幸而她天生颖慧,才把自己房中管得井井有条,除了后来得的藕官一事外,并无任何乱七八糟的事情发生。
第005章
定亲前,史湘云会贴心地给贾宝玉做扇套、鞋袜,会任由贾宝玉闯入闺房看到她雪白的膀子,会任由贾宝玉用她洗过脸的残水洗脸,会亲手给贾宝玉梳头,定亲后虽未出现梳头洗脸等情况,但依旧会替宝玉做针线,并且会佩戴一个在金玉良缘中间色的金麒麟,会喝醉酒毫无顾忌地躺在花间石凳上,会肆无忌惮地与贾宝玉开夜宴。
甚至,所谓红学著作中还有人猜测她和花袭人说的十年前的梯己话就是她将来长大后嫁给贾宝玉,由花袭人继续服侍。
不仅如此,她的性情不是自己所以为的天真烂漫,心胸阔朗,她也尖酸刻薄,她会明知戏子是下九流之人,当众拿戏子比别人,她也会因薛姑娘得了一件凫靥裘就附和一个丫头说别人不自在的话,只因那位林姑娘比她受贾母和贾宝玉重视。
这样的女子,这样的女子自己怎敢迎娶进门?他不想自己还没娶亲就戴了绿帽子!
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自己居然还会因为金麒麟和史湘云成亲,有可能这个金麒麟是贾宝玉给的,也有可能是贾宝玉遗失那个金麒麟然后被自己捡到了。
真是可笑!
先不说红楼梦所言,单从眼前来看,自己家和贾家是世交,几辈子的交情,自己和贾宝玉常有来往,如此熟稔的朋友,和史湘云订了亲以后贾宝玉竟然不知道避讳丝毫,反而还很理所当然地赠送金麒麟?他到底把自己当成什么了?
还有红楼梦中的史湘云,如果她不乐意这件亲事,没见她对这件亲事生出一丝不满,显然很满意,既然很满意,为何那样不拘小节?难道她就不明白何谓男女之别?
年幼时他管不得,可订婚之后呢?总不能和再和小时候一样相处吧?
回目上的白首双星,批语里的草蛇灰线,红学著作里说的天各一方,都是说明自己有着极其悲惨的结局,还有,有人猜测自己这个才貌仙郎年纪轻轻就死了,抛下史湘云一个人守寡,然后和丧了妻的贾宝玉在一起,双宿双栖。
木石前盟,金玉良缘,一个泪尽夭亡,一个难产而逝,倒是这个史湘云渔翁得利。
虽然是别人的揣测,但没有痕迹,就不会有人这么说。
卫若兰心中掠过一丝冷意,先前他对史湘云多么的同病相怜,现今就对史湘云多么的厌恶,他也许命运不好,但他绝不会娶这样的女子为妻。
大丈夫何患无妻?他不信除了史湘云,自己就娶不到一个冰清玉洁志同道合的贤妻。
他一定要摆脱这门亲事,尤其是涉及到了品性。
幸亏现在史湘云年纪尚小,大小赵氏虽然私下有意,却未曾正式提出,外人不知,若是等到一二年后订了亲就不好了,红楼梦中已经说明是在贾家出了贵妃之后才定的亲,在这门亲事上史湘云毕竟无辜,他不想让史湘云背负着被退婚之名。
卫若兰不知道自己昏迷了多久,但是他知道一定是不短的时间,因为他醒来时不仅觉得浑身酸痛无力,而且腹中十分饥饿,仿佛很久没有进食了。
他闭上眼睛,调整呼吸,慢慢睁开了眼睛。
他如今身处金陵城,离京城有千里之遥,做什么事情都可以随心所欲,他要把握住一切先机,努力让自己摆脱红楼梦中注定了的命运。
见到他清醒,二舅母程夫人惊喜交集。
第003章
在程夫人的悉心照料下,卫若兰很快就康复了。
虽然父亲对自己漠不关心,但是他自小随着祖父习武,根基扎实,一直以来身强体壮,之所以虚弱乃是月余不曾好生进食之故,外面太医名医都说不出他这一病的名堂,众说纷纭,唯独他自己知道是在梦中和那股恶意争斗所致。
他一边调养,一边整理得到的记忆,令他惊喜的是其中有一部奥妙无比的武功秘籍!
这部武功秘籍比祖父传授给他的武学要高深十倍百倍乃至于更多,修炼到绝顶之境可以身轻如燕、寒暑不侵、刀枪不入。
除所知的红楼梦一类书籍,就属这部武功秘籍让他欢喜了。
身为武将世家的长子,卫若兰也算见多识广,却从未见识过如此高深的武功秘籍,据他所知,他所学的已经是一二等功夫了,可惜仅限于招式,胜在外力,没有武功秘籍中所说的内功,而拥有内功后,原先的功夫都会突飞猛进,并且威力无穷。
卫若兰仔细研读后,明白了八、九分,立刻潜心修炼。
他不能靠父母,只能靠自己。
从小到大,父母对他的教养并不用心,母亲是继母倒也罢了,得到乱七八糟的记忆后,看完记忆中的诸多话本,与话本里许多刻薄狠毒的继母、小妾之流相比,卫若兰觉得她没有害死自己,已经是高抬贵手了,自己感激她的不杀之恩,毕竟自己跟她隔着肚皮,她又有亲生儿子。可是父亲对他亦是如此,让他十分难受,若不是十岁之前祖父祖母亲自教导,祖父去世后祖母一直护着自己,只怕自己早已学得和纨绔子弟无异。
两位舅父虽在,但他们各有儿女族人,不可能庇佑自己一辈子。
他生这一场病,收到了大舅舅大舅母打发人送来的无数补品药材,也收到了祖母派人送来的东西和安慰,唯独没有得到父母一丝一毫的关怀。
卫若兰冷心之余,越发坚定了自己打拼前程的决心。
感激涕零地送走照料自己近两个月的二舅母,卫若兰陷入了疯狂的修炼中。
他这次来金陵没什么要紧事,就是来金陵扫墓祭奠,尤其是祭奠祖父,也是祖母所嘱,因为他和卫父都出孝了,只是没想到他突然大病一场,错过了清明时节。
时机虽然晚了些,卫若兰痊愈后第一件事就是去了祖坟一趟,幸而仆从倒还识趣,早早将祖坟打扫干净摆上了各色祭品,他郑重地给老祖宗们磕了头,磕得实心实意,尤其是对祖父,得到这份莫名其妙的记忆和武功秘籍,实实在在是祖宗保佑。
离开祖坟后,卫若兰不想回京,就在金陵地面四处游玩,当然,游玩的时候他没有忘记习文练武,又买了许多土仪吩咐京城来的人带回去孝敬祖母。
在金陵,上面没有长辈管着他,下面仆从毕恭毕敬,就是卫家族里旁支除了探望外,和他也没有多少矛盾,更不会干涉他的生活,兼他年纪轻轻,除了痊愈后往几个世交故旧家拜谢一番,并无别的往来,他觉得比在京城还自在一些。
这日偶然游玩到扬州,卫若兰欲入扬州最出名的寺庙瞻仰,在山脚下听说盐课御史林如海的千金在寺内为父亲祈福,而林如海病势沉重,已多日不曾上班了。
林如海!那不是……
卫若兰骤然想起红楼梦中泪尽夭亡的绛珠仙子林黛玉,林如海死后,仙人历劫的林黛玉自此寄人篱下,无依无靠,从此任由荣国府作践,最终落得客死异乡的下场。林如海之死就是荣国府之盛的开始,即使不看关于红楼梦的各种分析,光从原著中卫若兰就能看出来,林家的财产造就了美轮美奂的大观园,支撑着荣国府的奢华糜烂,却无一人感恩。
林黛玉初次进京之时荣国府就内囊已尽,寅吃卯粮了,此事在冷子兴等人的口述下,几乎人尽皆知,四五年后根本没有财力修建耗费不下百万的大观园,想必红楼梦中也有不少人清楚大观园的来历,只不过红楼梦没有具体描述出来而已。
卫若兰也是世家子弟,开国之初,他祖上其实封的是王爵,虽然只有一代,而后爵位依次降低,到了父亲这一代仅是一等将军,但他也称得上是王孙公子,知道世家的一些事情。
三代看吃,四代看穿,五代看诗书,五代之上才称得上是世家,其子孙才称得上是读书人,卫若兰是卫家的第六代,正如林黛玉是林家的第六代,卫若兰当然清楚林家差不多会有多少家产。开国之初王公列侯得到的东西都不少,以战利品和赏赐居多,只要后代中没出现败家的不肖子孙,财产自然越积越多。林家一脉单传,百年来并无分家之散财,再加上五代主母的嫁妆和梯己,林如海又连任了五六年的盐课御史,冰炭敬和三节两寿很是不容小觑,绝对不止贾琏无意中说漏嘴的二三百万财物。
卫家祖上分了几次家,三年前,卫若兰的祖父过世后留给他的财物按照当前的市价估算就不止三十万两银子,还不包括留给卫父和卫三叔的那部分。
所以,林家的财产很可观,作为在室女,林黛玉能得到的一半财产至少在二百万上下。
可是在红楼梦中,林黛玉却过着一草一纸都靠荣国府的日子,连吃一碗燕窝都怕下人说三道四。很明显,属于她的财物,包括贾敏留给她的嫁妆,她都没能得到。先不说林家的财产,也不说祖上几代主母的十里红妆,就只林黛玉可以完全继承的贾敏嫁妆一项,也够林黛玉丰丰富富过日子了,压根用不着荣国府的一草一纸。
这是一位比自己更加可怜可悲的姑娘,卫若兰对这位素未谋面仅听其名然后从红楼梦中窥其一生的姑娘生出无限同情。
九月初三去世的林如海仅剩两个多月的寿命了,今天是六月二十七,卫若兰不懂医术,也不认识医术高明的大夫,更没有灵丹妙药,不知如何挽回林如海的性命,联想到朝中的一些动荡,再结合红学中的某些观点,卫若兰觉得林如海的病未必只是病,做了五六任盐课御史的人,如果他知道林黛玉的命运,还会这般放心地将林黛玉托付给荣国府吗?
卫若兰年少气盛,又颇有侠义之心,想到林黛玉这位三番五次受到史湘云刻薄言语的无辜姑娘,直接回转所住的旅店,迅速地将自己这些日子默写出来的红楼梦前二十七回半整理出来,又接着连夜默写了两回半,凑成三十回内容,一同装在匣子里,次日一早命人连着帖子一起递到林如海府上,亲手交给林如海。
希望,能对林黛玉的命运有所帮助。
卫若兰年纪虽轻,身份却贵重,他来到扬州,打发小厮递拜帖在情理之中,林家的下人立即禀告了林如海。林如海想到岳父家和卫家颇有来往,史家表弟史鼐之妻又是卫太太的妹子,回了帖子后,方打开匣子,取出里面新装订成册的纸张。
初看封皮上红楼梦三个篆字,林如海略觉古怪,他倚着凉枕,往下翻看,看了回目后更觉得奇怪,因为回目中嵌着许多熟识的人名,翻开第一回,内容的开始林如海看后只觉得十分清奇,堪称字字珠玑,当卫若兰特地送话本给自己解闷,心下暗暗好笑,然而,他看到贾雨村时,以为是世人将贾雨村的故事写了出来,可是看到自己家的故事,尤其是黛玉初进京都一节,其震惊直如卫若兰初见红楼,不由得颤抖着双手全神贯注地看了下去。
一目十行地看完三十回话本后,林如海无力地瘫在床上,紧紧地闭上了眼睛,遮掩住目光中痛苦、后悔和怜惜种种交错在一起的情绪。
他可以确定,这部话本不是无的放矢,可是,谁有如此本事,可以知道这一切?
卫若兰吗?一名十三岁的少年?
知道已发生的一切故事不算本事,可是知道没有发生的事情并且一一记录下来却令他感到惊心动魄,自己之死早有预兆,许多大夫都说无可挽回,可是秦可卿之死?贤德妃省亲?大观园?葬花词?尤其是葬花词,简直是字字血泪,句句绝望。
他的女儿,他千娇百宠的女儿,从小当作男儿教养的女儿,在外祖母和舅舅的庇佑下,在自己死后,她竟过着这样的日子?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这几年她在荣国府里过着什么样的日子?初次登门就得到了王夫人的警告,并且连住处都没有,两支宫花还是别人挑了剩下不要的给她,将来还会被王熙凤和史湘云当众拿着戏子来比模样,更加会对薛宝钗金蝉脱壳后的陷害一无所知,还把对方当亲娘亲姐姐,自己一直不知道女儿这些年是报喜不报忧,自己当真相信了她在荣国府过得很好的话。
林如海痛彻心扉,这是他林家唯一的血脉呀!
自从重病后,他一直在为女儿谋划,辛辛苦苦大半年,哪知最终竟将女儿送入虎狼之地!
还好,还好,自己尚有两个月的寿命,两个月的时间足够自己替女儿重新做好日后的打算了,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女儿继续落入话本中的境地,虽不知卫若兰是何意,但他将这部仅有八十回回目内容却未完的话本送来,自己就承他的这份恩情。
仅仅三十回女儿就吃了许多苦头,后面的呢?林如海焦虑非常,行事却十分冷静,他悄悄召来没陪着黛玉去寒山寺的王嬷嬷询问黛玉在荣国府的处境,从她口中得知话本中所描述俱是事实,林如海迫切地想知道后面发生的事情,次日卫若兰登门时,他拖着病体将卫若兰请进了书房,遣出仆从后,提出了自己的恳求。
第004章
林如海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亦非拘泥不化之人,他根本不问卫若兰如何得到了这部话本,他只想知道自己的女儿究竟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是否如红楼梦曲和判词所言,泪尽而亡,他只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快地安排好女儿。
卫若兰倒没隐瞒,直言道:“此事还请大人保密,如若不是偶然到了扬州地面,又听说了林姑娘的孝顺之举动,思及林姑娘之悲惨一生,晚辈未必想得起把话本递到大人跟前,毕竟这部话本里头说的故事太过匪夷所思了。这部话本忽然出现在晚辈的脑子里,就是晚辈重病的那段时间,与这部话本出现的还有许多东西,究竟怎么出现的,晚辈到现在都没弄清楚,因晚辈自己也出现在话本的批注之中,结局甚是惨淡,晚辈才放在心里。”
林如海不由得十分惊奇,到底是何人写了这部话本?竟将他们的故事尽皆囊括其中?莫非是后人闻听这段故事便记录了下来?不及多想,林如海静静地听卫若兰继续说未完之语。
“关于红楼梦后面的那部分内容,实话跟大人说罢,晚辈昨日又默写了约莫三回出来,今日已带过来了,大人不妨看一看,倘若意欲看下面的后续还得等些时日。不过,晚辈却可以跟大人说说后面发生的要紧事情。”卫若兰一面把默写的几回内容递给林如海,一面拣了几件要紧的事情告知林如海,当然是关于黛玉的。
最后,他缓缓地道:“这部话本并无结局,据说后面三十回或者四十回失落了,仅剩八十回,后人续补的四十回不看也罢,许多结局和前头说的相违背。但是,凭借话本前八十回字里行间一些批注,尤其是一个叫脂砚斋的批注可以知道,林姑娘的命运在前八十回内容中可以确定,金玉良缘成,木石前盟消。这些批注晚辈没有写在话本里,另外也有许多学者的分析猜测等等,都差不多,唯一不同的就是有人说林姑娘是泪尽而逝,有人说林姑娘是自缢身亡,有人说林姑娘是沉湖而死,也有人说林姑娘不愿为妾,郁郁而终。”
这么多的死法儿让卫若兰叹为观止,同时暗恨这位名叫曹雪芹的大师,写完了红楼梦这部巨作却不留下全本,否则,自己完全可以知道自己的命运,到底是生是死。昨天晚上他整理记忆时,发现居然有人说史湘云没嫁给他,嫁给了水溶,真是好笑,要知道北静王如今虽未弱冠,却早已有了王妃,而且还是陈也俊的姐姐,贾母大寿时北静王妃出现了的。
林如海一夜没睡,眼里满是红丝,听了卫若兰的这番话,红丝隐隐透着狰狞,宛若鲜血。
“果真如判词所言,小女是死路一条?果真如葬花词所诉,风刀霜剑严相逼?”林如海扶着茶几起身,声音颤抖,充满了不敢置信,见卫若兰毫不迟疑地点头,他忍不住跌坐回椅中,“这么说,荣国府当真辜负了我的托付,致使小女孤苦伶仃而逝。”
卫若兰闻言,好奇地道:“话本中许多隐秘之事未曾详述,尤其不曾提及林大人的托付和身后诸事的安排,包括林家的家业,不知林大人原本是如何打算的?”
那些所谓的红学学者,有的分析林家家财万贯,主要就是贾琏口中的二三百万财和林如海的职位;有的就说二三百万是错写,应该是二三万;有的说林家一无所有,林黛玉是罪臣之女,带着一个奶娘和一个丫头投奔到荣国府避难;有的说林如海死于朝廷倾轧,有的说林如海憎恨贾敏无子故而疏忽女儿。种种学说,简直是五花八门,哪一种说法都有自己的依据。
林如海是将死之人,还想从卫若兰手里得到后面的五十回红楼梦,关于自己原先的安排自然毫无隐瞒,“因小女是在室之女,我既无子,林家又没有五服内的亲眷,我去后她只能得林家一半的家业,另一半理应尽归国库。于是我与岳母约定,临终前上书倾林家半数财力替荣国府还上将近百万的亏空,剩余财物除了上缴朝廷分给旁支族人些许外,其他都是小女的嫁妆,托寄于他们府上,待小女出嫁后便交还与她。我命不久矣,小女却只十岁年纪,我无力抚养她至成人出嫁,而她也没有能力自立门户,只得托付给岳母和二内兄,岳母很看重宝玉和小女的婚事,二内兄谦卑厚道,酷爱读书,又有祖宗遗风,我常听人说宝玉自小性情温柔,待小女极好,兼是亲上做亲,心里十分愿意。”
听了这么一大番话,卫若兰吃惊道:“林大人替荣国府还百万银子的亏空?可是话本中所有贾家的人对此只字不提。”这么说,红楼梦中的林如海很有可能就这么做了,元春的晋封也很有可能是因此而来,而非什么关于秦可卿身世的告密。林如海这么做的根本原因就是为了女儿,没想到贾家并无丝毫感恩也未曾好生照料黛玉,实在是无情无义。
话本里自己曾和北静王水溶、陈也俊、冯紫英等人一样去祭奠秦可卿,似乎显得秦可卿身份十分贵重。可是据他所知,秦可卿的身份并无奇异之处,自己去祭奠也是因自家和贾家情分好,秦可卿又是贾家长房长子长孙的媳妇,虽说秦家清贫,但秦业的的确确是个极清廉的四品官儿,职位犹在贾政之上,他的女儿完全配得上三品将军之子。
林如海苦笑道:“我原本想着替荣国府解决后患,他们看在这份情义上定会善待小女,日后小女与宝玉成婚不必担忧亏空之罪,小女也有不比别人逊色的十里红妆,哪知他们并没有遵守承诺,反而逼死了我的女儿。”
卫若兰叹息一声,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古人诚不欺也。
林如海眼里闪过丝丝缕缕的精光,冷冷地道:“总算老天开眼,如今看到公子送来的话本,我怎能这般安排?我定会安排得妥妥当当,绝对不会让小女落到话本中的下场,哪怕她本是神仙历劫,要以泪水偿还甘露之惠。”
他不管女儿是绛珠仙子下凡,他只知道这是他唯一的血脉。
卫若兰没有追问,忙道:“林大人放心,晚辈定会将话本后面的内容默写出来交给林大人,同时也有些关于晚辈自己的未来之事请教林大人。”
他们一个精明果断,一个年轻莽撞,一老一小被这部突如其来的红楼梦话本拉近了距离,林如海征求过卫若兰的意见后,索性在自己家中收拾出一所清清静静小小巧巧的院落来给他居住,却不约束他每日出去担风袖月,游览江南秀色。
卫若兰素知林如海才华盖世,每逢林如海清闲之时他便恭恭敬敬地请教读书之道、为人之道、处世之道,亦曾因林如海看过红楼梦话本将自己的心事和盘托出。
他不想娶史湘云,不管是两地分居还是自己英年早逝,他都不想落到这种境地,可是自古以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无法左右父母的想法,父母也不会把自己的话放在心里,他总不能说定亲以后史湘云会经常住在荣国府,和贾宝玉毫无男女之别地胡闹罢?况且,史家一门两侯端的位高权重,在别人眼里确实是一门好亲。
林如海早在去信接黛玉归家时就开始整理林家的家业了,除了字画书籍田地外,其他大半年内已料理了六七成,得知黛玉的命运后,他借由官职之便往京城连上了四道折子。
一道是偿还自己祖上随其他官宦之家从国库中借的七万余两银子;一道是将林家除林家几代主母的嫁妆和世代累积的书籍字画御赐之物外的所有财物捐赠于朝廷,用作粤海闽南两处大军抵御倭寇之军饷,请朝廷派人来接收押送,他耳目灵通,知晓当今正为这两笔军饷发愁;一道是坦言自己病势沉重,时日无多,请朝廷派新的盐课御史前来接任并料理衙门的公务;最后一道是恳求当今允许他将几代主母的嫁妆悉数封存托寄于户部,待独女定亲后取回,若爱女未嫁而亡,这笔财物则捐赠于朝廷赈灾济民之用,唯独留下了替贾家偿还亏空的折子。
除了第一代老侯爷和夫人乃是寒门出身,林如海的曾祖母、祖母和母亲、妻子皆是高门之女,进门时俱有十里红妆,林家一脉单传,前几位主母的嫁妆和累积的梯己自然传给了独子,贾敏的嫁妆和梯己唯有黛玉能继承,数目着实不少,做她的嫁妆绰绰有余。
林如海考虑到留给黛玉财产等自己死后,现今游荡在青楼楚馆中的贾琏定然会和话本中一样,悄无声息地将之带回荣国府,然后黛玉依然感慨自己一草一纸皆由府中供应,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在荣国府生活,所以林如海特地上了这几道折子。当然,他并没有打算让荣国府空手而归,他给荣国府准备了一笔五万两的银子,作为黛玉在荣国府的衣食之资。
因此,除了衙门里的一些副官无法料理的公务外,林如海平时极是清闲,一边以安排后事为由应付送黛玉南下的贾琏,一边指点卫若兰,一边教导唯一的女儿,并请名医给她调理进京后比家里更加不好的身体。
黛玉昨晚就从寺庙里祈福回来了,自她回家后,每日侍汤奉药,孝顺非常。
林如海觉得自己去后,黛玉再无依靠了,自己必须教她保护自己。他原想贾敏仙逝后,黛玉进京,贾母定会好生教导她关于闺阁女儿应学之事,哪知话本中对此并无丝毫描述,黛玉之理家才干依旧是幼时贾敏的言传身教,幸而她天生颖慧,才把自己房中管得井井有条,除了后来得的藕官一事外,并无任何乱七八糟的事情发生。
第00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