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荣想起来自家输给凌蔚后就怨天尤人的侄子,天天说自己是绝对能赢过凌蔚,只是因为太子暗箱操作。现在看来,谢霖安输的不冤。
或者说,谢霖安比起凌蔚来,差了一大截。若不论学问只论为人处世,更是连拍马都赶不上。
谢荣低下头,拿着凌蔚遗落下来的算盘,拨了拨里面的木珠子。
本来想让凌蔚在户部吃瘪,让皇帝看轻这个人其实并没有什么大用处。但是现在看来,凌蔚不但不会吃瘪,反而在户部混得风生水起。现在皇上还要让他教户部的人用这个叫算盘的东西,就算这是小技,但沾上一个“教”字,那就是人情。
不过说起来,这东西确实是神奇。熟练的小吏七八天才能完成的账本,两天就能做完,户部效率就可以大大提高了。这样等忙碌起来,他也能快点得出东西,免得其他部门天天堵上门要钱。
拽着国家的钱袋子,谢荣也是很累的。
若是户部效率能够提高,对谢荣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凌瑾堂确实是不错的人。”谢荣起了惜才之心。不知道这人能不能拉拢到自家船上?
谢荣转念一想皇帝对凌蔚的看重(现在他是真承认那是看重了),心中越发觉得,这人应该为己所用。
改天和汉王见面的时候提一提。毕竟汉王比起太子那个未长大的孩子,应该和凌蔚更有共同语言才是。
……那边谢荣打定了拉拢的主意(虽说不一定行得通),这边凌蔚已经开始絮絮叨叨的抱怨,这个老狐狸真是太不好相处了。
“如果谢荣不是老狐狸,皇兄也不会让他掌管户部。”皇帝人走了,黎膺的话也开始多起来,“虽然谢荣在一些事上不太清醒,但作为户部尚书,他还是很尽职尽责的。”
凌蔚了然的点头。就跟自己那脑子不好的渣爹,是一个合格的将军,一样道理吧?
“可惜了。”凌蔚叹气,“他们怎么就那么不清醒呢?这让陛下多难过啊。”
黎膺愣了一下,微笑道:“若是人人都和瑾堂这么想,就没那么多事了。”
夺嫡啊……经过先帝的事,怎么还会有人撞这个枪口上呢?
曾经被宠妃和庶子折磨的皇兄,怎么会容忍夺嫡的事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发生?
第四十九章 没得逞的阳谋
自从皇帝跑到户部来了一趟之后,凌蔚就在户部如鱼得水,没人再冷落他不说,连谢荣都对他和颜悦色,经常找他聊天套近乎。
凌蔚也不计前嫌,没对冷落他的人态度有什么不同,对讨好他的人也态度依旧。
一来二去,那些人也知道凌蔚虽然年纪小,但是心眼不小,气量也不小,也就老老实实,不再想东想西了。
只是谢荣一改往常态度,对凌蔚很是亲近,天天“瑾堂瑾堂”的打招呼,时不时就要拉着凌蔚开小灶,教授一些官场上的小常识,或者是户部工作时需要用到的经验。
凌蔚表面上淡定无比,回头就惶恐的找黎膺询问,谢荣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黎膺虽然年轻,外表也看着冷酷不近人情,但对官场上的人心却是挺了解。他听了凌蔚的疑惑后道:“谢荣之前错估了你的才华和受皇兄赏识的程度。现在明白了,自然不会得罪你。况且他认为你是太子……嗯,心腹,如果他和你走得近,说不准太子会忌惮你。”
黎膺这话说的很直白。谢荣这做法也算阳谋。第一不得罪人,就算凌蔚没对他产生亲近感,但之前的不快也会被抹消掉;第二。他这个户部尚书有意对凌蔚好,凌蔚无论乐意不乐意,都得表面上高高兴兴的接受了。而太子对凌蔚和谢荣这个铁杆的大皇子支持者走得这么近,心中会不会有意见,那就不好说了。
凌蔚听了之后直咋舌。这人怎么想的这么多,真可怕,他果然还是老老实实的抱皇帝大腿,然后当个游离于官场之外的闲臣就好。
至于会不会惹得太子猜忌……凌蔚想着那个因为已经长成半大少年不让再抱,但是还是会吊着他的脖子,攀在他背上耍赖的熊孩子。嗯,谢荣把熊孩子想得太高深了,目前熊孩子还处于傻白甜状态,什么结党什么多疑什么的,和傻白甜少年不搭边啊。
不过太子这样才好,皇上看着才开心。汉王就是想的太多,把自己套进去了还不自知。
凌蔚在知道谢荣意图之后,也就放心的和这位尚书大人学习了。
别说,谢荣虽然使了阳谋,但所教授的还是有些真材实料的,凌蔚听了也是受益匪浅。
这户部的工作,除了人事管理之外,其实务性的工作,大概就和现代的会计有些许类似。但凌蔚虽然耳濡目染,知道一些会计知识,但毕竟他学的并非这个专业,从事的也并非这项工作,实际上也就是个门外汉。谢荣在这方面浸淫多年,自然有独特的心得。
凌蔚认真学习之后,再结合现代社会一些先进的会计和经济方面的意识,总结出自己一套方法。
不过目前,他还没有实施的机会。等到了甘州,就可以好好试试了。
凌蔚把自己的方法也好不藏私的拿给谢荣讨论,谢荣在实务方面,可不是什么固执保守的人。他在和凌蔚讨论之后,觉得凌蔚那一套方法可行,便率先在户部开始试着运用,最后虽然有些小问题,但经过不断改进之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而凌蔚关于后世琢磨出的开源节流的思路,以及一些便利的小工具的运用,对谢荣产生了很大的启发。
户部,顾名思义就是死要钱加死抠门。掌管钱袋子的谢荣,对于怎么赚钱特别感兴趣,但对于其他部门天天要钱表示特别心烦。
其实国库又不是他私人的钱袋子,按理说他不至于那么纠结。但他就是对于数字特别敏感,即使是国库的数字,入不敷出他就天天吃不香睡不好。
这样的人,不在户部任职真的是浪费。所以即使黎隶对谢家已经很不满,谢荣还是坐稳了户部尚书的位置。
若不论暗地里心思,凌蔚对谢荣是越相处越觉得敬佩。无论是办事能力,还是其对新思想的接受程度,谢荣要混成一代名臣,都是十分容易的事。
而且就算官风和人品,在这个官场上来说,也还算可以。官员们很少没有小贪小徇私的,谢荣自然也不例外。但是他的处事都在一定界限内,算是一个十分清醒的人。
凌蔚特别难理解,这样的人,怎么就在夺嫡这件事上死钻牛角尖?难道说从龙之功就真的这么有魅力?
恕他这个对皇权没什么太大崇拜感的现代人无法理解。
反正皇帝不猜忌,太子不在乎,凌蔚就认认真真学,只把谢荣当上司当同事,甚至真的当半个师长来看,就成了。
想通了之后,凌蔚对待谢荣就更加自然,逢年过节还送了自家产的茶叶和冰糖,让收到礼物的谢荣好一顿惊吓。
为此,太子倒是有些小吃醋。因为凌蔚所做的冰糖水果糖之类是太子最爱的小零嘴,他每次找借口跑凌蔚府上“学习”,那都是连吃带拿坑走凌蔚挺多糖的。
某天太子兴高采烈的来到凌蔚府上,一翻糖罐子,没了!
询问之后,凌蔚居然为了省钱,把糖连同茶叶当稀罕物送给谢荣府上当年节礼物了(谢府先送,凌蔚得回礼,不能装鸵鸟)。
太子那个气啊,凌蔚居然这么小气,为了省那么点钱,居然拿他的零食当礼送,简直不能忍!(凌蔚:这明明是我家的……)所以太子气呼呼的和凌蔚生了整整五六天的气,等凌蔚下一批水果糖做出来之后,才原谅凌蔚。
谢荣在得知这一件事的时候,还以为自己的阳谋得逞了呢,高兴的喝了两小盏黄酒。虽然太子很快就和凌蔚和好了,但是他相信,只要争吵一旦发生,那裂痕就已经出现了。就算和好,也不能恢复如初。
接下来,就要看汉王能不能将凌蔚拉拢过来了。
嗯,谢荣料的没错。只要争吵一旦发生,那裂痕就已经出现。所以太子表示,为了安抚他受伤的小心肝,让凌蔚多做点糖给他吃,他还要分给弟弟妹妹呢。
凌蔚表示这种压榨实在是太过分,他就把房子交给了皇帝陛下,让皇庄也可以做糖果。至于太子殿下会不会吃糖吃得牙疼,凌蔚表示,这是熊少年的父母该关心的事。
真是的,都十岁的小少年了,居然这么爱吃糖,简直幼稚。凌蔚腹诽,腹诽完之后,还是拿新做的蛋糕哄好了从熊开始往傲娇发展的小少年。
若论起宠孩子,凌蔚真的和帝后不须多让。
对此,黎膺表示更不开心了。每次太子携弟弟妹妹来玩耍,凌蔚的注意力就全被一群小孩子给带走了。他也就杵在旁边当个布景板,偶尔给凌蔚搭把手,照顾这群精力旺盛的小孩子。
黎膺就纳闷了。他小时候无论自己还是自己见过的小孩子,都没这么上蹿下跳的,一个个早熟稳重的很。难道皇兄是因为自己没享受到童年,就让他的儿女们享受?也不对啊,除了太子和锦阙在宫里也是横着走的小霸王之外,其他皇子公主还是一个个早熟稳重的很,怎么到了凌蔚这里,就跟猴儿似的?
黎膺看着凌蔚身上挂了一堆孩子,就像是凌蔚说过的海外那什么圣诞树一样,更加不开心。
还好接下来他们将要远离京城,过二人世界了。
黎膺想到这,心里才稍稍好受点。不过每次熊孩子们一走,当晚黎膺就要以不高兴很心塞为名,找凌蔚讨要安慰。
摸摸抱抱亲亲蹭蹭,甚至像一只大狗狗一样,把凌蔚浑身舔一遍。凌蔚每次安慰黎膺,都安慰的腿软。而每次他一腿软,就会被黎膺以身体不够好为名,拉到训练场上训练骑马射箭。
这骑马是同骑,这射箭是抱在怀里,弄到最后凌蔚倒是挺享受的,下人们纷纷表示被闪瞎了眼睛,开始想找对象了。
还有些下人表示,自己也是伺候过其他主人的人,从未见过如此黏糊的夫妻,真是恩爱的让人都看不下去了。
咦,你说这不是夫妻?
嗯,好吧,夫夫也成……反正见得久了,也无所谓性别了。反正也不管他们的事,除了眼睛闪瞎了心也被闪荡漾了之外。
这一年四季都是春天啊……
……凌蔚日子过得很舒畅,但谢荣这边过的却一点也不舒畅。
不知道怎么回事,汉王铁定心思认为凌蔚就是个跳梁小丑,不值得拉拢也不足为惧,所以对谢荣的提议表示不予采纳。
除非凌蔚向他投诚,他才稍稍考虑一下怎么表示出欢迎的姿态。要他自己放下身段去结交,那绝无可能。
而汉王说自己选定的肱骨之臣,谢霖安就很好嘛。才华又好,又是母族的人。
谢荣表示无话可说。他总不能说自家人不好吧?虽然看来这么长时间,谢荣知道谢霖安比起凌蔚差远了,但总不能在汉王面前这么说吧?汉王重视自家人是好事。
但是谢荣怎么就觉得心里这么不舒服呢?
他扔了一颗冰糖进嘴里。唉,嘴里甜滋滋的,心里怎么这么苦呢?
不过这糖真好吃,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听闻凌蔚是从海外归来,这海外制糖技术已经达到这种地步了?制糖也是能给国家增加收入的,得向皇上说说,把制糖方法推广出去,然后就可以增加卖糖的税收了。好事啊!
不过这么草率的跟皇帝说去要凌蔚的独家方子,是不是不太好?要不要先跟凌蔚沟通一下?让凌蔚自己去献?但是若是凌蔚更得宠了,汉王又不愿意去拉拢凌蔚,那是不是会对汉王更不好?
谢荣表示很头疼,却不知道皇帝陛下已经得到了制糖的方法,已经暗搓搓的在皇庄试验,准备训练好一批熟练的工匠后,就派他们四处推广来着。
而谢荣自己都没发现,他虽然一颗红心向着汉王(再加上皇帝陛下),但是已经因为凌蔚的事渐渐对汉王心生不满了。
他明明要施展阳谋,挑拨凌蔚和太子之间的关系,却反而让自己对汉王产生不满,这可真是挺讽刺的。
……时光如梭,凌蔚在宫里户部里浪着浪着,就到了该启程前往甘州的时间了。
《尚书·禹贡》曰:雍州之域。自六国至秦,戎、狄、月氏居焉。汉初为匈奴右地,武帝元鼎六年,使将军赵破奴出令居,乃分武威、酒泉地置张掖、敦煌郡,断匈奴之右臂,自张其掖,因以为名。初属张轨,后凉末段业亦尝据此地,后业为北凉沮渠蒙逊所杀,据之,后又迁理姑臧。后魏太武帝平凉,以为张掖军,废帝二年改军置甘州,因州东甘峻山为名。或言地多甘草,故名。隋大业三年罢州,为张掖郡。
现在历史发展和凌蔚穿越前不一样,但是地方没变。
甘州虽然属于大陆性气候,常年降雨量不多,但境内有四条较大的河流,以及二十六条季节性河流。因此甘州城内甘泉遍地,泉水清洌甘甜,所以得名“甘州”。甘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晏朝自然也在此建立了州府。
因着水资源丰富,甘州在河西走廊中,也算是产粮大州,其产出的粮食,可供北方驻军粮饷之用。但也因为其河水充足,所以无论是落草为寇的、还是北方民族打家劫舍的,都喜欢往这地方跑。这地方各民族混居,特别是在战乱时候,那更是被争抢的厉害,导致虽然土地肥沃水也充足,但民不聊生,还不如周围较为贫瘠的地方。
但现在晏朝建立了,国内也稳定了,这地方也该发展起来了。
平定匪乱是第一步,而怎么把这个地方治理好,才是最重要的。
黎膺直接被任命为甘州提督,凌蔚以中央官员的身份下去,不设地方职务。
而甘州刺史则是甘州一当地人,碰巧是凌蔚的熟人,钱琼的堂兄,钱捷。
凌蔚知道这件事的时候还愣了一下。他没想到钱琼不显山不漏水的,居然背后势力还不小。他和辅政大臣钱琥连了宗,堂兄还是一省大员。平时看他闷不吭声,除了谈论起自己游历之事和家乡之事话多一些,简直不像是家中多辉煌的人。
不过凌蔚又想起钱琼的年纪还不满四十,他考上进士的时候也只是二甲中等,若是普通没背景的人,估计也就外放了,而他却户部当主簿。在普通人眼中看来,中央的官员总是比地方官来的高贵些。所以这也是家中有能力的表现?
钱琼已经和凌蔚混熟了,得知凌蔚要去甘州后,还专门让凌蔚带了些东西给他堂兄。
“下官幼年丧父丧母,被伯父带大,因此和堂兄如同亲兄弟般。”钱琼说起来也是满脸唏嘘,“只可惜下一次见面,不知何时了。”
这封疆大吏可不是那么好回京的,而他也不是那么好外调,还正好调回家乡的。
凌蔚带着钱琼给的东西和书信,乐了半晌。
这钱家在当地肯定是望族,他还正愁要收税要帮忙发展经济,不知道从何入手。这真是瞌睡就有人送枕头来,有了钱琼书信的引荐,想必刺史大人也会好说话一些吧?
“有什么不好说话的。”黎膺皱眉,“谁敢得罪你?”
凌蔚看着黎膺一副你说谁得罪你,我就撸袖子带人揍谁的态度,笑的直不起腰。哎哟,我的秦王爷哦,怎么感觉越来越可爱了呢?
而凌蔚这开心的态度,在出发之后,就荡然无存了。
当然,这古代的长途旅行实在是很折磨人的。无论是骑马还是坐车,那劳累感都不是现代人所能想象得到的。
或者说,谢霖安比起凌蔚来,差了一大截。若不论学问只论为人处世,更是连拍马都赶不上。
谢荣低下头,拿着凌蔚遗落下来的算盘,拨了拨里面的木珠子。
本来想让凌蔚在户部吃瘪,让皇帝看轻这个人其实并没有什么大用处。但是现在看来,凌蔚不但不会吃瘪,反而在户部混得风生水起。现在皇上还要让他教户部的人用这个叫算盘的东西,就算这是小技,但沾上一个“教”字,那就是人情。
不过说起来,这东西确实是神奇。熟练的小吏七八天才能完成的账本,两天就能做完,户部效率就可以大大提高了。这样等忙碌起来,他也能快点得出东西,免得其他部门天天堵上门要钱。
拽着国家的钱袋子,谢荣也是很累的。
若是户部效率能够提高,对谢荣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凌瑾堂确实是不错的人。”谢荣起了惜才之心。不知道这人能不能拉拢到自家船上?
谢荣转念一想皇帝对凌蔚的看重(现在他是真承认那是看重了),心中越发觉得,这人应该为己所用。
改天和汉王见面的时候提一提。毕竟汉王比起太子那个未长大的孩子,应该和凌蔚更有共同语言才是。
……那边谢荣打定了拉拢的主意(虽说不一定行得通),这边凌蔚已经开始絮絮叨叨的抱怨,这个老狐狸真是太不好相处了。
“如果谢荣不是老狐狸,皇兄也不会让他掌管户部。”皇帝人走了,黎膺的话也开始多起来,“虽然谢荣在一些事上不太清醒,但作为户部尚书,他还是很尽职尽责的。”
凌蔚了然的点头。就跟自己那脑子不好的渣爹,是一个合格的将军,一样道理吧?
“可惜了。”凌蔚叹气,“他们怎么就那么不清醒呢?这让陛下多难过啊。”
黎膺愣了一下,微笑道:“若是人人都和瑾堂这么想,就没那么多事了。”
夺嫡啊……经过先帝的事,怎么还会有人撞这个枪口上呢?
曾经被宠妃和庶子折磨的皇兄,怎么会容忍夺嫡的事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发生?
第四十九章 没得逞的阳谋
自从皇帝跑到户部来了一趟之后,凌蔚就在户部如鱼得水,没人再冷落他不说,连谢荣都对他和颜悦色,经常找他聊天套近乎。
凌蔚也不计前嫌,没对冷落他的人态度有什么不同,对讨好他的人也态度依旧。
一来二去,那些人也知道凌蔚虽然年纪小,但是心眼不小,气量也不小,也就老老实实,不再想东想西了。
只是谢荣一改往常态度,对凌蔚很是亲近,天天“瑾堂瑾堂”的打招呼,时不时就要拉着凌蔚开小灶,教授一些官场上的小常识,或者是户部工作时需要用到的经验。
凌蔚表面上淡定无比,回头就惶恐的找黎膺询问,谢荣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黎膺虽然年轻,外表也看着冷酷不近人情,但对官场上的人心却是挺了解。他听了凌蔚的疑惑后道:“谢荣之前错估了你的才华和受皇兄赏识的程度。现在明白了,自然不会得罪你。况且他认为你是太子……嗯,心腹,如果他和你走得近,说不准太子会忌惮你。”
黎膺这话说的很直白。谢荣这做法也算阳谋。第一不得罪人,就算凌蔚没对他产生亲近感,但之前的不快也会被抹消掉;第二。他这个户部尚书有意对凌蔚好,凌蔚无论乐意不乐意,都得表面上高高兴兴的接受了。而太子对凌蔚和谢荣这个铁杆的大皇子支持者走得这么近,心中会不会有意见,那就不好说了。
凌蔚听了之后直咋舌。这人怎么想的这么多,真可怕,他果然还是老老实实的抱皇帝大腿,然后当个游离于官场之外的闲臣就好。
至于会不会惹得太子猜忌……凌蔚想着那个因为已经长成半大少年不让再抱,但是还是会吊着他的脖子,攀在他背上耍赖的熊孩子。嗯,谢荣把熊孩子想得太高深了,目前熊孩子还处于傻白甜状态,什么结党什么多疑什么的,和傻白甜少年不搭边啊。
不过太子这样才好,皇上看着才开心。汉王就是想的太多,把自己套进去了还不自知。
凌蔚在知道谢荣意图之后,也就放心的和这位尚书大人学习了。
别说,谢荣虽然使了阳谋,但所教授的还是有些真材实料的,凌蔚听了也是受益匪浅。
这户部的工作,除了人事管理之外,其实务性的工作,大概就和现代的会计有些许类似。但凌蔚虽然耳濡目染,知道一些会计知识,但毕竟他学的并非这个专业,从事的也并非这项工作,实际上也就是个门外汉。谢荣在这方面浸淫多年,自然有独特的心得。
凌蔚认真学习之后,再结合现代社会一些先进的会计和经济方面的意识,总结出自己一套方法。
不过目前,他还没有实施的机会。等到了甘州,就可以好好试试了。
凌蔚把自己的方法也好不藏私的拿给谢荣讨论,谢荣在实务方面,可不是什么固执保守的人。他在和凌蔚讨论之后,觉得凌蔚那一套方法可行,便率先在户部开始试着运用,最后虽然有些小问题,但经过不断改进之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而凌蔚关于后世琢磨出的开源节流的思路,以及一些便利的小工具的运用,对谢荣产生了很大的启发。
户部,顾名思义就是死要钱加死抠门。掌管钱袋子的谢荣,对于怎么赚钱特别感兴趣,但对于其他部门天天要钱表示特别心烦。
其实国库又不是他私人的钱袋子,按理说他不至于那么纠结。但他就是对于数字特别敏感,即使是国库的数字,入不敷出他就天天吃不香睡不好。
这样的人,不在户部任职真的是浪费。所以即使黎隶对谢家已经很不满,谢荣还是坐稳了户部尚书的位置。
若不论暗地里心思,凌蔚对谢荣是越相处越觉得敬佩。无论是办事能力,还是其对新思想的接受程度,谢荣要混成一代名臣,都是十分容易的事。
而且就算官风和人品,在这个官场上来说,也还算可以。官员们很少没有小贪小徇私的,谢荣自然也不例外。但是他的处事都在一定界限内,算是一个十分清醒的人。
凌蔚特别难理解,这样的人,怎么就在夺嫡这件事上死钻牛角尖?难道说从龙之功就真的这么有魅力?
恕他这个对皇权没什么太大崇拜感的现代人无法理解。
反正皇帝不猜忌,太子不在乎,凌蔚就认认真真学,只把谢荣当上司当同事,甚至真的当半个师长来看,就成了。
想通了之后,凌蔚对待谢荣就更加自然,逢年过节还送了自家产的茶叶和冰糖,让收到礼物的谢荣好一顿惊吓。
为此,太子倒是有些小吃醋。因为凌蔚所做的冰糖水果糖之类是太子最爱的小零嘴,他每次找借口跑凌蔚府上“学习”,那都是连吃带拿坑走凌蔚挺多糖的。
某天太子兴高采烈的来到凌蔚府上,一翻糖罐子,没了!
询问之后,凌蔚居然为了省钱,把糖连同茶叶当稀罕物送给谢荣府上当年节礼物了(谢府先送,凌蔚得回礼,不能装鸵鸟)。
太子那个气啊,凌蔚居然这么小气,为了省那么点钱,居然拿他的零食当礼送,简直不能忍!(凌蔚:这明明是我家的……)所以太子气呼呼的和凌蔚生了整整五六天的气,等凌蔚下一批水果糖做出来之后,才原谅凌蔚。
谢荣在得知这一件事的时候,还以为自己的阳谋得逞了呢,高兴的喝了两小盏黄酒。虽然太子很快就和凌蔚和好了,但是他相信,只要争吵一旦发生,那裂痕就已经出现了。就算和好,也不能恢复如初。
接下来,就要看汉王能不能将凌蔚拉拢过来了。
嗯,谢荣料的没错。只要争吵一旦发生,那裂痕就已经出现。所以太子表示,为了安抚他受伤的小心肝,让凌蔚多做点糖给他吃,他还要分给弟弟妹妹呢。
凌蔚表示这种压榨实在是太过分,他就把房子交给了皇帝陛下,让皇庄也可以做糖果。至于太子殿下会不会吃糖吃得牙疼,凌蔚表示,这是熊少年的父母该关心的事。
真是的,都十岁的小少年了,居然这么爱吃糖,简直幼稚。凌蔚腹诽,腹诽完之后,还是拿新做的蛋糕哄好了从熊开始往傲娇发展的小少年。
若论起宠孩子,凌蔚真的和帝后不须多让。
对此,黎膺表示更不开心了。每次太子携弟弟妹妹来玩耍,凌蔚的注意力就全被一群小孩子给带走了。他也就杵在旁边当个布景板,偶尔给凌蔚搭把手,照顾这群精力旺盛的小孩子。
黎膺就纳闷了。他小时候无论自己还是自己见过的小孩子,都没这么上蹿下跳的,一个个早熟稳重的很。难道皇兄是因为自己没享受到童年,就让他的儿女们享受?也不对啊,除了太子和锦阙在宫里也是横着走的小霸王之外,其他皇子公主还是一个个早熟稳重的很,怎么到了凌蔚这里,就跟猴儿似的?
黎膺看着凌蔚身上挂了一堆孩子,就像是凌蔚说过的海外那什么圣诞树一样,更加不开心。
还好接下来他们将要远离京城,过二人世界了。
黎膺想到这,心里才稍稍好受点。不过每次熊孩子们一走,当晚黎膺就要以不高兴很心塞为名,找凌蔚讨要安慰。
摸摸抱抱亲亲蹭蹭,甚至像一只大狗狗一样,把凌蔚浑身舔一遍。凌蔚每次安慰黎膺,都安慰的腿软。而每次他一腿软,就会被黎膺以身体不够好为名,拉到训练场上训练骑马射箭。
这骑马是同骑,这射箭是抱在怀里,弄到最后凌蔚倒是挺享受的,下人们纷纷表示被闪瞎了眼睛,开始想找对象了。
还有些下人表示,自己也是伺候过其他主人的人,从未见过如此黏糊的夫妻,真是恩爱的让人都看不下去了。
咦,你说这不是夫妻?
嗯,好吧,夫夫也成……反正见得久了,也无所谓性别了。反正也不管他们的事,除了眼睛闪瞎了心也被闪荡漾了之外。
这一年四季都是春天啊……
……凌蔚日子过得很舒畅,但谢荣这边过的却一点也不舒畅。
不知道怎么回事,汉王铁定心思认为凌蔚就是个跳梁小丑,不值得拉拢也不足为惧,所以对谢荣的提议表示不予采纳。
除非凌蔚向他投诚,他才稍稍考虑一下怎么表示出欢迎的姿态。要他自己放下身段去结交,那绝无可能。
而汉王说自己选定的肱骨之臣,谢霖安就很好嘛。才华又好,又是母族的人。
谢荣表示无话可说。他总不能说自家人不好吧?虽然看来这么长时间,谢荣知道谢霖安比起凌蔚差远了,但总不能在汉王面前这么说吧?汉王重视自家人是好事。
但是谢荣怎么就觉得心里这么不舒服呢?
他扔了一颗冰糖进嘴里。唉,嘴里甜滋滋的,心里怎么这么苦呢?
不过这糖真好吃,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听闻凌蔚是从海外归来,这海外制糖技术已经达到这种地步了?制糖也是能给国家增加收入的,得向皇上说说,把制糖方法推广出去,然后就可以增加卖糖的税收了。好事啊!
不过这么草率的跟皇帝说去要凌蔚的独家方子,是不是不太好?要不要先跟凌蔚沟通一下?让凌蔚自己去献?但是若是凌蔚更得宠了,汉王又不愿意去拉拢凌蔚,那是不是会对汉王更不好?
谢荣表示很头疼,却不知道皇帝陛下已经得到了制糖的方法,已经暗搓搓的在皇庄试验,准备训练好一批熟练的工匠后,就派他们四处推广来着。
而谢荣自己都没发现,他虽然一颗红心向着汉王(再加上皇帝陛下),但是已经因为凌蔚的事渐渐对汉王心生不满了。
他明明要施展阳谋,挑拨凌蔚和太子之间的关系,却反而让自己对汉王产生不满,这可真是挺讽刺的。
……时光如梭,凌蔚在宫里户部里浪着浪着,就到了该启程前往甘州的时间了。
《尚书·禹贡》曰:雍州之域。自六国至秦,戎、狄、月氏居焉。汉初为匈奴右地,武帝元鼎六年,使将军赵破奴出令居,乃分武威、酒泉地置张掖、敦煌郡,断匈奴之右臂,自张其掖,因以为名。初属张轨,后凉末段业亦尝据此地,后业为北凉沮渠蒙逊所杀,据之,后又迁理姑臧。后魏太武帝平凉,以为张掖军,废帝二年改军置甘州,因州东甘峻山为名。或言地多甘草,故名。隋大业三年罢州,为张掖郡。
现在历史发展和凌蔚穿越前不一样,但是地方没变。
甘州虽然属于大陆性气候,常年降雨量不多,但境内有四条较大的河流,以及二十六条季节性河流。因此甘州城内甘泉遍地,泉水清洌甘甜,所以得名“甘州”。甘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晏朝自然也在此建立了州府。
因着水资源丰富,甘州在河西走廊中,也算是产粮大州,其产出的粮食,可供北方驻军粮饷之用。但也因为其河水充足,所以无论是落草为寇的、还是北方民族打家劫舍的,都喜欢往这地方跑。这地方各民族混居,特别是在战乱时候,那更是被争抢的厉害,导致虽然土地肥沃水也充足,但民不聊生,还不如周围较为贫瘠的地方。
但现在晏朝建立了,国内也稳定了,这地方也该发展起来了。
平定匪乱是第一步,而怎么把这个地方治理好,才是最重要的。
黎膺直接被任命为甘州提督,凌蔚以中央官员的身份下去,不设地方职务。
而甘州刺史则是甘州一当地人,碰巧是凌蔚的熟人,钱琼的堂兄,钱捷。
凌蔚知道这件事的时候还愣了一下。他没想到钱琼不显山不漏水的,居然背后势力还不小。他和辅政大臣钱琥连了宗,堂兄还是一省大员。平时看他闷不吭声,除了谈论起自己游历之事和家乡之事话多一些,简直不像是家中多辉煌的人。
不过凌蔚又想起钱琼的年纪还不满四十,他考上进士的时候也只是二甲中等,若是普通没背景的人,估计也就外放了,而他却户部当主簿。在普通人眼中看来,中央的官员总是比地方官来的高贵些。所以这也是家中有能力的表现?
钱琼已经和凌蔚混熟了,得知凌蔚要去甘州后,还专门让凌蔚带了些东西给他堂兄。
“下官幼年丧父丧母,被伯父带大,因此和堂兄如同亲兄弟般。”钱琼说起来也是满脸唏嘘,“只可惜下一次见面,不知何时了。”
这封疆大吏可不是那么好回京的,而他也不是那么好外调,还正好调回家乡的。
凌蔚带着钱琼给的东西和书信,乐了半晌。
这钱家在当地肯定是望族,他还正愁要收税要帮忙发展经济,不知道从何入手。这真是瞌睡就有人送枕头来,有了钱琼书信的引荐,想必刺史大人也会好说话一些吧?
“有什么不好说话的。”黎膺皱眉,“谁敢得罪你?”
凌蔚看着黎膺一副你说谁得罪你,我就撸袖子带人揍谁的态度,笑的直不起腰。哎哟,我的秦王爷哦,怎么感觉越来越可爱了呢?
而凌蔚这开心的态度,在出发之后,就荡然无存了。
当然,这古代的长途旅行实在是很折磨人的。无论是骑马还是坐车,那劳累感都不是现代人所能想象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