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别听他胡说,”陈焕庭起身给苏然倒水,“你提到的资料我整理了一些,你看看。”
苏然坐到陈焕庭的电脑前,屏幕上打开的文件夹里面有不少他已经整理命名好的照片,除了暑假给青山村捐献的活动现场照,还有在校园跳蚤市场低价收购、在学校食堂摆摊、和老师商谈等照片。除此之外,陈焕庭还理了一个word,写了项目简介、预期、展望等文字。
“可以啊,陈总,”苏然夸奖道,“写得蛮好的嘛。幸亏你去干理工科了,不然就要来和我们抢饭碗啊。”苏然说着,麻利地打开网页,“先注册一下,对了,你有没有多的□□号?”
“需要□□号申请吗?”陈焕庭将一杯温水放到她跟前,“我没有。”
“算了,我正好有个多的打游戏的小号,送你们得了。用我的号码,我以后也比较好操作。”苏然一边说一边飞快地绑定了自己的小号,“我将你俩也纳入操作者了,看下微信,通过一下。”
刘景明说:“我就不用了,留陈焕庭的就可以了。”
陈焕庭低头,果然有一则公众号平台发来的消息,需要他确认自己也是管理者。
他点了确认。
“密码是今天的日期,20140906。对了,我还不知道你们这个项目叫什么名字呢,公众号得和它同名吧,”苏然敲键盘的手停下来,笑着问,“收破烂?卖废品?”
陈焕庭和刘景明面面而觑,他们之前一直管这个叫“旧衣物回收项目”,但是显然这几个字在苏然眼里是要被鄙视的。刘景明问:“苏大才女,你看着起一个?”
“我来起?”苏然意外,“你们以前就没有想过一个比较有情怀、又好记又好听的名字吗?”
“暂时没有,因为团队里缺少你这样文思敏捷的人。”陈焕庭非常合适地拍马屁。
苏然很享受这样的夸赞,也十分配合地进行商业吹捧:“听上去有点荣幸啊,毕竟以后会价值好几亿的现在由我来冠名了,我想想——”苏然托腮想了一下,“叫‘物托帮’怎么样?”
“物托帮?”
“是啊,物品的‘物’,托管的‘托’,帮助的‘帮’,意为废弃的物品委托你们帮助它进行使用最大化,是不是很切你们主题?谐音‘乌托邦’,也算是借了一点这个词原本的意思,搭载着我们美好的梦想。而且因为谐音,也非常好记。”说道后面,苏然都不禁为自己的想法鼓掌,脑海里自夸我真是太有才了。
“可以啊,苏然,我还以为你要用我和陈焕庭的首字母缩写,命名一个类似‘c&l’之类既无营养又无新意的名字呢。”刘景明赞道,“物托帮,我觉得很棒。你觉得呢?”他看向陈焕庭。
陈焕庭亦颔首说道:“很有含义的名字,果然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就用这个吧。”
苏然在这两个男生的吹捧下飘飘欲仙、动力十足,又自告奋勇地帮他们弄好了公众号的图标、角标,中午到楼下吃了碗面,下午又接着回来把第一篇文章发了出去,题目是夺人眼球的爆款标题党:《都闪开!这才是‘脱’衣的正确方式!》
苏然将这片文章预览发给陈焕庭的时候,果不其然,他一看到这个标题就微微皱了皱眉。
“先别急着皱眉,问问自己内心,是不是很想打开看看?哈哈,”苏然一脸臭屁地笑着,“标题很重要的,我不允许你质疑我的专业。”
陈焕庭点开,里面却是正儿八经的“乌托邦”项目与“梅远基金”合作,为青山村村民捐赠衣物的报道。苏然在他干瘪瘪的说明文加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润色,插入了图片,加入了美图秀秀的可爱箭头,文章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大大提升。到了末尾,苏然还文绉绉地引用了一首李白的诗: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她在最后写道:“希望下次来的时候,青山村的大山还能这样青翠,而山里的孩子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走向了外面更广阔的世界。”
“有你的啊,”刘景明凑着脑袋与陈焕庭一同看完,连连点头,“不错不错,苏然,你比我们理工科的人厉害多了,写的真好。赶紧的,你赶紧发出去。”
苏然却二郎腿一翘:“你看看你这沉不住气的样子,现在4点多,发出去谁看呀?为什么晚上8点的电视叫黄金档,你想过没有?”
刘景明老早就不看电视了,一脸莫名:“为什么啊?”
“因为发布时间对阅读量、传播量非常重要,一般晚上8—10点是发布信息的最佳时间。”苏然一副深藏功名的样子,“好了,我定时了晚上8点发送,到时候记得发到朋友圈。我也会发给秦玲老师,让她扩散一下。同时也在梅远的官微上推广,毕竟都是公益,还有合作,也不算假公济私。”
刘景明连连竖起大拇指:“这波操作666。这么说来,陈焕庭晚上不请客吃饭,我都看不下去了。”
苏然暗笑,这邀功蹭饭真是说的滴水不漏。陈焕庭心情也很好,豪爽说道:“没问题,你也辛苦一天了,吃什么,我请。”
-
苏然毫不客气,叫上陈倩四人去了东门的老码头火锅。陈倩曾经鄙视苏然:“鸳鸯锅是我最后的妥协。”在她的不断推广和鼓励下,苏然已经可以放弃清汤,吃到微辣。四人边吃边聊,不觉到了八点,苏然微信收到提示,系统已经群发了一条文章。
“群发了,快看微信,”苏然提醒其余三人,“快分享到朋友圈。”
很快,这篇文章在苏然的朋友圈刷屏了。a大很多人其实都耳闻过“物托帮”整个项目,毕竟陈焕庭和刘景明也在学校摆摊过好几次,加之和“梅远基金”挂钩,早就美名远扬。现在有了官方的公众号,又得到了学校团委老师的转发,数据刷刷刷就上来了。
“阅读破100了……”
“阅读破500了,点赞破100了……”
“阅读破5000了,点赞破500了……”
“哈哈,看得人这么多啊。”苏然捧着手机笑起来,“我都迫不及待想回去开电脑看后台了,不知道有多少人关注,有没有人留言。”
“瞧你开心的样子,”陈倩揶揄她,“你也太好收买了,就一顿火锅就让你这么上心,比你自己专业课还上心。”
苏然笑道:“我只是觉得很有成就感。”
“你个傻姑凉,”陈倩戳他脑门,又逗对面两人,“真是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呢。最有成就感的应该是陈焕庭和刘景明吧。不信你回去看后台,肯定都是夸他俩的。”
“可别这么说,”刘景明慌忙解释,“你这么说把我们的御笔赶走了怎么办。苏然俨然已经是我们不可缺少的军师。我们的革命友谊是经过——经过烈火高温的,是经得起考验的。”
“什么烈火高温?”
“这火锅呀,都是煮开了的,不信你试试温度?”
四人大笑。
-
在开通公众号之后,苏然趁热打铁也开通了一个微博。二者相比,公众号上面的活跃度比微博更甚,很快后台的关注量就超过10000,俨然已经成为了仅次于a大官方公众号的学生平台。公众号上不但有“物托帮”相关新闻,还会推送一些关于旧衣物回收、旧物利用的小常识。陈焕庭也不知道苏然怎么会找到这么多有用的素材,有的还是英文视频,单纯作为一位阅读者来讲他都觉得大开眼界。除此之外,苏然还搞了几波转发+抽奖,考虑到经费的问题,奖品也很常见,无非一大桶卷筒纸、洗衣液、笔记本保护包等等,谁中奖了,就指挥那俩男生吃饭时候给人送宿舍楼下去。苏然还撺掇陈焕庭利用自身优势,发了几则又苏又温柔的语音消息,大有引诱之意。很快,“物托帮”的关注者从a大蔓延到周边几个学校去,而同时也带来了问题——衣物太多,陈焕庭与刘景明的宿舍已经完全放不下,而a大的学生也不知道怎么就默认了他们宿舍就是仓库,直接将衣物堆到了宿舍外。这一情况的后果就是宿管阿姨与清洁阿姨联名敲开陈焕庭寝室,义正言辞地批评抗议。
陈焕庭也有些苦恼,他已经在用最快的速度消化这些衣物了,但是仍旧供大于求;而这时他们在临江大厦一年的租房合同也到期,房东问他们是否续租。
“我觉得你们可以重新租一个,”因为苏然的热心,陈倩也间接地加入到这个项目,给他们支招,“我师姐在东门对面的风华金都与男友租了一个房子,毕业后正好空了出来。面积有150平,你们既可办公,也可兼做仓库。价钱上,我想小区里的房子应该比写字楼便宜。”
第21章
下午陈倩和刘景明都有课,苏然拿着陈倩给的联系方式带着陈焕庭去看房。风华金都与a大东门就隔着一条马路,是离a大最近的住宅小区,不少a大的老师也买在那里。陈倩师姐租的房子在六单元25楼,四室两厅两卫,家具不多,显得很空旷。
“我自己添置的东西基本都搬走了,剩下的都是房东的,”师姐带领他们在屋子里转了一圈,“当初租了两年,男朋友还有两年博士毕业,没想到他居然紧赶慢赶提前一年,和我同时毕业了,所以现在只好将这个房子转租出来,价格就在房东的基础上9折好了。”
苏然与陈焕庭对视一眼。这个价格确实很不错,本来师姐两年一起签的价格就会比市面上低一些,现在她主动提出来再打九折,真的就很优惠了。
“房东配置的东西也差不多够用,”师姐向他们介绍道,“厨房的燃气灶、抽油烟机都是好的,只是餐具我得都带走。主卧的床是我自己买的,现在也搬走了,所以你们需要自己买一张。不过主卧房间大,买个1米8的也够了,我男朋友当初买了1米5的觉得有点小……”
“稍等一下,”苏然觉得师姐好像误会了什么,忍不住打断她的喋喋不休,“我们租这个房子是想用来创业,不是……”
师姐愣了一下,看了看苏然,又看了看陈焕庭,不由笑道:“没关系啦,都是研究生了,很正常啦……”见苏然又想纠正她,忙说,“反正租给你们做什么我不管,就是别损害房东的东西就行,不然一年后我很难跟他交差。”
苏然说:“我们是真的用来创业的——哦不,准确地说是他。”她伸出手指向陈焕庭,努力撇清自己。
陈焕庭似乎一直在神游,直到苏然用手指戳了戳他,他才笑了笑,吭了一声:“嗯。”
师姐的眼神又变得意味深长起来。
-
熟人介绍加上价格合理,陈焕庭很快和师姐签好了合同。等她走后,偌大的房间里就只剩下苏然和陈焕庭两人了。
苏然觉得好像可以走了,但是好像又有点不想走。
瞄了一眼陈焕庭,他好像也没有要走的意思。
“咳咳……”苏然清了清嗓子,说道,“这房子性价比还蛮高的。”
“是的,还多亏了陈倩牵线,确实为我们省了一大笔钱。”
“咳咳……”苏然又咳了两声,“陈倩?嗯……好像下午是我在陪某人看房?我……还没走吧?”
“抱歉抱歉,”陈焕庭顿时笑道,“当然还要感谢苏总百忙之中抽空陪我实地勘测。”
“是啊,刚刚还被人误会。”苏然嘀咕道。
陈焕庭似乎没听清她说什么,走到阳台上,“外面风景还不错。”
苏然跟出来,小区南面是中央花园,隔了参差错落的高层楼房,隐约可见一丢丢江景。
“那是长江吗?”苏然问。
“应该是。所以我们这个也算江景房?”
“这也算?”苏然笑起来,“如果这样也算,那a市里就没有非江景的房子了。”
陈焕庭的嘴角一直噙着笑,他没反驳苏然的话。初冬时节,不管是近处还是远处,目光所及之处,a市的树都还是绿色的。
他忽然问道:“你坐过长江索道吗?”
“索道?”苏然侧头看他,“哦——我知道,我在网上见过,还没去打过卡呢。”
“想去吗?”
“一直没有时间……喂——你不是说现在吧?”
陈焕庭看了下表,已经转身往门口走了,“索道运营到晚上,我们现在过去,去时是黄昏,回时是夜景。相信我,你会看到不一样的景色。”
“可我……”苏然想说“可我晚上还有导师的读书会”,但这个念头只冒出来一半就被掐灭了。
管它什么读书会。
日日可读书。
可这一刻,却不是每日都会有。
-
a大东门就有一趟公交655到索道口,摇晃过去四十分钟。虽然在学校大门天天可见这趟车,但苏然从来没有坐过,也不知它究竟会通向何处。直到踏上车辆前门的那一瞬间、听到刷卡机器想起的那一瞬,她才忽然明白,原来等的是这一刻。
过了三站地,有人下了,俩人到后面空位上坐。
公交车在a市蜿蜒的老城区里慢慢悠悠地走着,拐来拐去,丝毫不着急的样子。苏然坐在窗边欣赏着这个城市日暮时分的风景——破旧灰败的老砖房永远会有绿意怏然的植物做陪衬,路边吸着烟斗摆着棋局的老人身后永远会有一群放学打闹的红领巾,城市也许就是这样不动声色的日新月异。亿万年外的太阳闲散地斜挂在西边,金黄的光笼罩着这个城市的一切,不管是老的还是新的,旧的还是年轻的。
“这家的面特别好吃。”车辆在一站叫“二道拐”的站牌前停下时,陈焕庭指着外面说道。
苏然顺势看去,一个叫“老张面馆”的店铺,生意兴隆,不仅巴掌大的店里面坐满了人,店外面支的桌子也坐满人,甚至还有人站在即将吃完的人身边等着。
“有这么好吃?”苏然看这阵势,“你来吃过?”
“吃过。当地的老字号,开了很多年了。”陈焕庭说,“价格实惠,味道也好。下次可以来试试。”
“你对a市很熟嘛,”苏然依稀记得他并不是本地人,开他玩笑,“是不是以前老骗小学妹来着?”
陈焕庭笑起来,英俊的眉眼沐浴在夕阳里:“我也算1/4个a市人,我外公是a市的,因工作调动去了c市,在那里遇到我外婆,然后定居下来。不过还是有不少亲戚在a市,小时候我外公经常带我回a市玩儿,现在逢年过节也有走动。”
“原来如此,”苏然说,“那索道你也经常坐了?”
“那倒没有。我外公说小时候抱我坐过一次,但我一点印象都没有。”
“不可能吧,算上大学你也在a市5年多了,一次都没有?”苏然难以置信。
“说出来我自己也不信,”陈焕庭笑道,“其实有两次和同学都到那附近了,但总是没能坐成。一次是临时被老师召回,一次是它检修停运——好像总是差那么一点缘分。”
苏然坐到陈焕庭的电脑前,屏幕上打开的文件夹里面有不少他已经整理命名好的照片,除了暑假给青山村捐献的活动现场照,还有在校园跳蚤市场低价收购、在学校食堂摆摊、和老师商谈等照片。除此之外,陈焕庭还理了一个word,写了项目简介、预期、展望等文字。
“可以啊,陈总,”苏然夸奖道,“写得蛮好的嘛。幸亏你去干理工科了,不然就要来和我们抢饭碗啊。”苏然说着,麻利地打开网页,“先注册一下,对了,你有没有多的□□号?”
“需要□□号申请吗?”陈焕庭将一杯温水放到她跟前,“我没有。”
“算了,我正好有个多的打游戏的小号,送你们得了。用我的号码,我以后也比较好操作。”苏然一边说一边飞快地绑定了自己的小号,“我将你俩也纳入操作者了,看下微信,通过一下。”
刘景明说:“我就不用了,留陈焕庭的就可以了。”
陈焕庭低头,果然有一则公众号平台发来的消息,需要他确认自己也是管理者。
他点了确认。
“密码是今天的日期,20140906。对了,我还不知道你们这个项目叫什么名字呢,公众号得和它同名吧,”苏然敲键盘的手停下来,笑着问,“收破烂?卖废品?”
陈焕庭和刘景明面面而觑,他们之前一直管这个叫“旧衣物回收项目”,但是显然这几个字在苏然眼里是要被鄙视的。刘景明问:“苏大才女,你看着起一个?”
“我来起?”苏然意外,“你们以前就没有想过一个比较有情怀、又好记又好听的名字吗?”
“暂时没有,因为团队里缺少你这样文思敏捷的人。”陈焕庭非常合适地拍马屁。
苏然很享受这样的夸赞,也十分配合地进行商业吹捧:“听上去有点荣幸啊,毕竟以后会价值好几亿的现在由我来冠名了,我想想——”苏然托腮想了一下,“叫‘物托帮’怎么样?”
“物托帮?”
“是啊,物品的‘物’,托管的‘托’,帮助的‘帮’,意为废弃的物品委托你们帮助它进行使用最大化,是不是很切你们主题?谐音‘乌托邦’,也算是借了一点这个词原本的意思,搭载着我们美好的梦想。而且因为谐音,也非常好记。”说道后面,苏然都不禁为自己的想法鼓掌,脑海里自夸我真是太有才了。
“可以啊,苏然,我还以为你要用我和陈焕庭的首字母缩写,命名一个类似‘c&l’之类既无营养又无新意的名字呢。”刘景明赞道,“物托帮,我觉得很棒。你觉得呢?”他看向陈焕庭。
陈焕庭亦颔首说道:“很有含义的名字,果然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就用这个吧。”
苏然在这两个男生的吹捧下飘飘欲仙、动力十足,又自告奋勇地帮他们弄好了公众号的图标、角标,中午到楼下吃了碗面,下午又接着回来把第一篇文章发了出去,题目是夺人眼球的爆款标题党:《都闪开!这才是‘脱’衣的正确方式!》
苏然将这片文章预览发给陈焕庭的时候,果不其然,他一看到这个标题就微微皱了皱眉。
“先别急着皱眉,问问自己内心,是不是很想打开看看?哈哈,”苏然一脸臭屁地笑着,“标题很重要的,我不允许你质疑我的专业。”
陈焕庭点开,里面却是正儿八经的“乌托邦”项目与“梅远基金”合作,为青山村村民捐赠衣物的报道。苏然在他干瘪瘪的说明文加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润色,插入了图片,加入了美图秀秀的可爱箭头,文章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大大提升。到了末尾,苏然还文绉绉地引用了一首李白的诗: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她在最后写道:“希望下次来的时候,青山村的大山还能这样青翠,而山里的孩子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走向了外面更广阔的世界。”
“有你的啊,”刘景明凑着脑袋与陈焕庭一同看完,连连点头,“不错不错,苏然,你比我们理工科的人厉害多了,写的真好。赶紧的,你赶紧发出去。”
苏然却二郎腿一翘:“你看看你这沉不住气的样子,现在4点多,发出去谁看呀?为什么晚上8点的电视叫黄金档,你想过没有?”
刘景明老早就不看电视了,一脸莫名:“为什么啊?”
“因为发布时间对阅读量、传播量非常重要,一般晚上8—10点是发布信息的最佳时间。”苏然一副深藏功名的样子,“好了,我定时了晚上8点发送,到时候记得发到朋友圈。我也会发给秦玲老师,让她扩散一下。同时也在梅远的官微上推广,毕竟都是公益,还有合作,也不算假公济私。”
刘景明连连竖起大拇指:“这波操作666。这么说来,陈焕庭晚上不请客吃饭,我都看不下去了。”
苏然暗笑,这邀功蹭饭真是说的滴水不漏。陈焕庭心情也很好,豪爽说道:“没问题,你也辛苦一天了,吃什么,我请。”
-
苏然毫不客气,叫上陈倩四人去了东门的老码头火锅。陈倩曾经鄙视苏然:“鸳鸯锅是我最后的妥协。”在她的不断推广和鼓励下,苏然已经可以放弃清汤,吃到微辣。四人边吃边聊,不觉到了八点,苏然微信收到提示,系统已经群发了一条文章。
“群发了,快看微信,”苏然提醒其余三人,“快分享到朋友圈。”
很快,这篇文章在苏然的朋友圈刷屏了。a大很多人其实都耳闻过“物托帮”整个项目,毕竟陈焕庭和刘景明也在学校摆摊过好几次,加之和“梅远基金”挂钩,早就美名远扬。现在有了官方的公众号,又得到了学校团委老师的转发,数据刷刷刷就上来了。
“阅读破100了……”
“阅读破500了,点赞破100了……”
“阅读破5000了,点赞破500了……”
“哈哈,看得人这么多啊。”苏然捧着手机笑起来,“我都迫不及待想回去开电脑看后台了,不知道有多少人关注,有没有人留言。”
“瞧你开心的样子,”陈倩揶揄她,“你也太好收买了,就一顿火锅就让你这么上心,比你自己专业课还上心。”
苏然笑道:“我只是觉得很有成就感。”
“你个傻姑凉,”陈倩戳他脑门,又逗对面两人,“真是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呢。最有成就感的应该是陈焕庭和刘景明吧。不信你回去看后台,肯定都是夸他俩的。”
“可别这么说,”刘景明慌忙解释,“你这么说把我们的御笔赶走了怎么办。苏然俨然已经是我们不可缺少的军师。我们的革命友谊是经过——经过烈火高温的,是经得起考验的。”
“什么烈火高温?”
“这火锅呀,都是煮开了的,不信你试试温度?”
四人大笑。
-
在开通公众号之后,苏然趁热打铁也开通了一个微博。二者相比,公众号上面的活跃度比微博更甚,很快后台的关注量就超过10000,俨然已经成为了仅次于a大官方公众号的学生平台。公众号上不但有“物托帮”相关新闻,还会推送一些关于旧衣物回收、旧物利用的小常识。陈焕庭也不知道苏然怎么会找到这么多有用的素材,有的还是英文视频,单纯作为一位阅读者来讲他都觉得大开眼界。除此之外,苏然还搞了几波转发+抽奖,考虑到经费的问题,奖品也很常见,无非一大桶卷筒纸、洗衣液、笔记本保护包等等,谁中奖了,就指挥那俩男生吃饭时候给人送宿舍楼下去。苏然还撺掇陈焕庭利用自身优势,发了几则又苏又温柔的语音消息,大有引诱之意。很快,“物托帮”的关注者从a大蔓延到周边几个学校去,而同时也带来了问题——衣物太多,陈焕庭与刘景明的宿舍已经完全放不下,而a大的学生也不知道怎么就默认了他们宿舍就是仓库,直接将衣物堆到了宿舍外。这一情况的后果就是宿管阿姨与清洁阿姨联名敲开陈焕庭寝室,义正言辞地批评抗议。
陈焕庭也有些苦恼,他已经在用最快的速度消化这些衣物了,但是仍旧供大于求;而这时他们在临江大厦一年的租房合同也到期,房东问他们是否续租。
“我觉得你们可以重新租一个,”因为苏然的热心,陈倩也间接地加入到这个项目,给他们支招,“我师姐在东门对面的风华金都与男友租了一个房子,毕业后正好空了出来。面积有150平,你们既可办公,也可兼做仓库。价钱上,我想小区里的房子应该比写字楼便宜。”
第21章
下午陈倩和刘景明都有课,苏然拿着陈倩给的联系方式带着陈焕庭去看房。风华金都与a大东门就隔着一条马路,是离a大最近的住宅小区,不少a大的老师也买在那里。陈倩师姐租的房子在六单元25楼,四室两厅两卫,家具不多,显得很空旷。
“我自己添置的东西基本都搬走了,剩下的都是房东的,”师姐带领他们在屋子里转了一圈,“当初租了两年,男朋友还有两年博士毕业,没想到他居然紧赶慢赶提前一年,和我同时毕业了,所以现在只好将这个房子转租出来,价格就在房东的基础上9折好了。”
苏然与陈焕庭对视一眼。这个价格确实很不错,本来师姐两年一起签的价格就会比市面上低一些,现在她主动提出来再打九折,真的就很优惠了。
“房东配置的东西也差不多够用,”师姐向他们介绍道,“厨房的燃气灶、抽油烟机都是好的,只是餐具我得都带走。主卧的床是我自己买的,现在也搬走了,所以你们需要自己买一张。不过主卧房间大,买个1米8的也够了,我男朋友当初买了1米5的觉得有点小……”
“稍等一下,”苏然觉得师姐好像误会了什么,忍不住打断她的喋喋不休,“我们租这个房子是想用来创业,不是……”
师姐愣了一下,看了看苏然,又看了看陈焕庭,不由笑道:“没关系啦,都是研究生了,很正常啦……”见苏然又想纠正她,忙说,“反正租给你们做什么我不管,就是别损害房东的东西就行,不然一年后我很难跟他交差。”
苏然说:“我们是真的用来创业的——哦不,准确地说是他。”她伸出手指向陈焕庭,努力撇清自己。
陈焕庭似乎一直在神游,直到苏然用手指戳了戳他,他才笑了笑,吭了一声:“嗯。”
师姐的眼神又变得意味深长起来。
-
熟人介绍加上价格合理,陈焕庭很快和师姐签好了合同。等她走后,偌大的房间里就只剩下苏然和陈焕庭两人了。
苏然觉得好像可以走了,但是好像又有点不想走。
瞄了一眼陈焕庭,他好像也没有要走的意思。
“咳咳……”苏然清了清嗓子,说道,“这房子性价比还蛮高的。”
“是的,还多亏了陈倩牵线,确实为我们省了一大笔钱。”
“咳咳……”苏然又咳了两声,“陈倩?嗯……好像下午是我在陪某人看房?我……还没走吧?”
“抱歉抱歉,”陈焕庭顿时笑道,“当然还要感谢苏总百忙之中抽空陪我实地勘测。”
“是啊,刚刚还被人误会。”苏然嘀咕道。
陈焕庭似乎没听清她说什么,走到阳台上,“外面风景还不错。”
苏然跟出来,小区南面是中央花园,隔了参差错落的高层楼房,隐约可见一丢丢江景。
“那是长江吗?”苏然问。
“应该是。所以我们这个也算江景房?”
“这也算?”苏然笑起来,“如果这样也算,那a市里就没有非江景的房子了。”
陈焕庭的嘴角一直噙着笑,他没反驳苏然的话。初冬时节,不管是近处还是远处,目光所及之处,a市的树都还是绿色的。
他忽然问道:“你坐过长江索道吗?”
“索道?”苏然侧头看他,“哦——我知道,我在网上见过,还没去打过卡呢。”
“想去吗?”
“一直没有时间……喂——你不是说现在吧?”
陈焕庭看了下表,已经转身往门口走了,“索道运营到晚上,我们现在过去,去时是黄昏,回时是夜景。相信我,你会看到不一样的景色。”
“可我……”苏然想说“可我晚上还有导师的读书会”,但这个念头只冒出来一半就被掐灭了。
管它什么读书会。
日日可读书。
可这一刻,却不是每日都会有。
-
a大东门就有一趟公交655到索道口,摇晃过去四十分钟。虽然在学校大门天天可见这趟车,但苏然从来没有坐过,也不知它究竟会通向何处。直到踏上车辆前门的那一瞬间、听到刷卡机器想起的那一瞬,她才忽然明白,原来等的是这一刻。
过了三站地,有人下了,俩人到后面空位上坐。
公交车在a市蜿蜒的老城区里慢慢悠悠地走着,拐来拐去,丝毫不着急的样子。苏然坐在窗边欣赏着这个城市日暮时分的风景——破旧灰败的老砖房永远会有绿意怏然的植物做陪衬,路边吸着烟斗摆着棋局的老人身后永远会有一群放学打闹的红领巾,城市也许就是这样不动声色的日新月异。亿万年外的太阳闲散地斜挂在西边,金黄的光笼罩着这个城市的一切,不管是老的还是新的,旧的还是年轻的。
“这家的面特别好吃。”车辆在一站叫“二道拐”的站牌前停下时,陈焕庭指着外面说道。
苏然顺势看去,一个叫“老张面馆”的店铺,生意兴隆,不仅巴掌大的店里面坐满了人,店外面支的桌子也坐满人,甚至还有人站在即将吃完的人身边等着。
“有这么好吃?”苏然看这阵势,“你来吃过?”
“吃过。当地的老字号,开了很多年了。”陈焕庭说,“价格实惠,味道也好。下次可以来试试。”
“你对a市很熟嘛,”苏然依稀记得他并不是本地人,开他玩笑,“是不是以前老骗小学妹来着?”
陈焕庭笑起来,英俊的眉眼沐浴在夕阳里:“我也算1/4个a市人,我外公是a市的,因工作调动去了c市,在那里遇到我外婆,然后定居下来。不过还是有不少亲戚在a市,小时候我外公经常带我回a市玩儿,现在逢年过节也有走动。”
“原来如此,”苏然说,“那索道你也经常坐了?”
“那倒没有。我外公说小时候抱我坐过一次,但我一点印象都没有。”
“不可能吧,算上大学你也在a市5年多了,一次都没有?”苏然难以置信。
“说出来我自己也不信,”陈焕庭笑道,“其实有两次和同学都到那附近了,但总是没能坐成。一次是临时被老师召回,一次是它检修停运——好像总是差那么一点缘分。”